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战争与和平知识点

高三历史战争与和平知识点

高三历史战争与和平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了丰富多样的知识点。

在高三历史中,战争与和平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一、古代战争与和平古代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古代战争主要以部落间的争斗为主,武力成为了部落拓展地盘的手段。

然而,也有一些伟大的文明在和平中得到了发展,例如古埃及、古中国等。

1. 古埃及与和平古埃及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建立起强大国家体系的文明之一。

尼罗河的氾滥使得古埃及人在农耕上获得了富足的收成,从而有时间追求艺术和文化。

古埃及法老统一了埃及,实行集权制度,并通过外交手段保持了与周边的和平。

2. 古中国的战争与和平古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众多战争,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战国七雄之间的角逐等。

然而,在一些朝代中,如夏、商、周等,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和平时期。

尤其是周朝的西周、东周时期,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二、近代战争与和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战争的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近代战争以两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伤害,对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它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庞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标志着凡尔赛体系的崩溃和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战争。

这场战争涉及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波及到了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们。

纳粹德国的对外侵略使得战争呈现出极端残酷和恶劣的一面。

三、当代战争与和平二战后,国际社会为了维护全球和平,建立了一系列的国际组织和机构,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尽管战争和冲突在世界各地仍然存在,但和平与合作的呼声也在不断发出。

1. 冷战与和平二战结束后,冷战的持续影响了全球的战争与和平。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_20世纪战争与和平_导言课 (共16张PPT)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_20世纪战争与和平_导言课 (共16张PPT)

与知识要点八、线索源自6.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①联合国(发展阶段与主要维和活动) ②二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三次高潮)
九、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认识世界大战对 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方法与能力目标:搜集、归纳分析、不同角度思考、 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忧患意识、和平意识、热爱和 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等。
十、学习建议 1、兼顾与三册必修教材的联系 2、保持与学术动态的密切联系
3、重视与军事科技发展相关的图片
4、关注与现实国际政治的联系
5、随时联系人文自然地理知识
6、完整理解相关的人文社会思潮

1、兼顾与三册必修课程教材的联系
在宏观层面上,要让学生懂得在工业化时代开始之前,人类社会的战争按照武 器的变化先后经历了古代中世纪的冷兵器时代(约公元前2000-公元1500年), 和近代的黑色火药时代(公元1500-1800年);工业革命则使人类的战争进入 了一个不断深化的技术变革的新时代。 在微观层面上,可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随时与学生学过的三册必修 课程的内容相联系。教材的编写结构呈现出战争--国际关系--战争--国 际关系的特点。每次世界大战之后,必然会出现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样的编 写顺序容易让学生纵向了解20世纪战争与和平运动、国际关系的发展脉络和重 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 选修3的教学设计还应特别注意中国在一战、二战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如必修1第二、五单元与选修3的宏观整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概念阐释
(一)20世纪:一个波澜壮阔的百年 1、生产力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成就不断涌现,全球联系加 强,人类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2、重大、严肃而又鲜活的主题:战争与和平; (二)战争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 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4、客观条件: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二、过程1、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28日,在德国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

协约国: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美国、中国等27国。

2、大战的经过(1)一个主战场:欧洲战场(2)三条战线: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由英法对德作战)、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对德、奥匈作战)、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3)三个阶段阶段时间主要概况影响第一阶段1914年战争重心在西线西线:马恩河战役(英法—德),德军撤退东线:俄—德奥(一胜一败),形成对峙局面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东西线陷入相持阶段,战争转入长期对峙的阵地战,德国丧失战略主动权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5重心在东线:德奥一举击溃俄国计划落空1916年关键性一年:重心回到西线西线: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东线:俄军夏季攻势德国再也没有力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方面第三阶段1917~1918年俄国革命推动人民反战运动发展为革命运动,美国、中国等国的参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补充】美国参战的原因、标志、影响和同盟国战败的原因1、美国参战的原因、标志、影响原因: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美与协约国接近,经济联系加强;1916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直接原因);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希望协约国取胜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根本原因,真正目的)。

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全部知识点

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全部知识点

大事年表知识框图
重点问题整理
Q1:两次世界大战的启示?A:和平来之不易,各国间要加强友好往来,促进共同
发展;各国应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能纵容侵略
如何认识战争与和平?A:“战争”与“和平”是要话题,它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但“战争”与“和平”不是简单的对立。

