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文献综述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文献综述摘要:区域协同发展是指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子区域)和经济组分之间协同和共生,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即区域之间或同一区域内各经济组分间的协同共生,合力推进大区域经济由无序至有序、从初级到高级的动态转变,逐渐形成“互惠共生、合作共赢”的内生增长机制,并最终促进大区域高效有序发展。
区域协同发展的基础是区际之间的相互联系,区域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各地域单元比较优势的整合和互补效应,区域协同发展的特征是共生、有序、高效、动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是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之内并逐渐收敛,最终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区域协调发展的维度主要包括市场协调、空间协调、产业协调与治理协调。
治理协调是关键、市场协调是前提、产业协调是难点、空间协调是载体。
关键词:城经济圈;协同发展;综述成渝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重要的人口、城市和产业集聚区之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在区域和国家层面的意义与作用正不断凸显。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融合互动发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目前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研究日渐增多,并已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文献综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引言: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本文将就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作综述。
一、经济增长极理论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少数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只能通过辐射效应获得一部分经济增长。
这个理论首次揭示了地区经济差异的产生机制,但也忽视了其他地区的发展潜力。
二、新地理经济学理论新地理经济学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认为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地理环境、地区间的交通和通信成本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新地理经济学理论在解释区域经济差异方面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三、产业集聚理论产业集聚理论认为,相同或相关的产业在一些地区集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这种聚集效应主要通过资源的共享、技术的提升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来实现。
产业集聚理论在解释为何一些地区发展得更快以及如何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四、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认为,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现代化进程不均衡所导致的。
现代化进程包括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与发展。
现代化理论对于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分析框架。
五、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孤立经济小部门理论认为,孤立的经济小部门在相对独立而封闭的环境中发展,其发展取决于地区内部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
这种理论对于分析地区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动力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六、区域竞争力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取决于其在全球竞争中所占的位置和能力。
具有优势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从而实现更快的发展。
区域竞争力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方法,以提高地区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各有侧重,但都为解释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收敛还是发散_——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
一、 引
言
二、 中国地区差距的相关理论
有关地区差距的理 论学说 有许多种 ( Armstrong and Taylor, 2000) 。对于中国的研究自觉不自 觉地被这 些理 论思想 所引 导 , 它们 分 别 是 扩散 效 应 理 论 ( trick2 down approach) , 累 积 性 因 果 循 环 理 论 ( 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l) 和 经 济增 长理 论 ( economic growth theory) 。在 这 三种理论学说中 , 前两种学说强调 需求因素 , 而后一 种 则强调经济的供给因素。 扩散效应理论 认为 , 资 金首 先应 大量 投放 在经 济 体的一个特定地区 , 一旦这些地区 发展起来 之后 , 它 们 对于其它地区 商品和 服务 的需求 会增 加 , 从而 产生 从 该地区到其它地区的技术 知识扩散 , 最终 , 其它地区 会 通过这种扩散效应或溢出 效应而受益 。一旦先进地 区 的生产成本上 升到其 它地 区能有 效与 其竞 争的 时候 , 地区差距将被矫 正 ( Golley, 2002) 。扩 散效 应理 论认 为 地区差距在短 期内 存在 , 但在 长期 将消 失。该 理论 支 持优先发展特定地区的发展战略。 扩散效应理论的一个不足 是地区间 存在回波效 应 的可能 , 即在优先发展地区的经济 发展之后 , 其它地 区 的资源还会源 源不断 地流 向该地 区 , 这正 是累 积因 果 模型的理论核心。该理论认识 到了溢出 效应和回波 效 应的同时存在 , 但强 调后 一效 应通常 比前 一种 效应 要 大。一 旦 一 个 地 区 具 有 了 竞 争 力 , 由 于 集 聚 经 济
刘夏明
( 英国萨里大学管理学院 )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平稳,由主要依靠东部地区的“单轮驱动”到也依靠中部和西部的“多轮驱动”。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也是我国宏观经济波动更趋平稳化趋势的深层次原因。
本文就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原因和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来源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宏观经济波动;多轮驱动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原因和影响(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原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深水区,需要区域经济统筹发展,不在是以往单方面依靠东部的“单项驱动”,而更是多区域带动的“多项驱动”的发展战略。
我国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
这些战略的实行使得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更趋平稳、和谐。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影响。
首先就是使得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更趋平稳。
区域经济的“多项驱动”使得经济发展更趋合理,宏观经济的波动也就较为平稳,趋向正向波动。
其次,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对于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得我国的各个区域的经济都得到发展,而且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与外部冲击有关(一)文献回顾。
本文从以往的文献、经济的测度、实证分析几个方面来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主要是因为外部的冲击。
在以往的文献中,如李云娥(2008)利用VAR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得出结论是,我国经济宏观波动的原因主要来自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波动,而非第三产业的波动。
刘树成(2004)在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出发提出,第二产业具有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波动性。
这也说明了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外部冲击导致的。
(二)经济的测度。
在宏观经济的测度上,宏观经济测度之一就是潜在产出水平,这里存在两种情况,实际产出水平大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经济就是正向波动。
新时代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
新时代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标题:新时代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路径研究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措施。
本论文旨在研究新时代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首先,梳理研究问题及背景,探讨了新时代下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
然后,确定研究方案及方法,构建实施路径的理论框架,并详细阐述相关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接下来,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深入探讨实施路径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最后,结论与讨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的主要发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路径、数据分析、结论与讨论第一部分:研究问题及背景1.1 研究背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逐渐凸显,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各地区间的协作与合作,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实现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经济竞争力。
1.2 研究问题本论文将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研究:(1) 新时代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及要求是什么?(2) 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路径的理论框架如何构建?(3) 如何通过数据分析验证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路径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第二部分:研究方案与方法2.1 研究方案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理论模型构建、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探讨新时代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明确新时代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
