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人文关怀护理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巴林特小组活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研究

巴林特小组活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研究

护理的本质是人文关怀,其中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是护士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1]。

随着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时代,医务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护士在创造良好医疗环境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2]。

如何提升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护士的人文素养是时代赋予的重要命题,也是当前护理研究的热点。

巴林特小组活动[3]是匈牙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迈克尔·巴林特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医患关系作为一种治疗性工具[4]。

它所应用的原理是使医护人员以案例的形式,讨论人文关怀能力在医患沟通中发挥的作用,以一种代入体验的方式,提高参与者的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缓解职业压力,培养人文关怀能力,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

本研究采用巴林特小组活动进行培训,探究其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院通过院内自主报名方式招募91名护士参加人文关怀能力培训,纳入标准:年龄<40岁;本院在职护士;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辅助岗位或行政岗位护士。

剔除标准:培训期间由于各种原因累计休假时间>1个月。

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6名和对照组55名。

DOI :10.3761/j.issn.1672⁃9234.2021.03.010基金项目:2018年皖南医学院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WKS2018F07)作者单位:241000芜湖市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胡新宇:女,硕士,护师,E ⁃mail :182****************2020⁃05⁃13收稿巴林特小组活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研究胡新宇刘秀红邢彩霞方芳熊玫陈锡珊胡甘露[摘要]目的探究巴林特小组活动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

方法通过自主报名方式招募91名护士参加人文关怀能力培训,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名和试验组36名。

对照组参加6次医院组织的人文关怀主题讲座,持续1年时间;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季度增加1次巴林特小组活动。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现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现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现
临床护理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但除了这些专业层面,人文关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文关怀体现了护士对患者的关注和尊重,帮助患者获得全面的护理照顾,同时也能够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效果。

本文将从沟通技巧、情感支持和文化敏感等方面来探讨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现。

沟通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良好的沟通能够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感,并提供给他们必要的信息。

在沟通过程中,护士需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关注,理解他们的情绪,并且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进行回应。

护士应该保持专业和友好的态度,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尽量提供精神和情感上的支持。

此外,在沟通中还需要注意语言和措辞的选择,避免用医学术语和专业术语难以理解的方式来表达。

除了以上提到的沟通技巧、情感支持和文化敏感,人文关怀还可以体现在个体化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

护士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人需求和偏好,制定针对患者特定情况的护理计划,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己的护理。

护士还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支持,帮助患者在术后和康复过程中进行自我管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总结起来,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情感支持和文化敏感,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照顾和关爱,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康复效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牢记护士的人文关怀职责,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尊重和照顾的护理服务。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及效果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及效果

护理学杂志2021年5月第36卷第10期・71・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实践及效果王双杨丹许娟张练徐玉兰耿力刘义兰1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人文关怀教学方法"方法选取120名实习护生为对象,从带教老师的人文培训、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关怀及人文关怀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为期3周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结果教学后,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住院患者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教学前(均P<001%结论人文关怀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满意度°关键词:护生;人文关怀;临床教学;护理教育;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47;G642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21.10.071The practice and effect of humanistic mentoring in clinical nursing environment Wang Shuang#Yang Dan#Xu Juan#Zhang Lian#Xu Yulan#Geng Li#Liu Yilan.Nursing Department#Union Hospital#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43002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for practicing humanistic mentoring in clinical nursing environment.Methods A total of 120nursinginternswereenro l edandsubjectedtoa3-weekhumanistic mentoringprogram Thenurse mentorsreceivedtraining regarding theory and skills of humanistic care before the mentoring#then they were asked to practice caring for the students and implement caring-based teaching during the program.Results After the mentoring,the caring ability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humanistic care of the nursing students we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P<0.01for both).Conclusion Hu-manisticmentoringcanenhancecaringabilityofnursingstudentsandpatientsatisfactionwiththestudentsKey words:nursing s tudent;humanistic care;clinical mentoring;nursing education;caring ability;satisfaction with humanisticcare人文关怀教学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促进人的发展为出发点的教学⑴。

“人文+心理”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人文+心理”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人文+心理”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加强护士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理念的培训,改变以疾病为中心、专科护理的理念,转变为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的整体护理理念,将理念渗透到护理工作的各个细节中。

结果: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全面提升了医院的护理服务品质。

结论:“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整体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应用中,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医院护理服务品质。

