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七颗钻石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案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0aa695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8.png)
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案教案标题:《七颗钻石》赏析与写作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七颗钻石》这篇课文,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把握中心思想。
2. 通过赏析文中的描写和构思,引导学生独立创作一篇简短的故事。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能够通过赏析课文展示的描写和构思,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2. 学生练习册《七颗钻石》相关练习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举例子、图片、视频等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入课文主题。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或见过钻石?你们觉得钻石有什么特点和价值?阅读课文:1. 指导学生先读课文标题,并进行猜测课文内容。
2. 教师朗读全文,学生跟读。
3. 将文中生词和难句进行解释,使学生更好地理解。
4. 通过提问学生,让他们回答课文的中心思想。
赏析课文: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笔记,将课文中的描写和构思呈现给学生。
2. 请学生思考和回答以下问题:a. 课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和人物?b. 你觉得课文中的描写用了哪些词语和句子?这些描写给你的感觉是什么?c. 课文中的构思有什么特别之处?你觉得这个故事起到了什么作用?3. 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汇报他们的观点。
写作活动:1. 基于《七颗钻石》的故事,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创作一篇简短的故事。
a.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场景或特定的人物,进行描写和构思。
b. 学生也可以通过改变故事的结局,编写一个不同的故事。
2. 引导学生注意以下要点:a. 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使故事更加有趣。
b. 增加适当的描写和情节,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
c. 结束时要有合适的结尾,让读者有所思考和回味。
3. 分享作品并相互评论。
鼓励学生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作品。
课堂总结:1. 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检查学生对于课文和写作的理解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赏析文学作品,我们能够培养和提高哪些能力和素养?3. 鼓励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意见。
部编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教学课件
![部编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49ad5175901020207409c8a.png)
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她又 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
水会死去,还 是把水让给女 儿喝,表现了
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妈妈对女儿无
私的爱。
爱让银罐变成了金罐
19 七颗钻石
这时,小姑娘渴得实在忍不住, 正想凑上水罐去喝水,突然从门 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 可以看出小姑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 娘真的渴极了。 了这个过路人。
神奇之处:水罐没有洒水而且木罐变成了银罐。 原因是:小姑娘救助小狗的爱心。
19 七颗钻石
品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小姑娘的妈妈是怎么做的,水罐发生 了什么变化? 2. 当路人出现的时候,小姑娘是怎么做 的,表现了她的什么精神,水罐又发生 了什么神奇的变化?
19 七颗钻石
小姑娘水罐带回家,交给
了母亲 。母亲说:“我反正快要 妈妈明知不喝
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1.小姑娘碰见了谁? 2.她是怎么做的,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 的孩子? 3.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19 七颗钻石
碰见了小狗
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 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 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 水罐也掉在了地上。小 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 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小姑娘着急回家给妈妈水 喝。
字词听写
19 七颗钻石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整体了解了故事的内容, 这节课我们仔细了解故事的细节,感受小 姑娘的善良。
19 七颗钻石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1.用“ ”画出故事发生的背景。 2.当时的场景是什么样的,为后面的故事 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19 七颗钻石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 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 焦渴死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颗钻石》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七颗钻石》课文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ec76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6.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七颗钻石》课文原文及赏析《七颗钻石》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枯黄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小姑娘找哇找哇,终于在一座山上找到了一个很小的泉眼。
她小心翼翼地装满了水罐,然后慢慢地往回走。
回到家,她把水罐递给了母亲。
母亲刚要接过水罐,突然,水罐里冒出了一股清泉,接着从水罐里跳出七颗亮晶晶的钻石,又从钻石上落下七滴闪光的露珠。
这时候,小姑娘再也忍不住了,她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喝口水。
”母亲说:“孩子,你喝吧。
”小姑娘就用双手捧起一捧水,喝了下去。
她感到水清凉可口,非常舒服。
这时,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求讨点水喝。
小姑娘立刻把水罐递给他。
过路人接过来,喝了一口,然后把水罐还给了小姑娘。
就在这一刹那间,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从钻石上又落下了七滴闪光的露珠。
赏析:《七颗钻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中的一篇寓言故事,作者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情节和生动的语言,传达出深深的爱与善良的主题。
首先,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大旱灾的时期,这样的环境设定使得水资源变得极其珍贵,为后文小姑娘寻找水源和珍惜每一滴水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其次,小姑娘的形象塑造充满了人性的光辉。
她不顾自己的疲劳和危险,只为生病的母亲寻找水源,这体现了她的孝顺和无私。
而在找到水源后,她先是让母亲喝水,然后再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又显示了她的谦逊和尊敬长辈的美德。
