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发展史

合集下载

酒店发展史

酒店发展史

1定义:酒店是一种经过政府核准,以为旅客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十世纪初)(美)斯塔特勒饭店——新型饭店时期(饭店联号阶段)(美)希尔顿喜莱登假日我国酒店的产生和发展最早殷商时代的驿站(官)逆旅(民)——(周)馆舍——(秦汉)旅馆——(魏晋)四夷馆(外宾)——(唐元)蕃坊、四方馆、会同馆——(鸦片战争后)现代饭店,20、30年代(北京饭店)最早——50、60年代(广州东方宾馆)(招待所)只提供吃、住——70、80年代酒店开始(长城、白天鹅)功能齐、设施豪华、几乎什么服务都有。

3分类:根据酒店的经营性质分1、商业(务)性酒店2、度假性酒店3、长住性酒店(公寓)4、汽车酒店5、机场酒店6、旅游酒店7、会议性酒店根据酒店客房数量和规模划分1. 超大型酒店:2000间客房以上2. 大型酒店:1000间客房以上3. 中大型酒店:500-1000间客房4. 中型酒店:200-500间客房1、 5. 中小型酒店,小型酒店:50-200间客房根据酒店地理位置划分1、1、公路性2、机场3、城市中心4、风景区划分原则1、设备2、服务,两者缺一不可划分等级五个等级以“星”表示,一二三四五(四星豪华)1、一星酒店食宿2、二星酒店食宿、小卖部、邮电、理发等3、三星酒店食宿、会议室、游艺厅、酒吧、咖啡厅、美容室、客房宽大有空调、彩电4、四星酒店食宿、设备豪华、设施完善、服务项目多、服务质量优良、物质享受,精神享受。

1、5、五星酒店业活动,这种活动的产生是酒店开端的必备条件,后来随着商品活动使人类扩大活动的范围,从而产生居住等更多的需求,也就使酒店的基本功能日益增加,这从酒店的四个发展阶段不难发现。

第一时期:客栈时期产生于十八世纪前,当时名称是客栈,设备简陋,安全性差,仅能提供住、吃,服务质量差。

第二时期:豪华酒店时期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当时英国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

星级酒店的历史演变

星级酒店的历史演变

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客户需求和行为习惯 ,提供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02
01
互动与参与
鼓励客户参与酒店服务和产品的设计、改进 等环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04
03
05 星级酒店的历史与文化影响
星级酒店对旅游业的推动
星级酒店的出现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旅游业的发展。 它们不仅提供了高质量的住宿服务,还带动了餐饮、交通、 旅游景点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土酒店品牌的崛起
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一些本土酒店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 如香格里拉、万达等。这些本土品牌通过提供具有地方特色 的服务和体验,逐渐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口碑。
02 现代星级酒店的发展
20世纪中期的国际酒店品牌
希尔顿酒店
20世纪50年代,希尔顿酒店集团 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以其标 准化和高效的服务著称,成为国 际酒店业的领军品牌之一。
展开竞争。
04 星级酒店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术在星级酒店的应用
A
智能化管理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酒店内部管 理的高效化和智能化,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营效 率。
无人化服务
引入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技术,提供无 人化服务,如自助入住、自助退房等,提 升客户体验。
B
C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 术,提供沉浸式的客户体验,如虚拟旅游、 虚拟房间预览等。
铁路酒店网络的形成
随着铁路交通的发展,欧洲出现了一 批铁路酒店,这些酒店通常与铁路公 司合作,为旅客提供便捷的住宿和交 通服务。
20世纪初的美国酒店业
度假酒店的发展
20世纪初,美国旅游业逐渐兴起,人们开始意识到度假的重要性。因此,一些 度假酒店开始出现,提供休闲和娱乐服务,吸引游客前来放松身心。

中国自主品牌酒店发展历史

中国自主品牌酒店发展历史

中国自主品牌酒店发展历史
中国自主品牌酒店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

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旅游业逐渐兴起,酒店业也随之蓬勃发展。

为了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开始尝试创立自己的酒店品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锦江之星和如家快捷酒店。

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自主品牌酒店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继加入酒店业,创立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酒店,如汉庭酒店、7天酒店、格林豪泰酒店等。

这些品牌酒店在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了中国自主品牌酒店发展的代表。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国自主品牌酒店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如文化主题酒店、智能酒店、健康养生酒店等。

同时,中国自主品牌酒店还积极拓展国际化市场,通过海外投资和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自身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自主品牌酒店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其在中国酒店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连锁酒店发展史

中国连锁酒店发展史

中国连锁酒店发展史中国连锁酒店发展史是关于中国酒店行业中连锁酒店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

