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满水试验规定

合集下载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一、水池满水试验前的必备条件水池满水试验是水工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2)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3)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4)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5)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6)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7)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8)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9)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10)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二、水池满水试验的准备(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

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

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至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三、水池满水试验要求(一)池内注水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l/3。

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

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一、试验必备条件与准备工作
(一)满水试验前必备条件
(2)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二、水池满水试验与流程
(一)试验流程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二)试验要求
1.池内注水
(1)向池内注水应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

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

待做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三、满水试验标准
(1)水池渗水量计算,按池壁(不含内隔墙)和池底的浸湿面积计算。

(2)渗水量合格标准。

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不得超过2L(/。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教学提纲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教学提纲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一、水池满水试验前的必备条件水池满水试验是水工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2)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3)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4)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5)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6)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7)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8)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9)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10)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二、水池满水试验的准备(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

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

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至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三、水池满水试验要求(一)池内注水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l/3。

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

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一、水池满水试验前的必备条件水池满水试验是水工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2)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3)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4)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5)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6)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7)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8)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9)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10)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二、水池满水试验的准备(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

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

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至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三、水池满水试验要求(一)池内注水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l/3。

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

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满水试验

满水试验

(一)充水1.向水池内充水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力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水至设计水深。

对大、中型水池,可先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原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2.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充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充水。

待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充水。

4.满水试验后,水池内壁混凝土墙体粉20mm厚防水水泥砂浆。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1.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2.充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计测定水位。

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1/10mm。

3.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修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为24h。

5.连续测定的时间可依实际情况而定,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应再测定一天;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三)蒸发量测定1.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cm,高约30c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没有测定水位的测针。

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2.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cm左右。

3.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四)水池的渗水量按下式计算:(附1.1)式中q——渗水量(L/m2·d);A1——水池的水面面积(m2);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m2);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即初读数(mm);E2——测读E1后24h水池中水位测针末的读数,即未读数(mm);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e2——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

注:①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及e1。

水池满水试验流程与相关要求

水池满水试验流程与相关要求

水池满水试验流程与相关要求:
流程: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1.池内注水
(1)宜分三次注水,每次注水深度为设计水深的1/3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得超过2m/天,相邻两次注水时间间隔不应小于24小时
(3)每次注水宜读24小时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做外观检查,发现渗水量大时应停止注水,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注水时间:33/223/113/32211v V t v V t v V T t T t T T ++++=++++=
T ——注水总时间
T1、T2、T3——每次注水所需时间
t1、t2——第一次和第二次注水间隔、第二次和第三次注水间隔
V ——设计容积
v1、v2、v3——每次注水速度(m ³/h ),确保上升高度小于2m/d 。

2.水位观测
(1)注水达到设计水深后,采用水位测针,精度应达到1/10mm
(2)注水至设计水深后24小时读初读数
(3)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时间间隔应不少于24小时,必须测定两次以上。

3.蒸发量测定
(1)池体有盖时可不测,忽略蒸发量
(2)无盖时需测定蒸发量
(3)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同时测定水箱中的蒸发量
满水试验合格标准:
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池渗水量不得超过2L/(m 2·d )
砌体结构水池渗水量不得超过3L/(m 2·d )。

水池试水方法

水池试水方法

一、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一般水池满水试验方法适用于水池施工完华,养护期已满,未出现沉降、开裂等不良现象的水池。

(一)充水1、向水池内充水宜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1/3;第二次充水为设计水深的2/3;第三次充至设计水深。

2、对大、中型水池,可先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3、充水时的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4、每次充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充水过程中和充水以后,应对水池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充水。

待作出处理后方可继续充水。

5、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1、充水时的水位可用水位标尺测定。

2、充水至设计水深可进行渗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1/10mm。

3、充水至设计水深后至开始进行渗水量测定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为24h。

5、连续测定的时间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应再测定一天;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三)蒸发量测定1、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cm,高约为30c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

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2、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cm左右。

3、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四)水池的渗水量水池的渗水量按下式计算:q=A1[(E1-E2)-(e1-e2)]/A2式中q—渗水量(L/;A1—水池的水面面积(m2)A2—水池的浸湿总面积(m2)E1—水池中水位测针的初读数,即为初读数(mm)E2—测读E1后24h水池中水位测针末的读数,即末读数(mm)e1—测读E1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e2—测读E2时水箱中水位测针的读数(mm)注:1)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e12)雨天时,不做满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

