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详细讲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 第 2 单元第 4 课《古诗三首》重点知识归纳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 2 单元第 4 课《古诗三首》重点知识归纳一、摘要本重点知识归纳涵盖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第二单元第四课《古诗三首》,为同学们提供全面的复习资料。
通过对诗词基本信息、内容理解、结构分析、艺术特色探究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的深入剖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诗词。
二、诗词基本信息1.《山行》●作者及朝代:杜牧,唐代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唐朝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杜牧生活在晚唐,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山行》一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2.《赠刘景文》●作者及朝代:苏轼,北宋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苏轼一生历经坎坷,这首诗是他在元祐五年(1090 年)任杭州知州时送给好友刘景文的。
当时刘景文已年近六十,仕途不顺。
苏轼以诗相赠,鼓励他珍惜时光,乐观向上。
3.《夜书所见》●作者及朝代:叶绍翁,南宋诗人。
●时代背景对诗词创作的影响: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社会动荡不安。
叶绍翁的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夜晚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人们的不安情绪。
三、诗词内容理解1.《山行》●逐句解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意思是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升腾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意思是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主旨: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林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2.《赠刘景文》●逐句解析:“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意思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图文解读知识点1、注意斜(xié)的读音,斜的意思是弯弯曲曲。
2、《山行》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写了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处隐约可见的人家。
3、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看到经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4、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诗人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观察的,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远”字点明诗人是从远处观察;“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停车”一词足以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5、《赠刘景文》前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已无”与“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6、《赠刘景文》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首诗写的是秋末的景色,是从“荷尽”----荷花凋谢、“菊残”菊花开败看出来的。
7、《夜书所见》诗开头一句中“送”字用语巧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羁旅者孤寂的情怀和凄凉的心境。
8、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对作者情感抒发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山行》知识点1.作者介绍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
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诗文释义⑴、山行:在山上行走(谁在山上行走)⑵、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⑶、寒山:深秋时节的山林(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实指秋天的山)⑷、斜:在这首诗中应读xié,意思仍当倾斜解释,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生字、课文解析知识点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生字、课文解析知识点《古诗三首》生字、课文解析知识点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第四课是《古诗三首》,本课主要讲述了三首古诗的内容和背后的故事。
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掌握一些新的字词,还能够了解古诗的魅力和意蕴。
本文将对课文中的生字以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解析。
一、生字解析1. 镇(读音:zhèn)例句:这个村庄非常宁静,给人一种安定的感觉。
解释:镇指安定、平静的状态或者地方。
2. 钟(读音:zhōng)例句:一天被分为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钟,每分钟有60秒钟。
解释:钟即时钟,用来计算时间的仪器。
3. 看(读音:kàn)例句:他们聚在一起,一起看着电视剧。
解释:看指用眼睛观察、察看。
4. 无(读音:wú)例句:他无法相信自己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
解释:无表示没有、没有一点。
5. 与(读音:yǔ)例句:他喜欢与朋友一起玩耍。
解释:与表示和、同。
二、课文解析《古诗三首》这篇课文中包括了三首古诗,分别为《秋思》、《画》和《初秋》。
这些古诗通过艺术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自己内心情感的流露。
1. 《秋思》这首诗由作者戴叔伦创作,描述了一个人在秋天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
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2. 《画》这首诗由唐代文学家王维创作,通过对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诗中提到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形象地描绘了画中人物的美丽和优雅。
3. 《初秋》这首诗由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通过对初秋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敬佩之情。
诗中提到的“看取眼底事”,意味着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对农民劳作的赞美。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可以学习到一些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的技巧。
同时,这些古诗也富含哲理,使我们在欣赏的同时能够思考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三、知识点解析1. 古诗的韵律和格律古诗是汉字文化的瑰宝,它有着独特的韵律和格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
远上寒山石径斜,
“斜”字照应句首的“上”字, 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 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处”可理解为白云形成的地 方,“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 升腾、缭绕和飘浮的种种动态, 也说明山很高。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诗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那经 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运用:山橙园飘香,一条澄清的小溪从园中穿过,处处风景如画。 这条小溪的水很澄清。
径
赠
傲 橘
橙残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知有儿童挑. 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挑 tiǎo (挑战)
tiāo (百里挑一)
读一读:
注意加点字的 读音!
