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
中西方文化因素影响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因素影响毕业论文范文西方文化入门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基础,许多老师及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学好它对学好英语的重要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因素影响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因素影响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中职英语学习必然会涉及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因素对于中职英语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职英语教学;影响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中职英语学习必然会涉及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因素对于中职英语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那么中西方文化到底有哪些不同的因素以及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有如何的体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因素会对中职英语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现就多年来的中职英语教学经验,归纳总结如下:一、中西方节日的不同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之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
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Halloween(万圣前夕)等,不同的节日由来不同,不同的国家庆祝节日的习俗也各不相同。
二、日常行为习惯的不同1.称呼语,母语对长辈我们通常称称“UncleWang”“AuntieZhang(姓)”,而英语里我们却称“UncleTom”“AuntieAlice(名)”;又如把“王老师”“张护士”称为“TeacherWang”“NurseZhang”,而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
英语中的brother既是哥又是弟,uncle是伯父、姨夫、叔父、姑父、舅父,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在英语中全用cousin 等等。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8篇)-西方文化论文-文体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8篇)-西方文化论文-文体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初中英语中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摘要:语言的形成,无不受文化特点的影响,反过来文化特征也左右语言的发展。
一个民族因为自身的文化传统不同,致使形成的语言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别。
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并在教学中予以重视。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功能;教学效果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语言传承着文化,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所以语言和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标志。
语言的形成,无不受文化特点的影响,反过来文化特征也左右语言的发展。
一个民族因为自身的文化传统不同,致使形成的语言内涵也有明显的区别。
汉语和英语之间就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相互间语言学习的障碍,那就是文化的差异产生的语言内涵的差异。
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克服这种差异呢?一、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语是西方文化的集中体现。
国情不同导致文化也不同,英语教学的最终结果是英语的运用。
语言的交流功能是第一位的,对文化的传承也是第一位的。
语言运用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交流的四大要素,在人际交往中的社会能力也是一项重要技能。
所以能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种能力的培养,也忽略了各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阻力。
简单地说,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就是要让语言的运用者知道在什么背景下说什么话。
二、教学中文化差异的协调在英语学习中,很多时候是有文化差异的。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和特点,并且在实际力运用。
比如我们国家向别人道歉时的语言表达和英语国家的道歉方式是不一样的,comrade是我们常用的称呼,而西方人则称呼sir或者madam。
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这种差异,那么在交流中就可能会发生误会,影响交流的效果。
比如在英语中,教师一词只作为一种职业,而在我们汉文化中,尊师是传统,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称谓,是尊称。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目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然而,东西方文化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本篇论文将从价值观、礼节和教育三个方面探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首先,东西方在价值观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东方文化中,家庭和社群的利益往往被视为比个人的利益更重要。
因此,东方社会更注重集体主义,强调家庭团结、社会和谐。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倾向于强调个人主义,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这种差异在对待家庭、婚姻和个人目标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东方文化普遍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婚姻是神圣的,个人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往往与家庭、社会的期望保持一致。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理想和目标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个人追求幸福和个人权利的权益被视为重要。
其次,东西方在礼节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东方文化中,人们更注重礼貌和尊敬的表达。
例如,他们强调尊重长辈、对于不同级别和地位的人保持适当的敬意。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注重直接沟通和个人自由。
西方人倾向于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更加注重说话的效率,而不那么在意社交巧妙和客套。