满水试验方案及技术控制

满水试验方案及技术控制

满水试验方案及技术控制1、水池满水试验:所有构筑物池类结构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池体满水试验,满水试验在回填土之前,受力结构完全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水池壁板的内外粉刷应在试水并对试水时发现的缺陷修补完毕后进行。

(1)、池体满水试验前,先清除池内垃圾,封闭与构筑物连接的管子、孔道,在测试过程中向池内缓慢注水,先进行充水预压以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及改善使用期间地基的变形,满水试验水位见各单体(或工艺设计水位),水池每次充水的深度应为设计水深的1/3,然后进行沉降观测,当平均沉降速率小于5㎜/d时,可认为沉降已稳定,方可进入下一级的充水,试水水位标高为工艺设计的最高水位,试水后池内不宜放空,至少留50㎝深的水以防砼干裂。

(2)、注水方法,每次注水水位为池深的H/3,注意观察,三天后再灌注第二次,共三次,10天内完成试验。

(3)、水池试水时将水位充至设计水位,并满水后三天再进行测定及检查,要求满足下列要求:①、除去蒸发,24小时渗水量不超过规范规定的要求。

②、变形缝处不得有渗水现象。

(4)、装水时,必须控制进水速度,使水荷载缓慢地增加至设计水位,装满水后静置三天,第四天开始观察,连续观察三天,要求一昼夜水的减少量除去蒸发不超过2L/m2.d,要求结构缝和施工缝无渗漏现象。

(5)、满水试验观察记录,从装水开始,前后共历时10天观察记录。

包括天气情况,装水速度,(进水管径大小)进出管洞渗漏情况,按缝处渗漏情况,池外壁面情况,池内水位变化以及沉降观测点记录,每天必须仔细观察,详细记录,直至试验完毕。

(6)、满水试验应满足《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中的要求。

2、池体粉刷、沟槽土方回填:满水试验验收合格后,经监理、设计等单位签字后,可进行粉刷和回填土,在基坑回填之前,基坑排水不能停止。

(1)、池壁的表面、池底板上表面均抹防水砂桨,厚1cm,然后铺设防渗膜,与池体粘结一起。

壁面处理前,必须清除表面污物、浮灰等。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一、水池满水试验前的必备条件水池满水试验是水工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2)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3)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4)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5)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6)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7)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8)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9)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10)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二、水池满水试验的准备(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

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

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至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三、水池满水试验要求(一)池内注水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l/3。

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

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水池满水试验规范的流程

水池满水试验规范的流程

水池满水试验规范流程试验前准备水池检查外观检查检查水池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缝检查水池边缘是否完好、无破损检查水池内部是否有杂物、污垢密封性检查检查水池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检查水池的进出水口是否密封检查水池的排水口是否畅通试验设备准备水泵及管道准备足够容量的水泵准备合适的管道及接头检查水泵及管道是否完好、无泄漏测量工具准备水位计或水位尺准备计时器或秒表准备温度计试验过程充水过程开启水泵将水泵与水池连接好开启水泵,向水池内充水观察水泵运行是否正常,管道是否泄漏控制水位根据水池的容量和试验要求,控制水位高度使用水位计或水位尺监测水位变化确保水位稳定,无波动观测记录观测水位变化定时观测水位变化,记录数据分析水位变化的原因,如渗漏、蒸发等记录环境条件记录试验期间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分析环境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试验后处理排水过程关闭水泵在试验结束后,关闭水泵断开水泵与水池的连接排放水打开水池的排水口,将水排出清理水池内部,确保无残留物结果分析分析试验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分析水池的密封性能评估水池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提出改进建议根据试验结果,提出改进建议改进水池的设计、施工或使用方式,提高水池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注意事项安全注意事项在试验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避免发生意外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如佩戴防护用品、设置警示标志等环保注意事项在试验过程中,注意节约用水,避免浪费试验结束后,妥善处理废水,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现浇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现浇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现浇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现浇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是指在水池建筑完毕之后,通过注水或排水的方式对水池进行测试,以确保其水密性和稳定性。

这项试验对于确保水池的质量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施工质量符合要求:水池的施工质量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区标准,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质量、养护等方面。

2. 安装池底防水层: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安装一层防水材料,以确保水池底部不渗漏。

常用的防水材料包括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板、聚氨酯涂料等。

3. 环境条件符合要求:进行满水试验时,环境条件必须符合要求,包括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

一般来说,试验应在气温不低于5摄氏度、相对湿度不高于80%、无大风的情况下进行。

4. 充分准备:进行满水试验前,必须充分准备好相应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水泵、水管、压力表、测量工具等。

