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流系统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展到整个含水层
“越流”的发生:若干个含水层连 同其间的弱透水层(相对隔水层) 看做一个单元(系统)
地下含水系统与地下水资源
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淡水咸化、土壤沙化、植被衰 退等一系列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生态问题。
地下水流动系统
地下水系统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的环境生态系统。换句话说, 人们心目中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愈来愈复杂的系统。
⑥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排 泄区,发生蒸发浓缩作用; 系统的排泄区是地下水水 质复杂变化的地段。
8.4地下水流动系统
(3)水温度特征:垂向上年常温带以下地温的等值线通常是上 低下高。
上升水流产生正增温 下降水流产生负增温
20℃ 20℃ 22℃ 22℃
20℃ 20℃ 22℃ 22℃
8.4地下水流动系统
水文地质学基础 Fundamentals of Hydrogeology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第八章 地下水系统
8.1 系统概念 8.2 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8.2.1 地下水系统概念的产生 8.2.2 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8.3 地下水含水系统 8.4 地下水流动系统 8.4.1概念的由来 8.4.2地下水流动系统 8.5 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比较 8.6小结
90年代起:在中国水文地质学界得以迅速广泛的应用、研究与 完善(地矿部陈梦熊院士,长春地院的林学钰院士,中国地质大 学的地下水系统小组等)
8.2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8.2.2 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据陈梦熊院士(1987),地下水系统是受各种天然、人为因素
所控制,具有不同等级的互有联系、互相影响,在时空分布上具有 四维性质和各自物理、化学、水动力特征的、不断运动演化的若干 独立单元的统一体。
8.4 地下水流动系统
8.4.2地下水流动系统 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实质上是以地下水流网为工具,以势
场及介质场的分析为基础,将渗流场、化学场和温度场统一于 新的地下水流动系统概念框架之中。 (1)水动力特征:地下水在流动中必须消耗机械能以克服粘 滞性摩擦,主要驱动力是重力势能(源于地下水的补给),地 形低洼处通常为低势区----势汇,地势高处为势源。由地形控 制的势能叫地形能。静止水体中各处的水头相等,而在流动的 水体中,沿流线方向,水头越来越低。
8.4.1概念的由来:J. Toth(1963)绘制了均质各向同性潜水盆 地中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包括局部、中间和区域流动系统,强 调了水的垂直运动。
局部GFS 子系统边界
流线
中间GFS
子系统边界
区域GFS
8.4地下水流动系统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特点: 1 具有统一的水流,沿着水流动方向,水量、盐量和热量发 生有规律的演变 2 流动系统的流面为边界,边界是可变的 3 流动系统包含有不同的子系统 4 控制其发育的是水势场
8.1系统概念
系统(system)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个组成部分 按一定规则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8.2.1 地下水系统概念的产生
从地下水的研究历史看
找水,确定井位以打出水量足够大的井
一口井附近小范围的含水层
随着开采地下水规模的增长,采水井群使 周边地下水下降,影响波及的含水层范围 随时间延续不断扩展
8.4地下水流动系统
介质场中地下水流动系统发育规 律:两种或更多个的地下水流动系 统时,它们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取决 于两个因素: ① 势能梯度(I),等于源汇的势 差除以源汇的水平距离,I越大,其 地下水所占据的空间亦大; ② 介质渗透系数(K),渗透性好, 发育于其中的流动系统所占据的空 间就大。
水化学积聚区:相汇处→水动力圈闭 相背处→准滞流带
(水动力条件形成的油气圈闭)
8.4地下水流动系统
不同部位发生的主要化学作用不同: ① 溶滤作用存在于整个流程; ② 局部系统、中间及区域系统的浅部属于氧化环境,深部属于
还原环境; ③ 上升水流处因减压将产生脱碳酸作用; ④ 粘性土易发生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 ⑤ 不同系统的汇合处,发生混合作用;
砂槽模拟直观多级水流系统
局部水流系统—5个;中间水流系统—1个;区域水流系统—1 个
稳定二维流模拟——稳定降水,3个定高程的汇(排泄),多级水流系统
8.5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比较
(1)整体性(系统性):二者都属于地下水系统。 含水系统的整体性体现于它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存在于同一
含水系统中的水是个统一的整体,在含水系统中的任何一部分 加入(补给)或排出(排泄)水量,其影响均将波及整个含水 层系统。含水系统是一个独立而统一的水均衡单元,是一个三 维系统;可用于研究水量乃至盐量和热量的均衡,边界属于地 质零通量边界,为隔水边界,是不变的。
8.4地下水流动系统
8.4地下水流动系统
(2)水化学特征:在地下水流动系统中任意一点的水质取决于: ①输入水质; ②流程; ③流速; ④流程上遇到的物质及其可迁移性; ⑤流程上经受的各种水化学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4地下水流动系统
地下水流动系统中,水化学存在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
地形复杂,同时出现局部、中间、区域流动系统。 地形简单,只出现区域流动系统。
国内使用“地下水系统”术语相当普遍。但是不同使用者赋予的 内涵不尽相同。因此,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尽可能采用定义明确的 “地下水含水系统”及“地下水流系统”这两个术语。
8.2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地下水系统是地下水含水系统和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统一。 地下水含水系统是指由隔水或相对隔水边界圈闭的、由含水层和 相对隔水层组合而成的、内部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赋存地下水的 岩系。 地下水流动系统是指由源到汇的流面群构成的、具有统一时空演 变过程的地下水体。
8.2.1 地下水系统概念的产生
地下水系统理论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 • 在荷兰召开了首届关于地下水系统的国际学术讨论会(50 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参加) • 83年底荷兰水文与地质学家G.B.Engelen来华进行了讲学, “地下水系统”(在中国地质大学、河北正定水文所、北京水 文地质公司)。
8.3地下水含水系统
主要受地质结构的控制。 在松散沉积物与坚硬基岩中的含水系统有一系列不同的特征。 含水系统在概念上是含水层系统的扩大。
地下水含水系统的特点: 1 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 2 含水系统有子系统 3 控制含水系统发育的是地质结构 4 含水系统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可能与外界有水力联系
8.4地下水流动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