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现代教学手段变迁的五十年
新中国现代教学手段发展演变述析
程 中师生利用能够互相 传递教学 信息 的教学媒 体( 设备 ) 进
行教学的方式 。 相应 地 , 现代教学 手段是 指为实 现教学 目 ” “
实际上 , 教学手段 既是 具体的 , 是抽 象的。具 体到各 科教 也 学甚至一堂课可以有不 同 的教学 手段 , 以它是 具体 的 ; 所 另
法是不是教学 手段 ?教 学方 式与教 学手段 是何 种关 系?这
些分歧 中也存在三 点共识 , 就 是 : 那 教学过程 中必 然使 用教 学手段 ; 教学 手段具 有 物化 形式 即传递 教学 信 息 的物质 形 式; 师生共 同参与教学手段的使用 。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 学手 段?如何认 识 上述各 种关 于教 学手段观点的分歧?
新 中 国现代 教 学 手 段 发 展演 变 述 析
张传 燧 彭玲 艺 ,
(. 1 西华 师范大学 教 育科 学学院, 四川 南充市 6 70 ;. 30 2 2 湖南师范大学 教 育科 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0 8 ) 10 1
摘
要 : 国现代教 学手段 萌 芽于 2 我 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局动 荡时期 , 中国成立后翻 开 了新 的篇章 。回顾王 新
十 多年的发展 历程 , 从技 术发展 和教学特征来看 , 历 了视 听教 学、 经 计算机 辅助教 学、 多媒体 教 学和 网络教 学等四 个阶段 , 每个阶段 各有不 同的特点 。分析总结新 中国现代教 学技 术手段 的发展 阶段及 其特点 , 对加 快我 国教 学现
代化 、 息化 具有重要 的借鉴价值 。 信
关键词 : 中国; 学技 术手段 ; 新 教 发展 演 变; 述析 中图分类号 :D —0 1 OF 9 文献标识 鹤 : A 文章编号 :0 02 2 (0 8 0 -17 3 10 — 9 20 )10 0 44 5 等 。手段不是设备 , 不是媒 体 , 么教 学手段 也不 是教学 设 那
五六十年代我国中小学特色教学方法
首先,注重德育教育。
五六十年代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社会风气较为保守,道德观念较为传统。
因此,中小学特色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灌输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行为准则。
其次,注重实践教育。
五六十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起步阶段,许多学校都设立了农场、工厂等实践基地,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在这些实践基地里,通过亲身参与农田劳动、工业生产等活动,学习并掌握了相应的实践技能。
再次,注重集体主义教育。
五六十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强调集体主义精神是当时的时代特点。
中小学特色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组织各种集体活动,让学生通过集体行动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最后,注重实用教育。
五六十年代是我国经济建设起步阶段,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较大。
因此,中小学特色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职业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实际应用,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总的来说,在五六十年代,我国中小学特色教学方法注重德育教育、实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实用教育。
这些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供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这些教学方法为当时的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十年代,中小学老师流行的教学法
观念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观念转变的程度就是发展的速度。
更新观念,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教师观念的陈旧老化,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因循守旧、默守陈规。
我们应当冲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数学教学的陈旧观念的束缚。
下面列举了几种陈旧的教学模式。
1、填鸭式。
有些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
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带来很多弊病。
教师讲得过多,他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当然没法巩固。
再有,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也沉闷,学生客易产生疲劳。
2、陈旧式。
有些教师上课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只靠一只粉笔,一张嘴就可以,不用投影仪和电脑等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学认为浪费时间,从始至终都只靠教师讲述,根本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应试式。
讲课只为了高考服务,高考不考的一点也不讲,认为不管学生有没有能力,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还是老师教给后模仿的,只要会作题就行,不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把老师的答案复制以一下,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
4、厌教式。
有些教师不能透彻地掌握教材,处理教材缺少灵活性,教学方法呆板,又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更新知识,长年累月地重复这种教学,感到厌烦。
另外,有些教师教学任务重,既当班主任,又同教几个班,还有中高考压力,一天忙于教学等事务之中,时间一长,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5、题海式。
老师讲一个例题,再让学生做大量的变式题,认为只要做的多了就理解,考试的时候就能够作出,浪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上作业过多,越学越吃力,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害怕、厌恶甚至抵触的情绪,谈到数学就害怕。
6、放羊式。
老师布置大量的题目让学生做,作完后发下答案学生对更正,挑几个自己认为重点的讲一讲。
教师做到讲解有度,学生少走弯路认真学习,教师要用用新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我国课堂教学改革50年
我国课堂教学改革50年作者:张天宝王攀峰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年第01期中国成立以后,在学习苏联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国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教学活动的目的方面,我国基本上是沿着“偏重双基——培养智力和能力——强调非智力因素——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条轨迹发展前进的。一、偏重双基建国初期,在全面学习苏联的过程中,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力图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来建设我国的教学理论体系,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教学活动的目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其中,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这一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而提出的,特别强调了“双基”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教学活动的阶级性和教育性,从而与西方国家的教学目的划清了界限。这一时期,在这种以“偏重双基”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目的观的指导下,我国的教学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是,仅仅把学生当做教学活动的对象和客体,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受到了太多的限制和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教师而不重学生。教师常常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要求学生被动地执行教师的指令,教师常以批评、训斥、禁止、惩罚作为教育手段,师生关系不平等,常常发生不信赖、不尊重学生甚至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之事。第二,重管教而不重自觉。不注重从小引导学生自我要求、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往往认为对学生管得愈严愈好,致使学生缺乏独立判断、自我调控、自主自立自律的品质和能力。第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上强求一律,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得不到承认,忽视了学生个人的独特性,造成教学活动单调、枯燥,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第四,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在教学活动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以为向学生传授得越多,学生就懂得越多,致使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习惯于循规蹈矩,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培养智力和能力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苏联以赞科夫为代表、在美国以布鲁纳为代表,先后提出了以发展学生智力为核心的教学理论体系,差不多以席卷世界之势在教育界传播开来。我国的教育理论工作者开始思考: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种教育思潮及其对于我国教学实践的影响呢?