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B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理论力学2

理论力学2

第一集 静力学正确解答:因结构自重不计,故杆AB 、BG 均为二力杆。

以BCDE 结构部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1-1(d)所示。

B 处为复铰,在该受力图中,B 处含有销钉B ,Bx F ,Bx F 分别为销钉B 与杆AB 、BG 之间的反作用力。

由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有∑=⨯--⋅=0223,0)(b qb M b F F MEy B(1)所以 qb b M F Ey 343+=∑=+-=02,0Ey By yF qb F F(2)所以bM qb qb b M qb F qb F Ey By 332 34322-=⎪⎭⎫⎝⎛+-=-=∑=-=0,0Ex Bx xF F F(3)以CDE 部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1-1(e)所示。

由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有∑=⋅-⋅-⋅=022,0)(b qb b F b FF M Ex Eyc(4)所以 ⎪⎭⎫ ⎝⎛+=-⎪⎭⎫⎝⎛+=-=qb b M qbqb b M qb F F Ey Ex 32 2343222由式(3),有⎪⎭⎫ ⎝⎛+==qb b M F F Ex Bx 32由图1-1(c),有0=-Bx A F F所以 ⎪⎭⎫⎝⎛+===qb b M F F F Ex Bx A 32正确解答:1.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1-2(a)所示。

由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有0122,0)(=⨯-⨯=∑A BF F F M所以 kN 2=A F2. 取ADC 部分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1-2(d)所示。

由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有0632,0)(1=⨯-⨯=∑A CF F F M所以 kN 46.3363261===A F F 3. 取节点E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1-2(c)所示。

由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有060cos 30cos ,00201=+=∑F F Fy所以 kN 6363312-=⋅-=-=F F题1-3 杆AB 的A 端固定,在B 处用铰链与折杆BCD 连接。

理论力学B自测的题目

理论力学B自测的题目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1、点M沿螺线自外向内运动,如图所示,它走过的弧长与时间的一次方成正比,则该点A.越跑越快B.越跑越慢C.加速度越来越大D.加速度越来越小2、点作直线运动,运动方程x = 27t -t3, x的单位为米,t的单位为秒。

则点在t = 0到t = 7s的时间间隔内走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_ 。

A.154 mB.262 mC.54 mD.208 m3、绳子的一端绕在滑轮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物块B相连,若物B的运动方程为x=kt2,其中k为常数,轮子半径为R。

则轮缘上A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

A.2k1B.(4k2t2/R2)21C.(4k216k4t4/R2)'D.2k 4k2t2/R4 、每段长度相等的直角折杆在图示的平面内绕O轴转动,角速度••为顺时针转向, M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的__________ 所示。

5、曲柄0A 在图示瞬时以s o 绕轴O 转动,并带动直角曲杆 OBC 在图示平面内运动。

若取套筒 A 为动点,杆OBC 为动系,则相对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 ,牵连速度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正确 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A. d s oB. . 2d 0C. 2d s oD.绕O 轴转动,并带动小环 M 沿OD 杆运动。

已知 OAJ ,取小环M为动点,OAB 杆为动系,当 =60 o 时,M 点牵连速度V e 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 A. l s/2 B. l s C. 3l sD. 2l s7、直角杆OAB 以角速度s 绕O 转动,并带动套在其上的小环 M 沿固定铅直杆 CD 滑动,已知 OC= OA=a ,图示位置OAL OC 则该瞬时小环的绝对速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M £A ------- -W- B&半径为R 的圆轮以匀角速度 s 作纯滚动,带动杆 AB 绕B 作定轴转动,D 是轮与杆的接触点。

15春西南交《理论力学B》在线作业二 答案

15春西南交《理论力学B》在线作业二 答案

15春西南交《理论力学B》在线作业二答案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大小相等的三个力F1、F2、F3分别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A、B、C三点上,若AB=BC=CA,这力多边形如下图所示,则该力系:A. 合成为一合力B. 合成为一力偶C. 合成为一合力和一力偶D. 平衡正确答案:B2.已知F,α,θ,CD=a,则F对AB轴的矩MAB(F)为:A. FacosαsinθB. FasinαsinθC. -FasinαsinθD. -Facosαsinθ正确答案:B3. 已知点的运动规律是:x=96t-2t3,x以m计,t以s计,则t=3s时,点的瞬时速度为(单位:m/s):A. 36B. 42C. 24D. -36正确答案:B4. 当牵连运动为转动时,动点的绝对加速度等于()A. 其牵连加速度与相对加速度的矢量和B. 其牵连加速度和相对加速度的代数和C. 其牵连加速度、相对加速度和科氏加速度的矢量和D. 其牵连加速度、相对加速度和科氏加速度的平方和正确答案:C5.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力是 ()。