以下是对中国连锁酒店发展史的详细阐述: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旅游业和经济开始迅速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增加,一些国内企业开始尝试引进国际连锁酒店品牌,并成立了一些本土的酒店连锁品牌。

这个阶段的连锁酒店主要目标是满足国内外游客基本的住宿需求。

增长与扩张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国际连锁酒店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一些本土酒店集团也开始扩张并发展自己的连锁品牌。

这个阶段的连锁酒店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服务质量和市场营销。

品牌竞争与区域扩张阶段(21世纪初至中期):在这个阶段,中国的连锁酒店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增长和激烈的竞争。

国内外的知名连锁酒店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主要城市建立起了大量的分店。

同时,一些本土酒店集团也开始加大品牌建设和扩张力度,发展出了不少具有地区影响力的连锁酒店品牌。

专业化与品牌差异化阶段(21世纪中期至今):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中国连锁酒店行业逐渐进入了专业化和品牌差异化的阶段。

连锁酒店开始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深耕市场细分以及品牌特色的打造。

同时,一些本土酒店集团积极进行结构调整,通过并购、联盟等方式加强自身实力和竞争优势。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加强,绿色酒店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中国连锁酒店行业逐渐兴起。

越来越多的连锁酒店开始引入节能环保技术,改善资源利用效率,并推行环保政策和可持续经营模式。

当前,中国连锁酒店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酒店市场之一,并继续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

连锁酒店通过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模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更便利和多样化的住宿选择。

同时,中国也出现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土连锁酒店品牌,并在国际市场上扩张和竞争。

中国近代酒店发展史

中国近代酒店发展史

中国近代酒店发展史
中国近代酒店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时期。

在鸦片战争后至民国期间,酒店业最为繁华,出现了名为“招商客栈”的高档旅店。

这个时期的酒店已经初具现代酒店的雏形,提供食宿等服务,但设施相对简单。

1949年至1978年期间,招待所成为主要的接待设施。

这一时期的招待所数量不多,功能单一,主要为客人提供简单的食宿服务,没有现代化的经营和管理,也不追求经济利益。

1979年至1985年是中国酒店业发展的转折点,称为“涉外宾馆”时期。

这一时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逐渐兴起,酒店业也开始快速发展。

这个时期的酒店开始引入一些现代化的经营和管理理念,例如引进外商投资、建立合资酒店等。

1986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酒店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旅游业的繁荣,酒店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也更加多样化。

同时,中国酒店业也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引进更多的国际品牌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总的来说,中国近代酒店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客栈到现代化酒店的演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酒店业不断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酒店业发展模式。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中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第一节:中国大陆酒店业发展历史我国酒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1980年前)、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和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以后),到目前为止行业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星级酒店、普通旅馆和经济型酒店(经济型酒店因为行业规范还未成形,有部分酒店与3星级及以下酒店、社会旅馆有重合)构成行业的三种基本业态,以发展相对成熟的星级酒店为整个行业的支柱和代表。

对于中国酒店的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目前势头正旺,已经成为中国酒店业发展的亮点。

为了更好的理解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本报告先对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历史做以简单介绍。

国外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情况大致如下:首先,20世纪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经济型酒店的萌芽与发展初期。

20世纪30年代,随着美国大众消费的兴起以及公路网络的发展,汽车旅馆开始出现,为平民的出游提供廉价的住宿服务。

其次,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酒店数量迅速增长,而且产品形态呈现丰富的层次性,开始朝着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

连锁经营开始取代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单体酒店开拓出快速发展的扩张途径,一些发展得比较成熟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并购整合单体酒店。

同时,经济型酒店开始了国际化的发展,从美国传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以及欧洲。

这种扩张同时刺激了本土经济型酒店的兴起,尤其是欧洲的经济型酒店开始快速发展。

到80年代末期经济型酒店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的成熟酒店业态。

再次,从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经济型酒店行业开始进行品牌调整。

经过长期的快速发展,经济型酒店进入了市场的成熟期,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扩张的动力逐渐减弱。

市场竞争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资金运营不通畅的品牌,一些大而强的品牌则得益于资本实力和管理实力变得越发强大。

