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大纲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
04
课程考核标准:重点考察学生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 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未来学习建议
深入学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相关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
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新 技术、新方法和新趋势,提 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实践、实习等方式,将 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行业 交流会等活动,拓宽视野,
增长见识。
01
02
03
04
05
THANKS
流通加工功能
流通加工功能是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 为了促进产品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实现物流效率化等目的, 对物品进行加工处理,使物品发生物理或化学性变化的功能。
03
供应链管理与策略
供应链概念及结构
01
供应链定义
阐述供应链的基本含义,包括从 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给消
费者的整个过程。
建立精确的需求预测模型;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实现高效的物料配送系统;持续改进和优 化库存管理流程。
05
运输与配送管理优化
运输方式选择及优化
运输方式分类及特
点
分析不同运输方式(如公路、铁 路、水路、航空等)的优缺点, 以及适用场景。
运输成本计算与控
制
探讨运输成本的构成,以及如何 通过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优化运 输路线来降低成本。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供应链战略、规划与风险管理
供应链协同、整合与创新
物流网络设计、优化与运作管理
2024版年度《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风险管理
分析了供应链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并提供了 相应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
34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对供应链管理的认知提升
通过学习,学员们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 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知识技能的提升
学员们掌握了供应链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和 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实践经验的积累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实践活动,学员 们积累了宝贵的供应链管理实践经验。
22
05
物流配送与运输管理技巧
2024/2/2
23
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及优化策略
01
基于成本和效率的配送模式选择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配送模式,如集中配送、
共同配送等。
02
配送网络优化策略
通过合理规划配送中心、仓库等设施的位置和数量,优化配送网络结构,
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2024/2/2
案例分析四
某跨国企业全球供应链布局与运作实 践
12
03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策略
2024/2/2
13
采购流程规划及实施步骤
需求分析
明确采购目标,分析需求量和需求时间。
市场调研
收集市场信息,分析供应商能力和价格水平。
制定采购计划
根据需求和市场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包括采购方 式、采购时间和采购量等。 2024/2/2
学习要求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完成课后作业,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 知识和方法。
2024/2/2
5
教材及参考资料介绍
2024/2/2
教材
《供应链管理》,作者:XX,出版社:XX出版社,出版时间: XXXX年。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供应链管理》教材的第四章,主要讲述了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
具体内容包括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的组成部分、供应链的设计原则、供应链的优化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理解供应链设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果。
3. 引导学生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供应链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
难点:供应链设计原则的运用和供应链优化方法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供应链案例,引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材讲解:讲解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的供应链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供应链设计的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供应链问题。
7. 板书设计:将供应链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
六、作业设计1. 请简述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请解释供应链设计的原则和优化方法。
3. 请结合一个实际的供应链案例,分析如何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果。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课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阅读相关的供应链管理教材,加深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能力。
八、教学内容教材第四章《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包括:供应链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的组成部分、供应链的设计原则、供应链的优化方法等。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供应链模型的构建,供应链管理理论在采购、生产、物流和库存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和供应链资源的优化方法。
使学生建立起供应链管理知识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供应链管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通过供应链管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模型的构建、供应链管理理论在采购、生产、物流和库存控制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对供应链资源的优化方法。
3.通过供应链管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逐渐形成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实践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二、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一章供应链管理导论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有关概念,新的竞争环境的特点及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第二节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及基本思想第三节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进展教学重点:供应链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新的竞争环境对企业管理的冲击。
第二章供应链管理的基本问题掌握供应链与产品的匹配关系,供应链的运行策略与机制。
第一节供应链的类型分析第二节供应链成长理论与运营机制第三节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扩展第四节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第五节供应链管理与业务外包第六节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问题教学重点: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模型构建及实施策略。
