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aed4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7.png)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历时1500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龙门石窟导游词开场白实用5份
![龙门石窟导游词开场白实用5份](https://img.taocdn.com/s3/m/20c6ee6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9.png)
龙门石窟导游词开场白实用5份龙门石窟导游词开场白 1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这美丽的古都—洛阳观光旅游。
我叫李伟齐,你们可以叫我李导。
这次呢,就由我带领大家来游览世界遗产—龙门石窟。
大家看,这就是龙门石窟了!我们的石窟分布于两山之崖上。
东边呢,是香山,唐代著明大诗人白居易就葬于此。
右边呢,则是龙门山,而中间的这条河,就是伊河了!正是由于这样两山相对,望之若阙的地理位置,所以龙门石窟又被称为“伊阙”。
龙门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时期,虽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经过后人的修整,至今仍保存得很完整,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__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
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
现在,我们已来到西山石窟脚下。
前方的洞穴叫万佛洞,两旁洞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说它是万佛洞,可真是名副其实。
这些小佛大的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却只有两厘米高,别看它们个头小,却都雕刻精细,排列整齐,虽然数目很多,但却排列得井然有序。
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都是古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
大家一定要慢慢地欣赏,细细地品味。
龙门石窟导游词开场白 2大家好,我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张紫菲,大家也可以叫我:小张。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加洛阳龙门石窟一日游的活动。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还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据统计,现存大小窟龛两千多个,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万多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多块。
龙门石窟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两千六百多种,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
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大全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c1ebc2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7.png)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大全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1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但实际上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
洛阳作为都城,前后历时1520_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
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
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
隋炀帝都洛阳,因宫城城门产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之名即延用至今。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
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 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
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_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封建政权凌驾于佛教之上的宗教艺术,由于魏、唐两代皇室的参与而形成了龙门石窟皇家风范的重要特色,许多窟龛或造象的兴废变迁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龙门山色”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首。
北魏以来,这里松柏苍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为有名。
山脚处泉水汩汩,伊水碧波荡漾,唐代时行船往来,穿梭其中。
精美的雕像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形成了旖旎葱茏,。
钟灵毓秀的龙门山色。
伊阙风光。
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帝王将相,高僧大德徜徉于此,赋诗吟诵。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的佳句,声名远扬,今诵尤新。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c92e04f01dc281e53af063.png)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5篇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下面是收集推荐的龙门石窟导游词,欢迎阅读参考。
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一尊敬的旅客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龙门石窟旅游。
我叫李益畅,是大家这一次的导游员,希望大家能玩得开心,不过提醒大家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呦!龙门石窟是在唐朝的时候建成的,距今应该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但至今仍旧远近闻名,无人不晓。
来到龙门石窟,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座石桥,因为这座石桥有三个桥洞,所以大家都叫这座石桥为三孔桥。
站在这座桥上,低头一看,下面是一条大江,大江波涛汹涌,浪花击打着海边的岩石,看着看着,很自然地想起了雄伟壮观的钱塘江。
进了龙门石窟,向四周一望,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接着,我们来到了几个大佛身旁,越往前越多,我不由发出了感叹:这真是名不虚传的佛像天地。
这里的大佛需仰望才能看清,而小佛像只有几十厘米大小。
这些佛像姿态不一,有的拿着大刀,摆出迎敌的架势;有的躺着,好似一位生病的将军;还有的笔直地站着,似乎是守卫在祖国边疆的士兵,正在站岗放哨,决不让敌人入侵祖国。
站在这里,抬头往上一望,你就会看到葱郁的树丛,望着那绿绿的颜色,你就会觉得心旷神怡。
随后,我们来到了白堂门旁,这可是专门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修建的。
走吧,我这就带你们去里面大开眼界。
进了白堂,我们首先来到了一个小溪旁,溪水清澈见底,还有小金鱼在这里游来游去,棒吧?这还不算什么。
然后我们来到了乐天堂,这里面有白居易的雕像和古代的一些器具,说到这里了,你恐怕要有些疑问,为什么这里叫乐天堂呢?不懂了吧,这是因为白居易字乐天,所以才有了乐天堂之称。