①战争与和平是表征人类社会安全状态的两大社会现象。

②战争与和平不是非此即彼的安全状态,在它们之间有非战非和,正如水有三态一样,战争与和平是两种不断运动变化的社会现象。

③战争是野蛮的天性,和平则是文明的产物。

④不能简单地判断战争与和平的是是非非。

Q3:重要的国际组织或联盟?
Q4: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选修三(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三(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1、背景(1)根本缘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世界的瓜分是依据国家实力进行的。

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这种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变更:课文表格。

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下来,美、德经济发展快速。

与实力对比变更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依据原来的力气对比划分的,这样冲突就产生了。

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依据新的国家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由此引发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斗争。

19世纪下半期,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列强寻求海外市场禾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广阔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附庸。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目的与哥伦布发觉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有何不同?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主要目的是干脆掠夺贵金属和财宝(资本原始积累阶段);19世纪下半期以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抢占海外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输出剩余资本的场所。

(2)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在欧洲列强的激烈争斗中,主要有三对基本冲突:法德冲突、英德冲突、俄奥冲突。

三国同盟的形成:德国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

德法冲突:争夺欧洲霸权。

历史宿敌。

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这是德国构筑同盟体系迈出的第一步,反俄性质)1882年,德、意、奥缔结《三国同盟条约》(标记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三国协约的形成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标记着欧洲大陆的另一个军事同盟集团的初步形成)1904年,英、法签订《英法协约》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记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3)斗争的催化剂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潜艇、飞机、坦克、电报、、无线电(残酷性,世界性,世界范围内指挥斗争,突破地域限制)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2、经过(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务(2)斗争进程第一阶段:1914年。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详细笔记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详细笔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

(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

(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

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

历史必修三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28- 1918.11.11)的背景原因及条件:⑴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才会出现世界大战?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是战争更加残酷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空前激烈,会影响到它们控制下的小国、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为什么经济发展迅速?(1)普法战争后得到法国的大笔赔款——资金(2)得自法国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原料(3)后起之秀,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4.法德、英德、俄奥之间矛盾的核心是什么?(1)法德矛盾的核心——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2)英德矛盾的核心——英国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争夺制海权和殖民地(最主要的矛盾)(3)俄奥矛盾的核心——对巴尔干半岛的争【注】矛盾演进顺序:英法(七年战争)→法俄(拿破仑远征俄国)→法德(普法战争)→英德5.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1)同盟国集团:1879——德奥同盟;1882——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2)协约国集团:1892——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标志: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1904——英法协定;1907——英俄协定(标志: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7.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影响是?原因: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影响:首先,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的直接援助。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

历史选修三20世纪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总结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冲突的帝国主义野心、民族主义的兴起、军备竞赛、同盟体系复杂、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问题等。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式:塹壕战、空中战、海战等。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巨大的人员伤亡、经济破产、社会动荡、领土变化、政治格局变化等。

二、二战与冷战1.导致二战的原因: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和德国的崛起、德国的扩张野心、世界经济危机、北约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等。

2.二战的主要战场和战争形式: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游击战、空中战等。

3.二战的影响:巨大的人员伤亡、使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垮台、冷战的开始、殖民主义的终结、联合国的建立等。

4.冷战的原因:意识形态的对立(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领土和影响范围的争夺、核军备竞赛等。

5.冷战时期的重要事件:柏林封锁、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三、联合国与国际组织1.联合国的创建:二战胜利后的国际会议上,成员国决定成立联合国。

2.联合国的目标和原则: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推动人权尊重等。

3.联合国维和行动:冲突地区的和平维护、人道主义援助、选举监督等。

4.国际刑事法庭:联合国设立的专门法院,负责审判战争罪和人权侵犯等重大国际犯罪。

四、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运动1.第三世界国家的特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状态、经济发展滞后、独立运动兴起等。

2.第三世界国家的解放运动:印度独立运动、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南美洲国家的解放运动等。

3.第三世界国家团结的努力:非洲统一组织(非盟)、非洲国家联盟等。

五、冷战的结束与和平进程1.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苏联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崩溃、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民主转型等。

2.柏林墙的倒塌:象征着冷战的结束和东西德统一的开始。

3.冷战的最后阶段:削减核武器、军备竞赛的结束、战略武器裁减条约等。

4.当代的和平进程: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国际社会合作、气候变化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

