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载荷与疲劳强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杆件中点横截面上的弯矩:
a l l 1 l 1 M F b q A g 1 b l 2 2 2 2 g 4
2
(11.2)
相应的应力称为动应力: s M 1 a A g l b l d W g 2W 4
动能T2 0 势能V2 Q d 冲击后: 变形能U 2 Pd d / 2
Q
h d Q
变形能U1 0 在线弹性范围内,载荷、变形、应力成正比: Pd d s d (11.14) △st:为冲击物落点的静位移 Q st s st
根据冲击前后能量守恒,即:冲击物动能和势 能的减少应该等于受冲体系变形能的增加量:
例11.1 起重机钢丝绳长60 m,名义直径28 cm,有效横截面面积 A=2. 9 cm2 , 单位长重量q=25. 5 N/m , [s] =300 MPa , 以a=2 m/s2的 加速度提起重50 kN 的物体,试校核钢丝绳的强度。
Nd
qL(1+a/g)
解:① 受力分析如图:
a N d (GqL)(1 ) g
析。工程中通常采用能量法来解决冲击问题,即在若干假设
的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受冲击构件的应力与变形进 行偏于安全的简化计算。
NEXT
二、载荷作用下的弹性杆件的变形
以悬臂梁为例:
1、受拉: l FN l F = N EA EA / l
FN l 3 FN 2、受弯: w = 3EI 3EI / l 3
质量的乘积。只要在物体上加上惯性力,就可以把动力学问题
在形式上作为静力学问题来处理,这就是动静法。 用达朗伯原理一般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变化的动载荷或匀速 转动变化的动载荷
RETURN
11.2.2 加速直线运动构件的动应力
问题:加速度a向上提升的杆件动应力计算
a
b F F
l
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a
b
q
图 11.1b
二、动响应(输出)
构件在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响应(如应力、应变、位移 等),称为动响应。 实验表明:在静载荷下服从虎克定律的材料,只要应力不超
过比例极限 (即sd≦sp)在动载荷下虎克定律仍成立,且E静=E动。
NEXT
三、动载荷的分类
1.惯性载荷:以匀加速度即可以确定,采用“动静法”求解。 2.冲击载荷:速度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有急剧改变,此时,加 速度不能确定,要采用“能量法”求之; 3.交变载荷: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存在疲劳问题。
11.4.1 疲劳概述
11.4.2 材料的疲劳极限
11.4.3 构件的疲劳极限
11.4.4 对称循环下的疲劳强度设计 11.4.5 非对称循环下的疲劳强度设计 11.4.6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11.4.7 无限寿命与安全寿命设计简介
11.4.1 疲劳概述
构件内随时间交替变化的应力称为交变应力。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称 为疲劳破坏,也称为疲劳失效,简称疲劳。对于矿山、冶金、运输机械、航空航天等工 业部门,疲劳是零部件主要失效形式。统计结果表明,在各种机械的断裂事故中,大约 80%以上是由于疲劳失效引起的。因此疲劳分析对于承受交变应力的构件非常重要。 如图11.12(a),F表示火车轮轴上来自车厢的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即弯矩不变。 当轴以角速度ω转动时,横截面边缘上A点到中性轴的距离y随时间t周期性的变化如图 11.12(b),即y=rsimωt。
(11.3)
当加速度为零时杆件上的 静应力为: 定义动荷系数:
Kd 1 a g
s st
A g l b l 2W 4
(11.4)
(11.5)
s d Kds st
强度条件变为:
(11.6)
s d Kds st s
(11.7)
NEXT例
RETURN
§11.2 惯性载荷
11.2.1 动静法(D’Alembert principle原理)
11.2.2 加速直线运动构件的动应力
11.2.3 匀速转动构件的动应力
6
11.2.1 动静法(达朗贝尔原理)
达朗伯原理认为:处于不平衡状态的物体,存在惯性力, 惯性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惯性力的大小等于加速度与
② 动应力:
sd
Nd 1 a (GqL)(1 ) A A g