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数后花园了,那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还有白居易的诗集。
在这花的海洋、诗的世界中走着,时刻可以闻见淡淡清香,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中,让人神清气爽,流连忘返。
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99b64176a20029bd642dae.png)
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导读: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分享了龙门石窟导游词,一起来了解一下龙门石窟吧!龙门石窟的导游词1大家好!我叫宫颢若,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
今天有幸当一个小小导游,那么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了。
它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冬暖夏凉。
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成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
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的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融为一体。
我们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总的几个主要洞窟有: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太多了,所以我们既要观赏,又要把它们宣传到全世界。
龙门石窟的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洛阳,我是这次洛阳之行的蔡导游,今天我将带大家一起去游览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出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共同组成著名的三大石窟。
龙门石窟地处伊河两岸,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距今1500多年。
伊河两岸的山都是石灰岩,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适合艺术造像,利于保存。
石窟的大大小小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排列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1公里。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在这里大约参观2小时,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2870多块,最大的卢舍大佛高17.14米,有六层楼高。
最小的佛像仅2厘米,和指甲一样大。
一个个佛像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88ef04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02.png)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通用1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能够利用到解说词的场合越来越多,解说词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你写解说词时总是没有新意?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 1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
我是带你去参观洛阳龙门石窟的导游。
请叫我焦导。
现在我们在去龙门石窟的路上。
龙门石窟于20XX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接下来,我会给你看它的真实外观。
龙门石窟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坐落在龙门山的熊耳山上,那里有许多巨大的碎石,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这么多佛像。
龙门石窟现在有2345个石窟,10多万尊佛像,3600多处铭文,甚至60多座宝塔,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珍品之一。
龙门石窟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吉祥,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在雕塑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是现在,很多佛像的正面都被损坏了,请爱护文物,不要往护栏里钻。
龙门石窟介绍2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个美丽的古都——洛阳观光。
我叫李惟七。
你可以叫我李导。
这次,我将带你参观龙门石窟,这是一个世界遗产。
看,这是龙门石窟!我们的石窟位于两座山之间的悬崖上。
东面是香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葬地。
右边是龙门山,中间的河是沂河!正是因为这个地理位置,两座山相对而望,所以龙门石窟也被称为“一阙”。
龙门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时期。
虽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经过后人的修复,依然保存完好。
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南北长1公里,佛像97000多尊,石窟1300多个。
3600多处铭文和铭文。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山石窟的脚下。
前面的洞穴叫万佛洞,两侧洞壁密密麻麻排列着无数小佛像。
叫万佛洞,真的名副其实。
这些小佛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只有两厘米高。
虽然小,但都是精雕细琢,排列有序。
虽然有很多,但是排列有序。
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
龙门石窟导游词
![龙门石窟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2010c6d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b.png)
龙门石窟导游词龙门石窟导游词(通用11篇)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我们引导游览时使用的讲解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龙门石窟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龙门石窟导游词篇1大家好,我是开心旅行社的导游。
今天我带大家一起去龙门石窟游览。
在游览时,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
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的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阀,所以古称“伊灍”。
龙门石窟里有成千上万尊佛像,它们各个姿态不一,精美别致。
关于龙门石窟,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在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了洛阳北面得邙山。
向远眺望,看见了伊灍,就高兴地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不久,隋炀帝就砸洛阳建起了东都城。
因为皇宫的正门正对伊灍,所以人们称伊灍为龙门。
雕琢龙门石窟,断断续续搭400年之久。
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2345个,佛塔70余座。
龙门石窟又称古碑林,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
