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繁荣原因浅析
唐诗兴盛的原因
![唐诗兴盛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1a14b5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8.png)
唐诗兴盛的原因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而唐诗兴盛是唐朝文化领域中最为耀眼的一笔。
唐诗之所以兴盛,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环境的变化唐朝是一个物质文明、文化繁荣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相对稳定、生活富足以及相对开放的社会氛围,为唐诗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文化得以茁壮成长,人才辈出,有大量的文化精英涌现出来,其中不乏众多优秀的诗人、文人和学者。
这些人的诗歌和思想影响了整个唐代文化,成为唐诗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文化思想的进步唐朝是一个文化多元、开放包容的时期,涌现了众多有识之士,包括学者、官员、文人等。
他们的思想不断提升和拓宽,多角度地解读和表达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文化内涵。
同时,唐代的现实生活、时事政治和人文思想等各种复杂的因素也为唐诗的兴盛提供了广阔的文化语境,让诗歌内容更加多样化和深刻,使唐诗不仅体现了主人公的个性,同时也折射了时代的风貌。
3. 诗歌技艺的提高唐代的文化多元、繁荣,涌现了众多才华横溢的文人,诗人们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其诗歌技艺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在领悟诗歌艺术的同时,也在互相比较、竞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诗歌技巧。
唐代众多优秀诗人的交流也使诗歌艺术,尤其是韵律、格律、造诣等方面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也使唐诗的格律体系变得更加严谨有序,语言结构更加美妙优美。
4. 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唐代文化的繁荣和诗歌的兴盛,使得唐诗成为千古之珍,文化传承的责任和必要性显得格外迫切。
唐代有许多重要的文化流派和学术思潮,这些流派和思潮孕育着大量卓越的文化资产,包括丰富多彩的诗歌。
后来的文学家、文化研究者对唐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就需要对唐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传播,以此激发人们对唐诗文化的热爱和钦佩之情。
总之,唐代的社会环境、文化思想、诗歌技艺等多重因素共同促成了唐诗的兴盛,唐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与风貌,更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明的瑰宝。
浅谈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浅谈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0b4325f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c.png)
浅谈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对这些因素的详细解释。
首先,唐代的政治稳定是文学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唐朝建立初期,唐太宗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包括明堂、考试制度、州县制度等,使得政府组织得以完善,政治秩序得到维护。
随着唐朝的不断发展,政府对文学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
唐太宗、唐高宗等朝廷对文臣的重用和奖赏,使得文化界的人才蔚然成风,各个领域的精英都得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和宽容的环境,使得文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从事文学创作。
其次,社会繁荣是唐代文学繁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唐朝时期,农业生产得以大规模发展,社会经济繁荣。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社会整体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增加。
这种繁荣不仅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也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
这种社会繁荣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广阔的读者群体。
第三,唐朝的经济发展为文学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唐朝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经济兴盛使得城市繁荣起来,商业交流和文化交流的便利程度大大提高。
商业繁荣不仅为文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会,还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和优厚的待遇。
这种物质保障使得文学创作得以持续进行。
第四,文化交流也是唐代文学繁荣的重要原因。
西域和中亚的文化在唐朝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同,这种文化的交流使得唐朝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得到了极大丰富。
比如,隋唐以来佛教的传入,带来了佛教文化的艺术形式和思想观念,这种影响表现在唐代诗歌中特别明显。
此外,唐代还吸收了汉魏六朝时期的文化成就,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貌。
文化交流使得唐代文学呈现出多元的特点,不同的文学流派相互融合,文学繁荣得以进一步发展。
总之,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良好的文化创作环境,使得唐代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
浅析唐诗繁荣的原因
![浅析唐诗繁荣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6c240c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e.png)
浅析唐诗繁荣的原因(2)浅析唐诗繁荣的原因三、统治阶级的提倡与重视,是诗歌荣的肥沃土壤。
任何事情,只要统治阶级提倡重视,有心扶持,那它就有了成长的肥沃土壤。
唐代的统治者都非常喜爱文艺,他们除了亲自创作诗歌外,对文人的创作也大加提倡、奖励,后来统治阶级甚至以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于朝廷,以诗作为进身之阶。
唐太宗李世民在作秦王时,就开设了文学馆,设置了文学学士。
