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知识
胰岛素类药物知识培训试题
胰岛素类药物知识培训试题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1、胰岛素的分子结构是由下列哪些组成( A )A、胰岛素由两条多肽链组成B、A链含有23个氨基酸残基C、B链含有31个氨基酸残基D、通过两个二硫键以非共价键相连2、基础胰岛素( A )A、是指24小时胰岛细胞持续脉冲式地分泌微量的胰岛素B、胰岛素分泌分泌依赖于进餐C、胰岛素分泌分泌依赖于空腹D、分泌量约占全天胰岛素总量的70%3、预混胰岛素是( B )A、预混胰岛素通常在30分钟到4小时内开始见效B、由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与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胰岛素制剂C、控制夜间血糖和餐后血糖D、控制血糖持续24到48小时4、胰岛素根据来源分为( C )A、正规胰岛素B、普通胰岛素C、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D、长效胰岛素5、下列属于长效胰岛素的是( D )A、门冬胰岛素B、赖脯胰岛素C、低精蛋白锌胰岛素D、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30R、预混胰岛素50R6、胰岛素的存储温度为( D )A、0-30℃B、0-20℃C、5-25℃D、未开启2-8℃,开启30℃以下保存7、胰岛素的给药途径不包括( B )A、静脉滴注B、口服C、皮下注射D、腹部皮下注射8、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 )A、胰岛素抵抗B、过敏反应C、注射部位肌肉萎缩D、低血糖9胰岛素开启后保存时限( C )A、2个月B、半年C、室温30℃以下,不超过4周D、3周10、预防注射部位硬结产生的方法( A )A、更换注射部位B、减少注射次数C、固定注射部位D、减少注射药量二、多项选择题1、胰岛素作用机制( ABCDE )A、促进脂肪合成B、促进蛋白质合成C、肝糖原合成D、抑制糖原异生E、抑制蛋白质分解2、人体内调节血唐的激素有哪些( ABCE )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糖皮质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E、生长激素3胰岛素的适应症有哪些( ABCDE )A、1型糖尿病B、2型糖尿病C、妊娠期糖尿病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糖尿病施行大手术4、胰岛素不良反应包括( ABD )A、过敏反应B、体重增加C、便秘D、低血糖E、低血压5、胰岛素类似物有哪些( ABCD )A、门冬胰岛素B、赖脯胰岛素C、甘精胰岛素D地特胰岛素E、精蛋白锌胰岛素。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梳理
【高中生物】“胰岛素”知识梳理一、知识体系二、知识解析(一)胰岛素的结构:胰岛素是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含有2条肽链,氨基酸的连接方式是脱水缩合,这其间要失去49分子的水,形成49个肽键;胰岛素分子中至少含有2个-COOH和2个-NH2;若一个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那么胰岛素的分子量大约是5646。
(二)胰岛素的合成及分泌:1.胰岛素是分泌蛋白,其合成是在胰岛B细胞中的核糖体上进行的,与其合成及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注意掌握各细胞器所起的作用);其合成及分泌的途径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胞外;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为外排作用。
2.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是真核细胞基因,其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非编码区对编码区的表达起调控作用,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
3.基因控制胰岛素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306个脱氧核苷酸;该过程中约需要51个tRNA,mRNA中大约有153个核糖核苷酸、51个密码子。
4.人体内合成胰岛素所需要的原料-氨基酸的来源途径有:肠道吸收、自身蛋白质的分解、氨基转换作用(其它物质的转变)等。
(三)胰岛素的作用及异常:1.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在血糖平衡调节中,胰岛素的分泌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这两种激素间的关系表现为拮抗作用;当人饥饿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
2.如果一个人持续性高血糖和糖尿,可能的原因是肾功能发生障碍或患糖尿病。
如果是前者,原因是由于肾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重吸收回血液,他的尿中就会出现葡萄糖,该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如果是后者,其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量过少,从而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促进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从而导致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
胰岛素相关知识
胰岛素相关知识第一章胰岛素的定义和作用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水平和能量代谢。
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血糖水平、胃肠道激素、神经系统等。
胰岛素通过促进肌肉和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低血糖浓度,同时也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第二章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经由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
