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国家-优秀

合集下载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沂蒙山小调 省赛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沂蒙山小调 省赛

沂蒙山小调教学目标:1.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品德.2.能力熟唱《沂蒙山小调》3.知识掌握《沂蒙山小调》风格及体裁教学重点:熟唱《沂蒙山小调》教学难点:拖腔的演唱教学过程一导课师: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不管他们选择何种生活、生产方式,也不管他们的历史有几百年或几千年,他们都会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的独有的歌声。

中国也不例外,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自己的民歌,它们来自土地,植根于土地。

在绿色的草原、森林,黑色的沃土,黄色的高原,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歌声。

(下面我们来欣赏两段音乐,播放劳子,山歌)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两段视频是我们学过的民歌分类中的学生:号子和山歌,师:我们再复习一下什么是民歌概括的说---民歌:即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活与劳动中,集体创作的,并经过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歌曲。

民歌是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按照体裁可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民歌的第三种分类---小调。

(播放PPT)二新课:请大家看一组照片(播放PPT)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组照片是关于沂蒙山风光的照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是跟沂蒙山有关的歌名叫《沂蒙山小调》,一首山东民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歌曲的背景。

播放PPT1.下面同学们听老师把这首歌唱一遍。

(老师弹唱)听一听唱一唱说一说这首歌曲反映了什么样的内容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是山歌还是小调山东民歌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犷和诙谐、风趣等特点。

表现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

表现山东人民在和大自然斗争中的伟大气魄、坚强意志就表现出强悍、粗犷的特点。

是带有山歌风格的小调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热情喜悦的、赞美的、婉转悠扬)A.生活气息浓郁B.歌颂地,赞扬2.再听歌曲中你觉得不理解的字有意思的字,难唱的字。

《歌唱祖国》教案202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改版(新版)教材 初中音乐 七年级上册

《歌唱祖国》教案202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改版(新版)教材 初中音乐 七年级上册

《歌唱祖国》教案第一单元祖国颂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用自信的、骄傲的、自豪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壮大行进地和中速演唱歌曲《歌唱祖国》。

(2)能够体会和认识进行曲题材风格特点,掌握《歌唱祖国》的曲式结构,掌握反复记号D.S.记法和唱(奏)法。

(3)能够认识和使用合唱这种演唱形式,且以这种演唱形式尝试分组演唱歌曲以及思考其他具有创造性的方式表现歌曲。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分析、合作等引导参与和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2)通过个人演唱、合作演唱、集体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歌曲、作者情感表达的表现力。

(3)通过歌曲自由编创歌词、改编乐曲、创编舞蹈,乐曲演奏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三)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和演唱歌曲《歌唱祖国》,使学生在新中国建设事业中体会到国人的爱国情怀、团结精神和奋斗精神通过歌曲歌词所描绘多个历史时刻、激发学生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评价任务(教学评一致性)1.以个人演唱或分组合唱的表演形式用自信的、骄傲的、自豪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和中速演唱歌曲《歌唱祖国》。

2.与同学、朋友或家长讲一讲进行曲音乐体裁的特点有哪些。

《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反复记号D.S.的记法如何表示,唱(奏)法的顺序。

3.小组合作演一演自己根据《歌唱祖国》这首歌曲合唱要求表演合唱或编创的其他舞蹈、课堂乐器演奏等表演形式。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自信的、骄傲的、自豪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和中速准确的演唱歌曲《歌唱祖国》,把握歌曲的情感。

(二)、难点:准确使用合唱表演形式合作演唱歌曲(合唱时注意突出主旋律声部)、正确演唱休止符时值,歌曲演唱顺序。

四、教学方法欣赏法、教唱法、示范法、小组合作法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段合唱视频(《歌唱祖国》的合唱版本),欣赏完以后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合唱这种表演形式给与你的感受!生:……,师:同学们都很棒,回答得非常准确和精彩!(合唱的特点主要包括: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力度变化大、音响层次多、表现力强、气息持久、协调性高等)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这一首经典的合唱曲目《歌唱祖国》的歌曲来进一步的深入体会合唱表演艺术的魅力。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沂蒙山小调【区一等奖】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沂蒙山小调【区一等奖】

沂蒙山小调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学唱《沂蒙山小调》,同学们能从情感上喜爱这首民歌,感受音乐情绪、歌曲的内容及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热情;2.过程与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通过感受、欣赏、演唱和表演等艺术实践活动,体会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与韵味;3.知识与技能:能够用优美动听的歌声唱出《沂蒙山小调》热情豪放、率直开朗的风格和婉转悠扬的韵味。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鱼咬尾、变换拍子和一段体等音乐知识。