教学难点: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性问题第三章供应链模型的构建掌握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常见的供应链模型。
第一节核心竞争力与关键资源分析第二节几种常见的供应链体系结构模型第三节供应链运作的框架第四节供应链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策略第五节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的步骤教学重点: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及步骤。
教学难点:基于成本核算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第四章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掌握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概念及产生过程,供应链合作关系与传统供应商关系的差异,供应链合作关系建立的路径。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马士华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马士华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内外部各个环节的协调与合作,以实现高效的物流运作和优化的资源配置。
马士华(Martin Christopher)是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他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为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马士华的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首先强调了供应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他认为,供应链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客户等各个参与方。
这些参与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之间的协作与合作至关重要。
因此,供应链管理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仅仅关注某个环节的优化。
其次,马士华的教学大纲强调了供应链的战略地位。
他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
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物流运作的管理,更是需要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以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因此,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将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此外,马士华的教学大纲还强调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他认为,供应链管理需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同时,供应链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对各种挑战。
另外,马士华的教学大纲还关注了供应链管理的伦理和社会责任。
他认为,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为了企业利润最大化,还应该考虑到各方的利益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在供应链管理中秉持公正和可持续的原则。
总之,马士华的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的框架。
这个框架不仅仅注重供应链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还关注供应链的战略地位、灵活性和创新性,以及伦理和社会责任。
通过遵循这个教学大纲,培养出的供应链管理人才将具备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各种挑战,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024版《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大纲

03
CATALOGUE
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的定义与构成
供应链的定义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 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的构成
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 能分工与合作,以资金流、物流或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提升企业竞争力
采购与供应链协同管理有助于企 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整体竞争
力。
采购与供应链协同的策略与方法
供应商协同策略
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商 合作关系,实现供应商
协同管理。
采购协同策略
通过集中采购、联合采 购等方式,实现采购协
同。
物流协同策略
优化物流配送网络,实 现物流协同管理。
信息协同策略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 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
结论与展望
课程总结与回顾
课程知识体系
涵盖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包括采购流程、供应商 管理、库存管理、物流管理等核心内 容。
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采 购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 能,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业采购与供应 链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实践 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 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案例三
某企业通过加强供应商合作,建立了 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提高了企业的市
场竞争力。
案例二
某企业运用电子化采购系统,实现了 采购活动的全流程管理和监控,有效 防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特点、组成和运作流程。
2. 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供应链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起源和发展-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的组成和运作流程2. 供应链战略规划- 供应链战略的制定- 供应链战略的实施与评估- 供应链战略与企业的竞争优势3. 供应链设计与优化- 供应链网络设计- 供应链节点设计- 供应链流程优化4. 供应链采购管理-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采购合同管理- 采购成本控制5. 供应链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 库存控制策略- 库存绩效评估6. 供应链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 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成本控制7. 供应链信息管理- 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构建- 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协同- 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8. 供应链风险管理-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 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 供应链风险控制与监控9. 供应链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供应链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与讨论三、实践教学环节1. 实验教学- 供应链仿真实验- 供应链优化实验- 供应链风险管理实验2. 案例教学- 国内外典型供应链案例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与分析- 案例总结与报告撰写3. 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开展供应链管理项目- 学生参与企业供应链管理实践- 企业专家讲座与指导4. 创新实践- 学生创新项目申报与实施- 供应链管理创新竞赛- 学生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流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 系统讲解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2. 案例分析法-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实验法-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实践技能-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4. 