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统考版2023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策略:热学课件
![统考版2023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策略:热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f7a72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bd.png)
答案:3 000次 解析:设可以供n次,则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0V0=np1V1 + p0′ V0、解得n=3 000 次
预测5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半圆形导热细玻璃管两端封闭且竖直 固定放置,内有一段对应60°圆心角的水银柱处于ab段内,水银柱两 端封闭着同种理想气体,此时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p0,右端气体压强 为2p0,环境初始温度为T0,现控制环境温度先缓慢升高再缓慢降低, 最终使水银柱静止于bc段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端为冷端,B端为热端 B.A端流出的气体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一定小于B端流出的 C.A端流出的气体内能一定大于B端流出的 D.该装置气体进出的过程满足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 二定律 E.该装置气体进出的过程既满足能量守恒定律,也满足热力学第 二定律
答案:ABE
(1)将环境温度缓慢升高,求B汽缸中的活塞刚到达汽缸底部时的温 度;
答案:43T0 解析:选第Ⅳ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在B汽缸中的活塞到达汽缸底部的过程中 发生等压变化:V0−T014V0=VT10,解得T1=43T0.
(2)将环境温度缓慢改变至2T0,然后用气泵从开口C向汽缸内缓慢注 入气体,求A汽缸中的活塞到达汽缸底部后,B汽缸内第Ⅳ部分气体 的压强.
第15讲 热学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1.必须注意的“三点” (1)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 m;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球体模型(适用于固体、液体),立方体模型(适用于气体). (3)晶体、非晶体的关键性区别为是否具有固定的熔点,只有单晶体 才可能具有各向异性. 2.必须弄清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理想气体没有分子势能) (1)分子力: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和斥 力均减小;分子间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均增大,但斥力总比引力变
预测5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半圆形导热细玻璃管两端封闭且竖直 固定放置,内有一段对应60°圆心角的水银柱处于ab段内,水银柱两 端封闭着同种理想气体,此时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p0,右端气体压强 为2p0,环境初始温度为T0,现控制环境温度先缓慢升高再缓慢降低, 最终使水银柱静止于bc段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端为冷端,B端为热端 B.A端流出的气体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一定小于B端流出的 C.A端流出的气体内能一定大于B端流出的 D.该装置气体进出的过程满足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 二定律 E.该装置气体进出的过程既满足能量守恒定律,也满足热力学第 二定律
答案:ABE
(1)将环境温度缓慢升高,求B汽缸中的活塞刚到达汽缸底部时的温 度;
答案:43T0 解析:选第Ⅳ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在B汽缸中的活塞到达汽缸底部的过程中 发生等压变化:V0−T014V0=VT10,解得T1=43T0.
(2)将环境温度缓慢改变至2T0,然后用气泵从开口C向汽缸内缓慢注 入气体,求A汽缸中的活塞到达汽缸底部后,B汽缸内第Ⅳ部分气体 的压强.
第15讲 热学
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固体与液体的性质 1.必须注意的“三点” (1)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 m;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球体模型(适用于固体、液体),立方体模型(适用于气体). (3)晶体、非晶体的关键性区别为是否具有固定的熔点,只有单晶体 才可能具有各向异性. 2.必须弄清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理想气体没有分子势能) (1)分子力: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和斥 力均减小;分子间距离减小,引力和斥力均增大,但斥力总比引力变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修正终结版)PPT课件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修正终结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a2f208fd0a79563d1e7211.png)
2015届高三物理
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
03.10.2020
交流内容
➢一、二轮复习备考对策 ➢二、具体实施方法
03.10.2020
贵州省兴义一中
一、二轮复习备考对策
➢1.构建知识网络,注意主干知识间的串联;
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够把 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 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出知 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贵州省兴义一中
一、二轮复习备考对策
➢1.构建知识网络,注意主干知识间的串联; ➢2.选题要精,讲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 ; ➢3.学法指导(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学法指导 ); ➢4.强化实验,注重实验设计、观察、操作和思
维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03.10.2020
贵州省兴义一中
实验注重基本实验能力,设计完成 实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查。在 实验的复习中要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 重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的原理,突 出实验的程序性和操作的规范性,要突 出实验思想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误差 分析方法的总结归纳,促进学生实验知 识技能的迁移,提高学生的实验应用能 力和创新能力。
03.10.2020
贵州省兴义一中
一、二轮复习备考对策
➢1.构建知识网络,注意主干知识间的串联; ➢2.选题要精,讲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 ;
03.10.2020
贵州省兴义一中
选题如何“精”?
