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的希望。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 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 实质:反对从根本上改革 腐朽的社会制度,宣扬资 产阶级改良主义。
1919.7《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 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 解决了的希望。” 实质:主张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进行社会革命,认 为“问题”与“主义”不 能截然分开,两者应该并 1919.8《再论问题与主义》 行不悖。
提示:作为开放式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凡是言之成理,都是都属于不错的答案。
(1)会参加。因为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与工人阶 级打成一片;工读互助团自食其力;用亲身实践检 验和推进认识。
(2)不会参加。因为工读互助团不会成功;它缺 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基础和科学的 思想基础;它只是一种欧文式的空想社会主义。
①无政府主义;②新村主义;③工读互助团; ④实用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
感受体验
无政府主义
新村主义
基尔特主义
实用主义
假如你是五四时期的一位爱国青年,接受某
进步杂志记者的采访,你能否谈谈在上面几种 思潮中你选择了何种思潮?理由是什么? (讨论、交流然后准备接受“记者”采访)
各抒己见:如果你生活在五四时期,会不会参加 工读互助团?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及影响
实质: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争 影响:通过论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 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知识分子,促进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新文化阵营开始分裂 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广泛传播
⒈时间: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⒉条件: ⑴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⑵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 想基础) ⑶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 ⑷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相 结合
朱执信
1875年在成都创办尊经 书院(四川大学前身)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 办的南洋公学旧址
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合影
为什么早在19世纪 末20世纪初就有人 提及马克思主义?
广泛传播
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 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 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 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 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 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 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 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 号呢?
著书立说 ⒊方式 展开论战
成立组织
■新思潮的竞起■
1、原因:
(1)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爱国青年的思想得到了 进一步解放,其中大多数人改变了走资本主义道路 的旧观念、旧思想,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出现宣传 社会主义的热潮。
(2)各种刊物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
(3)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2、新思潮竞起的表现:
著书立说:李大钊 ⒊方式 展开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
成立组织:南陈北李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 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 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 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 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 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 《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 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把马克 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最根本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广泛传播
⒈时间: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⒉条件: ⑴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⑵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 想基础) ⑶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 ⑷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相 结合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本节线索】 开始传入(十月革命前)
第一框题
正式传播(十月革命后特别 是五四运动以后 )
第一框题
争鸣竞逐
第二框题
广泛传播
第三框题
史苑漫步
1999年,世纪之交, 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民 意测验,请人们说出这一 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是 谁?
BBC宣布, 人们评选的 “最伟大的思 想家”是卡 尔·马克思。 爱因斯坦、牛 顿和达尔文分 列第二、三、 四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
⒈条件
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⑵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⒉代表人物:
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朱执信: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梁启超
“麦喀士(马克思), 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 也。” “今之德国,有最 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 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 (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 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 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 服。”
《新民丛报》1902年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 山在1905年创办同盟会后, 鼓励激进革命青年朱执信写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并发表在1906年初的《民报》 第2号上。文中在记述马克 思和恩格斯生平时,第一次 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 作背景、中心思想和历史意 义,并逐句翻译了《共产党 宣言》第二章中关于无产阶 级革命的十项要求,还作了 解释。
问题与主义之争
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 阿狗都能做的事。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 没有什么用处的。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 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是很危险的。现 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 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
毛泽东(1945.4)
Biblioteka Baidu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广泛传播 ⒈时间: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广泛传播
⒈时间: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⒉条件: ⑴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⑵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 想基础) ⑶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 ⑷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相 结合
“要一个一个地研究问题, 一点一滴地解决问题。” 实质:反对从根本上改革 腐朽的社会制度,宣扬资 产阶级改良主义。
1919.7《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 有把一个一个具体问题都 解决了的希望。” 实质:主张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进行社会革命,认 为“问题”与“主义”不 能截然分开,两者应该并 1919.8《再论问题与主义》 行不悖。
提示:作为开放式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凡是言之成理,都是都属于不错的答案。
(1)会参加。因为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与工人阶 级打成一片;工读互助团自食其力;用亲身实践检 验和推进认识。
(2)不会参加。因为工读互助团不会成功;它缺 乏必要的经济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基础和科学的 思想基础;它只是一种欧文式的空想社会主义。
①无政府主义;②新村主义;③工读互助团; ④实用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
感受体验
无政府主义
新村主义
基尔特主义
实用主义
假如你是五四时期的一位爱国青年,接受某
进步杂志记者的采访,你能否谈谈在上面几种 思潮中你选择了何种思潮?理由是什么? (讨论、交流然后准备接受“记者”采访)
各抒己见:如果你生活在五四时期,会不会参加 工读互助团?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及影响
实质: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争 影响:通过论战,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 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了更多知识分子,促进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新文化阵营开始分裂 的标志。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广泛传播
⒈时间: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⒉条件: ⑴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⑵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 想基础) ⑶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 ⑷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相 结合
朱执信
1875年在成都创办尊经 书院(四川大学前身)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 办的南洋公学旧址
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合影
为什么早在19世纪 末20世纪初就有人 提及马克思主义?
广泛传播
七十多年马克思主义走得 那样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 这样快。因为它走得这样快, 所以一九一九年中国人民的精 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运动以 后,很快就晓得了打倒帝国主 义、打倒封建势力的口号。在 这以前,哪个晓得提这样的口 号呢?
著书立说 ⒊方式 展开论战
成立组织
■新思潮的竞起■
1、原因:
(1)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爱国青年的思想得到了 进一步解放,其中大多数人改变了走资本主义道路 的旧观念、旧思想,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出现宣传 社会主义的热潮。
(2)各种刊物对社会主义思想的介绍。
(3)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
2、新思潮竞起的表现:
著书立说:李大钊 ⒊方式 展开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
成立组织:南陈北李
李大钊(1889-1927 )字守常,河北乐亭 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科, 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 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 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 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国,在北京创办 《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 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把马克 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最根本的是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广泛传播
⒈时间: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⒉条件: ⑴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⑵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 想基础) ⑶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 ⑷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相 结合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本节线索】 开始传入(十月革命前)
第一框题
正式传播(十月革命后特别 是五四运动以后 )
第一框题
争鸣竞逐
第二框题
广泛传播
第三框题
史苑漫步
1999年,世纪之交, 英国广播公司BBC举行民 意测验,请人们说出这一 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是 谁?
BBC宣布, 人们评选的 “最伟大的思 想家”是卡 尔·马克思。 爱因斯坦、牛 顿和达尔文分 列第二、三、 四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开始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
⒈条件
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⑵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⒉代表人物:
梁启超:较早介绍马克思,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朱执信: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梁启超
“麦喀士(马克思), 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 也。” “今之德国,有最 占优势之二思想,一曰麦喀 士之社会主义,二曰居志埃 (尼采)之个人主义。麦喀 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大多 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 服。”
《新民丛报》1902年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 山在1905年创办同盟会后, 鼓励激进革命青年朱执信写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并发表在1906年初的《民报》 第2号上。文中在记述马克 思和恩格斯生平时,第一次 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写 作背景、中心思想和历史意 义,并逐句翻译了《共产党 宣言》第二章中关于无产阶 级革命的十项要求,还作了 解释。
问题与主义之争
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 阿狗都能做的事。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 没有什么用处的。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 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是很危险的。现 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 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
毛泽东(1945.4)
Biblioteka Baidu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广泛传播 ⒈时间: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广泛传播
⒈时间: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
⒉条件: ⑴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 ⑵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思 想基础) ⑶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为中国革命指明新的出路 ⑷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相 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