扬州诗局本《全唐诗》卷一就收录了他近90篇的诗歌(6),他在《帝京篇序》中说:“予以万机之暇,游息文艺。
……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求之人情,不为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神人。
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淫放。
……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
”虽然是从儒家的文艺观出发,讲究文艺的实用,但“予以万机之暇,游息文艺”也可以看出他对文艺的喜爱。
高宗武后时期,诗坛上的文艺活动更加荣,在武后的倡导下,以上官婉儿为中心,在宫廷形成了一个“文艺沙龙”。
武后还经常宴集群臣,宋之问就曾经获得过御赐锦袍;王维死后,代宗曾经亲自过问他的诗集的编工作;白居易死后,宣宗曾写诗悼念他。
唐代统治者的这些做法,身体力行地倡导了做诗的风气,也提高了诗人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另外,唐代的统治者,为了扩大巩固统治基础,以科举取士,而科举制尤其重视进士科,而在进士科考试中,诗歌被列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加上唐代“行卷”风尚盛行,“行卷”的作品都是举子们用来直接显示自己在创作上的才能和成绩的作品,这些“行卷”的作品可以较自由地选择题材和主题,可以较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可以有较富裕的时间来从事艺术构思,可以用较多的篇章、较大的篇幅以及各种各样的文体来充分显示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和风格。
这些风尚对于吸引知识分子研习诗歌形式,掌握诗歌技巧,促进诗歌创作的荣起了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统治阶级对于文学的爱好、提倡与重视,对当时文学风气的形成,应该说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简述唐诗繁荣的原因
![简述唐诗繁荣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b9e8412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b.png)
唐诗繁荣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释,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1. 政治稳定: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为稳定的时期之一,长达近三百年的盛世。
政治稳定为文人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文学艺术得以繁荣。
2. 文学政策:唐太宗时期实行文学政策,提倡文学创作,设立了明经局,选拔人才,推动了文学的繁荣。
这一政策有利于文学的蓬勃发展。
3. 科举制度:唐代实行科举制度,科举选拔官员的同时也激励了文学创作。
许多文学巨匠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使文学与官场相互交融。
4. 经济繁荣: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社会富裕,民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
5. 文学家的出现:唐代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如王勃、杜甫、李白等,他们的才华和创作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 文学交流:唐代社会文化交流广泛,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也增加,这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7. 社会风尚:唐代崇尚豪放、开放的文学风格,对于文人来说,这种风尚是一种鼓励,使得他们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综合这些因素,唐诗繁荣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
唐诗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唐诗兴盛的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383d45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2.png)
唐诗兴盛的原因:1、唐代发达的经济,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
在历史上, 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个可称之为天朝大国的时代大唐王朝则是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顶峰. 如此繁荣的经济给艺术这一类的东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唐代实行的宽松政治政策, 也对诗歌的繁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统治者所实行的儒释道并存、广开言路、经诗赋取士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唐诗繁荣的又一社会原因。
3、作为统治这个朝代的王族, 唐帝国一代雄主傲视群伦, 胸襟眼界之开阔前所未有. 更重要的,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
历史背景:大唐朝奉行的国策是‘中国既安,四夷自服’,讲究对待外族一视同仁. 很多域外文化溶入中华文化之中,呈现一片天朝大国的风尚。
唐代的自信,使它的诗人具备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般如许的胸襟, 各族文化更是百花齐放, 万家争鸣。
扩展资料:唐诗和宋诗,不仅是两个朝代诗歌的总名,而且代表了我国诗歌史上两种诗法和诗歌。
它们不同之处在于唐诗主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方式出之;宋诗喜说理,崇尚议论。
唐诗多含蓄;宋诗多直露,言尽意亦尽。
唐诗多注重生活感受的直接描写和抒发;宋诗的优秀之作也来自生活,但往往先从理性上把握,然后再选择恰当的形式。
所以宋诗即令句句生动具体,总是有某种逻辑思维的潜流贯穿其中,不像唐诗的意境大都以直观形式表现出来。
总之,唐诗总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宋诗则多借助理性思维来解剖现实;唐诗诗味较浓,宋诗诗味较淡,但却以思想的细致深刻、技巧语言的精益求精弥补之。
由于这些原因,宋诗比唐诗好学。
唐诗靠灵感,宋诗靠才学;才学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灵感却不能勉强。
唐诗靠感性,宋诗靠理性;理性可以深思熟虑获得,而感性(形象思维)却比较难于捕捉。
而且,清代学宋者并不排斥唐诗,往往还由宋窥唐,故用力较易,又不致造成粗犷肤廓之弊。
因此,宗宋往往比宗唐获得的成就要大。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3fe2b7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3.png)
