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古代印度》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无答案)
课第 3 课《古代印度》年级九年级新讲课课题型主备人备课时间讲课时间【学习目标】1、识记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
2、识记印度威严的种姓制度内容与等级特色,并剖析其影响;(要点、难点)5、佛教创办的时间、地址、首创人、教义等基本史实。
剖析佛教快速发展和流传的原由。
(要点、难点)【讲堂教课流程】【教案自学梳理知识】任务一:【自学问记】联合教材,自主学习,达成以下知识点。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位于今日的。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流域。
( 2)印度河发源于高原,流经今境内,入海,水量丰沛。
( 3)约公元前年左右,印度北部渐渐出现了由人成立的小国家。
( 4)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期间是在。
它的国都是,是当时世界上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 5)世界上宽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发源于。
2.威严的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渐渐成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它分为、、、四个等级。
出了这四个等级外,还有最低贱的“不可接触者”——。
( 2)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
3.释迦牟尼创办佛教( 1)佛教创办于公元前世纪,首创人,后被称为“”。
( 2)佛教提出“”,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
公元前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再传入内陆。
后又传到、和越南等国。
【相助研究生成能力】任务二:【合作研究】简述古代印度文明盛行、富强、衰败的过程;任务三:【合作研究】1.阅读以下资料说出:资料一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成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渐渐产生了不一样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资料二杀戮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 1 个刹帝利, [ 应起誓守戒 ] 6 年,并交出 1000 头母牛和 1 头公牛。
杀 1 个吠舍, [ 应相同起誓守戒 ] 3 年,并交出 100 头母牛和 1 头公牛。
杀 1 个首陀罗, [ 应相同起誓守戒 ] 1 年,并交出 10 头公牛和 1 头母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设计:第3课 古代印度(无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学习重点学习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______________。
2、发源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
3、奴隶制发明:出现:在那里发现的_____________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外族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
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________和_________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强盛:________(公元前324年—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衰落:印度多次受到外来民族的侵扰。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________”。
2.四个等级:(1)最高等级是________,掌管祭祀;(2)第二等级是________,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3)第三等级是________,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4)第四等级是________,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________。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时间:佛教创立于_________2、创始人:__________,后来被称为“_______”,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
3、发展:早期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因而也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佛教提出“______”,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教义材料一: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雅利安人的入侵、种姓制度的构成及其对印度社会的深远影响、初步了解早期佛教的基本内容。
2.认识种姓制度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认识佛教的教义。
3.通过分析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重点难点】1.重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发展和对外传播。
2.难点: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对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认识。
【自主学习】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大河流域:最早出现于流域。
3.早期文明:哈拉帕和等文明,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公元前18世纪。
4.奴隶制国家:(1)出现:约年左右,侵入印度,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2)强盛: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背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史称“”。
2.内容(1)四大种姓(2)除此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
各等级之间,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1.时间:世纪。
2.地点:古代。
3.创始人:,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4.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的特权,提出“”,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佛教宣扬“”。
5.影响:佛教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6.传播:(1)时间: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2)路线①向北: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②向南:佛教经,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当堂达标】1.摩亨佐·达罗的考古遗址(右图)在198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A.雅利安人创造的B.古代印度早期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鼎盛时期的代表D.道教的起源地2.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将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B. 低等级的人不能从事高等级的职业C. 不同等级的人可以相互通婚D. 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3.(徐州中考改编)“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印度》是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古印度的历史发展、文明成就以及与中国的交流。
本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到古印度的地理环境、种姓制度、佛教和印度教等,旨在让学生了解古印度的特色文明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古印度的历史与文化对他们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古印度的特色文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印度的地理环境、种姓制度、佛教和印度教等,认识古印度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印度文明的尊重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古印度的地理环境、种姓制度、佛教和印度教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突破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古印度的特色文明,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探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古印度的基本情况,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合作探讨:课堂上,分组讨论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和印度教等,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印度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4.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掌握古印度文明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印度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古印度的地理位置,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介绍古印度的地理环境,如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等,让学生了解古印度的农业生产条件。