最后,故事中的七颗钻石和露珠象征着爱心和善良的力量。
每当小姑娘表现出无私的爱和善良的行为时,钻石和露珠就会出现,这既是对她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她精神品质的赞美。
总的来说,《七颗钻石》通过一个简单而感人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珍视水资源,尊重和关爱他人,弘扬无私的爱和善良的精神。
这篇课文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七颗钻石》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七颗钻石》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b042d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7.png)
《七颗钻石》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七颗钻石》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你有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帮大家的《七颗钻石》说课稿(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各位指导、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第19课《七颗钻石》,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的、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设计意图、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展说明。
《七颗钻石》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故事讲述了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妙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
今天我主要讲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即对文本的研读、品悟。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的和文本特点,我对本课时制定如下教学目的: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小女孩仁慈、美妙的心灵。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第3个教学目的就是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即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情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表达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承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
教学时我重视在学生独立考虑的根底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围绕水罐的变化,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
为更好地进步教学效果,我还制作了课件。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文本与想象充分结合,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活泼的课堂气氛。
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进展教学。
(一)创设情境,感受灾情。
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在新课一开场,我就深情描绘这一段文字并辅以图片渲染气氛,让学生感觉旱情之严重,产生情感冲突,体会此时对水的强烈渴望,为朗读后文设下伏笔。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反思1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98003e7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6.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反思三班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反思《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
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个童话表达了美妙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
本文情节简单,但包含的内涵很深刻。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设计了教学目标:在知识目标上,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认读10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例如:焦渴、喜出望外等。
在能力目标上,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妙情感。
在情感态度目标上,体会爱心对别人及社会的意义,懂得关怀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自认为比较不错,但是现实与想象存在者很大的差距,应印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反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课堂预设和应变能力太差了。
下面是我针对这一节课的具体反思与改进: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和我预想的有很大的差距,学生都能引弄清水罐发生的变化和原因,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怀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也感受童话故事想象的神奇。
但是在最后的小练笔“爱的箴言”效果不是很好,因为时间关系,留给学生的时间不多,而且这一环节相对略有难度,老师的引导不到位,所以效果不太好。
课堂气氛本节课的课堂气氛整体比较闷,在与学生沟通时,学生表现很活跃,但是一看到许多老师来听课学生就开始紧张不敢回答问题,甚至没有勇气举手,这是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如果我在过程中穿插一些有意思的活动环节也许会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课堂把握在这一环节暴露出的问题最多,首先时间把握不合理,前松后紧,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倾听的习惯,在与学生沟通时我就发现这个问题了,当时还特意的纠正了这一点,但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整体结构慢了下来。
七颗钻石阅读参考答案(优秀5篇)
![七颗钻石阅读参考答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f741b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a.png)
七颗钻石阅读参考答案(优秀5篇)《七颗钻石》阅读参考答案篇一教学目标:1、从感悟描写水罐一次次变化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2、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七颗钻石》。
首先我们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字词。
2、出示词语。
指名学生认读。
3、最后一行的词语请大家一起读:旱灾干涸干枯焦渴4、看到这四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二、初步感知,理清脉络1、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草木丛林也都干枯,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这个时候,对于地球上这些可怜的生命来说,水就是生的希望。
为了生的希望,为了母亲的健康,一个小女孩在一天夜里手捧着水罐走出了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在找水的过程中,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许多神奇的变化。
你们通过课前预习都找到答案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说发生了哪些变化?然后完成自学提示练习。
2、学生板书水罐的变化。
3、针对学生板书纠错或补充。
