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汇总
高二政治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9篇
![高二政治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096df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3.png)
高二政治教案社会历史的主体9篇社会历史的主体 1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二)课程标准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我党的各项政策和决议。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向群众学习的精神,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三)学法指导1.培养情感。
学生要培养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有了这种情感,就能够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向群众学习,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投身实践。
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去。
学生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在实践中服务群众。
在实践活动中,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3.参观学习。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学生可以组织参观活动,深入了解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培养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情感。
二、知识点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概念。
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从量上说,劳动群众始终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首先,从理论层次来说: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而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其次,从历史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例题:尼采说:“我的学说是:有上等人,也有下等人,一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出色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的、鸡毛蒜皮的人。
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
![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ee376a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2.png)
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
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
![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088d3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3.png)
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社会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和反映,它以社会群体为主体,反映了社会的变迁、演进和发展。
社会历史的主体包括了人类社会群体、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
人类社会群体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之一。
人类是社会的基本元素,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群体的存在和作用。
人类社会群体包括家庭、部落、国家等各种不同规模和形式的组织。
这些社会群体通过互动和合作,形成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社会制度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之一。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的总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框架。
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等各个方面。
不同的社会制度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关系的演变。
例如,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都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制度形态。
社会文化也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之一。
社会文化是指社会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习俗。
它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念、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
社会文化反映了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演进不仅影响着社会历史的走向,也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历史的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程。
人类社会群体通过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塑造和传承,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群体的行为和思想,促使社会历史的演进。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群体、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历史的变迁和发展,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类社会群体、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程。
深入研究社会历史的主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752ecb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d.png)
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引言社会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学科,旨在揭示社会的演化、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本文将讨论社会历史的主体,包括人类自身及其活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制度等因素。
人类自身及其活动人类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人类作为社会动物,通过不断的活动创造出社会历史。
人类的活动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政治活动包括政府的建立、统治方式的形成等;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等;文化活动包括宗教、艺术等。
人类通过这些活动塑造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轨迹。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进步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生产力,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技术进步可以包括农业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信息技术的革新等。
这些技术进步都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
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和设备的发展,还包括知识、科学的进步和应用。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医疗、教育、通信等领域的巨大变革。
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社会的生产效率,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社会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进行组织、调节和管理的制度安排。
经济制度是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经济制度,如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度等。
每一种经济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分配方式。
不同的经济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经济制度的变革常常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例如,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标志着社会生产力、劳动关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
结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多个因素的综合结果。
人类自身及其活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制度等因素共同作用,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社会历史的主体高考知识点
![社会历史的主体高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336c1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c.png)
社会历史的主体高考知识点社会历史是高中历史学科中的重要一部分,也是高考中必考的内容之一。
社会历史主要涉及社会结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等领域,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为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围绕着社会历史的主要知识点展开讨论。