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 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此外必须 紧扣考纲要求。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可谓 是模拟试题满天飞,如何样采用这些资料 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的分析,在 此基础上可在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 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尽量不 要用成套的原卷)。
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和方法
03.10.2020
交流内容
➢一、二轮复习备考对策 ➢二、具体实施方法
03.10.2020
贵州省兴义一中
一、二轮复习备考对策
➢1.构建知识网络,注意主干知识间的串联;
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够把 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 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出知 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贵州省兴义一中
一、二轮复习备考对策
➢1.构建知识网络,注意主干知识间的串联; ➢2.选题要精,讲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 ; ➢3.学法指导(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学法指导 ); ➢4.强化实验,注重实验设计、观察、操作和思
维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03.10.2020
贵州省兴义一中
实验注重基本实验能力,设计完成 实验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考查。在 实验的复习中要重视基本仪器的使用, 重视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的原理,突 出实验的程序性和操作的规范性,要突 出实验思想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误差 分析方法的总结归纳,促进学生实验知 识技能的迁移,提高学生的实验应用能 力和创新能力。
03.10.2020
贵州省兴义一中
一、二轮复习备考对策
➢1.构建知识网络,注意主干知识间的串联; ➢2.选题要精,讲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 ;
03.10.2020
贵州省兴义一中
选题如何“精”?
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 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此外必须 紧扣考纲要求。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可谓 是模拟试题满天飞,如何样采用这些资料 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的分析,在 此基础上可在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 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尽量不 要用成套的原卷)。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方法与策略(共17张PPT)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方法与策略(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9ce9e5c1c708a1294a4429.png)
(4)能分析相关事实和结论,提出并准确表述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有依据的假设;能制定科学 探究方案,选用合适的器材获得数据;能分析数据,发现其中规律,形成合理的结论,有已有的物理 知识进行解释;能撰写完整的 实验报告,对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进行交流与反思。
(5)能面对真实情景,从不同角度提出并准确表述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科学假设;能制定有一 定新意的科学探究方案,灵活选用合适的器材获得数据;能用多种方法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形成合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高三二轮复习 方法与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命题思路与考查方向
• 2005遴选和界定核心素养时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 复杂的、不明确的现实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 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 构化的(跨)学科知识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 动力系统,解决现实复杂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5)能清晰、系统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能综合所学的物理知识灵活 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基础性
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 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继而提出创造性见 解的能力与品格。“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理程与的结结果论,用已有物理知识作出科学解释体;现能创撰写新完性整规范的科学探究报告,交流、反思科学探究过
体现创新性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姜钢:
在命题中各学科应联系实际,深入探索考试的内容创新、形式 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 践,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姜钢
(5)能面对真实情景,从不同角度提出并准确表述可探究的物理问题,作出科学假设;能制定有一 定新意的科学探究方案,灵活选用合适的器材获得数据;能用多种方法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形成合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高三二轮复习 方法与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考命题思路与考查方向
• 2005遴选和界定核心素养时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 复杂的、不明确的现实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 式下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 构化的(跨)学科知识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 动力系统,解决现实复杂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5)能清晰、系统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能正确解释自然现象,能综合所学的物理知识灵活 解决实际问题
注重基础性
2.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 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继而提出创造性见 解的能力与品格。“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理程与的结结果论,用已有物理知识作出科学解释体;现能创撰写新完性整规范的科学探究报告,交流、反思科学探究过
体现创新性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姜钢:
在命题中各学科应联系实际,深入探索考试的内容创新、形式 创新、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 践,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姜钢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ppt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eed0ac0f01dc281e53af0c3.png)
A. 一直增大
什么样的运动是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这种情况?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一、准确认识和理解把握考试说明
如何看待这些题目?
(2011新课标)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μ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 如变池图阻。所器完示和成的电下电阻列路箱实。,验图步S和中骤S,中1分的A别0填是是空标单:准刀电双流掷表开,关R和0和单R刀N分开别μ关A 是,滑E是动电
点此播放视频
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我应该怎么走?