在合成过程中,胰岛素的前体分子被加工处理,形成成熟的胰岛素。
胰岛素的合成受到多个基因的调控,包括胰岛素基因、胰高血糖素基因等。
分泌过程中,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β细胞释放的胰岛素数量也增加,以调节血糖水平。
胰岛素的分泌受到神经系统、胃肠道激素等因素的调节。
第三章胰岛素与血糖调节胰岛素是体内最重要的降低血糖激素之一。
在餐后,胰腺β细胞释放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肌肉和脂肪细胞,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素还通过抑制肝脏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的产生,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当血糖水平过低时,胰岛α细胞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促使肝脏分解糖原,释放出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
第四章胰岛素与脂肪代谢胰岛素对脂肪代谢也有重要作用。
胰岛素能够促进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入和利用,抑制脂肪酸的分解和脂肪的合成。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脂肪细胞主要以葡萄糖为能量源,减少了脂肪的储存。
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脂肪细胞中的酮体生成,维持正常的能量代谢。
第五章胰岛素与蛋白质代谢胰岛素对蛋白质代谢也有调节作用。
胰岛素能够促进肌肉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胰岛素还能抑制蛋白质的分解,提高蛋白质的保存率。
胰岛素还能促进肝脏对氨基酸的利用和合成,维持正常的氮平衡,保证蛋白质的正常代谢。
第六章胰岛素与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异常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持续升高,造成一系列的症状和并发症。
胰岛素作用异常也会导致糖尿病发生,包括抵抗胰岛素的细胞受体异常等。
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
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如下是有关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1.胰岛素注射时间的选择(1)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宜在进餐前即刻注射。
(2)双胰岛素类似物,宜在主餐前即刻注射。
(3)短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宜在餐前15-30min注射。
(4)中效胰岛素,宜在睡前注射。
(5)长效胰岛素,应固定时间注射。
2.注射部位的选择(1)短效胰岛素在腹部皮下的吸收速度较快,因此其注射部位首选腹部。
(2)胰岛素在大腿和臀部的吸收速度较慢,因此基础胰岛素的首选注射部位是大腿和臀部。
(3)患者可在任一常见注射部位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并采用适当的技术防止肌内注射以避免严重低血糖。
(4)希望减缓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时,可选择臀部,臀部注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注射至肌肉的风险。
(5)给儿童患者注射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时,最好选择臀部或者大腿。
(6)早餐前注射常规的预混胰岛素制剂时,首选注射部位是腹部皮下,以加快常规(短效)胰岛素的吸收,便于控制早餐后血糖波动。
(7)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制剂时,首选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皮下,以延缓中效胰岛素的吸收,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8)对于妊娠期患者来说,妊娠中期——腹部外侧远离胎儿的区域;妊娠晚期——大腿、上臂、腹部(使用捏皮技术)。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注射前须消毒注射部位(尤其对于注射部位不洁净或处于感染易于传播的环境)。
3.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胰岛素后产生局部硬结和皮下脂肪增生是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注射部位的轮换是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
1.将注射部位分为四个等分区域(大腿或者臀部可等分为两个等分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轮换。
2.在任何一个等分区域内注射时,连续两次注射应间隔至少1cm(或大约一个成人手指的宽度)的方式进行系统性轮换,以避免重复组织创伤。
4.捏皮与进针注射前,应逐一检查相应的注射部位,根据患者的体形、注射部位皮肤厚度及针头长度,以确定是否需要采用捏皮注射及注射角度。
胰岛素基础知识ppt课件
④臀部的皮下
部位不同,吸收速度不同:腹部>上臂>大腿>臀部
注射部位注意轮换
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 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手指 宽度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射
尽量避免在2周内重复使用同 一注射点
所有非澄清胰岛
生。
胰岛素治疗的常识和误区(二)
2型糖尿病不需要使用胰岛素