2.2.2 理论模型构建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构建新时代下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路径的理论框架,探索实现协作与合作的关键要素和机制。
2.2.3 数据分析利用已有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数据,对实施路径进行数据分析,验证其有效性与可行性。
2.2.4 案例研究选取若干典型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实证分析新时代下区域协调发展实施路径的可行性和实际成效。
《2024年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基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范文
《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研究——基于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产业转移的趋势尤为明显。
本文以京津冀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内在机制与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产业转移作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多从产业转移的动因、模式、影响等方面展开。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其产业转移现象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
已有研究多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等方面探讨其促进机制。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对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综合协同效应进行深入探讨。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各地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及报告,以及相关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
四、京津冀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趋势1. 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产业转移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北京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将部分产业向河北、天津等地转移。
这些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同时也包括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2. 趋势预测:未来,随着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产业转移将继续加速。
一方面,北京将进一步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推动更多产业向河北、天津等地转移;另一方面,河北、天津等地也将抓住机遇,承接更多产业转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五、综合协同效应分析1. 产业链协同:京津冀三地产业链条较长,上下游产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
通过产业转移,可以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2. 资源要素协同:产业转移不仅涉及产业的物理空间转移,还涉及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吸引了广泛的学术关注。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从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引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经济内部实现各要素、产业、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平衡,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优化的目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义与内涵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义与内涵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学者们普遍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追求社会公平与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具体来说,它包括要素配置的协调、产业结构的协调和地区发展的协调。
2.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常常与区域发展阶段理论联系在一起。
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区域在经济发展中经历着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理解这些发展阶段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1. 产业结构因素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实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区域政府角色区域政府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制定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区域政府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间的协调与平衡。
研究区域政府的角色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1.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与转变,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研究有效的产业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2.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城市布局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可以促进区域的协调与平衡。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地方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决策,影响着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升级。
本文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概念、影响因素、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问题。
研究发现,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政策环境、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等。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各种方法和理论,用于指导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
未来研究应该关注如何更好地整合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加有效的选择方法,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并为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文献综述、影响因素、方法、国内外研究、研究方法、结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适合本地区资源禀赋、优势产业以及市场需求的主导产业,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成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主导产业可能面临市场转型、技术更新等问题,而新兴产业的崛起也为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深入研究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和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旨在解释本研究的动机和重要性,引导读者对本文的关注和理解。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系统地总结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概念、影响因素、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具体来说,本文旨在深入挖掘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内在机制,探讨不同因素对主导产业选择的影响程度和方式,以及各种方法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可以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也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促进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化布局和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2(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经济学的视角一、关于区域间发展关系研究(一)均衡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各地区、各产业应基本保持同步发展,通过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其代表人物有赖宾斯坦、纳克斯和罗森斯坦一罗丹。
赖宾斯坦(Leibenstein H,1957)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保罗·罗森斯坦一罗丹(P.N.Rosenstein 一Rodan,1943)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
该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
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
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纳克斯(R.Nurkse,1953)认为,在不发达国家中,贫穷既是其资本形成率低下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
均衡发展理论注重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地区和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竞争与合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性手段进行地 区封锁和市场保 护 , 阻碍全 国统一 市场体 系 的形 成 ; 利用 各 种手 段 调动 地 区资 源成 为项 目投资 的 主
体, 表现 出旺盛 的投 资与 扩 张冲 动 , 造成 地 区产业 结 构 并 雷同 和重 复建 设 ; 方 政府 与 中央 政府 之 间 围绕制 度 创 地 新、 经济增长速 度 、 财税 资 源分 割 以及 地 区优 惠政 策等 方
能够实现 区际经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均衡 发展 , 以新古 典 主流 经济学 派萨
缪 尔森 ( 99 等人为代表 , 19 ) 认为 区域之 间经 济发展 的非均 衡状态 的发 生只会 是暂 时 的 , 如果 长期存 在 , 一定 是 完全 竞争 的条件未得 到充 分满足 , 妨碍 了生产要 素的跨 区域流 动, 只要畅通要 素 的区 际流动 , 种非 均衡程 度 就会 趋 向 这 均衡 ; 另一种则持相反 的看 法 , 为市场 机制 的作用 , 认 与其 说能够缩小 区际经济 发展 的非 均衡程度 , 如说将加 剧 区 不 际经济发展的非 均衡 程度 , 以政 府必 须适 时 干预协 调。 所 由于这种观点反映了各国 区际经济发 展的现 实 , 因而逐渐