小红经过层层挑. 选,最终获得第一名。她真 是个百里挑. 一的技术人才。
远眺
山行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热爱大自然
近观: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描绘了一幅山林秋色图,表达了 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部编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品读释疑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赠刘景文 刘景文:诗人的好
朋友。
[宋]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擎:举,向上托。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诵读古诗,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山行
赠刘景文
【唐】杜 牧
【宋】苏 轼
远上/寒山/石径斜, 荷尽/已无/擎雨盖,
白云/生处/有人家。 菊残/犹有/傲霜枝。
停车/坐爱/枫林晚, 一年/好景/君须记,
霜叶/红于/二月花。 最是/橙黄/橘绿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ppt课件.pptx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2
逗引
蟋蟀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已深了, 还有儿童点着灯 ,在篱笆边寻找 并捕捉蟋蟀。
重难点解析
促织
蟋蟀,穴居, 常栖息于地表、 砖石上、土穴 中、草丛间。 夜出活动。
拓展延伸 描写秋天的古诗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望洞庭
2012
2014 2013
枫叶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1
倾斜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条弯弯曲 曲的小路蜿蜒伸 向山顶,在白云 飘浮的地方有几 户人家。
重难点解析
石径
弯曲 绵长
重难点解析
人家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2
因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来要红。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堂演练
1.连一连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写枫林 写枫叶特有的美 写山,写山路 写云,写人家
课堂演练
2.填空。 《赠刘景文》是描写 秋 季的景色,作
者是抓住 败荷 、 残菊 、 橙黄 、 橘绿 四种 景物来描写的。
jūn
君 君子 君子兰
chénɡ
橙 橙子 橙汁
sònɡ
送 赠送 送别
tiǎo
挑 挑拨 挑战
字词乐园
会写字
hán
寒
jìnɡ
径
xié shuānɡ
斜霜
zènɡ liú ɡài
jú
赠刘盖菊
字词乐园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下面是整理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杜牧《山行》诗歌鉴赏篇一江苏省宜兴市万石实验小学张建峰邮编214212教材简析:《山行》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通过对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的描写,勾画出了一幅绚烂的山林秋色图。
教学的过程中,我在识字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理解诗句,从中体会到诗人那不同一般的情感,让学生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感受到这是一首秋的赞歌。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三个生字“径”“枫”“霜”,能说出诗句中“坐”、“于”的意思。
3体会诗中所描写的秋色以及诗人对秋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体会诗中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教学过程:一、学习生字、了解秋天。
1用换部首的方法学习生字。
经()枫()雪()径()疯()霜()指导学生观察上面一行与下面一行字有什么异同,然后再教学书写方法,最后指导学生读音上的区别。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板书:秋天)3对啊!“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橙黄橘绿时” 指的就是绚烂的秋天。
4你觉得秋天什么最美?(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可以描述,可是吟诗,也可以歌唱)二、设计情境,导入古诗。
1在这绚丽的秋天,正是登山的好季节,我们不妨跟着作者一起到山中去行走一下,感受秋天的美吧!(板书课题:山行)2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
3初步说说,读了这首诗,你发现秋天的山上怎么样?或问秋天的山上都有些什么?三、品读古诗、感悟秋天。
(一)远上寒山石径斜1师:深秋时节,当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山上爬行,此时你看到满山枯黄的树枝杂草,你会有一种什么感觉?生:一种荒凉的感觉。
生:看到树木枯黄了,光秃秃的山,让人感觉冷嗖嗖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 美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审 美情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向 上的人生态度。
02
教学内容
《望天门山》
总结词
描绘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壮丽诗篇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天门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 的描绘,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 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通过朗读和 背诵,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音乐美和语言美。
课堂小结
01
总结词:总结内容
02
详细描述: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意义,引 导学生认识到古诗的文化价值。
03
总结词:布置作业
04
详细描述:布置相关的作业,如背诵、默写、阅读等,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诵读法
通过反复朗读,培养 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 ,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
讲解法