标签:人文关怀;心理护理;护理理念;服务品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环境、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随时代发展的医疗护理优质服务,不仅仅是过去提高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管理、护理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透明收费管理、护理环境管理、护理文化管理和护理制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要以患者和患者健康为中心,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尊重患者权利、让患者参与全过程治疗的,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整体护理服务理念,是提高医疗卫生系统服务质量的核心体现。

部队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有着特殊意义的保障场所,不仅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要一心一意做好卫勤保障,要做的不仅仅是治好患者肉体上的痛苦,更应从心身两个层面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积极倡导和谐、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体系。

这不仅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调查本院住院、门诊及军队患者,病种选择内科、外科、急诊、手术及军队休养干部,共计1200例,男女各600例,年龄16~86岁。

1.2方法将“人文关怀+心理护理”理念具体细节实施后,并融入临床护理工作1个月后,评价该理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1.2.1.1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护理就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

浅谈人文关怀在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浅谈人文关怀在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浅谈人文关怀在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医疗保健领域,基础护理操作是护士们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基础护理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洗浴、换床单、协助进食等日常护理工作。

在进行这些基础护理操作时,护士们往往容易忽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一种关注和尊重患者个体需求和感受的态度,是护理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如何在基础护理操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提高护理质量,成为当前护士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人文关怀在基础护理操作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人文关怀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还可以促进患者与护士之间的信任和沟通。

深入研究人文关怀在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与实践,对提升护理质量和推动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00】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文章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为什么需要关注人文关怀在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人文关怀不仅仅是对病人的一种关切,更是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注。

在基础护理操作中,人文关怀可以提高护理的效果和质量,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有利于患者康复的速度和效果。

通过研究人文关怀在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与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对病人的态度和行为对病人康复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为护理工作者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这样的研究对于护理领域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人文关怀在基础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与实践,深入了解其在提升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方面的作用。

通过对人文关怀在病人中的实际应用和基础护理操作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旨在寻找更好的方法和策略来实践人文关怀,并探讨这种关怀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通过研究人文关怀的培训与提升,旨在提高护士对人文关怀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为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体验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护理人文关怀是护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强调在护理实践中重视患者的整体健康,尊重和关怀患者的个人需求和价值观。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和实践,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本文将对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护理实践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发。

一、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与内涵护理人文关怀是对患者的全面关注和关怀,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

它强调尊重患者的人格和价值观,关注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努力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和关怀:尊重患者的个人权利和尊严,关注患者的情感和情绪,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支持。

2. 沟通和倾听: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倾听,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3. 个性化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满足患者的个体化健康需求。

4. 患者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和治疗情况,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5. 精神关怀: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提供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二、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现状在国内外护理学界,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从国际上看,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护理学者对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和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护理人文关怀对患者健康和满意度的积极影响,为护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在国内,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越来越多的护理学者关注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和实践,探讨了护理人文关怀在中国护理实践中的意义和应用。

他们通过实地调研和个案分析,深入剖析了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和核心要义,并探讨了如何在中国的护理实践中落地。

一些学术期刊也陆续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如《护理研究》、《中国护理管理》等期刊,为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平台和学术支持。

护理工作总结人文关怀方面

护理工作总结人文关怀方面

护理工作总结人文关怀方面
护理工作是一项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护士们在工作中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
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灵健康。

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们需要展现出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以及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首先,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体现在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注上。

每个患者都是一
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护士们需要以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关心,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无论患者的病情轻重,护士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同等的尊重和关注,让他们感受到医护人员的温暖和关怀。

其次,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关注上。

面对疾病和
治疗的痛苦,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惧和不安。

护士们需要通过温暖的言语和关怀的举动,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们不仅是患者的治疗者,更是他们的心灵伴侣,需要用自己的关怀和爱心温暖患者的心灵。

最后,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对患者家属的关心和支持上。

患者的家
属往往承担着照料患者的重任,他们也需要得到护士们的关心和支持。

护士们需要关注患者家属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同时,护士们还需要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总之,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

护士们需要以尊重
和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也需要关心和支持患者家属。

只有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护理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关怀。

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护理人文关怀有多种不同的定义。

护理人文关怀最初由Jean Watson在她的著作《照亮护理:科学,哲学和人文关怀的新视野》中提出。

在此书中,她将护理人文关怀定义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基于哲学和人类学的、将身体,心灵,精神,并注重整体健康的综合性护理”。

