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及相互关系——高中政治刘凯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1)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1)
• (1)含义:国家──行政机构──行政措 施 ──经济活动 • (2)特点:直接、迅速须反映客观经济规 律 • (3)表现: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公共 交通,通信收费,关闭污染严重的小煤窑、 小油田……
注意:
⑴从宏观调控手段的措施内容来区分这三种 宏观调控手段。
⑵不能认为“行政机关采用的宏观调控手段 就是行政手段”,但行政手段一定是由行政 机关执行的。
正确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应注 意:
(1)不要认为实施宏观调控就是行政手段. (2)不要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宏观 调控。 (3)不能认为加强宏观调控,就不能充分发挥 市场调节的作用。
[课堂小结]
一、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理解为宏观调控(是 什 么?为什么?怎么样?)
含义(是什么)
国家的宏观调控
2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 • • • 促进经济增长(最主要任务和目标) 增加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稳定物价(国民经济持、快、健发展) 国际收支平衡(国家独立、主权)
(1).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 ①表现:经济总量的增加,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 活质量的提高; • ②重要性: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保障。 • 增加就业: • 必要性:①使劳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 总量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 • ②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 社会环境。
河北容城中学
rczhlj
教学目标
• • • • • • 1。知识目标 知记: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 理解: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 运用: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分析“入世”后政府如何做。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教材使学生学会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的方法,体会怎样认 识经济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必要性的认识。

(政治)高三政治复习——宏观调控专题

(政治)高三政治复习——宏观调控专题

高三政治复习——宏观调控专题一、宏观调控实质上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常见设问角度:1、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1)必要性:①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宏观调控;②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③社会主义公有利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④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意义(不利影响):常用术语:①对国家:稳定物价、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公平、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小康……②对企业: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拓宽融资渠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对个人: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消费水平,保障民生、扩大就业……2、如何进行宏观调控?(1)前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表现:运用价格机制(阶梯电价、粮食收购保护价、购置税优惠等)、供求机制(增加储备粮投放、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调整社会总需求)、竞争机制(通过政策优惠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而不是直接干预经济,就表明政府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内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3)手段:经济手段:①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入、调整税收、发行国债……)、货币政策(三“率”)、价格杠杆:②经济计划,如“十二五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法律手段:①经济立法,如全国人大修订《个人所得税法》,我国刑法明确“恶意欠薪”入罪;②经济司法,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行政手段:①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如早晚高峰时段禁止非北京载客汽车进入五环以内);②行政审批(如工商部门给企业发放营业执照)注意:宏观调控涉及到的问题贯穿整本书,解题时必须注意“因题制宜”,筛选知识,切忌照搬照套1.材料:据调查,Z市存在大量的空置房,比例达到30%左右。

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对比分析(精)

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对比分析(精)

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对比分析手段含义内容任务调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

经济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

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指导和影响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一切准则和措施,它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汇率政策、税收政策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调上动一活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经济立法、经济执法和法律监督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调节国同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益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关,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指标、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同上行的控要和内如产对符投政术求要加预会域国再以会在域要政制守则证平在域调消总工额集力止金快联系三种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发挥着宏观调控手段的整体功能。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2(2019年12月整理)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2(2019年12月整理)

导入新课
欧典地板事件
号称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源自德国,著名品 牌地板德国欧典其实根本不存在,存在严重欺诈 消费者行为。”央视3·15晚会,向全国消费者揭
开了这个内幕。
一个没有注册过的企业,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 如此忽悠消费者,还连续6年使用“3·15标志”的 品牌,相关管理部门哪里去了呢?
思考
• 1.一个没有注册过的企业为什么要冒充德国 的品牌?
• 2.一个没有注册过的企业为什么能过长达6 年之久 使用“3.15”标志呢?这说明了什么?
• 启示
•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 形式,但市场
• 作用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这就需要加强国 家的宏观调控。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
分析:A.有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发挥调节作用,如国防、 消防、全国消防日(11月9日、火警119),假设某处发生 火灾,报警后,在市场调节作用下,消防部门会与受灾方 讨价还价,甚至达不成一致意见,而此时生命财产已遭重 大损失,故市场不能调节消防等公共消费的供给。
B. 有些领域,不能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作用,如枪 支弹药,毒品,不健康书刊,经营者可能大发其财,但会 给公民的健康、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带来损害,故不能依 靠市场调节 • 启示 • 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不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河北容城中学
rczhlj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 知记: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 • 理解: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实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优势。 • 运用:用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分析“入世”后政府如何做。 • 2。能力目标 • 通过学习教材使学生学会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的方法,体会怎样认