同时,也需要对试验过程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确保试验能够顺利进行。

5. 监控试验过程:在进行满水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对水池的水位、压力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总之,进行现浇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条件,只有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水池的质量和安全性,给人们提供一个可靠的水源。

水池做满水试验及验收

水池做满水试验及验收

1)根据该规范第条规定,水池满水试验前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水泥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②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以及回填土以前;③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加预应力以后,保护层喷涂以前;④砖砌水池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水池勾缝以后;⑤砖石水池满水试验与填土工序的先后安排符合设计规定。

2)根据第条规定,水池满水试验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①将池内清理干净,修补池内外缺陷,临时封堵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

并检查充水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②设置水位观测标尺;③标定水位测针;④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⑤充水的水源应采用清水并做好充水和放水系统的设施。

水池满水试验的技术要求:(1)构筑物水池满水试验的程序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有关资料整理。

(2)构筑物满水试验要点①注水:向池内注水分三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 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

②外观观测:对大中型水池,可充水至池壁底部的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的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充水至第一次充水深度。

在充水过程中,对池外观进行检查,渗水量过大时停止充水,进行处理。

③水位观测:池内水位注水至设计水位24h以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测读水位的末读数与初读数的时间间隔应不小于24h. 水位测针的读数精度应达到mm .④蒸发量的测定:有盖水池的满水试验,对蒸发量可忽略不计。

无盖水池的满水试验的蒸发量,可设现场蒸发水箱,并在水箱内设水位测针进行测定。

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验收污水管、合流污水管及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地区的雨水管,在回填土前应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进行严密性试验。

管渠竣工验收时,应核实竣工验收资料,并进行复验和外观检查。

应对下列项目应作出鉴定,并填写竣工验收鉴定书:1管渠的位置及高程;2管渠及附属构筑物的断面尺寸;3外观;4 其它。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之欧阳治创编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之欧阳治创编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一、水池满水试验前的必备条件水池满水试验是水工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2)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3)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4)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5)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6)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7)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8)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9)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10)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二、水池满水试验的准备(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

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

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至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三、水池满水试验要求(一)池内注水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l/3。

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

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满水试验检测方案及流程

满水试验检测方案及流程

满水试验检测方案及流程一、满水试验检测方案。

1.1 试验前准备。

首先呢,咱得把池子啥的打扫干净。

池子里不能有杂物,就像咱们收拾屋子一样,得清清爽爽的。

这就好比要给池子来个大扫除,把那些建筑垃圾啊,灰尘啊,都统统清理掉。

要是池子里乱七八糟的,那这满水试验可没法好好做呀。

然后呢,得检查池壁啥的有没有裂缝。

这裂缝就像隐藏的小怪兽,要是不发现,水可就偷偷溜走了,那试验就白做了。

我们得仔仔细细地查看,不能走马观花,得像侦探找线索一样认真。

还有就是要把各种水位观测的工具准备好。

这就好比战士上战场得带好武器一样,没这些工具,咱咋知道水位的变化呢?像水位尺之类的,一定要确保准确好用,可不能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1.2 注水。

注水的时候得慢慢来,不能像倒水一样一股脑儿就灌进去。

要分阶段注水,就像爬山一样,一步一步来。

每次注水的高度得控制好,这是关键。

比如说,对于比较大的水池,可能每次注水高度在1米左右就比较合适,这就叫循序渐进。

注水的水源也要注意,得是干净的水,可不能是那种脏兮兮的污水。

这就好比咱们喝茶要用干净的水一样,要是水脏了,这试验结果肯定也不准确。

二、满水试验流程。

2.1 水位观测。

在注水过程中就要开始观测水位了。

这水位啊,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得时刻盯着它。

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看一下水位的变化,比如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看一次。

观测的时候要认真记录,不能含糊其辞,就像学生考试写答案一样,要清清楚楚。

如果发现水位下降得比较快,那可就有问题了。

这时候就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赶紧去查找原因。

是池壁漏水了呢,还是有其他的漏洞?得把这个问题找出来,不能掩耳盗铃,装作没看见。

2.2 外观检查。

在试验过程中,还得对水池的外观进行检查。

看看池壁有没有渗水的情况,就像检查房子有没有漏水一样。

如果有渗水,那得看看渗水的程度,是像小雨淅淅沥沥的一点一点渗呢,还是像水龙头没关紧那样哗哗地流。

这外观检查也是满水试验很重要的一环,不能掉以轻心。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doc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doc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一、水池满水试验前的必备条件水池满水试验是水工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2)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3)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4)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5)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6)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7)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8)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9)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10)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二、水池满水试验的准备(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