龙门石窟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是卢舍那大佛,通高17.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高,被人们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奇特的地方数也数不清,下面就开始游览。
在游览龙门石窟时要注意:1、不能用手去触碰雕像。
2、要讲文明,不说脏话。
3、轻声说话不打扰他人。
要在外国人面前展示中国人的文明风采。
龙门石窟导游词篇2大家好,我是本次旅程的小导游。
欢迎大家游览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其他三个石窟是: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现存大小窟龛两千多个,佛塔七十余座,佛像十万多尊,碑刻近三千块。
1961年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请看,这个石窟就是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一组群雕。
这里共有九尊大佛,中间主佛为卢舍那,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如来佛,它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faed741c6294dd88d1d26b33.png)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就难以避开地要预备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学问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我们应当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1莲花洞伴侣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洞窟称为莲花洞。
因洞顶有一朵保存完好、直径达3米多的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
洞内造一佛二弟子,均呈立姿,为释迦牟尼带领两个弟子游说讲经之像。
主佛采纳高浮雕手法,两侧的弟子迦叶、阿难用浮雕手法,对比鲜亮。
迦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手持锡杖,胸部肋骨暴露,细腻地表现出这位佛教继承人经过艰辛岁月,长途跋涉的形象。
他右手拄着的锡杖上带有九个响环,震地有声,据说是佛教中一种法器。
人们听见响环的声音,就知道佛祖到来,出外叩拜佛祖、倾听佛法。
二弟子的头像于20世纪30年月被盗凿,现都存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窟顶莲花四周环围着飞天,她们手捧供果和其它的器皿,显得飘逸潇洒,在《妙法莲花经》里曾有这样的记载:飞天是佛教中的香因神,说是诸天伎乐,百千万神于虚空中一时俱作,雨众天华,表现了佛教中飞天和伎乐人营造出欢快和谐的场面。
洞窟南壁左上部层层排列了几层小型佛像,据说这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高度仅有2厘米,五官清楚,刻画细腻。
南壁壁面上排列了很多佛龛,龛楣装饰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帷帐式的,有的是火焰纹,有表现文殊与维摩诘对座辩法的故事,还有礼佛图的形象。
在龛楣细部,有忮乐人、飞天,有莲花化生出来的菩萨;有线刻的,有浅浮雕的。
其中一对飞天,她们的衣裙向上卷起,飘漂浮荡的形式好象一朵盛开的莲花,而两个飞天的面部正是莲花的花蕾。
外侧是一些伎乐人向她们飘飞过来,荡起的衣裙好象莲花的枝蔓一样,表现了一种绿柳丝绦万千条景象。
这个小龛龛楣是火焰纹的造型,它的火焰向内收,到中间再向上形成火苗的苗头,火焰纹之上南北两侧各一组众生听法像,这个浮雕表现了文殊菩萨和维摩诘辩法的情景。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af6d2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7.png)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龙门石窟导游词1洛阳古称京洛、雒阳、斟鄩、洛州、河南府,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神都。
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
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
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
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
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
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大都城,“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
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
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__,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ef7cde941ea76e58fa0439.png)
《龙门石窟导游词》龙门石窟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天,我正是怀着这种情绪来接待各位朋友的到来的。
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为使各位来宾在洛阳期间能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乘车去景点参观的途中,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状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
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意为洛水之阳。
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曾长时光地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这天,我们去参观的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是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
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构成一座壮丽的门阙。
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构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绘动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
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的冬暖夏凉,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
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
我们这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
龙门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说的有利条件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条件。
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
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保存的有利条件。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e9a534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e.png)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晚上的石窟看起来是非常现代的,好像一座城堡,充满了神秘感。
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欢迎大家参阅。