G(1+a/g)
图11.2
1 2 3 (5010 25.560)(1 ) 4 2.910 9.8
214MPas 300MPa
RETURN
11.2.3 匀速转动构件的动应力
问题:以匀角速度ω旋转的圆环。设厚度δ远小于直径D,则可近似 D 认为环内各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数值为 a 2 ,设圆环横 截面面积为A,密度为ρ,于是圆环沿轴线均布(即单位弧长)的离 A D 2 心惯性力集度为: q A a (11.8)
3
图 11.8
1000 23
3 3
m
1 m 300
12
2H 2 40 103 Kd 1 1 1 1 6 1 st 300
(2)静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计算:
σst max M max Gl 1000 2 2 Pa 2.50 MPa 3 3 2 bh W 120 10 200 10 6 6
第11章 动荷载与疲劳强度 (Dynamic loads and fatigue)
§11.0 本章导读
§11.1 动载荷概述
§11.2 惯性载荷 §11.3 冲击载荷 §11.4 交变载荷与疲劳强度 第11章 作业
§11.0 本章导读
前面关于构件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研究都是以静载为前提条件。本 章将研究惯性载荷、冲击载荷及交变载荷三种常见动载荷作用下构件 的强度和刚度问题。 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会用动静法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周转动 构件的动应力分析。学会用能量法求解冲击载荷作用下构件的受力和 变形。学习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和构件的疲劳极限。 教学内容的重点:明确“动荷系数”的概念;掌握用动静法(达朗贝 尔原理)计算构件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等角速转动时的动应力与动变 形;掌握用能量法计算构件受冲时的动应力和动变形。明确交变应力 与疲劳失效的概念;了解材料和构件疲劳极限的概念;学习提高构件 疲劳强度的常用措施。
图 11.10
•
αk
•
冲击试验时,将U型切槽试件放置于冲击试验机的 支架上,切槽位于受拉一侧,如图11.10(a)所示, 图11.11表示低碳钢的冲击韧度和温度之间的 试验机的摆锤从一定高度下落并将试件撞断,撞 断试件所消耗的功W等于试件所吸收的能量。W除 关系曲线。 以切槽处最小截面积A,定义为材料的冲击韧度, 用表示,即
以加速度a向上提升的杆件,若杆件横截面面积为A,密度为ρ, 则杆件每单位长度的质量为Aρ,相应的惯性力大小为Aρa,且 方向向下。将惯性力加于杆件上,它与杆件重力Aρg和提升力 F组成平衡力系。均布载荷的集度为:
a q A g Aa A g 1 g (11.1)
而最大挠度发生在自由端
wst max Δst
1 m 300
σdmax Kd σst max 6 2.5 MPa 15 MPa
wd max K d wst max
1 6 m 20 mm 300
18
RETURN
11.3.3 冲击韧度
• 在静载荷下塑性较好的构件,受冲击载荷作用时 塑性降低。变形速度越大,材料呈现的脆性程度 越高。尤其是构件存在应力集中以及在低温下时 脆性断裂的危险性更大,因此承受冲击载荷的构 件多采用塑性材料。 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称为冲击韧度,材料冲 击韧度由冲击试验确定,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试 件是两端简支中央具有切槽的弯曲试件如图11.10 所示。
教学内容的难点:动静法的应用;能量法的应用;疲劳强度计算。
授课学时:6学时+2*学时
3
§11.1 动载荷概述
一、动载荷(输入)
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其平稳缓慢)使构件各部件加 速度保持为零(或可忽略不计),此类载荷称为静载荷。 载荷随时间变化且使构件的速度有显著变化(系统产生惯性 力),此类载荷为动载荷。
3、受扭: M el Me = GI p GI p / l
这些杆件看作“弹簧”时,其弹簧常数分别为: EA , 3EI , GI P 3
l l l
RETURN
11.3.2 用能量法求受冲杆件的应力与变形
1、假设
① 冲击物为刚体;
② 冲击物不反弹; ③ 不计冲击过程中的声、光、热等能量损耗(即能量守恒); ④ 被冲击物的质量忽略不计,并认为两物体一经接触就附着在一起; ⑤ 冲击过程为线弹性变形过程。(即偏于保守计算)
(11.11)
——由此可知,要保证圆环的强度,应该限制速度,增加圆环
的横截面积A没有用!