3.操练(10分钟)讲解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引导学生了解各个种姓的地位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种姓制度对古印度社会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 3 课 --古代印度 (导教案设计 )无答案第 3 课古代印度(导教案)班级 _________小组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学习目标】●合作研究(集体的智慧是无量的,联手解决下边问题吧!)1. 能说出古代印度的初期文明。
记着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等级名称。
1、种姓制度出此刻哪个古国?包含哪四个等级?有哪些严格的规定?2.会概括佛教产生的时间、首创人教义等。
学习要点: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
学习难点:佛教的教义【自主学习】●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志)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 河流域,发现的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初期文明旧址,年月大概为公元前___________________世纪。
2.四大文明古国为何都产生于大河流域?2.公元前 _________年左右,来自中亚的__________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成立了很多小国。
3._______王朝统治期间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期间。
除半岛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一致。
二、威严的种姓制度1.第一等级是 _________,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________,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利;第三等级是 _________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 ________,主国由被征服居民组成。
三、释迦牟尼创办佛教1.创办:时间 ____________世纪;首创人 ____________;教义:提出“ _________”宣扬“________”。
2.流传: __________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又传到朝鲜、日本等国。
1 / 21 / 2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达标检测】(我达标我快乐)一、选择题1.来自中亚侵入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的是()A .希腊人B.苏美尔人C.波斯人D.雅利安人2.在印度的四个等级中,哪几个等级是受压迫的()①婆罗门②吠舍③刹帝利④首陀罗A .①②B .②④C.③④D.①②③3.阿育王在印度人人皆知,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第一个一致的大帝国,依据古印度“种姓制度”,阿育王应当属于()A .第一等级B .第二等级C.第五等级 D .第四等级4《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经书与哪个宗教相关()A .佛教B .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3 课 --古代印度 (导教案设计 )无答案6.在印度的种姓制度中被征服者属于()A.婆罗门B.刹帝利C.首陀罗D.吠舍二、非选择题9.阅读以下资料:杀戮婆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 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吠舍,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 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 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教案】
种姓制度在印度影响深远,根深地固。此制度有什么特点呢?创立此制度的古代印度是一种怎样的文明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第3课探究答案。
师:出示材料,通过设问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关注新闻时事和社会生活,明确本节内容。
自主
探究
师:强调: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由印度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在印度河流域产生。公元前15000年左右,游牧部落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他们征服了印度居民,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及其相关资料,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
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师:提要求,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发现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决学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生:根据题目引导快速浏览教材,标注重要内容。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阅读课本“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一目,结合课本地图《古代印度》和插图《摩亨佐.达罗遗址》。回答问题
【问题1】古代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
第3课 古代印度 教案
【教学任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古代印度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并了解它对印度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了解佛教的创立及传播。通过对种姓制度的分析,提高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
方法
识读地图《古代印度》,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1了解古印度文明的主要成就,欣赏古代印度人民的创造力。
第3课 古代印度(导学案)-2020-2021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课题:第3课古代印度◆【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掌握印度的种姓制度。
3.掌握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
◆【学习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学习难点】佛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成功之路】:(拾级而上,超越自我!)◆成功第一步:巩固基础、构建知识体系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环境: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2.在印度河流域发现的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为世纪。
这些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
3.公元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
他们自称,陆续在和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4.(约公元前324-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5.形成: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6.内容7.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
各等级之间。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8.创立:佛教创立于。
创始人,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扬,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9.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成功第二步:共同探究,让思考成为习惯1、宗教的含义以及佛教教义“众生平等”的意义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与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意义:尽管“众生平等”主要是指宗教生活中的平等,但在客观上有助于突破种姓界限,冲击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3课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3课古代印度》主要介绍了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包括印度河流域文明、吠陀时期、孔雀王朝等阶段。
本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印度的宗教、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印度的历史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印度的历史文化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印度河流域文明、吠陀时期、孔雀王朝等阶段的特点;认识古代印度的宗教、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和平、合作、发展的理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脉络,印度河流域文明、吠陀时期、孔雀王朝等阶段的特点。
2.难点:古代印度的宗教、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印度的历史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2.资料:图片、视频、案例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展示古代印度的文明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脉络,概括印度河流域文明、吠陀时期、孔雀王朝等阶段的特点。
