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和对当今的服饰的影响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和对当今的服饰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9f3a9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3.png)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和对当今的服饰的影响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且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这种多样化的服饰文化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并对当今的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服饰分为上衣和下衣两部分。
上衣的形式有袍、衫、褂等,下衣则有裙、裤等。
在汉代以前,人们主要使用麻布和丝绸制作衣物,后来逐渐普及的棉花也开始用于服装的制作。
汉代是中国服饰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达到了一个巅峰。
各个民族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不仅交流了商品和技术,还传播了服饰文化。
唐代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又一个高峰期,透过丝绸之路来往的来自中亚、欧洲的师傅和制衣工匠,给中国服饰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服饰文化。
例如,蒙古族的服饰以“长袍、长靴、短裤、白帽”为特点,展现了他们喜爱草原生活和骑马狩猎的特点。
藏族的服饰以藏青色为主色调,以精美的刺绣和挂饰为特点,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宗教信仰。
彝族的服饰以色彩斑斓、线条流畅的刺绣为特点,体现了他们热情奔放的性格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对当今的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传统的民族服饰成为了当代时尚界的灵感源泉。
设计师们通过借鉴和融合传统的服饰元素,创造出了许多独特而富有创意的时装作品。
另一方面,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给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丰富的服饰经验。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研究和传承传统的服饰文化。
在当代的时尚界,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也在逐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国设计师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将古老的服饰款式与现代的剪裁和面料相结合,创造出了适应现代人们审美需求的服装。
这种融合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服装风格,推动着中国民族服饰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中华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21c28d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0.png)
中华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前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华服饰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和保护身体的工具,更是一种社会地位、身份和职业等方面的象征。
本文将从中华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二、中华服饰文化的传承1. 历史背景中国传统服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在汉朝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华美和精美的服饰之一。
在唐宋时期,中华服饰更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并逐渐形成了独特而精美的风格。
2. 传承方式中华服饰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也非常多样。
其中最为重要的方式就是家族式传承。
在这种方式下,父母将自己所学习到的技艺和知识通过口述或实践教给子女,从而实现了中华服饰文化的代代传承。
此外,还有学院式传承、师徒式传承等多种方式。
3. 传承成果中华服饰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为了保留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是为了推动其发展和创新。
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中华服饰文化已经形成了独特而精美的风格,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三、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1. 现代化改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中华服饰文化也经历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面向市场转型和品牌建设。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企业开始将其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之中,并通过品牌建设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提升。
2. 国际交流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在国际交流方面也对中华服饰文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国礼服以其精湛工艺和独特风格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时装周等活动,为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3. 创新与发展中华服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其长期传承的重要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设计师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和高度艺术价值的作品。
论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论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99e10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c.png)
论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服饰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色。