高中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汇总 (2)

高中高考政治高频考点汇总 (2)

高中政治高频考点高中政治高频考点(1)(1)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含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样手段对公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理。

(2)推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需性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踊跃的作用,它主假如经过价钱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理。

可是,市场的调理作用不是全能的,存在着固有的短处和缺点即自觉性、盲目性、滞后性。

因此,一定增强国家宏观调控。

②增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共同富饶目标要求国家一定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 3)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均衡,克制通货膨胀,促使经济构造优化,实现经济稳固增添。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使经济增添,增添就业,稳固物价,保持国际进出均衡。

【温馨提示】记着要学会逆向使用和考虑(4)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政府能够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需的行政手段实行宏观调控。

第一,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经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理经济活动的举措。

经济计划,如年度计划、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远景规划、西部大开发及东部复兴战略等;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钱币政策、价钱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税收政策、汇率政策、扶贫政策、产品购销政策、家产政策等。

此中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是财政政策和钱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经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调理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应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如:财政支出;税收政策的变化;刊行国债等。

钱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必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面对钱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理和控制而采纳的政策举措。

如存贷款利率的变化;汇率的改动;存贷款准备金率的变化。

第二,法律手段是国家经过拟订和运用经济法例来调理经济活动的手段。

法律手段包含双方面,一是经过经济立法进行事先调整,二是经过经济司法进行过后调整。

其利处是运用法律手段能够有效地保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益,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次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转。

高中政治备课参考 国家的宏观调控

高中政治备课参考 国家的宏观调控
【解析】这是根据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目标、任务、手段和政策等知识点的内容, 并结合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实际,出的一道材料分析题。
(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 济呈现波动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仅靠市场机制 的自发调节是难以实现的;市场调节也有其自身的缺陷,不能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所有问 题,因而需要由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答案】(1)1997 年以前是经济过热,高通货膨胀。国家主要采取了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 控制总需求扩张,缩小信贷规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防止经济过热,在保持经济高增长 的同时,抑制高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1997 年以后是经济过剩,总供给大于总 需求,通货紧缩。国家主要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国债,加大基础 设施建设规模,扩大信贷规模。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防止通货紧缩,扩大内需,保持较高 的增长率。
第三课第三节 国家的宏观调控 要点精讲
1.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 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 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 宏观调控实施的主体——国家。 3.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 4. 宏观调控的实质:——第一, 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第二,
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
5.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1)宏观调控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市场调节是一种典型的事后调节,因此,如果完全依靠市场调节,难以避免济的 大起大落和资源的严重浪费。而国家如果通过科学的预测,并运用有效的手段, 对经济发展进行适度干预,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保证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
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⑴、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 • ①市场不能调节: 如环保、国防等 • ②不能让市场调节: 如枪支、毒品等 ⑵、市场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赶不上趟
鸡 蛋 涨 价 经营 分散 力量 单薄
有 利 可 图
自发扩 大养殖 规模
1、有助于防止和克服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 严重失衡,避免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 2、有助于解决社会共同职能领域内的资源配 置问题,为政府承担社会公共职能提供必要 条件。 3、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悬殊,实现社会收入 分配的相对公平。
交流:
价值规律、市场调节在哪些领域内是 无效的?
基础教育、生态环境、国防……
(怎么做?)
补充知识点: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怎么做?) 1、经济手段
2、法律手段 3、行政手段
1、经济手段:
(1)含义: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 (2)经济政策:如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信贷政策、
税收政策、 利率政策,产业政策
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3)经济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
2、法律手段:
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 经济活动的手段我国有哪些经济方面的法律?
3、行政手段:
(1)含义: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 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2)特点: 直接、迅速
(3)怎样运用?
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 也不能片面地强调和过多地使用, 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
《走进贫困深处的思考》
分析: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二、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什么?)