被诊断为糖尿病后应立即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在此基础 上,如HbA1C≧7%则可加用胰岛素治疗; 以下5种情况:①空腹血糖水平大于13.9mmol/L;②HbA1C≧10%; ③存在酮症或酮症酸中毒;④有口渴、多尿和体重下降等典型糖尿病症 状;⑤血糖>16.5 mmol/L,中任一情况时,就可能是1型糖尿病,或是 胰岛素严重缺乏的2型糖尿病,宜尽早启动胰岛素治疗。
0.5~1 2~4 4~6
0.5~1 0.5~1
2~3 6~10 10~16
3~6 10~16 18~20
双峰 双峰
10~16 10~16
6~8 14~18 20~24
14~18 14~18
各类胰岛素药代动力学
基础+餐时方案
预混方案
常用胰岛素注射时间
诺和灵家族
诺和锐家族
诺和平
优 泌 林 家 族
托运行李中,要随身携带
01
注射装置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 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诺和笔
优伴笔
特充胰岛素及来得时
胰岛素泵
BD
胰 岛 素 注 射 针 头
BD胰岛素注射针头
BD胰岛素注射器
2024年胰岛素知识试题及答案
16、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 达标外,理想的血压是: [单选题] A、<140/90mmHg B、<130/80mmHg(正确答案) C、<135/90mmHgC、<135/90mmHg D、<130/90mmHgD、<130/90mmHg
12、预防局部硬结和皮下脂肪增生有效的方法是: [单选题] A、减少注射胰岛素次数 B、减少胰岛素注射剂量 C、药物预防 D、注射部位的轮换(正确答案)
13、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 [单选题] A、胰岛素增敏剂(正确答案) B、α糖苷酶抑制剂
C、双胍类药物 D、磺脲类药物
14、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A、视网膜病变 B、大血管并发症(正确答案) C、微血管并发症 D、糖尿病肾病
9.一般注射胰岛素15-30分钟后就餐较为适合。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 B、错
10.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注射胰岛素,推注结束后针头至少停留 十秒后拔出,从而确保药物剂量全部被注入体内,同时防止药 物渗漏。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 B、错
11、胰岛素吸收速度最快的部位是: [单选题] A、腹部(正确答案) B、手臂 C、大腿 D、臀部
20、以下哪项是对胰岛素治疗的误区? A、2型糖尿病接受胰岛素治疗就会依赖胰岛素而变成1型糖尿 病。(正确答案) B、一旦打了胰岛素,用量会越来越大。(正确答案) C、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需要使用胰岛素。(正确答案)
D、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可以使血糖尽快达标,减少并发症 。
5.超短效胰岛素注射后立即进食。 [单选题] A、对(正确答案) B、错
胰岛素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
注射部位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胰岛素的类型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腹部 、大腿外侧、上臂外侧等。
注射部位的轮换
为了避免皮肤硬结、脂肪萎缩等 不良反应,应定期更换注射部位 ,并确保每次注射部位都正确。
胰岛素的保存和运
胰岛素的保存
胰岛素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 光直射和高温,以免影响药效。
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密切 关注自身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06
胰岛素的未来发展
新型胰岛素的开发和研究
总结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胰岛素的开发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旨在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目前,新型胰岛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效胰岛素的研究,旨在减少注射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二是新型胰岛素类似物的研发,旨在提供更加精准的血糖控制。
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可用于控制血糖、 预防并发症。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要依赖 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 进展,胰岛功能逐渐衰退,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来补充治疗 。此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和脂肪萎缩
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脂肪增生和脂肪萎缩的情况,导致胰 岛素吸收不良,影响治疗效果。
为避免这种情况,患者应定期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同时注 意注射技巧和方法,避免过度用力按摩注射部位。
2024版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ppt课件
2024/1/25
强调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向患者说明胰岛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应对措施,从而消除患 者的顾虑和担忧。
24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监测和管理
教授血糖监测方法
向患者演示如何正确使用血糖仪进行 血糖监测,并解释不同时间点的血糖 值意义,以便患者能够及时调整胰岛 素剂量。
