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合集下载

6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6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路德的宗教与政治主张
(1)主张因信称义 (2)主张众信徒皆教士 (3)提倡新的善功与天职观念 (4)主张政教分离
路德的教育主张
(1)国家掌握教育权,兴办学校 (2)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3)建立包含初等、中等和高等
教育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
(二)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
1、重视教育的作用 2、实施普及、免费教育
3、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法国宗教改革家加尔文
(三)英国国教派的教育改革
1、强化对教育的领导权 2、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上更加关注
世俗生活
3、注重英语教学
我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喜爱
意大利,但更爱英国。我熟悉拉 丁文,但崇拜英语。 ——马尔卡斯特
三 、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一)耶稣会简介 (二)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
由加尔文领导,否认 教会的权威,强调 《圣经》的权威,主 张建立民主的教会, 由世俗政权监督教会 国会通过《至尊法 案》,加强英国君主 的权威 在日内瓦建立了以加尔文 教义为指导思想的政教合 一共和国。加尔文宗新教 的影响在此后影响了英国、 法国和北美殖民地等国家 的宗教改革和民族发展 加强了英国君主的皇权, 但并没有在实质上触动天 主教的主要教规、教义和 教仪
3、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的初等教育
有何影响?
4、比较分析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
育和天主教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教会与国家关系的变化增强
教育世俗性。
3、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天主教
教育一起奠定了近代新的学校体系和 教育制度,新教育内容,新教育方法 的基础。
4、对德国、美国学校组织和教育制度
带来了深刻影响
5、思想上影响了夸美纽斯等人,并

欧洲宗教改革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欧洲宗教改革是指在16世纪时发生在欧洲的一系列宗教运动和宗教改革,这一时期的改革对欧洲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首先体现在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上。

在宗教改革之前,教会对高等教育几乎是垄断的,所有的大学都由教会控制。

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们反对教会的权威和教义,主张个人信仰的自由,并且不再承认教会的专制权力。

他们成立了新的大学和学院,提供与教会相对独立的高等教育。

这些学术机构的创立,使得高等教育的领域得到了扩大和多样化,同时也促进了学术自由和思想多元化的发展。

宗教改革还对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产生了影响。

在宗教改革之前,教会在大学中强调神学和教父思想的传授,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们主张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思想,他们鼓励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实证研究。

新兴的学科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开始在高等教育中得到重视和发展。

宗教改革也鼓励对教育内容进行大众化,宗教改革者们主张普及素质教育,提倡教育普惠,实现普教育的理念。

宗教改革对高等教育产生的最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对文化和科学的推动作用。

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们相信,通过教育的推广和普及,个体的内在素质和能力可以得到培养和发展,从而改善整个社会的文化和科学水平。

他们在推动大众教育和教育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宗教改革还催生了欧洲的印刷业的繁荣,大量的宗教文献和学术著作得以印刷和传播,推动了欧洲文化和科学的迅速发展。

宗教改革也对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宗教改革的推动者们主张学术机构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调学术权威的建立和学术规范的制定。

他们对大学的制度和管理进行了改革,引入了选举制度,让教育机构的领导岗位不再由教会单方面决定,而是由经过学术考核的教授和学者选举产生。

这一改革措施增强了学术机构的自我管理和学术自由,也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和繁荣。

欧洲宗教改革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它促进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丰富了高等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动了文化和科学的发展,并改变了高等教育的治理结构。

中考历史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知识点是什么

中考历史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知识点是什么

中考历史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知识点是什么关键信息项1、宗教改革的背景中世纪教会的腐败与权威文艺复兴的思想影响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2、主要宗教改革家及其主张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圣经至上加尔文先定论建立新教教会组织3、宗教改革的影响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对社会政治的影响对文化教育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1 宗教改革的背景111 中世纪教会的腐败与权威在中世纪,天主教会拥有巨大的权力和财富。

教会通过征收什一税、售卖赎罪券等方式敛财,导致民众负担沉重。

教会内部的神职人员道德败坏,滥用职权的现象屡见不鲜。

教会的权威在当时几乎无可挑战,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进行严格控制。

112 文艺复兴的思想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对传统的宗教观念产生了冲击。

人们开始对教会的教义和权威进行反思,追求理性和自由的思想在社会中逐渐传播。

113 民族国家的兴起与发展随着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国家逐渐兴起。

国家君主为了加强自身的权力,试图摆脱教会的控制,实现国家的独立和自主。

114 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中世纪后期,欧洲的经济逐渐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新兴的资产阶级渴望摆脱教会的束缚,追求更多的经济自由和发展机会。