第3课 古代印度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设计(部编版)
第3课古代印度【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活动,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洲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教学目标】时空观念:通过《古代印度示意图》,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概念,初步了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历程。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佛教教义,了解佛教发展的原因和佛教的实质,认识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并分析史料,了解种姓制度的建立、特点及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认识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唯物史观:理解种姓制度的实质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教学重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创立与传播。
【教学难点】种姓制度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古老的印度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古印度的一个城镇里,一个理发师的儿子,悄悄地爱上了一位刹帝利的姑娘,两人情投意合。
有一天,这个小伙子告诉他的父母,说他打算和这个姑娘成亲。
小伙子满以为父母会为此事而感到高兴,但想不到父母坚决反对。
他父亲劝告他说:“我的孩子,这件事根本办不到,因为这不符合我国的制度。
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低级种姓(首陀罗),而她的种姓是刹帝利,你们两个根本不相配,因而她是不能与你成亲的。
你死了这条心吧,我会给你找一个首陀罗的姑娘为妻。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理发师的儿子怔住了。
他茶不思、饭不想,整日思恋着那个姑娘。
最后,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
为什么这两个年轻人不能结婚?从这个故事中你还能得出什么信息?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吧!二、探究新知(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正文第一段和第11页《古代印度示意图》,找出古印度文明所在位置和流域。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那里的自然条件(气候、河流),说明印度河与古代印度文明的关系。
提示:地处南亚次大陆。
印度河定期泛滥,土壤肥沃,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古印度文明最早在这里诞生。
(教师讲解古印度文明地理位置时,与现在的印度进行对比)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11页“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内容,制作古代印度历史线索表,以便对古代印度的产生、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华东师大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
印度河流域是文化的中心。
古印度虽然是一个多种姓的、历史包袱较沉重的国家,但依然为世界文化留下了独特风格的遗产。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该地区国家产生及其职能,不仅能准确地把握古印度文明,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国家的产生是人类在社会组织形式上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的历史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初步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
2.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3.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印度河和恒河在古代印度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尝试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途径收集历史资料,用历史的眼光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教学难点】体会种姓制度对印度文明的影响。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图片,呈现泰姬陵、印度舞蹈、恒河沐浴的教徒以及印度美丽的风光等。
2.你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是个怎样的地方?2、总结: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也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设计意图】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了解概况1.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哪个大陆,位于哪两条河流流域?2.什么时间开始出现城市?3.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是什么?其中居于统治地位的是哪些等级?居于被统治地位的是哪些等级?4.古代佛教产生于什么时间,其宣扬什么主张?【设计意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了解文本概况。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无答案)-word文档
第二等级掌管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主要由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
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个等级服务
(2)最卑贱的阶层: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一,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4.特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A.苏美尔人B.雅利安人C.阿摩利人D.达罗毗茶人
4.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中,处于统治等级()
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5.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的宝乐山大佛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道教
教学反思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时间:世纪
创始人:被称为“释迦牟尼”。
地点:古代
教义:反对第一等级的特权,提出“”宣扬。
传播: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向北: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传到中国新疆,再传人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東埔寨等国。
合作探究:古代印度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勤劳、虔诚的古代印度人民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印度,探究相关问题吧!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文明发源地: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其文明最早出现于流域。
2.早期文明遗址(1)代表:哈拉巴和等早期文明遗址。
(2)时间:大约为
3.国家的出现: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侵人印度。他们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4.鼎盛时期(1)时期: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材料一: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第03课 古代印度(教案)-2019-2020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历史精品课件和教案
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教学重点:种姓制度、佛教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种姓制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吗?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西天”是现在的哪里?“西天”就是现在的印度。
今天的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古代的印度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学习古代印度。
二、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__南亚次__大陆。
2.河流:__印度河__、__恒河__。
3.出现国家时间:__公元前1500年左右__。
4.鼎盛时期:__孔雀王朝__统治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是__华氏城__。
知识点二森严的种姓制度5.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__种姓制度__”。
6.四个等级:最高等级是__婆罗门__,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__刹帝利__,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__吠舍__,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__首陀罗__,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知识点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7.时间:__公元前6世纪__;创始人:__乔达摩·悉达多__。
