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实验基础及安全性评价4课时

合集下载

卫生毒理学 42-10-3第十章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卫生毒理学 42-10-3第十章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第十章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一、名词解释1、管理毒理学答:将毒理学的原理、技术和研究结果应用于化学物质管理,以期达到保障人类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的目的。

2、危险度答: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发生疾病甚至死亡的预期概率。

3、安全性答:化学毒物在特定条件下不引起机体出现损害效应的概率。

4、可接受危险度答: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5、实际安全剂量答:与可接受危险度相对应的化学毒物的接触剂量。

6、参考剂量答:人群(包括敏感人群)在终身接触该剂量水平待评物质的条件下,预期一生中发生非致癌或非致突变有害效应的危险度可低至不能检出的程度。

7、安全系数答:又称为外推系数或转换系数,在计算RfD时,把实验动物的NOAEL 或LOAEL缩小一定倍数来校正误差,确保安全,这一缩小的倍数即不确定系数。

8、危险度评价答:危险度评价是以定量的概念,在人类接触环境危害因素后,对健康的潜在损害的程度进行估测或鉴定。

9、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答:通过动物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待评物质的毒性及潜在的危害,决定其能否进入市场或阐明安全使用的条件,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危害作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二、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关于危险度评价的结果在管理毒理学上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D )A、确定化学物的ADIB、分析使用外源化学物的利弊C、为制定卫生标准提供主要依据D、确定环境污染治理的顺序2、一种食品添加剂,亚慢性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为人可能摄人量的90倍,依据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该化学物 ( A )A、毒性较强应予以放弃B、可进行慢性毒性试验C、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并制定ADID、需由专家评议决定3、关于致突变试验结果的判定,依据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下列哪项不正确 (D )A、三项阳性者一般应予放弃B、两项阳性者由专家评议C、一项阳性补做二项均为阳性应予放弃D、一项阳性补做二项有一项阳性者也应放弃4、危险度是指 ( D )A、化学毒物损害机体的能力B、化学毒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C、对化学毒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性估计D、对化学毒物损害机体的可能性的定量估计5、危险度评定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除了 ( D )A、对机体损害作用的评定B、剂量一反应关系的估计C、确定接触途径和接触剂量D、确定最大耐受量6、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 ( C )A、定性评定B、人类接触情况评定C、剂量一反应关系的确定D、毒性大小的评定7、有关分阶段进行化学毒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叙述,不正确是 ( D )A、按一定顺序进行B、省时、经济C、必要是可免去不必要的试验项目D、每一化学毒物需按程序先后进行四个阶段的毒理学试验项目8、一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化学毒物,其慢性毒性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人可能摄入量的120倍,依据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该化学毒物应该 ( C )A、毒性较大,予以放弃B、需由专家评议决定C、可考虑用于食品,并制定其ADID、应重复进行一次慢性毒性试验9、用于食品的化学毒物需进行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试验项目如下,除了( D)A、鼠伤寒沙门氏茵/哺乳动物微粒体酶试验(Ames试验)B、小鼠骨髓微核率测定C、小鼠精子畸形分析D、传统致畸试验10、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时,若4项必做的遗传毒性项目中2项为阳性,则( C )A、表示该受试物很可能有遗传毒性B、表示该受试物很可能有致癌作用C、需补充短期喂养试验辅助决定D、需重复一项遗传毒性试验11、食品毒理学评价评价程序中规定,需进行全部四个阶段毒理学试验项目的化学毒物为 ( A )A、凡属我国创新的化学毒物B、任何国外进口的化学毒物C、所有农药均需进行D、任何新资源食品12、化学毒物的安全性概念中,错误的是 ( C )A、化学毒物安全性是指无危险或危险度极低。

03第四章-毒理学实验基础

03第四章-毒理学实验基础
进行交配所产生的第一代动物,即杂交第一代动 物。 具两系双亲所有的遗传特性,杂合程度一致,个体 差异小;具备杂交优势,生命力强,无近亲衰退 现象。 不能继续繁殖育种,因在子二代会发生遗传性状分 离。
(3)封闭群动物:指在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进新
血缘,仅由同一品系的动物在固定场所保存繁 殖的动物群. 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学差异. 昆明种小鼠、 NIH小鼠、LACA小鼠、SD大鼠、 青紫蓝兔、新西兰兔等均属封闭群动物.
毒理学实验结果评价

结果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 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 是否具有毒理学意义
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 义的相关p131表6-6
(1)纵向比较:剂量-反应关系; (2)横向比较:其它相关参数是否改变; (3)与历史对照比较
九、优良实验室规范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