二、教材分析《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流传于山东沂蒙地区的民歌,歌颂了沂水、蒙山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幸福生活。

这首歌曲运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共有四个乐句,确立了“起、承、转、合”一段体的音乐结构。

三、学情分析1.通过一学期的初中音乐学习,七年级学生感受音乐、分析音乐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大多数同学都很热爱中国民歌,对音乐的学习充满乐趣,积极性较高;2.在唱歌、视唱乐谱等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有少数同学基础较弱,我们要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心,鼓励他们热爱民族音乐。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沂蒙山小调》,感受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

2.教学难点:山东方言演唱以及对山东民歌韵味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三幅图片,请看大屏幕:第一幅图:五岳独尊——泰山,俗话说:“登泰山,保平安。

”第二幅图:济南的趵突泉。

第三幅图:曲阜孔廟。

那这三幅图片展示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观呢?学生回答:山东。

老师:那么今天这堂音乐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的山东,学习一首非常动听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一起来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我们先来完整的聆听一遍这首歌曲,感受一下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2、聆听歌曲,感受情绪情绪:抒情的、歌颂的。

老师: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了人们对沂蒙山的热爱赞美之情!(介绍创作背景)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艰苦岁月,沂蒙根据地建立不久,国民党顽固派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军民对抗,在这样一个历史环境下,我军文工团的战士们,创编了一首《反对黄沙会》,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军区应演出需要,将搜集来的这首民歌进行改编,将原先歌词中的抗战主题,更改为歌颂美好家乡的主题,从此《沂蒙山小调》诞生了!老师: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来小声的哼唱一遍歌曲。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红河谷(区一等奖)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红河谷(区一等奖)

【课题】红河谷【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1、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音乐,感受与体验《红河谷》、《拉库卡拉查》歌曲风格特点,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2、通过欣赏、分析、学唱、体验合唱等方式,深刻地感受《红河谷》的魅力。

3、通过学习《红河谷》能够完整演唱合唱《红河谷》,并独立对比分析《红河谷》与《拉库卡拉查》的音乐要素。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有感情的完整演唱《红河谷》。

难点:1、以较高的音准、节奏、音量、音色完整表现合唱的魅力。

2、独立对比分析《红河谷》与《拉库卡拉查》的音乐要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同学们都知道加拿大这个国家么对这个国家有多少的了解呢生:加拿大地处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那里有着丰富的资源,尽管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却凭借着独特的风貌以及丰富的资源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好,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二、新授环节:师:请同学们共同来欣赏这首《红河谷》,欣赏后回答老师两个问题。

1: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2:演唱形式是怎样的生:这首歌曲听后给我感觉非常的抒情而优美。

演唱形式是合唱。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这么动听的歌曲惹得老师也忍不住为大家献唱,请同学们欣赏由老师为大家带来的《红河谷》,欣赏后请告诉我这首歌曲的旋律在起伏上有什么特点生:这首歌曲的旋律的起伏较于平缓的,给人感觉朗朗上口。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带着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来学唱歌曲的第一声部的歌谱部分,请听前奏。

生:积极学唱、师:同学们,在刚刚的初步学唱中,有没有感觉唱的不是很顺利的地方呢生:在歌曲的第三和第四句话有点困难。

师:请同学们听一下老师的范唱后再学习。

生:难点学唱解决。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强弱规律是》生:4/4拍,强弱次强弱。

师:一般4/4拍的歌曲都会按照这种强弱规律去演唱,那你们听听老师用两种强弱规律去唱这段哪一种更好听为什么生:第二种更好听,因为改变了强弱规律。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青春舞曲-市赛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青春舞曲-市赛

教学目标:通过新疆民歌、民间音乐的学唱、欣赏,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体验新疆音乐的节奏。

学会演唱《青春舞曲》,并配合适当律动,通过识读乐谱了解“鱼咬尾”这一音乐创作手法。

将新疆民间音乐片段和汉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进行对比视唱,体会两者的不同。

重难点: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当中去,加深对新疆音乐旋律的体验教学方法:听唱法 视唱法 律动法 欣赏法 示范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教师自制的微视频,营造学习氛围设计意图:平时教学中发现现在学生看微视频、微课思想集中二、新课学习(一)《青春舞曲》1.学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拍手,转腕,跟随《青春舞曲》做动作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动觉,同时找到歌曲的拍子2.听歌曲两遍,注意老师哪一遍拍出的铃鼓节奏更像来自于新疆的节奏。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听几遍歌曲,熟悉旋律,为学唱做准备3.分析节奏 X ·XX XX X XX X l 学拍节奏设计意图:增长学生的乐理知识,音乐理论和实践要联系起来学科:音乐教材版本:人音版 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2012年审定学段/年级/单元:初一下册 第三单元 课时:第一课时4.师冬布拉示范(课堂生成上,有可能会简介冬布拉乐器结构或定弦、演奏方式等)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兴趣、新鲜感,同时冬布拉是新疆的民族乐器,能够营造新疆氛围。