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转向服务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市场细分、产品多元化等企业内部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星级酒店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星级酒店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提供独特的体验式服务,如主题 客房、特色餐厅、SPA中心等,增 加客户黏性和忠诚度。
跨界合作
与其他产业进行合作,提供跨界 服务,如与艺术、文化、科技等 产业的合作,创造新的服务模式 和价值。
可持续发展
环保理念
将环保理念融入酒店建设 和经营中,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发 展。
社区参与
与当地社区建立合作关系 ,参与公益活动和社区发 展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星级酒店开始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节能减排 技术、推广可再生能源、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成为星级酒店业的新趋势。同时 ,酒店也开始关注社会责任和员工福利,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Part
02
星级酒店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智能化服务
01
星级酒店正逐步实现智能化服务,包括自助入住、智能客房控
VS
连锁酒店的兴起
希尔顿、万豪、喜来登等连锁酒店品牌开 始崭露头角,通过标准化服务和品牌营销 赢得了市场份额。这些连锁酒店的出现也 推动了酒店业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21世纪的星级酒店
全球化与多元化发展
进入21世纪,星级酒店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酒店开始注重文化元 素和地域特色,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体验。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酒店 预订平台和社交媒体营销成为新的营销手段。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在服务方面不断创新是酒店保持竞争力的关 键。星级酒店可以推出个性化服务、定制化 体验等创新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 期望。同时,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和 客户体验也是重要的竞争策略。
Part
04
星级酒店的未来展望
星级酒店起源于欧洲

酒店发展大事记

酒店发展大事记

酒店发展大事记酒店业作为旅游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革。

本文将以大事记的形式,梳理酒店业发展历程,挑选关键事件进行探讨,以展现酒店业发展的脉络和重要节点。

一、20世纪初的酒店业发展1. 1907年,哈维·威克斯在美国密歇根州大怕商务旅社开设了第一家精品酒店,奠定了现代酒店产业格局。

2. 1927年,庞多诺夫瓜达拉哈拉酒店在古巴拉开,标志着拉丁美洲的酒店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3. 1930年代,随着飞机的发明和商业飞行的普及,酒店业迎来了长足的发展,国际酒店品牌纷纷进入不同国家,推动了全球酒店业的蓬勃发展。

二、80-90年代的酒店业发展1. 1983年,美国文华东方酒店集团成立,标志着亚洲的酒店业开始崭露头角。

该集团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标准,推动了亚洲酒店业的快速发展。

2. 1988年,马里奥特拉维斯尼于意大利米兰成立了策略酒店集团,开创了“设计酒店”概念,引领了全球酒店业的新潮流。

3. 1992年,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开业,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国际五星级酒店,标志着中国酒店业踏入新时代。

三、21世纪以来的酒店业发展1. 2001年,携程网在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酒店业进入互联网时代。

随后,OTA平台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酒店预订方式和市场格局的变革。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各地的酒店走向国际舞台,提升了中国酒店品牌的知名度和国际形象。

3. 2014年,Airbnb成为全球住宿分享平台的领军者,引领了共享经济在酒店业的深刻影响。

这也促使传统酒店业加速转型和升级,迎接新形势的挑战。

四、未来酒店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酒店业将加速智能化,提高服务效率和个性化定制程度。

2. 可持续发展: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成为酒店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新型材料和清洁能源将在酒店建设和运营中得到广泛应用。

3. 体验式服务:未来酒店将不仅提供住宿服务,更加注重为客人提供独特的体验和情感共鸣,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历史

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历史

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历史
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阶段:
1. 古代客栈时期:中国古代客栈最早出现在商朝,当时被称为“逆旅”,主要为远行的商人和旅客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

2. 近代旅店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近代旅店开始兴起。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些现代化的旅店,如上海的汇中饭店、北京的六国饭店等。

3. 现代酒店时期: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中国的酒店业开始发展起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中国的酒店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4.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酒店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中国的酒店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5. 21 世纪:21 世纪以来,中国的酒店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中国的酒店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酒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酒店的发展历史

酒店的发展历史
(3) 招商客栈:
3、中国现代酒店:
我国现代酒店的发展,虽然有了十分可喜的成就,但以国际标准要求,尚存在不少问题,主要突出反映在服务质量上。
美国希尔顿酒店集团
国际港丽酒店、希尔顿大饭店、双树大饭店、大使套房酒店、家木套房酒店、哈里逊会议中心、庭园旅馆、汉普顿旅馆、希尔顿渡假俱乐部
美国精品国际饭店公司
品质客栈、舒适客栈
美国最佳西方酒店国际集团
以输送全权管理和委托管理为主
美国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
威斯汀、喜来登、福朋、圣瑞吉斯、至尊精选、艾美酒店
STEP5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2、中国近代酒店: (1)西式酒店: 西式酒店是19世纪初外国资本侵入中国后兴建和经营的酒店的统称。 这类酒店在建筑式样和风格上、设备设施、酒店内部装修、经营方式、服务对象等都与中国传统客店不同,是中国近代酒店业的外来成分。 1840-1939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23个城市中已有外资建造和经营的西式酒店近80家。 处于发展时期的欧美大酒店和商业旅馆的经营方式,也于同一时期,即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被引进中国。
1898年,里兹回到巴黎,他在旺多姆广场上开设了一家在巴黎所有酒店中最大的酒店。 他希望在这里就餐的人,能在酒店一边聊天,一边喝着茶或咖啡,所以在附带的花园中设置了一应俱全的桌椅。 他摒弃了在墙面上装裱墙纸的老式做法,用油漆漆墙。 在此之前,巴黎所有大酒店的房间都不设浴盆,里兹却在卧室里安装了私用浴盆。 在里兹酒店,里兹还规定了服务员的服饰: 男服务员佩戴白色领带;服务部领班佩戴黑色领带;侍者佩戴铜纽扣。 以后,这也成为一些酒店的传统服饰。
4、喜达屋酒店管理集团3、希尔顿酒店集团源自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酒店集团一览表