制备成一定剂型:水溶液、油溶液、混悬液.
六、毒理学实验设计要点
一、体内毒理学试验设计

剂量分组—以获得剂量-反应关系,确认受试物 与毒作用的关系 : 至少三个剂量组(高、中、 低);设对照组(阳性、阴性、未处理对照、 历史性对照)

各组动物数:实验目的和设计、统计学要求
试验期限: 由实验目的和所用动物种或品系决 定:急毒为一次或24h内多次染毒观察 14天,亚 慢性规定持续至动物寿命的10%,慢性实验、致 癌实验为持续至动物寿命的大部分。
六、毒理学实验设计要点
二、体外毒理学试验设计

溶解性测试:在实验测试期间,受试物溶解性可 能改变,起始和结束时评价溶解性具有意义; 最高剂量推荐:高剂量会影响渗透压引发损伤, 上限为:动物细胞 10mmol/L 或 5mg/ml; 细菌实验 5mg/平板。毒性物应有毒效应和致死率。

毒理学课件4

毒理学课件4
10
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具体规定
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准备工作包括两方面: (1)了解受试物(必要时包括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与受试物类似 的或有关物质的毒性等资料,以及所获得样品的代表 性如何,要求受试物能代表人体进食的样品。 (2)估计人体可能的摄入量。例如每人每日平均摄入量 或某些特殊人群的最高摄入量。获得这些资料后,根 据动物试验结果推测平均受试物对人体的可能危害。 如果动物实验的无作用水平(NOEL)比较高,而最 高摄入量很小,也就是摄入量远小于无作用水平,那 么,这类受试物就可能被允许使用。反之,如最高摄 入量甚至平均摄入量接近无作用水平,则这类受试物 就难以被接受了。
19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亚 (二)实验动物染毒期限 慢 性 毒 性 试 验
20
时象或年龄状态的相似性
21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
“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中要求,对于我国创 制的化学物质,在进行最终评价时,至少应进行 以下几项代谢方面的试验: ①胃肠道吸收; ②测定血浓度,计算生物半衰期(进入机体的外来 化学物质由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和其他动力 学指标; ③主要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 ④排泄(尿、粪、胆汁)。有条件时, 对于国际上许多国家已批准使用和毒性评价资料
11
试验阶段简介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 test)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
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
般行为、外观改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通过急性试验可以确定试验动物对受试物的毒性反应、中毒剂量或致死

第五章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

第五章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


落户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慰灵碑, 旨在纪念在抗非典疫苗和药物实验中为人 类健康献身的38只恒河猴
第一节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和局限性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原则 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 于人 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
成年的健康实验动物(雄性和雌性未孕)和 人可能的暴露途径是基本的选择 代表性、可重复性
常用实验动物生物学和生理学参数
2、实验动物品系的选择 品系(strain) 指用计划交配的方法,获得起源于共同 祖先的一群动物。 实验动物按遗传学控制分类可分为: ①近交系:指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之间连续交配20代以上 而培育的纯品系动物。如小鼠有津白I、津白Ⅱ、615, DBA/1和DBA/2,BALB/C,C3H,C57B/6J,A 和A/He等。 ②杂交群动物(杂交1代,F1),指两个不同的近交系之间 有目的进行交配,所产生的第一代动物。 ③封闭群:一个种群在五年以上不从外部引进新血缘, 仅由同一品系的动物在固定场所随机交配繁殖的动物 群。如昆明种小鼠、NIH小鼠、LACA小鼠、F344大 鼠、Wistar大鼠、SD(Sprague-Dauley)大鼠等。
第三,毒理学实验所用动物数量有限,那些发 生率很低的毒性反应,在少量动物中难以发现 。而化学物一旦进入市场,接触人群往往会很 大。这就存在小数量实验动物到大量人群外推 的不确定性。
• 四,实验动物一般都是实验室培育的品系,一 般选用成年健康动物,反应较单一,而接触人 群可以是不同的人种、种族,而且包括年老体 弱及患病的个体,在对外源化学物毒性反应的 易感性上存在很大差异。


• • •
2. 剂量-反应(效应)研究。剂量-反应(效应)研究是 毒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的基础。 在急性(致死性)毒性试验中,应该得到LD50(半数致死 剂量/浓度),也可以得到LD01(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 )和MTD(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 在急性非致死性毒性试验中,可应该得到急性可观察到 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AEL)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 量(NOAEL)。 在亚急性、亚慢性及慢性毒性试验中,可得到相应的 LOAEL和NOAEL。 在致突变、致癌和致畸等特殊毒性试验中,剂量-反应( 效应)研究将为确定受试物是否具有这些特殊毒性提供 依据。在致畸试验也可得到LOAEL和NOAEL;在致突变、 致癌试验中,尽管认为是无阈值的,但也可得到表观的 LOAEL和NOAEL。