12 主要宗教改革家及其主张121 马丁·路德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

他提出了“因信称义”的观点,认为信徒只要凭借对上帝的信仰就可以得到救赎,而不必依赖教会的繁琐仪式和神职人员的中介。

他还强调圣经至上,主张每个信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

122 加尔文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的重要人物。

他的“先定论”认为上帝预先决定了每个人的命运,选民注定得救,弃民注定沉沦。

这一理论激发了信徒的奋斗精神。

加尔文还建立了严格的新教教会组织,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13 宗教改革的影响131 对宗教信仰的影响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新教教派纷纷兴起,使宗教信仰更加多元化。

6 第六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6 第六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他提出教育跟随自然的主张,主张教育要依 照自然,把儿童培养成具有自由精神的“绅士”。 如何培养这种新人呢?第一,他认为首先要培养 儿童的判断力。第二,在教学上,他主张采取自 然的、多样的、自由的教学方法。
3、伊拉斯谟斯的教育思想
伊拉斯谟斯(Erasmus,1466-1536)是尼德 兰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和教育理论家,主要教育著 作有:《愚人颂》、《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 《论正确的教学》等。 伊拉斯谟斯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封 建主义和经院主义教育的批判。 伊拉斯谟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他指 出:“一个国家的主要希望,在于它对青年的适 当的教育。”
宗教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从天主教内部分裂 出了新教。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就在于它提出 了许多新的主张。 (1)“因信称义”的主张。 (2)提出了“人人皆僧侣”的思想。 (3)提出了新的天职和善功的观念。 (4)提出了政教分离的思想。
二、新教各派的教育改革
在新教教育中,有影响的是德国路德派、法
国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办的教育,这是在三种
一、宗教改革运动及意义
宗教改革运动是16世纪西欧的一次大规模的 社会政治运动。它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以城
市贫民和农民为主力的柱罗马教会,其结果 使西欧基督教会大分裂,出现了基督教的新教各 派。
宗教改革运动时代背景。人民与教会的矛盾, 是宗教改革运动形成的社会基础。宗教改革运动 出现,也与罗马教廷和教会的腐败有重要的联系。 宗教改革的直接导火索是由教皇利奥十世批准出 售“赎罪券”所引起的。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这一时期 是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生、发展和
封建制度逐步解体的时期。这是一场新兴资产阶

第6、7章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6、7章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四、英国国教会与教育
(一 )英国国教会的性质 (二)宗教改革后的教育概况 No-business of the State 初等学校类型: 教区学校(Parish School) 妇媪学校(Dam School) 慈善学校(Charity School) 中等学校: 文法学校、公学
五、耶稣会派的教育活动
三、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1. 改变了对教育对象和教育作用的看法, 重新提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2. 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学校形式趋向 多样化。 3. 教育内容大大扩充。 4. 注意儿童身心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方 法。
重要人文主义教育家
一、维多里诺(1378~1446)
为文艺复兴前期的著名人文主义学者及“第一 个新式学校的教师”。创立“快乐之家”。 办学宗旨:推行通才教育。 二、拉伯雷(1494~1553) 法国人文主义者。创作《巨人传》,主张培养 博学的人、全知全能的人 德廉美修道院院规:“悉听尊便”。
五、莫尔(1478~1535)及康帕内 拉(1568~1639) 分别为英、意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代表作 分别为《乌托邦》(1516)及《太阳城》 (1623)。其中莫尔不但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先 驱,也是第一个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预言者。 《乌托邦》及《太阳城》中的教育体系。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成果
人文主义教育的缺点
主要表现在: 1.脱离广大劳动群众。 2.并未摆脱宗教迷信。 3.“言必称希腊”的结果助长了崇古的倾 向,导致了崇尚古典的新的繁琐主义学 风,后被保守势力利用。
宗教改革运动及其特征
一、何谓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爆发于1517年,为文艺复兴后,欧洲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又一形式。其斗争矛 头直指天主教会,主张建立新教以取代旧教。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以一种符合于资产阶级要求 的宗教去取代原有的服务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宗 教 新教(Protestantism)或译“抗议宗”、‘’ 抗罗宗”