A. 滑动矢量B. 自由矢量C. 定位矢量正确答案:A6. 力对轴之矩是()。

A. 代数量B. 滑动矢量C. 定位矢量D. 自由矢量正确答案:A7. 关于刚体的平面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面运动随基点平动的运动规律与基点的选择有关,而绕基点转动的规律与基点的选择无关B. 平面运动随基点平动的运动规律与基点的选择无关,而绕基点转动的规律与基点的选择有关C. 基点不能任意选取D. 基点在一定条件下可任意选取正确答案:A8. 一点按y=t3-4t2+10t+1(y以m计,t以s计)的规律作直线运动。

则t=1点的瞬时速度及加速度分别为:A. 5m/s、-2m/s2B. 10m/s、-2m/s2C. 5m/s、-4m/s2D. 5m/s、2m/s2正确答案:A9..A. AB. BC. CD. D正确答案:C10..A. AB. BC. CD. D正确答案:D11..A. AB. BC. CD. D正确答案:D12. 平面平行力系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0123)《理论力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0123)《理论力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0123)《理论力学》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次作业2:第二次作业3:第三次作业4:第四次作业5:第五次作业6:第六次作业1:[单选题]力的累积效应包括()A:冲量、功B:力矩、动量矩C:速度、加速度D:动量、动能参考答案:A2:[单选题]下面关于内禀方程和密切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密切面是轨道的切线和轨道曲线上任意点所组成的平面;B:加速度矢量全部位于密切面内;C:切向加速度在密切面内,法向加速度为主法线方向,并与密切面垂直;D:加速度和主动力在副法线方向上的分量均等于零。

参考答案:B3:[单选题]某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其所属的状态参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外力中,方向一定相同的是:()A:加速度与外力;B:位移与加速度;C:速度与加速度;D:位移与速度。

参考答案:A4:[单选题]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如果力是关于坐标的单值的、有限的、可微的函数,则在空间的每一点上都将有一定的力作用,此力只与该点的坐标有关,我们称这个空间为力场;B:保守力的旋度一定为0;C:凡是矢量,它对空间某一点或者某一轴线就必具有矢量矩;D:由动量矩守恒律(角动量守恒律)可知,若质点的动量矩为一恒矢量,则质点必不受外力作用。

参考答案:D5:[判断题]只在有心力作用下质点可以在空间自由运动。

()参考答案:错误6:[判断题]惯性力对质点组的总能量无影响()参考答案:正确7:[判断题]两动点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矢量始终相等,这两点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参考答案:错误8:[单选题]在质心坐标系与实验室坐标系中观测两体问题时,()A:在质心坐标系中观测到的散射角较大B:在实验室坐标系中观测到的散射角较大C:在两种体系中观测到的散射角一样大D:在两种体系中观测到的散射角大小不确定参考答案:A9:[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或适用条件的是()A:瞬时性B:质点C:惯性系D:直线加速参考系参考答案:D10:[单选题]力场中的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力是位置的()函数A:单值、有限、可积B:单值、有限、可微C:单值、无限、可微D:单值、无限、可积参考答案:B1:[论述题]写出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文字叙述,简述它在力学中的重要性。

《理论力学》第2章作业

《理论力学》第2章作业

第二章 作业解答参考2-1 物体重P = 20 kN ,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 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车D 上,如右图所示;转动绞车,物体便升起。

设滑轮的大小、AB 与CB 杆的自重及摩擦略去不计,A 、B 、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求拉杆和支杆所受的力。

解:取滑轮B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右下图所示。

建立图示的直角坐标系,则:由 00x yF F ⎧=⎪⎨=⎪⎩∑∑ 得:()cos30sin300sin30cos3010AB CB CB F F P F P --︒-︒=⎧⎪⎨-︒-︒+=⎪⎩解得:()()135464(kN)237464(kN)AB CB F P .F P .⎧=+≈⎪⎨=-+≈-⎪⎩压受拉受()()即:拉杆AB 受拉、其所受拉力为54.64 kN ,支杆CB 受压、其所受的压力为74.64 kN 。

*2-3 如图示刚架的B 点作用一水平力F ,刚架重量忽略不计。

求支座A 、D 的约束力F A 和F D 。

解:【法一】取刚架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右中图所示。

根据刚架的平衡条件可作封闭力三角形如右下图所示, 由力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ACD 相似,可知:D A F F FAD CD AC-== 则: ()5511222A AC a F F F F .F AD a =-=-=-≈-()10522D CD a F F F F .F AC a ====↑ 【法二】取刚架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右下图所示。

