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红岭钨矿矿床地质特征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韶关红岭钨矿矿床地质特征浅析

[摘要]在历年的地质勘查过程中,地勘部门十分重视成矿地质条件的总结、分析、研究工作,对矿区脉状钨矿及岩体型钨矿床均有较成熟的成矿规律认识、找矿方法及找矿手段,本文通过对红岭钨矿的地质背景论述,探析了韶关红岭钨矿的分布成因,并对该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广东韶关红岭钨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

1引言

红岭钨矿位于广东省翁源县北西方向,直距21km。位于京珠高速东侧,交通较便利。自上个世纪60年代被开发出来,前人已经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勘查工作。他们对矿区的构造、成矿的地质特征以及矿床的成因,都提出了诸多见解。该矿区通过近年的开采,对其主要的矿体都进行了揭露、开采,提供了真实的、丰富的地质资料。本文依据前人的勘查成果以及危机矿山综合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得出红岭钨矿的成因,认为该矿床是岩体控制,是一个与岩浆活动相关的高温热液矿床。

2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后加里东隆起湘南—粤北海西—印支凹陷区内,处在大东山—贵东—九连山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中部,热水南北向断裂构造与北东向断裂构造复合部位(见图1)。

区域地层分布简单,出露的地层为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浅变质的浅海相碎屑沉积岩,上古生界泥盆系滨海相、浅海相砂页岩、碳酸盐建造,新生界第四系残积、坡积、冲积层。

区域褶皱发育,分布水源山背斜,轴线呈北北东向,长约40公里,由下古生界和泥盆纪地层组成,岩层倾角40~70°,东翼较西翼陡;枢纽于官渡镇一带向南西方向倾伏,形成一个对称的并向南西倾伏的背斜构造。背斜西侧为一轴线呈北北西向的对称正常的翁城向斜;东侧则为轴向北东、轴面倾向北西的翁源倒转向斜。

区内断裂十分发育,一系列近南南北向(NNE~NNW)压扭性断裂穿切北北东~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南北向断裂有水源山正断层、石坑子—红岭—热水断裂、田心—上洞断裂;北东向断裂有下洞正断层、大湾围—坪峰畲断裂、石坑子逆断层、热水断裂、下背—狐狸山断裂。

区内广泛分布燕山三期花岗岩,北部属贵东岩体,南部统称热水岩体,呈岩基状产出,出露面积240平方公里。区内还发育两个燕山四期花岗岩岩体,呈岩墙状沿东西方向侵入于燕山三期花岗岩中。热水岩体总体上呈鹅蛋形,长轴南北

走向,多期次内外分带明显。红岭钨矿处于岩体的中心部位,具穹窿构造中心侵位特征。

3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内有石英脉型钨矿床和花岗岩型钨(钼)矿床,两者在时空和成因上的关系密切。花岗岩型矿床赋存于隐伏的细粒白云母花岗岩的顶部,向上过渡到石英脉型矿床。见图2。

3.1石英脉型钨矿床

矿区矿化带总体沿北西~南东向展布,在平面上呈侧幕状排列,含矿石英脉沿近南北~北北东、北北西、北西、北西西及北东~北东东向等五组裂隙充填,走向北北西-北西向脉组最为发育,次为北北东-南北向和北东-北东东向与北西西向。按含矿石英脉在矿区范围内出露位置分为南带、中带和北带。各组工业矿脉品位对照表如(矿区矿化带总体沿北西~南东向展布,在平面上呈侧幕状排列,含矿石英脉沿近南北~北北东、北北西、北西、北西西及北东~北东东向等五组裂隙充填,走向北北西-北西向脉组最为发育,次为北北东-南北向和北东-北东东向与北西西向。按含矿石英脉在矿区范围内出露位置分为南带、中带和北带。见图3。

各组矿脉的产状规模及形态变化规律

矿区矿脉具有长、深、薄的特征,矿脉一般长300~1000m(最长1500m),延深300~500m(最深600m),脉宽0.1~0.2m(最宽0.45m),其中主要矿脉为V21和V7。V21矿脉脉长775m,延深585m,平均厚0.28m,倾向SW,倾角74°,最小埋深6m,最大埋深415m;V7矿脉长925m,延深600m,平均厚0.26m,倾向NE,倾角84°,最小埋深0m,最大埋深346m。