第七章_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_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二、人文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前期人文主义教育
后期人文主义教育


前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意大利 弗吉里奥:《论绅士风度与自由 学科》 维多里诺:快乐之家 格里诺:宫廷学校
前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北欧 伊拉斯谟:《愚人颂》 莫尔: 《乌托邦》

维夫斯:《知识论》
维多里诺(VittorinodaFaltre,13781446)的教育思想
三者的区别

①尽管人文主义运动导致了宗教改革,但 大多数人文主义者都反对宗教改革造成的 教会分裂,而主张在教会内部实行不流血 的改革,人文主义和天主教都是反对宗教 改革的。 ②新教教育与天主教教育都是宗 教教育,尽管人文主义教育也带有一定的 宗教性,尽管所有的人文主义者都信仰上 帝,但新教和天主教还是共同反对人文主 义教育尤其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中的异 教因素。
文 艺 复 兴 精 英 群 像
文艺复兴教育浮雕图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16世纪。这一时 期是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生、 发展和封建制度逐步解体的时期。这是一 场新兴资产阶级反抗作为封建制度思想支 柱的基督教统治的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
文艺复兴运动及其意义


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内容主要表现为批判 封建主义旧文化,发展资本主义新文化。 但这一文化运动是以经济的新发展和复杂 的政治斗争为基础的。正是在西欧封建制 度全面危机的形式下,爆发了文艺复兴运 动。 文艺复兴运动涉及文学、艺术、哲学、科 学和教育等方面。作为文艺复兴运动指导 思想的是通常所说的人文主义。
谢谢
第七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 的教育
2012级英教一班 张倩 1225010105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这是一种典型的武夫教育,重在灌输服从与
效忠的思想观念,训练勇猛作战的诸种本领,养 成封建统治阶级的保卫者。
• 女子教育:

封建领主的女孩受教育极少,主要是在贵族
官邸中进行,目的在养成贤妻良母,内容除编织、
缝纫等家务外,也包含一些礼仪训练,音乐舞蹈 等,尤其注重的是如何持家、管理财产的训练。
行会教育
宗旨:凡是进入修道院学习的人都必须 发“三绝誓愿”---绝色(禁欲)、绝 意(听命)、绝财(安贫),终身不 得反悔。
课程:读、写、算、宗教音乐、宗教庆 典、操行规则和“七艺”
第三节 世俗教育
世俗教育 -宫廷教育 -查理曼大帝 -阿尔弗雷德
-骑士教育 -行会教育和城市教育 -中世纪大学教育 -意大利
※ 骑士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1、家庭教育阶段(0-7、8 岁) 由母亲进行教育,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和身体
养护; 2、礼文教育阶段(7、8-14、15 岁)
低级贵族子弟到高级贵族家中充当侍从,学习 上层社会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3、侍从教育阶段(14、15-21 岁)
学习“骑士七技” (骑马、游泳、投枪、击剑、 打猎、弈棋和吟诗) ,此外,骑士教育还包括 “雅典爱情”。侍奉领主和贵妇 21 岁时通过授 职典礼被授予骑士称号。
书写,唱(赞美诗),记住圣经的一些段 落、祷告和沉思,或者说主要是基督教的 历史、教义和实践 发展
(二)教理学校
➢ 亚历山大利亚教理学校 ➢ 教育目的:为了给基督教年轻有为的学者
提供一种在基督教环境中获得知识的机会, 以及从基督教的眼光看待世俗知识 ➢ 学校教学:高级学科由校长以讲座的形式 像混合听众教授;初级学科有助手讲授 ➢ 安提阿教理学校 ➢ 埃得萨教理学校与尼西比斯教理学校