建立图示的直角坐标系,则:由 00x yF F ⎧=⎪⎨=⎪⎩∑∑ 得:cos 0sin 0A D A F F αF F α+=⎧⎨+=⎩由题图可知:225cos 55a αa ==、5sin 55a αa ==x yPT D =PF AB F CB30°30°BF DF AFαA B CD xy PBACDαF D-F AFF DF AFαA BCD代入平衡方程解得: ()()511221052A DF F .F F F .F ⎧=-≈-⎪⎪⎨⎪==↑⎪⎩即:A 支座的约束力约为1.12 F ,方向沿AC 连线指向左下方(与其受力图所示方向相反);D 支座的约束力为0.5 F ,方向铅垂向上。

理论力学第二次作业

理论力学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2次作业,注释如下: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15道小题)1. 平面任意力系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1(B) 2(C) 3(D) 4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2. 平面平行力系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1(B) 2(C) 3(D) 4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3.图示结构是()。

(A) 静定(B) 一次超静定(C) 二次超静定(D)三次超静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4.图示为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

作用在齿轮A上的切向力平移到齿轮B的中心。

(A) 不可以(B) 可以(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5.图示桁架中杆件内力等于零,即所谓“零杆”为。

(A) BC, AC(B) BC, AC, AD(C) BC(D) AC[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6.沿正立方体的前侧面作用一力,则该力。

(A) 对轴x、y、z之矩均相等(B) 对轴x、y、z之矩均不相等(C) 对轴x、y、之矩相等(D) 对轴y、z之矩相等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7.空间力对点之矩是。

(A) 代数量(B) 滑动矢量(C) 定位矢量(D)自由矢量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8. 力对轴之矩是。

(A) 代数量(B) 滑动矢量(C) 定位矢量(D) 自由矢量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9.空间力偶矩矢是。

(A) 代数量(B) 滑动矢量(C) 定位矢量(D) 自由矢量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10. 空间任意力系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3(B) 4(C) 5(D)6你选择的答案: [前面作业中已经做正确] [正确]正确答案:D解答参考:11. 空间汇交力系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3(B) 4(C) 5(D) 6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12. 空间力偶系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A) 3(B) 4(C) 5(D) 6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13. 空间平行力系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理论力学B(1)32学时练习册题及解答

理论力学B(1)32学时练习册题及解答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是非判断题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 1.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1.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1.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1.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 1.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 1.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 1.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 1.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 1.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1.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 1.1.18 如图1.1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二、填空题1.2.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理论力学刘均(B)答案

理论力学刘均(B)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_理论力学试卷(作业考核线下) B 卷(共 3 页)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得分一、选择与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利用解析法求解平面共点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能列写出独立的平衡方程数目为两个。

2、在如图所示结构中,各构件重量不计,杆AB上作用有力F,则( B )。

A.AB杆为二力杆 B.BC构件为二力构件C.没有二力构件 D.系统不可能平衡3、动系相对定系的运动称为动点的牵连运动;牵连点是某瞬时动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

4、一刚体作瞬时平动,此瞬时该刚体上各点( B )。

A.速度和加速度均相同 B.速度相同而加速度不相同C.速度和加速度都不相同 D.速度不同而加速度可能相同二、梁AB上受两个力的作用,P1=P2=20kN,图中长度单位为m,不计梁的自重,求支座A、B的反力。

(10分)解:取梁AB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所示解得:,,三、在图示机构中,已知,,求图示位置时杆的角速度。

(15分)解:以杆上的A点为动点,动系固结在O1A杆上,定系固结在地面上绝对运动:以O2为圆心的圆周运动相对运动:沿O1A杆的直线运动牵连运动:O1A杆的定轴转动速度矢量图如图所示大小?√?方向√√√解得:四、图示平面机构,杆绕轴转动并通过连杆带动轮作纯滚动。

已知轮的半径为,,图示位置杆角速度为,。

求:杆及轮的角速度。

(15分)解:轮及AB杆的速度瞬心分别为C和D点,如图所示五、如图所示,均质圆盘的质量为m,半径为r。

在圆盘上系有A物体,质量也为m。

试求物体A的下落加速度。

(20分)解:物体A的速度及加速度如图所示系统的动能为系统的元功为由功率方程,可得:即可得六、如图所示,均质圆盘O对O轴的转动惯量为。

在圆盘上系有A、B两个物体,质量各为和。

若,试求物体A的加速度。

(20分)解:系统的速度及加速度如图所示系统的动能为系统的元功为由功率方程,可得:。

昆明理工大学理论力学B练习册题 解答..