最后,东西方在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东方文化中,教育被视为一种荣耀和责任。
东方文化普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传统知识的传承。
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业成绩和进步有很高的期望。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西方的教育体系强调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学习的乐趣。
他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这些文化差异的形成和沟通障碍往往源于历史、地理、宗教和价值观的差异。
东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东方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如儒教、佛教和道教。
这些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自我克制和传统的尊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差异变得越来越显著,这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带来了一些挑战。
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差异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通过了解对方的价值观、礼节和教育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对方合作和交流。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论文由于我国与西方的生活习惯以及民族习俗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篇一:《试谈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中西方文化无论从萌芽、发展到现在的格局无疑是各具特色的。
一个偏重群体关系和整体作用,提倡大家庭理论;一个偏重个体能力和英雄主义,提倡自由万岁。
在两个文化理念截然相反的作用下,我们必须融合两者意识上的差异,在文化层次本身找到共性,以利于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差异;价值观;文化0 引言历史发展至今,中西方文化就像两条时而胶着、时而分离的不规则线,同样源远流长,同样博大精深。
自成体系、相互交融。
但,无论任何时候,两者从未有过平行的时候,因此,研究世界文化不可能单一的研究中西方某个文化,而应全面、系统的对中西方文化加以研究。
1 关于中西方文化1.1 文化的定义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
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
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1.2 中国文化定义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1.3 西方文化定义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
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____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2 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中西方文化均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两种文明都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演化才成型。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中西方文化由于地域文化、习俗文化等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各种差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篇一:《影片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中西方的人文社科都呈现出交流融合的趋势。
在电影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多元文化激荡出的美丽花朵,使电影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当前,大量好莱坞电影被引进中国,国人通过电影增进了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认可,因此,我们说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具体表现之一。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多部电影来管窥中西方文化因素在其中的差异体现。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交流融合;电影艺术一、电影中呈现的文化差异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别的人出现冲突,导致误解或者价值观的冲撞。
通过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制作人将人们的生活习性折合成为电影中的元素,将人们的现实生活通过艺术手段展现出来。
因此,电影的本质便是架构人生,经具体人物的生活状态与行为方式,显现历史和文化的精髓,表演出人生百态,世间变故,沧海桑田。
通过电影这种媒体形式,便可投射出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和摩擦冲突的过程,增加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领悟。
从日常行为方式,生活习性,到人们的人生目标价值观、世界观,这些方方面面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电影元素。
一些导演通过长期斟酌,反复思虑,将这些元素加以糅合拍出一些十分经典的艺术作品,这些电影无不取一些文化冲突与价值观冲撞来吸引观众眼球。
将这种无法避免的、在文化交流中必然经历的矛盾冲突展现出来,使电影投射不同文化融合产生的艺术光芒。
众所周知的电影《刮痧》中,深刻地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冲突致使人们生活的变质,一家人妻离子散,闻着恸哭。
电影中的情景深深刻在人们脑海中,在美国生活的一家子遭受了国人觉得不可理喻的待遇,原因是美国人觉得不能理解的生活习惯。
爷爷看不懂西药的英文说明书而给生病的小孙子刮痧,美国护士觉得这是虐童事件,证据就是孙子背上的青紫刮痕,因此被告上法庭;中国有“人前教子,人后相夫”传统,儿子就在朋友同事面前教训孙子,这被同事不能理解,故事最后以儿子为让自己的老父亲见到孙子最后一面,将孙子从福利院偷出引起美国警方的更大误解。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姓名作为重要的语言现象之一,蕴含了一定的文化特征。
通过比较中西方姓名的不同可以探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同时在全球化跨文化交流日渐频繁的今天,姓名这一语言现象本身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互识和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中西文化;姓名;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文化融合姓名是个人区别他人独一无二性的体现同时又展现了人与人社会背景文化间的联系。
姓名与文化关系紧密,不同的文化特征及观念决定了姓名观念及特点的不同,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姓名的基本构成及其组成形式中西方(指英语国家)在姓名的组成部分和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当代中国的姓名构成方式主要是:姓+(辈份名)+名。
其中辈份名在中国有些家庭中已不存在,只有姓+名。
当代西方的姓名构成方式为:名+(中名)+姓。