从古代到现代,中国服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变迁,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记忆与情感,成为国际间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本文将探讨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分析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中国古代,服饰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审美理念。
例如,黄帝时代的“衣冠礼乐”即标志着服饰对于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周朝的皇位继承者使用“龙袍”,象征着帝王的威严和权力;而汉代的服饰则更加注重细节和装饰品的运用,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多元化与开放性。
这些古代服饰的设计和制作技艺被后世传承并发展,为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与壮大奠定了基础。
其次,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对中国服饰文化产生兴趣,并在自己的国家推广中国传统服饰。
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国际间的友谊与理解,也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服装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时装设计和制作技术不断更新,中国服装产业需要不断地寻求创新和突破。
传承和发展中国服饰文化可以为设计师提供丰富的灵感和创作素材,从而推动中国时装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而服饰作为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
传承和发展中国服饰文化不仅有助于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也能够促进中华民族的自身认同和文化自信。
最后,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各界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服饰文化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推动服饰设计教育与研究的发展。
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与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3becf8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4.png)
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与演变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传统服饰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多次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古代中国的传统服饰以华美、庄重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和地位的差异。
在周朝时期,贵族男子常穿着华丽的衣袍,而妇女则穿着长袍和裙子。
这些服饰用丝绸、绢和绣花等材料制作,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
而平民百姓则多穿着简朴的衣物,以适应他们的劳动和生活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传统服饰逐渐演变出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在唐朝时期,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服饰开始出现一些变化。
唐朝的服饰注重宽松舒适,男子常穿着长袍和宽松的裤子,女子则穿着宽袍和长裙。
这些服饰以绢和丝绸为主要材料,色彩明亮,图案复杂,展现了唐朝时期的繁荣和开放。
宋朝时期,中国传统服饰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宋朝的服饰注重实用和雅致,男子常穿着短袍和裤子,女子则穿着短袍和长裙。
这些服饰以绢和棉布为主要材料,色彩朴素,图案简洁,体现了宋朝时期的务实和节俭。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服饰达到了巅峰。
明朝的服饰以华丽和庄重为特点,男子常穿着长袍和宽松的裤子,女子则穿着长袍和长裙。
这些服饰以丝绸和金银线为主要材料,色彩艳丽,图案精美,彰显了明朝时期的繁荣和富裕。
清朝时期,中国传统服饰受到了满族文化的影响。
清朝的服饰注重庄重和端庄,男子常穿着长袍和裤子,女子则穿着旗袍和长裙。
这些服饰以丝绸和绣花为主要材料,色彩典雅,图案精致,体现了清朝时期的封建礼仪和风尚。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服饰逐渐式微,人们更多地选择了西式服装。
然而,近年来,中国传统服饰又开始回归人们的视野。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中,创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作品。
同时,一些传统节日和仪式上,人们也会穿上传统服饰,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与演变不仅是时尚的变迁,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承。
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41dd9a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4.png)
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引言
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随
着时代的变迁,汉服文化在不同时期经历过不同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将探讨汉服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现状。
二、汉服的历史渊源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其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周、秦、汉等时期。
在
古代社会,汉服被视为地位、身份和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三、汉服的传承与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汉服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的传承与演变。
宋、明、清等朝代对汉服的塑造与发展都有着独特的贡献,使汉服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四、当代汉服的复兴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推广,汉服文化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得到了
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各地举办的汉服节、汉服展等活动,为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尽管汉服文化在当代有着不错的发展势头,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
平衡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关系,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汉服文化,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未来的展望与期许