昆明理工大学理论力学B练习册题 解答..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一、是非判断题1.1.1 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 ∨ ) 1.1.2 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

( × ) 1.1.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不但适用于刚体,而且也适用于变形体。

( × ) 1.1.4 力的可传性只适用于刚体,不适用于变形体。

( ∨ ) 1.1.5 两点受力的构件都是二力杆。

( × ) 1.1.6 只要作用于刚体上的三个力汇交于一点,该刚体一定平衡。

( × ) 1.1.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刚体。

( × ) 1.1.8 凡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 1.1.9 只要物体平衡,都能应用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 ) 1.1.10 凡是平衡力系,它的作用效果都等于零。

( × ) 1.1.11 合力总是比分力大。

( × ) 1.1.12 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它们对物体的作用效果相同。

( × ) 1.1.13 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处于平衡。

( ∨ ) 1.1.14 当软绳受两个等值反向的压力时,可以平衡。

( × ) 1.1.15 静力学公理中,二力平衡公理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刚体。

( ∨ ) 1.1.16 静力学公理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适用于任何物体。

( ∨ )1.1.17 凡是两端用铰链连接的直杆都是二力杆。

( × ) 1.1.18 如图1.1所示三铰拱,受力F ,F 1作用,其中F 作用于铰C 的销子上,则AC 、BC 构件都不是二力构件。

( × )二、填空题1.2.1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一般分为 外 效应和 内 效应。

1.2.2 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称为 约束 ;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 相反 ;约束力由 主动 力引起,且随 主动 力的改变而改变。

简明理论力学第二章例题作业

简明理论力学第二章例题作业
2-1, 2-2, 2-3, 2-4, 2-5,2-6, 2-7
202X
作 业
简约工作汇报模板
第2章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
汇报日期
平面汇交力系
如图轧路碾子自重G = 20 kN,半径 R = 0.6 m,障碍物高h = 0.08 m碾子中心O处作用一水平拉力F,试求: (1)当水平拉力F = 5 kN时,碾子对地面和障碍物的压力;(2)欲将碾子拉过障碍物,水平拉力至少应为多大;(3)力F 沿什么方向拉动碾子最省力,此时力F为多大。
R
O
A
h
F
B
作业 2-1
平面汇交力系
支架的横梁AB与斜杆DC彼此以铰链C连接,并各以铰链A ,D连接于铅直墙上,如图所示。已知杆AC=CB;杆DC与水平线成45o角;载荷F=10 kN,作用于B处。设梁和杆的重量忽略不计,求铰链A的约束力和杆DC所受的力。
F
A
D
C
B
作业 2-2
因为杆AB为二力杆,故其反力FAB和FBA只能沿A,B的连线方向。
B
D
M2
FD
FBA
O
M1
FO
FAB
A
解:
分别取杆OA和DB为研究对象。因为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以支座O和D的约束力FO 和FD 只能分别平行于FAB 和FBA ,且与其方向相反。
因为
所以求得
B
O
D
α
M1
M2
A
作业
作业 2--7
R
O
A
h
F
B
作业 2-1
平面汇交力系
1. 选碾子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
O
A
h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解答(赫桐生版)

《理论力学》课后习题解答(赫桐生版)

理论力学(郝桐生)第一章习题1-1.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解:习题1-2.画出下列各物系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解:习题1-3.画出下列各物系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解:第二章习题2-1.铆接薄钢板在孔心A、B和C处受三力作用如图,已知P1=100N沿铅垂方向,P2=50N沿AB方向,P3=50N沿水平方向;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属平面汇交力系;合力大小和方向:习题2-2.图示简支梁受集中荷载P=20kN,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A、B的约束反力。

解:(1)研究AB,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相似关系:几何关系:约束反力:(2) 研究AB,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相似关系:几何关系:约束反力:习题2-3.电机重P=5kN放在水平梁AB的中央,梁的A端以铰链固定,B端以撑杆BC支持。

求撑杆BC所受的力。

解:(1)研究整体,受力分析:(2) 画力三角形:(3) 求BC受力习题2-4.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量G=2kN的重物,不计杆件自重、磨擦及滑轮大小,A、B、C三处简化为铰链连接;求杆AB和AC所受的力。

解:(1) 研究铰A,受力分析(AC、AB是二力杆,不计滑轮大小):建立直角坐标Axy,列平衡方程:解平衡方程:AB杆受拉,BC杆受压。

(2) 研究铰A,受力分析(AC、AB是二力杆,不计滑轮大小):建立直角坐标Axy,列平衡方程:解平衡方程:AB杆实际受力方向与假设相反,为受压;BC杆受压。

习题2-5.三铰门式刚架受集中荷载P作用,不计架重;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A、B的约束反力。