三、深入理解,感悟爱心1、水罐的变化是如此的神奇,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发生了这些变化呢?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你们的学习锦囊,讨论学习。
要求:分小组解决问题。
1、2小组解决水罐为什么会由空的,变成满的?3、4小组找出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银的?5、6小组解决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金的?7、8小组解决水罐为什么会跳出钻石、涌出水流?2、小组讨论、交流。
把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谈感受,其他小组补充。
4、小结:正是小姑娘和母亲之间这深深的、浓浓的爱,以及她对小动物、过路人这无私广博的爱融合在一起,汇成了一股浓浓的爱流,(板书:画心)是爱心创造了奇迹,地球上终于有了新鲜的水流。
四、感情朗读,深化情感1、多么感人的童话故事啊,让我们把这些动人的句子再读一读,感受小姑娘善良纯洁的心灵。
2、出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议。
五、结合自身,升华主题1、正是因为有了爱,我们现在每天才能够快乐、幸福的生活。
2024年人教版《七颗钻石》三年级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颗钻石》三年级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b3799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7.png)
2024年人教版《七颗钻石》三年级下册语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2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1.2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教学难点:2.1故事中人物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颗钻石,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钻石的特点。
1.2学生分享自己对钻石的了解和感受。
2.课文学习2.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随朗读。
2.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3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3.分析课文3.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3.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4.情感体验4.1教师引导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4.2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讨论故事主题。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课后作业6.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6.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词的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包含课文朗读音频、生字词学习、故事分析等内容。
2.教学视频:关于钻石的介绍、故事情景再现等。
3.教学图片:故事角色、场景等。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深入理解了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对故事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3.在生字词学习方面,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生字词。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cae03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c.png)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七颗钻石》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观察、想象,描绘课文中的场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2)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通过观察、想象,描绘课文中的场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图片的感受。
2.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2)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体现。
4.情境体验(1)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
(2)学生描绘课文中的场景,分享自己的感受。
5.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美好情感。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2)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提出疑问。
四、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小作文,描绘课文中的场景。
3.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较好,但在实际运用中还需加强。
3.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能较好地理解修辞手法,但在描绘课文场景时,部分学生还需提高表达能力。
4.作业布置适量,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5.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七颗钻石课文_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课文_七颗钻石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14b04876a20029bc642d2a.png)
七颗钻石课文_七颗钻石教学设计课文《七颗钻石》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ìn)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cōn)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b àn)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
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
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
”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
小姑娘咽(yàn)了一口唾(tuò)沫(m),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教材简说】这篇精读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寄寓著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课文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课文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4afe0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1.png)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九课七颗钻石课文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hé)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cōng)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bàn)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
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