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02 新教教育
2 新教教育
路德派 加尔文派
1 2 英国国教
3
2 新教教育
路德派
教育目的
宗教:教化灵魂,服务教会 政治:服务国家
教育内容
《圣经》为主,读写算、历史、音乐等
教育方法
废除体罚、直观教育、符合儿童
教育原则
宗教性与世俗性并重
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掌握;推行普及义务教育
2 新教教育
加尔文派
三种教育力量比较
影响
尽管宗教改革是人文主义引发的,但宗教改革对近 代教育转折的历史意义远高于人文主义,为西方教育近 代化走向国家化、世俗化和普及化历程拉开了序幕。
教育的总体发展产生了重大变化,这种转折标志世 俗性近代教育从根本上取代了宗教性的中世纪教育,标 志着教育正迈进近代化。
课 堂 小 结
本次课程你收获了什么?
感谢聆听
学前教育学院 崔建欣
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
蒙田
1.教育目的:培养“完全的绅士” (知识、判断力、品质、体魄)
2.教育内容和方法:“四倡导四反对” 倡导怀疑精神,反对盲信盲从 倡导实际效用,反对空疏无用 倡导行动实践,反对依赖书本 倡导自然发展,反对强制压迫
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
莫尔
1.《乌托邦》 2.实行公共教育制度,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3.教育内容:德、智、体、美、劳、宗教 4.提倡“终身教育”
教育意义
1 .“ 原 罪 说 ” — 教 化 人 ( 宗 教 性 ) 2.热爱信仰上帝之心是后天养成的 3.完善自我的知识与能力、获得道德品质
教育内容
基督教教育、日常生活必需知识技能
提倡人文与宗教并重
提出普及教育、免费教育
2 新教教育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在文艺复兴运动处于高潮的时期.在欧洲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这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自罗马时代以后.天主教教会一直作为封建制度的政治中心与精神支柱.对社会实行最严酷的压制与束缚.因而.一切反抗封建制的斗争.必然也表现为反抗教会的斗争。恩格斯指出.教会“给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它自己的教阶制.最后.它自己还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正是这种复杂的原因.在整个十六世纪.欧洲爆发了宗教改革运动.反映了宗教领域中资产阶级势力反封建的激烈斗争。而各国所进行的宗教改革以及新建立起来的宗教派别都异常重视教育.这就形成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活动.它对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也有不小的推进作用。
德国宗教改革的深远影响.启示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革命积极性.1524至1525年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德国农民战争.全德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民参加了斗争。在斗争中产生了反映农民本身利益要求的领袖人物托马斯·闵采尔(ThomasMunzer.约1490—1525)。闵采尔提出了“对当时平民中刚刚开始发展的无产阶级因素的解放条件的天才预见”。但是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德国农民战争终究失败了。路德在农民战争过程中发生了政治上的动摇.他站在德国贵族一边参与了镇压农民起义的勾当。但由他所创立的路德教派在新教派别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与影响.在欧洲.甚至美洲的一些国家都取得广泛的支持。
1、新教教派的教育实施
最先揭开这场宗教改革“战幕”的是德国的马丁·路德神甫(MartinLuther.1483—1546)所领导的斗争。他反映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揭信仰只表现为个人直接虔信上帝.而无需天主教会的干预;他主张建立没有教阶制度和繁缛宗教仪式、适合中产阶级利益的“廉价教会”.向天主教旧教权威宣战。1517年.教皇出售“赎罪券”收敛民财.这一丑行导致广大教徒与教民的极大愤怒。路德写了“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登堡教堂门口.历数并斥责教会的无耻。1520年.路德当众烧毁教皇企图制裁他的宗教敕令。他被开除教籍后.通过撰写论文宣传宗教改革的观点.受到广大教徒的拥护。从此.天主教分为旧教与新教两派。新教虽然被视为“异端”.遭受排斥与打击.但因它反映新的时代与阶级的要求.势力越来越大。

新编外国教育史 第三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新编外国教育史 第三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威胁,一大批希腊学者为躲 避战乱逃到意大利。
1453年,拜占庭帝国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更多的希腊学者逃到意大 利。这些学者到意大利后,不仅带来了大量古希腊、古罗马的作品,而且开 设学校,传播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西欧对古典文化的了 解。
新编外国教育史
新编外国教育史
三、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
从15世纪开始,文艺复兴运动逐渐扩展到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国家和地区, 推动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从学校的发展看,法国和英国人文主义 的传播促进了新型教育机构的建立。 1530年和1534年,法国先后建立了法兰西公学院和奎恩学院。 1376年后,英国陆续建立了温彻斯特公学、伊顿公学等新型的中等教育机构。
新编外国教育史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新编外国教育史
新编外国教育史