中名可以由一个名构成,同时也可以多个名组成中名。
二、中西方姓名存在的主要差异1.姓名构成顺序的差异中国的姓/名排列顺序是先姓后名,而西方国家的顺序则为先名后姓。
比如李小龙,姓是“李”,名是“小龙”;HarryPotter中Potter 是姓,放在名Harry之后。
2.姓名构成成分的差异在构成成分上,中国与西方存在的唯一区别就在于中名的命名要求上。
在古代中国,中名一般都是辈份名,族兄弟采用同一字或同一汉字偏旁,同族不同辈分用不同的字表示。
比如清代皇帝雍正这一辈皇子的名字,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如胤祖、胤祺、胤提等。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现在中名的这一要求已被渐渐淡化了。
在西方姓名中,中名多为母亲的姓,后来也渐渐发展到借用其他亲属或钦佩的人的名。
比如英国王妃凯特的女儿取名为CharlotteElizabethDiana中Elizabeth就是为了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中西文化差异探讨论文

中西文化差异探讨论文首先,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差异。
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在中国,家族观念和尊重长辈的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关系和个人行为。
而在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是重要的价值观。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文化事务处理上的不同方法,尤其在家庭、教育和婚姻等方面。
其次,中西方在传统文化和习俗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中国对于传统节日和习俗非常注重,而西方在这方面则相对较少。
中国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中国人民来说意义非凡。
而在西方,圣诞节和复活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但它们在文化背景和意义上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大不同。
第三,中西方在饮食习惯方面存在着差异。
中国人喜欢吃米饭、面条和蔬菜为主食,而西方人则以面包、肉类和奶制品为主食。
此外,在饮酒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人通常喝白酒,而西方人则喜欢啤酒、葡萄酒和烈酒。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在饮食观念、烹饪方法和食材选择上的差异。
第四,中西方在礼仪和交际方式上存在差异。
中国人注重礼节和尊重他人,在社交场合中重视面子和人际关系。
行为文化、言辞、姿势等方面要比西方人更加谨慎一些。
而在西方,人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和个人空间,更直接和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这样可能会伤害到对方的感情。
最后,中西方在宗教信仰方面存在着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在西方,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宗教信仰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西方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社会结构。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
这些差异涉及到价值观念、传统文化、饮食习惯、礼仪交际和宗教信仰等方面。
了解和尊重中西文化差异是促进国际交流和多元文化共存的重要前提,也是加深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的关键。
通过在中西文化差异上的学习和交流,可以建立更加和谐、包容和繁荣的世界。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以下是四篇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每篇都是1200字以上。
这些论文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并探讨了这些差异的原因。
论文一: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及原因的分析首先,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巨大差异。
中西方的价值观念是从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中形成的。
中西方的价值观念在道德观念、家庭观念、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在家庭观念上,中西方的家庭结构和关系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在中国,家庭的核心是父母和孩子,而在西方,家庭的核心是夫妻。
这种差异在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中都有着深刻的原因。
其次,中西方在交际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和个性发展,在交际方式上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直接表达。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更加注重集体和谦虚等价值观念,在交际方式上更加注重人际关系的维护和尊重。
这种差异也源于中西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人际交往的目的和方式。
第三,中西方在食物和饮食习惯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文化注重饮食的营养和药膳养生等方面,倾向于吃低脂肪、低糖分和低盐分的食物。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注重快餐和高热量食物,在食物味道和多样性上更加注重个人口味和选择。
这种差异在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中都有深远的原因。
最后,中西方在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上也存在差异。
西方文化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很大,宗教信仰是其文化基础之一、相反,中国文化是多教派共存的,宗教信仰的多样性为中国文化带来了不同的传统和习俗。
这种差异在宗教文化和社会秩序中都有着深刻的原因。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价值观念、交际方式、食物和饮食习惯等方面,也是由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导致的。
这些差异为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提供了一种比较和对照的方式,并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论文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1.价值观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价值观念上。
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和尊重长辈,西方文化则更加重视个人主义和个性发展。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毕业论文范文摘要: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在不同历史与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对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发展和交流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礼仪习俗和教育体制四个方面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礼仪习俗;教育体制一、宗教信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宗教信仰。