怎么把握它的发展趋势和正确对待它对教学实践的意义呢?我们是抱住以往的理论不放,还是根据实践的发展重新考虑自己的教学理论呢?于是,教学理论界展开了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关系的大讨论。通过这次讨论,人们逐渐认识到,面对新技术革命提出的严峻挑战,为了解决人类知识量剧增、更新周期缩短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传授和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应当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更不应当是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教学活动的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为此,必须要实现教学活动重心的转移,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上。因此,教学活动的目的应当是“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以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活动目的观确立以后,人们在教学实践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实验主张,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的独立自主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一时期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有: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先生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杭州大学教育系张定璋主持的“三自能力教育实验”、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又称“八字”教学法)、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以及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实验”、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实验”等等。在这一时期,我国的这些教学改革实验与以往的教学活动有了很大的不同,其基本观点和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程序上,主张“先学后教”或“先练后讲”,这是对“先讲后练”“只讲不练”的传统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和批判性思考的结果。例如,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强调“启——读——练——知——结”,课堂教学六步法注重“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小结”,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提倡“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尝试教学法则强调“尝试——自学——练习——讨论——讲解”等。这些教学改革实验,有的是把学生的自学作为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有的则是把自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从而把学生的自学活动置于一种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实现了教学活动的重心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移,改变了学生在以往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坚持“学生自定步调,教师异步指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进行自主学习,而不必“齐步走”,但同时又不主张完全的“个别教学”,除个别学生(包括优秀生和差生)允许完全自定步调外,绝大部分学生则必须阶段性地集中学习,接受教师的统一指导。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两种方式进行指导:一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一种是针对一些共同问题即某一类或全班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进行集体指导。三、强调非智力因素在上面提及的关于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关系讨论的中后期,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智力发展水平高的学生,能不能保证他一定学习得好,一定能够成才呢?例如,刘佛年先生曾经指出:“智力是认识世界的活动,它也不是一个孤立的东西。一个人为什么要认识世界呢?他总有个动力吧,总有一个原因、一个需要驱使他去认识世界,去追求知识吧。所以,这就牵涉到需要这类问题……除了智力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情感的问题、意志的问题。”1983年,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材教授明确提出,教学活动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这一时期,关于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我国心理学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都无一例外地表明,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其研究结果如下。——无论是什么年龄阶段的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都有影响,只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其作用有大有小,并且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着“动态趋向”现象。——只要是属于智力正常范围,无论是什么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相关。特别是智力水平中等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大。——优秀青年或学习优秀者,其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意志顽强,有好胜心,勤奋刻苦,学习兴趣浓厚,善于独立思维,情绪稳定;学习落后者的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缺乏坚韧的意志,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不够自觉,情绪波动大,缺乏明确持续的学习动机。——非智力因素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大多数年级在0.178~0.368之间,其中初中学生为0.28~0.70,高中生为0.27~0.43之间。——动机、兴趣、性格等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年级的表现基本一致,即它们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意志则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逐步认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其实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统一发展的过程,两者自始至终都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既有智力因素影响非智力因素的一面,也有非智力因素影响智力因素的一面;智力活动之中渗透着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中又渗透着智力活动。也就是说,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同等重要的任务,不能厚此薄彼。如果教学活动仅仅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育智)的功能,或者仅仅强调陶冶情操(怡情)的功能,都是片面的。因此,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也要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以学为乐”。这样,我国教学活动的目的就进一步发展为“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在强调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活动目的观的指导下,这一时期我国的教学改革实验针对以往教学活动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的弊端,从学生的情感领域入手,倡导通过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友爱融洽的活动情境和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诱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力图实现认知侧面上的“会学”与情感侧面上的“乐学”的有机统一,在此基础上探索一条既能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又能促进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的有效途径。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有情境教学、兴趣教学、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四、注重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把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迫切要求教学活动应当把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核心任务。同时,在世纪交替之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我国进入了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时期。从我国社会的发展历史和现实情况来说,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宗法制、人伦道统制,把人牢牢地系在了血缘纽带之中,扼杀了人的个性;靠天吃饭的自然经济,又使人屈从于自然的支配,造成我国国民普遍缺乏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性。