各脉组在平面上呈侧幕排列,其侧列格式随容矿裂隙的扭动方向不同而各有差异,北西一北北西组大体为右列侧幕,近南北组则多为左列侧幕。

各脉组中的矿脉大多呈单脉稀疏分布,一般脉距较大。各脉组在平面上纵横交织,互成菱形格状,尤以北西组与北北西组互呈菱格状最为明显。各脉组中常有1—2条主脉,其两侧往往出现数条平行细脉或与主脉呈小角度(10°左右)斜交的羽状矿脉,北西组矿脉中最为明显,如V20、V73沿主裂隙旁侧羽裂充填的细脉成带出现,宽者达4—5m。

各脉组有向矿区中部305号勘探线一带收敛的趋势,向矿区两端撒开,如北西一北北西组矿脉明显地向中部收敛而呈草束状,并向矿区中部晚阶段成矿母岩突出部位侧伏的趋势,侧伏角约55~64°。

矿脉沿平面所有单脉沿走向总体是由若干个透镜状单体组成,单体长度自几十米至百余米,以脉体中部厚度较大,往两端逐渐变小,单体的排列格式以微距

的侧现为主,亦有呈尖灭再现的串珠状出现。部份矿脉因受成矿后沿脉断裂的影响,形成重迭膨大和拉脱现象显著,尤以北北西组最为突出。所有单脉的两端,常以分支变小而至尖灭或被构造破碎带所取代。北西组矿脉形态较为稳定,沿走向常追踪两组扭裂面呈折线弯曲,或沿两组扭裂同时充填而构成菱形格子状,在扭裂过渡区往往出现张裂带。北北西组矿脉以其受多期构造活动,导致矿液多阶段脉动而构成“复脉”为其特色。近南北组矿脉亦常呈“追踪”状产出,上部形态尚较稳定,但下部多呈短小的串珠状透镜体出现。北东一北东东组矿脉,靠近南西端尚较稳定,但向北东端,则由石英脉递变云英岩一伟晶岩,膨缩现象较显著,矿脉下部递变为含矿破碎带。

北西组矿脉形态沿倾向垂直分带呈现着“五层楼”式分带规律,尤以V73、V20最典型。其他各组脉均为“薄脉型”,具有脉幅薄,品位富,延长和延深大的特点。矿物成分和矿石类型与矿物组合

金属矿物主要有:黑钨矿、白钨矿、辉钼矿、辉铋矿、黄铜矿;次要的有:黄铁矿、闪锌矿、磁黄铁矿、毒砂、黝铜矿、斑铜矿、绿柱石、日光榴石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云母、萤石、黄玉、绿泥石、电气石、磷灰石、方解石等。

矿石由石英、白云母、黑钨矿、辉钼矿、辉铋矿、白钨矿、黄铜矿、黄铁矿及少量绿柱石组成。矿石类型属辉钼矿-辉铋矿-黑钨矿矿石,主要矿产为黑钨矿,伴生辉钼矿、辉铋矿含量亦较高,均达到一般的工业要求。此外,在局部地段还可见到极其次要的硫化物-黑钨矿矿石、角砾状围岩-辉钼矿-黑钨矿矿石、云英岩-辉钼矿-黑钨矿矿石、莹石-方解石-黑钨矿矿石类型。

矿石结构与构造

原生矿石主要构造类型为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放射状构造。主要结构为自形晶结构、半自形晶结构、他形晶结构、乳浊状结构、交替残余结构、脉状交替结构、网络状结构、压碎结构和揉皱结构。

矿石化学成分

全矿山平均W031.74%,按照脉组统计,以北西组含矿最富,其次为北西西组和北北西组(表1)。矿石中回收利用的伴生元素主要为Mo、Bi、Cu,矿山平均含Mo0.103%、Bi0.216%、Cu0.28%。

近矿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

近矿围岩蚀变有云英岩化、硅化、红长石化(即钾长石化)和绿泥石化四种,它们在空间分布上经常是多种蚀变相互重迭,也有单独发育地段。云英岩化分布广泛且与成矿关系最密切。

3.2花岗岩型钨钼矿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