高考历史二轮课件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高考历史二轮课件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基督教的传播
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逐渐传播开来 ,成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一。
03
近代以来战争与和平问题探讨
近代以来战争形态变化及影响
战争形态从冷兵器到热兵器、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战争形态经历了从冷兵器到热兵器,再到信息化的转变,使得战争更加 残酷、破坏力更大。
战争范围扩大,影响加深
近代以来,战争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国家,而是逐渐扩大到全球范围,对世界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与和平问题的交织
战争与和平问题相互交织,一方面,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和平进程也 在不断推进,两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与和平进程推进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 变
和平进程的推进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经历 了多次演变,从维也纳体系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再到两极 格局和当前的多极化趋势,每 一次演变都对战争与和平问题 产生了重要影响。
04
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现状剖析
当代世界主要冲突类型及原因
领土争端
资源争夺
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如中东地 区的巴以冲突、印巴冲突等。
为争夺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而引发 的冲突,如非洲部分地区的部族冲突。
民族矛盾
意识形态对抗
不同民族之间因历史、文化、宗教等差异 而产生的矛盾,如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民族 冲突。
高考历史二轮课件选修三:战争与 和平
汇报人:XX 20XX-01-29
目 录
• 战争与和平背景概述 • 古代战争与和平实例分析 • 近代以来战争与和平问题探讨 • 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现状剖析 • 战争与和平思想理论解读 •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建议
01
战争与和平背景概述

高中历史 战争与和平知识整理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战争与和平知识整理 新人教版选修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动荡不安的世界背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①纠结军事集团②扩军备战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德国为争夺殖民地同英法矛盾尖锐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①法德矛盾:争夺欧洲大陆霸权②英德矛盾:争夺殖民霸权,海上霸权(英国原本一直奉行“大陆均势”政策)③俄德矛盾:争夺巴尔干三国同盟:德、奥、意三国于1882年成立,对付法俄三国协约:1892年法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1904年和1907年英法、英俄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加速了战争的爆发1.三国同盟集团的形成①1879年,德、奥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该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②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该同盟的核心2.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①1892年,为对付三国同盟,法国同俄国缔结军事协议,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②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巴尔干火药桶”背景:列强对巴尔干的争夺:①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②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民族解放战争)③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内部因所的领土不均发生争吵)④俄国、奥匈帝国投入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大战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大战的爆发: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②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③主要原因:列强之间的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他们的对峙导致了一战的爆发④科技成果和巨大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⑤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为什么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①20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间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完成工业革命以后,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主要国家间发生的战争,会影响到他们控制下的小国、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

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汇总

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汇总

历史选修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科技成果运用于军事领域,使未来的战争更加残酷,充满了更大的危险性。

战争催化剂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得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争夺和斗争愈发激烈,战争日益迫近。

重点阐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引起的。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向帝国主义过渡而加剧,出现了跳跃式的不平衡。

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地位发生了变化: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退居世界第三、第四位,新兴的美国、德国跃居世界第一、第二位。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了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相符的状况。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于是在欧洲形成了新兴的德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争夺霸权、重新分割世界的局面。

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了大战的爆发。

【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基本矛盾】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割地赔款,失去了原来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

法国力图“复仇”,收回被德国夺取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吞并德国的萨尔矿区。

德国要继续削弱和遏制法国,不让它东山再起。

俄奥矛盾。

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汇之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属于东部斯拉夫人)的旗号,向该地区扩张。

奥匈帝国也在德国的支持下积极向巴尔干扩张。

英德矛盾。

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中期建立了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工业霸权。

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高中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高中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

高中历史选修三战争与和平—知识串讲【核心知识整合】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历史背景(1)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2)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3)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4)欧洲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盛行,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愈发激烈。

2.战争进程3.后果和影响(1)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重点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心灵创伤,使人们认识到:战争是残酷的,破坏是巨大的,要珍惜和平、捍卫和平。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既能造福人类,也可毁灭人类,应充分发挥其进步性。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非战公约》(1)主要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2)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

②是第一次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意义。

③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3)局限性:列强借助“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

3.国际联盟(1)成立:1920年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

(2)主要活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加强国际合作。

(3)历史地位①促进了各国的交往和联系。

②但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重点提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出卖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它隐含了许多对矛盾:对战败国的掠夺,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分赃不均,加剧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激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知识点

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知识点

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知识点 战争与和平是现代⼈类⾯临的最⼤的课题,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知识点,⼀起来看看吧。

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的爆发 ⼆次世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军队进⼊原为⽇本殖民地的朝鲜,接受⽇军投降。