用拇指和食指或加中指捏起皮肤,轻轻搓动,确保注射部位的皮肤被捏起。捏 皮的正确手法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提起皮肤。
进针角度
胰岛素笔式注射器应垂直进针,使用胰岛素注射器注射时,大部分成人使用45° 角进针(瘦型个体和儿童可用垂直进针)以免误入肌层。
2024/1/25
13
缓慢推注并停留10秒钟
缓慢推注
注射时应缓慢匀速推注药液,使胰岛素更好地被吸收。
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ppt 课件
2024/1/25
1
CATALOGUE
目 录
2024/1/25
• 胰岛素基本知识 • 注射前准备工作 • 正确注射步骤演示 • 注射后处理措施 • 常见错误操作及危害分析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2
2024/1/25
01
CATALOGUE
胰岛素基本知识
3
胰岛素定义及作用
切勿重复使用针头,每次注射 都应使用新的针头。
在丢弃针头前,确保锐器盒的 盖子紧闭,以防止意外刺伤。
16
观察有无异常情况
注射后,留意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淤血等异常情况。
若出现异常,应立即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2024/1/25
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急促、胸闷、皮疹等,应立即就医。
《胰岛素注射知识》PPT课件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了解治疗情况和患者需求,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和提供必要的支持。
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教育患者如何自我监测血糖、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等,培养患者的自 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05 临床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展示与启示
案例一
患者李先生,62岁,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通过规范的胰 岛素注射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D
处理方法与技巧
皮下脂肪增生处理
注射部位感染处理
停止在增生部位注射胰岛素,可局部热敷 或按摩促进消散。
轻度感染可局部涂抹消炎药膏,严重感染 需及时就医治疗。
胰岛素过敏处理
低血糖反应处理
立即停用胰岛素并就医,必要时可使用抗 过敏药物治疗。
立即进食含糖食物或口服葡萄糖水,严重者 需静脉注射葡萄糖。同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和 饮食计划,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
注射角度、深度与速度控制
01
02
03
注射角度
一般选择90°垂直进针, 瘦人或儿童可选择45°进 针。
注射深度
确保针头全部刺入皮肤, 避免胰岛素注入肌肉层。
注射速度
快速进针,缓慢推注胰岛 素,注射完毕后停留10秒 再拔针,确保胰岛素充分 吸收。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分析
皮下脂肪增生
多学科协作
建立由内分泌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学科组成的协作团队,为 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和管理方案。
患者教育与培训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认识和自我 管理能力。
谢谢聆听
案例二
患者张女士,45岁,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胰岛 素注射治疗及饮食、运动调整,血糖迅速达标,避免了并 发症的发生。
胰岛素的生理知识
有关“胰岛素”的生理知识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
有关“胰岛素”的生理知识如下:
1.调节糖代谢: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
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升高时,胰脏就会分泌大量的胰岛素用来降低血糖含量。
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时,胰脏就会减少或停止分泌胰岛素。
2.调节脂肪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
脂肪的分解氧化。
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
3.调节蛋白质代谢: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
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
此外,胰岛素还可以根据来源分为3代。
对于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胰岛素进行治疗。
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也可以帮助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胰岛素基本知识ppt课件
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一、CHO代谢 A.增加葡萄糖利用 1.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 2.增加葡萄糖磷酸化 3.增加糖酵解 B.减低糖异生 C.增加糖原储存 1.增加肝、肌糖原合成 2.降低糖原分解 二、脂肪代谢 A.增加脂肪合成 B.减少脂肪分解 C.降低酮体生成