RETURN
§11.3 冲击载荷
原理方法:能量法( 机械能守恒 )
11.3.1 冲击概述
11.3.2 能量法求受冲杆件的应力和变形
11.3.3 冲击韧度
12
11.3.1 冲击概述
一、冲击的概念:
锻造时,在锻锤与锻件接触的短暂时间内,锻锤速度发 生急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冲击或撞击。 在冲击物与受冲构件的接触区域内,应力状态异常复杂, 且冲击持续时间非常短促,接触力随时间的变化难以准确分
W A
•
在冲击试件上开U形槽是为了在切槽附近产 生高度应力集中,使切槽附近区域吸收较多 的冲击能量。为此,有时采用V形切槽试件 如图11.10(b)所示。采用V形切槽试件进 行试验时,其冲击韧度用冲断试件时摆锤所 作的功来表示,而不除以切槽处的横截面面 积。
(c)
图 11.11
19
RETURN
§11.4 交变载荷与疲劳强度
2 n
2 类似于薄壁容器σ2的推导, 2FNd qd Dd sin qd D 2 0 qd D A D 2 2 FNd (11.9) 2 4 F s d Nd v 2 (11.10) A
d
n
qd
ω
FNd
图11.4
得强度条件:
s d v2 s
(11.17 a)
动载荷:Pd K d Pst K d Q 动变形: d K d st 动应力:s d K d s st
对突然加于构件上的荷载有: h 0: K d 2
若已知开始冲击时刻冲击物自由落体速度为v,则
v2 Kd 1 1 g st (11.17b)
图 11.13
图11.12
因此弯曲正应力ζ随时间t 作周期性变化,如图11.12 (c)所示,即
如图11.13(a),齿轮啮合时齿根A点的弯曲 正应力ζ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其变化曲线如 图11.13(b)所示。
2.动能 T ,势能 V ,变形能 U,冲击前后应能量守恒:
) (冲击前) T1V1U1 T2 V2 U 2 (冲击后
最大冲击效应:当冲击后的动能为零时,即T2=0 而一个冲击力的变形能为:U2= PdΔ d /2
NEXT工程问题
问题:轴向自由落体冲击
冲击前:
动能T1 0 势能V1 Qh
1 1 2 d Qh Qd P Q d d 2 2 st
d st (1 1 2h ) st K d st
(11.15)
动荷系数
(11.16)
图11.7
因d st , 所以负号被舍去了
NEXT
讨论:
2h 动荷系数:K d 1 1 st
NEXT例
例11.4 重力G =l000 N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矩形截面 的悬臂梁上,如图11.8所示。已知b=120 mm, h=200 mm,H=40 mm,l=2 m,E=10 GPa,试计算 梁的最大正应力与最大挠度。
(1)动载荷系数的计算:
Gl 3 Δst 3EI 3 10 109 120 10 200 10
2F A g Aa l
F
ql 2
NEXT
2
故得杆件中点横截面上的弯矩
:
a l l 1 l 1 M F b q A g 1 b l 2 2 2 2 g 4
(11.2)
continued
a l l 1 l 1 M F b q A g 1 b l 2 2 2 2 g 4
2
(11.2)
相应的应力称为动应力: s M 1 a A g l b l d W g 2W 4
动能T2 0 势能V2 Q d 冲击后: 变形能U 2 Pd d / 2
Q
h d Q
变形能U1 0 在线弹性范围内,载荷、变形、应力成正比: Pd d s d (11.14) △st:为冲击物落点的静位移 Q st s st
根据冲击前后能量守恒,即:冲击物动能和势 能的减少应该等于受冲体系变形能的增加量:
例11.1 起重机钢丝绳长60 m,名义直径28 cm,有效横截面面积 A=2. 9 cm2 , 单位长重量q=25. 5 N/m , [s] =300 MPa , 以a=2 m/s2的 加速度提起重50 kN 的物体,试校核钢丝绳的强度。
Nd
qL(1+a/g)
解:① 受力分析如图:
a N d (GqL)(1 ) g
析。工程中通常采用能量法来解决冲击问题,即在若干假设
的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受冲击构件的应力与变形进 行偏于安全的简化计算。
NEXT
二、载荷作用下的弹性杆件的变形
以悬臂梁为例:
1、受拉: l FN l F = N EA EA / l
FN l 3 FN 2、受弯: w = 3EI 3EI / l 3
质量的乘积。只要在物体上加上惯性力,就可以把动力学问题
在形式上作为静力学问题来处理,这就是动静法。 用达朗伯原理一般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变化的动载荷或匀速 转动变化的动载荷
RETURN
11.2.2 加速直线运动构件的动应力
问题:加速度a向上提升的杆件动应力计算
a
b F F
l
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a
b
q
图 11.1b
二、动响应(输出)