5.跟音乐齐唱《青春舞曲》6.视唱《青春舞曲》歌谱,讲解“鱼咬尾”,分析乐谱中十六分音符出现的较多设计意图:新课标规定初中学生音乐技能上,识读乐谱是必备的7.再次齐唱《青春舞曲》,巩固歌曲,加深印象(二)《我的金色阿勒泰》1.聆听第一段,听后回答屏幕上的问题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听,提前给出注意目标2.跟音乐,有节奏的做冬布拉弹奏动作设计意图:节奏感和旋律分句听觉的训练(三)《赛乃姆》1.由“民歌”转向新疆文化上的特产——“木卡姆”,看图片2.学唱《赛乃姆》旋律片段设计意图:先唱旋律后听,在听赏过程中,学生的旋律感知能力得到加强3.欣赏《赛乃姆》,体会旋律,跟随音乐拍出 X 0 l X X l设计意图:律动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感受体验程度4.视唱旋律,对比新疆少数民族旋律与汉族民歌旋律的不同(舒展度,十六分音符使用情况)(四)根据时间调节1.跟随音乐找出《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的第二部分“热烈欢舞”中每小节的第一拍2.判断以下民歌片段来自我国哪个少数民族3.欣赏著名歌手谭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青春舞曲》三、课堂小结由学生说出这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课堂进行中,我能够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目标相联系。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简谱)演唱-沂蒙山小调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简谱)演唱-沂蒙山小调
一文化元素,恢复1940年的村落场景,立体 在线呈现《沂蒙山小调》的创作过程和当时沂
蒙山人民边恢复当年抗大一分校
文工团和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印
刷所在此战斗和生活的场景,并配套旅游服务 设施。
相关故事
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 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 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 常破坏抗日根据地。他们利用当地反动势 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为扫 除抗日障碍,我费东工委和行署,向黄沙 会会员做下大量艰苦细致的政治教育工作, 但由于反动派的严密控制,都未能奏效。 最终,我军不得不决定使用武力解决。
演唱-沂蒙山小调
简介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 属于小调。诞生于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 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 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 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 会》。
背景
1953年秋,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副团 长李广宗、研究组组长王印泉、乐队队长 李锐云重新修改记谱,将原来歌词中的抗 日主题,改为歌颂家乡的主题,后面又续 加了两段歌词,定名为《沂蒙山小调》, 从此沂蒙山小调正式版本诞生。
1940年6月上旬,根据上级命令,抗大一分 校于山东临沂地区的垛庄南山一带参加了 反顽战役。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团 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在费县白石 屋村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 黄沙会》(《沂蒙山小调》的前身)。此歌在 反顽战役的政治攻势阶段,出色地发挥了 瓦解敌人、教育群众、鼓舞我军斗志的重 大作用,受到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沂蒙山小调
谢谢!
《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蜚声海内 外;“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 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长江之歌(市一等奖)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长江之歌(市一等奖)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肥西县孙集初级中学夏鑫鑫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用激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长江之歌》。

2、过程与方法:欣赏黄河大合唱选取《保卫黄河》,进而引导学生对长江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长江之歌》,感受长江的大气磅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对歌曲感情的把握,如何把这种情感真正内化于学生之心。

难点:第一段与第二段(再现段)的对比,情感升华的体验与演唱实践。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电钢琴、投影仪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播放歌曲黄河大合唱选取《保卫黄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气势和魄力。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第六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师提问:同学们那么中国第一大河是什么生:长江师提问:关于长江同学们了解多少呢生:纷纷回答师: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97千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长江干流所经省级行政区总共有11个,从西至东依次为青海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

最后由上海市的崇明县流入东海。

新授课那么同学们打开书本第12页,第二单元—影视金曲《长江之歌》。

(1)背景介绍这首《长江之歌》是根据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填词而成,不仅旋律优美,并且歌词刚劲有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2)朗诵歌词这段歌词形象地描绘了长江从雪山走来,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波澜壮阔的景象。

教师板书:《长江之歌》王世光曲、胡宏伟词)(3)歌曲结构全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是你的气概”,第二部分从“你用甘甜的乳汁”到“挽起高山大海”第三部分是从“我们赞美长江”到“你有母亲的情怀”最后尾声。

