小麦品种的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早春管理
麦田化学除草。 防治阔叶杂草播娘蒿、田施花、藜、猪殃殃、刺儿菜等,可 选用巨星,2,4-D丁酯,使它隆、百草敌等。在冬小麦返 青或分蘖盛期至拔节前期,每亩用20%使它隆50~66.7 毫升,加水20~30升,或用48%百草敌15~20毫升,每 亩加水20~30升喷雾处理。
8、防治蚜虫
离库比较近,有利于营养运输; 具有明显的生理优势:穗绿色组织具有较高的潜在光合效率,而且穗
光合代谢类似于C4途径或属于C3~C4中间型,籽粒呼吸释放大量CO2能 直接被穗光合再固定,穗光合的产物基本上全留在穗内,不会产生光合
产物浪费。
5.3 群体光合能力
小麦群体内光合特性对小麦产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试验证明,小麦叶片上举内卷,可以协调穗叶关系,增加容穗数,
小麦品种的发展方向
主 要 内


当今生产对小麦品种的要求 小麦新品种的主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小麦总产稳中有增,普遍增产。
一、当前生产对小麦品种的要求


根系吸收能力强,提高肥水利用率,减少肥料施入量和浇水量;
分蘖多、成穗多,减少播种投入量;


综合抗性强,降低防治成本;
壮秆抗倒,直穗成熟,籽粒脱水快,方便大面积机械化收割; 抗寒性突出,早播无冻害,晚播不晚熟; 小叶大穗、少花大穗,实现高产与优质双重目标; 提高群体的光合利用率与生物量。
提高叶容量,能够显著改善群体受光姿势和光合能力。
6. 麦田浇水——需水关键时期 1、播种后至拔节前 在此期间,因植株小,温度低,地面蒸发量小,耗水量占全生 育期耗水量的 35%~40%,日平均耗水量为 6.0 m3/hm2左 右。
6. 麦田浇水——需水关键时期
3、抽穗到成熟期 该期约 35~40 d,耗水量占总耗水量 26%~ 42%,日均耗水量比前一段略有增加。 尤其是在抽 穗前后,茎叶生长迅速,绿色面积达一生最大值,日 均耗水量约 60 m3/hm2。
主要原因:耕作层浅,土壤结构性差,土壤水分过多抑制根系的生长发育。
4.2 茎倒

由于茎基部的机械组织不发达,第一、第二节间过长。
主要原因:群体过大,或氮肥施用过多,遇风雨侵袭,茎下部弯曲或折断
而倒伏。
4.3 株高、穗数与抗倒的关系
株高过高,光合产物运输受限,茎秆柔弱,“头重脚轻”致使茎秆
担负不了上部的重量发生倒伏。
种,光饱和点高,耐强光。
如果小麦叶片颜色又深、叶片又厚,则既耐强光又耐弱光,光合
效率非常高,产量自然比较高。
5.2 穗光合


充分挖掘小麦穗光合的增产潜力,加强对“绿穗灌浆”特性
的创新性选择 。 穗光合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在34.2 ~ 62.2%。
穗光合具有空间优势,有利于截获光和CO2;
1.3 穗层厚,绿穗灌浆
实现高生物产量,不仅要提高植株高度、强秆、壮秆,还需穗层拉开,
穗层增厚。
穗层大体呈现三层较佳,最上面一层占总体的35%左右,中间穗层占
45%左右,第三穗层占20%左右,上下穗层大约拉开半个穗长的高度为宜。
1.4 杂交小麦
杂交小麦是利用F1代的优势来提高生物产量,进而提高经济产
种植密度大,播种量过多加之前期水肥过量,导致群体过大,麦苗
旺长,田间郁闭严重,光合生产率降低,有机营养物质积累减少,使
茎秆部节间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或节间过长、细弱,发生倒伏。
5. 高光合生理育种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的基础,提高光合利用率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
5.1 叶光合
小麦叶片颜色深的品种,光补偿点低,耐弱光;小麦叶片厚的品
由此可见,小麦除播种时要求足墒下种外,在苗期和拔节前期 耗水量较少,拔节后至抽穗前耗水量最多,其中挑旗期对水分 反应最敏感,称为需水 “临界期” ;其次为开花至灌浆,有 人称之为 “第二临界期” ;成熟阶段的耗水量又有所降低。 因此,尽量大的满足小麦需水临界期的水分供应,对夺取小麦 丰收是十分重要的。
蘖、死苗,甚至导致地上部严重枯萎,成片死苗。
3.2 幼穗抗冻性
近几年,“倒春寒”发生较为频 繁,且程度重,主要是幼穗受冻, 外部症状表现不太明显,叶片轻度 干枯。冻害严重时,形成空心蘖, 甚至幼穗全部冻死。
低温导致穗部不育
低温导致穗部畸形
低温导致部分小花发育停止
3.3 根系抗冻性
随着秸秆还田技术
穗粒重非常重要。