教师对古诗的背景、 意境、意象等进行讲 解,帮助学生理解诗 意。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 论,分享对古诗的理 解和感受,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 力。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 学生进入诗的世界, 增强学生对诗意的感 悟。
《饮湖上初晴后雨》
总结词
描绘西湖美景的优美诗篇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西湖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美丽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望洞庭》
总结词
描绘洞庭湖秋夜美景的清新诗篇
详细描述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洞庭湖秋 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的三⾸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描绘的是秋之⾊,展现了⼀幅动⼈的寒⼭秋⾊图;《赠刘景⽂》写的是秋末的景⾊,让⼈从残败中看到⽣机、看到希望,寄意深远,让⼈回味⽆穷;《夜书所见》写诗⼈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抒发了⼀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以及客居他乡、归⽆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古诗三⾸》课⽂原⽂ ⼭⾏ 【唐】杜牧 远上寒⼭⽯径斜, ⽩云⽣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花。
赠刘景⽂ 【宋】苏轼 荷尽已⽆擎⾬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灯明。
【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第4课《古诗三⾸》教案1 教学要求: 1.⾃主学习本课⽣字,能⼯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课时 ⼀、说话训练,进⼊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句或⼏句描写秋天景⾊的句⼦吗?(⽣说话练习) ⼆、故事导⼊,揭⽰课题:介绍杜牧、岳麓⼭。
1.下⾯请同学们先听⼀则故事,然后猜猜他是谁?(课件:简介杜牧) 故事发⽣在距今1150多年前,就是唐朝时期,有⼀位⽂学家,他从⼩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志向,所以他刻苦学习,认真创作,25岁就考上了进⼠。
他的诗⽴意新奇,优美隽永,⾻⽓雄劲,在当时⽂坛别具⼀格。
他⼜熟悉兵法,熟悉政治,可谓⽂武全才。
部编版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新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非常经典的古诗,它来自我们熟悉的《古诗三首》。
让我们想象一下,当你们走在春天的田野上,看到满眼的绿色,听到鸟儿的歌唱,闻到花儿的香气,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是不是觉得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用来描绘这种春天景色的。
它用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的魅力,探索它的深意。
1. 介绍古诗的魅力与特点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情感。
它以其独特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和推崇。
古诗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字之美,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文化精神。
古诗的语言精炼而含蓄,每一字、每一句都凝聚着作者的深思熟虑。
通过寥寥数语,诗人能够描绘出丰富的画面,传达出深刻的情感。
这种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使得古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古诗的韵律和谐而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这种韵律之美,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无论是低吟浅唱,还是高声朗诵,古诗都能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古诗的意境深远而广阔,它往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物情感等,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种意境之美,使得古诗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能够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古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喜爱和传承。
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通过学习和欣赏古诗,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2. 导入本课学习的三首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我们将一起探索三首古诗的魅力。
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不同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让我们来欣赏李白的《望天门山》。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雄伟景色,通过诗人的描绘,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奔腾的江水,以及天地之间的壮丽景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生字笔顺讲解课件
jú
部首:艹 结构:上下
组词:菊花 墨菊
形近字:葡
“米”左边一部分 写在“勹”外,使 整个字重心更稳。
字义:菊花,草本植物,种类很
多,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寒径 斜霜 赠盖 菊残 君橙 送桃 落
笔顺:
平舌音
cán
“歹”横不宜 太长。
部首:歹 结构:左右 组词:残缺 残存 形近字:线 字义:①剩余的。②不完整。
平舌音 后鼻音
zènɡ 部首:贝 结构:左右
组词:赠送 赠阅 形近字:增 字义:赠送。
左窄右宽。
笔顺:
寒径 斜霜 赠盖 菊残 君橙 送桃 落
笔顺:
ɡài
竖不出头, 横距匀称。
部首: 结构:上下 组词:瓶盖 盖章 形近字:羡 字义:①器物上部有遮蔽作用
的东西。②伞。③建造。
寒径 斜霜 赠盖 菊残 君橙 送桃 落
部编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生字笔顺讲解
4 古诗三首
上中下结 构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半包围结 构
寒径斜霜赠盖
菊残君橙送挑落
点击汉字跳转学习!