中国酒店业发展史

中国酒店业发展史

中国酒店业30年发展史酒店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中国第一批现代意义的饭店是中外合资(合作)的杰作,其目的是为了外事接待。

中外合资不仅仅是引入了资本,更多的是现代饭店管理理念,带来了现代饭店的启蒙教育。

在学习和自我的摸索之中,诞生了星级饭店标准,伴随着一大批星级饭店的成长,集团化、连锁化成为了中国饭店业的新趋势。

集团化竞争使得集团网络预定与常客计划、并购和资本市场成为各大集团追捧的热点,竞争不断升级。

在竞争的过程中,一部分被淘汰出局,一部分实施精品战略,一部分尝试新的业态,一部分由其他行业转入,不断为中国饭店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中国酒店业走过的轨迹: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饭店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春天。

一批合资的经典酒店腾空出世,如广州白天鹅(1978)、中国大饭店(1978)、北京建国饭店(1979)等。

1982年北京建国饭店引入第一家国际酒店管理集团——香港半岛集团。

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推广北京建国饭店经营管理方法的有关事项》,全国掀起学习建国的热潮。

同年,上海锦江(集团)联营公司成立,中国饭店集团化进入探索阶段。

1984年假日集团登陆中国,1985年国际酒店集团雅高进入中国大陆,此后国际酒店集团纷纷进入中国,开始跑马圈地。

198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于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建立饭店管理公司及有关政策问题请示的通知》,明确规定:中国的饭店管理公司在原则上享受外国饭店集团在中国享受的同等待遇。

1993年7月29日为了扶植我国饭店管理公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颁布了《饭店管理公司暂行办法》。

1978到1988年的十年,中国饭店一路狂奔,群领风骚数十年。

1998年8月22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

此后在93年、97年和2003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三次修订。

2003年第三次修订后的星级饭店评定标准,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将“旅游涉外饭店”改为“旅游饭店”,二是借鉴国际做法,增设了“白金五星级”作为酒店的最高星级,中国饭店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酒店发展历史与类型

酒店发展历史与类型
酒店管理概论
时 间:2022年9月
酒店发展历史
01 酒 店 发 展 历 史
大酒店时期
19世纪50年代 ~20世纪初
现代酒店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后
小客栈时期
19世纪中叶以前
商业酒店时期
20世纪后
当代酒店时期
21世纪以来
01 酒 店 发 展 历 史
1、小客栈时期
习惯上把19世纪中叶以前旅馆业漫长的发展时期称为 小客栈时期。 特点:
3. 在中国星级标准成为一种成就象征,而 造成酒店片面追求星级而不顾市场。
03 酒 店 的 类 型
盐城有哪些星级酒店?
03 酒 店 的 类 型
2、酒店的主要目标市场 ➢ 商务酒店 ➢ 长住型酒店 ➢ 度假酒店 ➢ 会议型酒店 ➢ 汽车旅馆 ➢ 青年旅社
03 酒 店 的 类 型
1、商务酒店
设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为商务旅客、 会议游客来往提供方便。其功能、规模、 特色、等级各不相同。
4、会议型酒店
会议酒店(Convention Hotel)是以 接待各种国际、国内会议为主的旅 馆,设有会议厅、宴会大厅,备有 同声翻译装置等会议所需的各种设 备。
03 酒 店 的 类 型
5、汽车旅馆
“Motel”一词是由美国加利福 尼亚州圣路易斯奥比斯波的一位 老板于1925年创造的。主要分布 在公路沿线、汽车出租率较高的 地方或交通中心,多采用规范标 准。
2.保护旅馆业的行业利益 旅馆业的评级,对旅馆业来说是一种 促销假手段,招徕生意的工具。
3.便于管理与监督 部分国家与行来组织,把颁布分级制 度作为行业管理与规范的行业的手段, 利用它对定级的酒店进行监督。
不足
1. 分级标准种类繁多,标准不一难有共同 的国际语言。