这个定义揭示了护理人文关怀的主要特点,即关注人类的整体健康和福祉,尊重患者的个性和文化背景。

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护理实践、教育和管理等方面。

在护理实践方面,护理人文关怀通过关注患者的精神,情感和文化需求,提高了患者的信任感和关注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在护理教育方面,护理人文关怀被视为护士教育中重要的一个领域,可以使护士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有效管理情感,提高照料的质量。

在护理管理方面,护理人文关怀可以帮助管理者发展和实施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的护理政策和实践,以改善护理组织的作用和效率。

目前,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

定量研究主要以统计分析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数量化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研究。

然而,定量研究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因此,在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中,定性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定性研究是通过探究患者的个人经验和观点,深入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的方法,通常采用个案研究、焦点小组、深度访谈等方法。

结论护理人文关怀是现代医疗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成为医学和护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未来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应更加依托于基于定量和定性方法的探索,以深入了解护理活动的人性需求,以提高患者的体验和护理质量。

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研究进展

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研究进展

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研究进展[关键词]护理;人文关怀;关怀能力;影响因素;综述人文关怀是护理情感中的一部分,是护理的精髓。

目前,护理界普遍认为人文关怀在护理上有三层涵义[1]。

第一层涵义为照顾,即护理行为。

一个护士要照顾患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护理活动来满足患者的需要。

第二层涵义为关心和爱护,即对待患者的态度及情感支出。

第三层涵义为小心谨慎,即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一种责任心。

而人文关怀能力是护理者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护理学生(护生)作为未来的护理工作人员,其人文关怀的能力对自身素质、护理质量等起着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当前对于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护理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人文关怀能力相关概念1.1关怀照顾关怀照顾又名关爱、关怀,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诞生。

关怀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内尔·诺丁斯认为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关怀体现为一种关系,即关怀者与被关怀者关系[2]。

Leininger[3]是第一位研究关爱的护理学家,她曾经指出关爱是人的一种天性,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特性,是人类文明社会形成、生存、发展壮大的基础。

1.2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具有科学、道德、价值原则、人本和终极5个层面的涵义。

人文关怀实质上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指的是一种态度,确切地讲就是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相关的一切事物表示关注的一种精神,包含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4]。

1.3护理人文关怀能力人文关怀能力是护士秉承人性、德行,融体力、智力、知识、观念、情感、态度、意志为一体的内在修养,外化为自觉地、创造性地服务于患者的实际本领与才能,是综合护理能力的核心能力之一。

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即形成人道、利他价值观,灌输信念和希望的能力,促进情感交流的能力,帮助寻求精神力量的能力,提供良好环境的能力,协助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健康教育的能力[5]。

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

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

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护理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它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更是对患者整体健康的关注和呵护。

人文关怀理论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也关乎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人文关怀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护理学家Jean Watson提出,她认为,在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不仅是对生理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对患者整体的关怀和支持。

人文关怀理论中包含了几个基本概念:1. 尊重和尊严:尊重和尊严是人文关怀最基本的原则。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和接触时,应当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不得对患者进行任何歧视或侮辱。

2. 理解和同理心:护理人员应当努力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表达同情和同情心,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情绪。

3. 综合性护理:人文关怀强调的是对患者全面的护理,不仅包括生理上的需求,还包括心理、社会和精神上的关怀。

护理工作应当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综合考虑患者的各种需求。

4. 爱与关怀:在人文关怀理论中,爱和关怀是最重要的因素。

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表达爱和关怀,给予患者温暖和安慰,激发患者的生存动力和康复意愿。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人文关怀理论并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讨论,它更是护理工作中的一种实践。

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需要将人文关怀理论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士需要建立良好的患者关系。

人文关怀理论强调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平等和尊重,护士首先需要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和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疾病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需要。

在患者接受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面临各种心理和情绪上的困扰,包括焦虑、恐惧、抑郁等。

护士可以通过倾听、安慰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促进康复。

护理人文关怀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护理人文关怀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护理人文关怀在我国的研究现状与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对于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护理领域主要注重于技术性的护理操作,而对于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人文关怀开始逐渐受到关注。

在我国,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护理专业的逐渐完善,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目前我国对于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本文旨在对我国护理人文关怀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护理人文关怀在我国的研究意义:护理人文关怀作为护理学科中的重要理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护理人文关怀强调了对患者的尊重和关注,提升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护理人文关怀能够促进医患沟通,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护理人文关怀也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的恢复,有利于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我国,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人文关怀已逐渐受到重视。