8.教义:提出“__众生平等__”,宣扬“__忍耐顺从__”。
9.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国__新疆__,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__朝鲜__、__日本__和越南等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古代印度导学案第一节: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环境1. 指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印度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并与中国进行比较。
2. 分析印度的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和地理特点等。
第二节:了解古代印度的历史发展1. 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印度的历史起源,包括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和阿育王朝的兴起等。
2. 分析古代印度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包括种姓制度和印度教的发展等。
第三节:探索佛教在古代印度的兴起1. 引导学生了解佛教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佛教在古代印度的影响力。
2. 分析佛教与印度教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为什么佛教在印度衰落而在东亚兴起。
第四节:了解古代印度与中国的交流1. 引导学生分析古代印度与中国的交流,包括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
2. 分析中印两国的交流对双方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五节: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 设计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为什么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比在印度更大?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提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六节:总结复习1. 综合讲解和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进行复习。
第七节:课堂小结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重要的知识点。
2. 强调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注重对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
本节课导学案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学习古代印度的过程中,能够对印度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社会制度和文化特点等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观察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并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第一节: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环境1. 观察地图,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东濒孟加拉湾,西南濒阿拉伯海,东北和中国相接壤,北部和巴基斯坦为邻。
通过比较中国和印度的地理位置,学生可以了解两国之间的距离和地理联系。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印度》教案、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
2.难点:种姓制度的本质及其对印度社会的影响、佛教教义的核心思想、印度古代科技文化的特点。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印度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成就等,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运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种姓制度、佛教教义等难点内容。
(二)讲授新知,500字
1.古代印度的地理环境与历史分期
教师简要介绍古代印度的地理环境,如喜马拉雅山脉、恒河等,并讲解印度历史的分期,如哈拉帕文明、吠陀时期、孔雀王朝等。
2.种姓制度
教师详细讲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分析其等级划分、职业限制等特征,以及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
3.佛教的诞生与传播
教师介绍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讲解佛教的教义,如四谛、八正道等,并分析佛教在印度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上册《古代印度》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印度的地理环境、主要河流及其对文明的影响。
2.掌握古代印度的历史分期,如哈拉帕文明、吠陀时期、孔雀王朝等。
3.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诞生及传播。
4.掌握古代印度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如梵文、佛教建筑、数学等。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开展课外阅读等,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2021年整理)
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3课古代印度学习目标1。
了解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
掌握印度的种姓制度。
3.掌握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
学习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学习难点:佛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古印度位于今天的 .古印度的起源与河有关。
2。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有、。
3。
约公元前年左右,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由人建立的小国家。
4。
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
它的首都是 ,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5。
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起源于。
二。
种姓制度1.雅利安人进入进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它分为、、、四个等级。
出了这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 .2.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 , .三。
佛教的创立1。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世纪,创始人 ,后被称为“”。
2。
佛教提出“ ",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公元前3世纪开始外传。
公元前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在传入内地.合作探究1。
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2。
种姓制度具体分为那四个等级,说出它们各自的职责。
3、归纳总结亚非文明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共同点.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
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古代印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传统宗教和文化,了解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逻辑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讲解、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印度的地理位置、气候地理特点;2. 印度的传统宗教和文化;3. 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特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印度地图,让学生找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并与中国进行比较。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印度的了解程度,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授(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图文展示,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地理特点。
2. 讲解印度的传统宗教和文化,如印度教、佛教、瑜伽等。
3. 讲解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特点,如吠陀时代、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孔雀王朝等。
三、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宗教或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2. 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查找资料,了解选定宗教或文化的起源、主要信仰和传播等。
3. 小组成员在一起分享所得,进行讨论和交流,形成小组汇报的内容。
四、小组汇报(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研究的宗教或文化。
2. 汇报内容包括:宗教或文化的起源、主要信仰和传播等。
3. 全班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相关知识。