酒店业的发展历史

酒店业的发展历史

酒店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之后,当时外商在我国海口城市相继建设了大规模的酒店,这些酒店不仅提供食宿,还设有餐厅和酒吧等娱乐设施。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经济高潮对我国酒店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改革开放后,至1996年底,全国酒店已达到4000多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酒店行业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1990年至2000年,我国酒店行业经历了豪华酒店、中高端星级酒店、经济型连锁酒店的金字塔结构稳定发展阶段。

中产阶级的崛起和政策红利的释放,带来了行业黄金十年。

然而,从2013年开始,行业整体成本上升,同质化竞争加剧,行业进入微利阶段。

但自2016年开始,随着酒店品牌优势、文化优势、精细化定位和科技赋能、经营模式百花齐放的新阶段,共享住宿、智慧酒店等新元素开始涌现。

中国酒店发展史简介

中国酒店发展史简介

中国酒店发展史简介中国酒店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行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酒店发展史,并探讨其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一、起源和早期发展中国酒店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酒店主要是为旅行商人和外地游客提供住宿和休息的场所。

这些早期的酒店通常是由私人经营,规模较小,设施简陋。

然而,随着贸易和旅游的发展,酒店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

二、现代酒店业的兴起现代酒店业在中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旅行和出差,对高品质的住宿需求也逐渐增加。

这促使了酒店业的快速发展。

在这个时期,一些国际酒店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标准。

三、改革开放和酒店业的蓬勃发展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国酒店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中国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酒店业开始迅速扩张。

许多国际酒店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国内酒店企业也迅速崛起。

这一时期,中国的酒店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设施水平。

四、酒店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目前,中国酒店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多元化的行业。

从高端豪华酒店到经济型连锁酒店,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酒店品牌和类型。

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店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酒店业将继续朝着高品质、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酒店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五、酒店业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酒店业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酒店业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巨大的机会。

酒店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餐饮和零售等。

其次,酒店业也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住宿和服务,酒店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繁荣。

同时,酒店业也成为了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窗口。

第一章-酒店概论课件

第一章-酒店概论课件
• 是一段住宿经历。由物质产品、感觉上的享 受、心理上的感受三部分构成的组合产品。
• 酒店产品从酒店角度讲:
• 酒店产品是酒店有形设施和无形设施的综合。 它包括酒店的位置、酒店的设施、酒店的服 务、酒店的气氛、饭的店形象。
PPT学习交流
11
• (二)特点:
• 1、服务的无形性 intangibility • 2、生产与消费同步(不可分割性)
• (四)现代新型酒店时期
• 现代新型酒店时期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时期。随旅游活动 的发展,使酒店业已成为国际性的经营项目和许多国家的重 要经济成分。
• 这一时期酒店业的特点是:
• 接待对象更加大众化。 • 多功能化。 • 多样化。 • 联营化。
PPT学习交流
3
• 二、中国酒店业的兴起与发展
• (一)我国酒店业的兴起与发展
• 我国酒店业的发展经历了两种社会、三 个阶段。
• 第一种社会:古代客栈时期 • 第二种社会
• 1、近代酒店管理阶段(19世纪末到1949年 )这一时期酒店的三种类型:
• 外国人在中国建立的酒店; • 中国的工商业者建立的酒店; • 中国旅行社在各城市建立的酒店和旅舍。
PPT学习交流
4
• 2、行政事业单位管理阶段(解放后到1978年) 这一时期我国建设了一批高级酒店宾馆,主 要接待外国专家和友好人士。
inseperability • 3、价值不能储存 (易逝性)
fugitiveness • 3、受人的因素影响很大,具有不可捉摸性(易变性)
mutability • 4、具有综合性和季节性 comprehensiveness • 5、以体验为主 experience
PP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习交流