校企合作法- 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5.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 课堂表现、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2. 期末考试(50%)- 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3. 实践教学环节(20%)- 实验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校企合作项目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供应链管理概述(2周)2. 供应链战略规划(3周)3. 供应链设计与优化(4周)4. 供应链采购管理(3周)5. 供应链库存管理(3周)6. 供应链物流管理(3周)7. 供应链信息管理(3周)8. 供应链风险管理(3周)9. 供应链案例分析(2周)10. 实践教学环节(2周)总计:16周七、教材与参考书目1. 《供应链管理》(第2版),马丁·克里斯托夫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全球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全球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全球供应链管理是当今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将深入探讨全球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框架、实践案例以及最新趋势,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理解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全球供应链设计与优化的方法和技巧3. 能够分析和解决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的挑战和问题4. 熟悉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及工具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跨文化管理能力三、课程大纲1. 全球供应链管理概述- 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和趋势2. 全球供应链设计与优化- 全球供应链网络设计与布局- 全球供应链成本和风险管理- 全球供应链协调与合作3. 全球供应链执行和控制- 全球供应链信息系统与技术应用- 供应链可视化与监控- 全球供应链质量管理与改进4. 全球供应链创新与战略- 全球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全球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四、课程教学方式1. 理论授课:讲授全球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框架2. 案例分析:分析解决实际全球供应链管理案例3. 小组讨论:开展相关管理问题讨论与解决4. 实践项目:通过实际项目锻炼学生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五、课程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测试:考核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项目:完成全球供应链管理项目并撰写报告4. 课程论文:选题撰写一篇关于全球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论文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全球供应链管理》参考书目:- Chopra, S., & Meindl, P. (2013).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y, planning, and operation.- Sunil Chopra and Peter Meind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y, Planning, and Operation, Pearson, 2012- Christopher, M. (2016). Logistics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Lambert, D. M., & Cooper, M. C. (2000). Issues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imchi-Levi, D., Kaminsky, P., & Simchi-Levi, E. (2007). Designing and 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 concepts, strategies, and cases.。
《供应链管理》课程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课程编号:abl1124078课程属性:工商管理专业主干课/其它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商学院本科各专业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开课学期:第6学期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一、课程概述《供应链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融合战略管理、决策科学与组织间治理理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
它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运筹学和组织间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研究核心企业在设计、计划与运作供应链过程中的决策问题,将企业内运营管理决策扩展至企业间运营协调,将优化决策扩展至优化与治理并重。
本课程教授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应用于企业的供应商管理,内部供应链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
二、课程目标1.掌握战略匹配、供应链绩效、供应链驱动因素等基本概念和网络设计、综合计划、库存管理、运输策略等基本决策模型;2.熟悉供应链设计、计划和运作的基本过程、决策内容和决策分析框架;熟悉供应链冲突因素和供应链协调机制的设计思想;3.学会运用运筹学工具建立不同情境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学会运用组织间治理理论分析供应链冲突的基本技能;4. 了解供应链决策实践和决策理论的最新动态,了解供应链协调理论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集优化决策与冲突协调于一体的科学思维与管理意识。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本课程须完成的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1.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主要讲解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流程的推/拉观和循环观、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供应链决策周期和决策内容。
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供应链、如何概念化供应链中的活动,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而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供应链长期(设计)决策、中期(计划)决策和短期(运作)决策。
2.供应链战略匹配与供应链驱动因素。
回顾战略管理理论、引入供应链战略和企业战略匹配的概念,讲解战略匹配视角下供应链绩效与隐含不确定性之间的匹配关系,分析设施决策、库存决策、运输决策、信息决策、采购决策和价格决策等驱动因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课程编号:004045025课程类别:专业理论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学时数:48 学分数:3课程概述:《供应链管理》是研究供应链构建、运作与管理的基本规律、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专业主干课。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策略、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与供应链绩效评价等。
本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掌握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基本理论。
3、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理论,能够初步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
4、掌握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初步进行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构。
5、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诀窍。
6、掌握快速反应(QR)、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等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并能在物流管理中进行运用。
