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
课文以记叙文的形式,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叶圣陶先生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勇于改革的精神风貌。
本文题材真实感人,语言朴实无华,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记叙文,对于记叙文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本文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可能对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贡献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感受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具体事例中分析人物品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勇于改革的精神,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具体事例中分析人物品质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叶圣陶先生的品质。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
2.制作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3.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然后,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并纠正发音错误。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说课稿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
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敬仰之情。
通过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到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领会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引领学生在学习人物美好品德的基础上掌握写人写文的技巧。
所以,在这堂课上,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另一方面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现代文的学习方法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
另一方面也渐渐开始有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考。
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所以我认为应该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让学生真正地、高效地参与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七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因此根据新课标要求,我确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中字词,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2)能力目标:领会本文的写作方法,了解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品性。
教学重点:领会写作方法,了解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因为,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写人记事的散文不再陌生,但是除了掌握概述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之外,他们还需要提升对于文章中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因此我把本环节设置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品性。
因为这个学段,要求学生在继续领会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因此我把本环节设置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设计(内含2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设计(内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领域的贡献。
课文以记叙文的形式,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了叶圣陶先生严谨治学、关心学生的崇高品质。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提高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对教育领域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并激发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优秀品质。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以及如何将这些优秀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叶圣陶先生的看法和感受。
3.写作法: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将所学优秀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稿、相关背景资料、PPT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
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叶圣陶先生的看法和感受。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事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一、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生字词语,并能灵活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通读课文,理解文意,理解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领会他的语文主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宽人律己的品性。
一、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二、难点理解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领会他的语文主张。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法。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案。
1课时一、导入新课叶圣陶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一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著作等身,但他一向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二、预习检测1.字词检测(略)2.作者介绍张中行,河北省香河县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
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3.相关链接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
汉族人,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
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等。
三、整体感知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及“我”的悲哀心情。
第二部分(2~8):先总写后分写,歌颂叶圣陶先生过人的品性。
第一层(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二层(3~8):从“待人厚”和“律己严”两个方面写叶圣陶先生过人的品性。
第三部分(9):谈学习和仿效叶圣陶先生语文主张的思考。
四、精读课文1.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①待人厚:(1) 修改文章;(2) 送客;(3) 复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贡献。
课文通过讲述叶圣陶先生的几件小事,展示了他的严谨治学、谦虚待人、勤奋工作等优秀品质。
这篇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贡献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补充。
此外,学生可能对课文中所提到的某些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不太了解,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学会提取有效信息,提高文本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培养热爱语言文字、勤奋工作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贡献。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以及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情感体验。
4.举例启发:通过举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贡献。
2.资料:收集与叶圣陶先生相关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3.课堂练习: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位伟大的语言文字学家。
然后,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文学、教育方面的贡献。
文章通过叙述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展现了他的严谨治学、平易近人的精神风貌。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但对于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对我国文学、教育的贡献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文学、教育方面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严谨治学和平易近人的精神风貌,激发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文学、教育方面的贡献。
2.难点:领会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感受他的严谨治学和平易近人的精神风貌。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生活照片、著作和名言。
2.教案:准备详细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教材:准备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文学、教育方面的贡献,激发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之情。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优质教学设计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课文通过讲述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展现了他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的品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叶圣陶先生的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人物描写和故事叙述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贡献,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获取相关信息。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故事叙述,理解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赞美之情。
3.能够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故事叙述,理解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赞美之情。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朗读练习:通过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准备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文本,以便学生阅读和朗读。
2.相关资料:收集一些关于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贡献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3.教学多媒体: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具,如图片、视频等,以便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叶圣陶先生的形象,并提问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朗读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4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4篇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散文并不陌生,他们能抓住关键词句概述文章内容,也能基本把握文章中人物特点及写作手法。
同时,这一学段的孩子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应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应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阅读,以批注的形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初体验确定教学内容。
四、教学重点: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以批注的形式写下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初体验确定教学内容。
2、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
五、教学难点: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在之前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如何写批注。
2、准备《怀念圣陶先生》的学习资料。
3、收集并分析学生批注,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以批注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七、教学时数: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本名绍钧,却多次改名。
他12岁入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
”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
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
绍钧又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
”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这样绍钧满意而去。
1914年6月10日,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
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展示了他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热爱教育的精神风貌。
课文语言平实,情感真挚,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文学价值。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以及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二. 学情分析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但他们在理解文中某些深层次的含义和情感表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2.难点:深刻理解课文中的某些含义和情感表达,以及将课文中的精神品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3.写作指导法: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将课文中的精神品质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操。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背景资料;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等;3.作业布置:提前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预习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感,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回答,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课文通过作者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片段,展示了一位教育家、文学家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本文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对学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对传记这种文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叶圣陶先生的事迹和贡献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了解。