构件在动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响应(如应力、应变、位移 等),称为动响应。 实验表明:在静载荷下服从虎克定律的材料,只要应力不超
过比例极限 (即sd≦sp)在动载荷下虎克定律仍成立,且E静=E动。
NEXT
三、动载荷的分类
1.惯性载荷:以匀加速度即可以确定,采用“动静法”求解。 2.冲击载荷:速度在极短暂的时间内有急剧改变,此时,加 速度不能确定,要采用“能量法”求之; 3.交变载荷: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存在疲劳问题。
11.4.1 疲劳概述
11.4.2 材料的疲劳极限
11.4.3 构件的疲劳极限
11.4.4 对称循环下的疲劳强度设计 11.4.5 非对称循环下的疲劳强度设计 11.4.6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11.4.7 无限寿命与安全寿命设计简介
11.4.1 疲劳概述
构件内随时间交替变化的应力称为交变应力。构件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称 为疲劳破坏,也称为疲劳失效,简称疲劳。对于矿山、冶金、运输机械、航空航天等工 业部门,疲劳是零部件主要失效形式。统计结果表明,在各种机械的断裂事故中,大约 80%以上是由于疲劳失效引起的。因此疲劳分析对于承受交变应力的构件非常重要。 如图11.12(a),F表示火车轮轴上来自车厢的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即弯矩不变。 当轴以角速度ω转动时,横截面边缘上A点到中性轴的距离y随时间t周期性的变化如图 11.12(b),即y=rsimωt。
(11.3)
当加速度为零时杆件上的 静应力为: 定义动荷系数:
Kd 1 a g
s st
A g l b l 2W 4
(11.4)
(11.5)
s d Kds st
强度条件变为:
(11.6)
s d Kds st s
(11.7)
NEXT例
RETURN
§11.2 惯性载荷
11.2.1 动静法(D’Alembert principle原理)
11.2.2 加速直线运动构件的动应力
11.2.3 匀速转动构件的动应力
6
11.2.1 动静法(达朗贝尔原理)
达朗伯原理认为:处于不平衡状态的物体,存在惯性力, 惯性力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惯性力的大小等于加速度与
② 动应力:
sd
Nd 1 a (GqL)(1 ) A A g
G(1+a/g)
图11.2
1 2 3 (5010 25.560)(1 ) 4 2.910 9.8
214MPas 300MPa
RETURN
11.2.3 匀速转动构件的动应力
问题:以匀角速度ω旋转的圆环。设厚度δ远小于直径D,则可近似 D 认为环内各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数值为 a 2 ,设圆环横 截面面积为A,密度为ρ,于是圆环沿轴线均布(即单位弧长)的离 A D 2 心惯性力集度为: q A a (11.8)
3
图 11.8
1000 23
3 3
m
1 m 300
12
2H 2 40 103 Kd 1 1 1 1 6 1 st 300
(2)静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变形计算:
σst max M max Gl 1000 2 2 Pa 2.50 MPa 3 3 2 bh W 120 10 200 10 6 6
第11章 动荷载与疲劳强度 (Dynamic loads and fatigue)
§11.0 本章导读
§11.1 动载荷概述
§11.2 惯性载荷 §11.3 冲击载荷 §11.4 交变载荷与疲劳强度 第11章 作业
§11.0 本章导读
前面关于构件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研究都是以静载为前提条件。本 章将研究惯性载荷、冲击载荷及交变载荷三种常见动载荷作用下构件 的强度和刚度问题。 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会用动静法求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圆周转动 构件的动应力分析。学会用能量法求解冲击载荷作用下构件的受力和 变形。学习交变载荷作用下材料和构件的疲劳极限。 教学内容的重点:明确“动荷系数”的概念;掌握用动静法(达朗贝 尔原理)计算构件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等角速转动时的动应力与动变 形;掌握用能量法计算构件受冲时的动应力和动变形。明确交变应力 与疲劳失效的概念;了解材料和构件疲劳极限的概念;学习提高构件 疲劳强度的常用措施。
图 11.10
•
αk
•
冲击试验时,将U型切槽试件放置于冲击试验机的 支架上,切槽位于受拉一侧,如图11.10(a)所示, 图11.11表示低碳钢的冲击韧度和温度之间的 试验机的摆锤从一定高度下落并将试件撞断,撞 断试件所消耗的功W等于试件所吸收的能量。W除 关系曲线。 以切槽处最小截面积A,定义为材料的冲击韧度, 用表示,即