寒径 斜霜 赠盖 菊残 君橙 送桃 落
hán 部首:宀 结构:上中下
组词:寒冷 寒衣
形近字:赛
“宀”稍宽;下部三 字义:①冷(跟“暑”相对)。
横紧凑,两点对齐。
②穷困。
笔顺:
寒径 斜霜 赠盖 菊残 君橙 送桃 落
笔顺:
后鼻音
jìnɡ
左窄右宽。
部首:彳 结构:左右 组词:直径 山径 形近字:经 字义:①小路。②狭窄的道
路。③径直。
寒径 斜霜 赠盖 菊残 君橙 送桃 落
笔顺:
xi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
学习《山行》,感悟喜爱与赞美
白云生处有人家。
产生,生出。
“有人家”使深山充满生气, 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 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 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诗意: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学习《山行》,感悟喜爱与赞美
(3)作者抓住“__荷__尽____”与“__菊__残____”,描绘出秋 末的萧瑟景象。“___已__无___”与“__犹__有____”形成 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5.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君”是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__您__”,在诗中 指___刘__景__文___(人名)。 “ ___橙__黄__橘__绿___ ” 说明秋天 色彩丰富。
代表作品:《阿房宫赋》《遣怀》《樊川文集》 《江南春》《早雁》等。
学习《山行》,感悟喜爱与赞美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学习《山行》,感悟喜爱与赞美
深秋时节的山
远上寒山石径斜,
“斜”字,字面意思为“歪斜, 不正”,这里指山间小路弯弯曲曲 向山上延伸的,体会石径的特点。
6. 体会苏轼写诗赠刘景文的用意,对的打“√”,错
的打“×”。
(1)诗人告诉朋友刘景文,自己只爱这个季节的景
色。
( ×)
(2)诗人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
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 有关秋天的诗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秋的风味。苏轼认为
秋天是最好的季节,由此写下了“____一_年__好__景__君__须__记_, 最是橙黄橘绿时”。杜牧笔下深秋的枫林是这样的: “___停__车__坐__爱_枫__林__晚___,__霜__叶__红__于__二__月__花___。”秋风在 叶绍翁的笔下变得十分通人性,能让人产生思乡的情绪, 他写道:“萧萧梧叶送寒声,___江__上__秋__风__动__客__情___。”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文共收录六首古诗。
其中第4课《古诗三首》包括一首唐诗(《山行》)和两首宋诗(《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现对这三首古诗加以整理分享。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
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
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精]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课文知识点我会写寒hán(严寒、寒冷、寒来暑往)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ú(姓刘、刘海儿)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橙chéng(橙红、橙色、鲜橙)送sòng(欢送、送来、送别)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我会认犹yóu(犹如、犹有、记忆犹新)傲ào(骄傲、傲骨、傲慢无礼)橘jú(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挑tiǎo(挑灯)tiāo(挑选)古诗诗意山行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文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问题归纳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
从“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看出来的。
2.《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天哪些自然景物?你还知道秋天哪些景物是什么样?《赠刘景文》这首诗写了秋季的景色,从枯荷(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菊残犹有傲霜枝)、“橙黄橘绿时”这些地方发现的。
我还知道秋天秋天的风,卷起了片片黄叶,在街道和巷子里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文内容:《古诗三首》这篇课文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4课,内容主要是介绍了三首古代诗歌,分别是《松风》、《秋思》和《夜月》。
这些古诗通过写景、抒情等手法,展现了自然和人情的美。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这三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松风》这首诗。
诗中描绘了一片松林,风吹过松树,发出沙沙的声响。
诗人通过描写风吹松的声音,传达了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和松树的坚定。
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接着,我们来看《秋思》这首诗。
诗人在秋天的时候,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他对秋天的描绘充满了感情,通过对黄叶的描写,诗人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韵味。
全诗通过写景来表达思念的情感,在读者心中勾起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最后,我们来看《夜月》这首诗。
这首诗中给人以深深的宁静感。
诗人通过对夜空中月亮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在这个时刻,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了宇宙的奥秘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通过分析这三首古诗,我们不仅增加了对古代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人对自然、人情的感受和思考。
这三首诗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然和人情。
读完这三首古诗后,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对诗歌的兴趣,让我们一起欣赏和创作更多优秀的古诗!总结:《古诗三首》这篇课文通过介绍《松风》、《秋思》和《夜月》三首古代诗歌,展示了古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独特感悟。
这三首诗以不同的手法,描绘出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世界,将读者带入一个美的境界。
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古诗,我们能够增长见识,感受到古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我们自己的美感和情感。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片文化瑰宝,更加积极地欣赏和创作优秀的古诗作品。
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享受美的感受,感悟生活的真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
借助插图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赠 刘 景 文
荷尽 凋落 菊残 傲霜 橙黄橘绿 丰收
色生 彩机 鲜勃 明勃
zèng
赠送 赠
结构:左右
音序:Z 部首:贝
书写指导:右边中间框要扁、
组词:赠言 赠人玫瑰
里面是中竖、左点和右撇,
造句:我赠送给老师一件小礼物。 不是日或田。
夜书所见
晚上 写 所看到的
shào
经过风霜的枫叶,比二 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 找一找,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人家
寒山 白云
霜叶
枫林
石径
➢ 从哪些景物看出现在是秋季呢?