唐朝诗歌繁荣昌盛的原因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时期,唐朝诗歌繁荣昌盛,其中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唐初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文人雅士有着更多的精神空间去创作诗歌,也有更多的财力去追求艺术,从而使得唐朝诗歌繁荣昌盛。
二是当时朝廷对唐朝诗歌的鼓励和支持,唐朝政府给予了文人追求文艺的机会和支持,充分激发了文人的热情和创作积极性,使得唐朝诗歌繁荣昌盛。
三是当时的文学创作技巧发展迅速,唐朝受到前朝文学创作技巧的影响,在原有的文学创作技巧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文人们追求自由和创新,使得唐朝的诗歌繁荣昌盛。
四是唐朝有众多优秀的诗人,有李白、白居易、杜甫、韩愈、陆游等众多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勾勒出了当时文学发展的景象,他们的诗作更是开拓了新的诗歌领域,使得唐朝诗歌繁荣昌盛。
五是唐朝有很多文学机构,像是“怀仁堂”、“湘夫人居”等文学机构,这些文学机构为文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文人们有机会在这些机构里面进行文学创作,也更加激发了文人们创作诗歌的热情,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昌盛。
六是唐朝书法创作的繁荣,当时书法创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人们在书法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怀和思想,也把书法创作中的美学思想融入到诗歌中,使得唐朝诗歌更加繁荣昌盛。
七是唐朝有很多文艺活动,比如“游园”、“游山玩水”、“评书”等,这些文艺活动为文人们提供了一个艺术创作的舞台,文人们在这些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文学作品,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也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昌盛。
八是当时文人普遍拥有良好的素养,文人们深受古代先哲启蒙之思想的影响,他们开拓思想,把古代哲学思想融入到诗歌的创作当中,使诗歌更加有深度和内涵,也使得唐朝诗歌繁荣昌盛。
九是当时社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当时唐朝与外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外来的文化也给唐朝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灵感,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昌盛。
十是当时有很多艺术组织,当时有很多艺术组织,如“洞仙谷”、“灵峰宫”等,这些艺术组织为文人们提供了一个艺术创作的舞台,使文人们有机会在这些组织中进行文学创作,也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昌盛。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8249e9935022aaea988f0f4d.png)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
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
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
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
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
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
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
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
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
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
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
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
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四、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
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
![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22dd5d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3.png)
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1. 说起唐诗为啥能发展得这么红火,那可真是一个热闹的故事啊!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让咱们一起看看到底是啥原因让唐诗这么牛!2. 要说最大的功臣,那可得归功于当时超级太平盛世的社会环境啦!唐朝的时候,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大家都有闲工夫琢磨诗词,就跟现在的人追剧一样,写诗成了全民娱乐!3. 皇帝们也是诗歌的铁粉啊!李世民、李治这些当皇帝的,自己就爱写诗。
他们还经常在宫里搞诗会,就像现在的选秀节目似的,诗人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得很!4. 科举考试可是立了大功!考试要考诗歌创作,谁要想当官,就得把诗词学得滚瓜烂熟。
这就跟现在考驾照一样,不会写诗就像不会开车,那还怎么混?5. 交通发达也帮了大忙!那时候不管是官道还是水路,都修得可好啦。
诗人们到处游山玩水,看到美景就写诗,李白就像个"诗歌网红",全国各地到处跑,到处写!6. 文人们的交流特别频繁,就像现在的朋友圈一样。
杜甫写了新诗,王维马上就能看到;李白有了新作,大家立刻就传遍了。
这种互相切磋的氛围,让诗歌创作特别活跃!7. 佛教、道教的传播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新思路。
诗人们整天琢磨这些玄妙的道理,写出来的诗就特别有意境,就像给诗歌加了特效一样!8. 各种诗歌流派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点像现在的音乐流派。
有喜欢写山水的,有擅长写边塞的,有专门写闺怨的,百花齐放,热闹非凡!9. 老百姓也特别爱诗!街头巷尾都能听到人吟诗作对,就像现在大妈们跳广场舞一样普及。
连卖菜的、补鞋的都能来两句,诗歌简直成了全民运动!10. 书院和私塾遍地开花,就像现在的培训机构。
小孩子从小就开始背诗写诗,诗歌人才源源不断,生生不息!11. 还有那些文人雅集,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文化沙龙!大家聚在一起品茶赏月,写诗作画,玩得不亦乐乎。
这种氛围下,诗歌创作能不火爆吗?12. 最厉害的是,当时还有专门的诗歌评论家,就像现在的网络大V。
他们专门点评诗歌好坏,带动诗歌创作风气,让唐诗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这么多因素加在一起,唐诗能不繁荣发展才怪呢!。
唐诗为何如此繁盛?