星级酒店的发展历史

星级酒店的发展历史

中国早期的酒店业
起源
中国早期的酒店业起源于古代的 驿站和客栈,主要为旅行者提供 住宿和餐饮服务。
发展状况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早期的 酒店业逐渐壮大,出现了一些现 代化的酒店,但整体水平仍然较 低。
改革开放后的酒店业发展
开放外资进入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外资开始 进入中国酒店业,带来了先进的经营 理念和管理模式。
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发展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星级酒店也在不断创新,引入智能化技术,如智能客房、智能安防等,提高客 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智能化发展
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星级酒店能够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服务、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为酒店带 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竞争优势。
个性化与体验式服务的发展
个性化服务
星级酒店兴起
中国星级酒店开始兴起,逐渐成为旅 游业的重要支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国内外游客。
中国现代星级酒店的特点
服务质量提升
中国现代星级酒店的服务质量不断提 升,逐渐与国际接轨,提供更加专业 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品牌化发展
多元化经营
中国现代星级酒店开始尝试多元化经 营,除了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外,还 拓展了会议、商务、休闲等业务领域 。
雅高酒店
在中国市场布局较晚,但发展 迅速,以高端和中档市场为主

国际酒店品牌在中国的发展策略
品牌本土化
国际酒店品牌在中国市场进行品牌本土化改 造,以适应当地市场需求和文化特点。
合作与联盟
国际酒店品牌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共同开 发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创新服务与设施
国际酒店品牌不断推出创新服务与设施,提 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
喜来登酒店

酒店的发展历史

酒店的发展历史

定位:面向中等收入人群满足其对 住宿的基本需求
设施设备:豪华装修配备高级 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等
地理位置:位于城市中心或 风景名胜区
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服务如 24小时前台服务、私人管家等
价格:价格较高适合高端商 务人士和旅游者
特点:高端、奢华、舒适 设施:顶级、齐全、先进
服务:个性化、定制化、高品 质
PRT THREE
起源:古代客栈和 驿站
发展:19世纪末 至20世纪初现代 酒店业开始形成
扩张:20世纪中 叶酒店业在全球范 围内迅速扩张
创新:21世纪初酒 店业开始注重个性 化、智能化和服务 质量
古代客栈:中国最早的酒店形式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 近代酒店:19世纪末西方酒店业传入中国开始出现现代酒店 改革开放后:酒店业快速发展星级酒店、连锁酒店等模式兴起 当代酒店: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成为酒店业发展的新趋势
客户关系管理的方法:建立客 户档案、提供个性化服务、定
期回访等
客户关系管理的效果:提高客 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提高
酒店竞争力
PRT SIX
智能化服务: 利用I技术提供 个性化服务提 高客户满意度
绿色环保:采 用环保材料和 节能设备降低 能源消耗保护
环境
跨界合作:与 其他行业进行 跨界合作如与 旅游业、餐饮 业等拓展业务
定位目标市场:明确酒店的目标客户群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创新营销手段:运用新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优化价格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客户信 息管理、客户服务管理、客户 投诉处理等
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提高 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店业发展史一、饭店的含义饭店一词起源于法语,原意是指法国贵族在乡下招待贵宾的别墅。

目前,饭店已经成为国际性的定义,其含义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

国外的一切权威词典为饭店一词曾经下过如下的定义《利尔百科全书》--饭店一般地说是为公众提供住宿、膳食和服务的建筑与机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饭店是在商业性的基础上向公众提供住宿也往往提供膳食的建筑物。

《美利坚百科全书》—饭店是装备完好的公共住宿设施,它一般都提供善事、酒类以及其他服务。

《牛津插图英语辞典》饭店是提供住宿、膳食等而收费的住所。

从上述的定义,作为饭店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它是由建筑物及装备完好的设施组成的接待场所2、它必须提供住宿、餐饮及其他服务3、它的服务对象是公众,主要是外地旅游者,同时也包括本地居民,即包括某些其他特殊身份或阶层的仞,也包括广大的普通消费者4、它是商业性的服务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其使用者一定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二、世界饭店业发展史旅游和商务活动自古有之,饭店餐馆就应运而生。

相传欧洲最初的食宿设施约始于古罗马时期,其发展进程经历了所谓古代客栈时期、大饭店时期、商业饭店时期等阶段,其间几经波折起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地随着经济形势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进入了新型饭店时期,并逐步形成了庞大独立的饭店行业。

(一)、古代客栈时期由于社会的需要,为满足外出人们的吃、喝、睡等赖以生存的基本需要,千百年以前就出现了客栈和酒店。

至中世纪后期,随着商业的发展,旅行和贸易兴起,外出的传教士、信徒、外交官吏、信使、商人等激增,对客栈的需求量大增。

由于当时的交通方式主要是步行、骑马或乘坐驿车,因此,客栈大多设在古道边、车马道路边或是驿站附近。

早期的英国客栈是人们聚会并相互交往、交流信息和落脚歇息的地方。

最早的客栈设施简陋,仅提供基本食宿,无非是一幢大房子,内有几间房间,每个房间里摆了一些床,旅客们往往挤在一起睡,并没有什么更多的要求,当然,由于服务项目少,服务质量差,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供消遣。