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儒教是主要的宗教体系,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在西方,基督教是主流宗教,并且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理性主义传统。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二、价值观念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中方注重家庭、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强调“天下为公”的思想,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而西方文化更加重视个人的独立、自由和个人权利。
这导致了中西方对自由、平等与个人责任的不同理解。
另外,中方注重和谐共处、崇尚和平,而西方文化更加强调竞争和成功。
三、礼仪习俗中西方在礼仪习俗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东方文化中,礼仪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貌和尊重他人。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的独立和个性表达更为重要,礼仪往往不被当作一种约束。
四、教育体制中西方教育体制的差异也是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而西方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西方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频繁,文化差异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与融合。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和谐发展。
总之,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在不同历史与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体系。
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礼仪习俗和教育体制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毕业论文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中西文化,就像两个性格迥异却又各有魅力的朋友,差异可真是个有趣的话题。
咱先说饮食文化吧。
中国人吃饭那讲究的是一个团圆、热闹。
一桌子菜,荤素搭配,满满当当。
像年夜饭,那可不得了,大鱼大肉摆满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热热闹闹的。
这饭菜啊,口味丰富,酸甜苦辣咸,各种调料一搭配,就像一场味蕾的交响乐。
就拿川菜来说,麻麻辣辣的,那辣椒就像热情似火的舞者,在舌尖上跳跃。
可西方饮食呢,大多比较简单,一块牛排,一些蔬菜沙拉。
他们吃饭好像更注重食物本身的原汁原味。
牛排煎到几分熟,配菜怎么搭配,都很有讲究。
你说这像不像一个喜欢浓墨重彩的画家和一个喜欢简笔画的画家之间的区别呢?再看看社交礼仪方面。
中国人见面,常常会问“吃了吗?”这可不是真的想问你吃没吃饭,就是一种亲切的问候。
熟人见面可能还会拍拍肩膀,握握手,长辈在的时候,那是要尊敬有加的。
而在西方,见面可能就是一个拥抱或者贴面礼。
这拥抱贴面礼啊,就像是一阵温暖的风,表达着他们的热情和友好。
可这要是在中国,两个大男人见面就拥抱贴面,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吧?中国人在社交场合比较含蓄,西方就相对开放一些。
这就好比中国的水墨画,含蓄内敛,西方的油画,浓烈直白。
艺术领域也是差异明显。
中国的传统艺术,像京剧,那是唱念做打,一招一式都有讲究。
演员们脸上的脸谱就像一个个神秘的符号,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红色是忠诚,白色是奸诈,这多有趣啊。
西方的歌剧呢,那高音歌唱家一嗓子吼出来,声音在剧院里回荡,那气势就像汹涌澎湃的大海。
中国的建筑讲究对称美,故宫就是个典型,一排排宫殿对称分布,给人一种庄严、稳重的感觉。
西方的建筑就比较多样化,像巴黎圣母院,那高耸的尖顶,精美的雕塑,就像一个充满奇幻故事的城堡。
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人重视家族传承,家族就像一棵大树,祖祖辈辈是树根,子孙后代是枝叶。
一家人要互相扶持,尊老爱幼。
长辈的话在家庭里往往很有分量。
西方家庭就更强调个体的独立性。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关于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精选6篇)中西文化差异论文篇1【摘要】中西方文化由于各自的地理条件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中国西方文化下孕育的各自的旅游文化也大不相同,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审美感受上。
中国旅游者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舒适,例如更关注山水景观的人文美,注重抒情印象;为西方游客更愿意享受形式美,真实的感受光、色、空间的美感,在山水景观中更关注景观的自然美,侧重描写风景的对象。
本研究主要就中西旅游审美文化的差异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西文化;旅游文化;审美差异受不同文化熏陶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审美要求,对同一景观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体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旅游业的发展亦成为各个家庭生活活动的组成部分,旅游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但旅游景点的建立要针对一定的游客群体,研究好群体的审美理念,才能更好的吸引游客,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地理环境,中国平原较多,陆地广阔,而且相对较为封闭,适合发展农业文明,属于大陆文化,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山地较多,沿海线长,适合发展航海业,靠海洋谋生,属于海洋文化,这就造就了现如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文化特点也是一句不同的生活方式发展而来的,依靠海洋谋生,多变、广阔的海洋条件造就了西方文化不稳定的特点,人们大多个人意识强烈,追求自我,主动性高,不同的思想学派众多。
而中国传统文化依靠农业为生,较为稳定,被动性强,社会意识强烈,多注重人际交往。
这种不同的文化理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旅游文化。
二、中西方旅游文化差异(一)旅游理念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人们多享受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享受、精神享受,性格多沉稳内秀,冒险精神弱,受家庭的影响较大,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们具有强烈的冒险精神,征服欲强烈,他们向往大自然,渴望走进自然征服自然,所以他们更喜欢去新奇的旅游地点,去他们未知的领域,且不容易被家人影响。
(二)旅游目的中国人大多以家庭、事业为重,旅游不作为必需活动,是闲暇时放松心情和开拓眼界的一种方式,是培养与同行者感情的最佳时间。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篇一: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中西文化差异中国历史悠久五千年,西方世界五六百年的足迹社会历程,文化差异却很大。