![唐诗为何如此繁盛?](https://img.taocdn.com/s3/m/4a75a60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9.png)
唐诗为何如此繁盛?在日常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唐诗吧,唐诗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是无数古人智慧的结晶。
相信许多人会好奇为什么唐诗如此之多,发展如此繁盛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唐诗为何如此繁盛的原因,欢迎大家分享。
百度百科的一段资料认为:说到唐诗的兴盛的原因(当然学术界不断地在探讨中),较普遍的看法是:一、唐代社会在发展中解决了很多的束缚,一些政治变革、经济变革、取得很大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门阀仕族垄断政治”局面已基本结束,百姓思想大大解放,从而为文化生活之一的形式“诗歌创作”开拓了视野、诗歌艺术得到了“活水源泉”。
二、由于经济的普遍提高,给文学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广泛的来源。
三、前代文学积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因此也为唐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诗人们在前人的文化遗产上发扬光大,才有可能兼收并蓄,取人之长,推陈出新,把中华诗歌文化推向新的高峰。
四、唐代采取了科举制度,考试内容就有诗(诗歌概括性强)、赋(文彩韵章),而皇帝也热爱诗歌(这很重要!),必然造成重视诗歌的社会风气,因而提高了文人的社会地位。
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唐朝的政治比较开明,特别是在宗教和文化上,对儒家、释家、道家都提倡;允许外来宗教在国内传布,这对于人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促进文艺各种风格流派的形成,是有益的因素。
同时,唐朝国力强大,统治者对自身充满信心,因而基本上没有‘文字狱’,所以文人胆子都比较大;(例如;李白遭谗,也就是赐金放还而已)。
文人及诗歌体裁宽广,而反映的社会问题迅速而尖锐,(并非是一片颂扬)。
六;唐朝同邻国与边境各族实行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政策;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方面接受西域及外来影响(印度、中亚国家),这些新鲜事物,同时也给诗人们以宽敞良好的艺术熏陶。
唐诗的发展传统分为初唐(618---712)、盛唐(713---770)中唐(771---835)晚唐 (836---907) 共四个时期。
盛唐是唐诗繁荣昌盛的顶峰,诗人李白、杜甫等就生活经历过这个时期。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695753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d.png)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相关内容。
试论唐诗繁荣发展的原因篇1继隋朝之后的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从秦汉以来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发展的最强大的统一的封建帝国。
文学在这一时期,更是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灿烂局面。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论及唐代文学,就必然要谈及唐代诗歌。
唐代诗歌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极其重要的阶段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从现存的五万多首诗歌来看,唐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诗歌题材的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拓。
唐朝开宗立派影响久远的大家不下二十人,其余特色显著而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诗人也有百人之多。
唐代诗坛多种艺术风格的争奇斗艳和诗歌体制的完备成熟,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伟观,甚至可以与思想史上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相媲美。
唐诗最为我国文学遗产中最灿烂最珍贵的部分之一,其繁荣发展是多种因素使然。
究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首先,从诗歌文学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第一,唐帝国的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城市发达,是诗歌文学发展的重要原因。
隋朝统一后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但隋炀帝穷兵黩武致使民生凋敝而民怨沸腾。
唐朝代替了短命的隋王朝,统一全国。
初盛唐时期,封建统治者吸取前代教训,缓和阶级矛盾,实行了休养生息与均田制等一系列安定社会和恢复经济的政策,不仅从经济上进一步巩固了大唐帝国统一的政权,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封建文化的高度发展与繁荣。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一百几十年间,封建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诗歌的创作与发展,从唐诗中可以透视出唐朝强盛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与发达的城市。
唐玄宗言曰:“若考论政绩,在户口存亡。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f2aaf94efab069dc5122017d.png)
唐代诗歌繁荣的时代原因和文学原因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
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
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
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
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
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
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族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页 1 第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
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
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
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
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
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
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唐代诗歌繁盛的原因
![唐代诗歌繁盛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c4ec405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13.png)
唐代诗歌繁盛的原因1. 唐代诗歌为啥这么繁盛呢?嘿,你想啊,那唐朝国力强盛得不像话啊!就好比一棵大树,根基稳固又粗壮,有足够的养分让诗歌这朵花盛开。
唐太宗的时候,国家繁荣昌盛,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时候诗人心里都美滋滋的,写出来的诗能不充满活力吗?像杜甫写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就描绘出那时候的盛景,这盛景可是诗歌繁盛的大土壤啊。
2. 唐朝的文化那是相当包容的,这对诗歌的繁盛可是超级重要的。
就像一个大熔炉,啥东西都能往里放。
不管是本土的文化,还是从外面传进来的,全都能融合在一起。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聚在一起,交流碰撞出好多新奇的想法。