中图 分 类 号 :2 7 F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11 2 1 ) 1— 0 8— 5 10 7 1 ( 0 1 0 04 0
域经济发展 的逻辑起点来重新 审视 这个复杂 的 问题 , 通过
一
、
区域经济发展 过程 中体 现 出的矛盾
梳理 以往研究 的成果来确立 区域经济发展 的逻辑本质 。
摘要 : 围绕当前区域经济发展 中呈现 出的无序竞争 问题 , 分析 了区域 经济发展 的路 径 , 出现有 的区域 经济发展 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二)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本文引用了国家统计局、中国政府网、 中国经济网等权威发布的数据及文件, 以作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 、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的分析和研究
。
本文还参考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研究论 文和专著,以及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案 例等,以作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通过制定 和实施特定的政策和措施,促进 特定区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考 虑多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资 源禀赋、政策环境、市场需求等
。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沿 海地区优先发展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 振兴”等战略的实施,再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 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协调发展的态势。
实施步骤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包括确定战略目标、分析资 源条件和外部环境、制定战略措施等步骤。
实践经验
我国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 况,总结实践经验,形成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战略模式, 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及问题
实施效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取得了 显著成效,如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协调 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和布局、提高 了企业和地区的竞争力等。
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它着眼于未来一定时期内区域 经济发展的总体蓝图和基本方略;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还具有可操作性,需 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县域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
县域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和小康社会都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县域经济的内涵入手,对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和特征进行了综述。
同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以及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作出了综述。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指标;发展模式1.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1.1 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高焕喜(2005)指出,县域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县域经济是县域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狭义上,县域经济指的是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孟宪江,刘福刚(2005)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特殊区域经济。
冯德显(2004)指出,县域经济指的是县域范围内,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系统,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特殊的重要地位。
朱舜(2001)认为,县域经济是县行政区域多种经济活动交织形成的经济有机体。
综合上述学者观点,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涉及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
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包括县城经济,乡镇经济,村域经济各个层次。
1.2 县域经济的特点区域性。
王怀岳(2001)指出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的行政界线。
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集中在这一范围内。
有学者认为,由于各个县域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的不同,不同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存在明显区域性的特点。
开放性。
陈清(2004)指出,由于县域之间存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县域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和梯度。
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以与外界交往为前提。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财经研究9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综述翟仁祥 黎 伟摘 要: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历史和现状基础上,辨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对区域经济协调的影响因素、机制、政策措施进行文献比较研究并简要评述。
研究发现要素流动自由有序流动促进产业转移,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 要素流动前言 根据“先富后富、共同富裕”论,在经济增长“效率优先”、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指导下,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0年,我国在事实上实行了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根据“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划分原则,国家重大基础投资、产业布局的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带倾斜,重点在中部地带布局能源、原材料工业。
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很显著,从南到北沿海岸线设立的沿海开放地带,经济特区、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等特殊经济区成为重要的增长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心地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但是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1991年以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强调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强调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从学科发展进程而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是我国经济学者从我国建国乃至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所赋予其科学内涵的一个概念(覃成林,1998)[1],所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覃成林,2013)[2]。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国家宏观层面而言,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从省级行政区域或若干个省际行政区交接区域层面而言,就是省级区域经济差距逐步缩小,比如长三角区域内部、江苏苏南苏北区域之间、安徽皖南皖北区域之间、山东鲁西南鲁东北之间,等等。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农村区域发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导言:近年来,农村区域发展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理解农村区域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本文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一、农村区域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农村区域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针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这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研究指出,农村区域发展不仅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生存状况,也对国家整体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二、农村区域发展现状和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相比仍存在差距。
一些研究指出,不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转型随着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步,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也面临着调整和改变的压力。
研究表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培育农村新兴产业,是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产业转型,成为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3.农村人力资源和教育问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居民的发展机会,也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
因此,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是实现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农村区域发展的政策和实践1.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对于农村区域发展给予了积极支持。
一些研究指出,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投入是推动农村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加强政府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政府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将有助于促进农村区域发展。