中西文化差异研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下一阶段工业部门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内涵,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做简单简单的的论述。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一、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
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人会有深刻的思考。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愈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知性思维。
而西方人近似于判断能力逻辑思维或理性思维。
在西方人的眼里,自然也就从天然需要崇拜的第三类,转变为降服需要去征服和加以改造的对象,目的当然是以使其为人类更好的服务。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人类就不得不去研究身周的事物,去研究自然。
因此,西方人一直秉持实用的原则去对待自然,去解决现有的结构性问题,习惯于从微观角度去认识具体的事物,而很少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整个世界。
二、在为人处事方面的异同中国人很内敛,喜欢“每日三省吾身”,把修心养性看得非常重要,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
而西方人当更热心梅恩县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三、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注重精神的自由,看作古时人们更是把自由看做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国民总是在渴望能有好官出现为民官谋利。
而西方的民权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各族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权力的。
四、教育理念的异同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毕业论文中西文化差异是指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所以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逻辑思维上的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分析和归纳的思维方式,强调逻辑思维的推演和证明,强调事实和证据的支持。
而中国文化强调综合思维和合成思维,偏重于整体思考,强调不拘一格、不拘一法的思考方式。
这种差异在决策、问题解决、判断等方面产生影响,导致中西方在处理问题时存在差异。
其次,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个体的权利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强调个人自由、个人独立和个人达成目标。
而中国文化注重集体的权益和集体利益,强调社会责任、个人取得成功与集体的关系。
这种差异在家庭观念、求职观念、社交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比如在西方社会,主张自主选择婚恋对象,而中国文化注重家庭的名誉和社会地位。
再次,中西方的行为方式存在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行为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礼仪和交际方式上。
西方文化注重直接表达和交流,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比较直接坦率。
而中国文化注重面子和礼貌,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比较保守和含蓄。
这种差异在商务活动、社交交往等方面产生影响,需要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礼仪规范。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需要我们加强交流与理解,促进文化差异的融合和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可以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发展,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共存。
中西文化差异范文

中西文化差异范文中西文化是指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道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
由于历史、地理、宗教、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文化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以下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些主要方面。
一、价值观念的差异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西方社会,个人主义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受到高度重视。
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和家族观念,个人的行为往往要为家族、社会整体考虑。
二、社会习俗的差异中西方社会习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方式和礼仪规范上。
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直接、开放的沟通方式,强调个人的自由表达和个性化。
而在中国社会,人们更注重间接、委婉的沟通方式,重视面子和尊重他人的感受,注重礼节和尊卑有序。
三、时间观念的差异中西方的时间观念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西方社会,人们侧重于时间的准确性和高效性,注重按时完成工作和约会。
而在中国社会,人们更强调时间的连续性和流动性,重视人际关系和灵活性,对时间有着更为宽松的态度。
四、人际关系的差异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西方社会,人们更注重个人的权利和隐私,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而在中国社会,人们更注重社会关系和人情味,重视亲友关系和社会网络,强调集体的荣誉和责任。
五、宗教信仰的差异宗教信仰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方面。
在西方社会,基督教是主要宗教,信仰上帝和耶稣基督。
而在中国社会,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等是主要的宗教信仰,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追求内心的和谐。
六、教育观念的差异中西方的教育观念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西方社会,个人发展和实用性教育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中国社会,强调集体的荣誉和责任,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七、饮食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存在差异。
西方人注重食物的多样性和口味的刺激,常食用肉类和乳制品,注重饮食的健康和均衡。
而中国人注重食物的质地和味道,食用大量的谷物、蔬菜和豆类,追求饮食的协调和养生的效果。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人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范文篇1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