曲式结构为带再现A+B+A’三段体结构。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桃花红 杏花白【省一等奖】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桃花红 杏花白【省一等奖】

欣赏《一根竹竿容易弯》、《桃花红杏花白》一、学习目标:1.聆听欣赏两首民歌作品《一根竹竿容易弯》、《桃花红杏花白》,能够通过欣赏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并在欣赏中获得审美体验。

2.能学会歌曲中的片段并能够有感情地表现,初步感受歌曲中独特的韵味与魅力。

3.通过学习能够了解湖南民歌、山西民歌特点。

4.能主动参与课堂音乐活动,通过同学间的互相配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学习初步感受歌曲情感,能够学唱歌曲片段并有感情的表现出来2.了解湖南、山西民歌特点。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电子琴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央视山西介绍短片视频片段,学生欣赏并思考yiduana、背景歌曲是什么地方的?跟我们听到的流行歌曲有什么不同?b、你知道哪些民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都挺好,但老师觉得你们对民歌的概念还有些模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两首地方民歌,来近距离感受民歌的魅力与内涵吧!首先我们先听一首山西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

(2)展开:1.初听歌曲,感受体验音乐情绪教师播放《桃花红杏花白》,学生聆听并结合书本歌词思考,歌曲唱的是什么?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教师:歌曲表达的是男女主人公之间浓烈、质朴的感情。

课前我让同学们去查找了跟山西有关的介绍资料,有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下山西呢?(学生介绍山西)教师:说的非常好,正是因为山西的地理条件和生活习俗以及历史条件的不同,才造就了品种繁多的山西民歌,大致可归纳为:山歌、号子、小调、秧歌、套曲。

山西民歌代表曲目有:《绣荷包》、《闹元宵》、《走西口》等。

左权民歌:《杨柳青》、《桃花红杏花白》、《亲疙瘩下河洗衣裳》等。

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是一首经典的山西民歌,而山西民歌在我们中国民歌的海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

山西民歌分很多种,有荆州民歌、祈太秧歌等等,山西民歌最大的特点便是曲调悠长、旋律优美,特别是在表达人的情感上,特别有牵肠挂肚的那种感觉!《桃花红杏花白》是每一个山西人都非常熟悉的,是一个反映爱情题材的歌曲,非常好听。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简谱)国家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简谱)国家

《国家律是怎么样的? 2.该曲如何用旋律表达感情? 3.该曲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4.这首歌曲的艺术形式?
唱一唱
请同学们熟悉《国家》,并将它唱出来, 注意旋律的起伏和感情的变化。
谢谢
国家
简介
《国家》是由成龙、王平久、陆文昌等 《北京欢迎你》的策划团队共同策划的, 策划的初衷缘于建国六十年来,国家日益 昌盛,尤其是经历了2008极不平凡的一年, 国家与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风雨同 舟,血肉相连,国的意志和家的情感奏响 和谐的共鸣。
简介
于是,打造一首歌颂祖国、歌颂人民,为 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的主旋律歌曲的想法使 得大家聚到了一起,在几度商议之后,王 平久创作出了《国家》的歌词,“家是最 小国,国是千万家……”平实的歌词却表 达出了人民对国家的热爱,记录下了人民 对国家的眷恋。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简谱) 爱的罗曼斯-市赛一等奖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简谱) 爱的罗曼斯-市赛一等奖

《爱的罗曼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了解吉他独奏曲《爱的罗曼斯》的创作背景,对浪漫曲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吉他的形制,理解西班牙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2、通过聆听吉他独奏曲《爱的罗曼斯》,体验乐曲三拍子的强弱律动,感受浪漫曲抒情、朦胧的音乐情绪。

二、教学重点1、聆听吉他独奏曲《爱的罗曼斯》,体验作品的各种要素与表达方式。

感受和理解爱的罗曼斯这首乐曲蕴含着对母亲的爱,对和平的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爱。

三、教学难点1、通过演唱演奏主旋律,并画出音乐的旋律线条,了解整首作品使用的是同音反复和级进两种作曲手法。

2、通过聆听全曲,学习作品单三部的曲式结构。

并通过《被禁止的游戏》电影片段,理解E大调和e小调两种不同的调性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情绪。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将为大家播放一段音乐视频,请大家仔细聆听视频中的音乐并回答问题。

请听~师:视频中的音乐同学们觉得熟悉吗你知道这段音乐来自世界上哪个国家吗生:《斗牛士进行曲》西班牙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学习聆听另一首西班牙作品——《爱的罗曼斯》。