李白就是个例子啊,他到处游历,结交各种朋友,什么文化都接触,写出来的诗那叫一个天马行空,“黄河之水天上来”,这种大气又奇特的想象,没这种文化包容的环境,可出不来。
3. 唐代的科举制度也帮了大忙呢。
对于那些文人来说,这就像一道金光大道啊。
科举考诗赋,那大家不得拼命学写诗啊?都想着靠写诗来出人头地呢。
就像现在的学生为了考个好大学拼命学习一样。
王维就是因为诗写得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的,这多让人羡慕啊。
有这样的制度激励着,诗歌能不繁盛吗?4. 唐代的帝王大多喜爱诗歌,这就像一阵春风,吹得诗歌这棵大树枝繁叶茂。
唐太宗啊,自己就写诗,还经常和大臣们一起切磋诗艺。
他就像一个带头大哥,下面的人一看,老大都这么爱诗,咱们也得跟上啊。
于是乎,整个朝廷都弥漫着诗歌的气息,大臣们在朝堂上讨论政务,下了朝就聚在一起谈诗论文,这种氛围,诗歌能不火吗?5. 唐朝的社会风气也特别开放。
人们的思想就像脱缰的野马,不受太多束缚。
男女之间的交往都比较自由呢。
这种自由的风气让诗人的情感可以尽情释放。
你看崔护写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要是在一个保守压抑的社会,哪能写出这么动人的爱情诗啊?所以说社会风气开放也是诗歌繁盛的一个重要因素。
6. 唐代的教育水平那是相当不错的。
就像肥沃的土壤,滋养着诗歌的种子。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62f2ac2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f.png)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一、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1. 社会稳定。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稳定和繁荣的时期之一,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为诗歌繁荣奠定了基础。
2. 文化传统。
唐代受先秦、汉唐、国风诗及南北朝乐府影响较大,这些传统在唐代诗歌中得以继承和发扬。
3. 政府扶持。
唐太宗时期设立了殿试与会试,明确了诗人的地位和诗歌的地位,唐代政府对文化有较高的重视。
4. 文化氛围。
唐朝时期文化气氛比较开放和自由,民间文艺活动比较活跃,与皇宫中的文学不同,民间文学衍生出许多自由开放的诗歌流派,如初唐乐府、盛唐五代、晚唐诗等。
二、唐代诗歌的表现
1. 题材广泛。
唐代诗歌的题材广泛,涉及到自然、人生、爱情、忧患等方方面面,以及历史、政治、哲理等各种题材。
2. 艺术表现。
唐代诗歌注重艺术表现,如用意象、修辞手法、音律调
子等手段,使诗歌更富有个性和表现力。
3. 格律严谨。
唐代诗歌的格律严谨,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格律、字数和平仄的要求,使诗歌更加优美和准确。
4. 风格多样。
唐代诗歌风格多样,包括四言、五言、七言、八言等形式,以及诗人的不同写作风格,如王之涣的豁达洒脱、白居易的世俗偏爱、杜甫的忧国忧民等等。
5. 所有流派的共性是以人为中心,主张个性独立、反对奴颜媚骨的思想。
唐代诗歌繁荣的根本原因
![唐代诗歌繁荣的根本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bff05d4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e.png)
唐代诗歌繁荣的根本原因唐代诗歌繁荣的根本原因唐代诗歌繁荣的根本原因一、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这正是李白、杜甫等诗人能够恣情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王昌龄、王之焕等得以等闲进行“旗亭酬唱”的特定物质条件。
二、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自汉代始,多民族的统一体已经形成。
后来,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再现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隋结束了南北分裂的纷扰混乱,唐使多民族的统一体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为加封边疆的治理,唐统治者极为重视边功并大加封赏。
这就刺激了时人赴边从戎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些文人,纷纷奔赴边塞,投佐幕府,随主将驰聘疆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男儿一丈夫”。
建功立业,获取功名成为一种时尚。
边塞的征戎生活、异域的奇丽风光,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一大批寄情于边塞的诗人应运而生。
据统计,《全唐诗》收录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有两千余首。
边塞诗的兴盛为唐诗的繁荣增添了异彩。
三、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唐初社会经济恢复迅速,庶地主势力不断上升,为广泛吸收庶族地主参政、唐承隋制,取消了魏晋六朝保护士族特权的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
唐科举取士分常举和制举两类。
制举由皇帝主持,科目临时设置,不常举行。
常举每年一次,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六科。
考生集中在秀才、进士两科。
进士重在诗赋,虽难及第,但及第后仕途广泛,颇易晋升,尤为士人所重。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科举考试的应制诗多为点缀升平、雕字琢字之作,但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刺激了时人发愤学诗,把大部分精力投入于诗歌创作,这有利于诗歌艺术形式的不断完善和创作经验的广泛传播。
严诩《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论述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
![论述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9bb900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85.png)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经济发展: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这为诗
歌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经济的繁荣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
间和精力去关注文学,包括诗歌。
2. 统治者的支持:唐代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文化事业,他
们鼓励文人创作,设立了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这极大地激
发了文人的创作热情。
3. 文化的开放和交流:唐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各种文化思想的碰撞促进了诗歌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国内
各族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4. 文人地位的提高:在唐代,文人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
推崇,他们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这使得文人更加积极地
投身于诗歌的创作。
5. 诗歌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在唐代之前,诗歌已经有了
很长的发展历程。
到了唐代,诗歌的体裁、形式和技巧都得
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创新,这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以上是唐代诗歌繁荣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唐
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
论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
![论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cbbfec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72.png)