学生应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质,激发对教育的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崇高品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难点:叶圣陶先生教育理念的理解,课文中所展现的人格魅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叶圣陶先生的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理念。
4.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质,激发对教育的思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音频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相关资料:叶圣陶先生的著作、教育实践等资料,用于拓展学习。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韵味。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阅读结束后,各小组分享所学内容,互相交流。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和卓越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叶圣陶先生及其作品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培养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难点:深刻理解叶圣陶先生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以及他的人格魅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之情。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照片、作品等。
2.教学素材:收集与叶圣陶先生相关的文章、视频等资料。
3.课堂练习题:设计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与叶圣陶先生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3.操练(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课堂练习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叶圣陶先生的认识和感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文章以记叙为主,夹叙夹议,语言平实,情感真挚。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同时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但对叶圣陶先生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文章中的某些内容产生疑问,需要教师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此外,学生可能对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有一定的理解难度,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认识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2.难点: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3.写作法: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叶圣陶先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如叶圣陶先生的贡献、文章的写作手法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总结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课文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叶圣陶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叶圣陶先生的品格特点,以及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但是,对于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方面的贡献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方面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和高尚人格魅力,培养自己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方面的贡献。
2.难点:对于课文中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方面的贡献,让学生深刻理解他的品格特点和价值观念。
六. 教学准备1.备课:教师需要提前备课,熟悉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对于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者黑板,将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理解。
2023_2024学年部编人教七下语文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2023_2024学年部编人教七下语文第四单元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名人故事”。
这篇课文介绍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课文通过作者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片段,反映了叶圣陶先生的勤奋好学、严谨治学、平易近人等特点。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感受他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名人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培养自己的品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难点:分析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自己的品德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参考资料:收集相关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气和情感。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了解他的高尚品质和伟大贡献,从而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爱国情怀。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朴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德育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传记类文章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
2.难点:理解叶圣陶先生高尚品质的内涵,以及如何将这些品质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传记类文章,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让学生对叶圣陶先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阅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会如何将这些品质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练习题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叶圣陶先生的品质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质,并鼓励学生将这些品质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共2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共2课时)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作者张中行的亲身经历,回忆了叶圣陶先生的待人诚恳、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品质。
这篇课文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之情。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品质,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在写作和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叶圣陶先生的品质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感悟叶圣陶先生的品质,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优秀品质,激发自己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叶圣陶先生的品质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通过感悟叶圣陶先生的品质,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学习法: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品质,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4.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相关资料:收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的资料,用于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感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精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3课,课文主要讲述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贡献。
课文以记叙文的形式,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现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成就。
本课的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叶圣陶先生的生平、教育理念、文学作品等方面,对于学生了解我国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的生平和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说等语文能力,对于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方面的贡献,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贡献,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分析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方面的贡献。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记叙文特点和写作手法,以及如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教育、文学方面的贡献。
2.阅读理解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记叙文特点和写作手法。
3.写作练习法: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提前准备好《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课文文本。
2.参考资料:收集叶圣陶先生的相关资料,如生平事迹、教育理念、文学作品等。
3.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位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
然后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教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教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展示了他崇高的品质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时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人物传记类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感受他的人格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人物传记类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崇高品质,培养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崇高品质,理解文章主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品质和精神。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让学生在感受文章情感的同时,受到叶圣陶先生的精神感染。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便于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相关资料:关于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和贡献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教师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followed by a class reading of the text, with the teacher assisting students in understandingdifficult sentences and phrases.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文中人物的语气和情感。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之《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之《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 教材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对叶圣陶先生的描述,展现了他严谨治学、认真负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赞美之情,以及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对于课文的分析能力和朗读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学生在理解文中一些细节描述和深层次的情感表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会欣赏和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叶圣陶先生的严谨治学、认真负责和平易近人的品质,培养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叶圣陶先生的品质,学会欣赏和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朗读示范。
2.课文PPT:展示课文内容,辅助教学。
3.相关资料:关于叶圣陶先生的背景介绍和评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叶圣陶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叶圣陶先生的品质。
教师简要介绍叶圣陶先生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先生二三事》教材分析
叶圣陶(1894年-1988年)是我国20世纪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
他从18岁中学毕业走上教育岗位,直到他灿烂人生终结的76年时间里,始终从事、关注和指导着我国的语文教育事业。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在中国的语文教育界,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是耸立在三四十年代的三座高山;其中叶圣陶的活动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他留下的宝贵遗产,历史上无人与之相比;一代宗师,万代垂范。
”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曾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启迪我们当前和今后的语文教改朝者健康的方向前进,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到我国语文教育领域的任何一个层面,其中最主要的是他的语文工具观、培养习惯说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怎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决非几篇文章乃至几本书就能阐述清楚的。
但是有一个基本前提必须首先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到底是什么?因为教学目的、任务、教材和教法等等,均由性质来决定。
叶圣陶通过语文教学的长期实践和深入研究,反复强调指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吕叔湘先生在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写的序言中说:“通观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
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
”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