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事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军事战略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从唐朝以来,我国与日本之间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联系,中日之间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如今,中国持续和平发展,日本日趋衰落,中日关系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日战略相持将延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其结果既取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质量提升,也取决于双方的战略选择与部署。日本的战略趋向具体表现为:全球战略收缩,东亚战略以遏制中国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深化美日同盟关系,加强防务部署和对外军事合作。有鉴于此,面对日本的战略趋向,中国应善加应对,加强全球议程上的倡议和塑造能力,积极锤炼大国心态,确立更具针对性的东亚地区战略,以长远眼光处理中日关系。

本文通过以中日之间的战争为时间基础,介绍日本的军事战略思想,从而总结出日本军事战略思想中自古至今所传承的一些思想,以及介绍近几年日本的新军事变革及其国际秩序观。最后阐述其对我国的影响,并针对日本的一系列措施我国所应做出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日本军事思想;日本国际秩序观;中国应对对策

摘要................................................ II 1日本军事思想的发展历史 (1)

1.1日本的兵书《斗战经》 (1)

1.2中日之间爆发的战争 (2)

2日本的国际秩序观 (4)

3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6)

4参考文献 (8)

1日本军事思想的发展历史

1.1日本的兵书《斗战经》

日本的军事思想的形成发展,同日本的军事著作密不可分。而日本关于军事方面的著作中《斗战经》是对日本军事思想形成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斗战经》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一本著名兵书。其作者,据《斗战经》序中说,“或曰太祖宰相维时卿作,或曰太宰师匡房卿书也,今不可考证。”[1]日本平安时代中后期,是中国兵书,特别是《孙子兵法》在日本广泛流传的时代。《斗战经》一书就是日本兵学家深入研究中国兵书和日本传统兵学思想的结晶。书中批判了当时在日本影响很大的《孙子兵法》的一些观点,指出要从日本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孙子兵法》,强调继承和发扬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突出宣传日本的民族精神。因此,《斗战经》一书充分体现了日本结合自身民族特性对于军事及战争的看法。该书问世以后,深受日本民众欢迎,“自幼至名,手不舍卷”,广为流传。日本兵学界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此书不在奇,不在正,不在权,与天地同于理,与阴阳合于化。”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一、提倡继承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本书特别强调日本要有自己的民族性,要继承和发扬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二、提出“武”是天地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是“先武后文”,本书十分重视“武”的作用,认为“武”乃是促进天地形成和发展的巨大动力。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对于战争的看法是战争推动历史发展,崇尚武力。这是日本传统军事思想中的精髓,同我国的中庸仁爱之道相背驰。三、主张正攻战

法,以“力”和“势”致胜。四、强调刚毅是战争中制胜的根本条件。本书认为,刚毅精神是日本民族的根本。五、揭示用兵规律和原则。本书根据日本传统的兵学思想和战争经验,总结了用兵的经验,提出了许多用兵原则。该书虽然反映了日本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一些战争规律和作战原则,但对中国古代兵学名著的看法却是错误的,具有强烈的唯心主义色彩和很大的片面性。

1.2中日之间爆发的战争

纵观中日历史,是战争与和平纠缠不休。历史上,中日曾经发生五次大规模战争,结果三胜两败。古代的中国与日本之间,爆发过三次战争:白江口之战(胜)、蒙日战争(败)和万历援朝战争(胜)。近代的中国与日本之间,爆发过二次战争:甲午海战(败)和抗日战争(胜)。

[2]

中日第一战:唐朝时期的白江口之战。公元660年,唐军跨海进军朝鲜半岛,联合新罗准备先灭百济,再灭高丽,以雪唐太宗讨伐高丽战败之耻。百济国国王被俘,百济遗臣前往日本求援。得知消息的天智天皇为保护这个精心扶持的半岛跳板,倾其国力应援百济。此战日本战败,日本试图在朝鲜半岛上扩张势力的野心成为泡影,天智天皇不得不在战后与唐重新修好。日本积极向唐朝学习军事制度及军事知识,大化革新也使国内全盘唐化。盛唐时期,日本也得以发展,强壮自身力量。

中日第二战:元朝时期蒙日战争。自唐朝以后,被注入了盛唐精气的日本在中国面前越来越自信了,而中国的朝廷相反却在日本人面前越

来越没面子了。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后,建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大蒙古帝国,1259年高丽投降,元朝遂于日本隔海相望。这时,与元朝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遍及两大洲,唯独日本不通友好。于此,元世祖忽必烈先后同日本发动了两次战争。日本起初不敌元朝,但由于天气原因致使元朝攻打日本失败。此后的日本更加跋扈,在两国关系中开始更加主动的挑衅。日本的军事战略开始呈现对外扩张趋势。

中日第三战:明朝时期的万历援朝战争。此战争由日本前关白丰臣秀吉在1592年派兵入侵朝鲜引起。日本对外积极扩张,决定通过武力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进而称霸东亚。明朝由于自身腐朽衰败异常艰苦的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而日本人却受益良多。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发展国力,为对外侵略扩张积蓄力量。

中日第四战: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由于制度腐朽,落后战败,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为此战争的发动积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初步确立了对外扩张的海权战略。经过此战,日本国力日趋强盛,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跻身列强,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其对外扩张的军事战略及军事意图更加明显。

中日第五战:抗日战争,中国为此经过了艰难卓绝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一次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更进一步体现。抗日战争经历的时间最长,是一场中国保卫自身抵抗侵略的一次正义的战争。经过中华民族艰苦奋战,坚韧不屈,终以中华民族的胜利而告终。我国将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2日本的国际秩序观

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强者虚心学习,来发展壮大自己,甘愿承认比自己强大的国家甚至低头,但并不会为此而丧失野心。恰恰相反,日本积极维护适合自己发展的国际秩序观,其目的在于不断地去壮大自己。自古至今,从日本的军事发展的历史之中,从美日签订安保条约到日本不断修宪,以及近些年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大国地位而想要跻身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一系列事情之中可以看出端倪。因此,从历史上看,日本总是在嫉妒拥有广阔资源的发展中的邻居——中国。为此,衍生出日本的国际秩序观。

明治维新后,日本通过努力学习西方走“富国强兵”之路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当时的国际秩序中的白人至上,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帝国体系经济格局,其国际秩序并不能服务于日本。1929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之风,则直接打击了日本经济,随后军人开始走上前台以建立新国际秩序团结民众。二战中,日本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新秩序,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能够服务自己发展自己并进一步称霸世界的国际新秩序,与战前以欧洲列强为中心的旧国际秩序全面对决,当然最终以全面战败告终。

二战结束,旧的欧洲列强主导的以殖民地为基础的旧国际秩序也告崩溃,美苏两国陷入长期冷战。在亚洲,美国把战略中心从中国转移到了日本,并在日美同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旧金山体制”。自此日本在安全和经济上高度依赖美国的模式形成,吉田茂首相敏锐地认识到日本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