教学方法: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开篇事例、资料快照以及经典案例对各章概念进行最新阐释,并且在教学中要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我国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
同时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针对供应链的设计策略、库存策略、物流管理等不同议题进行探讨,并制作个案分析,提供学生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全面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以后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第1章供应链产生背景知识点:21世纪企业面临的竞争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供应链管理的含义、供应链管理模型及特征。
供应链管理培训大纲

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养的供应链管理人才,特制定本培训大纲。
二、培训目标1. 使学员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2. 提高学员对供应链各环节的运作及优化能力;3. 增强学员对供应链风险管理、成本控制、信息管理等关键问题的认识;4. 培养学员具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 提升学员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职业素养。
三、培训对象1. 企业供应链管理相关人员;2.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3. 供应链管理专业在校生;4. 对供应链管理感兴趣的社会人士。
四、培训时间根据学员需求,可定制培训周期,一般为3-5天。
五、培训内容第一部分:供应链管理概述1.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起源与发展;2.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3. 供应链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4.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规划与实施。
第二部分:供应链设计与优化2.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3. 库存管理与优化;4. 生产计划与控制;5. 物流与配送优化;6. 供应链绩效评估。
第三部分:供应链风险管理1. 供应链风险识别与分类;2. 供应链风险度量与评估;3. 供应链风险应对策略;4. 供应链风险监控与预警。
第四部分:供应链成本控制1. 供应链成本构成;2. 供应链成本控制方法;3. 供应链成本优化策略;4. 成本控制案例分析。
第五部分:供应链信息管理1. 供应链信息流概述;2. 供应链信息系统架构;3. 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协同;4. 供应链信息安全管理;5. 供应链信息化案例分享。
第六部分:供应链协同与整合2. 供应链整合策略;3. 供应链协同案例分享;4. 供应链协同与价值创造。
第七部分:供应链管理实践与创新1. 供应链管理创新趋势;2. 供应链管理实践案例分享;3. 供应链管理前沿技术;4. 供应链管理发展趋势与展望。
六、培训方法1. 讲师授课:采用PPT、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员团队协作、沟通协调能力;4. 模拟演练: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学员在实践中掌握技能;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供应链管理大纲

供應鏈管理之重要性
供應鏈從客戶開始,到客戶結束。 SCM是E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把企業活動與合作夥 伴整合在一起,成爲一個嚴密的有機體。 SCM幫助管理人員有效分配資源,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 減少工作周期。 市場競爭已不再是單純的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 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戴爾電腦今日之成就,原因在於超高效率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e化乃是企業e化與獲利的關鍵。
14 第七章 供應鏈管理 (SCM)
供應鏈發展階段
SAP為評估企業發展SCM的階段,提出「SAP卓越階段 (Stages of Excellence)」。 第一階段:不連結系統,這個階段企業顯著的特色是擁 有許多獨立系統、人工而且無效率的通訊方式。 第二階段:建立內部與外部介面,在這個階段,企業仍 是功能組織,但尚未善用網際網路的力量。此階段的買 賣雙方均以交易為重。 第三階段:內部整合及有限的外部整合效率,此階段的 企業是跨功能型態的組織。 第四階段:多企業整合,無縫式資訊分享,及互動化協 作都包含在此階段。協作模式連結了交易伙伴,進而促 使他們的運作宛如一家虛擬企業。
2 第七章 供應鏈管理 (SCM)
供應鏈管理之定義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對供應鏈中的資訊 流、物流和金流進行設計、規劃和控制,從而增強競爭實 力,提高供應鏈中各成員的效率和效益。 Simchi-Levi(2001)對SCM所下的定義:
供應鏈管理是利用一連串有效率的方法,來整合供應商、 製造商、倉庫和商店。 使得商品能以正確的數量生產,並在正確的時間配送到 正確的地點。 主要目的是要達到令人滿意的服務水準,並使得整體系 統成本最小化。 SCM兼顧了需求與供應,鏈上每一個環節都含有「供和需」 兩方面。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系统(SCM)》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51711课程性质学科方向(选修)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Ⅰ大纲本文一、课程内容(一)供应链管理概论1.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产生2。
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3. 供应链的流程及类型4。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5. 供应链管理的地位和作用6。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基本思想7。
供应链管理的国际发展趋势8.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模式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电子商务化供应链的方法和实现手段;电子商务支持供应链管理的途径等)(二)供应链管理的构建1。
供应链体系设计策略与原则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3。
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供应链内构筑战略伙伴关系与信任机制;合作伙伴的选择与评价等)(三)供应链管理中的战略与策略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业务外包战略客户资源管理战略准时采购策略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用户化定制与延迟策略(四)供应链管理下的管理与运作1. 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采购目标与策略;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组织;电子采购等)2。
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管理(传统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管理;供应链管理下的预测与计划等)3。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库存管理的基本方法;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策略等)4. 供应链物流管理(物流管理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国际物流;物流运作结构;物流中的储存控制;第三方物流等)5。
供应链管理的方法(QR;ECR;CM;ERP等)(五)供应链管理中的业务流程重组1。
供应链企业关系和业务流程重组的意义2. 供应链业务流程重组的原则和实施过程3。
供应链企业业务流程分析方法4. 供应链企业业务流程重组设计(六)供应链管理系统1. 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支撑技术2。
供应链的协调(供应链中信息的重要性;供应链中信息的应用;供应链失调与牛鞭效应;供应链失调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供应链协调中的障碍因素等)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842013
课程英文名称:Supply Chain Management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供应链管理》作为物流管理及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物流管理学科很重要的一个学术分支和研究与实践领域。
如何对供应链进行构建和有效的评价及管理,在理论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在实践上不断地有新的成果和标准问世,因为它不仅涉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命题。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学生在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供应链的设计和构造、能够合理选择供应商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能够在供应链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生产控制和协调以及库存的有效管理,能够进行供应链绩效的评价,并掌握信息技术如何在供应链管理中进行有效地应用等相关知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供应链基本理论的知识框架,能够对实际运作中的供应链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见解和提出有创造性的建议。