未来,我们希望汉服文化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亮丽名片。
同时,也期许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汉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结语
汉服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汉服文化能够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继续传承下去。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5e5d3c502d276a201292e1f.png)
姓名:肖鑫学号:18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摘要: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饰的发展、演变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丰富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内涵。
本文从头衣、体衣、两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
关键词: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演变、发展中国古代服饰总是与当时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文化礼仪及道德规范等社会因素密切相联。
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因此,归纳、梳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对了解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和提高全民族的自信心很有必要。
1头衣,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头上所戴物品及饰品的总称。
头衣古代又称元服,因为元的本义是头。
之所以用头衣这个古代的说法而不用今天人们常说的帽子,是因为帽字产生较晚。
先秦以前,各种头衣都有自己的专名,而用帽代替头衣则是汉以后的事。
上古时代,贵族与平民的头衣区别很严格,贵族戴冠、弁、冕,平民则戴巾。
冠在上古年代是贵族服饰的标志,但它又只是一般贵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头衣。
《礼记·曲礼上》言:“男子二十,冠而字。
”①即男子长到二十岁时要行加冠之礼,同时取字,也就是古人所谓的“成人礼”,它标志着行礼之人已长大成人。
于是社会和家庭就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之,其言行就应符合封建道德规范。
那么,戴冠既然是成人的标志,该戴冠而不戴冠者即为“非礼”。
发展到后来,无故摘冠则是降低身份的象征。
冠既然是贵族子弟到了一定年龄所必戴的头衣,也就成了他们区别于平民百姓的标志。
再到后来就引申为达官贵人的代称。
在贵族阶层,冠在日常生活中虽经常使用,但它不像后人戴的帽子那样把头完全罩住,而是以一个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一根冠梁复在头顶上。
冠的作用主要是把头发束住,同时也是一种装饰。
冠圈两旁有丝绳,叫缨,它把冠固定在头顶上,在颌下打结,打结后垂在颌下的部分称纬。
系冠还有一种方法,即用丝绳兜住下巴,丝绳的两头系在冠上,这根丝绳又叫弁。
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与传承
![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38dd511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7.png)
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与传承中国服饰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话题。
从古代至今,中国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或者表现身份的工具,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与审美观念,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具有文化的意义与内涵。
一、古代服饰文化的演变与传承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时期,那个时期已经开始有了麻纺织品及多种手工艺产品,成为了古代服装的基本材料。
周朝的衣着礼仪就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从服饰的种类、颜色与等级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使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逐渐开始发展。
汉朝的服饰则以华丽为主,贯穿了花繁叶茂的文化气息,汉朝服饰的培养,更是为之后的服饰文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宋代时期,古代服饰文化进入了一个文艺复兴的时期,人们对于服饰与美学的追求逐渐增强。
宋代的服饰则以细腻的绸缎面料为主,给人浓郁的文艺气息。
随着宣统时期的结束,服饰文化逐渐开始下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服饰文化经历了一定的扭转,改革开放的浪潮将其带到了另一个高峰。
二、现代服饰文化的演变与传承新中国成立时,服饰文化呈现出了一定的滞后。
随着社会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的逐渐加强,服饰文化也迎来了复兴的大好时期。
1978年中国企业开始批量生产服装,服装加工厂开始走进大众生活,服饰迎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其中的奥妙也在于衣服不仅是产品,更是载体、文化与时代的符号。
1990年代的中国服装行业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品牌的建设和文化的传承。
当代中国的服饰文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穿着和搭配,甚至已经融入了社会变革、文化交流等诸多方面,代表着当代社会的审美和文化反应,更使得服饰文化需要与文化碰撞产生有着古今交替呈阴阳变化的灵动美感。
三、如何传承中国的服饰文化服饰文化的传承需要多方面的参与,首先是政府,要将传统服饰文化保护和文化政策有机融合,构建起古今交往的文化交流平台;同时,古代服饰文化也离不开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等多元化主体的参与,他们应积极借助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线上线下的策略,挖掘和研究传统服饰文化的艺术表现手段,进而推广、普及,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复兴的目的。
中国传统服饰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服饰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3251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2.png)
中国传统服饰发展历程中国传统服饰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
这些服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地位。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