建国以后,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少数人拍板决策、多数人照办服从”的体制,企业和个人只需要对发出行政指令的上级负责,而不需要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不必关心流通和分配,致使一部分人养成了一切行动听从指令,只会被动执行、不思开拓进取的依赖习性,造成个人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场新的革命。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制度建设、体制建设、组织建设和人的建设等,而人的建设则是其中一项基础性工程。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通过人来建设、运作和发挥作用的。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也必将引起我国整个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其中人的变化将是最根本的变化。人的变化包括很多内容和方面,而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来说,核心问题就是解放生产力,解放个人,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们当前最为需要但又较为缺乏的。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它的核心是利用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通过自由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和运行的最基本的社会前提是市场经济主体具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不再是政府,配置方式也不再是按行政计划来硬性分配,市场经济体制赋予了企业和个人极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的波动来决定资源的配置,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都是计划经济体制所不具有的新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把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从对指令性计划、行政命令和长官意志的依附中解放出来,使其独立走向市场,自主地寻找市场,开拓市场,有效地参与竞争,并成为经济运营的主体,这就意味着对压制个人独立自由和主体性发展的专制主义的拒斥,也意味着对个人正当利益、个人追求自由和独立自主权利的肯定。否则,不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人是无法成为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明确要求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这不仅标志着经济领域中对经营者主体性的强调,作为一种法律要求的规范和投入市场必备条件的强调,而且意味着需要人的主体性之现实土壤的产生,社会对此真实需要的出现”。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弘扬人的主体性提供了坚实的社会背景,为独立个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为个人主体能力的发挥提供了舞台,促进了主体自我意识和独立个人意识的形成。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开始主导人们的社会生活,这不仅影响着文化、教育领域,还震撼着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人们将逐步接受并确立自主自由、民主平等、讲求效率、顺应变化、崇尚真理、开放自我等新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重新定位,从而建构出新的理想的人的形象,这些都必将影响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出现历史性的根本变化,必将影响到人们对教学活动目标的选择与价值追求。因此,现代教学活动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及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这种需要,就必须自觉地更新培养目标,重视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主自立自律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精神以及敢于创新、百折不挠、不断追求新知且能独立思考的的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否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第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确立21世纪新的教育观念,并据此制订本国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培养目标,这是20世纪末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接连发表了四个关于教育改革的咨询报告,在第四次报告(即终结报告)中明确指出:“本次教育改革最重要的是铲除迄今我国教育根深蒂固的弊端——划一性、僵硬性、封闭性,确立个人尊严、个性尊重、自由和纪律、自我负责的原则,即‘重视个性的原则’。我们必须对照‘重视个性的原则’,从根本上重新认识教育的内容、方法、制度、政策等整个教育领域。”他们在研究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时认为,基于《教育基本法》的精神,21世纪的教育目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培养宽广胸怀与丰富的创造性能力。宽广胸怀是指德、智、体协调发展过程中追求真、善、美,丰富的创造性能力是指艺术、科学和技术各个领域的创造性能力;二是培养自主、自律精神。自主、自律精神具体是说,在形成稳定的自我性格时,要具有自主地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具有尽职尽责、严于律己、积极主动等精神。在确立自主、自律精神的同时,要培养助人为乐、宽容心和指导他人的能力;三是培养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要在和平、国际协调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生存下去,培养深刻理解多种异国文化,具有国际性人际交流的能力。在广泛的国际交流中,应当首先培养作为日本人的自觉意识。”韩国在制订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时,也突出强调了自由、自主、自律精神的培养,并且使这些目标成为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例如,韩国第五次课程改革的指导原则是:教育的宗旨是每个公民都能完善其个性,增强其独立性,并使他们都成为优秀公民,能够为民主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为人类共同繁荣作出贡献。同时,他们提出了“全人观念”,其基本内涵有:一是健康的人(包括强健的体魄、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趣、丰富的情感);二是独立的人(包括自信、自主决策能力、进取开拓精神、强烈的民族意识);三是创造的人(包括基本学习技能、科学研究的能力、理智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思维性向);四是道德的人(包括正确的价值观、人类的认同感、优秀公民的意识、关心他人的精神)。”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的埃利雅德博士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认为,一个人要想在21世纪获得成功,必须掌握三张教育“通行证”(或称“国际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关于第三张“通行证”的目标要求是这样描述的:“对于变化持积极的、灵活的和适应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一个如此对待变化的、具有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人,具有一种来自自信的安全感,处理危险、冒险、难题和未知,从容自如。这样的人有能力并勇于负责,善于交流、谈判、施加影响、规划和组织。他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有主见而不总是依赖着他人。”综上所述,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核心任务。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教学活动能否培养出具有主体性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否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历史使命,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1999年6月13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参考文献本刊略)(责任编辑关燕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课堂教学结构的演变
由 环节 成
课 1-2
、检
(3-8
、解教学
系课(5-10
、
新教 10-20
、 新教 10
、
细
5-8
01 e中国教育研究 其
整理为教学五环节:组织上课(5分钟)、检
10
-3 -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题
分钟)、讲授新教材(15分钟)、巩固新知识(10分钟)、 布置家庭作业(5分钟),这就是建国初期中国课堂使
学的
,
指向 学 应社会 的
°
1. 学习式课堂教学结构。教学中
是指在教 的
,学
据
学习 的了
解,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制定相应学
,并
-4-
当代教育科学 2019年第10期
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执行计划.最后评价与反思自
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洋思中学的“先学后
教.当堂训练”模式是这一阶段强调自主学习的典
型案例。其课堂教学结构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协助
2. 学辅导式课堂教学结构。这一课堂教学结构 旨在升学的自学力,强调课堂应是学生主动
学的场所,教师则从旁辅助。卢仲衡、魏 、邱
学华、黎世 杰教
的各具特色的课堂教
学结构影响广泛。卢仲衡学辅 的课堂教学结
构由"启、、、知、结”步
成,在45分钟
的一堂课中,“启”和“结”约占15分钟,以学 学
活动为主的“ ”“练”“知”三个 约占30分钟; 魏 六步学法的课堂教学结构由“定向一自
经的
结,为“自学一启 一小结(复)一
作业一改错一结”六步叽学辅导式教学
要教师编写自学辅导教材,也强调教学环节的 '
性。