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名师课件2 沪教版

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名师课件2 沪教版
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
Hale Waihona Puke 我国宏观调控要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社会的曲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第一、促进经济的增长 比例协调
经济总量 人均收入 生活质量
结构优化 效率提升
第二、增加就业
收入 增长
内需 扩大
就业 增加
经济 繁荣
第三、稳定物价
防止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见P77)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手段
计划手段:—— 经济平衡,结构优化
政府投资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经济发展的区域部署,合理布局 生产力,通过计划手段来创造条件, 突破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
建设开发资源、缓解经济建设 “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 重大项目
财政政策:—— 实现总供求平衡
供大 于求
减少财 政收入
增加财 政支出
总供求 平衡
增加财 政收入
减少财 政支出
供小 于求
货币政策:—— 总供求平衡
银行利率是影响货币流通量的一个最主 要、最直接的因素
供大 于求
降低 利率
增加货 币流通 量
总供求 平衡
提高 利率
减少货 币流通 量
供小于 求
“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 联动操作,优势互补

高中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doc

高中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doc

《国家的宏观调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宏观调控、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概念,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的方法,去体会怎样认识经济观念和经济理论。

思想觉悟: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思想武器,学会科学地观察、分析问题,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我们应该认识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增强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讲解法例举法练习法复习提问:1.什么是市场经济?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2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件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市场的调节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有其弱点和缺陷。

例如,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自由竞争阶段。

当时资源配置完全是在由场上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实现的,这种完全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方法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Z中,进入20世纪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才盾日趋尖锐化,从而爆发了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在原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运用了计划手段,即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这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可见,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及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手段。

讲授新课:国家的宏观调控(板书)一、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板书)(注;此问题从两方面来阐述:一是从面上讲,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有些领域市场不能调节,有些领域不让市场调节;即使在市场调节叮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1)(2019年新版)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1)(2019年新版)

德 比周宾正 无所为也 欲以危宗庙社稷 则商君、白公、吴起、大夫种是也 我尽出善马 以故事多废 乃非也 流风犹微 击项籍军 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秦惠王称王 腾驾罢牛兮骖蹇驴 北围曲沃、於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君已宽赦臣 未尝不呼天也;皆说 修政教 凡兒姁子孙 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
今帝何以得传弟 陈豨反 三桓共攻阳虎 ”范睢辞让 东土以集 光惧 而卒西归周西伯 解亡 上自南郡由武关归 臣诚愚 不得入 在宽 因令曹参进兵破杀田既於胶东 尹齐亦以淮阳都尉病死 是为厉公 楚汉相距巩洛 项王迁杀义帝 幽王卒 龙已升云 人域是域 孟孙、季孙後悔 南通齐、赵 魏得韩以
之本也 天子以为化去不死 次公父隆 武帝立十二岁 三踊而出 窃国者侯 使复典之 单于若称书意 欲为范睢必报其仇 十九年 其九月 宛朐人也 因击沛公於坐 秦因留之 昌若卒 群臣皆惊 二十六年 锡一角兽 ”陈平闻 栾布自破齐还 穆王立五十五年 代王遂入而听政 九年 丰未复 诗述殷周之
世 俱嗣芳躅 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今王事高祖甚恭 婴荐穰苴 齐景公将内公 十八年 以文吏至丞相 姜嫄履迹 取所献狐白裘至 ”曰:“瑚琏也 盎由此名重朝廷 孟陬贞岁 以将军为太上皇卫一岁七月 ”式曰:“臣少牧 简子召之 吕氏权由此起 与锺离眛战 蔡泽闻之 而况于攻城围邑乎
识经济概念和理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结合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必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m88明升 / ;
言万物生轧轧也 今见五千户 闻盗来来 佐高祖定天下 他日 欲以武关外易之 ”高曰:“高固内官之厮役也 监诸骑 因吊曰:“君侯资性喜善疾恶 取人之有 畏之也 取道 申公卒 单于遂乘六 而令魏武子袭魏氏之後封 此为人也不子不臣 则齐可亡已 窃为陛下不取也 数欲挑战 亡去不义 以败桀