第宗

教 改章革 时期1的教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新编外国教育史
公元14—16世纪,西欧先后发生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这两场运动 使西欧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始全面向近代社会过渡。在文艺复 兴运动中,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和北欧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主要代表,并出现 了许多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重视古典文化, 强调人性的发展,形成了与中世纪教育截然不同的特征。在宗教改革运动中, 一些新教领导人大力倡导教育,提出了强迫义务教育的学说。反对新教的耶 稣会派也创办了自己的学校。本章主要介绍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新编外国教育史
二、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
14—16世纪,意大利兴起了对古典文化的普遍热情。人们到处搜寻和挖掘 古典作品,热衷于对古典语言和古典作品的学习和研究。受这一热情的影响, 许多城市都先后建立了拉丁学校,讲授读、写、算、拉丁文和逻辑学等方面 的知识,为接受古典文化和艺术的系统教育做准备。在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 育中,维多里诺的教育实践和弗吉里奥的教育思想具有代表性。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耶稣会: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和中坚力量,兴办教育 是企图重建教皇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 教育内容
初级部(5~6年):以拉丁语、文法等人文学科为主 哲学部(三年):包括逻辑学、心理学、物理学、 高级部 天文学等,并以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为准 神学部(4~5年):学习《圣经》和经院哲学
教学管理: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规定学校的教学
教育具有宗教和世俗性目的
路德
两个原则:一是教育权由国家而不是教会掌握,二是
由国家推行普及义务教育 1.主张教会对学校承担监督之责 2.受教育权利平等 3.教学内容:初等学校教学内容以宗教为主, 教育观 《圣经》是主要学习科目 4.教学方法:运用直观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梅兰克顿:参与大学创建工作;拉丁文法学校体制 斯图谟:教学内容以古典拉丁文、希腊文为主,实行分级教学制度
内容和教学方法
师资:需要受到宗教、知识、有关教育和
教学方法方面的训练
富有成效的原因
教学方法:采用寄宿制和全日制,实行集
体授课制
谢谢观赏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 的发展历程
1.前期人文主义教育: 2.后期人文主义教育: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 宗教性、贵族性
文 艺 复 兴 与 宗 教 改 革 时 期 的 教 育
人文主义教育 的基本特征
宗教改革运动与新教的建立 新教教育
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加尔文派新教与教育 英国国教与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天主教会的改革与复兴:天主教会反对、遏制 宗教改革运动,三十年战争使其丧失了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耶稣会的教育活动
天主教教育
三种教育力量的冲突与融合
路德派新教与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一)人文主义教育1.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1)特点为强调世俗性和人性的解放,注重人的自由和天性,代表人物为维多利诺(孟都亚宫廷学校“快乐之家”)、弗吉里奥、格里诺等;(2)“快乐之家”的教育实践包括如下特点①学校注意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②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传授广泛的教学内容;③要求学校具有优美的环境;④强调师生之间的和谐气氛;⑤注重启发诱导,讲求兴趣;⑥反对体罚、压制;2.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特点为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代表人物伊拉斯谟(尼德兰,《论基督教王子的教育》)、莫尔等;3.法国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是拉伯雷(《巨人传》);4.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①人本主义②古典主义③世俗性④宗教性⑤贵族性;(二)新教教育1.路德派新教的教育主张与教育实践:路德派教育的特点是把教会置于国家权力之下办教育,代表人物是马丁.路德、梅兰克顿(拉丁文法中学的改革,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斯图谟(斯特拉斯堡文科古典中学的实践)、布根哈根(初等学校的建立);路德主张(1)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重视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管理;(2)国家应推行普及、义务的教育;(3)建立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国家教育体系;2.加尔文派新教的教育主张:加尔文教派的活动中心是在瑞士的日内瓦,加尔文认为所有人民的教育应由教会负责,教育本质上是宗教性的,其改革特点有(1)强调教育对个人、社会和宗教的意义;(2)提倡免费教育并进行了实践,创办了免费学校;(3)重视人文科学的价值;(4)学习古典文科中学的管理方式,创办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日内瓦学院;3.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英国的宗教改革又不同于前两者,它形成了国家和教会联合起来的特点,国家和教会两者在最高权力上是平等一致的关系,主要改革有①加强对教师的管理;②教育目标开始转向培养绅士,教育具有一定的世俗性,但还是以古典课程为主要教学内容;③加强英语教学;(三)天主教教育——耶稣会派的教育改革,反对宗教改革而兴起,代表人物西班牙的罗耀拉;1.耶稣会学校:分初、高两级,高级部之上还有神学部;2.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方式:和中世纪没很大区别;。