研究护理人文关怀在我国的现状及影响,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护理实践中的重要概念和原则,也能够为我国护理服务的改进和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进一步研究护理人文关怀在我国的状况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提升我国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护理人文关怀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为推动我国护理人文关怀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和内涵,对国际上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可以为我国护理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在我国的实践路径和发展模式,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服务方法,提升护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实现全面护理的目标。

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

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

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引言护理人文关怀是指护理过程中注重对患者的个体化关怀和尊重,以及将患者视为整体个体而不仅仅是疾病的治疗对象。

护理人文关怀理论是护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和精神需求,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探讨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具体实践。

一、护理人文关怀的基本理论1.1 关怀和尊重护理人文关怀理论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对患者的关怀和尊重。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该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关怀患者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

这种关怀和尊重不仅仅是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体现,更是在交流、沟通和互动中表现出来。

护士应该用真诚的态度和关怀的言行来对待患者,以此获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

1.2 个体化护理护理人文关怀理论认为每个患者都是独特的个体,因此护理过程也应该是个体化的。

护士应该了解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从而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

这种个体化护理不仅仅是服务对象的需求不同,更是尊重患者的个性和差异,使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感受到被关怀和被尊重。

1.3 专业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护理人文关怀理论认为护理工作既是一项专业工作,又是一项充满人情味的工作。

护士在工作中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技能,更需要具备善良的品德和人文关怀的能力。

专业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特点,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护理人文关怀的基础。

护士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关怀患者的需求,与患者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护士应该倾听患者的诉求,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对患者进行心理抚慰和支持,以此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实施护理工作中,护士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生活习惯、心理需求等,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案。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摘要】目的:观察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88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中是否行应用人文关怀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未应用人文关怀护理)与实验组(44例: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入院后2h、住院治疗24h、住院治疗72h以及住院治疗96h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该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人文关怀;临床护理;应用近些年“医闹”相关报道逐渐增多,“医闹”的发生与临床护理直降具有密切的联系,近些年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消费能力、消费水平的提升,入院就诊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

本次研究为论证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临床护理的影响,比较我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44例行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与44例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患者预后情况,具体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未应用人文关怀护理)与实验组(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实验组44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24例)女(20例)比例为6:5,年龄在43岁至75岁,中位年龄为(63.22±1.1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以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分别有21例、13例、10例。

对照组44例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25例)女(19例)比例为25:19,年龄在42岁至78岁,中位年龄为(63.28±1.1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高中文化程度以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分别有20例、14例、10例。

浅谈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的进展

浅谈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的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84期33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综述·浅谈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的进展谢丽(长春工业大学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0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理念的更新,人们越发关注护理专业的重要性,医学关注的重点逐渐从患者疾病本身向影响人类健康的心理、环境、社会等因素转变[1]。

既往医学模式中的护理理念为“以疾病为中心”,而现代护理理念则更加注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因此其理念则为“一患者为中心”,主张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对疾病给予合适的护理,同时还需要给予充分的人文护理。

在这种背景下就需要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尤其是人文护理能力,以满足患者的临床需要。

1 我国护理人文关怀理论研究进展我国的人文关怀护理理念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在其实施的工程中发现其应用效果要远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但是其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典型的问题即为人文关怀不足。

在马语莲的调查研究中后发现,我国目前的人文护理工作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一定的差距;在卢美玲的研究中也指出,我国目前的人文关怀能力评分要低于NkonghoNO 制定的人文关怀常模水平。

我国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互换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差,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需求;第二:不能主动给与患者人文关怀,换工作相对比较被动;第三:对于患者的社会角色、社会需求关注较少。

而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则为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的能力较差。

2 影响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在我国因地区的不同,所具备的经济实力、文化背景与教育水平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因此影响护士人为关怀能力的因素与研究结论存在明显不同。