人家
寒山
白云
霜叶 枫林
石径
➢ 想象诗里描写的画面,朗诵古诗。
山行
你体会到诗人 对于秋天有着怎样
[唐] 杜 牧 的感情了吗?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jú
菊花 菊
结构:上下
音序:J 部首:艹
书写指导:上扁下高,
组词:墨菊 春兰秋菊
勹要大一些,里面米字
造句:秋天的公园里菊花开得正艳。 要写紧凑。
cán
残缺 残
结构:左右 音序:C 部首:歹 组词:摧残 剩菜残羹 造句:这是一张残缺的人民币。
书写指导:左边要窄小,右 边两横都稍向上拉,下边是 一撇,斜钩要长。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山行》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 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 图,表达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山 行
寒山石径 远景
白云人家
晚秋枫林 近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4课 古诗三首-山行 说课稿
4 古诗三首-山行说课稿一、说教材:山行是三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第一首古诗,是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诵传的佳作。
诗的大意是: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的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居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欢这深秋枫林晚景,经过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艳丽。
深秋在杜牧的眼中并不萧条,反而更加生机盎然。
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对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其中写景题材的也积累了很多,例如,《望天门山》,《小池》,《池上》,《望庐山瀑布》等等,对于古诗的背诵一般都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古诗中的意境往往忽略的较多。
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寒、径”等4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深秋的美景,感受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古诗难点:通过古诗意境展开想象,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美丽的秋天到了,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爬山,欣赏秋天美丽的山景(板书山)。
穿行在山林中,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呢,我们又能看到什么样的美景呢,让我们一起出发吧(板书山行)!(二)感悟诗句今天陪我们一起去的是一位年轻的帅哥,我们可以称他为杜公子,你们知道是谁吗?(杜牧)是的,就是杜牧,杜公子,(板书杜牧)今天,杜公子陪我们去爬山,不知道杜公子有没有灵感为我们赋诗一首呢?杜公子坐着牛车沿着蜿蜒的小路向山而行,这条石路蜿蜒而上,远远望去像在层峦叠翠的山上,画出一条歪歪扭扭的线,那条线通往大山深处,大山深处云雾缭绕白云浮动,变换着各种形状飘来飘去,云的后面,有个什么东西时隐时现,大家看一看,那是什么呢?(一间茅草屋)这大山里有这样几间小屋,住着什么人呢?谁会在大山里居住呢?(砍柴的樵夫,与世无争的读书人,隐居者)住着隐居者呢!怪不得这茅草屋周围白云升腾,一不留神,这茅草屋就藏进了云朵里,不知去向了,其实这山里,云里,屋里,藏着首诗呢!看看大诗人杜公子是怎么说的吧!出示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云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斜斜的石头 小路,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几户 人家。
这两 行 描 绘 了 秋 山 远 景 。 第 一 行 描 写 了 秋 山 高 远 的景 象 , 表 现 了 诗 人 勇 于 攀 登 的 精 神 。 第 二 行 描 写 了秋 山 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 空 下 山 窝窝 里 有 几 户 人 家 隐 约 可 见 。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坐:因为、由于。 于:比。
你可以說出這首詩的大意嗎?
「提示」
作者上山時,看到了什麼? 想到了什麼?
「參考答案」
深秋,駕車行於山中, 被火紅的楓葉深深吸引。
9
jìng xié
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远的山上有一条斜斜的石头小路。
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 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叶绍翁诗集《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 本。他别著《四朝闻见录》,叙宋高宗、孝宗、 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知
不足斋丛书》本、《丛书集成》本。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这屡屡炊烟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這首詩的結構…
山行
遠 景
近 景
因為愛看
停 車
寒 山
白 雲
楓 林
晚
石人
徑家
花楓 還葉 紅比
二 月
认真思考
1.“停车坐爱枫林晚”诗中的“坐”是什 么意思?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
所看到的(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捉。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解说]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
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 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 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赠刘景文
苏轼简介:
•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在诗、词、散 文以及书法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是 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
北宋金山寺有一位名僧,为佛印禅师。苏轼与其为好友, 二人相处的过程中便产生了不少趣事。苏轼被贬黄州之 后,因与佛印所居相近,便常相往来。一日,二人泛舟 长江之上,举杯畅饮。酒过三巡,苏轼突然用手往江岸 边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苏轼所指看去,原来岸边有 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时明白了。
苏东坡在期待中接回「佳音」,总以为禅师会赞叹一番, 急忙打开一看,只见禅师歪歪斜斜地写了「放屁」两个 大字。
「岂有此理」!苏东坡拍著桌,胡子都气得翘了起来: 「好,我要找佛印去理论」!