3.以“情”学式课堂教学结构。在改革开放后 的教学改革 中,以“情”学式课堂教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历程。
这一过程中,我国数学教育在政策、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均经历了从改革到稳定的演变过程。
初期阶段:19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建国初期的中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个阶段的教学在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上比较保守,教学内容主要以国内外数学教材为基础,注重理论知识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以讲解和演示为主,缺乏互动和实践的环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运动的干扰,教学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此时,教育体制和教材也遭到重大冲击,教学传统遭到断裂。
改革与开放阶段:1978年至20世纪末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数学教育也得到了重视。
教育政策的调整使得数学教育逐渐从文化大革命中恢复过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编写开始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特点,引入了一些国外数学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的讲授和演示教学逐渐转变为以引导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学生被鼓励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合作与交流。
数学课堂也开始注重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实物、图表、计算机等辅助工具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
21世纪初至今: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实践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
数学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学教育也开始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化工具开展教学。
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数学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转变。
教育政策的调整、教材编写的革新以及教学方法的改善,都为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和国教育50年
面向现代化的中国教育技术人类进行教育活动需要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历史与教育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每一次技术上的改良和革命都深深地影响着教育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将大大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将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适应21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之际,回顾、反思和展望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很有必要。
一、中国教育技术50年的发展历程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在美国开始于19世纪末期的视听教育和程序教学运动,在中国则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
“电化教育”的发展在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与国外不同,在国外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总是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而把这些媒体用于教育并冠以不同的名称,如视觉教育、视听教育、教育媒体、教育传播、教育传播与技术等等,然后逐步演变为“教育技术”。
这种概念的变迁,反映了教育技术的发展。
但在中国,自从30年代以来,一直用“电化教育”这个概念来表示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地进行扩充,以把最新的教育技术纳入其中,但是这一名称却始终没有改变,表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所以,在中国很多时候把“电化教育”作为“教育技术”的同义语。
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可以把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具体分为三个阶段:本世纪20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萌芽阶段,建国以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初步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之后到现在的重新起步和快速发展阶段。
(一)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萌芽阶段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萌芽阶段是指本世纪20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幻灯、播音、电影等媒体进行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活动,由此揭开了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序幕。
我国50,60年代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理论
我国50,60年代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五十,六十年代,中国特色现代教学论的发展处于借鉴与探索阶段。
在借鉴苏联教学论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的基础上,中国学者已经开始探索具有中国话语体系的教学论教材了。
20世纪50年代,傅统先的《教学方法讲话》(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陈元晖的《教学法原理》(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车文博的《教学原则浅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建设与苏联不同的教学论学科体系。
反思这一阶段教学论的发展,借鉴多于探索,与其说是教学论的“复兴”,不如说是教学论的“典守”。
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研究、探讨、比较苏联教育学及教学论之后,便发现其中的一些矛盾之处,或有许多理论是不顺适于中国社会的见解与观点的,于是一些勇敢的学者便捉住了这些问题所在,加以直觉的理性的批判。
每一次继于外来的学习之后,必有这样的一次理性反思的发生。
教育学界开始批判反思凯洛夫《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思想。
张定璋从时代意义、理论基础、教学论体系的基本思想三个方面反思凯洛夫《教育学》中教学论思想,认为“从接受前人的书本知识,打好“双基”的角度看,凯洛夫《教育学》中的教学论思想仍然有其参考价值。
然而,从今天的培养要求看,这个教学思想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方面,在培养探究精神和科学发现能力方面都有欠缺”。
从语文课纲看建国后语文教学方法的演变
的大纲不仅 指明 了教学要点 ,而且 明确 了教学 内容 。1 9 5 0 年课 纲中教学
要点下面 的教学方法要点指 明: “ 不论读 、说 、作、写 ,都要从综 合的 实践 中进行 教学 ,使儿童手脑 并用 。” “ 课 文教 学,要先 了解 内容,再 探 求形式 ( 句法、章法等 );先理解 ,后记忆 。 ” “ 课文 的主 旨,要在 读 和分析该 作品的过程 中,使 儿童渐渐地理解 。”然后写话方面 : “ 说 话教学 ,重 在练 习,尽 可能结合或组织各种 具体活动 。” “ 第 一、二学 年写 作教 学,可 多用助 作法 和共作 法 ,然后逐渐 进入 自作 。 ”l 9 5 4 年 《 改进 小学语文教学 的初 步意见》 中的 “ 教学方法 ”下面具体 总结 了当 时语文教 学方法 的混乱现 象 以及改进意见 。它总结教学方法 混乱主要表 现为 三点:第一 ,在进 行思想政治教 育上的偏向 ;第二 ,文 学教学和语 言教 学缠夹不清 :第三 ,过于形式主义和 千篇一律 。教学 的进 行不是根 据不 同的教材 内容 ,采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 ,而是老一套 的先生 讲、学生 听 ,总是读写生字 、串讲课文那么 一套脱离实 际的、公式化 的教法。… 其 中还 强调对苏联教 学方法 的重视和 学习。当时风靡全 国的 “ 红领 巾” 教 学法就是很好 的佐 证。其后 的两个 课纲虽然没有 明确 设置 教学方法这 项 ,但 在具体语文科 内容 ( 大体是准 备、识字、 阅读 、汉语 、作文 、写 字 等课 )下面 都有 所谈 到 。那 时 的识 字教 学主要 是包 括在 阅读教 学 之 中,凭借 阅读材 料、通过词汇 教学来进行 的。 阅读教 学主 要采取讲读 法 。这 不仅仅是教师 的讲述和解释 ,而是培养儿童 自觉 的阅读能力 的一 系 列教学工作 的综合 。从准备谈话起 ,词汇教学 ,朗读 和默读 的指 导, 课 文内容和结构 的分 析 ,课文 的复述 ,一直到总结谈 话,这些工作都包 括 在讲读里面 。L 3 1 9 5 6 年我国语文科 实行汉语 、文学分 科教学 ,这才 有 小 学的汉语教学 。那 时的汉语教 学内容主要是语音 、词汇、语法 、文 字 和标 点符号五方面 。教学方法 主要 采用的是分析基础 上的观察 比较法 , 引导学生观察 比较字词句的种种关 系和各式结构从而 认识和理解语 言现 象 。作文教学强 调与阅读、汉语 以及 写字教学等结合起 来。主要还是采 取 口述和笔述两 种形式 ,要求作文 一须有 内容 ,二须连贯 。写字教 学方 面 重视 与识 字教学 的 紧密结合 并 强调学 生的 自觉意 识 。大致从 临写 开 始 ,然后抄写 、听写、默写 并逐渐 加快写字的速度 ,而且在字笔画 结构 等方面也有所要求。 二 、中学部分 这一时期 中学方面 主要颁布 了4 部课 纲,分别 是1 9 5 6 年 《 初级 中学 汉 语教 学大 纲 》 《 初 级中 学文学 教学大 纲 》和 《 高级 中学文 学教 学大 纲》 以及 1 9 6 3 年 《 全 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 纲》,它们有个共 同的特点都 是草案 。1 9 5 6 年颁布 的三个 课纲是语文教 育发 展过程 中 “ 汉语 、文学 ”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及评论