解:(1) 研究整体,受力分析(AC是二力杆);画力三角形:求约束反力:(2) 研究整体,受力分析(BC是二力杆);画力三角形:几何关系:求约束反力:习题2-6.四根绳索AC、CB、CE、ED连接如图,其中B、D两端固定在支架上,A端系在重物上,人在E点向下施力P,若P=400N,α=4o,求所能吊起的重量G。

解:(1) 研究铰E,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由图知:(2) 研究铰C,受力分析,画力三角形:由图知:习题2-7.夹具中所用的两种连杆增力机构如图所示,书籍推力P作用于A点,夹紧平衡时杆AB与水平线的夹角为;求对于工件的夹紧力Q和当α=10o时的增力倍数Q/P。

理论力学课件 sch2B

理论力学课件 sch2B

B FB
FC
FA A C
B FB
FC
rAB FA A rAC
C
B FB FC FC D
FBC
FA
若三力平衡,有:rAB FB rAC FC 0
A
由此得: FB , FC 共面
C
因为 FB , FC 不平行,相交于D点
FB
FB , FC 合成为力 FBC
由二力平衡原理得:三力作用线共面且交于一点
FR FR
FR
O FRd
O’
Od
O’
合力
d
FR MO FR2
2020/11/28
(A) FR 0, MO 0, FR MO (B) FR 0, MO 0
4
理论力学
§2-3 空间一般力系简化
(2) FR 0, MO 0, FR MO
MO FR
O
M O1 FR
O MO2
力螺旋 (wrench)
2020/11/28
F3
F2
F1 平面椭圆A
F1
F3 F5
F2
F4
正方体A
F3
F2
F1
平面椭圆B
F2 F3
F1
F5
F4 正方体B
7
理论力学
§2-3 空间一般力系简化
例:求力系{Fi}向O点简化的结果。
z
解:1、 Fi Fix i Fiy j Fiz k
ri xii yi j zik
F1
B
A
M A(F ) 0 M A 0
MB (F ) 0 FR // AB
or
FR
0
O
FR , M A
x
0

理论力学考研真题b卷答案解析

理论力学考研真题b卷答案解析

理论力学考研真题b卷答案解析B卷答案解析随着考研的逐渐火热,理论力学也成为了许多考生的热门选择。

今天我们将对B卷的答案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门学科。

第一题:【填空题】已知一个质点沿着一条直线轨迹运动,根据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得到质点的位移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通常称为______它描述了质点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情况。

答案:位移函数。

解析:位移函数是指根据质点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所得到的函数关系,用来描述质点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情况。

在解析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每一个关键词的含义,确保答案的正确与准确。

第二题:【选择题】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不变,可以选用______描述其运动。

A.位矢B.速矢C.加速度矢量D.动量矢量答案:C.加速度矢量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描述,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加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不变。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知道,加速度是质点所受合外力的结果。

因此,可以选用加速度矢量来描述质点的运动情况。

第三题:【计算题】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加速度与位矢的关系为a=4r-3r^2,其中a 和r分别表示加速度与位矢的大小。

当位矢的大小r=2时,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答案:a=4.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描述可知,加速度与位矢的关系为a=4r-3r^2。

当位矢的大小r=2时,将其代入到关系式中,就可以得到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4。

第四题:【简答题】物理量的涨落是指物理量在时间或空间上的波动性变化。

涨落的存在一般是与______的不确定性原理有关的。

答案:海森堡.解析: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指出,无法同时准确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

这就导致了物理量的涨落现象,即在时间或空间上有波动性的变化。

因此,涨落的存在与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有关。

通过对B卷的答案解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们要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要通过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来巩固自己的知识。

CUGB理论力学习题解答PPT课件

CUGB理论力学习题解答PPT课件

40
FRy F1 sin1 F2 sin2 F3
50 F3 F4
x FRy 20N
MO 30F1 sin1 40F1 cos1 20F2 sin2 60F2 cos2 50F4 2000
MO 1000Nmm
3-1 已知:F1
50 N
,1
arctan
3 4
,
F2
30
2N ,2 45o
2
55.80kN
2-16 在一钻床上水平放置工件,在工件上同时钻四个等直径
的孔,每个钻头的力偶矩为 m1 m2 m3 m4 15N m 求工件的总切削力偶矩和A 、B端水平反力?
解: 各力偶的合力偶距为
n
FA
M Mi
i 1
M m1 m2 m3 m4
FB
4 (15) 60N m
求:力系的主矢和对O点的主矩。 z
MOy M y
b
c F1
e
b b2
c2
F1d
d
O
x
e
F2
y
e2 d 2 F2d
d e2
d2
F2 b
e
M Oy
0.3 0.5
100
0.3
1 10 5
5 0.2
2 10 5
5 0.2
6Nm
1-4 已知:F1= 100N,F2=10√5N, b= 0.3m , c= 0.4m , d = 0.2m , e= 0.1m 。
Mo
M
2 x
M
2 y
M
2 z
2
674 52Nm
arccos 40 39.7o 105.2o 54.8o
52