2.1 年龄、护士执业年资和职称。

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年龄、职称以及执业年资的增长,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其主要是因年龄大、执业时间长的护士大多会形成较为稳固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促使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人文关怀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从而可根据护理对象的特点合理调整护患沟通的方法,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关怀措施。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 , 我们 开发 了以下资源 : ( 1 ) 职业资 格标准 、 实 训教
型教学 队伍 建设 、 推行项 目化改革 、 实施“ 检教合一 、 项 目驱动 ”
材、 实训项 目、 考核评价标 准和试题库等 , 形 成完善的实践教学 标准 ; ( 2 ) 信息化 教学资源 , 如新 技术教学 资源 ; ( 3 ) 收集 、 整理
me n t ) 及 良心 ( C o n s c i e n c e ) 5 方 面1 4 1 。直 到 2 O 世纪 8 0年 代 , 人 文
会与 国家中 医药 管理局联合 印发 的 《 关于进一 步深化优 质护
理、 改 善护理服务的通知》 指出 , 护 士要增强 主动服务和人文关
关 怀的概念 才被 J e a n Wa t s o n在《 关 怀的哲学与科学——护理》
球性 文化 生态危机 , 使得 医学发展呈现“ 重技术 、 轻人文” 倾向。目前我 国医患关 系紧张, 医患矛盾突 出。 要 改善这一现状 , 就 要提升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 , 对服务对 象实施人 文护理。 本文就临床 护士人 文关怀能力现状及 其影响因素做一综述 , 并提
出提 升 护 士人 文关 怀 能 力 的 建议 。 关键词 : 临床 护 士 ; 护理人文关怀 ; 人 文 关怀 能 力
究 和推 广 护 理 人 文关 怀并 取 得 了一 定 成 果 , 为 人 文 关 怀 这 一 理
从2 0世纪 5 0年代起 , 中外护理专家开 始对 护理人文关怀
这一概念进行 研究 , 护理从对 人的健康的关怀发展到对服 务对 象整体 的关怀 。
1 . 1 国 外 护 理人 文 关 怀 理论 研 究 邂展 Ma d e l e i n e L e i mi n g e r 从2 0世 纪 5 0年 代 开 始 了对 跨 文 化 护

医院护理人文关怀模式研究现状及对人文关怀模式构建的思考

医院护理人文关怀模式研究现状及对人文关怀模式构建的思考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诮
详细解释:
——孔稚圭《北山移文》 (5) 又如:诮谤(讥诮毁谤);讥诮(冷言冷 语地讥讽);诮骂(讥笑谩骂);诮讽(讥笑讽 刺);诮戏(嘲笑逗乐);诮辱(讥讽侮辱) 词性变化 ◎诮 誚 qiào 〈副〉 简直,完全 [simply]。如:诮然(简直, 依然)。
谢谢!
康熙字典:
誚 (康熙字典未收录“诮”字头,请参考 “誚”字)。 【酉集上】【言】 誚·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說文】古文譙字。【書·金滕】王亦未 敢誚公。【傳】讓也。【前漢·黥布傳】 項王數使使者誚讓召布。【註】誚責也。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诮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u˥˧ 粤语 ciu3。
国文·小学·训 诂·文字学 释:诮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诮
异体字: 誚。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诮
说文解字:
誚 (说文解字未收录“诮”字头,请参考 “誚”字:) 【】【】 『說文解字注』 古文譙。从肖。周書曰。亦未敢誚公。漢 人作譙。壁中作誚。實一·小学·训诂·文字学·释:诮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誚」。 金文 說文 楷書 楷書 「譙」 譙戈戰國晚期集成11318 「誚」 說文古文 「誚」 「诮」 「诮」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诮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诮
现代解释:
诮 基本字义 ●诮 (誚) qiào ㄑㄧㄠˋ
◎ 责备:~让。讥~。~呵。
国文·小学·训诂·文字学·释:诮
详细解释:
诮 详细字义 ◎诮 誚 qiào 〈动〉 (1) (形声。从言,肖声。《说文》:作 “谯”。本义:责备) (2) 同本义 [blame;censure] 诮,呵也。——《龙龛手鉴》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吕氏春 秋·疑似》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研究进展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研究进展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研究进展【摘要】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是指护士秉承人性、德行,融体力、智力、知识、观念、情感、态度、意志为一体的内在修养,外化为自觉地、创造性地服务于患者的实际本领与才能,是综合护理能力的核心能力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相关概念、国内外现状、测评工具并提出提升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建议,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士;人文关怀;关怀能力;测评工具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深入推进,以病人为中心、重视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越来越受到护理界关注。

护士作为最贴近患者生活的群体,其人文关怀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

现将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相关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测评工具作一综述如下。

1.人文关怀能力相关概念1.1人文人文一词源于拉丁语humanita,即人性;我国《辞海》中这样解释:“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1]。