建国以来各次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及评论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一)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
在教学方法上,方针政策的提出为教学方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忙于对较的教育机构进行接收改造,忙于新学校的建设,直到1952年,教学方法的改革尚未大规模进行。
(二)代表教学方法这一时期的教育政策是要求“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而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中最突出的就是干部教育和工农群众教育。
而且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还需要有知识有文化大量干部与工农群众参与,可此时的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其中文盲的数量不在少数,为了能尽快满足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使他们能在国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力量。
这一时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围绕如何提高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的成人教育为主1北京“工农速成中学”教学方法为了加强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教育,国家大力创办工农速成学校,培养工农出生的知识分子和建设人才。
工农速成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干部与产业工人的文化知识水平,要求学生在3年时间内要修完普通中学6年的基本课程,因此对于这一要求,就要探索如何精简课程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等。
在这一探索中形成了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学方法。
其教学方法的特点主要有五方面:第一,选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进行速成教育,那必须要具备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选取了具有本科学历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到该校上课,并且还有教育部分配的各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这就使该校迅速形成了一只有学识、有经验、勤奋好学、用于探索的教师队伍。
五六十年代我国各学科有哪些教学方法
五六十年代我国各学科有哪些教学方法现在,老师们都在不断的进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也开始改革和创新。
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现在已经逐渐走向正轨。
但是对老师们来说,一直在强调着教学方法的改革。
那么老师最开始的教学方法是什么呢?现在什么教学方法比较好呢?为了更好的方便大家复习,我将为大家总结五大年代最流行的教学经验。
希望对各位老师们有所帮助!一、语文课语文课主要是讲授,并没有严格的教学方法。
它的教学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生活。
虽然没有像英语那样进行语法修辞上的学习,但是现在想起来,这种方法还是非常有用的,对于以后的高考也是有一定帮助效果的。
但五六十年代由于我们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加上当时老师们所处的年代还是以大跃进为主旋律,所以语文课的教学只是一个辅助教学形式。
所以没有必要用这种方法去辅助学生学习语文。
这种方法一般是在学校中进行。
因为语文课程主要涉及到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方面,因此在实际教和学中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文化修养方面进行培养发展。
所以这一时期教育系统里采用这样方法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二、历史课我们知道,历史课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老师首先应该明白历史课不仅要掌握课本上内容所说的知识,还要学会运用历史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手段灵活教学。
例如使用 PPT或者录音机把课文中不懂或是不会用且不明白的内容解释出来,或者把课本上有疑问或者难点地方再讲一遍等等。
老师们可以结合一些比较流行或是比较热门话题讲述一个故事。
这样可以提高历史课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会让学生学到很多新知识。
因此我们在上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教学方法以及新课标相关内容。
三、科学课科学课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就是采用问答方式,也就是启发式教学法。
这种探索的方式,更容易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的兴趣。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采用提问的方式。
所以当学生学了一些东西以后就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但是却很有意思的问题。
中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发展五十年
中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发展五十年(1950-2000)(一)(2013-02-12 09:50:43)转载▼标签:分类:数学教育大视野教育中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发展五十年(1950-2000)(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中央政府对中小学课程教材非常重视,要求逐步统一全国教学用书。
为此,由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共同组建,于1950年12月1日成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研究、编写和出版中小学教材的专门机构,由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并陆续从全国抽调了一批教育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和高水平教师专门担任教材编写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五十年,中小学数学课程是全国统一的,教材基本上采用全国“通用版”,由一支专门从事教材研究、开发的专职队伍完成编写工作。
其间经历了各种艰难曲折,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
本文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展现中国中小学数学教材(为简便,以下简称“数学教材”或“教材”)的五十年发展历程,并从中探讨数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一、数学教材五十年发展概况(一)教材发展的基本阶段在1950-2000年这五十年间,中国数学教材的改革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1),改编、选用旧教材,包括老解放区课本和国民党统治区的课本,其中许多是西方的译本;第二阶段,翻译、改编苏联教材(1952——1957),这一阶段是先照搬苏联教材,然后再“中国化”;第三阶段,编写符合中国实际的教材的第一次探索与实践(1957——1966),1963年前后编写出版的教材具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较强等特点,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数学教材编写方式;第四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材(1966——1976),各地方自行编写教材;第五阶段,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初期编写统编教材(1977——1988),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在继承“文革”之前教材编写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精简、增加、渗透”为指针,编写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教材;第六阶段,编写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相适应的教材(1989——2000),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适应“公民教育”的需要,强调“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提高国民素质打基础,小学、初中教材初步实现“多样化”。
语文教学大纲经过了七次变迁
1、语文教学大纲经过了七次变迁,每次变迁的时间是多少,每次变迁都标志着什么?答:教学大纲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编写教材和指导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历了七次比较大的变迁。
第一次变迁始于1950年,它标志着我国的语文教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次变迁的意义在于:一是创建了新的“语文”学科,标志着我国的语文教学从此进入了一个社会主义“语文”教育的新时代;二是从语文教学的任务来看,主张听说读写并重。
第二次变迁始于1956年,它标志着我国的语文教学已进入了新的探索阶段。
这次变迁实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这套大纲对初、高中汉语、文学教学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第三次变迁始于1963年,它标志着我国的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
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并且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次变迁始于1978年,它标志着我国新时期语文教育的开始。
教育部于1978年3月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这部大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选材的标准、教学方法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980年,教育部对这部大纲进行了修订。