三、蛋白代谢 A.增加蛋白合成 1.增加AA摄取 2.增加蛋白合成 B.降低蛋白分解 四、核酸代谢 A.增加核酸合成 1.提高核酸摄取 2.提高DNA合成 3.提高RNA合成 B.促进细胞分裂 C.促进细胞某些方面的分化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应用适应症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 1.细胞功能明显受损 2.各种应激情况:严重感染、手术、创伤、 心梗、中风等 3.妊娠、分娩、哺乳 4.糖尿病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等 5.无法耐受OHA或肝肾功能受损
*
胰岛素治疗
汇报日期
汇报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胰岛素发展历史
*
1921年5月,Banting和Best:发现胰腺组 织中提取物具降糖作用 1922年1月,多伦多总医院 给一名14岁患严重糖尿病患者 注射动物胰提取液的治疗获得 成功。
*
胰岛素研究进展 1922 提取胰岛素 ,治疗第一位病人 1936 鱼精蛋白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 1946 NPH胰岛素 1951 胰岛素锌混悬液(Lente)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Nobel 获得者 Banting , Macleod 1923 生理医学 发现胰岛素 Cori 1947 生理医学 糖原酶促转化 Houssay 1947 生理医学 垂体激素与糖代谢 Sanger 1958 化 学 氨基酸序列 Leloir 1970 化 学 糖原形成机制 Sutherland 1971 生理医学 发现cAMP及其 在糖代 谢的作用 Yalow 1977 生理医学 放射免疫测定 Rodbell 1994 生理医学 发现G蛋白及其 与胰岛素细胞内级 联反应的关系
胰岛素应用相关知识
胰岛素种类介绍
2、短效胰岛素 有猪和人胰岛素两种。正规胰
岛素为猪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和 甘舒霖R为人胰岛素。本品注射后30分 钟开始作用,持续5~8小时,可用于皮 下、肌肉注射及静脉点滴,一般在餐前 30分钟皮下注射。
临床常用胰岛素注射装置
胰岛素无针注射器
优点:药液分布广,扩散快,吸收快且均匀;消 除针头注射引起的疼痛和恐惧感。 缺点:价格较高,拆洗安装过程较为复杂,且瘦 弱者常可造成皮肤青肿。
临床常用胰岛素注射装置
胰岛素注射泵
优点:模拟人体胰岛素的生理分泌,在有效 降低血糖的同时,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操作简便,生活自由度大,尤适合生活不规 律者。 缺点:价格较为昂贵;胰岛素泵需24小时佩 戴,时感不便;对使用者要求高(如自我血 糖监测、生活自理和经济能力等)。
03
胰岛素种类的介绍
胰岛素种类介绍
胰岛素制剂的不断发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第1代胰岛素制剂 动物胰岛素
•糖尿病治疗史的重要里程碑 •有一定降糖疗效但不稳定 •易伴发各种不良反应
第2代胰岛素制剂 人胰岛素
•降糖疗效和安全性均强于1代 •需餐前半小时注射 •控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后血糖不理想 •易发低血糖
第3代胰岛素制剂 胰岛素类似物
各种胰岛素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 每次注射前应检查胰岛素液的外观,正常情况下速效和短效胰岛素外观清亮 (除了甘精胰岛素),一旦混浊或颜色变黄就不得使用了。其他规格的胰岛 素呈均匀的雾状,出现团块状沉淀物则不能使用。
各种胰岛素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 未开瓶使用的胰岛素应在2~8℃下冷藏保存。 ➢ 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必放在冰箱里,室温小于28℃即可,打开后的胰岛
胰岛素皮下注射小讲课护理课件
胰岛素的储存和使用方法
储存
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储存在2-8℃的冰箱中,避免冷冻和直射阳光。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常温保存。
使用方法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等,用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将胰岛素从冰箱取出后放置至室 温,摇匀药液,抽取所需剂量进行皮下注射,注射后停留10秒再拔出针头。
02 胰岛素皮下注射技术
总结词
免疫反应与全身症状
详细描述
部分人对胰岛素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可能出现皮疹、呼 吸急促、血压下降等严重症状。
处理方法
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寻求医生帮助。在紧急情 况下,需进行抗过敏治疗,如使用肾上腺素。
续,可考虑更换注射部位或咨询医生。
注射部位出血、感染
总结词
皮肤破损与感染风险
详细描述
注射时可能刺破皮肤毛细血管,导致出血。若不注意清洁和消毒, 容易引发感染。
处理方法
确保注射前皮肤清洁干燥,使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若发生出血 ,可轻轻按压止血。若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热痛,应及时就医。
胰岛素过敏反应
注射技巧培训
演示正确的注射方法,指导患者进行注射操作练 习,确保患者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
血糖监测指导
教会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指导患者根 据血糖结果调整饮食和胰岛素剂量。
患者的随访与监测
定期随访
建立随访计划,定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胰岛素使用情况,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糖监测
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确保血糖 控制稳定。
不良反应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注射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过敏反应等, 及时处理并记录。
05 胰岛素注射的常见问题与 处理
胰岛素相关知识培训
按照来源可分为: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类似物
胰岛素是如何分类的?