社会历史的核心要素之一是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个群体的相互关系,包括社会阶层、社会团体、社会等级等。
社会结构的变迁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在中国历史中,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相对固定,以皇帝为核心的封建皇室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等在社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种社会结构的特点和演变过程是高考中经常涉及的知识点。
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分配方式。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农耕经济是主导,它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是主要的经济活动,同时也存在商业交流和海外贸易。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制度经历了从封建主义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每一个阶段的经济制度变迁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制度也是社会历史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政治制度是社会中组织政治生活的组织形式和原则,包括君主制、共和制、专制制度等。
中国的政治制度也是多样化的,历史上出现过封建君主制、民主共和制、军阀混战等。
建国以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目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也是高考中常常要求考生掌握的知识点。
文化传承是社会历史不可或缺的部分。
文化传承是指社会中对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艺术形式等的传承和演变。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多种思想流派,以及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
这些文化传承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精神风貌,也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社会历史是高考中常考的内容之一,涉及了社会结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知识。
理解社会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对过去的了解,也为我们理解现实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48c67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1.png)
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总结词
社会历史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详细描述
社会历史主体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如生产商品、提供服务等,同时也创造精神财富 ,如艺术、文化、科学等。这些财富的创造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历史主体与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社会历史主体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THANKS
感谢观看
组织主体通过组织内部的协作和协调,实现共同的目标 和利益,对社作用,是实现社会 目标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
组织主体具有规范性和效率性,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 资源,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国家主体
国家主体是指国家政权及其代表的阶级利益,是社会历史中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主 体。
04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
总结词
社会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社会形态的演进 。
详细描述
社会历史主体包括个人和群体,他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矛盾运动中,主体通过创新和改革,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从而推动社会形态的演进。
《社会历史的主 体》课件
目录
•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 社会历史的主体类型 • 社会历史主体的特征 • 社会历史主体的作用 • 社会历史主体的未来发展
01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社会历史的定义
社会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 史过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社会历史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
政治: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必修4)
![政治: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2bd78c0af18583d0496459fe.png)
1 、“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个人 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主要说明: A 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B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 生的源泉 C 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实践为个人提供了 衣食住行等条件 D
. 2 、人区别动物的根本特征在于人具有社 会性,人的活动具有“先思而后行”的特点。 人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行”。这表明
/ 家政公司
弓箭,提起佩剑朝东舌走咯过去,嘴中满是讥讽嘲笑之话.木儒の剑锋,冷冷地指着东舌の背后,冷然讥笑道:"钱塘王啊钱塘王,想否到您也有今天,今日您の人头是我の,在您死之前,我要好好地羞辱壹番,我要让您尝受壹下宫刑の痛苦/"东舌脑江中怒火中烧,顿时壹股暖流贯穿全身,胸腔の伤口很 快随即愈合,痛苦之感很快消失."滚/老子送您上天/"说时迟,那时快.刀光壹闪/东舌拔出咯腰刀,登时寒光四射,刀刃破空袭出,所有人瞬间失色.唰/壹声惊鸿匹练过后般の裂帛声,东舌壹瞬间将木儒の二弟给解决咯.望着下体鲜血迸流,壹股痛彻心扉の痛苦油然而起,木儒瞬间如同死猪壹般哀嚎 咯起来.东舌趁势壹个旋风回腿横扫,扫倒身边の甲士,提起手中の流光冥火枪,壹个鱼跃滚到咯滑坡之中,直滚滚の滚下咯山林.众人壹脸呆滞地望着东舌逃走,连神都没什么回过来/木儒面如死灰,破空痛苦地大骂:"壹帮废物/快去通知奉先,给我召集精兵精将,我誓要将那小王八蛋碎尸万段/"东 舌滚下山坡,因为饥饿过度,暂时昏迷咯过去.此时,只见壹个女子身着壹袭白衣,背着草药背篓从另外壹边林间刚好出来,看见晕倒在大石头旁の东舌,连忙跑咯过去.PS:(那两天要回乡下过年啦,同时也预祝各位兄弟姐妹新の壹年财源滚滚,家和万事兴/最后厚着脸皮求壹下打赏和推荐月票) (未完待续)叁百壹十部分欺人太甚/斜阳缕缕,透过窗户.慢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0c7442755acfa1c7aa00cc41.png)
你同意以上的观点吗?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 会存在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历史是少数 英雄人物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的决定作用。
两种基本形式: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2)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 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物质资料 的生产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1、材料一、二说明什么道理?材料三说明什么道理? 2、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 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和 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 步和发展。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 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原生态民歌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 “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它 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重要部分。是百姓的杰作,是大众语 言的精华。
我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 陕北和山西的山曲、信天游,甘、青、 宁地区的花儿,江浙一带的吴歌,赣、 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以及其他各 民族的山歌等。
年画
人民群众直接创造 了精神财富
剪纸 虎头鞋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 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 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 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 材料二: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 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恩格斯 材料三: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 同,打破了大锅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在 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2024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50aab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b.png)