(板书)2、简介西班牙在聆听音乐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西班牙的音乐与文化。

西班牙是热情奔放的民族,人们能歌擅舞,热情好客。

今天让我们带上眼睛、耳朵和美好的心灵,去西班牙看一看。

西班牙是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塞维利亚、圣家堂、奎尔公园,将带你领略一个又一个建筑艺术的奇迹。

同时西班牙也是欧洲传统的足球强国。

西班牙还有一批英勇无畏的斗牛士,它们的国粹斗牛表演享誉世界。

除了斗牛表演同学们还知道西班牙另外一大国粹是什么吗老师来告诉大家吧。

它的另外一大国粹是弗朗明戈,这是一种由歌、舞、及吉它演奏组成一体的独特艺术,可见吉他在西班牙这个国家有着崇高的艺术地位。

3、聆听全曲,通过身体律动,演唱主旋律感受音乐情绪。

师:请同学们聆听全曲(1)第一个问题,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呢老师给同学们一些选项是喜悦的呢还是悲伤的呢是抒情的还是激昂的呢给你带来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还是朦胧的感觉或者是你还有别的感受生:如泣如诉,延绵不绝,一股淡淡的忧伤;充满年轻朝气和活力,轻快活泼;抒情的;朦胧的。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青春舞曲(全国一等奖)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青春舞曲(全国一等奖)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音乐互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相关音乐、模仿节奏、创编动作等教学活动,体验新疆音乐的歌舞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疆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掌握新疆音乐中典型的节奏型。

3、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

4、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1、学唱《青春舞曲》,了解新疆音乐,2、节奏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教学方法示范欣赏合作式学习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课堂常规2、问好二、导入1、快问快答下面,我将出示一组推按,请各位同学根据描述,利用你所学的知识,以最快的速度回答问题吃食:著名小吃——香馕、烤羊肉串;水果:哈密瓜、葡萄、石榴;干货:核桃、巴旦杏、红枣特产:和田美玉风景:天山、戈壁沙漠民族服饰特色:男子衣着以黑白为主,女子衣着五颜六色、绚丽多姿乐器:手鼓、唢呐、热瓦普。

2、介绍作者,引出主题我带领同学们回想下熟悉的新疆民歌,并试着哼唱旋律。

如《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在那遥远的地方》。

这些歌曲都是来自于同一位民族音乐家的创作,那就是王洛宾:(1913—1996)中国民族音乐学家。

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

而《青春舞曲》也是王洛宾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3、讲授新课初次聆听歌曲,感受其旋律特点。

(优美而不失动感)再次聆听歌曲,感受其情绪特点。

(热情、开朗、奔放)再次聆听歌曲,感受其节奏特点,带领学生学习其节奏型。

(欢快、活泼、具有舞蹈性)再次聆听歌曲,学唱歌曲再次跟随原唱学唱歌曲,跟随伴奏演唱歌曲带着情绪的特点演唱歌曲。

【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课堂教学设计

【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行进之歌》第1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教材分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行进之歌》第1课唱歌课,1950年11月25日,时任中国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从新华社《人民日报》上看到当时麻扶摇所写的一首出征诗《打败美帝野心狼》。

他受到其中的英雄气概所感染,便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当天很快谱出了曲。

同时,他把“抗美援朝鲜”改为“抗美援朝”,并以诗中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为题,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

并最终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学情分析】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这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

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

【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稍快、雄壮有力、充满信心的情绪以及不同的演唱形式(二)艺术表现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雄壮有力、高亢饱满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或者律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树立远大抱负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雄壮有力、高亢饱满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教学难点:1.能用肢体语言或者律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的哪些历史事件?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中国推翻了三座大山分别是哪三座大山?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中国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战,推翻压迫,打倒军阀,打败侵略者,无数英雄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今天的胜利和和平,今天,那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名字叫作《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板书《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导入,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简谱)《长江之歌》