①高考考什么,复习就应指向什么 ②高考怎样考,复习就应怎样教学 ③教师应首先弄清考什么,怎样考
点此播放视频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考命题研究与教学改革研究》
“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简称GETS)
(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 (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 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 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 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 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
(一)高考考核目标与命题要求
高考命题一定要立足于此作为载体。 高考注重考查学科核心、主干知识, 注重考查物理学科能力,要有利于高校选 拔新生(学习潜能、科学素养)——高校 课程内容
一、准确认识和理解把握考试说明
方法学、科学素习养经是验指掌以学及握科学物的科理基思知本想识知和识方、法技等能;、 学习潜能是指学学会习物高理校方课法程应具有的学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 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 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 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 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建议.ppt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备考建议.ppt](https://img.taocdn.com/s3/m/fafab48316fc700aba68fc47.png)
性),提高预判能力和思维的严密性; 分解列式,组合求解,简化解题过程; 重视数学计算的准确性,把会做的题完整做对。 第4讲 计算题技巧.ppt
规范答题的总体原则与基本要素
总体原则: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密, 语言规范且具有学科特色,文字要简洁,字母符号 要规范且符合学科习惯。答题时表述的详略原则是 物理方面要详,数学方面要略。书写方面,字迹要 清楚,能单独辨认。题解要分行写出,方程要单列 一行。绝不能连续写下去,将方程、答案淹没在文 字之中。
精细化原则:时间——精打细算(分秒必争);习题——精挑细 选、精工细作(筛选、分类、组合、拓展、提炼—跳出题海); 应试指导——精雕细刻(精确定位—盲而错、疑而错、会而错; 量身打造)
实战性原则:通过教学重心下移和定时定量训练,提高学生的实 战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
协作性原则:提高团队协作意识,通过组建班级共同体、学科共 同体、综合共同体,促进上线率的整体提升。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3.ppt
2、对二轮复习习题课的要求
通过对习题的精选、分类、组合、拓展、提炼等手段, 体现层次性和系列性,体现对基本解题方法、步骤的 再现和强化,体现对思维过程的再现和规范解题的指 导、示范,重视对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以点带面、借题发挥。充 分挖掘、发挥每道题的价值,努力做到保质保量—— 老师下海,将学生托出题海 。习题教学五重奏.doc
选考专题 目录.pps
方案二:根据山东高考的重点题型设置专题,侧 重于对重要考点的强化训练和对难点的有效突破
力学多物体、多过程问题(三种重要运动形式和常见作用力;动力学 的两类基本问题及相关特例;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在力学多物体、 多过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
规范答题的总体原则与基本要素
总体原则: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密, 语言规范且具有学科特色,文字要简洁,字母符号 要规范且符合学科习惯。答题时表述的详略原则是 物理方面要详,数学方面要略。书写方面,字迹要 清楚,能单独辨认。题解要分行写出,方程要单列 一行。绝不能连续写下去,将方程、答案淹没在文 字之中。
精细化原则:时间——精打细算(分秒必争);习题——精挑细 选、精工细作(筛选、分类、组合、拓展、提炼—跳出题海); 应试指导——精雕细刻(精确定位—盲而错、疑而错、会而错; 量身打造)
实战性原则:通过教学重心下移和定时定量训练,提高学生的实 战能力和单兵作战能力。
协作性原则:提高团队协作意识,通过组建班级共同体、学科共 同体、综合共同体,促进上线率的整体提升。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3.ppt
2、对二轮复习习题课的要求
通过对习题的精选、分类、组合、拓展、提炼等手段, 体现层次性和系列性,体现对基本解题方法、步骤的 再现和强化,体现对思维过程的再现和规范解题的指 导、示范,重视对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以点带面、借题发挥。充 分挖掘、发挥每道题的价值,努力做到保质保量—— 老师下海,将学生托出题海 。习题教学五重奏.doc
选考专题 目录.pps
方案二:根据山东高考的重点题型设置专题,侧 重于对重要考点的强化训练和对难点的有效突破
力学多物体、多过程问题(三种重要运动形式和常见作用力;动力学 的两类基本问题及相关特例;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在力学多物体、 多过程问题中的综合应用)
2024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电磁感应
![2024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课件:+电磁感应](https://img.taocdn.com/s3/m/fba3467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0.png)
【考向】自感、互感
A.如图甲,人造地球卫星经过地面跟踪站上空,地面接收到信号频 率先增大后减小 B.如图乙,A、B两灯均发亮,若断开开关,A灯和B灯都会立即熄灭 C.如图丙,高频感应炉是利用炉外线圈产生的热量使炉内的金属熔 化 D.如图丁,利用该装置验证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皮带 连接的两个塔轮半径相同
A.线圈abcd中的电流方向为顺时针B.线圈abcd中的电流
方向为逆时针C.线圈abcd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与车前行方向
一致D.线圈abcd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与车前行方向相反
【答案】BC 【详解】AB.当汽车保险杠撞上前面的障碍物C时,电磁缓冲器是磁场相对于保 险杠上的线圈运动,可以反过来以磁场为参考系,则保险杠上的线圈abcd相对于 磁场反方向运动,根据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可知线圈abcd中的电流方向为逆时 针,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左手定则可知bc边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与车前行方向一致,故C正确,D 错误。故选BC。
二、网络构建、知识梳理
“三个定则”“一个定律”的比较
名称 电流的磁效应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磁感应
应用的定则或定律 安培定则 左手定则 右手定则 楞次定律
基本现象 运动电荷、电流产生磁场 磁场对运动电荷、电流有作用力 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闭合回路磁通量变化
自感、互感问题
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的比较
B.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为 k S1 2S2
C.定值电阻两端的电流大小为 k S1 S2
D.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Rk
S1
R
2S2
r
Rr
例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根相距0.5m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和PQ, 它们的电阻可忽略不计,在M和P之间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导体棒ab长 L=0.5m,其电阻为r,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 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4T,现使ab以=10m/s的速度向左做匀速运动.