古代服饰在远古时代,中国的服饰相对简单,主要以兽皮、兽骨和草木为材料制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开始使用丝绸制作服装。
商代是中国服饰发展的重要时期,人们开始刻画蟠龙、凤凰等动物纹样在服装上,彰显尊贵和权威。
到了周代,衣着开始分等级,贵族的服饰更加华丽,富有象征意义。
封建社会的服饰进入封建社会,服饰成为了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这一时期,男子主要穿褂、襦和长袍,女子则穿着对襟褙子和旗袍等传统服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饰的款式和花纹也逐渐丰富,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例如,明代的袍服上绣有吉祥图案,象征着吉祥如意。
清代的服饰则更加讲究庄重和礼仪,以红色为主要色调,彰显皇权和婚丧之礼。
西方文化的影响19世纪,中国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服饰开始出现较大的变化。
西式服装进入中国社会,逐渐流行。
然而,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的服饰,传统元素仍然保留在人们的日常穿着中。
这一时期,许多传统手工艺技术开始走向衰落,传统服饰也受到了一些冲击。
现代服饰复兴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服饰逐渐复兴,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人民开始意识到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传统手工艺技术也得到了保护和振兴。
许多设计师将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时尚作品。
中国传统服饰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展示,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推崇。
总结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古代到现代,服饰的款式和样式不断变化,但传统元素始终保留并得到传承。
传统服饰的复兴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应当保护和传承传统服饰,让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继续发扬光大。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72ccedefad6195f302ba698.png)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从古到今,服饰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我们也经历了不少服饰的潮流。
“衣食住行医”以衣为先,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要条件,又是我们时时处处都可见到的事物,中国是一个多文化的国家,每一个文化背景下都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
是什么影响了服装的发展?研究服装发展有助于学习历史、培养审美观,还可以预测服装未来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饰也从“生活必需品”转为“艺术”的层面。
我们从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服装着手,观察其变化,总结这些因素对服饰的影响。
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切入点去研究从古到今服饰的发展过程,分析并总结现代服饰潮流、服饰总体的发展趋势。
我们的论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专业性强:论题涉及了很多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并且随着社会的多元化,服饰越来越多地受着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
我们需要考虑各个可能影响服饰发展的因素,从而给调查带来少许的困难。
但论题的主体贴近生活,即“服饰”并不是距我们千里之外的,它很贴近生活,能给予我们形象的思维而不是深不可测的概念。
这很有利于调查、考证。
首我们开始了真正的研学活动。
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先,我们通过查阅书籍,借助网络等便利工具,了解了中国服装史。
我们主要借鉴的书籍是《中国历代服装史》服饰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上古到如今为适应时代变迁,每朝每代都形成了其独特风格。
从古朴实际的秦代服装,到魏晋南北朝服饰的娟秀,隋唐五代的富丽,宋装的高雅,到元装充斥着的的异族风情,明代服饰的堂皇,清代装束的雍容华贵,再到后来近代中山装的时兴,融入各国特色的东方服饰,以至现在我们身上所穿的前卫抑或休闲的衣服,中国从古至今服饰演变虽有许多差异,但始终以高贵而典雅,繁华而质朴为主线。
楚国贵妇的直裾单衣绣罗单衣及刺绣纹样秦代的袍服是一种有絮棉的夹层內衣,穿著时在袍服的外面要罩一件外衣。
汉代妇女曲裾翻领对襟胡服、条纹裤、蹀躞带穿戴隋唐胡服明朝读书人:著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
清代男子和妇女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文化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8fedd5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f.png)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沧桑变迁。
这些传统服饰不仅仅是衣物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文化符号的集中体现。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早期服饰的简约与朴素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的服饰以兽皮、树皮、草编等原始材料制作而成。
这些早期服饰基本上呈现出简约、朴素的特点,注重实用性和保护身体的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服饰开始与农耕、手工业的兴起紧密相连。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也逐渐在服饰中体现出来。
例如,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开始采用皮革、毛皮等保暖材料制作服饰;南方地区则以纺织品为主,注重轻便舒适。
二、封建社会的服饰等级制度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服饰逐渐成为区分贵贱、等级分明的象征。
在封建时代,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每个阶层都有其独特的服饰。
皇族贵族的服饰华丽豪华,常采用丝绸、金边、龙纹等装饰,以彰显其独特的地位和尊贵的身份。
士人的服饰则正式而朴实,注重庄重与端庄。
农民和工人的服饰则力求舒适耐穿,更多地注重实用性。
三、民国时期的变革与融合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也对传统服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顺应现代化进程,中国人民的服饰逐渐西化,开始引入了西方的服饰元素。
男性开始穿着西装、长裤,女性则更多地选择穿着旗袍等西式服饰。
然而,尽管如此,中国传统服饰的元素仍然得以保留和传承。
例如,在旗袍等服装中,设计师融合了传统绣花、刺绣等元素,将西方与东方的审美进行巧妙的融合。
四、当代中国的服饰创新与复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传统服饰也得到了重新发现与推崇。