高生物产量类型要求小麦发育节律为:
年前生长量大,年后生长快,后期灌浆充分。
1.2 小叶、壮秆、大穗
小叶品种更有利于发挥叶片的光合潜力;
叶片大小影响小麦对光照的透射及吸收。对小麦进行剪叶试验证明, 小麦旗叶剪去1/3对产量影响不显著。
小麦茎秆的强弱决定光合产物的运输能力; 穗粒数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
根系生长剖面图
小麦的根系
2.3 根群与根系活力
根系呈纵向垂直分布,根系下扎深,粗根多,毛根多,抗旱能力
较强;根系横向水平分布,根系发达,水平扩展较广,根毛多,密度大, 耐湿能力较强。
3. 增强植株抗冻性
小麦冻害是严重影响其产量的因素之一。
3.1 叶片抗冻性
在我国冬季小麦冻害现象较为普遍。一般表现为死叶、死
7、早春管理 促控结合,肥水运筹。对水浇麦田,要因地制宜进行肥水调控。 三类苗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于返青期5厘 米地温稳定在5℃左右时追肥浇水,亩施尿素8-10公斤和适 量的磷酸二铵;第二次于拔节期进行,亩施尿素5-7公斤, 提高成穗率,促进小花发育,增加穗粒数;对叶色和生长正常 的晚播弱苗麦田,要控制早春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土壤透气 性而影响麦苗生长。二类苗促控结合。对地力水平一般,亩茎 数60万-7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亩追尿素 10-15公斤。一类苗控促结合。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 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防止生育后期倒伏。拔节期追 肥浇水,亩追尿素13-15公斤。旺长苗以控为主。对无脱肥 现象的,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 前后观察分蘖开始消减时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因此,在育种实践中,植株地上部分、幼穗、根系的抗寒、抗 冻能力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4. 抗倒伏
小麦倒伏不仅导致产量显著降低,更重要的是还会造成人力、物
力的大量浪费,收获费用增加,还会破坏农民种地的美好心情。
在机械化普及的现在,不抗倒的品种几乎没有实用价值。
4根少而细弱,支持不住地上部分的 重量而发生的。
高产形态要求
小叶,叶片上举,叶色浅,叶片厚
少花大穗、绿穗灌浆,直穗成熟
分蘖多、成穗多、年前生物量大
基部节间短粗,弹性好,抗倒力强,株高70-80cm
根系发达,活力高,吸收能力强
二、小麦新品种的主要创新方向
1. 提高生物产量
提高生物产量的主要途径:
1.1 生长发育节律
小麦生长发育的前中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发育前期是决定亩 穗数的关键时期,发育中期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后期生长对
量的小麦类型。
2. 增强根系活力
小麦根系活力的大小对小麦的抗寒性、抗旱性非常重要,前期根系
发育良好,根系活力强,可抵御冬季寒冷,后期根系活力强,对抵御干 热风的危害很关键。
2.1 水平根系
根系横向水平分布,根系的80%分布于30cm以上土层,有利于对土壤 表层中水分吸收利用。
2.2 垂直根系
根系纵向垂直分布,下扎较深,对土壤深层水分有较强的利用能力。
Company Logo
在蚜虫盛发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 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对天敌安全的农药,效果显著。 也可采用粉锈宁、灭幼脲或抗蚜威混合施药,兼防病 虫。还可以与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结合起来进 行。称之谓“一喷三防(防病、防虫、防早衰)”技 术,增产作用明显。
9主推品种
津强7号 津强8号 津农6号 济麦22 河农6425 石优20
的应用,小麦根系抗
冻能力尤为突出。
秸秆还田及干旱引起的漏风田
根系受 冻较轻, 幼蘖继 续发育
根 据 我 们 研 究 , 不
同小麦品种其根系抗
冻能力差别较大,地 上部分抗冻能力与根
系抗冻能力没有直接
联系。
-18℃低温处理

实践证明,要确定一个品种抗寒性,不仅看植株地上部分的抗
寒能力,还要看幼穗对倒春寒的抗耐能力及根系对冬季低温的 抗耐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