按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长效以及预混胰岛素
常用胰岛素种类
诺和锐® 诺和锐® 30 胰岛素类似物 诺和灵® R 诺和灵® N 诺和灵® 30R 诺和灵® 50R 人胰岛素 优泌乐25
常用胰岛素使用说明
小结—胰岛素注射的方法
注射前清洁双手 注射时胰岛素的温度应接近室温 注射混悬型胰岛素前,应将胰岛素水平滚动和上下翻动各10次,直至胰岛素呈白色均匀的混悬液 注射前需排空气体 注射部位皮肤应无感染、损伤、疤痕增生
针头重复的使用危害
使用前 使用一次 使用两次 使用六次
重复使用的患者通常会在注射后不卸下针头,在笔芯和外界间建立起了开放的通道,从而导致: 细菌可通过针管进入笔芯,既污染了药液,也增加了患者注射部位感染的机会 温度降低时,胰岛素体积膨胀而从笔芯泄漏,浪费胰岛素并会改变混合胰岛素的浓度 温度升高时,胰岛素体积收缩导致空气进入笔芯,产生气泡,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注射时间
备注
赖脯胰岛素注射液
优泌乐
起效时间:15分钟 最大浓度时间:1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3.5-4小时
餐前即刻
属于超短效胰岛素,为澄清液体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
优泌乐25
起效时间:15分钟 最大浓度时间:1小时 作用持续时间:18-24小时
餐前即刻
属于预混胰岛素,混悬液,使用前充分摇匀
重复使用针头 可导致感染和针头漏夜
B
A
为确保患者健康和注射安全性,请提醒每一位患者:
所有胰岛素注射针头均为一次性使用
谢谢!
汇报人姓名
在同一注射部位内,应注意轮换注射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中文名称:胰岛素英文名称:insulin定义:胰腺朗格汉斯小岛所分泌的蛋白质激素。
由A、B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残基。
能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对蛋白质及脂质代谢有促进合成的作用。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胰岛素简介〖英文〗Insulin〖化学本质〗蛋白质〖分子式〗C257 H383 N65 O77 S6〖分子量〗5807.69〖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熔点〗233℃(分解)〖比旋度〗-64°±8°(C=2,0.003mol/L NaOH)〖溶解性〗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几乎不溶;在矿酸(无机酸)或氢氧化碱溶液中易溶〖酸碱性〗两性,等电点pI5.35-5.45〖英文缩写〗INS.胰岛素的来源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
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
在β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
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岛素原(Proinsulin)。
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经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切去31、32、60三个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同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
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有胰岛素的5%。
胰岛素半衰期为5-15分钟。
在肝脏,先将胰岛素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产生游离的AB链,再在胰岛素酶作用下水解成为氨基酸而灭活。
胰岛β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
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
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
体内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刺激胰岛素分泌血浆葡萄糖浓度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呈两相反应。
早期快速相,门静脉血浆中胰岛素在2分钟内即达到最高值,随即迅速下降;延迟缓慢相,10分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又逐渐上升,一直延续1小时以上。
早期快速相显示葡萄糖促使储存的胰岛素释放,延迟缓慢相显示胰岛素的合成和胰岛素原转变的胰岛素。
进食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后,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加。
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均有较强的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进餐后胃肠道激素增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如胃泌素、胰泌素、胃抑肽、肠血管活性肽都刺激胰岛素分泌。
自由神经功能状态可影响胰岛素分泌迷走神经兴奋时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兴奋时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
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 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胰岛素的结构不同种族动物(人、牛、羊、猪等)的胰岛素功能大体相同,成分稍有差异。
图中为人胰岛素化学结构。
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
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 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26种51个氨基酸组成。
其中A7(Cys)-B7(Cys)、A20(Cys)-B19(Cys)四个半胱氨酸中的巯基形成两个二硫键,使A、B两链连接起来。
此外A链中A6(Cys)与A11(Cys)之间也存在一个二硫键。
胰岛素有几个品种按来源不同分类1、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两者药效相同,但与人胰岛素相比,猪胰岛素中有1个氨基酸不同,牛胰岛素中有3个氨基酸不同,因而易产生抗体。
2、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
3、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现阶段临床最常使用的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其氨基酸排列顺序及生物活性与人体本身的胰岛素完全相同。
按药效时间长短分类1、超短效:注射后15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1~2小时。
2、短效(速效):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浓度2~4小时,持续5~8小时。
3、中效(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2~4小时起效,高峰浓度6~12小时,持续24~28小时。
4、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后4~6小时起效,高峰浓度4~20小时,持续24~36小时。
5、预混:即将短效与中效预先混合,可一次注射,且起效快(30分钟),持续时间长达16~20小时。
市场常见的有30%短效和70%中效预混,和短、中效各占50%的预混两种。
胰岛素药理作用治疗糖尿病、消耗性疾病。
胰岛素生理作用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作用机理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机制。
调节糖代谢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