第1篇: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洛阳龙门石窟,现在我们就在龙门的入口,不要心急,我们立刻就进去领略里面那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
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它们详实描述了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大家都知道龙门石窟已经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相信大家都是为了这个慕名而来。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
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
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
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远远看过去,石窟安静伫立在那里,前面的湖面跟它挺有默契的,都是静静的。
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可能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
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
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宾阳洞,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大概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
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
洞内有11尊大佛像。
主像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
主像座前刻有两只姿态雄健的石狮。
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萨,菩萨像含笑凝眸,温柔敦厚。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1db1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1.png)
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6篇)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一游客们,你们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小x,我们现在位于洛阳市的龙门石窟,由我带领大家进入龙门石窟窟内,愉快的龙门石窟一日游开始了!龙门石窟的发现年代、建造年代十分复杂。
龙门石窟由成千上万个洞窟组成,有潜溪寺,有莲花洞,有药方洞,有古阳洞,还有香山寺、白园、万佛洞,数也数不清。
我们先来看看莲花洞,“莲花洞”这个名字也是有来头的。
您看,窟顶雕刻着一朵硕大精美的高浮雕莲花,“莲花洞” 这名字就是根据这朵莲花取的。
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思为:出污泥而不染。
洞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
您能看见,左侧弟子的头部没有了,是因为头部早年被盗,现在只能在法国吉美博物馆里见到了。
大家看莲花洞南壁上方,有一个个小小的佛像,它是龙门石窟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栩栩如生,可以想到,当时的雕刻技艺是多么精湛啊!看完莲花洞,我们又来到了药方洞。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得名。
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代仍有雕刻,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药方。
龙门石窟现在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除了极少数的佛像外,大多数佛像的头部均遭到破坏,难以其整体造型。
但是剩下的部分足以说明艺术水平之高超、神态之曼妙,我希望大家好好保护这些文物。
龙门石窟还有个传说呢。
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苍翠,芳草萋萋。
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捕鱼。
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来“开不开”的奇怪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母亲,母亲想了想,告诉他,如果再听到这种声音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石窟顷刻从山中间裂开,湖水顷出,奔腾咆哮着绕过洛阳城,流向东海。
水流之后,龙门石窟就出现了。
游客们,愉快的一天就这么快结束了,希望你们玩得开心哟!让我们下次再见!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二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别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敦煌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导游词
![龙门石窟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c8aff2f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a.png)
龙门石窟导游词龙门石窟导游词(通用20篇)作为一名乐于助人的导游,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龙门石窟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龙门石窟导游词篇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炫光旅行社的程导,今天我们要去龙门石窟。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的洛阳市,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古城。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邻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他和郭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
共同组成了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或是天然形成的洞,用来藏身或藏食物。
龙门石窟的雕刻,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形象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易风化和大面积脱裂。
好,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
龙门石窟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大家好!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历经东西魏、隋唐至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共有约10万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卢舍那佛像)。
龙门石窟以伊河为界,分为西山和东山石窟两部分,西山石窟开凿于北朝和隋唐时期,东山石窟全部开凿于唐代,西山石窟是龙门最精华的部分,其中包括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像和古阳洞中的“龙门二十品”。
西山石窟中的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寺内中间的卢舍那佛像,据说是按照女皇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这也是石窟中最受游人喜欢、知名度最高的佛像。
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
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堪称书法奇珍。