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

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至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三、水池满水试验要求(一)池内注水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l/3。

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

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水池满水、闭气试验

水池满水、闭气试验

水池满水、闭气试验(1)闭气试验标准满水闭气试验在池体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进行。

其标准比规范(GBJ141—90)提高10%,即满水试验过程中的允许最大渗水量由2.0L/m2.d降至1.8L/m2.d。

闭气试验过程中的允许最大气压降由20%降至18%。

(2)满水试验满水试验所用的水为自来水,采用Ф100的镀锌管引至水池。

注水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充水至设计容积的三分之一水位,第二次充水至设计容积的三分之二水位,第三次充水至设计容积(即10500m3)水位。

相邻两次充水间隔时间为24小时。

每次充水水位既可通过水表读数来控制,也可以从顶孔用长30m带浮球钢卷尺来测读。

为了准确测定渗水量,采用镀锌铁皮水箱作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

水箱使用前应仔细检查,不得渗漏。

水箱悬挂在池中的设计水位上方,水箱中充水深度约20cm左右,用钢尺测定二沉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渗水量的测定:在充水至设计容积水位24小时后,通过固定在井壁上的钢尺测得水位初读数,在间隔24小时后,测得末读数,同时测出水箱蒸发量。

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符合要求,应再测定一天;如第一天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可继续延长观测。

渗水量按《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中的计算公式计算,即:q=Al/A2[(E1-E2)-(e1-e2)]在满水试验过程中,要对池体进行沉降观测:在每一个池的外壁埋设4个沉降观测点,在满水试验前建立原始数据,然后在满水试验过程中每天观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工作。

(3)闭气试验当水池满水试验合格后,池内的水暂不排除,紧接着对设计水位以上部位的气室部分进行气密性试验,即闭气试验。

闭气试验前,将与气室连通的孔口除预留安放温度计及进气孔等两孔外,全都封堵严密。

闭气试验的主要试验设备:压力计:用以测量池内气压的U形管水压计,刻度精确至mm 水柱。

温度计:用以测量池内气温,刻度精确至l度。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

水池满水试验规定(闭水试验)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一、水池满水试验前的必备条件水池满水试验是水工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2)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3)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4)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前;(5)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6)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承受试验压力:(7)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8)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闸门不得渗漏:(9)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10)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二、水池满水试验的准备(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4)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

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 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

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至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

三、水池满水试验要求(一)池内注水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l/3。

对大、中型池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

待作出妥善处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至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 始高程。
三、水池满水试验要求
(一)池内注水
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l/3。对大、中型池 体,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缝以上,检查底板抗渗质量,当无明显渗漏时,再 继续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 d。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
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规定
、水池满水试验前的必备条件
水池满水试验是水工构筑物的主要功能性试验, 满水试验前必须具备以下条 件:
(1)池体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的砂浆已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2)池内清理洁净,池内外缺陷修补完毕;
(3)现浇钢筋混凝土池体的防水层、防腐层施工之前;
(4)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池体施加预应力且锚固端封锚以后,保护层喷涂之 前;
、水池满பைடு நூலகம்试验的准备
(1)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
(2)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 标志已配备齐全。
(3)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
⑷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500mm高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200mm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
(5)砖砌池体防水层施工以后,石砌池体勾缝以后;
(6)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且经验算能安全 承受试验压力:
(7)池体抗浮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
(8)试验用的充水、充气和排水系统已准备就绪,经检查充水、充气及排水 闸门不得渗漏:
(9)各项保证试验安全的措施已满足要求;
(10)满足设计的其他特殊要求。
四、水池的渗水量按下式计算:
注:①当连续观测时,前次的E2、e2,即为下次的E1、e1。
2雨天时,不做滿水试验渗水量的测定。
3按上式计算结果,渗水量如超过规定标准,应经检查,处理后重新进
行测定。
的读数精确度应达l/10mm;
3。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5.测定时间必须连续。测定的渗水量符合标准时,须连续测定两次以上;
测定的渗水量超过允许标准, 而以后的渗水量逐渐减少时, 可继续延长观测。 延 长观测的时间应在渗水量符合标准时止。
(三)蒸发量测定
1.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
2.池体无盖时,须作蒸发量测定。
1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可采用直径约为50cm,高约30cm的敞口钢板水
箱,并设有测定水位的测针。水箱应检验,不得渗漏。
2水箱应固定在水池中,水箱中充水深度可在20cm左右。
3.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同时测定水箱中蒸发量水位。
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
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当发现渗水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待作出妥善处 理后方可继续注水。
4.当设计单位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水位观测
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
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水位测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