其具体能力如下:
1、能够进行不同类别的供应链的构造和设计
2、在现有供应链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供应链的优化
3、能够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进行分析
4、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5、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
6、能够对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进行选择和评价
7、能够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价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财务管理、运筹学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理论作业,以巩固基本知识,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其次,要求学生组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案例编写或案例分析报告,以提升其实践能力;三是要求学生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学术论文,以掌握供应链管理前沿;最后,要求学生对香港利丰集团的供应链管理实践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挖掘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分析总结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供应链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通过对供应链管理基本原理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构建供应链和评价其绩效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供应链管理基础知识、供应链的协调与优化、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和库存控制、供应链的绩效和信息技术等。
本课程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供应链管理概论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供应链管理概述
2)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产生与基本思想
3)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进展
重点: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内涵
难点:
供应链管理研究的进展
习题: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及其发展
第二部分供应链系统的类型与特征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供应链的类型
2)供应链成长理论与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
3)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
4)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特性
重点:
供应链成长理论与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
难点:
供应链成长理论与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
习题:
供应链管理运行机制,效率性供应链和反映性供应链。
第三部分供应链运作的协调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供应链协调问题的提出
2)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
3)供应链的激励问题
4供应契约的提出
重点:
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
难点:
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
习题:
提高供应链协调性的方法?
第四部分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
总学时(单位:学时):3 讲课:3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几种常见的供应链体系结构模型
2)供应链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3)基于产品的供应链的设计步骤
4)物流网络布局的优化方法
5)供应链运作系统的管理框架模型
重点:
供应链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难点:
基于产品的供应链的设计步骤
习题:
对产品进行供应链设计,何理解供应链运作模型框架。
第五部分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与评价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制约因素
3)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
4)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步骤与方法
重点: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制约因素
难点:
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指标体系
习题: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及制约因素
第六部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采购的定义及过程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
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准时化采购策略
4)供应商关系管理
5)全球采购
重点: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
难点: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
习题: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
第七部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与计划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现行生产计划与控制和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差距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特点
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模型
4)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系统的协调机制
重点: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特点
难点: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总体模型
习题: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特点?
第八部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2)物流网络与供应链管理
3)供应链企业运作中的物流管理
4)供应链中的物流组织与管理
5)物流外包与自营
6)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
重点:
物流网络与供应链管理;物流外包与自营;
难点:
物流外包与自营
习题:
物流外包、第三方与第四方物流的含义
第九部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问题
2)供应商管理库存
3)联合库存管理
4)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
重点:
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管理
难点:
供应链多级库存控制
习题:
VMI和联合库存管理本质
第十部分供应链企业运作的绩效评价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特点与原则
2)绩效评价理论
3)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4)平衡供应链记分法评价体系
重点:
平衡供应链记分法评价体系
难点:
平衡供应链记分法评价体系
习题:
平衡供应链记分法评价体系
第十一部分供应链管理与信息技术
总学时(单位:学时):3 讲课:3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2)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系
3)电子化供应链
重点:
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系
难点:
电子化供应链
习题:
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