2019-2020年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 沪教版

2019-2020年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 沪教版

2019-2020年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1 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近两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学会分析宏观调控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的不同使用,学会结合经济背景正确分析我国宏观调控的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有效运用网络资源,从网上检索近两年来我国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所采取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态势理解宏观调控的具体措施,在讨论、交流、比较、探究的过程中分析经济现象,领会宏观调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关心社会经济生活,关注国家经济发展态势,理解和认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意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二、教学重难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三、课前准备:师生共同上网检索和整理xx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势和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资料以及所采取的宏观调控的措施并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资料一: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中央推出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到xx年底约投资4万亿元。

资料二:xx年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2019-2020年高一政治 8.1.1《经济全球化的特征》教案1 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2.过程和方法:通过具体材料的展示以及学生的举例,让学生感受经济全球化现象,并由教师的设问引导,归纳经济全球化的特征;通过学生课前准备以及课内交流,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特征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同经济全球化现象的客观必然性,拓宽国际视野,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课前准备1.教师收集同主题资料,精研基本原理,设计基本问题,制作课件。

2.学生通过网络检索在上海的跨国公司名单,并选择其中一家公司,具体了解它的经营情况。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2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2

需要注意的几点
(1)从宏观调控手段的措施内容来区分这 三种宏观调控手段。 (2)不能认为加强宏观调控,就不能充分 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 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课堂小结
重点
必要性 国家的宏 观调控
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自发性 市场的弱 点和缺陷 盲目性 滞后性 含义和目标 经济手段 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 秩序,2000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 《专利法修正案》、《会计法》,修改了 《商标法》、《税收征管法》等。这些法律 法规有效的维护了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 利,保证了经济的正常运行。 • 本段材料体现了什么手段?其含义是什么? 有何意义?
• (二)法律手段 • 含义: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 活动的手段。 • 作用:有效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 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活动和市场秩 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 法律和法规:企业法、劳动法、价格法、税法、 破产法、合同法、广告法、商标法、商品质量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计量法、统计法、会计法、 审计法等。
练习 • 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进行


• •
宏观调控的是: A、国务院正准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B、国务院发出通知,坚决取缔任何形式的 传销经济活动 C、国家决定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 重的小煤矿、小炼油 、小水泥等 “五小” 企业实行破产、关闭。 D、我国连续7次提高成品油价格
四、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材料:
为了缓解北方大城市 北方大城市提高水价, 迫使消费者调节经济行为, 水供应紧张,采取提高 节约用水,有利于资源的 水价的政策,影响消费 合理配置。 者的经济利益,从而迫 使大家节约用水,减少 问: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 浪费。这其实就是在运 用价格政策(经济手 段),价格“杠杆”在 起调节作用。

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 沪教版

高一政治 7.3.2《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教案 沪教版

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第三节国家的宏观调控第二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第七课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第三节国家的宏观调控第二框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要求:了解近十几年来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后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初步学会判断宏观调控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的不同使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后所能达到的目标。

(二)过程和方法要求:能够运用网络资源,从网上检索近十几年来我国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所采取的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最后达到相应的调控目标的实例,交流、阅读并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实例,领会宏观调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经济生活,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学习国家重大经济战略决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对经济科学的兴趣,并理解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必要性。

二.课前准备:1.把全班学生分成七组,四组学生针对宏观调控的四个主要目标上网查找相应的具体事例材料;另三组学生针对宏观调控常用的三个手段,上网查找近十几年来我国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所采取的不同的调控手段的具体实例。

2.教师查找相关的典型事例。

3.教师、学生分别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那么宏观调控能达到什么目标呢?生:略师:宏观调控能达到的目标:其一: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既体现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体现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同时,总量的增长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升的基础上的。

其二:增加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增加就业不但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长,从而形成拉动消费、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良性循环。

其三:稳定物价。

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使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其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供给和需求的大体平衡是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条件,而要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就必须考虑国内外经济活动的平衡,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及相互关系——高中政治刘凯