古阳洞中保留了“龙门二十品”中的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
龙门石窟东山的香山寺,是武则天时代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诃罗”的遗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通用4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通用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19462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f.png)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通用4篇)龙门石窟讲解篇1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洞窟就是古阳洞,它是利用天然溶洞扩凿而成的。
正壁主佛为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
面相长圆,较为瘦削。
头顶还塑了一个发冠,发冠本身是道的产物,这是在清朝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回北京途中路过龙门留下的,所以当地也有人称古阳洞为老君洞。
主佛两侧的菩萨上身微微后倾,头戴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身着长裙,造型厚重,比例匀称,表情庄重文静,姿态优美,是北魏石刻艺术的代表作。
北侧墙壁上排列了三层大型佛龛,最上面一排的造像与云冈石窟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佛像都是结跏趺坐,形体较显浑厚。
如果说它还保持着云冈石窟的特色的话,那么第二层交脚弥勒的造像,则体现了北魏时期龙门石窟造像秀骨清姿的艺术格调。
人物瘦小,细腰,双腿交叉坐于台座上。
北壁最上部的佛龛雕凿于北魏景明三年,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佛龛残损的身躯,佛头高32厘米,被人盗走后,现在为私人收藏。
最下部的一排佛龛,造像风格表现出雍容大度的特点,可能是唐早期的作品。
不同时期的造像集中在同一洞窟里,说明了古阳洞雕凿时间之长,绵延朝代之久。
龙门石窟中有许多碑刻题记,经过历朝的推崇,到清代中期,人们从这2800多块题记中,精选出了二十块有代表性的作品,称为“龙门二十品”,古阳洞就占十九品。
“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的杰出代表,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魄力雄强,气象浑穆,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在我国的书法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国宝。
北魏造像峻拔瘦硬的风格与魏碑斩刻奇肆的风格艺术内涵相通。
历史上书法家发现了碑刻题记的价值,却又把雕像视为工匠的艺术。
相反,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对北魏石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魏的雕刻代表了人类宗教艺术的一个高峰”。
龙门石窟导游词讲解篇2潜溪寺:好,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龙门西山第一个皇室经营的洞窟潜溪寺,它开凿于唐高宗初年(650-655年)因在开凿此石窟时发现地面之下有暗流涌出,所以称潜溪寺。
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9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e4ecc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3b.png)
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9篇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 1大家好,我是本次旅程的小导游:胡妍。
很高兴大家参加龙门石窟一日游的活动。
先为大家大概地介绍一下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四大石窟还有: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还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大小窟龛两千多个,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万多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多块。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也就是公元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龛二千三百多个。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达目的地了,请大家跟我来。
看,这里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
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所以请不要在这美丽的地方留下垃圾哦!这个石窟好大,让我们近距离看看。
瞧,这是奉先寺,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
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
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
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
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
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8篇)
![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9b988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8.png)
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8篇)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8篇)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篇1洞口南侧的菩萨像身高85厘米,形像婀娜多姿,体态轻盈,身体很美,多一分肥,少一分瘦,增一分长,减一分短,以肚脐为中心,上身和下身的比例呈黄金分割,身材很美,体态也很美,歪着头,扭着腰,扭腰送胯之间呈S曲线,就把一个女性窕柔美的形象给表露了出来,一手提溜着净瓶,一拿拂尘,举手投足之间就表现出了大家风范,让我们能够看出她是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大家庭里面,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环境之下,才会气宇不凡,每一个人所呈现的姿态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的。
穿的衣服也非常美,里三层外三层,层层叠叠,但丝毫不给人以很雍肿的感觉,勾勒了她曼妙的身姿,反映了当时纺织业的兴盛,薄如蝉翼。
最可惜的是她的眼睛在清朝末年的时候遭到了破坏,我们常形容一个女孩子的眼睛目若秋水,脉脉含情,顾盼生姿,回光流转,眼睛一定要非常的灵活,眼睛灵不灵活是会反映到心理的,但是眼睛已经找不到了,被称为东方的维纳斯。
一件好的艺术品让人惊奇,不如让人喜欢,让人喜欢不如让人觉得有点缺憾,而我们这尊观世音让人越看越美,越看越让人喜欢。
平时的观音都是非常严肃的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但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给我们呈现出来这样一种感觉,很随意,随惬意,如沐春风。
梅兰芳老先生就是在看了这尊菩萨像的姿态之后回去塑造了洛神女这一角色。
道路是在雍正年间修筑的,是浇筑上去的,起到坚固石板的作用,首先开一个槽,然后把铁水浇铸到里面。
上面的水泥是清朝末年从德国进口过来的。
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篇2万佛洞,这个洞最适合从下往上讲。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佛洞,这个洞有非常完整的内外室结构,首先我们看内室的主佛先从佛的宝座开始看。