高考物理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课件考场策略(共21张PPT)图片版
![高考物理二轮(人教版)专题复习课件考场策略(共21张PPT)图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0cda05c5da50e2524d7f73.png)
考场策略
高考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等智力因素的角逐, 更是意志、 心理、 情感、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竞赛.考生一旦进入考场,智力因素 水平其实已定量,此时如何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使智力水平得 以更好地发挥而不受抑制便成为高考取胜的关键.以下策略供同 学们参考:
1.从容应对 (1)考生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心态, 实事求是地确定 自己的高考目标.一般来说,根据模拟考试的考分确定高考成绩 的期望值.目标过高,会因难以达到而焦虑;目标太低,又会影 响潜能的发挥.所以一定要正确评估自己,而不能盲目乐观,更 不能低估自己,这时树立必胜信心,使自己始终处于自信而不自 满,自尊而不自负的心理状态,是防止“晕场”的有力保证.二 是不要攀比.每个考生的实力与心态不一样,所确定的高考期望
5.细准审题 考试时审错了题意可以说是最大的遗憾. 为了审好题, 可按 下面的措施去做:“眼看”、“手画”、“脑思”. (1)“眼看”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例如选择题,就要看清 是选正确的选项还是选不正确的选项, 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 其 次要看题述文字和附图, 特别是题中的关键字词. 这一点要特别 注意, 一字之差, 离题万里. 题述中的关键词语包括研究的对象、 讨论的过程、题设的条件、始末的状态等.计算题读题时要和图 相配合,重要的语句可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2)“手画”就是根据题述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画出示意 图(或轨迹图或运动图象),在图上标明已知条件、待求量等. (3)“脑思”就是在审题时一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 排除干扰 因素;二要分析题述中包含哪些物理过程,这些过程如何衔接, 要思考哪个过程可以套用哪个物理模型,可以应用哪些物理规 律,可以列出哪些方程.
增强信心,能确保自己水平的正常发挥.先难后易不可取.有的 同学认为刚开考头脑清醒,先把难题攻克了,解答简单题就容易 了. 殊不知, 难题的性价比(得分与所花时间的比值)是最低的. 更 何况万一没有攻克难题, 就连容易题也没时间做了. 因此高考时, 不要先做难题,否则可能会越做越紧张、越没信心,从而导致发 挥失常.
高考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等智力因素的角逐, 更是意志、 心理、 情感、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竞赛.考生一旦进入考场,智力因素 水平其实已定量,此时如何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使智力水平得 以更好地发挥而不受抑制便成为高考取胜的关键.以下策略供同 学们参考:
1.从容应对 (1)考生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心态, 实事求是地确定 自己的高考目标.一般来说,根据模拟考试的考分确定高考成绩 的期望值.目标过高,会因难以达到而焦虑;目标太低,又会影 响潜能的发挥.所以一定要正确评估自己,而不能盲目乐观,更 不能低估自己,这时树立必胜信心,使自己始终处于自信而不自 满,自尊而不自负的心理状态,是防止“晕场”的有力保证.二 是不要攀比.每个考生的实力与心态不一样,所确定的高考期望
5.细准审题 考试时审错了题意可以说是最大的遗憾. 为了审好题, 可按 下面的措施去做:“眼看”、“手画”、“脑思”. (1)“眼看”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例如选择题,就要看清 是选正确的选项还是选不正确的选项, 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 其 次要看题述文字和附图, 特别是题中的关键字词. 这一点要特别 注意, 一字之差, 离题万里. 题述中的关键词语包括研究的对象、 讨论的过程、题设的条件、始末的状态等.计算题读题时要和图 相配合,重要的语句可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2)“手画”就是根据题述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画出示意 图(或轨迹图或运动图象),在图上标明已知条件、待求量等. (3)“脑思”就是在审题时一要注意挖掘隐含条件, 排除干扰 因素;二要分析题述中包含哪些物理过程,这些过程如何衔接, 要思考哪个过程可以套用哪个物理模型,可以应用哪些物理规 律,可以列出哪些方程.