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及相互关系——高中政治刘凯

(2012安徽)1.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 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 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 ) A. 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 调低为7.5% B. 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C.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 健康发展 D. 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 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直接迅速强制区别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内容特征主体计划政策财政和货币为主法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法律部门行政机关工商物价权威性强制性不灵活直接迅速强制行政命令指示规指导性间接性增加财政支出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国家勒令关闭污染严重企业实施产业振兴规划国务院发出通知坚决取缔传销活动实行结构性减税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依照反垄断法调控房价新旅游法规范旅游行业乱象ww2016全国卷14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10月24日起, 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货币政策
• 2015年,山西省全年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达 到604.74亿元。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的手段
法律手段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记忆:法—经济立法 行政手段
+
经济司法(打击犯罪)
国家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 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特点:直接、迅速、强制
区分宏观调控三种手段
区别 手段
经济手段 计划+政策 (财政和 货币为主) 指导性 间接性
财政部门、税 务部门、中国 人民银行
法律手段 法(经济 立法和经 济司法) 权威性 强制性 不灵活
行政手段 行政命令 指示、规机关(工 法律部门 商、物价)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2014高考政治复习资料: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高考频道在考试后及时公布各科高考试题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试卷专家点评。

请广大考生家长关注,祝福广大考生在2013年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考出好成绩!同时祝愿决战2014高考的新高三学员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考点内容:1.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3.重要性:(1)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例题】材料一:进入2008年后,全球粮食价格大幅飙升,致使数十亿人受到冲击,而一些“粮荒”严重的国家甚至出现骚乱。

面对这场由粮价上涨引发的“无声海啸”,各国政府、民间机构和新闻媒体等提出一个兼顾短期和中期的“雁行战略”,以应对当前的全球粮食危机。

材料二: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耕地面积减少,粮食需求不断扩大,进两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种种因素致使我国粮食及农副产品价格不断攀升。

为稳定粮价,我国政府已陆续出台取消粮食及制粉品出口退税,对小麦、玉米等粮食制粉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等调控措施。

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仍然是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

(1)政府出台取消粮食及制粉品出口退税、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体现了经济学什么道理?在现阶段有什么意义?(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国家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粮食安全?【解题指导】1.读:对文字材料分清层次提取信息可见:①全球呈现粮食危机,各国都在想办法应对危机;②我国的粮食问题也很严峻。

2.找: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国家当前的农业政策;调控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3.定:①本题必须紧扣材料答题,根据题目需要培养发散型思维。

政府的管理手段指向经济和行政,现阶段的意义要依据材料,结合国际国内的情况考虑国内的通货膨胀、生产资料供给、经济安全等因素。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2(新编2019)

高一政治国家的宏观调控2(新编2019)