保健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

保健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

11 . 甲 基 乙 基 酮 , 丁 酮 ( Methyl ethyl ketone,MEK); 12.凡士林油(Mineral oil;liquid petrolatum); 13. 橄榄油(Olive oil); 14. 花生油(peanut oil/Arachis oil) 15 . 凡 士 林 ( Petrolatum/Vaseline /petroleum Jelly); 16 . 聚 乙 二 醇 -400 ( Polyethylene Glycol-400,PEG400); 17.生理盐水(Saline); 18.吐温80(Tween 80); 19.水(Water)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本程序规定了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 学评价的统一规程。
• 本程序适用于保健食品的安全性评 价。
(二)对受试物的要求
• 以单一已知化学成分为原料的受试物;含有多 种原料的配方产品。
• 提供原料来源、生产工艺、推荐人体摄入量、 使用说明书等有关资料。
• 受试物应是符合既定配方和生产工艺的规格化 产品,其组成成分、比例及纯度应与实际产品 相同。
附件3 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 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 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 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 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 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 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 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 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 (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 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 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59

毒理学实验基础PPT课件

毒理学实验基础PPT课件
适当重复、盲法观察等。 结果统计分析:方法选择,可用不同方法处理.
毒理学实验结果评价
• 结果评价需要解决的问题
– 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 – 是否具有生物学意义 义的相关p131表6-6 – 是否具有毒理学意义
具有统计学意义是判断生物学意义的必要条件之一; 判断生物学意义时要:(1)纵向比较:剂量-反应关系;
• 阳性对照:剂量反应的直线部分 • 重复:可疑结果要重复,但非简单重复
七、实验动物染毒和处置
• 尽可能模拟人接触毒物的方式 • 不同途径的吸收速率为:静注>吸入
> 肌注> 腹腔注射> 皮下注射> 经 口> 皮内注射> 其他
实验动物染毒和处置
一、染毒
• 经口染毒:(1)喂饲、(2)灌胃、(3) 吞咽胶囊;
(四)、个体选择
• 性别:初次试验雌雄同用;存在差异分开统 计;选敏感性别。
• 年龄和体重:动物年龄依实验类型选择,取 成年期数据。体重可作为判断年龄的指标。
• 生理状态:避免激素影响,雌雄分开饲养; 繁殖实验、致畸试验适时合笼交配。
• 健康状况:用健康动物,提前观察确认。
(五)实验动物管理
• 动物管理:动物的接受、适应、饲养、鉴 别和记录(动物来源、处理、其它资料).
• refinement优化:必须 使用动物时,减少非人道 程序的影响
四、实验动物的选择
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 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 清楚,可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
(一)物种选择
基本原则: • 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及代谢特点
与常人规类实接验近选的择物两种个(物很种难,满分足属):; • 自然寿命不太•长啮的齿物类种; • 易于饲养和实•非验啮操齿作类的物种; 1. 经济并易于获得的物种。

药物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药物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药物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药物毒理学是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毒理学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药物对人体的有害作用,包括毒性反应、副作用、毒性代谢等方面。

随着临床试验、药物研发的不断推进,药物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从药物毒理学和安全性评价的角度出发,探讨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一、药物毒理学研究药物毒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需要多个领域的知识支撑。

药物的毒性反应可能涉及到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学效应、生物代谢、免疫学反应、遗传学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因素。

毒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药物毒性发生的机制、药物对组织器官的损伤及其程度以及损伤的可逆性等方面的问题。

现代毒理学研究主要包括预测、识别、监测和评价药物的毒性反应。

预测研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结构分析、基因芯片等技术手段预测药物分子的毒性作用。

识别研究主要是通过体内毒性试验及中毒症状的检测,来识别药物毒性的发生及病理学改变的种类和程度。

监测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评价、监测药物对体内排泄、代谢的影响,发现药物在体内相应的代谢产物的产生与消除的情况。

评价研究主要是对药物毒性及药物毒性机理进行评价。

二、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安全性评价是为了保证药物的安全使用,在药物上市后的生命周期内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监测、评价和管理。

药物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包括不良反应监测、药物风险评估、安全性信号监测等方面的内容。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通过收集、统计、分析药物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估这些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频率,并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