这个叫做双层莲花束腰须弥座,宝座其实是双层的,中间有四个力士向上承托着宝座,雕刻的线条非常的精致,给我们透露出来莲花宝座很重,压在力士身上,力士是吡牙咧嘴,面目狰狞,肌肉突起,仿佛要使劲自己全身的力气把这个宝座托起,然后将佛托向西方极乐世界去。
龙门石窟导游词合集1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合集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5ad6296f1aff00bfd51e3f.png)
龙门石窟导游词合集15篇龙门石窟导游词合集15篇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导游,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龙门石窟导游词1欢迎大家来到龙门石窟,我是玛丽家族的陈导,今天就由我来带领你们去探索神奇的龙门石窟。
首先我要说一下我们要注意的事项:不能随地丢垃圾,不能随地吐痰,不要过于兴奋在石壁上乱涂乱画……如果你犯了以上错误,就得摸摸你的钱包了。
旅程开始了,我先说一说龙门石窟的知识: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
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十万余吨。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
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这些都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
好了,我的讲解结束了,接下来请旅客们下车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吧!希望我的讲解能换来您的满意微笑!龙门石窟导游词2大家好,孔夫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正是怀着这种心情来接待各位朋友的到来的。
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众多的文物古迹。
为使各位来宾在洛阳期间能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乘车去景点参观的途中,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的南岸。
因地处洛河北岸而得名,意为洛水之阳。
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
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洛阳曾长时间地作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今天,我们去参观的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便是众多的文物古迹之一。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6篇----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的龙门石窟。
我叫何懿,我会陪伴大家一起游览龙门石窟,一起体验游览的乐趣。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2.5公里处。
那里青山耸翠,东西对峙,伊水汪洋,造像密布在伊水两岸、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就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龙门石窟,始创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年)年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诸朝500余年大规模营造。
使大大小小的窟龛像蜂窝一样,密布在伊水两岸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余。
据1962年龙门石窟文物保管所统计:两山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最大的造像高达17米多,最小的仅2厘米;造像题记和碑碣2600块左右,佛塔40余座。
真是让人大吃一惊! 龙门石窟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巨大的造像是东方雕塑的典型。
特别是石窟中的飞天,或在流云中自由翱翔,或手捧圣果凌空飞舞,或奏乐高歌,或布撒花雨,姿态轻盈,神情优雅,令人叹为观止。
龙门石窟山青水秀,自古就是人们游览的胜地。
历代文人学士关于描写龙门石窟风光的诗词有千百篇,李白、白居易、欧阳修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有题咏。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阳四塞山水之胜,龙门石窟首焉。
”所以龙门石窟每年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游览。
他们都流连忘返,如痴如醉。
大家到了龙门石窟以后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请游客们不要乱丢垃圾、随地吐痰。
2、不能到危险的地方去玩。
3、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请大家不要在墙上乱画乱涂。
希望你们到了龙门石窟可以细细游赏。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2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参观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潜溪寺。
潜溪寺为唐高宗初年雕造。
洞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
主像阿弥陀佛居中而坐,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满,胸部隆起,表情静穆慈祥。
两侧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体躯比例适中,丰满敦厚,表情温雅文静,富于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艺术的长足发展。
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又一个繁盛期。
佛教学风在“破斥南北、禅义均弘”形势下,南北佛教徒们不断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完成了对以前各种佛教学说的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
因此,在造像艺术上发生了不同于北魏时代造像风格的变化,潜溪寺中的造像已揭开了盛唐那种丰腴、典雅的造像风格的序曲。
宾阳中洞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意义重大、比较彻底的汉化改革,历史上称为“孝文改制”。
由最高统治者实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对当时皇家贵族发愿开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响。
下面我们将参观的宾阳中洞的造像风格和服饰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3各位旅客大师好!欢送伴侣们到龙门石窟参不雅旅游。
我叫×××,是XXX游览社的导游员。
很侥幸能为大师供给导游讲解办事。
上面,我先为旅客伴侣们引睹一下龙门石窟的概况。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北13千米的的地方。
大师请看,这里龙门山、喷鼻山两岸僵持,伊水从中穿流,远了望往便像一个自然的门阙,是以被称为“伊阙”,后因隋炀帝皆乡洛阳的宫乡乡门正对伊阙,而当代帝王以实龙皇帝自称,是以又被称为龙门。
龙门区域,青山僵持、伊水中流、飞虹卧波,风光壮秀。
唐朝著名诗人曾讲“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山色自古便被誉为洛阳八景之首。
环球著名的龙门石窟便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北北长约1千米,是北魏和唐朝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散合的地方。
概略有的伴侣会问:释教为何要凿窟造像呢?本因是多方面的,北魏时释教在我国传播很是遍及,佛经上说,造佛像可以广积功德,进进仙人间界,再说,关于泛博的下层老苍生往说,识字皆很困难,更不要说念什么梵文的经典了,而石窟造像可以把慈悲安详的佛像和***的内容形象曲不雅地发挥阐收回往,更能起到宏扬佛法的教化做用。