社会历史的主体(一)引言: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指影响和驱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力量。
这些因素和力量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社会的演变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社会历史的主体,展示了社会历史中的五个重要影响因素和力量。
正文:一、政治体系1. 政治制度:各种政治制度的兴起和变迁对社会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2. 政府和行政组织:不同政府形式和组织结构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3. 政治家和领导人:个人的影响力和决策能力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轨迹。
4. 政治动态:政治冲突、政治变革和政治成熟度等因素对社会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5. 政治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革具有深远影响。
二、经济体系1. 经济结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结构的变迁对社会历史有着巨大的影响。
2. 经济政策和制度:不同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
3. 经济活动和产业变革:商业、贸易、技术创新等经济活动影响着社会历史的演进。
4. 经济问题和挑战:经济危机、贫富分化等经济问题对社会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5. 经济思想和理论:不同的经济思想和理论对社会历史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指导作用。
三、文化体系1. 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不同的价值观念塑造了社会历史的基本框架和行为准则。
2. 文化传统和习俗:文化传统和习俗对社会历史的稳定和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3. 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和知识体系的普及和发展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革新起着重要作用。
4. 文化创作和艺术表现:文化创作和艺术表现对社会历史的审美和文化形态产生影响。
5. 文化交流和对话: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对话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多元和融合发展。
四、社会组织1. 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2. 组织和团体: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社会组织对社会历史具有塑造和引领作用。
3. 社会运动和抗争:社会运动和抗争对社会历史的变革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点总结
![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d1fa86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c.png)
社会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涵盖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演变和变革。
以下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点总结:
人类社会的起源和演化:人类社会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经历了农业革命、城市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形态。
古代社会:包括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
这些文明的发展涉及政治制度、社会阶层、文化艺术等方面。
中世纪社会: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欧洲社会,主要以封建制度为基础,教会权力和国家权力相互交织,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
近代社会:指16世纪以后欧洲的社会变革,包括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兴起、殖民扩张等,引发了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
现代社会:指18世纪以后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变革,包括民主主义的兴起、工人运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等。
世界历史: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包括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各个地区的历史演变和文明交流。
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包括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等不同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变迁,以及各种政治体制的出现和发展。
经济发展和变革:包括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市场经济等不同经济形态的演变,以及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变化。
社会阶层和社会结构:包括贵族、农民、工人、资产阶级、中产阶级等社会阶层的形成和演变,以及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工的变化。
文化和艺术:包括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变革,以及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以上是社会历史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当然,每个历史时期和地区都有其特殊性,还有许多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值得深入了解和研究。
社会历史的主体(二)
![社会历史的主体(二)](https://img.taocdn.com/s3/m/5651621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7.png)
社会历史的主体(二)引言概述: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指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主体力量,包括个人、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等。
这些主体力量不仅是社会历史的参与者,更是社会历史的塑造者与推动者。
在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各种主体力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复杂网络。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历史的主体,并详细解析其中的关系和作用。
正文:一、个体的主体性1. 个体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与地位2. 个体的意识与行动对社会历史的影响3. 个体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互动关系4. 个体主体性的发展和变化5. 个体主体性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启示二、社会群体的主体性1. 社会群体的概念与特点2. 社会群体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3. 社会群体的组织与行动方式4. 社会群体之间的竞争与协调5. 社会群体主体性的发展趋势与影响三、社会组织的主体性1. 社会组织的分类与特点2. 社会组织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力3. 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4. 社会组织的权力与利益博弈5. 社会组织主体性的发展与变革四、意识形态的主体性1. 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的塑造作用2. 意识形态的产生和演变过程3. 意识形态对个体和社会群体的影响4. 意识形态的传播与传承5. 意识形态主体性在社会历史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五、权力与利益的主体性1. 权力与利益对社会历史的驱动作用2. 权力与利益的来源和分配机制3. 权力与利益的影响范围4. 权力与利益的竞争与冲突5. 权力与利益主体性的发展与挑战总结: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个体、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权力与利益等多种力量。
这些主体力量在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
个体的主体性体现在其意识和行动上,社会群体的主体性体现在其组织和行动方式上,社会组织的主体性体现在其权力和利益博弈上,意识形态的主体性体现在其对社会历史的塑造上,权力与利益的主体性体现在其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上。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
![社会历史的主体(课)](https://img.taocdn.com/s3/m/d3898de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e.png)
02
组织通过制定规则、政策和计划,协调和推动 社会的发展进程。
04
组织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和地位受到政治制度、经 济环境和国际形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家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
国家是具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在社会 历史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
国家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和地位受到 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以及国际 政治和经济格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创造力,在各 个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社会 进步。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因个人素质、能力和贡献的不同而有 所差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群体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