外国教育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2、教育思想
(1)首倡普及义务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
(2)规定广泛的学科,提倡直观教学和本族语教学
(3)重视成人教育,主张消灭体脑对立
(4)重视体育和劳动教育,主张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人道主义
(二)古典主义
(三)自然主义
(四)世俗化
(五)贵族化
(六)变革性
第二部分: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一、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及意义
宗教改革运动是16世纪西欧的一次大规模的社
会政治运动。它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以城市贫
民和农民为主力的一次伟大的革命,它的锋芒所向
是封建主义的重要支柱罗马教会,其结果使西欧基 督教会大分裂,出现了基督教的新教各派。
一、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及意义
(一)时代背景
二、新教各派的教育改革
(二)加尔文派
1、注重为人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理性化的环境,强调教会、
国家、学校、家庭的一体化
2、重视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系统化
二、新教各派的教育改革
(三)英国国教派
英国的宗教改革又不同于前两者,它形成了国家和教会
联合起来的特点 。国家和教会两者在最高权力上是平等一
致的关系。
1、强调教育为国家服务,重视高等教育
2、初、中等教育由私人团体办理、负责
三、耶稣会派的教育改革
这个团体的目的是确保天主教会的原有阵地,
对天主教进行改革,扩大天主教的影响,使天主教
在与新教的斗争中取胜。因此非常重视教育,并把
力量放在中、高等教育上。
三、耶稣会派的教育改革
耶稣会教育改革的思路一方面将文艺复兴精神
二伊拉斯谟的教育思想2教育思想1批判经院主义教育提倡世俗教育2主张培养明达善良之人强调后天教育与学习的作用3重视文雅学科的陶冶价值注重语文内容的教学4认为学习既需要勤奋努力又需要培养浓厚兴趣5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张师生友爱和睦三拉伯雷的教育思想1人物简介拉伯雷是16世纪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文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其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小说巨人传中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教材讲义-第七章 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圣才出品】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第2版)教材讲义-第七章 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圣才出品】

第七章 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演变一、宗教改革运动1.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是16世纪欧洲宗教界掀起的一次大规模改革运动,导致西欧基督教会大分裂,出现了基督教的新教各派。

宗教改革是欧洲基督教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一场普遍性的历史运动,同时也是欧洲各国民族意识增强、要求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大规模社会政治运动。

宗教改革中提出的“因信称义”等新教教义,为人人皆有权接受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路德、加尔文倡导的强迫义务教育,推动了正在形成中的欧美民族国家开始关注普通民众的教育事业,并先后建立了近代早期的国民初等学校。

2.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1)直接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德国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终)。

(2)经济根源: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意志经济的发展。

(3)文化因素: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教会势力,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宗教文化的发展。

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纷纷摆脱罗马教廷控制,并将各国教会置于世俗力量的控制之下,进一步强化了封建王权专政。

基于培养信徒和臣民的需要,欧洲各地的新旧宗教力量与世俗政权竞相给予民族文化教育事业以高度的关注。

一些宗教人文主义者大胆改革教育,较早地提出了教育平等和强迫义务教育的主张,并进行了初步实践,从而为西方近代国民教育的发展和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政治观路德新教教义:1.因信称义: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意义: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

2.全体信徒皆教士意义:追求地位的平等。

3.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意义: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

三、路德派教育改革主张1.路德、梅兰克顿、斯图谟等提出:(1)国家应重视教育,掌握教育权;(2)国家应推行普及的、强迫义务教育;(3)建立公共教育制度,重视教育和教学管理。

2.影响路德派改变了上帝主宰一切,教皇按照上帝的规定主观一切人间事务的思想,导致了一种新的思想的产生,即由历来以管理国家是世俗君主的责任,劝慰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教会的责任,进而又发展为上帝给世俗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利,每个国家的教会都应隶属于君主。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与教育变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与教育变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与教育变革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文艺复兴被誉为一个重要的时代,它不仅在艺术、文化等领域带来了革新,也对宗教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和教育变革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两大重要动力,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与意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宗教格局由于罗马天主教会权力的过于集中和滥用,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不满。

信众对于教会严重的财政腐败和道德败坏失去了信心,同时贵族想要获取更多的权力。

这个背景下,宗教改革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和呼声。

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重新建立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和对上帝的个人联系。