论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论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及对后世的影响一、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1、政治稳定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的创立者李渊,以极强的政治智慧和能力,使唐朝整个社会具有了长期的政治稳定,这也是唐代诗歌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2、宽容文化唐朝的文化非常宽容,接纳了前朝的优秀文化,并不断开拓创新,使得唐朝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这也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其中包括《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等。
3、文人雅士的兴起在唐朝,文人雅士的兴起,使得宫廷文学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使得唐代诗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4、兴盛的文人活动在唐朝,文人经常组成文人团体,到处游历,活跃在文坛,这使得唐代诗歌得到了更多的发展,也使得唐朝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
二、唐代诗歌对后世的影响1、明显的文学功能唐代诗歌不仅具有流传古老文化的作用,还具有明显的文学功能,使得后世的诗人多有受益,使诗歌文学更加丰富多彩。
2、良好的审美价值唐代诗歌的审美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其中不乏许多经典之作,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它们都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使得唐代诗歌留传至今,仍然深受诗人的喜爱。
3、独特的文化特色唐代诗歌的文化特色也是非常独特的,其中的语言表达和审美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使得唐代诗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
总之,唐代诗歌的繁荣是由多种原因造就的,其中政治稳定、宽容文化、文人雅士的兴起以及兴盛的文人活动等,都对唐代诗歌的繁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唐代诗歌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其明显的文学功能,还是其良好的审美价值,以及独特的文化特色,都使得唐代诗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仍然深受诗人的喜爱。
唐代诗歌高度繁荣的社会原因
![唐代诗歌高度繁荣的社会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6afd8e2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0.png)
唐代诗歌高度繁荣的社会原因一、经济繁荣提供物质基础唐代那可是相当繁荣的朝代啊,经济发展得超级好。
老百姓们兜里有钱了,生活也过得很舒坦。
这就给诗歌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你想啊,人要是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闲心去写诗呢?就像现在,要是生活压力特别大,每天都为生计奔波,哪还有心思去搞文艺创作呢?但是唐代不一样,商业很发达,城市也很热闹,人们有了钱就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诗歌就成了大家表达情感、记录生活的好方式。
而且经济繁荣也让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各地的诗人都汇聚到一起,互相切磋、互相学习,这也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二、政治开明创造宽松环境唐代的政治那是相当开明的。
统治者对文化艺术非常重视,他们不会对诗人进行过多的限制。
诗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比如说李白,他写了好多诗,有时候甚至还调侃权贵呢,但也没受到什么严重的惩罚。
这种宽松的政治环境就像是肥沃的土壤,让诗歌这颗种子能够茁壮成长。
而且唐代还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诗歌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就使得很多人都努力学习诗歌创作,希望能够通过写诗来走上仕途,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诗歌的繁荣。
三、文化多元奠定深厚底蕴唐代的文化那叫一个多元啊。
它融合了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化。
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就产生了很多新的灵感和创意。
在唐代,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各种思想流派都很盛行,这些思想也在诗歌中有所体现。
诗人可以从不同的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诗歌内涵。
而且唐代的对外交流也很频繁,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的元素,这些元素也融入到了诗歌创作当中。
比如西域的音乐、舞蹈等文化元素,就给唐代诗歌带来了新的活力和风格。
四、教育普及培养创作人才唐代的教育比以前普及了很多。
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很重视教育。
学校的数量增多了,很多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诗歌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诗歌的创作技巧,背诵经典的诗歌作品。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和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62a2e70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a.png)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唐朝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它的繁荣与唐代社会、文化、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下是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
1. 地理环境的影响。
唐朝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政治中心长安处于华夏
平原中心位置,周围山川秀美、气候宜人,这些都为诗歌的产生和发
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2. 社会变革的推动。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开放和包容的时代之一,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这一切都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3. 都市文化的兴起。
唐朝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商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相互融合,都市文化开始兴起,为诗人提供
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4. 文化政策的支持。
唐朝皇帝倡导文化事业,提倡文化教育,大力扶
持文人学士,提高文化水平,将农村对诗词、音乐、节日等文化传统
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表现】
1. 诗歌数量的增多。
唐代共有约五万人写诗,创作数量之多前所未有。
2. 诗歌体制的多样化。
唐代产生了律诗、绝句、七言歌行、五言律诗、五言绝句等一系列诗歌体制,丰富了诗歌世界。
3. 诗歌内容的广泛性。
唐代诗歌涵盖了历史、政治、文艺、哲学、自
然等各个领域,涉及面非常广泛。
4. 诗歌形式的创新。
唐代诗人创新了用“兴、感、咏、颂、怨、思、闲”七种情感来写诗,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形式。
5. 诗歌思想的开放性。