药物风险评估是为了评估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危险,包括潜在药物风险的识别、评价、预测其严重程度,以及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安全性信号监测是指对药物安全性问题的监控。

药物安全性评价是药物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临床试验过程中,药物的毒性作用和安全性评价是决定药物是否能够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10
3.接触评定
接触评定是危险度评价的第三个 阶段,目的是:
确定危险人群接触待评化 学物质 的总量并阐明接触特征,为危险度评 价提供可靠的接触数据或估测值。如 经此阶段认定待评化学毒物与人群无 接触或虽有接触但不能引起健康损害, 则危险度评价可不再向下进行。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33
②如其中两项试验为阳性,而且短期喂养 试验显示该受试物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 一般应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如短期喂 养试验显示有可疑的毒性作用,则经初步 评价后,根据受试物的重要性和可能摄入 量等,综合权衡利弊再作出决定。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34
③如其中一项试验为阳性,则在被选试验中选 择两项遗传毒性试验。
的毒性或进行特殊试验时可选用纯品,或以纯
品及杂质分别进行毒性检测。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25
(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 四个阶段和内容及结果判定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26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经口急性毒性:LD50,联合急性毒性。 目的:测定LD50,了解受试物的毒性强 度、性质和可能的靶器官,为进一步进 行毒性试验的剂量和毒性判定指标的选 择提供依据。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18
4.外来化合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外来化合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是通过动物 试验和对人群的观察,阐明待评化合物的毒 性及其潜在危害,决定其是否进入市场或阐 明安全使用的条件,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减小 其危害作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并 为制订预防措施和卫生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13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

药物毒理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

药物毒理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包 括药物的毒性、副作用、过 敏反应等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指标:包 括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
耐受性等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流程:包 括药物筛选、临床试验设计、
数据分析等
药物安全性评价 的流程包括:药 物筛选、药理毒 理研究、临床试 验、上市后监测
等环节。
药物安全性评价 的标准包括:药 物的有效性、安 全性、质量可控
06 叉: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
毒性之间的关系
药物毒理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 可以促进药物研发和创新,提 高药物质量和安全性。
药物毒理学和药物安全性评 价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手 段,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的发生率。
药物毒理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 可以加强药品监管,保障公众
用药安全。
药物毒理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 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提
定义:评估药 物安全性,确 保药物在临床 使用中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0 1
目的:保护患 者免受不良反 应和毒性的影 响,提高药物 治疗的安全性 和疗效
0 2
评价内容:包 括药物的毒性、 副作用、试验、流行病 学调查等方法 进行评价
0
0
3
4
药物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包 括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上 市后监测等
高全球药物安全性水平。
汇报人:XX
药物毒理学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药物的长期毒性和致癌性。 药物毒理学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 效性。
药物的毒性: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生殖毒性等
药物的代谢: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的相互作用:包括药物与药物、药 物与食物、药物与环境因素等的相互作 用
步。
药物毒理学和药物安全性 评价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有助于提高药物质量和安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ppt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ppt
试验
• NOEL≥300倍 进行安全性评价
传统致畸试验
▪ 目的
了解受试物对胎仔是否具有致畸作用
▪ 结果判定 根据最敏感指标的NOEL评价
代谢试验
▪ 目的
➢了解受试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 泄的速度及蓄积性
➢了解有无毒性代谢产物形成 ➢寻找可能的靶器官 ➢为选择慢性毒性试验的动物种系提供
依据
第四阶段 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或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 显性致死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睾丸生殖
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任选一项
备选遗传毒性试验
DNA修复合成试验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体外细胞转化试验 小鼠淋巴瘤试验 程序外DNA合成试验
结果判定
▪ 3项为阳性 无论蓄积毒性如何,表示可能 致癌性 一般应放弃 2项为阳性 强蓄积性 应放弃 弱蓄积性 专家评议,权衡利弊
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内容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文献调研 了解受试物的基本资料
• 产品概述 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定量分析剂量、途径、效益、健康影响 • 受试样品 选用人畜实际接触和应用的固定产品,
不用纯品,以反映实际接触的情况
• 实验动物 多用大鼠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的阶段划分
出初步评价 有明显毒性作用,且有剂量-反应关系,
应作进一步的毒性试验
第三阶段 亚慢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
▪ 目的
➢观察较长时间以不同剂量水平喂养后的毒性
作用性质和靶器官
➢初步确定无作用剂量(NOEL) ➢了解受试物对动物繁殖及对子代的致畸作用 ➢为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为评价受试物能否用于食品提供依据
三、安全性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 试验方法标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