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避免出现文化休克。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交际;教学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接人待物,举止言谈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
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
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
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不同。
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
“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老张,老王等等。
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
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姜还是老的辣”。
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
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兴趣以及文化修养。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文化差异优秀毕业论文篇一一、文化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意义,属于物质生活活动范畴。
后被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的意义,包含技能的练习、性情和品德的陶冶、教养等方面,属于精神生活范畴。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
我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都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不断的探讨,综合各个领域学者对文化的理解,文化属于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长期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承载了历史,是一种历史现象。
总体来说,文化可以传承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是人与人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传承的一种意识形态。
文化可被分为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化,如服饰、用品、工具等。
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属于隐形文化,包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各种制度和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
行为文化则是人类在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的作用下,借助物质文化所进行的日常行为。
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各种形式的接触,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行为。
言语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以语言为形式的交流,非言语行为交际则指以语言以外的形式如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都可传递一定的信息,目的是交流。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化,这就需要涉外部门的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此外,全球一体化促使世界文化共存的局面,近年来在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外企,这首先要求在外企的工作人员了解该企业文化以便工作顺利进展;与外企有往来的人员也要懂得相关的文化知识,以避免文化不同导致的交际不畅。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4篇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及原因论文优秀4篇一、文化的现代含义“文化”一词,对它的定义有好几十种,这说明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性。
要对其内涵进行解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从文献的记载看,“文化”一词,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出现,最初的意义是指古代帝王的文治和教化。
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词是从日语借来的,日文译自拉丁文的 Cuhura,现在的英文是Culture。
“文化”这一术语,是19世纪中叶才在人类学著作中起用。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后来,美国的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进行了补充与修正,增加了“实物”与“价值观念”。
文化是个庞杂的系统结构,包含许多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文化系统的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再依据层次中的内容,论述文化的差异表现并分析原因。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表现(一)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指文化中的技术及其物质产品,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居室建筑、饮食和其他人类行为的产品等,是人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基础。
1、居室建筑。
中国文化重人与自然的结合,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重物的感受。
在此基础上,两者在建筑方面的差异主要有三点:首先,在制造空间的方法上。
在西方,确立室内的空间,墙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墙体确立空间,在上面加顶,覆盖起来;在中国却相反,屋顶变成了重要的构造空间元素,通过柱子的支撑确立空间再填充墙体。
其次,空间本身的状态。
西方强调积极的空间感,发挥建筑物本身的的内部空间;在中国,则强调相对消极的空间状态,注重建筑物周围的外部空间。
最后,中国的建筑风格与特点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西方的建筑风格却大加盛行。
由此可知,中西方由于民族风格、文化心理等方面的种种差异,造成了建筑风格的迥异。
2、饮食习俗。
西方的烹调倾向于科学,多从营养学的角度去考虑菜肴的结构和食品的成分,这一饮食习惯与西方的整个哲学体系相适应,但形而上学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含5篇)

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含5篇)第一篇:中西文化差异论文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西文化差异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东方人与西方人都是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是,彼此的生活习惯、文化、人种等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认为最先值得一说的就是中西方教育文化上的差异。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