它追求真理和正义,强调每个人都能直接与上帝对话,不需要中间人作为媒介去获得救赎。

同时,宗教改革也带来了教会和政治的分离,对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

二、宗教改革对教育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不仅改变了信仰,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宗教改革之前,教育几乎全部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

教会通过灌输特定的知识和观念来巩固自身的权力,拒绝对教育进行开放和改革。

但是宗教改革的到来使得教育摆脱了教会的掌控,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机构和思想。

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主张每个人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他的主张直接影响了德国的教育制度。

宗教改革还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推动了教育的进步。

为了培养更多的宗教改革家,一些新的学校和大学诞生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被引入。

同时,教育开始注重个体的才能和能力的培养,强调经验和实践的重要性。

这些改革对后来欧洲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教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突破与创新也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艺术家们开始追求真实主义和人体的解剖学研究,这种追求真实和科学精神的艺术风格被应用到了教育领域。

艺术家们的作品成为教学材料,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艺术技巧。

同时,文艺复兴时期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学院和教育中心,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培训和交流的平台。

第六章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重点:马丁•路德提出强迫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 ▲难点: 耶稣会学校管理的主要特点;宗教改革 及其教育活动对西欧社会和教育的影响。
第六章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本章框架线索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耶稣会学校。
第六章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教马学丁要。求路德的的教育思想
• 马丁。路德的教育思想 • 他主张,人只要有信仰,在上帝面前有平等的权利和义
务,因而在事实上就提出了一种平等的思想,这种宗教 上的平等反映在教育方面,便成为教育平等。他还提出 强迫观点,作为普及教育思想的补充;他认为儿童受教 育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国家的责任,他主张,应当 由国家和城市当局负责建立学校并加以管理,应该把教 育作为国家事务。
教宗学教要改求革时期的教育的影响

3、在实施普及义务教育的主体上,新教各派都强
调国家和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这为近代随着国家的
不断发展,随着民众受教育的需求的不断增强,国家积
极参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管理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条件。

4、在普及义务教育中,新教各派也提出了父母的
责任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对不承担责任的父母进行惩罚