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淋了,但是没,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摆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小姑娘把水好像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摸天量了,显得愁出来。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搞的水罐竟变为了银的。
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予了母亲,母亲说道:“我反正就恨不得了,还是你自已喝吧。
”又把水罐还给小姑娘。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为Tessy的。
这时,小姑娘再也不禁,正想要兎上水罐回去喝的时候,忽然从门外来到去一个过路人,必须讨伐水喝。
小姑娘痰(yàn)了一口唾(tuò)沫(mo),把水罐还给了这过路人。
这时忽然从水罐里冲破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喷出了一股非常大的纯净而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1、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出现过一次小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枯了,草木丛林也都枯萎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科刺皮而死去。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当时的情况。
从这句话可看出地球上很找到水,每一滴水都是非常宝贵的。
这为后面的故事做了铺垫,也更能衬托出小姑娘美好的品质。
2、这时忽然从水罐里冲破了七颗非常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喷出了一股非常大的纯净又新鲜的水流。
这句话是说当小姑姑娘忍住干渴,把水递给过路人时,水罐发生的变化。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七颗钻石生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七颗钻石生字](https://img.taocdn.com/s3/m/34ba28d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6.png)
三年级下册语⽂第19课七颗钻⽯⽣字 《七颗钻⽯》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篇童话,也是三年级下册语⽂第19课课⽂,那么同学们需要掌握哪些⽣字呢?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第19课《七颗钻⽯》⽣字,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下册语⽂第19课《七颗钻⽯》⽣字 1 【渴】 读⾳:渴 [kě] 巧记:酒喝⼀半(氵)(曷)。
字义:⼝⼲想喝⽔【喻】迫切 组词:⼝渴解渴望梅⽌渴【喻】渴望渴求渴念 造字:形声法 造句:踢完球赛,我感到⼝渴难耐。
笔顺:左窄右宽。
右边“⽈”略扁,下部撇短宜⼩。
字歌:有⽔能解渴张⼝把⽔喝⼿来揭竿起墓碣⽯头刻 2 【罐】 读⾳:罐 [guàn] 巧记:午连⼭(⽸)在⼀边,草头两⼝集上端(雚)。
字义:盛东西或汲⽔⽤的⽡器 组词:⽔罐铁罐茶叶罐 造字:形声法 造句:妹妹提着⽔罐去溪边打⽔。
笔顺:右边两“⼝”距离要近,(亻)竖要长,四横紧凑。
字歌:⽸来称瓶罐⽔来去浇灌鸟来是鹳雀⽝来为狗獾 3 【累】 读⾳:累 [lèi] 巧记:幼“⼩”⽆⼒(⼳)也种“⽥”。
字义:①疲乏,过劳②使疲劳 组词:①劳累②累⼈累了⼀天 造字:会意法 造句:由于⼯作劳累,他病倒了。
笔顺:“⽥”宜扁;下部两撇折⾓度⼀致。
字歌:风吹柳絮飞鸟⼉紧相随素来爱劳动⼀点不觉累 4 【竟】 读⾳:竟 [jìng] 巧记:每“⽇”站“⽴”盼“⼉”归。
字义:①居然,表⽰出乎意料②终了,完毕 组词:①竟然②读竟 造字:会意法 造句:这座建筑竟然只⽤了⼗个⽉就建完了。
笔顺:“⽴”上横短,下横长“乚 ”⾏笔流畅。
字歌:⼿拿望远镜欣赏好环境竞字加⼀横细⼼看究竟 5 【匆】 读⾳:匆 [cōng] 巧记:“勿”多⼀点(⼂)。
字义:急促 组词:匆忙匆匆匆促匆匆忙忙匆匆⽽过岁⽉匆匆 造字:会意法 造句:他吃完饭,便匆匆忙忙地上学去了。
笔顺:上撇稍短,横折钩折笔后取斜势,点要有⼒。
《七颗钻石》语文课文说课稿范文
![《七颗钻石》语文课文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d0bddc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0.png)
《七颗钻石》语文课文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七颗钻石》是人教版语文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及说板书这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
故事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焦渴而死。
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这个童话表达了作者美好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
本文情节简单,但包含的内涵很深刻。
围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计划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自主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学习生字,读通读顺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致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
第二课时精读品悟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感受文本蕴含的教育意义。
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设计了教学目标:在知识目标上,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认读10 个生词,理解“喜出望外”的意思.在能力目标上,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在情感态度目标上,体会爱心对别人及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说教法和学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引领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感悟课文,通过生动活泼的读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
在读中识字、写字,积累语言、感悟语境。
让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法: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水平,我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文识字,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练生字,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感情朗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教学目标:一、日积月累(一)重点字词:1.应会读字:竟、匆、绊、瞬、凑、咽、唾、沫2、趣味识字:忍(心字头上一把刀)3、易读错字:竞匆绊咽凑瞬4、多音字:咽钻5.应会写字:渴、罐、累、竟、匆、哀、舔、反、递、忍、凑、咽、唾沫、涌(1)易写错字:罐唾忍渴沫涌哀舔沫(2)书写指导①指导书写的字:渴沫涌哀舔沫②指导要点:哀:可以与“享”联系起来记忆;舔:右下部不是“小”字。
渴沫涌:左边均为“三点水”;沫:右边不是“未”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理解运用:(一)共性目标: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课文主要内容:我知道课文中写了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 ,水罐变成()涌出清水,射出()升上天空的事。
(2)概括方法:段意联接法或者事情发展的六要素。