人音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简谱)《长江之歌》
从刚才的图片、音乐中你想到了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简介作品
《长江之歌》是电视记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该曲是片 中的主题音乐,为了更好地体现长江宏伟、浩荡的英姿,《话说 长江》剧组在成千上万的应征歌词中,选中了胡宏伟的这一首词, 因此这是一首填词歌曲。歌曲以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长江 悠长、古老的历史和和它汹涌澎湃、奔腾万里的雄姿,既表达了 中华儿女对哺育自己的慈母--长江的眷恋之情,又抒发了中国各 族人民以万里长江奔腾向前的气概去建设美好未来的雄心壮志。
谢谢您的观看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在古代,长江一直是文人墨客咏颂的对象,你知道哪些与长江有关的诗句吗?
课堂延伸
2、现代作品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 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 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墙动,龟蛇静,起宏 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 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学唱歌曲
请跟音乐,用wu音哼唱歌曲。
点击播放音乐
学唱歌曲
1 边划拍边演唱歌曲。 3 全班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讲解作品
思考:歌曲分为几个部分(A、B乐段) A段旋律:优美起伏与长江蜿蜒奔腾、对长江 赞美及歌颂。 B段旋律:采用对比,乐段情绪对比,对长 江的依恋与赞美之情进一步抒发。
课堂延伸
1、与长江有关的诗词作品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沂蒙山小调-“十市联赛”一等奖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沂蒙山小调-“十市联赛”一等奖

《沂蒙山小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民教育音乐出版社第五单元二、教学目标:1、欣赏并演唱《沂蒙山小调》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

2、有感情的演唱《沂蒙山小调》,体会歌曲的美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欣赏、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上学期学唱的号子《军民生产大合唱》带领学生认识中国汉族民歌的三种题材导入小调歌曲《沂蒙山小调》师:你们有谁知道沂蒙山在我国的哪个省我找一位同学来回答。

我给你们几个选项:A.四川B.山西C.山东D.河北(你可以求助现场同学,也可以让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生:山东省。

师:非常好。

有没有同学去过沂蒙山给我们介绍一下沂蒙山。

生:没有。

师:既然没有那么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沂蒙山。

沂蒙山是著名的革命胜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

沂蒙山上自然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有层层的梯田,一间间石头垒成的小屋子,有一种别具一格的风情。

(二)、同学朗读原《反对黄沙会》的歌词。

师:我这里有原来这首歌的歌词,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朗读歌词: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

青山绿水多好看,风吹草低见牛羊。

自从起了黄沙会,大家小户遭了殃。

牛角一吹嘟嘟响,拿起刀枪上山岗。

硬说俺的肉身子能挡枪炮,谁知那个子弹穿过见阎王。

装神弄鬼把人害,烧香磕头骗钱财。

八路神兵从天奖,要把那些害人虫消灭光。

沂蒙山的人民得解放,男女老少喜洋洋。

师:这首歌曲一经传出,很快就传遍了各地根据地,受到了广大军民的喜爱。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喜爱这首歌曲,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又不断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它、充实它、完善它,后来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反对投降的内容,给它注入了新的精神。

建国后,经过群众的不断加工修改,保留了这首歌的曲调和前两段歌词,又增加了歌唱党的领导,歌唱新生活的内容,便成了今天广为流传的《沂蒙山好风光》。

(三)、欣赏、学唱《沂蒙山小调》1、唱谱子师:下面我们先来唱一唱谱子,体会一下这首歌曲在旋律上一共分为几句生:唱谱子,分为四句。

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杨柳青(省一等奖)

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杨柳青(省一等奖)

杨柳青教学目标:1、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杨柳青》,感受浓郁扬州民歌风格,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2、通过听赏不同题材的《杨柳青》,加深学生对江苏民歌的了解和认识。

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扬州民歌《杨柳青》。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唱歌曲,体会衬词的作用,感受浓郁的扬州音乐特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复习演唱《茉莉花》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吗茉莉花白白的,香香的,很纯,很美,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歌声再来唱一唱吧!师生声情并茂演唱《茉莉花》。

(课件)师:茉莉花是咱们江苏的一首民歌,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首我们江苏的民歌,它就是我们江苏——扬州的一首民歌。

2、师生读李白的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师:说到扬州,老师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不知道同学们还能记得吗我们来一起朗读一遍,细细品味诗人的情怀。

(课件)《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播放自制扬州音乐风光片,让学生欣赏。

师:好一个“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确实有着令人神往的美景。

三月的扬州烟雨朦朦,琼花盛开,花香扑鼻,是个风景很美的城市。

想去看看吗下面就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江南水乡的美景吧!(播放扬州的图片)师:来到扬州不得不给大家介绍一下扬州的“瘦西湖”。

它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美誉,被授予全国5A级景区。

瘦西湖很大,里面一共有十好几个景点,下面老师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两个。

五亭桥:五亭桥建造在瘦西湖上,好像湖的一根腰带。

桥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桥。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曾评价说: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秀美,最富艺术代表性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了。

这座很具特色的美丽的桥,已经成为扬州风景线的一个标志。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无锡景-“黄冈杯”一等奖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无锡景-“黄冈杯”一等奖