第五次变迁始于1986年,它标志着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86年,语文教学也进行了广泛、持久的改革实验。
这部大纲的最大特点在于:(1)第一次把“双基”的顺序变为“语文基本能力和语文基础知识”,把语文能力上升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2)第一次从素质教育及培养“四有”公民的高度来认识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3)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大纲明确规定“不用(语文基础知识的)名词术语考学生,只考运用能力”;删去了逻辑知识部分;规定了190篇基本篇目作为考试的范围,其他篇目各地可以相机处理,这就为实行“一纲多本”创造了条件。
解放后中学语文教学的变迁
解放后中学语文教学的变迁解放后到现在, 将近半个世纪了。
回顾过去的中学语文教学, 有很大的变迁, 特别是语文教材方面, 变化最多。
对语文课程的设置, 也有不少错误观点。
在作文教学上, 也存在种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回顾过去的历程, 从而吸取经验和教训, 是很有意义的。
语文是一门主要科, 又是从事学习的一条金钥匙。
郭沫若说: “青年人要有三个基础: 思想基础、科学基础, 语文基础。
”老作家冰心在80岁时说过: “在中小学的课程里, 哪一门是最重要的呢?我觉得最重要的还应当是语文。
”作家秦牧也说: “我希望中学生们, 这些年轻的朋友能够重视对祖国语文的学习, 掌握运用祖国语文的本领。
”这都充分说明语文的重要性。
全国解放后, 语文的教材教法, 起了很大的变化。
解放前称为“国文”, 所选教材都是古今中外的范文。
解放后称为语文, 在教材上淘汰不合要求的文章, 但不少范文如《背影》、《荷塘月色》、《爱莲说》、好的唐诗宋词、《最后一课》等也保留着。
在作文方面, 学生写白话文、古文都允许, 解放后统一用白话文。
解放后, 我国成立文字改革委员会, 实行简化汉字, 推广普通话, 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从1956年起全国推行, 这对语文教学起了促进作用。
首先是简化汉字, 减少了很多笔画, 节约了不少时间, 学生在认字和书写上感到很方便。
教师在教学上, 一律用普通话, 不懂讲的要自己补课。
汉语拼音方面, 对正音和学习普通话大有帮助,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 连小学生也很快学会, 查字典也方便得多。
1956年, 全国语文进行一次尝试和改革, 主要是课文和汉语分家, 由教育部统一编印《语文》课本和《汉语》课本, 而语文课本的教材变动最大, 近乎一套《中国文学史》, 从先秦讲起, 综说每个朝代的文学发展概况, 接着选讲古典诗文教材, 如是者一册册编下去。
那时候, 变成学习中国古典文学。
当时很多语文教师很难适应, 纷纷到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去学习, 古典文学班突然增加, 汉语班也有不少教师参加去补课。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本文将就这一发展历程进行详细介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还比较落后。
当时,由于战争的破坏和经济的困难,数学教育资源十分匮乏,教材质量不高,教学方法也比较传统,以讲授为主。
在这个时期,教师主要通过口头讲解来传授知识,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而缺乏探究和实践的机会。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并在数学教育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教育部门制定了全国性的统一教学大纲,提出了促进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得到了全面更新和改进,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引进了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如课堂讲授、问题解决、实践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对数学素养的培养及数学教育的质量提升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教学重点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探究式学习等。
这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实践和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再度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如电子教室、网络学习平台、数学软件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
教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充当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创设一些情境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传统经历了由传统教学向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
教学目标由知识传授转向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由讲授为主转向多样化和多元化,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尝试教学研究50年
尝试教学研究50年教学研究50年:成果、挑战与未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学研究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
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教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回顾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阐述其主要成果,探讨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教学研究、成果、挑战、未来一、教学研究的起源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受到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影响,教学研究开始从行为主义向认知主义转变。
这一时期,研究者开始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结构、元认知等方面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情境认知理论逐渐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者开始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育逐渐成为教学研究的新热点。
进入21世纪,教学研究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致力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
二、教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在过去的50年里,教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例如,布鲁纳的认知主义理论、加涅的学习过程研究、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等都为教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育、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教学理论的内涵,也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教学研究面临的挑战尽管教学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教学研究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和高校的投入,但这些资源有限,往往无法满足所有研究需求。
其次,教学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包括教师、研究生等,但这些人往往面临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导致教学研究的参与度不高。
此外,由于教学研究的周期较长,需要长时间的跟踪和评估,而教师往往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相关研究。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教学研究需要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提高研究者的参与度,同时也要合理规划研究时间,注重研究的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四、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教学研究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新中国现代教学手段发展演变述析
新中国现代教学手段发展演变述析
张传燧;彭玲艺
【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8(037)001
【摘要】我国现代教学手段萌芽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局动荡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翻开了新的篇章.回顾王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技术发展和教学特征来看,经历了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分析总结新中国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对加快我国教学现代化、信息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总页数】4页(P107-110)
【作者】张传燧;彭玲艺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南充市,637002;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F091
【相关文献】
1.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 [J], 唐洲雁
2.简析新中国户口迁移政策的发展演变 [J], 刘爱民
3.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演变脉络——一种基于行政价值取向的述析 [J], 刘志平