其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7、18世纪的约翰洛克、亚当斯密和法国启蒙运动,以及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时期,反思于19、20世纪初的马克思、尼采、罗素所处的反思期,发展于20世纪中后期的现代时期。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现代人文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1.2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具有科学、道德、价值原则、人本和终极5个层面的涵义。

人文关怀实质上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指的是一种态度,确切地讲就是对于人和人类社会相关的一切事物表示关注的一种精神,包含着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2]。

1.3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Watson[3]认为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是护士将内在的人文素养外化为服务于病人行为的能力,可将之理解为一种护理工作态度,抑或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复杂行为。

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即形成人道、利他价值观,灌输信念和希望的能力,促进情感交流的能力,帮助寻求精神力量的能力,提供良好环境的能力,协助满足人类需要的能力,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健康教育的能力[4]。

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

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

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工作已经从单纯的疾病护理逐渐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文关怀的全方位护理。

这种转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护理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培养具备人文关怀能力的护理人员,成为了当前护理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以期为护理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首先阐述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包括人文关怀的内涵、护理人文关怀的核心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等。

在此基础上,将详细介绍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等方面。

随后,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对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期为推动护理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做出贡献。

二、理论构建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是在深入理解护理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进行的。

我们首先将人文关怀定义为在护理实践中,对患者身心需求的全面关注与满足,包括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保障患者的权益、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等。

我们坚信,护理人文关怀不仅是护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途径。

在理论构建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以“人文关怀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该理念强调在护理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关爱患者、尊重生命、理解人性的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构建了包含人文关怀理念、人文关怀知识和技能、人文关怀实践三个维度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

我们注重在护理教学中灌输人文关怀理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培养其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态度。

护理人文关怀论文

护理人文关怀论文

护理人文关怀论文引言护理作为医疗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和医疗操作,更包含着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在医疗过程中,护士是患者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因此他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论文将探讨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及其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疗效方面的作用。

护理人文关怀的定义护理人文关怀,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通过关注和照顾患者的心理、情感和社交需求,提供温暖、关怀和安慰的服务,以达到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1. 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文关怀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尊重,增强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患者在不适和疼痛中得到温暖和关怀,会感到被重视和理解,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 促进康复和疗效护理人文关怀通过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素质。

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疗效,因此护理人文关怀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3. 增强护患关系护理人文关怀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护患之间的互动和理解。

通过关心和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护士能够更好地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尊重的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4. 提高护士满意度护士也是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下工作的,他们在护理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怀和支持。

护理人文关怀不仅对患者有益,同时也能够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护理人文关怀的实施1. 倾听和尊重护士应该积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倾诉和表达内心的情感。

同时,护士应该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个人空间,不干扰患者的休息和安宁。

2. 温暖和关怀护士可以通过温柔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来传递温暖和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爱和关心。