2.公共参与和社会组织农村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广大农民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一些研究指出,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农村区域发展,培育和促进社会组织,可以提高农村区域发展的效果。
飞地经济发展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飞地经济发展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了飞地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在重点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首先解释了飞地经济的概念与特点,然后回顾了国内外飞地经济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飞地经济对地方发展的影响、优势与挑战。
提出了飞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结论部分展望了飞地经济发展的趋势,总结了研究结论与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有助于深入了解飞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飞地经济发展、文献综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飞地经济的概念与特点、国内外飞地经济的发展历程、飞地经济对地方发展的影响、飞地经济的优势与挑战、飞地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飞地经济发展趋势展望、研究结论与启示、研究不足与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飞地经济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某一地区与周边地区或国家形成明显的经济格格局不同,特定经济活动在该地区内具有独特性和优势性。
飞地经济的出现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分工,还能够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飞地经济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通过引进飞地经济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
国内各地政府也积极开展飞地经济试点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随着飞地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深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更好地规划和管理飞地经济,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有必要对飞地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飞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飞地经济对地方发展的影响及其优势与挑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国内外飞地经济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飞地经济的内涵和特点,从而为我国的飞地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文献综述作者:李珊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32期摘要:区域经济政策是政府指导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手段。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差距问题愈加突出,经济政策的效用也愈加显著。
通过对国内外区域经济政策的相关文献系统的梳理、比较研究发现:区域差异、社会不平等问题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通病,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是政府决策者最优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区域经济政策;区域差距;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工具选择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32.0101引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
国民经济总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国际地位也不断上升。
其中,作为政府指导经济发展的工具——区域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分配不均、不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通过对区域经济政策的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发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许多国家或地区面临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
自“九五”计划以来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会是我国长期坚持并落实的基本国策。
然而,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差异,区域问题也各有不同。
何时何地实行怎样的区域经济政策,将会是相关学者乃至政府今后研究具体区域问题的思路所在。
文章从理论依据、发展演变、研究对象、政策创新以及工具选择等方面对国内外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述,旨在为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考点。
2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区域分工理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和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政策的三大理论基础。
区域分工理论是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主要分为成本学说和地区主导产业理论。
区域一体化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学原理课程作业学院: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人文地理学学号: 14070502006 姓名:杨俊杰任课老师:李君副教授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内研究综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学者对该选题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和探索,相应研究较为活跃,研究成果较为丰富。
一、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化的概念、内涵、产生机制、效应和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综观众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争论较多,并且概念上运用不一致,诸如国际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空间一体化、经济集团化、区域集团化、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马骥(2004)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面临如联盟松散、国家主权面临挑战、造成世界经济发展新的不平衡等许多难题,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
李瑞林,骆华松(2007)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应该以市场化为基础,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有效的主体组织和适当的补偿机制为保证。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关系的研究。
大部分学者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就全局看,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从长远看,前者是通向后者的阶梯或发展阶段。
华民等学者(2002)从国际比较优势的转移、部门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福利分析中得出了建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的内在原因及其相对于经济全球化风险规避的优势。
赵丽敏、潘明策(2002)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对立与互补两种关系相辅相成,构成矛盾的统一体,随着两者的不断深入发展,两者最终将趋于汇合。
王亚飞(2004)认为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观冲突,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思路和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区域经济战略研究文献综述论文
区域经济战略研究文献综述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
主要包括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
其代表理论有佩鲁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型理论-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型理论。
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型。
4钟型发展理论1980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
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
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
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
其代表理论有佩鲁
(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
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
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
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
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
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
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 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
方创琳(2002 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
(2003 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 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 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
2002.
[6]李奇泽、敖明山,对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与协调发展的思考,中国商界,2008 年。
[7]单于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时代潮,2003 年6 月。
[8]Rostow,
W. W. ( 1960 ) . The stage of Economic Growth . London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