增强信心,能确保自己水平的正常发挥.先难后易不可取.有的 同学认为刚开考头脑清醒,先把难题攻克了,解答简单题就容易 了. 殊不知, 难题的性价比(得分与所花时间的比值)是最低的. 更 何况万一没有攻克难题, 就连容易题也没时间做了. 因此高考时, 不要先做难题,否则可能会越做越紧张、越没信心,从而导致发 挥失常.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PPT课件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c9f8905901020207409cb8.png)
五、常用形式:专题复习
② 专题的设计 专题复习的例题设 ●例题内容应该跟主题吻合、贴切,因而需要改造,
而不是简单挪用 ●例题应渗透着各种解题素质的提高
五、常用形式:专题复习
② 专题的设计 专题复习的例题设计
一个“电场综合问题”的例题设计
六、几点建议
1、认真研究考纲、考试说明和高考物理题,把准复 习方向 要认真研究考纲和近几年全国及其他省市的高考
理科综合的物理试题,知道物理科新考纲与往年有哪 些不同;知道物理科各大题主要考查哪些知识点和内 容;知道近几年物理科考查的热点题型有哪些;了解 物理实验题已经考了哪些知识点,今年可能会考哪些 内容;了解今年物理计算题的热点内容;知道物理科 各种题型的难度和注意控制难度。
② 专题的设计
专题中“内容要点”的设计
物体的平衡专题复习要点
①涉及各种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 场力;
②展现在重力场、电场、磁场中各平衡态:静止 状态、匀速运动、缓慢移动;
③渗透典型方法:正交分解法,整体隔离法,动 态矢量图解法等。
另外还可考虑形式上的层次性,分别选择二力平 衡、三力平衡、多力平衡的情形。
四、任务与目标
3、强化指导:通过必要的定时训练和模拟演 练,加强审题、解题指导,纠正不良解题 习惯,进行规范答题训练,确保会做的题 不丢分;充分利用试卷讲评课进行应试策 略指导,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提高得分 能力。
四、任务与目标
二轮复习中应突出三大版块
知识板块:以小综合为主,不求大而全 方法板块:以基本方法为主,不哗众取宠 实验板块:以设计探究为主,不纸上谈兵
2、计算题专项复习 (1)通过该专题突出重点和热点。 (2)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树 立学生解决计算题的信心。 (3)重点强化:力学的多过程问题;电磁的 分离场问题;电磁的混合场问题;电磁感应 与电路结合的问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C
• 2.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它在半径为r2的 预定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此先将卫 星发射到半径为r1的近地暂行轨道上绕地球做匀 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A点,使卫星速度增
加,从而使卫星进入一个椭圆的转移轨道上,当 卫星到达转移轨道的远地点B时,再次改变卫星 速度,使它进入预定轨道运行,试求卫星从A点 到B点所需的时间.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大小为g,地球的半径为R.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之我见
2011年3月3日
高考第二轮复习的目的
• 帮助学生将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 系统化,把所学知识连成线,织成 网,梳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同时,能够熟练运用 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为最后冲刺做准备。
特别重视专题组合的研究
• 每一个专题都要做到: 既能够解决第一轮复习遗留的问题, 又能为熟练应用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打下扎实可靠的基础。
• 3.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MN和x轴之间有平 行于y轴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 y轴上离坐标原点4L的A点处有一电子枪,可以沿 +x方向射出速度为v0的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 e).如果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电子将做匀速直 线运动.如果撤去电场,只保留磁场,电子将从x 轴上距坐标原点3L的C点离开磁场.不计重力的 影响,求:
• 专题组合多种多样,我的十个专题 组合是:
1、力和运动 2、功和能 3、电场磁场复合场 4、电路和电磁感应 5、振动和波 6、光学 7、解题常用方法 8、图象 9、选考模块 10、实验
加强对专题组合知识的组合研究
力和运动专题
•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电场力、磁场力
• 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 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 简谐运动及一般的曲线运动
(b)
• 4.(2009·山东理综)如图甲所示,建立xOy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Q垂直于y轴且关 于x轴对称,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l,在第一、四象限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轴向右连续发射质量为m、电量 为+q、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0~3t0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 电压(不考虑极板边缘的影响).已知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t0时刻经 极板边缘射入磁场.上述m、q、l、t0、B为已知量.(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 极板间的情况)
用
匀速圆周运动
(a大小不变,方向垂 直于v,始终指向圆心)
v= ω= a= a=ω2r
下
物
体
的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天体运动
运
动
GM r2 m mvr2mr2m4T22r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合力的大小与 方向均在变化
F= —kx
合外力沿半径 的方向的分力 提供向心力
简谐运动
轨迹是圆
轨迹不是圆 的曲线
•
r•
r
1
2
•
A
•
B
3.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