以加速度a向上提升的杆件,若杆件横截面面积为A,密度为ρ, 则杆件每单位长度的质量为Aρ,相应的惯性力大小为Aρa,且 方向向下。将惯性力加于杆件上,它与杆件重力Aρg和提升力 F组成平衡力系。均布载荷的集度为:
a q A g Aa A g 1 g (11.1)
而最大挠度发生在自由端
wst max Δst
1 m 300
σdmax Kd σst max 6 2.5 MPa 15 MPa
wd max K d wst max
1 6 m 20 mm 300
18
RETURN
11.3.3 冲击韧度
• 在静载荷下塑性较好的构件,受冲击载荷作用时 塑性降低。变形速度越大,材料呈现的脆性程度 越高。尤其是构件存在应力集中以及在低温下时 脆性断裂的危险性更大,因此承受冲击载荷的构 件多采用塑性材料。 材料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称为冲击韧度,材料冲 击韧度由冲击试验确定,我国目前采用的标准试 件是两端简支中央具有切槽的弯曲试件如图11.10 所示。
教学内容的难点:动静法的应用;能量法的应用;疲劳强度计算。
授课学时:6学时+2*学时
3
§11.1 动载荷概述
一、动载荷(输入)
载荷不随时间变化(或变化极其平稳缓慢)使构件各部件加 速度保持为零(或可忽略不计),此类载荷称为静载荷。 载荷随时间变化且使构件的速度有显著变化(系统产生惯性 力),此类载荷为动载荷。
3、受扭: M el Me = GI p GI p / l
这些杆件看作“弹簧”时,其弹簧常数分别为: EA , 3EI , GI P 3
l l l
RETURN
11.3.2 用能量法求受冲杆件的应力与变形
1、假设
① 冲击物为刚体;
② 冲击物不反弹; ③ 不计冲击过程中的声、光、热等能量损耗(即能量守恒); ④ 被冲击物的质量忽略不计,并认为两物体一经接触就附着在一起; ⑤ 冲击过程为线弹性变形过程。(即偏于保守计算)
(11.11)
——由此可知,要保证圆环的强度,应该限制速度,增加圆环
的横截面积A没有用!
RETURN
§11.3 冲击载荷
原理方法:能量法( 机械能守恒 )
11.3.1 冲击概述
11.3.2 能量法求受冲杆件的应力和变形
11.3.3 冲击韧度
12
11.3.1 冲击概述
一、冲击的概念:
锻造时,在锻锤与锻件接触的短暂时间内,锻锤速度发 生急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冲击或撞击。 在冲击物与受冲构件的接触区域内,应力状态异常复杂, 且冲击持续时间非常短促,接触力随时间的变化难以准确分
W A
•
在冲击试件上开U形槽是为了在切槽附近产 生高度应力集中,使切槽附近区域吸收较多 的冲击能量。为此,有时采用V形切槽试件 如图11.10(b)所示。采用V形切槽试件进 行试验时,其冲击韧度用冲断试件时摆锤所 作的功来表示,而不除以切槽处的横截面面 积。
(c)
图 11.11
19
RETURN
§11.4 交变载荷与疲劳强度
2 n
2 类似于薄壁容器σ2的推导, 2FNd qd Dd sin qd D 2 0 qd D A D 2 2 FNd (11.9) 2 4 F s d Nd v 2 (11.10) A
d
n
qd
ω
FNd
图11.4
得强度条件:
s d v2 s
(11.17 a)
动载荷:Pd K d Pst K d Q 动变形: d K d st 动应力:s d K d s st
对突然加于构件上的荷载有: h 0: K d 2
若已知开始冲击时刻冲击物自由落体速度为v,则
v2 Kd 1 1 g st (11.17b)
图 11.13
图11.12
因此弯曲正应力ζ随时间t 作周期性变化,如图11.12 (c)所示,即
如图11.13(a),齿轮啮合时齿根A点的弯曲 正应力ζ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其变化曲线如 图11.13(b)所示。
2.动能 T ,势能 V ,变形能 U,冲击前后应能量守恒:
) (冲击前) T1V1U1 T2 V2 U 2 (冲击后
最大冲击效应:当冲击后的动能为零时,即T2=0 而一个冲击力的变形能为:U2= PdΔ d /2
NEXT工程问题
问题:轴向自由落体冲击
冲击前:
动能T1 0 势能V1 Qh
1 1 2 d Qh Qd P Q d d 2 2 st
d st (1 1 2h ) st K d st
(11.15)
动荷系数
(11.16)
图11.7
因d st , 所以负号被舍去了
NEXT
讨论:
2h 动荷系数:K d 1 1 st
NEXT例
例11.4 重力G =l000 N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矩形截面 的悬臂梁上,如图11.8所示。已知b=120 mm, h=200 mm,H=40 mm,l=2 m,E=10 GPa,试计算 梁的最大正应力与最大挠度。
(1)动载荷系数的计算:
Gl 3 Δst 3EI 3 10 109 120 10 200 10
2F A g Aa l
F
ql 2
NEXT
2
故得杆件中点横截面上的弯矩
:
a l l 1 l 1 M F b q A g 1 b l 2 2 2 2 g 4
(11.2)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