群体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集合体 ,他们在社会历史中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群体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和地位 受到社会制度、政治环境和文化 传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社会历史的主体
$number {01}
目 录
•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 社会历史的主体类型 • 社会历史主体的互动关系 • 社会历史主体的变迁 • 社会历史主体的未来展望
01
社会历史的主体概述
社会历史主体的定义
社会历史主体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中 起主导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社会历史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 主要力量,通过其行动和决策影响社 会发展进程。
02
科技创新驱动
03
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 级和转型,提高社会历史主体的 核心竞争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社 会历史主体的长期繁荣。
THANKS
群体通过共同的目标、信仰和价 值观,凝聚力量,推动社会变革 和发展。
群体在社会历史中的影响力和作 用力取决于群体的规模、组织结 构和行动能力等因素。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fc9d898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2.png)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海导航1.学习目的理解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掌握群众观点和群众道路的根本内容。
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道路对待和处理问题的才能。
坚持群众道路,维护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2.学习指导本框题主要是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道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讲两层意思:一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二是人民群众在社会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群众观点和群众道路主要讲了三层意思:一是群众观点,二是群众道路,三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道路的理论意义。
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时,要重点理解和掌握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一理论观点对于实际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络,人民群众是社会理论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根本观点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道路,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学习探究知识归纳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消费方式决定社会开展的根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消费开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主要表如今三个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充分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道路,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全面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
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人民群众是指A.劳动群众B.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C.统治者和剥削者D.一切被统治者2.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包括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②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消费……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4.曲辕犁的创造,进步了农作物的产量;“珍妮机〞的出现,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后,大大推进了产业革命,物质财富简直像魔术似地变换出来。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427b682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6.png)
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指人类社会从远古时期到现代所经历的各种变化和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族、地域等各个方面。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类,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意识和创造力的生物,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
人类的进化历程人类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大约六百万年前的非洲,当时的人类祖先是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动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人类开始逐渐演化成为具有语言和文化的生物,进入了智人时代。
在智人时代中,人类开始发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创造了石器和火种等工具,逐渐建立起定居生活的形式。
在此基础上,人类开始发明文字、建立城市、形成国家和民族等,走向了文明和社会制度的成型。
历史上的主要社会形态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不同的社会形态。
在人类全面利用农业的阶段,人类进入了农业社会。
农业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以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农民为社会经济的主力军,出现了一个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和王朝。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工业革命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社会的面貌,人类开始进入了工业社会。
在工业社会中,工业生产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出现了资本家和工人这两个阶级。
这种社会形态上的巨大变革也带来了更广泛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变革。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扩张,资本主义也由于各种因素发生了急剧变化,社会主义政治走向全球并成为另一种显著的社会形态。
社会历史的意义社会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史,它不断反映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自我认识等各个方面的历史进程,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会历史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科技进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促进了人类文化的繁荣,同时也呈现出了许多消极作用和问题。
比如,文明的进步也带来了世界上不公和不平等问题的严重影响。
社会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客观地记述事实,而在于启示人们思考和学习。
社会历史反映了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理解,能够为今天的人们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为未来的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80d0e3e3f8c75fbfc77db2df.png)
• (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6)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 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 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 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 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 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 后面貌的事例表明 •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基础 •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 展的决定力量 •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的源泉 •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 主体的作用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思考我们今天的巨大精神成就是由谁创造的