五、深化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思考印度的宗教和文化对印度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宗教和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和启示。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对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以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引导学生思考所学知识对于理解印度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
七、课后拓展1. 学生可以选择阅读与印度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进一步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文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无答案)
第3课《古代印度》“五步问题”导学法导学案一、明确任务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二、自主预习(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文明发源地: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其文明最早出现于流域。
2.早期文明遗址(1)代表:哈拉巴和等早期文明遗址。
(2)时间:大约为3.国家的出现: 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侵人印度。
他们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4.鼎盛时期(1)时期: 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2)表现:①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②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5.文化成就: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世界上广泛应用的“”(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建立时间: 人进入印度后2.实质:严格的3.内容:(1)等级名称从事的职业或地位第一等级掌管第二等级掌管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主要由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个等级服务(2)最卑贱的阶层: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一,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4.特点: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间:世纪地点:古代创始人:被称为“释迦牟尼”。
教义:反对第一等级的特权,提出“”宣扬。
传播: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向北: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传到中国新疆,再传人内地。
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向南: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東埔寨等国。
三、小组合作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过程是怎样的?2、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3、,佛教的创始人是谁?概括一下佛教的教义。
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佛教的兴起和传扬。
引导同学阅读有关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教义的相关材料,培养同学辨证看问题和全面历史大事的能力。
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同学熟悉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
如何看待佛教的教义。
印度这一名称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东的广阔地区称为印度,后来西方人沿用了这一名称。
在我国的《史记》中把印度称为“身毒”,《汉书》中把它称为“天竺”,《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成为印度。
现在印度 * 的印地语的国名为“婆罗多”,起源于古代婆罗多族。
今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老师提问: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
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缘由和我们前面讲过的哪个国家相像?提醒:十分精确,就是埃及。
2.老师叙述: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
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间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
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许多小国。
到公元前三世纪,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国经济进展较快,力气强大,国王阿育王统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
但是,这种统一是不巩固的。
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状态。
学生们还记得中国历史元朝史中,元朝 * 的分化政策吗?元朝为了巩固它的统治,把全国各族分为四等。
而印度的雅利安人。
在制服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同学自主学习:指导同学阅读教材,归纳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如何?提醒:印度的等级制度,也叫种姓制度。
种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称“瓦尔那”,意为“肤群,品质”;第一等级婆罗门,即僧侣。
其次等级刹帝利,包括国王武士和官吏,把握XXX政大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掌握印度的种姓制度。
3.掌握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
学习重点:印度的种姓制度
学习难点:佛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印度位于今天的。
古印度的起源与河有关。
2.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有、。
3.约公元前年左右,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由人建立的小国家。
4.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
它的首都是,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
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5.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起源于。
二.种姓制度
1.雅利安人进入进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它分为、、、四个等级。
出了这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
2.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
三.佛教的创立
1.佛教创立于公元前世纪,创始人,后被称为“”。
2.佛教提出“”,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公元前3世纪开始外传。
公元前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在传入内地。
合作探究
1.佛教为什么能够很快发展壮大,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2. 种姓制度具体分为那四个等级,说出它们各自的职责。
3、归纳总结亚非文明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达标测评
一.选择题
1.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首陀罗
D. 吠舍
2.九(1)班的元旦节目是有关印度种姓制度的课本剧。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场景是( ) A. 刹帝利对婆罗门毕恭毕敬 B. 婆罗门主持祭祀活动
C. 首陀罗担任官吏在巡视
D. 吠舍在农田里劳动
3.下面示意图正确反映了某宗教的传播路线,由此推断这一宗教是( )
A. 佛教
B. 基督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4.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 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
C. 真主安拉
D. 宙斯神
5.宗教是古人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
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生的背景是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渴望得到“拯救”
B. 它的创始人是穆罕默德
C. 它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D. 它主要传播地区是东亚、西亚和北非
二.非选择题、
6.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阵阵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
这是为什么?
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
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
这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会延续到今天?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
陀罗。
(1)材料反映了印度社会制度有什么特点?
(2)说说种姓制度的特点。
(3)种姓制度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