苏东坡忍不住这一招,随即叫书僮赶忙再备船过江,要 亲自到金山寺去找佛印禅师兴师问罪。 船才靠了岸,便 发现佛印禅师已站在江边含笑相迎了。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一半秋山带夕阳。
一阵阵 发出 感觉
吹动
,
的声音,让人
,
江上的秋风使
不
禁
。
夜知 深有 篱儿 落童 一挑 灯促 明织 , 。
他知道 看,
,你 。
你还读过哪些描写 秋景的诗?
秋夕
书河上亭壁(寇凖)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岸阔樯稀波渺茫, 轻罗小扇扑流萤。 独凭危栏思何长。 天阶夜色凉如水, 萧萧远树疏林外,
东坡一见佛印禅师,怒气冲冲地吼道:「佛印!我们一 向相处得很好,纵然我的文字不够水准,你是一个有修 养的出家人,怎可随便恶口骂人」?
「什麼?」禅师若无其事的问道:「我骂你什麼」?东 坡一听,脸都胀得通红,已气得说不出话来,只颤抖著 手,指著「放屁」两个字,让佛印自己去看。
禅师不禁哈哈大笑道:「大学士!你不是自夸『八风吹
有一天,东坡居士突然灵感来了,随即写了一首自许为 不朽的五言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 不动,端坐紫金莲。」
他再三吟咏,感到非常的得意,认为这首颇具修持工夫 的创作,如果让佛印禅师看到,一定会赞不绝口。
於是赶紧派书僮过江,专程送给佛印禅师去欣赏印证。
谁知禅师看後,不禁莞尔而笑,略一沉吟,只批了两个 字,便交给书僮原封带回。
山 —远山 小路
| 径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 )。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 )。
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房子 —人家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绿色 圃中小 学教育 http:// www.LS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绿色 圃中小 学教育 http:// www.LS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只花有凋那开谢败连了那菊花擎的雨花枝的还荷傲叶寒斗也霜枯。 萎
一年/好景/君了须记,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你知道叶绍翁吗?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
部编版三上语文
4 古诗三首
《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山行
杜牧,唐代诗人。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 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 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 隐齐名,世称“小李 杜”。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远处/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时节的枫林景色,描
绘了一幅由(
)构成Biblioteka 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
)之情。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的意
思是:( )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山间)所 看到的(深秋时节 )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 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 叶)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 的(喜爱)之情。
2
fēng
停车坐爱枫晚
停下车来欣赏这美丽的 风景。
霜叶红于二月花
4
枫叶 霜叶
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 ( )。
yú
霜叶红于二月花
那红色的枫叶比那二月 的花还要红。
后 两 行 描 绘 了 秋 山 近景 。 “ 霜 叶 红于二月花”一行,生机勃勃,鲜艳 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 种 秋 光 胜 似 春 光 的 美 感 。 这 行诗 成 为
• 赠刘景文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 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 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 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 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赠此诗 以勉励之。(苏轼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 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原来苏轼是在给自己对哑联,随即佛印便将手中题有苏 轼诗句的扇子抛进江中,以对下联。这上联便是:狗啃 河上骨。下联为:水淹东坡诗。大家看出来什么没?没 错,“河上”即为“和尚”,苏轼说狗正在啃佛印的骨 头。佛印哪肯示弱,于是便有了“东坡诗”,即为“东 坡尸”。佛印是说水把苏东坡的尸体都淹了。、
两人说的,这可是真正的“尸骨未寒”啊。能这样互怼 而不生气,不是关系特要好的朋友,恐怕做不到吧。别 看苏轼和佛印关系这么要好,那全靠了佛印的学问以及
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下车来欣赏这美 丽的风景,那红色的枫 叶比那二月的花还要红。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 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 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 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 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 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