到了15世纪,有些客栈已拥有有20到30间客房,有些比较好的客栈设有一个酒窖、一个食品室、一个厨房,为客人提供酒水和食品。

还有一些客栈已开始注意周围环境状况,房屋前后辟有花园草坪,客栈内有宴会厅和舞厅等,开始向多功能发展。

总的来看,当时的客栈声誉差,被认为是赖以糊口谋生的低级行业。

客人在客栈内缺乏安全感,诸如抢劫之类的不法事情时有发生。

(二)、大饭店时期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和民众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方便贵族度假者和上层人物以及公务旅行者,饭店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由于火车、轮船的兴起,已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饭店。

在纽约,1794年建成的首都饭店,内有73套客房,这在当时无疑是颇具规模的。

而堪称第一座现代化饭店的特里蒙特饭店于1829年在波士顿落成,为整个新兴的饭店行业确立了标准。

该饭店不仅客房多,而且设施设备较为齐全,服务人员亦经过培训,客人有安全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一些豪华饭店。

这些饭店崇尚豪华和气派,布置高档的家具摆设,供应精美的食物。

大饭店时期的饭店,具有规模大,设施豪华,服务正规,具有一定的接待仪式,讲究一定规格的礼貌礼仪等特点。

(三)、商业饭店时期20世纪开始不久,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饭店业主埃尔斯活思·弥尔顿·斯塔特勒为适应旅行者的需要,在斯塔特勒饭店的每套客房都设有浴室,并制定统一的标准来管理他在各地开设的饭店,增加了不少方便客人的服务项目。

20世纪20年代,饭店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的大中小城市,纷纷通过各种途径集资兴建现代饭店,而且汽车饭店也在美国各地涌现。

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大萧条,旅游业面临危机,饭店业亦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在兴旺时期开业的饭店,几乎尽数倒闭,饭店业受到极大挫折。

商业饭店时期,汽车、火车、飞机等给交通带来很大便利,许多饭店设在城市中心,汽车饭店就设在公路边。

这一时期的饭店,设施方便、舒适、清洁、安全。

服务虽仍较为简单,但已日渐健全,经营方向开始以客人为中心,饭店的价格也趋向合理。

(四)、现代新型饭店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经济繁荣,人们手里有钱,交通工具十分便利,从而引起了对饭店需求的剧增,一度处于困境的饭店业又开始复苏。

1950年后开始出现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了人民大众的可支配收入,为外出旅游和享受饭店、餐馆服务创造了条件。

至50年代末60年代初,旅游业和商务的发展趋势对传统饭店越来越不利,许多新型饭店大批出现。

现代新型饭店时期,饭店面向大众旅游市场,许多饭店设在城市中心和旅游胜地,大型汽车饭店设在公路边和机场附近。

这个时期,饭店的规模不断扩大,类型多样化,开发了各种类型的住宿设施,服务向综合性发展,饭店不但提供食、住,而且提供旅游、通讯、商务、康乐、购物等多种服务,力求尽善尽美,饭店集团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市场。

三、中国饭店业发展史(一)、中国古代饭店的形成与发展1.古老的旅馆--驿站(1)驿站的起源据历史记载,中国最古老的一种官方住宿设施是驿站。

在古代,只有简陋的通讯工具,统治者政令的下达,各级政府间公文的传递,以及各地区之间的书信往来等,都要靠专人递送。

历代政府为了有效地实施统治,必须保持信息畅通,因此一直沿袭了这种驿传制度,与这种制度相适应的为信使提供的住宿设施应运而生,这便是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驿站。

从商代中期到清光绪二十二年止,驿站竟长存三千余年,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旅馆。

中国古代驿站在其存在的漫长岁月里,由于朝代的更迭、政令的变化、疆域的展缩以及交通的疏塞等原因,其存在的形式和名称都出现了复杂的情况。

驿站虽然源于驿传交通制度,初创时的本意是专门接待信使的住宿设施,但后来却与其他公务人员和民间旅行者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驿站这一名称,有时专指其初创时的官方住宿设施,有时则又包括了民间旅舍。