2、宗教改革运动中教育改革提出了关于强迫义务
教育的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
响,在宗教改革中,无论是路德教派还是加尔文教派,
都把实施强迫义务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 ,十分重视对
信徒和民众的子女实施强迫义务教育,尽管他们强调义
务教育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新教的发展需要,但从客观上
,实施普及义务教育对社会和民众的发展是有利的。
教学要喀求尔文的教育思想
• 喀尔文的教育思想。 • 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他强调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理论:因信称义
首先,实施普及义务教育是世俗国家
的职责。 第二,对儿童实施教育也是市政当局 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三,父母有义务使子女接受教育。
新教之加尔文宗
——邹宇利
新教
新教是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以后,相对于天主
教会、东正教会等旧有势力的新基督教概念,包括路
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三大教会。
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约克大主教。坎特伯雷大主 教是英国国教的教主,其次为约克大主教及英 国上议院中占据席位的24位主教,及其它18位 主教。【 依据法律职责,约克大主教同时是英国上议院(贵族
院)的成员,同时被尊称为"英格兰大主教",仅次于坎特伯雷大主 教的"全英格兰大主教"称谓。 】
宗教改革与教育的发展 宗教改革留给英国文化的两项重要遗产:英文《圣 经》与《英烈传》。 英国十六世纪的教育基本上可以分为初等教育与高 等教育两个领域。 在初等教育方面三种基本形式: 首先是一种小学校,它教授最基本的知识;主要 是培养读与写的能力。 其次,还有一种初等学校,为孩子以后可能从事的 学徒生涯做些准备,教授一些实用技巧,诸如数 学与记帐。 语法学校,它主要开设一些传统的古典课程,特 别强调拉丁文法。
主强调圣经的最高权威
(三)坚持“平信徒皆为祭司”,即每个基督徒
在教会中均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都可以担任 神职,故不应有任何特权。 (四)实行洗礼和圣餐两项圣礼,突出布道和唱 圣歌,实行婴儿受洗,认为圣餐礼是神圣的,表 明基督真实“临在”于饼和葡萄酒之中。
普及义务教育
邓 安 安
关于教育
• 1558年与他人完成了《日内瓦初级学校计划 书》。于1541年建立了加尔文教派控制的政教 合一的日内瓦共和国。 加尔文和路德一样把教 育当作传播本教教义的工具并通过国家来大力 兴办学校。他的教育观是建立在其宗教思想基 础上的。在他看来教育在本质上是宗教的,教 师和牧师都是上帝的使者,担负着同样的任务, 都是为了培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同邪恶作斗 争。他认为教育应当向所有儿童开放国家应实 行普及义务教育。
④教育思想影响: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推动了新
教国家的教育发展,阻碍了文艺复兴开创的教育世俗化趋 势。
——银培林
加尔文宗—历史由来
加尔文宗是16世纪瑞士宗教改革的产物,由法
国人让加尔文于1541年创立于日内瓦城。后来它广泛
流传于荷兰与苏格兰、英格兰等地,为尼德兰革命和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17世纪后,该宗随欧洲移民和殖民扩 张传播至北美、南非、亚洲和南美等地。
加尔文的教育思想
宗教改革教育思想总的特点
①教育思想内容:有新有旧。教育的宗教化目的、以宗教
为核心的教育内容、培养宗教领袖为目标之一的教育体制, 是旧的表现;新则表现在教育的世俗化目的,强迫义务教 育,国家对教育实施管理,职业训练。
②教育思想倾向:中世纪的信仰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文主义并存。 ③教育认识论:神学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思维方式并存。
加尔文宗—改革
改革背景: 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以及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 影响,1536年开始进行加尔文宗教改革。 改革内容: ①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长老制 ②简化宗教仪式 ③取缔演戏和赌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④改组市议会,将日内瓦划分为数教区,各教区均 由长老和教区的牧师团体处理政务 ⑤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
当时的高等教育包括两个方面: 一种是传统的大学,以牛津和剑桥为其代表,它们承担着 “对社会中所有影响的团体进行精神上和道德上教化的巨 大职责。 另一种则是可以授予律师资格的法律学会。宗教改革前, 大学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教会精英,所以特别强调神学与教 会法的学习。随着宗教改革的进行,教会法的学习在大学 中被取消,人文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当时的许多大学成 了神学家聚会与论战的场所,在他们中间产生了许多宗教 改革的领袖人物,这方面尤为突出的是剑桥大学。
初等学校教育
• 按照他的《日内瓦初级学校计划书》 初等学校以读写算和宗教教育为主, 用国语进行教学。在他那里宗教教育 就是加尔文教教育。
中等教育
• 至于中等教育,他主张创建文科中学。他 仿照斯图谟的文科中学在日内瓦创办了一 所公立中等学校──日内瓦学院。学校招收 初等学校毕业生,学制为七年,共分七个 年级。从七年级到一年级,教学由低到高 进行。课程以拉丁文、希腊文、古希腊罗 马作家的作品、宗教为主。此外,还开设 有法语等。反映了宗教改革时期教育家们 的共同理想,将人文主义与宗教紧紧地揉 和在一起。
路德宗
代表人物:马丁路德 产生年份:1529年
教义核心:因信称义
主要分布:北欧五国》
——王晨阳、周明静、喻剑
因信称义
在新教中则由人的忏悔蒙上帝恩赦成为义人。
中世纪神学强调圣功是获救的重要步骤.但后来 流于形式,不重人的行为与信仰。马丁·路德从 保罗致罗马人书中的因信称义的观点引申出信徒 可以由于信仰而直接成为义人,可以免去中世纪 的繁文缛节。以此.因信称义成为路德派的重要 教义。
英国国教与教育
——熊正会 杨兰
英国国教:
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英格兰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希望加强王权、削弱教会,摆脱教宗的控制。 1533年,国王亨利八世禁止英格兰教会向教廷缴 纳岁贡。次年,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 定英格兰教会以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元首, 并将英格兰教会立为国教。
英国国教的两大主教分别为:
约翰.加尔文
约翰.加尔文(公元1509年—1564年)法国著名的宗 教改革家、神学家、基督教新教的重要派别加尔文教派
(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人称日内瓦的教皇。
加尔文继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之后在日内瓦改革取得 胜利,建立了欧洲第一个新教掌权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并 对欧洲的革命运动发生极大的影响。日内瓦成为归正宗的 国际中心。加尔文对新教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在理 论上奠定了归正宗的基础,他的神学名著是《基督教要 义》,并被誉为美国的“信仰之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