是以我国也展现了很多释教造像艺术。
龙门一带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溶洞,既利于凿窟造像,又利于经久保存。
是以,自北魏孝文帝迁皆洛阳时,龙门石窟便开初营造,前后延尽长达400多年,此中北魏和唐晨是两次建筑的下潮。
北魏造像秀骨浑姿、宽袍大袖,而唐朝造像体躯歉满,面相圆润,线条劣美。
待会我们参不雅时,大师可以体味一下这两个晨代造像分歧的风格特性。
龙门石窟的代表性洞窟有:宾阳洞、古阳洞、莲花洞、万佛洞、奉先寺等。
好,伴侣们,我们边走边说,便往到了龙门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洞窟----奉先寺,它开凿于龙门山腰之间,完工于唐下宗年间,用时25年,取“奉祀祖先”之意。
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三身佛中的报身佛,指颠终建持而得佛果之身,意义是灼烁普照众生。
它通下17.14米,头下4米,耳长1.9米,结跏跌座于莲花宝座之上。
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因武则天曾以皇后的身份,捐赠脂粉钱两万贯,设念者便遵照“佛乃非男非女,亦男亦女”的说法,摩武则天形象,将佛形成女性形象,身披通肩式袈裟,头上螺形发髻,面目相貌歉满娟秀,嘴角微翘,成现出坦白而又奥秘的浅笑,是以有人把它称为“东方的受娜丽莎”。
大师请看,在东、西两山上稀散着像蜂窝样的大小佛龛,此中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40余座,以数量之多位列我国三大石窟之首,它不只是国家重点文物护卫单元,借在2000年11月被列进了《天下遗产名录》卢舍那佛的两侧是迦叶和阿难两***,迦叶看上往是饱经沧桑,而阿难则是显得虔诚大方。
再往两侧是两位菩萨,头戴宝冠,身着素装,并挂璎珞,显得矜重羁绊。
在北北两侧,各有一天王,一力士。
大师概略主意到了,天王、力士的足脖怎么这么乌乌油明呢?官方传说,抱过天王、力士足脖的人是有福的,是以很多旅客皆曾俯身一试,这不禁使人念起“平常不烧喷鼻,临时抱佛足”的趣谚。
不知讲大师感遭到没有?奉先寺的全数规划,如同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排场,反映了唐朝国力的壮大,它既是盛唐雕刻艺术的代表,又是人类美术史上的杰做,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好了,各位旅客伴侣,龙门石窟便给我引睹到这儿,感谢各位支持!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4尊敬的各位游客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陪同大家游览龙门石窟。
为使各位游客能对洛阳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古迹有初步的了解,我将洛阳的历史及龙门石窟的大致情况,途中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洛阳在历史上曾是众多朝代建都的城市,素称“九朝古都”。
龙门石窟距市区13公里的龙门是洛阳南面的天然门户,这里两岸香山、龙门山对立,伊水中流,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雕刻在伊河两岸的山崖上,南北长约1公里。
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开始营造,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延至北宋,累计大规模开凿约四百余年,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佛塔70余座,造像近11万尊。
其窟龛、造像和题记数量之多,居中国石窟之冠,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61年确定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龙门石窟脚下,我们下车,首先沿着伊水西岸游览西山。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千佛窟。
千佛窟只有一间屋大小,高三四米,两旁石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像,说他是千佛库真是名副其实。
这些小佛像大的有三四厘米,小的却只有两厘米,可别看它们的个头儿像个小不点儿,但都雕刻的很精细,虽然数目众多,但是排列的却非常整齐。
接下来,我们就来到龙门石窟最有名的地方----奉先寺。
这里共有九尊佛像,其中中间的佛像最大。
这尊佛像,身高17。
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
9米,它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见。
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
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穴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再加上周围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由于时间的关系,龙门石窟西山的讲解到处结束,给大家留出一些自由时间,龙门石窟还有更多的美景:东山上的石窟、香山寺、白园大家可以再去细细游赏!希望大家玩得开心、不虚此行。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5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龙门石窟风景区。
我叫薛明千,大家可以叫我小薛,今天我来做大家的导游,我来自雏鹰旅行社。
希望在我的带领下你们会旅途快乐。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洞窟之一,它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
这里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家请往前看,这就是开凿最早的古阳洞,它开凿于公元493年,所供奉的是佛祖释加牟尼。
(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
)前面有那个洞便是奉先寺了。
它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石窟。
石窟正中的那尊佛像是石窟中最大的佛像,(身高17。
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
9米,)被赋予了女子形象,形态圆满、安祥、温存、亲切,传说是武则天的化身。
万佛洞中佛像最多,里面的佛像很多仅有一寸,计有15000多尊。
前面的药方洞中,刻有140外药方。
由于时间关系,龙门石窟的主要洞窟的讲解到此结束。
现在给稳中有各位留一点时间照像。
欢迎大家参与这次旅行,但是旅行马上就要结束了,在我们最后的一些时间,我邀请大家记住一首有我们洛阳特色的儿歌你拍一,我拍一,洛阳牡丹属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洛阳水中有鱼儿;你拍三,我拍三,洛阳美景白云山;你拍四,我拍四,洛阳境地白马寺;你拍五,我拍五,洛阳龙门有石窟;你拍六,我拍六,洛阳天子能驾六;你拍七,我拍七,洛阳美味是水席;你拍八,我拍八,洛阳欢迎您来吧;你拍九,我拍九,洛阳家家有美酒;你拍十,我拍十,洛阳家家有美食。
好了,我在此感谢大家来到我们洛阳,我希望大家会记住我,记住龙门石窟,记住洛阳,我也希望大家回去后在亲朋好友中多多夸夸我们洛阳,赞美我们的洛阳。
拜拜!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6大家好,我是开心旅行社的导演汪若曦。
今天我带大家一起去龙门石窟游览。
在游览时,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
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的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阀,所以古称“伊灍”。
龙门石窟里有成千上万尊佛像,它们各个姿态不一,精美别致。
关于龙门石窟,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在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了洛阳北面得邙山。
向远眺望,看见了伊灍,就高兴地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不久,隋炀帝就砸洛阳建起了东都城。
因为皇宫的正门正对伊灍,所以人们称伊灍为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