许多设计师从传统服饰中寻找灵感,将其融入到现代时尚设计中,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服饰风格。
在当代的舞台、电影、电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中国传统服饰的身影。
这些服饰不仅为表演艺术增添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也成为世界各地观众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窗口。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课件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0364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f.png)
色彩斑斓
总结词
中国古代服饰的色彩斑斓,各种颜色搭配在一起,使得服饰显得绚丽多彩,具有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详细描述
古代中国服饰的色彩非常丰富,各种颜色搭配在一起,使得服饰显得绚丽多彩,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同的颜色也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如红色代 表喜庆、黄色代表皇权等。
图案精美
总结词
中国古代服饰的图案精美,各种图案通过刺绣、绘画等方式被巧妙地融入到服饰中,使得服饰显得更 加精美绝伦。
丝绸种类繁多,有素色丝绸、提花丝绸、缎面丝绸等多种类型,常用于制作女性的 衣裙和男性的官服。
麻布
01
麻布是中国古代服饰中常用的另 一种材料,以其结实、耐用、透 气性好而受到欢迎。
02
麻布的原料是大麻和亚麻,经过 浸泡、剥皮、绩纱、织布等工序 制成。麻布的质感朴素,常用于 制作劳动人民的日常服饰。
毛皮
汉朝在继承秦朝服饰制度的基础上, 发展出了更加丰富的款式和色彩,同 时加强了服饰的礼仪性。
唐宋元明清时期
唐朝服饰的繁荣与创新
唐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服饰也取得了巨大的 进步。唐代服饰款式多样、色彩丰富,同时还吸收了外来文 化的元素。
宋元明清服饰的演变
宋代以质朴为美,元明清则更加注重华丽的装饰。这一时期 的服饰在款式、色彩、图案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和创新。
礼制观念
儒家思想强调礼仪和规范,服饰作为社 会礼仪的一部分,也深受其影响。如, 古代男子的长发和宽袍大袖,体现了儒 家对宽厚、仁慈的追求。
VS
中庸之道
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体现在服饰上则是追 求和谐、适中。如,古代服饰的款式和图 案设计都力求平衡,避免过于奢华或寒酸 。
民间信仰的反映
吉祥图案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服饰演变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服饰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a754c3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f.png)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服饰演变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服饰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服饰风格经历了多次演变,呈现出了多样的面貌。
本文将探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服饰演变,从古代到现代,逐步展示出中国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
1. 古代服饰古代中国的服饰以华丽而庄重为主,展现出古老的文化特色。
最早的服饰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陶文化,其特点是简单朴素,主要由兽皮裙和动物骨饰物构成。
而到了商周时期,服饰开始呈现出不同的等级和地位。
贵族们穿着华丽的服装,身披华贵的龙袍和玉佩,象征权威和尊荣。
而普通人则穿着简单的衣袍,以示朴素和谦逊。
2. 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服饰风格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服饰的款式和材料得到了更多的改良和创新。
尤其是女性的服饰,在唐宋时期开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长袖宽袖、襦裙和蓝裙成为当时女性流行的着装风格,而汉服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3. 明清时代明清时代是中国服饰演变的另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服饰文化最为华丽和精致的时期。
在明朝,男性的服饰注重宽大和庄重,常常穿着宽袍大袖的长衫。
而女性则注重姿态和婀娜多姿,穿着华丽的旗袍或者褙子,搭配丰富的发饰和首饰。
到了清朝,服饰开始相对保守和端庄,丝绸和刺绣的运用使得服饰更加精致和华美。
4. 现代服饰近代以来,中国的服饰文化也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尤其是20世纪以后,中国的服饰风格不断与西方的时尚潮流相融合,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现代中国人的着装更加注重舒适和时尚,西装、连衣裙、牛仔裤等成为大众的日常服饰。
同时,中国传统服饰也逐渐回归潮流,成为时尚界的一大亮点。
总结: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服饰演变,展示了中国服饰文化的丰富多样和历史传承。
从古代的华丽和庄重到现代的时尚与个性,中国服饰文化一直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无论是古代的龙袍、唐宋的汉服,还是现代的西装和连衣裙,都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精神。
中华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5e73b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2.png)
中华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引言
中华服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华服饰文化也经历了传承与发展的过程。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华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期增进对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理解。
传承和保护中华服饰文化的意义
传承中华服饰文化的重要性
•保留历史记忆和文化根基
•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促进国家文化的多元发展
中华服饰文化的保护策略
1.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资金投入和补贴政策
2.开展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
–学校开设相关课程
–举办展览和演出
3.保护传统手工艺技能
–培训和传授技艺
–建立相关保护机构和组织
中华服饰文化的历史演变
古代中华服饰
1.先秦时期的服饰
–装束简朴、布料粗糙
–社会地位的象征
2.隋唐时期的华丽服饰
–借鉴外来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服饰风格
–各种丝绸制品的流行
清朝时期的服饰
1.宫廷服饰
–礼仪严谨、以红色为主
–龙袍、蟒袍等的特殊意义
2.民间服饰
–分布广泛、样式繁多
–以带有绣花和刺绣的服饰为主