4.简析现代足球中前腰位置的发展演变 [J], 周珂;房冬梅
5.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兼析党的农村政策的发展演变 [J], 许永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50年的变迁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50年的变迁(浙江)王柏勋(山东)曹洪顺语文教学大纲,也叫“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语文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也是编写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
它和语文学科是同时产生的,不过起初比较简单,只能算是雏形。
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语文”(当时叫国语、国文)“教学大纲”(当时称作“课程纲要”)。
新中国成立5O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过了7次比较大的变迁,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半个世纪来语文教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语文教改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开始于1950年。
新中国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在1950年发行使用的初、高级中学两套语文课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名义写的两个《编辑大意》,实际上就起到了大纲的作用。
“大意”采用了“语文”这个新的学科名称,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
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意”存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观(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50年代末6O年代初,针对1958年“大跃进”时期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现实,语文界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
这个大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的,它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并且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同时,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明确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
教育技术50年
教育技术50年教育技术博士郑永柏(本文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博士,也是中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博士。
现任北京科利华公司副总裁。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教育技术蓬勃发展一、五十年历程●中国教育技术的初步发展阶段1949年11月在文化部科技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负责领导全国教育技术工作。
1949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俄语讲座,后又改为俄语广播学校。
每年参加学习的学员达5000人,到1960年,累计招生19万多人。
1958年前后,中国掀起了教育改革运动,推动了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电化教育活动的开展。
1960年起,上海、北京、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地相继开办电视大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电化教育工作处于停顿状态,甚至在倒退。
●中国教育技术的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阶段1.国家重视为教育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978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1983年,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中国福利会儿童计算机活动中心时指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文件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学校电化教学,推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抓好教育卫星电视接收和播放网点的建设,到本世纪末,基本建成全国电教网络,覆盖大多数乡镇和边远地区。
”2.学校电化教育的发展从1979年开始,教育部成立了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负责全国的电教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
到1985年底,全国已有2253个县(区)建立了电教机构,占全国区县的95%左右,全国80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许多中小学都先后建立了电教中心与电教室。
3.远距离教育的发展1978年,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创办。
我国50-60年代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学法
我国50-60年代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学法五十年代推广的五步教学法(组、复、新、巩、布)→六十年代的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七十年代的贫下中农管理学校(请工人农民上讲台)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八十年代主张八仙过海一一各显神通(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必得法)→九十年代至今是全国一片改革声,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结题后的论文,专著,经验,科研成果的捷报是满天飞。
但教师学了以后在实践中往往都用不灵,只能是在上面领导下来检查时装装摆设,过后都被储之了高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现代教学手段变迁的五十年我国现代教学手段萌芽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局震荡时期,发展进程缓慢。
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现代教学手段的新篇章。
回顾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既走过曲折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新中国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从时间上来看,经历了1949——1966年的初步发展、1966——1978年的停滞发展、1979——80年代末迅速发展和90年代初——至今的深入发展四个阶段;从技术发展和教学特征来看,经历了视听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四个阶段。
(如下图所示)一、视听教学阶段(一)视听教学的发展状况视听教学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它包含的教学手段主要有:幻灯教学、电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广播电视教学及各种手段组合的复合手段等。
在我国,视听教学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由于连年的战乱动荡,发展举步维艰。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尽管也因受到“文革”等政治运动的冲击和遭到挫折,仍得到一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购买先进设备,学习国外技术。
视听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学设备的保障,尤其是硬件。
建国初期,国家一方面拨专款从国外购买幻灯机、电影机、录音机等硬件设备和大批影片磁带等软件设施,另一方面组织人员到国外学习相关的技术,以期服务于国内视听教学的需要。
2.自行研究和生产设备。
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我国视听教学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况且国外的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有些质量并不高。
因此国家组织一些公司改进和生产教学设备,以改善设备短缺和质差的现状,如白昼放映箱、白昼放映柜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同时,为配合教学需要制作了大量的教学幻灯片和影片,其内容涉及面广,几乎囊括了各个领域。
另外,为扩大教学规模,打破教育范围,全国各地建立起教育广播电台和农村广播网,甚至在一些大城市实行电视教学,以满足知识青年学习的需要。
即使到今天,这些教学手段仍然还有它们的应用价值。
1949年 1966年 1978年 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3.组织和培训教学技术人员。
由于视听教学硬件设备和调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放映效果。
因此1培训教学技术人员便成为教学手段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譬如,1951年8月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幻灯人员培训班。
另外,为了使教师能够自制教学片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样也需要对教师进行一定的教学技术手段培训。
总的来说,以视听媒体为特征的视听教学在我国从由简单媒体的应用到高档媒体的使用,由城市到农村,由点(星星点点)到面(全面铺开)逐步发展的。
(二)视听教学的教学特征1.以形象直观为基本教学原则。
视听教学的理论基础就是学习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广播、幻灯、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视听媒体或以形象的画面或以真实的声音或者两者的结合展示知识,使直观对象本身和人感官本身的局限有了重大的突破。