双⽅以北纬38度线作为受降分界线,形成了南北两个占领区。

在美国扶植下,1948年5⽉朝鲜南部成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韩民国;9⽉,在苏联⽀持下,朝鲜北部成⽴以⾦⽇成为国家元⾸的朝鲜民主主义⼈民共和国。

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对⽴政权。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把以苏联为⾸的社会主义阵营视为⾃⼰称霸全球的最⼤障碍。

在美国看来,朝鲜半岛的冲突不仅仅威胁到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更是“苏联发动全球性战争的第⼀阶段”。

对朝鲜进⾏武装⼲涉,既可以维护和扩⼤美国在东亚的利益,也可以借机向全球进⼀步推⾏⾃⼰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1950年6⽉25⽇,朝鲜内战爆发。

朝鲜⼈民迅速攻占汉城,并向南推进,韩国军队节节败退。

这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应。

美国利⽤苏联代表拒绝出席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朝鲜问题之机,操纵安理会通过了指责朝鲜是 “侵略者”的决议,并宣布武装援助韩国,并悍然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涉中国内政。

7⽉,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军”⼲涉朝鲜战争,美国的麦克阿瑟被任命为“联合国军”总司令。

朝鲜战争从内战扩⼤为⼀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

同年8⽉,朝鲜⼈民军已占领了南部90%以上的地区和⼈⼝,把“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压缩在东南海岸⼀带。

为挽回败局,在麦克阿瑟策划下,美国调集在东亚的全部机动兵⼒5万⼈,在500架飞机和300多艘军舰的配合下,于9⽉15⽇突然在半岛中部的仁川登陆,并切断朝鲜⼈民军南进部队的后路。

朝鲜战场上的对⽐发⽣了改变。

9⽉28⽇,美军占领汉城;10⽉,⼜越过“三⼋线”占领平壤。

美军很快把战⽕烧到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并轰炸中国东北地区,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复习

历史选修战争与和平复习
以1929年大危机爆发为界,20年代为资本主义经济复苏,政局相 对稳固、国际关系相对稳定,从战争走向稳定;30年代为资本主义经 济、政治大危机时期,从大危机、大动荡走向世界大战。
1.社会主义
(1)总特征 十月革命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政治与经济 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问题。 形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
(3)国际关系
3.民族解放 运动
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20世纪30年代亚非欧国家民族解放运 动发展为反法西斯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埃塞 俄比亚抗意斗争、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
点拨3:维护和平的尝试为什么会失败?
《凡尔赛和约》的隐患、国际联盟的“全体一致”原则、非战公 约的保留条款、大国强权的烙印、各国的冲突(利益、文明、意 识形态)……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彻底瓦解----二战爆发后:
1939年9月,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瓦解。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 瓦解。
日本:表现:①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一战期间暂时独霸中国②
工业总产值增加,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原因:①远离战场,本土未遭战火;②欧美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③ 协约国军需订货对经济的刺激
点拨2:一战对中国有何影响?
(1)暂时放松侵略,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
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从而使中国无产
凡 尔 赛 华 盛 顿 体 系
安全问题 《洛迦诺公约》
矛盾重重
1931年日本 侵略中国 1935年意大 利侵略埃塞 俄比亚 1939年二战 爆发

历史选修 战争与和平

历史选修 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理解:各国殖民地的占有状况: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实力和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导致的矛盾: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意法——突尼斯问题 奥俄——巴尔干问题德法——普法战争后果 德俄——巴尔干问题 德英——世界市场、殖民地问题法德矛盾由来:普法战争(1870-1871)法国战败,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款50亿法郎,丧失在西欧和中欧霸主地位, 表现:法国国内各阶级一致要求报仇雪恨。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

俄奥矛盾表现:对巴尔干搬到的争夺巴尔干问题的由来:奥匈帝国把巴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俄国打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号、以“解放者”自居,向巴尔干渗透,与奥匈帝国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英德矛盾地位:表现:世界市场,经济利益; 殖民地利益;海洋——霸权德国政策的变化:积极向外扩张,争夺世界殖民地变化的原因:经济实力增强结果:导致英德矛盾激化。