现代中华服饰的发展。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d96dc4c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f.png)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历史演变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古代服饰文化可以说是这个国家历史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种文化渊源流深,历经沧桑,值得我们深入了解。
一、古代服饰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这时期的先民们穿着兽皮和树皮等简单的衣物度日。
到了商代和周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丝绸等更加高级的材料来制作衣服。
这时期的服饰不仅是生活必需品,还意味着人们的地位和身份。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服饰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
当时的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其中以楚国和齐国最为著名。
古代服饰文化在这个时期不仅反映了各个地域的文化特点,还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身份差别。
到了汉代时期,中国的服饰文化进一步发展,服饰款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当时的汉服非常华丽,颜色丰富,款式精致。
由于汉族人的衣着习惯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所以汉服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代表。
二、古代服饰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强调身份地位古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的分层有着密切联系。
高级官员、贵族和皇帝都有着独特的衣着规定,能够一眼看出其身份地位与级别。
2.重视颜色和图案古代服饰文化认为颜色和图案可以反映人的个性和气质。
不同的服饰颜色和图案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寓意,比如黄色代表皇家,红色代表吉祥和喜庆等。
3.强调礼仪和低调在古代的儒家礼仪文化中,服饰很重要。
穿着得体,得体而为之,尤其是在重大场合,意味深长的服饰可以展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
三、古代服饰文化对当代的影响虽然现代的服饰风格和古代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对现代的人们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古代服饰文化的传承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底蕴,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身份。
其次,古代服饰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美的元素,可以在现代设计中寻找灵感和启示。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流行趋势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流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9acbc2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1.png)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流行趋势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洗礼,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流行趋势。
一. 古代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服饰多样丰富,主要分为男服和女服两大类。
在古代社会,服饰往往具有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不同阶层和族群的人拥有不同的服饰。
1. 男服的演变古代男子的主要服饰是衫、袍和裳。
最早的男子服装是衣裳,有明装和曳装之分。
随着时代的推移,男子开始穿着袍和衫。
袍在汉代盛行,而衫则在唐宋时期开始流行。
至明清时期,官员常常穿着长袍和马褂。
2. 女服的演变古代女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襦、裙和袄等。
最早的女子服装是衣裙,后来演变成衫襦裙袄的形式。
唐宋时期,女子开始穿着跨襦、尺襦和抹胸等款式。
明清时期,女性的服饰趋于多样化,出现了襦裙、旗袍等具有代表性的服饰。
二. 现代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服饰在设计、款式和材质上发生了许多变化。
传统服饰逐渐与时尚潮流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演变和流行趋势。
1. 设计创新现代中国传统服饰在设计上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
设计师鼓励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注重舒适度和时尚感。
例如,将传统的刺绣工艺应用到现代的服装上,使服饰更加有活力和时尚感。
2. 材质的变化现代传统服饰在选择材质方面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丝绸、棉麻等材质仍然受到青睐,同时添加了新材料如化纤和人造纤维等。
这使得传统服饰更加耐穿、易打理,并提高了舒适度。
3. 流行趋势现代中国传统服饰的流行趋势多样。
一方面,一些传统服饰在特定场合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如婚礼、节日等。
另一方面,对传统元素的重新解读和改造使得一些传统服饰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都市生活的需求。
例如,旗袍、长袍等传统服饰在时尚界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延续。
三. 中国传统服饰的未来发展中国传统服饰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未来发展可能呈现以下趋势:1.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国传统服饰将会更多地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合,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中国服饰文化》课件
![《中国服饰文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b181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6.png)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服饰的起源与发展 • 中国服饰的特点与风格 • 中国服饰的色彩与图案 • 中国服饰的材料与工艺 • 中国服饰的文化内涵 • 中国服饰的未来发展
01 中国服饰的起源与发展
CHAPTER
起源时期
01
02
03
远古时期
最早的服饰形式为兽皮和 树叶,主要用于遮羞和保 暖。
推广使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绿色生产
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和排放 ,实现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