2.体会重点段的表达顺序(1)重点段及表达顺序:第2、3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2)体会方法:水罐发生的变化及原因3.体会重点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1)重点词句:干涸、干枯、焦渴、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2)体会方法:联系上下文4.迁移运用,仿写段落或句子:仿写第一段,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二)本课重点问题:1、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让我们一起讨论讨论: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学难点:体会每次变化的原因,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准备:一、教师:(一)预习提纲三年级下册第 19 课《七颗钻石》预习提纲一、日积月累(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写错的字:罐唾忍渴沫涌哀舔沫2.易读错的字(注音):()()()()()()竞匆绊咽凑瞬3.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咽()钻() ( )(二)词语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干涸、喜出望外,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文本细读:1.本文中共有几段话,然后用一句或两句话概括出来,再把这些句子连起来,就能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1)概括每段的意思:(2)主要内容:2.默读课文,你会想到什么呢?3.课文中有些句子意思深刻,标画出来。
在旁边写写你的理解。
4.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段写得好?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来,并想一想好在哪里。
5.课文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
三、拓展延伸: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像童话故事中的小姑娘,有着一颗钻石般闪亮的心。
能举出一些人、一些例子吗?(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
2.学生:(一)根据预习提纲认真预习。
(二)其它准备:(搜集有关“爱心”的故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1.导入:同学们的童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童话故事是陪伴我们成长,那你知道有哪些动人的童话故事,能向同学们讲讲吗?(生自由讲)2、同学们,当我们在晴朗的晚上仰望星空时,在正北方向,有排列成像勺子一样的七颗星,这就是大熊星座,又叫北斗星。
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吗?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
(出示课件)这故事正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二、预习评价。
(一)展示预习完成全面、书写认真的同学1.出示学生名字,榜上有名的每位同学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
2.展示部分同学的高质量预习提纲(书写认真、完成全面)。
(二)展示填写预习检查统计表比较认真的小组长三、成果展示、精讲点拨。
(一)成果展示。
1、字词检查干涸、干枯、焦渴、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2、主要内容我知道课文中写了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 ,水罐变成()涌出清水,射出()升上天空的事。
(二)精讲点拨1、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1)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这些就是旱灾造成的(投影出示),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根据看到的图片自由说)是啊,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如果你得到了一罐水,你最想干什么?在这个旱灾面前,人人都渴望清亮清亮的水,一位小姑娘也拿着水罐,走出了家门。
2、走进文本过渡:小姑娘找到水了吗?她身边发生了什么神奇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同时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
(学生自读课文自由交流,教师巡视倾听)(2)小组汇报,其他小组有不同也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引导学生领会水罐的不断变化的神奇,领悟小女孩的爱心不断升级。
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爱的力量: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很神奇呢?)(板书:为母找水有水)要是遇上这样的情况,小姑娘当时的心情会怎样?谁能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理解“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你认为这罐水为什么不倒掉呢?)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
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
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
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也突出孝心感动天)指导感情朗读。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为什么木罐会变银的呢?板书:给小狗喝变银)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
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指导感情朗读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为什么银罐会变成金的呢?)通过”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母亲让女儿喝变金)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
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指导感情朗读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最后为什么会有这种神奇的事发生呢?)(板书:跳出钻石,涌出水流)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
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给过路人喝爱心感动天地)(3)齐读这几句话,把它的神奇之处读出来。
(4)这篇文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提示:小姑娘为母亲找水,经小狗喝,经过路人喝,(三个地方比较得出“爱心”的主题。
)(5)在这时,你有什么话要向小姑娘说?四、拓展延伸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像童话故事中的小姑娘,有着一颗钻石般闪亮的心。
能举出一些人、一些例子吗?五、系统总结:1.是啊,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为有了(爱心),我们才感到温暖,我们不但要沐浴(爱心)的温馨,更要懂得对别人付出(爱),正如一首歌里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老师愿你们都能成为充满(爱心)的人,相信拥有爱心,会让你充满神奇的力量2.齐唱《感恩的心》六、限时检测:限时检测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有一天,小老鼠和大象去小熊家做客。
来到小熊家时它们已经lèi()得气喘吁吁。
小熊赶紧搬来椅子让它们坐下。
小老鼠说:“朋友,我们太kě()了。
”小熊一听,赶紧拿出两guàn()蜂蜜,一guàn()大的,一guàn()小的dì()给它们。
小老鼠看到蜂蜜馋的直yàn()tuò()mo()。
小老鼠接过蜂蜜rěn()不住马上tiǎn()了起来。
可是还没吃两口,它就改变了注意。
“我的蜂蜜guàn()那么小,而大象的jìng()然那么大,不行,我得给它换,fǎn()正我要大的。
”小老鼠转着眼珠想。
小老鼠cōng ()cōng()跑到小熊身边,còu()到它的耳朵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了小熊。
小熊āi()叹到:“你不能这样。
”二、考考你的眼力,用“√”表示正确的读音。
干涸(héɡù)凑上去(còu chòu)忍住(rěn yǐnɡ)清澈(zhé chè)一瞬间(shùn shà)涌出(yǒnɡ rǒnɡ)三、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喜出望外:干涸:四、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知道课文中写了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 ,水罐变成()涌出清水,射出()升上天空的事。
五、写一写。
如果没有爱心,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板书设计:空罐为母找水有水(孝心感天)19.七颗钻石给小狗喝变银(爱心如银)爱心永恒母亲让女儿喝变金(母爱似金)爱洒人间给过路人喝跳出钻石,涌出水流爱心感动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