在处理疼痛和不适的过程中,护士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3. 心理支持护士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辅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 - 进其医疗技能的发展。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对实现临床护理
2020 年)》文件中均指出要加强医疗服务人文关怀,加强护理 优质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9]。将巴林特小组培训模式运
专业人文教育,将人文关怀提上新的高度。目前,人文关怀被 用于临床护理研究,使护理人员在处理护患关系中形成新的
学医学中心Kabat 等[5]创立,他设计了“正念减压疗法”,用以 训练模式,可促进护士思维模式由不合理向合理化转变,有益
教导患者运用身心力量培育正念,改善身心健康状态及处理 于护士身心健康,改善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合理处理负性情
压力、疼痛和疾病;其中,自我关爱是正念提倡的态度之一。 绪 。 [15]
张晓燕等[6]通过运用团体正念疗法,提升了护士的睡眠质量, 2 护士人文关怀实践的效应
减轻工作倦怠。Delaney[7]通过对13 名护士进行为期8 周的 护士对患者实施的人文关怀护理的效应,体现为促进护
正念干预试验,结果显示,干预后护士的二次创伤和倦怠水平 患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改善患者
111
齐鲁护理杂志2019 年3 月第25 卷第6 期
点,实施针对性的人文关怀措施,缓解护患关系[18]。陈锦秀 为。美国耶鲁大学一家附属医院报道,几乎不存在医患纠纷,
等[19]通过持续性评估患儿家属的需求,根据反馈结果实施人 医院对患者家庭支持的重视、充分的知情权和人性化隔离制
性化探视制度,给家属提供信息支持并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度等人文关怀措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3]。美国匹兹堡大
A DOI 10. 3969 / j. issn. 1006 - 7256. 2019. 06. 040
1006 - 7256 2019 06 - 0111 - 03
人文关怀理念是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由人的文化、自然情 1. 3 巴林特小组 20 世纪50 年代早期,布达佩斯的巴林特
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护士作为人文关怀的主要实施者,影响其 视角,提高换位思考的敏感性,便于更好地理解和帮助患者,
实践人文关怀的因素也逐渐得到关注。本文从护理人文关怀 促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减少工作中存在的护患矛盾,进一
理论依据、我国护士人文关怀实践的效应和影响因素方面进 步提升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
的主题。因此,这项混合研究提示正念干预措施对护士有积极 为期1 年的人文关怀干预,调查患者和医生对护士的工作满
的效应,并且能够增强护士在工作中应对困难的心理韧性。 意度,研究结果显示,两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均较干预前得
到显著提高。部分研究以人文关怀护理为切入点,将人文关
通信作者
怀的应用扩大到患者家属中,通过关注家属的需求和心理特
齐鲁护理杂志2019 年3 月第25 卷第6 期
临床护士人文关怀护理的研究进展
张 慧,刘延红,卞军平,李 娜,陈菲菲,林兴凤,姜 晓,高 妍,刘爱虹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济南250033)
【关键词】护理;人文关怀;临床护士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R192. 6
表明,对护士实施基于Watson 关怀理论的人文关怀,可提高护 展[14]。合理情绪疗法由埃利斯提出,核心是ABC 理论,即人
士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率,稳定护理队伍[4]。
的情绪是由人对事情的想法导致的,而与事情本身没有多大
1. 2 正念减压疗法 正念减压疗法于1979 年由美国麻省大 关系。有研究者在精神科、急诊科护士中实施合理情绪疗法
感、道德情怀、利益需求和社会关系等基本要素组成,其核心 博士创建了巴林特小组,是一种最早的为家庭全科医生提供
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1]。“以病人为中心”是人文关怀护 临床督导的方法[8]。巴林特小组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全
理的核心,体现了对患者整体价值和需求的关注[2]。近期, 科医生发现和应对他们在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促
显著降低,且两者均与自我同情和正念呈显著负相关;干预后 的结局[16]。人文关怀护理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并且应用成
护士的同情心、满意度和心理韧性显著增强;同时,这13 名护 效显著。护士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措施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社会
士对正念干预体验的质性研究显示,积极的精神状态是最重要 需要,能够改善护患关系。牛宝英等[17]通过对肿瘤患者进行
专业性关怀的人文关怀理论。Watson[3]关怀理论强调,临床 的个体提供的情感、评价(反馈)和信息支持。通过同事支持,
护理是由人的文化和自然、社会、思维客观规律等方面组成 可以帮助寻求支持者,减轻焦虑、恐惧或疑虑,并使其获得温
的。护士在临床工作的实践过程中需要人性化的、反映社会 暖、爱、归属与安全感[12]。同事支持的工作是建立在信任基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行综述,以期为医院管理者提高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提供 1. 4 同事支持理论 同事支持是社会支持的形式之一。Etz
依据。
ion[10]将其定义为,通过情感关注、工具支持和信息提供而建
1 护理人文关怀理论依据
立起来的一种组织环境中的人际交换关系。Tracey 等 指 [11]
1. 1 Watson 关怀理论 Watson 在80 年代提出护理学是一种 出,同事支持是由拥有相同经验或体验,并有相似人口学特征
帮助- 信任人际关系;⑤促进、接受积极和消极情感的表达; 1. 5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为一种认知性的心理疗
⑥科学决策;⑦促进教育和学习;⑧合理性的身心和社会环 法,以理性的思维来控制非理性,帮助人们改变认知,减少非
境;⑨帮助满足基本生存需求;⑩有精神现象的存在。有研究 理性信念带来的负性情绪困扰和行为异常,促进身心健康发
时代意识的价值体系来指引,护理的重点内涵是人性关怀的 之上的,为护士提供了一个可以放心谈论自己感受的支持性
基本因素,这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①构建人道和利他的价值 环境[13]。同时,同事支持也是护士的压力缓冲站,能够提高护
体系;②灌输信念和希望;③对自我和他人的敏感性;④建立 士对工作压力的应对能力,更好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