历史现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翻身求 解放,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拥护和支持。妻子送郎 当红军,母亲送儿上战场,千百万父老乡亲推小 车、抬担架支援前线的动人情景,都是人民支持 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的真实写照。 陈毅同志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 区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 思考淮海战役的胜利说明了什么
• (2010安徽卷)为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 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 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 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 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③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 • 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 A.①② B.③④ • C.①④ D.②③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思考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毛泽东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5d3eec462b160b4e767fcf68.png)
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强者。
——雨果
3、2011年7月9日至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 来到陕西咸阳、西安等地,访农户、看超市,深入工厂 农村、物流公司,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就当前经济 运行有关问题调研。体现了我国政府( C ) ①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经济权利和自由 ②尊重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主体地位 ③听取和采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意见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温家宝听取对政府 工作的意见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
(4)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
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
2、《新贵妃醉酒》是以京剧“贵妃醉洒”为蓝 本,辅以时尚编曲、配器,由李玉刚反串演唱的带有戏
曲风格的歌曲。人们为李玉刚这位草根艺人的精湛艺术
所折服。这充分说明( D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中精神产品的创造主体 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着丰硕的精神产品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 场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群 众的感情。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
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高中政治必修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1da6732f58fb770bf78a55f1.png)
C 3.上题还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曲辕犁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黄道婆改进 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珍妮机”的出现,使大批 的纺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过的蒸汽机广泛应用后, 物质财富简直像魔术似的变换出来。劳动群众以自己 的体力和脑力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社会上才有了数不 清物的物质财富。这些事物说明( ) A.生产工具是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C B.机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C.人民群众是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社会财富是由少数发明家发明创造的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这何等英伟,然 而不要忘记他后 你对鲁迅的观点是如何理解的? 面跟着许多兵。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 (1)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孟 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 也。水则载舟,水则覆 舟。”“失天下者,失其民 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 荀子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 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 子,我深情地爱“拜人民群众为师,恭恭敬 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 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 策,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
(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体现了实践与认 识的辩证关系
②群众路线的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 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根本目的 力量源泉 工作方法 “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不少。其原因
社会历史的主体例子
![社会历史的主体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72254fe7e009581b6bd9eb75.png)
社会历史的主体例子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
《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明代著名的《本草纲目》,就是总结了历代的药物学家、医学家和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经验,特别是药物经验,而由李时珍经过27年艰苦劳动,加以检验、丰富和发展,所完成的药物学巨著。
西汉后期的《汜胜之书》,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元代的《王祯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是直接总结劳动群众的农业生产和饲养经验写成的。
这些说明了什么?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2)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那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呢”?作家著书立说需要“文房四宝”,演员表演需要舞台道具,科学家做试验离不开仪器设备。
这说明了什么?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华彦钧即“瞎子阿炳”,1893年出生,一生坎坷,献身音乐。
他创作演奏的6首二胡、琵琶乐曲是我国民族音乐的瑰宝,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
其中,《二泉映月》被列为世界十大名曲之一,被美国宇宙飞船带入太空播放。
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3、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毛泽东材料二: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恩格斯材料三: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的创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
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政治: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必修
![政治: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cc553a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b.png)
02
社会历史的主体:个人
个人的社会历史角色
创造者
01
பைடு நூலகம்
个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通过自身的行为和决策影响着社会
历史的发展。
参与者
02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如政治家、企业家、文化
国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的 出现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的产物。
国家的发展
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态 ,包括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 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等。
国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国家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保障公民的权利 和利益。
推动经济发展
社会历史是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中创造的,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自身 的认识和改造过程。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文 化等方面。
社会历史的主体及其作用
1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类,人类在社会历史中扮演 着创造者、继承者、发展者的角色。
2
人类在社会历史中通过生产、生活、交往等活动 ,不断创造和发展着社会,推动着历史的前进。
个人在传承和发扬文化方面也起 着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和文艺活 动等途径传递文化价值。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发展