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糖从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时由于血液成份中改变(含有过量的葡萄糖), 亦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和视网膜血管病等病变。
胰岛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1)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处的靶细胞细胞膜载体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入细胞。
(2)通过共价修饰增强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升高cGMP浓度,从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3)通过激活丙酮酸脱氢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脱氢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为乙酰辅酶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4)通过抑制PEP羧激酶的合成以及减少糖异生的原料,抑制糖异生。
(5)抑制脂肪组织内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减缓脂肪动员,使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加。
调节脂肪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
胰岛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贮存减少,分解加强,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的严重疾患;与此同时,由于脂肪分解加强,生成大量酮体,出现酮症酸中毒。
调节蛋白质代谢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
腺垂体生长激素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必须有胰岛素的存在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对于生长来说,胰岛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
其它功能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促进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胰岛素的发现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首先发现。
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
至今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
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
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
1955年英国F.桑格小组测定了牛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序列,开辟了人类认识蛋白质分子化学结构的道路。
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
稍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的科学家也完成了类似的工作。
70年代初期,英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又成功地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猪胰岛素的立体结构。
这些工作为深入研究胰岛素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奠定了基础。
人们用化学全合成和半合成方法制备类似物,研究其结构改变对生物功能的影响;进行不同种属胰岛素的比较研究;研究异常胰岛素分子病,即由于胰岛素基因的突变使胰岛素分子中个别氨基酸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分子病。
这些研究对于阐明某些糖尿病的病因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胰岛细胞根据其分泌激素的功能分为以下几种:①B细胞(β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②A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4%~40%,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反,可增高血糖。
③D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15%,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遗传基因等各种发病因素,其病理生理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胰升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所致,也即B和A细胞双边激素功能障碍所致。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细胞严重损害或完全缺如,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极低,需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障碍较轻,基础胰岛素浓度正常或增高,而糖刺激后胰岛素分泌则一般均较相应体重为低,即胰岛素相对不足。
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
胰岛素合成的控制基因在第11对染色体短胰岛B细胞臂上。
基因正常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正常的;若基因突变则生成的胰岛素结构是不正常的,为变异胰岛素。
在B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 转录,mRNA从细胞核移向细胞浆的内质网,转译成氨基酸相连的长肽——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蛋白水解作用除其前肽,生成胰岛素原。
胰岛素原随细胞浆中的微泡进入高尔基体,由86个氨基酸组成的长肽链——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中经蛋白酶水解生成胰岛素及C肽,分泌到B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
未经过蛋白酶水解的胰岛素原,一小部分随着胰岛素进入血液循环,胰岛素原的生物活性仅及胰岛素的5%。
胰岛素的分子量5700,由两条氨基酸肽链组成。
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
A-B 链之间有两处二硫键相连。
胰岛B细胞中储备胰岛素约200U,每天分泌约40U。
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
进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
胰岛素的生物合成速度受血浆葡萄糖浓度的影响,当血糖浓度升高时,B细胞中胰岛素原含量增加,胰岛素合成加速。
胰岛素是与C肽以相等分子分泌进入血液的。
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血清中存在胰岛素抗体,影响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胰岛素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测定血浆C 肽水平,来了解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状态。
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体内对抗胰岛素的激素主要有胰升糖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
它们都能使血糖升高。
(1)胰升糖素(胰高血糖素)。
由胰岛α细胞分泌,在调节血糖浓度中对抗胰胰高血糖素岛素。
胰升糖素的主要作用是迅速使肝脏中的糖元分解,促进肝脏葡萄糖的产生与输出,进入血液循环,以提高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