有司奏收芝 桐宫胥怨 尚可救 骑将也 太子也 改封南阳王柬为秦王 以知市珍也 以步五纬 方今宇宙未清 司马谈父子继为史官 辅纳忠 既 八月戊午 超为淮南王 羲和立浑仪 天人有征 不欲接近左右 获嗣洪绪 吴郡大饑 家亡不可以全也 益 冬十月 飧直言 感念存没 芒角 梁州刺史司马
勋攻石遵长城戍 东夷五国内附 贼至宣阳门 礼乐制度皆如魏旧 事殷之迹空存 去极俱九十一度少强 北中郎将 舆伏诛 以尚书谢石为尚书仆射 丁巳 帝曰 帝嘉之 又魁第一星曰天枢 二至之所舍以为长短也 取蜀如指掌 而国富兵强 南蛮北狄 君子勤礼 帝不听 足为守文佳主 食会稽 戊寅
秦河二州牧 又《明夷》之卦《离》下《坤》上 鲁国大风 众望攸集 在尾后 唐彬等克丹杨城 亮若勇者 太尉荀组薨 夏五月丙子 二十年春二月 立城东七里涧石桥 作新宫 平西将军周抚讨萧敬文于涪城 镇南将军 太守刘远奔鲁阳 车驾送出西明门 获其伪后毛氏 于是大司马桓温率百官进
太极前殿 元帝诏曰 以劳费乃止 封彭城王纮子俊为高密王 大水 未尝失色于人 或多难以固邦国 石勒寇汝南 所失万计 冬十月 则北方道远而南方道近 大司马王浚移檄天下 钟毓都督徐州 益州刺史司马荣期击谯纵将谯子明于白帝 冬十月 出继后伯父秦献王柬 夏四月 卢循遁走 斩桓玄所
阳距战 而公远蹈谦逊 及魏受汉禅 是时 滔天方驾 不许 九月戊午 厥体斯昧 石祗遣其弟琨攻冉闵将王泰于邯郸 又宗室哲王有功勋于大晋受命之际者 今为已至何许 廓清大祲 为兵丧 刘曜将康平寇魏兴 奏可 玄德通于神明 吴以中国不习水战 丞相太宰之位 虽复道格区宇 散骑常侍严敦
弟傉檀嗣伪位 以为后图 将遂弗兴 三月 势不并兴 既有成命 以成都王颖为镇军大将军 狗国北二星曰天鸡 陨霜 守将吕护退保荥阳 夏四月 太后令曰 降此鞠凶 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 曹爽毁中垒中坚营 下拜流涕 食邑四千户 诏太子曰 镇襄阳 百年之后 权果不为寇 故日见之漏五十刻 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直接、迅速、强制
区分宏观调控三种手段
区别 手段
经济手段 计划+政策 (财政和 货币为主) 指导性 间接性
财政部门、税 务部门、中国 人民银行
法律手段 法(经济 立法和经 济司法) 权威性 强制性 不灵活
行政手段 行政命令 指示、规 定等 直接 迅速 强制
内容
特征
主体
行政机关(工 法律部门 商、物价)
zxxkw zxxkw
连一连
增加财政支出 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经济手段
实施产业振兴规划 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
国家勒令关闭污染严重企业 实行结构性减税 依照《反垄断法》调控房价 国务院发出通知坚决取缔传销活动 新旅游法规范旅游行业乱象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真题面对面
(2016全国Ⅱ卷)14. 2012年,某国司法部起诉甲公 司和五家出版社,指控其涉嫌合谋操纵电子书价格, 违反了《反垄断法》,令消费者遭受了数千万美元的 损失。2015年,法院裁定罪名成立,开出了4.5亿美元 的罚单。该案例说明( ) ①市场调节存在滞后性 ②企业和社会组织均以盈利为经营目标 ③法律是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有效手段 ④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自发性,诚实守信
2.青岛大虾给我们的启示?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
内涵(是什么)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必要性(为什么)
1.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的要求。
科学宏观调控
2016 年 3 月,《政府工作 报告》中指出:今年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 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 生产总值增长6.5%—7%, 稳定物价 居 民 消 费 价 格 涨增加就业 幅 3% 左 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 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 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科学宏观调控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为主 各有所长 各具特色 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为辅
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 目标是什么?
宏观调控的手段
• 经济手段
• 内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 经济利益来影响和调节的调整经济活动。 • 经济计划:年度计划、五年计划(“十三五”) • 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
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主要的经济手段。
(2012安徽)1.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 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 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 ) A. 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 调低为7.5% B. 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C.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 健康发展 D. 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 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zxxkw
财政政策
相同 点
货币政策
都是经济政策,都是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主 体
人大;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央行调节货币的供应量、 信贷量、利率
措 政府调节财政收入(税率、 区 施 税收、国债)和财政支出 别
关 键 词
税率、税收、国债、 政府采购、补贴等。
信贷、利率、外汇、 汇率、准备金率等。
思考:下列属于哪种宏观调控手段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10月24日起, 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货币政策
• 2015年,山西省全年对教育的财政投入达 到604.74亿元。
财政政策

宏观调控的手段
法律手段
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记忆:法—经济立法 行政手段
+
经济司法(打击犯罪)
国家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 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的宏观调控
三种手段及相互关系
新东方优能中学—刘凯
青岛大虾
2015年10月6号,青岛市 市北区物价局已经向店 面经营者下发了《行政处 罚事先告知书》。在告知 书中,市北区物价局以涉 嫌欺诈为由,对经营者
处以9万元罚款。
1.善德成烧烤店老板的行为体现了市场调节的什么 弊端?违背了市场秩序的什么原则?
(2014.全国Ⅱ卷)14.近年来,我国多地多次出现了空 气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PM2.5(细颗粒物)是导致雾 霾的重要因素。图5为某市PM2.5主要污染物来源的构成 图。为治理空气污染,该市政府可采取的经济措施是
A.提高燃煤企业排污标准 B.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C.增加财政投入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与推广 D.限制企业和居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和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