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成功:期待珠峰新高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顶成功:期待珠峰新高度

作者:暂无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0年第23期

5月27日上午11:03,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珠穆

朗玛峰。巅峰时刻,全民沸腾。

从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式启动,到5月6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

队正式出发,到5月27日经过8小时50分钟的奋战成功冲顶,历时近一个月时间。这次精确

测定珠峰高程,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是对我国测绘科技水平

的又一次考验。专家表示,重测珠峰高程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珠峰高度发生了变化,二是珠

峰测量技术也有了大的飞跃,新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珠峰测量精度。“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测量

珠峰,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成为人类了解和认识地球的一个重要标志。”国测

一大队队长李国鹏说。而珠峰高度的变化、珠峰冰冠厚度的变化,都意味着地球板块运动和地

球大气环境的变化,而这些其实和我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也在提醒着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成功,往往需要过人的毅力和勇气。因为天气原因,存在流雪、雪崩、滑坠等威胁,冲顶

计划两度被推迟。修路队之前也曾5次尝试修通前往顶峰的路,但均未成功。5月26日,6名

修路队员顶风冒雪,终于修通了至峰顶的攀登路线。而经过三次突击,8名登山队员又站上了

世界之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珠穆朗玛被称为万山之尊、地球之巅。今年,是中国人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60周年。

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首次成功登顶珠穆朗

玛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登顶世界第一高峰的伟大壮举。15年之后的1975年5月27日,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峰顶,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2005年,中国再测珠峰,珠峰

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而本次测量首次依托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开创了人类首次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的先河。同时,4月30日,珠穆朗玛峰6500米前进营地成功完成全球海拔最高5G基站的建设及开通工作,成功实现珠峰

封顶5G覆盖。从新华社珠峰峰顶直播信号可见,在覆盖冰雪、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峰顶斜面上,身穿红色衣服的队员开始竖立测量觇标,安装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同一时刻,地面6个交会点对峰顶觇标进行交会观测。珠峰是世界的高度,也是人类勇气的高度。在人类

认知珠峰的进程中,每一次数字的微小变化,都堪称“巨变”。中国专家表示,本次科考队使

用各种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将产生“有史以来最精确的测量结果”。登顶测量队员在峰顶停

留了150分钟,各项测量工作已经完成,并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诚然,攀登珠峰是具有风险的任务。那么,高程测量为什么不能通过测绘技术和高科技设

备来完成?为什么一定要人登顶才能测量?专家对此做出了耐心的解答:卫星遥感精度不够,

只能测得雪面高度;峰顶空间较小,直升机无法降落;珠峰峰顶气流不稳定、风大、气温低,

测量型无人机还无法在峰顶飞行……简单来说,这次珠峰测高在科学上有充足的必要性。新时

期有更好的技术条件,但还不足以完全消除风险,队员们不得不用自己的肉身去补充技术的不足。

其实这是人类在诸多领域进行探索时面对的共同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难题是永恒的。无论“上天”还是“入海”,风险总是有的。技术不断发展,但人类的野心也在拓展,人

类总想从技术许诺的安全边界中再往外迈一步。技术说,走到第99步是安全的,一定有人想走

100步。这一步正是人类这个物种身上最亮的闪光点,也是人类能够走到今天的原因。如果没有走这一步的勇气和决心,之前的99步都不会存在。

自觉地去承担风险,不是莽夫而是英雄的所为。我们要记住,人类所要从事的事业,绝非在安全舒适、有电有网的室内就能完成。总有一些征途需要人肉身在场,也总有一些人会不畏艰险,勇敢前行。一次又一次向极限、向上发起冲击,一次又一次突破人类认知的边界,一次又一次站在巅峰的肩膀上,并成为了新的巅峰。只要山在那里,人类与地球之巅的追逐,还将进行下去;只要珠峰永远在那里,人类视野所及,也永远会有新的“珠峰”。

值得注意的是,登顶成功后并不会马上公布珠峰新的“身高”。科学家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消除误差,得到精确的珠峰高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大概需要2到3个月时间——届时,珠峰将迎来其“身高”的历史性更新。对此,人们满怀期待。

本刊为此特意选发了三篇不同立意、不同视角的“珠峰测高”的时评文章,意在同学们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观点素材运用的多元性与切入角度的新颖与深刻。

(资料来源:新华社、人民网·观点频道、澎湃新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人民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