唐代诗歌思想开放,反映了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反映了个别诗人的独特个性和特殊的生活体验。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286ac3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b.png)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1、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物质条件;2、全国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3、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4、统治者的个人爱好、提倡有助于全社会重视诗歌风气的形成;5、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6、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5aca1f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1.png)
一、根本原因是:社会繁荣稳定、思想开放。
二、具体原因:
1、经济繁荣为诗歌兴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为唐诗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2、全国空前统一为唐诗繁荣提供了现实基础。
3、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推动着文人对诗歌的学习研究。
4、文禁松驰,是产生大量抨击权贵、真实反映底层生活诗歌的前提。
文学艺术的高峰,总是出现在思想比较解放的时代。
唐朝统治者清明大度,敢于招贤纳谏。
5、“安史之乱”丰富了诗人的创作素材.社会的巨变刺激着诗人的灵感,也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6、中外文化交流和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对唐诗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唐帝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水陆交通发达,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及中外文化的交流,给传统的唐文化注人了新的内容,新鲜的活力。
7、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则是唐诗繁荣兴盛的内在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繁荣原因浅析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文学史上一个辉煌耀眼的巅峰。
唐代文学可谓百花齐放,诗歌、散文、小说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却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说,这说明一个历史时代都有它突出的文学成就。
在诗歌这种文学样式的前面,冠以“唐”字,可见在唐代,诗歌在整个文学中占有的垄断地位,说明诗体文学在唐代更是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繁荣局面。
这种繁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诗歌作品数量众多。
一个时代文学的繁荣最直接的表现当然是数量的丰富了。
唐诗的繁荣也是如此。
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人就有二千二百余人,诗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共九百卷。
但限于当时条件,唐代的诗人和诗作恐怕远远不止这些。
在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诗歌创作取得这样巨大的收获,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诗歌史上壮伟的奇观。
二是诗歌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
唐诗之盛,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质量。
唐诗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完美结合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不但诞生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这样一些独具艺术风格、成就卓著、流传千古的伟大的诗人,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的名篇佳句,就是唐诗的一般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代。
三是诗歌体裁全面。
古典诗歌的体裁是多样的,常见的有五、七、杂言、歌行、乐府、绝句等体制,到了唐代,这些诗歌形式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四是诗歌的影响广泛。
唐代是一个诗歌大普及的时代,不仅诗歌的数量多,质量高,体裁全,而且作家多,诗人队伍的构成也很广泛,上自帝王将相,王公大臣,下至贫民百姓,童子妇人,都对诗歌十分爱好;更重要的是这支队伍中名家辈出,巨匠迭现,他们不断将探求的视角和耕耘的犁头伸向新的未经开拓的领域,给后人留下了独具特色无以伦比的艺术精品。
关于唐诗繁荣的原因,学术界至今众说纷纭,这就说明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文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的领域,它由一定的社会物质决定,受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
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唐诗,它的繁荣,自然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密不可分。
下面就唐诗繁荣的原因,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清明的政治环境、繁荣的经济基础。
政治经济是社会的命脉,一个社会的所有内容都不能脱离它的制约,作为人类精神产物的诗歌也一样。
唐王朝是继隋初统一后建立的又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唐王朝建立后,接受了前代王朝覆灭的教训,并采取了隋文帝行之有效的均田、租庸调、府兵、科举等一系列的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安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生产、加强国家力量的措施,同时整顿吏治,改革政府机构,调整了当时的生产关系,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使得社会经济很快地走向繁荣,国家也迅速强大起来。
唐初太宗的“贞观之治”时期,“斗米值三四钱,已成为历史佳话”(1)。
玄宗的“开元盛世”时期,“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去日出,齐纨兽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2)可见当时的社会物质财富已经非常丰富了。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前后交映,成为唐王朝乃至整个封建时代繁荣昌盛的象征与标志。
经济的繁荣,使得唐王朝的国力增强了,国家的版图也空前的扩大了。
盛唐时期唐王朝势力所及的范围,东北至朝鲜半岛,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业,北至蒙古,南至印度支那。
雄厚的经济的实力使唐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以及人民的创造力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呈现出活跃的状态。
唐人的生活方式开始变化了,许多诗人都开始了漫游生活,有的人甚至漫游过大半个中国。
如李白的“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3)就正是这种生活的写照。
这种漫游生活,不仅开阔了诗人的眼界,而且增强了诗人对社会的了解与对人生的体验。
冯至先生在《杜甫传》说:“唐代知识分子不囿于书斋生活,读书之外喜好游历天下。
特别是盛唐时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然成为时尚”。
(4)离开自己狭窄的家乡,看见异乡的山水与新奇的事物,或幸福或不幸,这些都使诗人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经验,丰富了生活。
漫游的生活也改变了诗人的行为方式,许多诗人都具有侠客的气质,这样也使他们的诗歌充满一种豪迈不羁的魅力。