远在殷代,我国已有驿传,周代已有平整的驿道。

据说,西周时在国郊及田野的道路两旁通常栽种树木以指示道路的所在,沿路十里有庐,备有饮食;三十里有宿,筑有路室;五十里有市,设有候馆,这些都是为了供给过客享用的。

以后,驿站还不断变化发展。

中国古代驿站的设置与使用,完全处于历代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

(2)驿站的符验簿记制度为防止发生意外,历代政府均明文规定:过往人员到驿站投宿,必须持有官方旅行凭证。

战国时,"节"是投宿驿站的官方旅行凭证。

汉代,"木牍"和"符券"是旅行往来的信物,至唐代,"节"和"符券"被"过所"和"驿券"取而代之。

在旅行出示凭证的同时,驿站管理人员还要执行簿记制度,约相当于后世的"宾客登记"制度。

(3)驿站的饮食供给制度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的社会,公差人员来到驿站,驿站管理人员便根据来者的身份,按照朝廷的有关规定供给饮食。

为了保证对公差人员的饮食供应,驿站除了配备相当数量的厨师及服务人员以外,还备有炊具、餐具和酒器。

驿站的这种饮食供应制度,被历代统治者传承袭用。

(4)驿站的交通供应制度为了保证出差人员按时到达目的地和不误军机,历代政府还根据官的等级制定了驿站的交通工具供给制度,为各级公差人员提供数量不等的车、马等。

我国古代的驿站制度曾先后被临近国家所效仿,并受到外国旅行家的赞扬。

中世纪世界着名旅行家,摩洛哥人伊本·拔图塔在他的游记中写道:中国的驿站制度好极了,只要携带证明,沿路都有住宿之处,且有士卒保护,既方便又安全。

2.中国早期的迎宾馆我国很早就有了设在都城,用于招待宾客的迎宾馆。

春秋时期的"诸侯馆"和战国时期的"传舍",可说是迎宾馆在先秦时期的表现形式。

以后几乎历代都分别建有不同的规模的迎宾馆,并冠以各种不同的称谓。

清末时,此类馆舍正式得名于"迎宾馆"。

古代中华各族的代表和外国使者都曾在"迎宾馆"住过,它成为中外往来的窗口,人们从"迎宾馆"这个小小的窗口,可以看到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盛况。

我国早期的迎宾馆在宾客的接待规格上,是以来宾的地位和官阶的高低及贡物数量的多少区分的。

为了便于主宾对话,宾馆里有道事(翻译),为了料理好宾客的食宿生活,宾馆里有厨师和服务人员。

此外,宾馆还有华丽的卧榻以及其它用具和设备。

宾客到达建于都城的迎宾馆之前,为便于热情接待,在宾客到达的地方和通向都城的途中均设有地方馆舍,以供歇息。

宾客到达迎宾馆后,更是受到隆重接待。

如使团抵达时,还受到有关官员和士兵的列队欢迎。

为了尊重宾客的风俗习惯,使他们的食宿生活愉快,迎宾馆在馆舍的建制上还实行一国一馆的制度。

我国早期迎宾馆原为政府招待使者的馆舍,但是,随同各路使者而来的还有一些商客,他们是各路使团成员的一部分。

他们从遥远的地方带来各种各样的货物,到繁华的都城做交易,然后将土特产运回出售,繁荣了经济。

我国早期迎宾馆在当时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是不可缺少的官方接待设施,它为国内外使者和商人提供了精美的饮食和优良的住宿设备。

迎宾馆的接待人员遵从当时政府的指令,对各路使者待之以礼,服务殷勤,使他们感到在中国迎宾馆生活得舒适而愉快。

翻译是迎宾馆的重要工作人员,我国早期这种宾馆的设置,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精通各种语言文字的翻译,留下了一本又一本的翻译书籍,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史。

3.民间旅店和早期城市客店的出现与发展(1)民间旅店的出现古人对旅途中休憩食宿处所的泛称是"逆旅"。

以后逆旅成为古人对旅馆的书面称谓。

逆旅店奠定了基础。

西周时期,投宿逆旅的人皆是当时的政界要人,补充了官办"馆舍"之不足。

到了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工商业愈来愈多,进行远程贸易的商人已经多有所见。

一些位于交通运输要道和商贸聚散的枢纽地点的城邑,逐渐发展为繁盛的商业中心,于是,民间旅店在发达的商业交通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为遍布全国的大规模的旅店业了。

(2)早期城市客店的出现与发展我国早期的城市还未与商业活动发生紧密联系,也就不可能有城市民间旅店的出现。

后来,城邑内开始有了商业交换活动,这标志着兼有政治统治、军事防御与经济活动三者功能的城市开始出现。

随着商业交换活动的活跃和扩大,城市功能不断衍变。

自汉代以后,不少城市逐渐发展为商业大都会,这导致了城市结构及其管理缺席的变革,而中国古代的民间旅店,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逐渐进入城市的。

中国古代民间旅店在隋唐时虽然较多地在城市里面出现了,但是,却由于受封建政府坊市管理制度的约束而不能自由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