鼓励服饰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推 动废旧衣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减
少资源浪费。
谢谢
THANKS
的等级规定。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穿着者的身份地位,也彰显了社会的礼仪规范。
服饰与民俗
总结词
中国服饰深受民俗文化影响,具有鲜明 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VS
详细描述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长期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和服饰传统。例如,藏族的藏袍、苗族的 苗绣、彝族的百褶裙等,都体现了各自民 族的独特风格和审美观念。这些民俗服饰 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和历史记忆。
商周时期
随着纺织技术的出现,人 们开始使用丝、麻等材料 制作衣物,服饰逐渐多样 化。
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文化交流频繁,服饰 开始呈现地域特色。
发展时期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服饰制度逐渐完 善,汉代服饰则更加华丽。
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对服饰产生了 影响。明代恢复汉族传统服饰制度, 清代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
科技应用
中国各朝服饰的发展与特点
![中国各朝服饰的发展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ade17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9.png)
中国各朝服饰的发展与特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多样的服饰文化,各个朝代的服饰发展也各具特色。
以下将对中国各朝服饰的发展与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1.夏朝服饰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相对于其他朝代,关于夏朝服饰的描述较为有限。
根据传说,夏朝的服饰器物以丝为主,男子常穿襦裙、褶裙,女子常穿上衣、齐裙,此外还有腰带、发饰等。
2.商朝服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朝代,其服饰特点也较为鲜明。
商代男子常穿衣裳、褶裙,女子常穿旗袍、褙子,衣服上点缀有腰带、衣带、腰坠等饰品,同时还戴着帽子、发饰。
此外,商朝还盛行使用璧玉等装饰品。
3.西周服饰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服饰发展相对较为成熟。
男子常穿衣裳、上衣、衫裤等,女子常穿长袍、衫裙、对襟等,衣服上点缀有腰带、带子、纽扣等。
西周时期的服饰还注重礼仪和等级,如礼垂玉石、内依冠冕等。
4.战国秦汉服饰战国时期至秦汉时期,中国服饰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男子常穿衣裳、上衣、长袍等,女子常穿衫衣、长袍、对襟等。
此时期的服饰注重布料的质地和用色,常使用丝绸、棉布等材料制作。
同时,服饰上的绣花、银耳环等装饰品也相对丰富。
5.唐宋服饰唐宋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高峰期。
男子常穿衫衣、外袍、背心裤等,女子常穿对襟、长袍、裙子等。
唐宋时期的服饰制作精良,注重剪裁和细节设计,如绣花、云龙、飞凤等花纹常出现在服饰上。
6.明清服饰明清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的一个变革期。
男子常穿袍衣、蟒衣等,女子常穿旗袍、长袍等。
此时期的服饰注重尺寸和线条的变化,尤其是女子服饰的腰线明显上移,且裙摆扩大。
同时,明清时期的服饰还以绣花、云纹、花草图案为装饰。
7.中国民国服饰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服饰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男子常穿西服、长袍等,女子常穿旗袍、长裙等。
此时期的服饰大大受到西方时尚的影响,注重西式风格和剪裁。
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服饰装饰品,如珠宝、手表、帽子等。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e4f8a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a.png)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
中国服饰文化起源于古代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在这漫长的历
史中,中国服饰不断发展,形成了特有的中国服饰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在
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受中国历史、地域、气候、宗教、
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服饰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从早期的古老的汉衣裳开始,一步步走向发展。
汉衣裳
是汉朝皇帝的服饰,具有很高的礼仪地位,是汉朝皇帝的宫廷服饰,有着
良好的文化保存价值。
汉衣裳的布料是织成十字结,可以有效保暖,具有
良好的遮风避暑功能,所以汉衣裳是中国古代服装的基本类型。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服装文化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
宋代是宗教文
化发展的最高峰,汉唐服饰由此产生,汉唐服饰具有浓郁的唐风气息,唐
代服装多以色彩分明、细节丰富来表现,以明亮绚丽的颜色为特点。
宋元时期,中国服装文化的发展达到了最高峰。
宋元时期,由于儒家、佛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服装文化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长袍,披肩,荷叶边袖及宫外服等为象征,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细腻的色彩,
及其纤细的线条和精致的细节来表现中国服装文化的精髓。
后来,中国服装文化发展到朝。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5db9e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5.png)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在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中,服饰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迁,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与发展,从古代到现代,逐步揭示这一传统的变化与衍化。
I. 古代中国传统服饰古代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服饰文化的起源和基石,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点。
在古代,男性常穿长袍和裤子,女性则穿着长衫和裙子。
不同的地区和社会地位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总体上,这些服饰都以宽松舒适、注重细节和以简洁为美为特点。
古代服饰的演变主要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社会变革导致了服饰形制的改变。