01
02
03
自我实现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不断追 求自我实现和发展,通过 不断学习和成长实现自身 价值。
社会责任感
个人应具备社会责任感, 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 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进 步贡献力量。
适应时代变化
03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f56395c36137ee06eff91874.png)
2.党的群众路线 2.党的群众路线 ①群众路线的地位: 群众路线的地位: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 法和工作方法。 法和工作方法。 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中来,到群众中去。 中来,到群众中去。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 意义(两个重要保证) 意义(两个重要保证)
从哲学角度, 从哲学角度,谈谈为什么要在广大党员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 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 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 ( 1 )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 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 创造者, 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变革的决定力量。 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 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 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是党的 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只有树立马克思主 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 义群众观点,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沙俄时代某思想家认为,群众是一串“ 沙俄时代某思想家认为,群众是一串“零”, 再多也是零, 再多也是零,而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面的非零 实数,一加到前面,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实数,一加到前面,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你赞同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 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 瞩目的业绩么? 瞩目的业绩么?
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 以上事例说明了什么? 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命运我把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政治学科学案
课题: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时间:1课时
主备:张广学复备:王娟周兰备课组长:魏新春张广学教研员:张广学
【使用说明】
1、课前25分钟根据课前预习案部分,把握教材体系,掌握重点内容。
2、课堂上学习小组积极合作,互相交流探讨,高效展示点评,分层达成目标。
3、检测题限时8分钟内完成;附加题A层做,带※C层可不做。
【学习目标】
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基本内容
情感、态度目标: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课前预习案】
要求:利用课前25分钟时间,自主复习,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
【创设情境】
歌唱《众人划桨开大船》: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弱不经风雨,百里森林并肩耐岁寒, 耐岁寒。
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百舸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
思考讨论:歌曲形象地说明什么哲理?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人民群众含义:
注意:(1)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英雄人物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2)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具有不同的内涵。
(3)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社会历史首先是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具体表现:
在合作中提升学习的兴趣在探索中追求知识的真谛
①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的决定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课内探究案】
要求:1.小组内讨论交流预习成果,互相解疑答惑,完善问题答案,并标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展示。
2.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探究活动:读材料,揭本质
2009年3月9日,某市市委书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生活更舒适,更幸福。
因此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该市也非常注重对环境生态的保护,力争在大项目大发展的同时,青山绿水仍美,碧海蓝天更醉。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生活更舒适,更幸福”的原因。
★有效训练(限时8分钟完成)
1.重民生、促和谐是今年政府工作的原则之一。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其哲学依据是
A.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草根道德是我们社会健康的道德细胞,草根人物理应是“道德中国”建设的主体。
从历史唯物主义看,这是因为
A.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B.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组委会将感动中国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
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上述材料
充分表明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唯一力量
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构成社会历史
5.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
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
A.社会历史的创造者B.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引导者D.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6.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这说明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邓小平同志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
”据此回答7~10题。
7.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包括
①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我们党坚持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①一切为了群众②一切依靠群众③从群众中来④到群众中去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10.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有
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②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④是保证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因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课后拓展案】
11.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抢,放飞梦想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下面对劳动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②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③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④劳动群众就是指体力劳动者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
这说明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这说明了:
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④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下面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是:
①相信群众②一切为了群众③一切向群众负责
④一切依靠群众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
16.西方一位哲人说,历史是“上帝的作坊”。
事实上,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依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历史是上帝的作坊”和“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说明“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在知识梳理、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及时复习,所向披靡;展现自我,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