由于视听教学手段的使用与发展,使直观教学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而“形象性、直观性”成为指导视听教学最基本的原则。
2.以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
视听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操控教学设备,通过借助视听媒体使讲解更加清晰、明了;同时,教师通过借助视听媒体,能同时传授更多的学生,甚至打破学校围墙,走出校园。
但是无论是哪个方面,视听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教”的集中性、大批量和统一性等特性,而这些正是集体教学的体现。
3.以硬件为教学媒体中心。
视听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呈现的教材清晰、准确、生动、形象。
因此,它重点依靠器材而非教材来实现。
技术设备是视听教学的主要标志。
这是人来教育史上技术设备首次昂首阔步地走进了学校课堂,并引发了后来教学的现代化。
器材的好坏直接影响视听教学的开展与效果,因而当初培养了大批的电教设备维护人员。
而对于教学软件由于其包含的信息量较少,它的制作与硬件相比显得有些单薄。
4.以教师为教学主体。
视听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师既是课堂的中心,也是教学的中心,因而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使传统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心地位得到了巩固。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一)CAI的渊源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
它的前身是机器教学,其思想来源于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程序教学是作为以教师为中心的视听教学的对立面发展而来。
20世纪50年代,斯金纳依据其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机器教学的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法,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机器。
该机器教学具有自定步调、小步子前进、积极反应、即时反馈四大特点,表现出教学的交互性,这是以往任何教学媒体无法做到的。
我国于1962年底引入程序教学法,在中小学数学、语文和英语课程同时开始进行试验,第一个学期试验成绩还是可以的,但由于过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师的作用有些忽视,加之教师也无法驾驭这种参差不齐的现象,因而效果不如教师教得好,因此各科程序教学到1965年上半年都被教师停下来了,但其教学思想还是保留下来了。
后来,这一思想和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思想一道成为CAI这一新型教学手段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及其广泛运用于教学领域,则为CAI的出现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二)CAI的发展我国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的研究是从80年代开始的,1981—1982年我国开始研制CAI系统,如华东师大的“微机辅助BASIC语言教学系统”。
1986年以后,国家计委将CAI作为“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为CAI的研究提供一些资金,加上国产的中华学习机开始批量生产,计算机的应用进一步增多,中小学的CAI得到较大的发展;1987年成立了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中心和全国中华学习机教育软件评审委员会,组织出版和发行了大量的CAI软件。
至1998年,我国中小学CAI的发展经历了4次全国性的评审活动,全国开展计算机教育的中学剧增。
至2002年9月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达到584万台(即每35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
(三)CAI的教学特征CAI始终是围绕着计算机与学生之间的一系列“对话”展开的,与以往的教学手段相比,它具有不同的教学特征:1.以交互作用为基本教学原则。
程序教学中最大的特点在于即时反馈,表现为学习者与机器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者与机器在行为主义的指导下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机器呈现问题→学生做出反应→机器及时给予反馈并加以强化。
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它继承了程序机器教学的特征,既可以呈现教学信息,又可以收集学生的反应信息并及时地对反应信息进行诊断和评价,反馈给学生。
CAI总是围绕计算机与学生的对话过程进行教学,如果没有交互作用,计算机媒体就谈不上教育性和经济性。
2.以个别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
CAI是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设计的,它为学生中心的教学活动创设环境,允许学生在任何时候按照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因而适应了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真正实现了体现因材施教思想的个性化教学。
3.以教学软件为教学媒体中心。
CAI中,软件是教学媒体的中心。
通过人机交互完成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人机互动如何实现、教材如何组织、采用哪种教学策略都是由软件控制的,因而软件成为衡量其它量的主要指标。
因此使用和编制教学软件成为CAI的关键。
教师和学生要与计算机进行有效的对话,必须学习一些新的语言和操作命令;如果教师要自编课件或软件,则需要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这对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4.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CAI是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设计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机器自定步调进行学习。
他们或者有教师的指导,或者没有教师的指导完全依赖机器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教学的主体。
三、多媒体教学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迅速发展,扩大和深化计算机应用领域,从而形成了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
(一)多媒体教学出现的背景多媒体(Multimedia)一词源于“复合、多样”(Multiple)和“媒体”(Media)的组合。
广义的多媒体是指将多种媒体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媒体应用系统。
早期的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 Instruction ,缩写为MMI)系统是指视听媒体复合系统,主要有录音—幻灯组合系统、广播电视系统、微格教学系统、语音实验室等,但录音—幻灯组合系统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渐被淘汰。
狭义的多媒体教学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由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组合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
它是在CA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克服了CAI系统存储量小,传输速度慢,只局限于处理文字、数据和图形,交互式对话手段简单等弊端,使师生能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进行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不是计算机与视听媒体的简单组合,虽然形式上似简单的组合,但功能上远远大于媒体叠加功能的总和。
(二)多媒体教学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应用于课堂教学情景,并很快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新型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在我国发展很快,现在几乎全部的大学、大部分中学、部分小学都建立了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更加成熟,多媒体教学编著工具不断升级完善、从成套的系列教学软件到某一学科某一节课的课件、积件如雨后春笋般地推陈出新、层出不穷、应有尽有,一时间多媒体教学呈现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三)多媒体教学的教学特征1.直观和交互的融合为基本教学原则。
多媒体教学不仅继承了CAI的交互性优势,而且兼容了视听教学的优势,集交互性与形象直观性于一体,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
多媒体教学主要应用于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分析疑难点。
因此,多媒体教学主要还是在班级教学情境中,这使得它难免有些班机教学的弊端,如教师地位强势、忽视学生个性差异、满堂灌输等。
但这并不是多媒体教学本身的问题,而是班级集体教学制度的局限。
随后的网络教学以“虚拟班级”和个别化教学突破这一局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3.教学媒体中心为硬件软件双中心。
多媒体教学由于信息量大,不仅对硬件设备(如声卡、显卡、内存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求有各类软件(如解压软件、播放软件等)作支撑。
4.教学主体为教师学生双中心。
多媒体教学以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操控机器,因此常常被看作是教学的主体。
其实真正好的教学应该是把素材丰富的教学课件看作是多功能型的教学材料,时而是教学情境的创设,时而是内容的展示,时而是练习与评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也是今天班级教学中改变整齐划一教学方式的主要手段。
因此,多媒体教学并不完全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而应把教师和学生都看作教学的主体。
四、网络教学阶段无论是CAI还是多媒体教学,都只是计算机的单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