现仅就中国和美国两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差异进行一些比较。
美国的大学实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选修科目,不同的科目学分不同,只要把学分修满即可毕业拿到文凭和学位。
以前,我们从有关报刊上看到美国的大学生年纪轻轻就取得了几个学位,感到很纳闷。
现在才明白美国的大学体制是很灵活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选学几个专业的课程,只要拿到足够的学分就可以取得该专业的学位。
而在中国,在大学里就确定了专业方向,一个人可能一辈子就从事一种职业,这样就有可能忽略了在其他方面的潜能。
还有,中国有些教育方面的语言也跟西方存在差异。
在中国存在着“落榜生”一说,而在美国是没有这个词的,他们认为这是极不礼貌的,是一种歧视。
不只是在学校的教育有所不同,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也有着差异。
中国人习惯为孩子们“铺路”,决定他们学习的东西。
像现在有些人就要孩子小小的学习钢琴,学习怎样去制造东西学习当个科学家等。
而西方国家的父母则是任由孩子自由发挥,小小年纪就可以选择他们的爱好。
父母不加以干涉。
中国有部分父母教育孩子喜欢用责骂或轻打来叫他们改正自己的行为,像是一部名叫《刮痧》电影,里面男主角为了让打了人的孩子受到教训,为了给别人他认为的尊重打了孩子一巴掌。
然而,在西方国家,父母绝对不可以对孩子施以肢体方面的教育,假如有这种行为,就会被当做虐待儿童,可能要“吃牢饭”。
像《刮痧》里的男主角就是因为他打孩子这一巴掌,被别人拿来当做虐待儿童的证据了。
形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优秀论文

形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优秀论文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方面差异甚至是非常巨大的。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形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形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论文篇一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方面差异甚至是非常巨大的。
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不同的科学体系、文化体系和历史形态。
本文从东西方思维差异产生的原因、表现来进行对比,探讨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流中诸多差异的影响,使大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东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其根源是什么呢?美国著名文化心理学家尼斯比特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
尼斯比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入手,系统地阐述了东西方思维的产生渊源和特性。
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导致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
这些问题包括:连续与非连续性;场与客体;关系和相似性到分类与规则;辩证与逻辑等。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中国人生活中复杂的社会关系使得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中国人的自我结构是依赖性的;相反,西方人生活的社会关系比较简单,所以他们更有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目录目录 (1)摘要 (2)一、造成中西文化差异原因 (2)1. 地域环境的差异 (2)2. 历史传统的差异 (2)3. 风俗习惯的差异 (3)4. 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 (4)5. 思维方式的差异 (4)6. 非语言交际的差异 (5)二、英汉文化融合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方法 (6)1. 熟悉中西文化的差异 (6)2.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阅读 (6)3.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7)三、结语 (7)参考文献 (7)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在语言交际中英汉语言呈现出的诸多文化差异。
本文试图从地域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非语言交际等角度,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
研究表明:语言与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交融。
文化的差异体现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的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了解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及其成因对于学习语言有着重要意义。
一、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1、地域环境的差异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性,导致中西文化的差异。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
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
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2、历史传统的差异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历史传统也不尽相同。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其基本特点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中庸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观念,主张对已要“克己复礼,不喜形于色”,处世则“不偏不倚、公正和谐”。
在一些俗语和民谚中反映了这一民族观念,如“吃亏是福、与人为善”、“出头的椽子先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
西方传统文化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核心,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我表现自我。
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
举例说明,“individualism”在英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常被译成汉语“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就使人们产生曲解,误认其为贬义词,事实上,在西方individualism是个褒义词,可译为“个体主义”或“个性主义”,而“利己主义”、“自私自利”英文用selfish一词。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尊老敬老,“某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李老”、“张老”、“老先生”、“老爷爷”、“老领导”等。
西方国家是不能用“old”称呼老人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