西南交1112考试批次理论力学B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南交1112考试批次理论力学B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理论力学B第1次作业本次作业是本门课程本学期的第1次作业,注释如下:本次作业需要复习教材第1章~第3章。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28道小题)1.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和变形效应,力是(A) 滑动矢量(B) 自由矢量(C) 定位矢量正确答案:C解答参考:2. 考虑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力是(A) 滑动矢量(B) 自由矢量(C) 定位矢量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3.图示中的两个力则刚体处于。

(A) 平衡(B) 不平衡(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4.作用力的大小等于100N,则其反作用力的大小为。

(A)(B)(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5. 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A) 刚体(B) 变形体(C) 刚体和变形体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6.图示的三铰刚架,自重不计,则构件CE是。

(A) 二力构件(B)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7.图示作用于三角架的杆AB中点处的铅垂力如果沿其作用线移动到杆BC的中点,那么A、C处支座的约束力的方向。

(A) 不改变(B) 改变(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8.图示构架ABC中,力作用在销钉C上,则销钉C对杆AC的作用力与销钉C 对杆BC的作用力。

(A) 等值、反向、共线(B) 分别沿AC和BC(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9. 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

(A) 正确(B) 不正确(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A解答参考:10.如图所示,物体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 图中所画受力图是。

(A) 正确(B) A处约束力不正确(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11.如图所示,各杆处于平衡,杆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

(A) 正确(B) A处及B处约束力不正确(C) 不能确定正确答案:B解答参考:12.如图所示,梁处于平衡,自重不计,接触处是光滑的,图中所画受力图是。

工程力学B第2次作业主观题

工程力学B第2次作业主观题

工程力学B第2次作业主观题专业:建筑工程管理班级:建筑工程管理2014-2班(高专)三、主观题(共15道小题)20.图a示一起重机,A、B、C处均为光滑铰链,水平梁AB的重量P = 4 kN,荷载F = 10 kN,有关尺寸如图所示,BC杆自重不计。

试求杆BC所受的拉力和铰链A给杆AB的约束力。

(1)根据题意,选AB为研究对象。

21、图a所示梁AB,其A端为固定铰链支座,B端为活动铰链支座。

梁的跨度为l = 4a,梁的左半部分作用有集度为q的均布荷载,在D截面处有矩为M e的力偶作用。

梁的自重及各处摩擦均不计。

试求A和B处的支座约束力。

22、一汽车起重机,车身重P1,转盘重P2,起重机吊臂重P3,如图所示。

试求当吊臂在汽车纵向对称面内时,不至于使汽车翻倒的最大起重量P max。

23、试判别图示桁架中哪些杆其内力等于零,即所谓“零杆”。

你能否总结出判别零杆的规律?解:(a)DE ,EF,FG,BG (b) BC,AC24、自重P = 1.0 kN的物块置于水平支承面上,受倾斜力F1= 0.5 kN作用,并分别如图 a、b中所示。

物块与水平支承面之间的静摩擦因数f s= 0.40,动摩擦因数f d= 0.30,问在图中两种情况下物块是否滑动?并求出摩擦力。

由于保持平衡所需的摩擦力F=0.433 kN <F max=0.5 kN,因此物块保持平衡,没有滑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摩擦力F= 0.433 kN 是由平衡方程确定的,而不是F max=0.5 kN。

只有在临界平衡状态,摩擦力才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 max。

25、图a所示一重为P=20kN的均质圆柱,置于倾角为a =30°的斜面上,已知圆柱半径r =0.5m,圆柱与斜面之间的滚动摩阻系数d=5mm,静摩擦因数f s=0.65。

试求①欲使圆柱沿斜面向上滚动所需施加最小的力(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以及圆柱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②阻止圆柱向下滚动所需的力的大小以及圆柱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三、主观题(共15道小题) 15.图示物块M 置干斜面上.斜面倾角^30c ,物块自重ZM50M 在物坟 加一水平力Fr=100N r 物块与斜面间的静摩據因数^035,动摩擦因数应=0」 试问物块是否平衛?并求岀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PP如图所示,长方体上作用了五个力」其中,Fi = 100 N. Fz尸尸旳ON : F 尸200 N :尸尸22 ON :各力方向如图中斫示。

