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协议转换机理及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总线协议转换机理及实现
Fieldbus Protocol Converting Mechanis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丁磊 费敏锐 陈维刚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 200072)
摘 要总结了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研究现场总线协议转换技术的必要性,描述了常见现场总线协议转换的机理。最后介绍了采用协议转换原理研究开发的一种支持工业以太网与多种现场总线技术转换的多协议转换器。
关键词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系统集成协议转换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current status of fieldbus, indicates the necessary to research fieldbus rotocol conversion technology, describes the common used mechanisms of protocol conversion for fieldbus. Finally a multi-protocol converter based on protocol conversion method which supports Industrial Ethernet and several fieldbus is introduced.
Keywords Industrial Ethernet Fieldbus System integration Protocol conversion
1 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
现场总线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控制技术,它的出现被誉为20世纪90年代工业控制领域的一场革命[1]。与其他工业控制网络相比,现场总线采用串行的数字通信方式,具有实时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迅速发展成为工业控制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通信网络。目前现场总线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①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并存
为了反映工业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2000年公布通过了IEC61158现场总线标准,容纳了8种互不兼容的控制层协议。2003年的新版本进一步达到了10种现场总线标准,另外还有3种设备级现场总线标准,统称为“10+3”种现场总线网络协议。
同时存在这么多种国际标准,原因除了经济利益上的冲突以外,还有着客观上的原因:新技术和新事物的层出不穷,目前没有一种现场总线可以满足所有要求,用户不得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现场总线设备。因此,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并存的现状还将持续下去。
②以太网技术融入现场总线
在OSI/ISO七层协议中,以太网本身只定义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它的控制协议使用TCP/IP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用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IP(internet protocol)用来确定信息传递路线。
随着过程控制领域内上层通信与互联网通信一样逐步统一到以太网,将以太网用于工业控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太网融入现场总线的最大障碍是以太网在数据链路层采用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这种协议在负载较重的情况下,会因为在网络上发生碰撞而产生拥塞,影响数据的实时性。另外以太网一般抗干扰性能较差,不具备本质安全性能,不能向现场仪表供电。但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它的传送速率大幅度提高,物理层标准的工业化以及千兆以太网技术和无碰撞全双工光纤技术的出现,以太网
1
技术的实时性得到提高,使其逐步可以应用在工业控制网络中,形成了工业以太网技术[13]。
与传统现场总线相比,工业以太网有着明显的优势。它可以实现智能化现场设备的功能自治性、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以及监管控一体化,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9]。
现在常用的工业以太网主要包括美国Rockwell公司推出的Ethernet/IP、德国Siemens公司推出的ProfiNet、法国施奈德公司推出的Modbus/TCP等[5]。2004年1月,IEC/SC65C将包括中国开发的以太网协议EPA在内的6种非国际标准以太网技术作为IEC的PAS(publicly available specification)文件出版,协议标准的国际化将使得工业以太网技术取得更加迅猛的发展。
③无线现场总线发展迅速
无线现场总线(R-fieldbus)的提出旨在利用现有的迅猛发展的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在有线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一种在工厂的现场设备层的、具有无线移动接入能力的、能传输多媒体信息的高性能无线现场总线,使信息能够从Internet层,工厂的监控层到现场设备控制层之间实现无缝隙的交换与沟通、透明的集成与融合。无线现场总线能够集成解决工业环境下诸如移动对象、危险环境对象与传统的有线连接对象之间的符合工业级实时要求的、可靠的、兼顾多媒体大容量数据的通信和控制问题。
在满足无线与有线集成后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无线现场总线可以在企业网络的现场层应用无线数字通信技术,使它与原有的有线网络有机地集成为一体,让无线网段成为有线网段的自然扩展,真正地把每一个需要接入企业网络的生产设备都连成一体。
无线现场总线利用了无线技术对现场总线技术的扩充,在许多场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迅速发展,在欧洲将无线技术与Profibus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2 现场总线协议转换机理研究
2.1 协议转换研究的必要性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多种标准并存将是现场总线发展的最主要特征。多标准实际上就是意味着没有标准,各种总线采用的通信标准的不同以及总线协议的多样性和互不兼容性使得总线系统间的互联性和互操作性大大降低。另外,不同类型的现场总线具有不同的形成背景和使用环境。如图1所示[1],每一个应用层次中都有着不止一种现场总线类型可以选择,但同时也使得复杂的现场环境中选择应用何种现场总线类型成为一个问题。
以太网介入控制的起初目的是解决现场总线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随着各种工业以太网标准的推出,它们的应用层标准的不同使相互之间可以互连但还是不能互通,从用户使用的角度出发,需要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应用层标准[6]。现场总线标准制定的“妥协”形成了今天的多标准混战的情况,同样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基于一种技术和一个通用的工业以太网标准的机会已经没有了,今后工业以太网国际标准制定的结果势必又是多种标准的共存。
面对现场总线领域标准繁多、产品混乱的局面,如何在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中集成使用各种通信协议的现场总线设备,如何整合现场总线与以太网产品,已成为现场总线技术应用的瓶颈。总结目前研究成果,现场总线协议转换可以在过程控制级或现场设备级实现[8]。2.2 过程控制级转换
在过程控制级中应用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实现现场总线间的转换。OPC是控制系统现场设备级与过程管理级进行信息交互的开放接口标准和技术规范。它采用客户/服务器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