在西方,如果见到一位老太太在过马路,千万不要过去扶住她说“You are so old, Let me help you.”(您年龄大,我扶您过去)。
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社会负担”的代名词,意味着“风烛残年”、“来日不多”。
和old相比,他们更愿意被委婉地称作是senior citizens(年长的公民)。
再如:汉语中的“凤凰涅槃”、“生死轮回”、“八卦”、“阴阳”、“东施效颦”等,对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必然是一头雾水。
3、风俗习惯的差异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比如打招呼,中国人见到熟人习惯说“下班啦?”“您到哪儿去?”“干什么去?”等,而在西方文化里,这不属于问候语,而是真实的问题,他们会觉得:问我“吃饭了吗”是什么意思?你要请我吃饭呀?我到哪儿去,去干什么跟你有什么关系。
比如中国人招待客人时,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自己也要一再地说:“没什么菜,吃顿便饭。
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
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
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
中国式礼貌最大的特点“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与人交际一种美德,这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礼貌现象。
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
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4、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太极”、“道”等,其精神也可见于日常语言当中,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
隋唐时期,佛教传入,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极一时,随着佛教进入中国文化的主体,汉语中出现了很多与跟佛教有关的词语,如:“阿弥陀佛”、“一尘不染”、“天花乱坠”、“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从全球范围而言,对英语产生重大影响的宗教莫过于基督教了,其教徒众多,区域广阔。
该教自597年传入英国后,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
如angel, monk, creature, deluge, religion, dean等。
现代英英语的许多习语和格言出自基督教的《圣经》,比如: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心有余而力不足)、a fly in the ointment(美中不足)。
又如一些英语中用以表达感情色彩的口语: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Lord blesses me (my soul)! By God! Go to hell等等。
这些简约生动的习语在英美国家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5、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思维方式表现于语言形式之中。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也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文化由于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故生存意识异常发达,形象思维非常突出,注重直观感觉和诗化想象;西方文化由于倡导“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科技意识发达,抽象思维突出,注重逻辑推论和实证研究。
由于中西思维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使得汉英语言在造字、句法特征、话语组织、语篇结构等方面必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
汉语叙述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于从大到小,由表及里,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英语则相反。
这一差异大量地反映在汉英句子的词序中。
如在时间、地点、姓名、称谓、组织系统、位置、人物介绍等排列顺序中,汉语都是从大到小,英语则都是从小到大。
还有两个以上的定语修饰名词时,汉英排列顺序相反,如:Shanghai is one of the biggest cities in the world.另外,汉语的词或概念的意义往往是模糊的, 闪烁不定的, 必须靠上下文语境来确定其所指,而不是靠理性的把握。
例如:“你吃饭了没有?”“饭”可以指“早饭、中饭、晚饭”,但人们往往无须指明, 因为从说话时间就可推知“饭”的具体所指。
而翻译成英语,则须将“早饭、中饭、晚饭”分别译成breakfast,lunch,supper.6、非语言交际的差异非语言交际指语言、文字以外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包括手语、体语、面部表情、空间利用、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他装饰等。
据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而且当两者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往往更倾向于相信非语言传递的信息。
比如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表达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
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
中国人喜欢轻拍小孩子的头部以示喜爱,而西方妇女却对这种抚爱毫不领情,认为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
在英语国家,盯着对方看或看得过久都是不合适的。
许多来华的外国人对此流露过不满情绪。
因为有的中国人见到外国人感到好奇新鲜,老盯着人家看,使得老外很尴尬。
还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对不会汉语的瑞士夫妇在香港一家中餐馆用餐,点了菜以后,对服务员比划让他给他们的小狗也弄点吃的,服务员自以为明白了比划的意思,把小狗带至厨房,过了一会儿端出来的是一盘红烧全狗肉。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二、中西文化融合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人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在对目的语所处文化背景缺乏深入了解的状态下,是很难掌握好一门外语的。
有的学习者认为只要学习好词汇、语法、语音、语调就是英语学习的全部内容。
长期以来,无论是传统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还是转换生成语言学,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语言本身,因此传统的外语教学便陷入仅仅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的误区,English learners尽管会造出一些合乎语法规则、意义正确的句子,而且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但无法进行有效的交际。
这些原因导致了大多数English learners的语用能力明显低于语言能力。
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跨文化交际,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应抱着这个目的去进行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