英国传统的政策:实行“光荣孤立”政策原因:经济实力强大,掌握海上霸权变化的表现:20世纪初英国又为什么要放弃“光荣孤立”政策原因: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注意地图)1879:德奥缔结“同盟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的性质)1882: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1892: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意义: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1904:英国同法国签订协约1907:英国同俄国签订协约(意义: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一战与科技革命的关系(物质和技术基础) A传统武器性能提高 B新式武器扩展海空C新的交通手段 D新的通讯工具危害:预示未来战争更加残酷,更加危险,规模可能更大。

民族主义的关系:导火线:时间:1914.6.28 地点:萨拉热窝 人物:普林西普后果: 1914.7.28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战争与和平选修课

战争与和平选修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背景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割地赔款,直接使德法结怨。

威廉二世执政后,直接奉行扩张主义,同俄国决裂,结果1893法俄同盟行成。

施利芬当上总长后制定了系统对欧洲对战的计划,这使英法俄三国协约。

巴尔干地区的矛盾,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

终于,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被赛族青年刺杀。

奥皇对赛尔维亚宣战,点燃了一战的烽火。

7月28日到8月4日,德国与法俄英相互宣战,奥匈与俄赛相互宣战,一战全面爆发。

战争的过程欧洲大陆首先点燃战火,迅速蔓延到中近东、远东和非洲一些地区。

其中欧洲战场是主要战场,由西线战场、东线战场、巴尔干战场以及意大利战场组成。

西线:1914年西线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大战爆发后,德军担任主攻的部队和担任牵制任务的部队按计划行动。

德军同法军和英国远征军爆发了“1914年边境之战”。

德国对东线战争规模的扩大使其陷入了两线同时作战的不利境地。

日本在远东地区趁火打劫,于1914年8月宣布对德宣战,乘机夺取德国在华利益,出现了远东战场/ 东线:1915年,战争重心转到东线]。

德国]在稳定西线战局的情况下,集中兵力企图击垮俄国后打败英法。

于5月初发动了著名的戈尔采战役.1916年从2月21日起,德法展开了历时10个月的凡尔登战役。

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所受的压力,对索姆河上德军坚固防线发动猛烈进攻,史称“索姆河战役”。

东线俄军为策应西线英法联军作战,突破了奥匈军队的防线。

同年8月,罗马尼亚参加协约国作战。

1916年英德海军进行了整个大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

1917年,美国参战。

俄国爆发革命退出大战。

1918年,协约国发动总攻,同盟国土崩瓦解。

9月,美国远征军发动了圣米耶尔战役,最终德国的兴登堡防线全面崩溃。

同盟国相继投降。

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约国的胜利告终。

影响:1、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各国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

死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巨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
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
助。”这份盟约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最有可能是
A.德国和俄国
B.俄国和奥地利
C.英国和法国
D.德国和奥匈帝国
19.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
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一事实(
)
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其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
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
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25.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
订了对德和约。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
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
指引”。这位总统说这句话的时间应该在
A. 19世纪末
B.“一战”前
C.“一战”后
D.“二战”后
16.“英法帝国主义梦想用腐朽的‘炮舰政策’,恢复他们对埃及的统
治。美帝国主义正在纵容和利用英法的侵略,企图从中渔利。但是在今
天的时代里,他们的这些阴谋是注定了要失败的”。周恩来给纳赛尔的
这一电文评价的是
为“小二战”。在这场战争中
①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发展到了顶峰 ②德、意派出大量军队直接参战 ③苏联派出“国际纵队”同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④美国商人向叛军供应了大量燃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后,陆军发表了声明宣称“采取积极政策以革新
国政,是陆军的一致要求。”随后,日本采取的“积极政策”有:①发
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②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③禁止
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自由 ④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3.图1与图2均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东地区。两幅作品反映的共同
主题是
A.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不惜使用生化武器
B.现代高科技战争较之于传统战争更加残酷
13.《国际联盟盟约》宣告:“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
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
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以上内容主要体现国际联盟的
A.“维护和平”原则
B.“集体安全”原则
C.“委任统治”原则
D.“公正民主”原则
14.(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驼峰航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飞
行条件最艰险的空中运输线。美国空军与中国航空一起,以平均每月牺
牲飞行员39名和损失飞机11架的代价,坚持41个月,将约70万吨战略物
资运往中国战场。这充分说明了
A.美国政府从来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最坚定的盟友
B.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中国国力的孱弱导致了军事力量的低下
A.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
B.追究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个人刑事责任
C.对法西斯国家的犯罪组织依法进行审判
D.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罪行起诉被告
29.在巴黎和会上,争吵不休的战胜国却一致同意保留德国在东线的部
队。这最有可能是为了
A.确保法国的安全
B.维系欧洲大陆均势
材料一 为纪念中国抗战5周年,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邮票
中心印有“抗战建国”字样。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
生”与“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并列。
(1)材料一邮票反映出什么历史信息?(4分) 材料二 我们在克里米亚的会晤,重申我们共同的决心,即在夸后的和 平时期中,一定要保持并加强在这次战争中使联合国成为可能和确定目 的上和行动上的团结一致。 ——《美国对外关系外文文件集》 (2)材料二中“克里米亚的会晤”指的是哪次主要会议?其主要意义 是什么?(6分) 15.一位美国总统曾说:“金融领导地位将属于我们,工业首要地位将 属于我们,贸易优势将属于我们,世界上其他国家期待我们给予领导和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11.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次局部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产生的重
要影响是
A.为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最初的隐患
B.阿拉伯国家遭受领土和人员重大损失