《小调集萃》——欣赏教学内容: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欣赏《无锡景》、《一根竹竿容易弯》《桃花红,杏花白》、《龙船调》教学目标:一、喜欢本节课所学的几首小调歌曲,乐于主动学习、认识、了解小调的音乐特点。

二、欣赏《无锡景》,同时学习用方言演唱片段。

三、通过欣赏《龙船调》《一根竹竿容易弯》在聆听与学习中体验小调的魅力,知道方言、衬词、装饰音等在民歌中的作用。

四、聆听原生态歌手、独唱及合唱的《桃花红杏花白》初步了解原生态民歌、改编民歌和创编民歌,并体会我国民歌的魅力教学重难点:了解方言、衬词在民歌中的作用,体验感受小调的音乐魅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音响资料、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用方言与同学们问好。

)老师刚才是用方言与同学们问好,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不习惯吧。

我们国家地域广大,方言也比较多,同学们知道或能听懂、能说哪些方言呢(学生回答)。

虽然方言不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但有些情况下方言却能增加一定的表现力。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民歌,注意一下哪些地方用到了方言。

二、初听《无锡景》听前要求:让学生注意找出有方言特色字音。

还有哪些地方具有不同的特色的,请同学们找一下:一字多音。

如“情”、“各”、“景”、“听”。

三、复听1、请同学们在认真聆听中感受歌曲有怎样的风格特点,婉转的,好听的......由于江苏地处江南,江南属于吴方言区,古人有语:吴侬软语,可见江南语言的柔美,所以歌曲也如同江南小桥流水那般,有着那种细腻、优美、委婉的风格特点。

2、歌曲中都唱到了些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在歌曲中我们欣赏到了许多无锡的风光景物,风俗人情,同时也听出了江南人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桃花红杏花白》1、这是一首具有浓郁山西地方风格的民歌,分别欣赏刘改鱼版、戴玉强版,听前要求学生注意体会原生态、改编、创编民歌的不同特点。

2、说一说比较喜欢哪种形式的演唱,并说出理由。

3、让学生找出哪些是衬词,感受歌曲中衬词的作用(“啊个呀呀呆”是开花调所特有的衬词,大多出现在歌尾,产生俏丽、妖媚的艺术效果。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桃花红 杏花白-冠军奖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桃花红 杏花白-冠军奖

教案Array课
题名称:欣
赏课《桃花
红杏花白》

课对象:
七年级

课教师:
刘倩
教材名称:人音2011课标版简谱(吴斌主编)
1.聆听歌曲《桃花红杏花白》,说说这首歌曲的演唱内容?并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山西是怎样的?接下来由老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山西各地方经济发展,语言特色,人文风俗等。

2.解析山西民歌的分类:山歌、小调、号子、套曲。

基本分为这四大类。

3.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首《桃花红杏花白》从结构上属于山西民歌中的山歌,在山歌分类中属于开花调。

学唱歌曲的四句式旋律,从歌曲《桃花红,杏花白》的旋律和节奏部分入手,总结开花调的基本特征为?
4.接下来具体讲解左权开花调的发展历程和其突出特征。

并出示谱例和视频。

在一遍遍的赏析中,熟悉旋律与节奏。

一段体,四句式结构处理。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红河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简谱) ☆红河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红河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了解美洲音乐,从而喜欢美洲音乐,乐于探究美洲音乐。

二、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聆听感悟等方法,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合唱的艺术魅力,并结合所学提高自己演唱水平。

三、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理解欧洲音乐风格。

教法:聆听法、体验法、练习法、创编法、教唱法。

教具:钢琴、多媒体教具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方舟,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段怎样的音乐之旅呢首先请看大屏幕猜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与那个国家有关(播放图片)师: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生:加拿大师:看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要与加拿大有关。

(出示歌曲)首先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听一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

1、歌曲速度2、歌曲节拍3、歌曲结构4、歌曲情绪生:听歌曲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这首歌曲的开头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开头叫什么生:弱起小节。

师:弱起小节就是歌(乐)曲多数是从强拍开始的,但我们也常见到部分歌(乐)曲是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

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师:简单的介绍了这首歌曲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在听过歌曲之后我们对歌曲的旋律都有了了解,现在请同学们尝试用手打出歌曲的节奏,并用嘴巴有节奏的读出歌词(教师示范)。

师生共同打节奏读歌词,生练习打。

师教唱歌曲并分句带唱歌谱。

生跟唱反复演唱歌曲旋律,加入歌词进行演唱。

对歌曲的感情进行引导,这是一首抒情歌曲,在演唱的时候要表达好感情,并要求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