皇帝的服饰通常是华丽而富丽堂皇的,而平民百姓则穿着朴素。
这种等级制度体现在服饰上,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分化。
II. 唐宋时期的中国传统服饰唐宋时期,中国进入了一个繁荣富庶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服饰风格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唐朝的服饰以华丽、宽松和灵活的特点著称,女性喜欢穿着长衣和裙子,腰部用细带系紧,衣袖宽大。
男性则穿着长袍、长衫和裤子,注重细节的装饰。
到了宋朝,服饰风格逐渐转变为简约和实用。
女性的服饰以宽袍和直裙为主,男性则穿着宽袍和长衫。
这些服饰注重舒适度和实用性,使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舒适感和自由度。
III. 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服饰明清时期是中国服饰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文化多样性的时期。
明朝期间,男性的服饰变得更加庄重、讲究体面,女性则开始穿着宽袍和长裤。
到了清朝,由于满族的入侵,满汉融合了服饰风格。
男性穿着长袍和长衫,女性则穿着长袍和长裙。
明清时期的服饰讲究面料和织造工艺,细腻的绣花和繁复的刺绣成为装饰的主要手段。
同时,服饰的款式和样式开始受到严格的地区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以展示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IV. 现代中国传统服饰的变革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服饰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
从古到今,服饰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我们也经历了不少服饰的潮流。
“衣食住行医”以衣为先,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要条件,又是我们时时处处都可见到的事物,中国是一个多文化的国家,每一个文化背景下都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
是什么影响了服装的发展?研究服装发展有助于学习历史、培养审美观,还可以预测服装未来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饰也从“生活必需品”转为“艺术”的层面。
我们从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服装着手,观察其变化,总结这些因素对服饰的影响。
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切入点去研究从古到今服饰的发展过程,分析并总结现代服饰潮流、服饰总体的发展趋势。
我们的论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专业性强:论题涉及了很多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并且随着社会的多元化,服饰越来越多地受着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
我们需要考虑各个可能影响服饰发展的因素,从而给调查带来少许的困难。
但论题的主体贴近生活,即“服饰”并不是距我们千里之外的,它很贴近生活,能给予我们形象的思维而不是深不可测的概念。
这很有利于调查、考证。
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我们开始了真正的研学活动。
首先,我们通过查阅书籍,借助网络等便利工具,了解了中国
服装史。
我们主要借鉴的书籍是《中国历代服装史》服饰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上古到如今为适应时代变迁,每朝每代都形成了其独特风格。
从古朴实际的秦代服装,到魏晋南北朝服饰的娟秀,隋唐五代的富丽,宋装的高雅,到元装充斥着的的异族风情,明代服饰的堂皇,清代装束的雍容华贵,再到后来近代中山装的时兴,融入各国特色的东方服饰,以至现在我们身上所穿的前卫抑或休闲的衣服,中国从古至今服饰演变虽有许多差异,但始终以高贵而典雅,繁华而质朴为主线。
楚国贵妇的直裾单衣绣罗单衣及刺绣纹样
秦代的袍服是一种有絮棉的夹层內衣,穿著时在袍服的
外面要罩一件外衣。
汉代妇女曲裾
隋唐胡服翻领对襟胡服、条纹裤、蹀躞带穿戴
明朝读书人:著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
清代男子和妇女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
襦裙是中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自战国直至清代,前后二千多年,尽管长短宽窄时有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这些衣服的原料也有很大变迁。
最古老的蚕丝,后类的苎麻,皮革,终于才有了现在的化纤。
衣服的从无到有,由有至精,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无不体现在服饰制作工艺上。
寻着时间的脚步,我们的研究推移到了现代。
为了了解当代服装潮流及不同人对服饰的看法和需求,我们在几个大型商场,做了大量市场调查,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可靠有效的数据资料。
我们对不同年龄段人作了详细调查,得到了一些重要成果:
由此,我们基本了解了现在服装的主流,了解了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喜好。
于是我们进一步分析以上资料,找出服装发展的影响因素。
大家的审美观点不同,是因为所处环境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年龄阅历不同,会使之在选择衣物上有很大差异。
而大众的眼光是基本一致的,都本着求实质朴,却又很优雅大方的准则挑选服饰。
进而,我们预测未来一两年的服装流行趋势将是顺和广大顾客休闲、别致的要求,名牌不衰,小名小号的销售场所也会招引来众多顾客。
服饰可能会趋向色调温和,色纯或有极大反差。
配饰可能趋向夸张化,但又不惹人生厌,对其色彩性、艺术性要求很高。
我们的预测只是片面的猜想,现实基础不够全面,所以研究上可能会有些缺陷。
而且,我们出入高中,思维还是会一些局限性,所以可能许多方面调查都不够透彻,问题不够深度。
但我们会在以后的研学课中不断改进,吸取这次的经验和教训。
最后,在研学即将结束之时,我们就以上资料做了整理,梳理了连日以来本组研学工作的主线和主要活动,并谈了每一个人的研究感想。
最终用图片及幻灯片、说明等方式让大家也分享了我们的眼学成果。
服饰位于衣、食、住、行之首,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类别,它的方方面面曾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当然所谓服
饰,是服装和配饰。
我们的重点目标是研究服装。
但在色彩搭配,如何搭配装饰品(如首饰,包,鞋等)也做了一些了解。
因为从古至今,这都要是人们生活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从前的幂罗、帔帛等,甚至乌纱帽都可以当作一种装饰。
而如今,变化却如此之大。
项链,挂链,化妆包等,甚至手表都已经成为装饰。
我们就是以如下方法研究服饰历史与发展的:
1.提出方案
2.依照时间线索所搜集资料、了解知识
3.社会实践、收集数据
4.整理资料、得出结论
5.深入探究、作出预测
6.谈论感受、自我总结
7.向大家展示成果。
虽然时间仓促,有些工作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共同努力,团结协作,基本上达到了开学初提出的预期目标。
服饰凝聚了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观,甚至通过服饰可以揣摩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需要继续发挥想象和创造力,不断发展服饰,是不可否认的。
我们也可茶余饭后欣赏这一种流露外表的内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