C.“石油武器”运用,引发西方世界经济危机
D.美苏开始“填补真空”,走上中东角逐前台
关国家的愤慨
B.德国不是这场战争的发动者,而是这场战争直接受害者,因此制裁
本身纯属非法
C.战争是列强瓜分的产物,德国军国主义阴魂犹存,制裁激起了德国
复仇主义情绪
D.凡尔赛和约必然遭到德国的强烈不满,也为后来法西斯纳粹党的上
台埋下了伏笔
8.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学者甲
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
约国经济联系密切 ②“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 ③美国
C.朝鲜战争
D.第一次印巴战争
35.下图是20世纪初某国际会议上签订的一份文件(节录)。这份文件
应当是
A.《圣日耳曼条约》 C.《九国公约》 条约》
B.《洛桑条约》 D.《关于限制海军军备
36.一战期间,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持“中
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美国与协
②尽快取消一切经济保障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
③塞尔维亚应得到自由和安全的通往海洋之路
④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主发
展的绝对机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24.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
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
12.1936年《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后,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
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
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实质是德国准备发动战争,夺取世界领导权
B.为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作了准备
C.德国以此为幌子建立三国轴心同盟
D.德国企图迷惑“凡尔赛诸国”
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在这
生命尚存,力量还在之际,让我们加倍努力,合力奋战吧!”对丘吉尔
这段演说的正确解读是
①演说发表在慕尼黑会议召开之时
②丘吉尔旨在反对张伯伦的绥靖政策
③对希特勒入侵苏联感到极为不安
④倡导各国联合起来抗击法西斯侵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④
D.③④
此处的“三大盟国”是
A.美国、英国、中国 B.美国、英国、苏联
C.美国、苏联、中国 D.英国、苏联、中国
20.《九国公约》规定“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
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
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在当时看来,“发展并维持的政
府”是
A.南京临时政府
C.沙漠风暴行动使中东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海湾战争对地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34.“英法帝国主义梦想用腐朽的‘炮舰政策’,恢复他们对埃及的统
治。美帝国主义正在纵容和利用英法的侵略,企图从中渔利。但是在今
天的时代里,他们的这些阴谋是注定了要失败的”。周恩来给纳赛尔的
这一电文评价的是
A.越南战争
B.苏伊士运河战争
艰困的时代。”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从材料中推
断,这些学者担忧的是
A.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学者对欧洲陷入信仰分裂感到忧心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前途失去信心
C.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保守派对革命运动的传播深感不安
D.冷战期间,西欧学者对于亚洲新兴势力的崛起甚为疑虑
9.下边漫画提供了极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D.自然灾害的影响
7.1919年6月28日,德国外长在签订条约后意味深长地说:“如果要我
承认我们是这场战争的唯一祸首,我知道那是扯谎!”而远在柏林的德
国总理公然指责条约是“杀人的魔锤”。当天,德国许多报纸上纷纷出
现了镶着黑框的悼念文章,号召全民复仇。这种现象说明
A.凡尔赛和约建立在战胜的大国分赃和瓜分的基础上,必然会遭到相
B.北洋军阀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伪满洲国”政府
2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
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对外扩张
22.电影《我的1919》出现了一些有关巴黎和会的镜头,你认为其中符
合历史史实的是
A.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B.威尔逊在会上出尽风头,带
头在合约上签字
C.会议开得一团和气
D.日本代表积极参与欧洲事务
的讨论
23.威尔逊十四点和平建议中,真正体现了美国外交战略意图的是(
)
①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
A.“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