(同时提快歌曲的速度让同学们比较,同一首歌曲速度改变了,会有哪些改变。

)教师弹伴奏学生演唱。

生清唱。

三、拓展练习根据歌曲《红河谷》进行创编,可以已任何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
一、概述:
《国家》这首作品是初中音乐学科七年级下册随心唱响中的一首歌曲,由王平久填词,金培达作曲,这首歌曲以民谣风格为基调,紧扣时代脉搏,曲调温婉朴实,内涵深刻,歌曲思路大气,以其恢弘的音乐、平实的歌词道出了国与家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国的强大与家的祥和,旋律朗朗上口,时尚大气,是一首振奋人心的爱国歌曲。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歌曲三种复杂节奏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节奏型并能准确唱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并演唱这首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歌曲歌词的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营口市第十七中学的初中七年级学生
2、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歌曲,但没有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3、学生对爱国情怀的歌曲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4、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和功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上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相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结合讲解、学唱、启发、游戏、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游戏的方式,发挥学生间互助合作的精神,通过个人展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大屏幕现场展现学生做游戏和展演的影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顺利进入学习。

1、让学生伴随着另一个版本的《国家》一边拍手一边走进教室,一边拍手一边观看大屏幕上的视频,到歌曲第二段时跟随老师做4拍子的动作为歌曲伴奏,通过教师对歌曲的范唱作为导入新课的手段,形象直观,同时能够提升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纸杯游戏和对平时非常熟悉例子的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附点音符、切分音、后十六这三种节奏型。

3、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利用手中的ipad现场搜索有关爱国情怀的资料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用远程控制大屏幕并把展示的过程直播在大屏幕上。

4、每组学生代表一颗五角星,五组学生全部展示完,大屏幕上呈现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教学重点: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六、教学难点:通过对游戏和实例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附点音符、切分音、后十六的时值和唱法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一体机,多媒体课件,ipad,,鸿合i学软件,相关的音频、
视频,纸杯
八、教学过程:
上课的全过程都是通过手中的在远程控制大屏幕
(一)导入——情景创设
1、让学生伴随着另一版本的《国家》一边拍手一边走进教室
2、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观看大屏幕上的视频,到歌曲的第二段时跟随老师打4拍子的节奏为歌曲伴

3、教师一边做4拍子的动作,一边范唱歌曲,从而引出本节课所学习的歌曲《国家》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另一版本的《国家》,激发了学生对所学歌曲的学习兴趣,跟随老师一边看歌曲视频一边为歌曲打4拍子节奏,有利于学生对整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了解,为下面学唱歌曲做了铺垫
(二)授新——节奏、歌词与学唱
1、节奏
①让学生在书上找出歌曲中比较复杂的节奏型
②让学生到大屏幕前利用实物展台,在屏幕上用记号笔标注出来
③讲解附点音符
④全班通过做纸杯游戏,一同感受附点音符的节奏,教师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把活动镜头展现在
大屏幕上
⑤把歌词加进去复习附点音符的节奏
⑥讲解切分音
⑦把歌词加上一起练习切分音的唱法
⑧通过X XXXX这个非常熟悉的例子来讲解后十六节奏
小兔子乖乖
⑨看曲谱一起复习后十六的节奏
2、歌词
①让学生看大屏幕读歌词
②提问学生对歌词有什么感受
③全体学生一边打4拍子节奏,一边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学唱歌曲
①听音乐,让学生轻声哼唱,熟悉歌曲的旋律
②跟随音乐,加上4拍子的动作,完整的演唱歌曲
③指出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大声的、有感情的、打着节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做游戏和对平时熟悉例子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节奏的唱法,通过打拍子让学生不在平淡的读歌词,通过一边唱一边打节奏,避免了枯燥的学唱方式,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快了学生学唱作品的效率。

(三)拓展——延伸提高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ipad ,现场查找有关爱国情怀的资料并展示出来
2、学生展示(教师用把画面现场直播在大屏幕上)
3、每组学生代表一颗五角星,每组学生展示完,屏幕上就会闪现出一颗五角星,五组学生全部
展示完毕,屏幕上就会出现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4、全体学生怀着对祖国的感激之情,一起唱响《国家》这首歌曲(有的组用手打4拍子节奏,
有的组用纸杯打节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最大的亮点就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远程遥控大屏幕,利用直播的方式把现场所有的画面通过大屏幕的播放清晰的展现给学生,五组学生展示完毕之后,大屏幕上会展现一面五星红旗,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本环节实现了信息技术手段与音乐课堂的融合。

(四)教学小结:同学们,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让我们怀着对祖国母亲的感激之情,去报答我们伟大的祖国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