所以当时国家的强大,经济的空前繁荣,为唐代文学的繁荣准备了政治经济条件。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虽然由盛转衰,但社会的动乱,民生的疾苦,更加丰富了诗人的人生感悟,为人的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题材与激情。
此外,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所采取的照顾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的政策,使得中小地主阶级的地位得以提升,作家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唐代文学繁荣的一个原因。
六朝时期,文学的主要作者是贵族(或者说世族地主)而到了唐代,作家队伍则主要为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与世族文人不同,他们大都是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登上政治舞台的。
这群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比较了解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他们有比较丰富的阅历,对政治现状常常有所不满而要求革新;他们能够吸取民间文艺的营养,敢于揭露社会矛盾,表现政治理想等等。
正是这群地位低微、比较接近广阔社会生活的寒门诗人,使诗歌离开了宫廷的狭窄圈子,走向市井,走向关山与塞漠,从而扩展了诗歌创作的题材,为诗歌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宽松的思想空间,活跃的文化氛围。
文学即人学,诗歌的繁荣和人的思想的活跃密切相关。
唐朝就是一个思想自由开放活跃的社会。
唐代近三百年间,虽然强调儒学为本,但并不像汉代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具有一种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因而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儒、释、道等各种思想都得以流传。
“从立国之本说,儒学是基础。
而在思想领域,则是儒、释、道并存。
唐王室以老子为祖先,庄子、列子、文子都被封为真人。
《老子》、《庄子》、《列子》、《文子》被列为经,开元年间更设道举科,四子列入考试科目。
太宗支持玄奘译经,玄奘既亲注《孝经》,又亲注《道德经》和《金刚经》,颁行天下”(5),这说明儒、释、道三家思想在当时各领风骚,基本上都得到了自由的发展,并且呈现一种互相融和的趋势。
由于思想界的自由,异域的文化也开始进入中原。
龟兹乐、胡旋舞、琉璃瓦、夜光杯、胡饼、胡药乃至于袒胸露臂甚至半裸的乐伎,都成为长安这个世界性的名都的奇观。
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互相影响,为文学的繁荣增添了新的手法。
如山水诗与山水画、舞蹈与书法等的相互影响。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杜甫在《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中则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贴,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等等,思想文化的活跃促进了文学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建立,对于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如变文、词)也有积极的影响。
在唐代作家中,很少有单独受到或儒或道或佛一家影响的。
他们大多儒、释、道的思想都有,只是成分多少,或隐或显的问题。
儒家思想的影响,给唐文学带来了进取的精神,佛教的影响丰富了唐诗的心境表现,道教的影响则丰富了唐诗的想象,这些对于唐诗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统治阶级的提倡与重视,是诗歌繁荣的肥沃土壤。
任何事情,只要统治阶级提倡重视,有心扶持,那它就有了成长的肥沃土壤。
唐代的统治者都非常喜爱文艺,他们除了亲自创作诗歌外,对文人的创作也大加提倡、奖励,后来统治阶级甚至以声律取士,聚天下才智英杰于朝廷,以诗作为进身之阶。
唐太宗李世民在作秦王时,就开设了文学馆,设置了文学学士。
扬州诗局本《全唐诗》卷一就收录了他近90篇的诗歌(6),他在《帝京篇序》中说:“予以万机之暇,游息文艺。
……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求之人情,不为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榭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神人。
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淫放。
……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
”虽然是从儒家的文艺观出发,讲究文艺的实用,但“予以万机之暇,游息文艺”也可以看出他对文艺的喜爱。
高宗武后时期,诗坛上的文艺活动更加繁荣,在武后的倡导下,以上官婉儿为中心,在宫廷形成了一个“文艺沙龙”。
武后还经常宴集群臣,宋之问就曾经获得过御赐锦袍;王维死后,代宗曾经亲自过问他的诗集的编纂工作;白居易死后,宣宗曾写诗悼念他。
唐代统治者的这些做法,身体力行地倡导了做诗的风气,也提高了诗人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另外,唐代的统治者,为了扩大巩固统治基础,以科举取士,而科举制尤其重视进士科,而在进士科考试中,诗歌被列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加上唐代“行卷”风尚盛行,“行卷”的作品都是举子们用来直接显示自己在创作上的才能和成绩的作品,这些“行卷”的作品可以较自由地选择题材和主题,可以较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可以有较富裕的时间来从事艺术构思,可以用较多的篇章、较大的篇幅以及各种各样的文体来充分显示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和风格。
这些风尚对于吸引知识分子研习诗歌形式,掌握诗歌技巧,促进诗歌创作的繁荣起了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见,统治阶级对于文学的爱好、提倡与重视,对当时文学风气的形成,应该说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诗歌本身的发展演进,为唐诗的繁荣作了准备。
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幼稚到成熟,从朴质到完美的,诗歌也一样。
在唐以前,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题材、风格等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汉魏乐府的叙事抒情手法,都给唐代作家以丰富的营养。
同时,六朝以后山水田园题材的开拓,以及对声律、对偶等艺术技巧的运用,也为唐代作家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此外,四、五、七言、骚体、乐府、古诗、新体诗的发展,也在运用体裁形式方面为唐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唐代的作家正是在此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吸取了前人的教训而把唐代文学推向了高峰的。
唐诗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阶段。
最初的近一百年左右,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诗歌的题材逐渐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与塞漠,作者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诗歌的情绪格调也开始了整合,北朝文学的清刚劲健之风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之气相融合,使诗歌进入了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诗歌的形式也有了创新,唐代诗人在永明体的基础上,把四声二元化,解决了黏式律的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了永明诗人种种病犯说的束缚,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留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
到了开元十五年前后,诗歌已经从题材范围、情思格调、意境意象、体裁形式、声律形式等诸方面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分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