且a^5m : &=4m : c=3m 试求各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答: 16.可以平衡・酣烫4眄4)150N.门EDA答:3354.ON=0.566世;②力尸对工根摇图示各力的方向计篦各力在坐标轴仪上的投影如下:枳^1^=0 . ^=0 . Fj-=-100N 心F 犷(500N)> 0.566=2S3.0N^ F?A — —F^COS ^COS p, Fjcos^sin^, F^^inO其中二2图示立方体边长^=0.501^= 15ON,试求①力戸对轴 汗丢之 F 壮—200N ? Fj^O , "0,Fs^O .形疔220N .幵产0^17.O 之矩n QT X150N=-90N4fX150N = 一120NV33 + 42= _ =_ = 0.825? sin 6AB 佃+沪2 + *丰3」CD c3^cos© = -------- = l .................. = ,=0.515, sill <3 = 0.858于是得! *'F 3^ -(500N}> 0.825X0.5 15= -212.4N ,= (500N)x0.825x0.85g<2)力戸对点O之矩"a令亿0, 丫分别为矢量瓦(冋与轴亠£总正向的夹角,与计算力戶的大小和方向余弦(教材中式&3)类161, A?C(F)的大小和方向余弦为(戶)=/Af x(K)]2+ [A/v(F)l r+ [AfJ(F)p =出乳1'十(一5工厅讥…以l):Nm 三9^=54.7°,/?= 1253°, r=125.3^18.曲柄导杆机构如图所示。

曲柄。

尸长为& 绕。

轴臥匀角速度①顺时针转动,带动滑块F在导杆BC的水平槽中滑动,从而带动导杆BC沿铅垂方向往复运动。

导杆EC段长L试求导杆上C 点的运动方程、速度及加速度方程。

P 见(尸)COST =一A^(F)答: -%答:图示机构中,曲柄O』可绕固定轴O转动,苴"端与直杆BC的中点钱接$ 答:直杆的两端月、c■可分别在互相垂直的槽內渭动。

已知:Q4的韩角"叫&为常量?且OA =BA =AC =/6求BC杆上一点3/(VC = M的运动方程.轨迹方程、速度及加速度方程。

Q答:馭坐标系Oxy如團中所示,考察任育冃珮寸t(相应的曲为任意值)时M点的坐标脸门从.團可见QJ = CM CDSCJ« 5 COSixI ( 1>y = (2J~ fr)sin^= (2^ —i )sin tyr(2)式〔1)、心)就罡M点的运动方程,也罡制点収曲为参数的轨迹方程。

从两式中消去血,可得轨迹方程心r .r_tji戸(2/ - “可见"点的轨溯椭圆,其长半轴为㈡词,沿,轴方冋耳短半轴为打沿汀祐向’若改娈M煌的位風即占值,可得不同形狀的桶虱若g,则轨迹变为圆®需曼指出』无论莎是否为常量,都不彩响轨迹的形状◎有一种椭圆规就是据此原理制作的-a 将式⑴、式<2>对时间f求导,得”点的速度方程刎v x i=・b©sin 如〉v, = v = QI 5)田cc&tur*1 上式再对时闾f求导』得址点的扣遠便方程屮込=丈=—bfd "CO54J3? , 4 = $ =(方 _。

#岡"?in^/+J 20.一单摆(图a),苴摆缄长f-lm;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真摆动。

M点的运动方程为J = 0.4C ainyf , ftAs计』sW m计口试求1=拦时,5/点的遠度和扣速廈* *'答:21.已知点的运动方程,将其对时间r 求导即可得到任青瞬时的速度和切向加v-一 -0.40x —cos —f, a. =— =- Q.4QX —sia^f +" 4/33 dz 9 3当t= X 时卩5. =0.40x sin — = 0.40 x ——= 0345m+i 3 2气=0.40 x —cos — = 0.40x — x™ =0.20fl m s*3 3 3 275-—= -03S0iiL^' 9 2刚与"异号,说明点在也寸作减速运动,全力腿度的犬小境方向<®b )为訂岛 * J":i 匚口;1 工 Jl-O-SgO)' +0 04刃:= 0.385 m E 2!1⑻牆沁心即肌“齐至于摆线0X 在J =址时与铅垂线的夹角厲则为冷答:dr弧=-0.40 x —- 0.4Ox —11 9 3-g =^- = = -0.043 7 m-5^答: 23.先求岀任意瞬时的角速度也和角加速度4 p(16 - 81?) rad.'Sj a- ^7~=-162 tnd/s2+J4令⑵=Q,即违-81声二0,得t = ~ *这表明当i=^s时,^ = 0,刚休改变转向。

容易算得:在此之前4 Q、刚体逆时针转动g在此之后dy < 0,刚体顺时针转动…,当r = 0时,列二16嗣■'头偽=0。

在此瞬时刚体作匀速转动° a当t = 0.1s 时,d)i =16 - SI X0.1- = 15.19 rad s, = -162X0.1 = - 16.2 诫丸因備与劲异号’故此时刚体作减速转动* a当尸Is 时,=16 - £1X V = - 6S rad as = -162><l = -162 xad; s~因他与他同号,故此时刚体作加速转动—22.电动机的转子由静止开始转动,在20 s末的转速M=3€Ormin.设转子在此过程中作勺变速转动,试求角加速度及转子在这20百内的转数。

a因转子由静止开始转动,故鈿=山而2伽末的角速度为』1360&? = ~ = = 12 rad s*jy jy因已知转子作匀变速转动,根据式(13•刀,角加速度为"a二0.67urad sr 20根据式(-13-8), 20百內转过的角度为松审 _彌= 0+1 or? = £汉0.6TI乂203= 120?1 咚世£ £即转了60转。

a答:23.知轮 □ □切向 丘|如== msJ!djp =0,1x(-$)' = 2.5 m>s门的廿巾 方向如图b 中所示。

M 点的切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方向分别如图b 中所示。

于是得对点的全抑速度之大小、方向…半径为Ji = 0,1 m 的定滑轮上绕有细绳’绳端系一重物掐如图肮己 的转动方程为0 “-4 "2 (卩为逆时钿旬转动人其中r 以乞计,妙以艸 试求当心1百时,轮缘上一点M 的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和全加戈 以及重物/的速度和加速度a =』Q ; + 口; = J 。

.2' + W = 2.51 m s +tan^ =^-^ = 0.08, & =4.5T^ 餌(-疔重物A 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等于滑轮上与细绳相切之点对F 的速度和 加速度,即 巧二%r ,知=召严注意到,同在轮塚上的点0和坯 它 答:「 已知滑轮的转动方程.将它对时间谆导即得滑轮的角速度和角加速Q = — = 3 r — 8r, cr = — = 6r - 8 dr df当W 时*其值为~鉤二 3X1】-8X1 二一5 rad ;^'at - 6X 1 8 = -2 rad g ■ vwvxw此时,轮缮上”点的速度大小为」24.曲柄的长t725.速度和切向加速度之大小分别相等,故有*v_4 = 0.5 m. s ( T ), — 0.2 m s : ( f )心加速度与速度指向一Sb 故知M 点作加速运动口重物且亦然。

加速度与速度指向一致,故知M 点作加速运动。

重物*亦然…瞬时连杆AS ±85 S 点0.15级处一点D 的速度和加速度―因66=且乩 6」=6取 故左任何卿时O\ABOz 平行四边形,在运动4 杆恵作移动*根据刚体移动的特点知…/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相同.于是门I In 力况才=1.88 —唏和%的方向分别与%和巧相同,如圏巾所示…|答:在此瞬时,由于定滑轮的⑷与or 同号’故知滑轮作加速转动1 M 点的切向 在此瞬时,由于定滑轮的血与宜同号,故知滑轮作加速转动;站点用 切向 平行双曲柄机构如團所示’连杆的长度^5=GiO> = 0.45 m, 度0\A = = 0,15 m ・曲柄OM 以转速料口 t20 Hmin 作匀速转动*试扌:图示 伽=帥=°i A 分=3 □口 二% 二 J 二 J =0-15(^|^)2 二 23/7长血"的细杆,可绕O轴转动,其端点-4紧靠物块B的侧面。

若物以匀速v向右移动,试求杆OA的角速度〈设运动开始时杆QA处于铅垂| (即卩二0)°答:26. 点作直线运动,已知其运动方程为x= t3- 6t2 -仞+ 40 , t以s计,x以m计。

求:(1 )点的速度为零的时刻;(2)在该瞬时点的位置和加速度以及从t = 0到此瞬时这一时间间隔内,该点经过的路程和位移。

答:(1) t = 5 s;( 2) x = - 60 m , a = 18 m/s 2, s = 100 m , A x = - 100 m27. 图示机构的尺寸如下:O1A = O2B = AM = r = 0.2 m , O1O2 = AB。

轮01按=15 t (t以s计,以rad计)的规律转动。

试求当t = 0.5 s时,AB杆的位置及杆上M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v v= 9.42 (f) , 444 m/s2 ( f )28. 汽车上的雨刷CD固连在横杆AB 上,由曲柄O1A驱动,如图所示。

已知:O i A = O2B = r = 300 mm , AB = O1O2,曲柄O i A 往复摆动的规律为=(/4 ) s in ( 2 t),其中t以s计,以rad计。

试求在t = 0、( 1/8 ) s> ( 1/4 ) s各瞬时雨刷端点C的速度和加速度。

s, v e— L047 m'5 j — J.65 = —6.58n^s2^81 f = - s* 践=0* 9.30 m/s:答:29. 刨床的曲柄摇杆机构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