行了讨论。如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的质点, 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 绳与竖直方向夹角 =530,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
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重力加速度
• 力与运动的联系
恒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的知能建构
恒力 作用 下物 体的 运 动
恒力 与初 速度 在一 条直 线 上
匀变速 直线运 动
vs=t=vvo0t++a12t at2 vt2-v02=2as v = v1 v2
2
Δs=aT2
匀速直线运动
a=0
v0=0
va0==g0
va0=->g0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
此类问题往往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和牛 顿第二定律求解
此类问题往往应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 恒定律求解
• 1.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滑环套在水平放置且足够长的 粗糙绝缘杆上,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 中.现给环施以一个水平向右的冲量,使其运动,则滑 环在杆上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
A.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B.一直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 C.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D.一直做匀速运动
• (1)磁感应强度B和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 (2)如果撤去磁场,只保留电场,电子将从D点(图 中未标出)离开电场,求D点的坐标;
• (3)电子通过D点时的动能.
1 2
【解析】 (1)只有磁场时,电子运动轨迹如图(a)所示,
v 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Bev0=m
0
R
2
(a)
由几何关系:
R2=(3L)2+(4L-R)2,
g 10m/ s2 sin53 0.8
cos530.6
(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
(2)f若2 绳7长00lN=2,m求, 选选手手摆落到入最水高中点的时深松度手d落入;手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f1 800N ,平均阻力
(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 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 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 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
(1)求电压U0的大小 . (2)求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3)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5、如图所示,abcd为静止于水平面上宽度为L而长度甚 长的U形金属滑轨,bc连接有电阻R,其他部分电阻不计,ef 为一可在滑轨平面上滑动,质量为m的均匀金属棒,一匀强
求出B= 8 mv 0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5 eL
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时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Ee=Bev0,
求出E=
, 8 mv
2 0
25 eL
沿y轴负方向
. (2)只有电场时,电子从MN上的D点离开电场,如图(b)所示,
设D点横坐标为x,x=v0t,2L=t2, 求(求3)出出从DEAk点点D=的到横D5570 点坐m,v标02由为. 动x=能L定≈3理.5EL,e·纵2L坐=标Ek为D-y=12 6mLv.02,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恒力与 初速度 不在一 条直线 上
匀变速曲线 运动
vo水平 a=g
vo⊥E
平抛运 动
x=vot y=gt2
类平抛运动(带电 粒子在匀强电场中 的运动)Biblioteka 变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的知能建构
洛仑兹力 提供向心 力
v2 qvB m
R R mv
Bq T 2m
Bq
变
力
作
力的大小不变而方 向总是与速度垂直
• 2.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它在半径为r2的 预定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为此先将卫 星发射到半径为r1的近地暂行轨道上绕地球做匀 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在A点,使卫星速度增
加,从而使卫星进入一个椭圆的转移轨道上,当 卫星到达转移轨道的远地点B时,再次改变卫星 速度,使它进入预定轨道运行,试求卫星从A点 到B点所需的时间.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大小为g,地球的半径为R.
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之我见
2011年3月3日
高考第二轮复习的目的
• 帮助学生将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 系统化,把所学知识连成线,织成 网,梳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同时,能够熟练运用 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为最后冲刺做准备。
特别重视专题组合的研究
• 每一个专题都要做到: 既能够解决第一轮复习遗留的问题, 又能为熟练应用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打下扎实可靠的基础。
• 3.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MN和x轴之间有平 行于y轴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 y轴上离坐标原点4L的A点处有一电子枪,可以沿 +x方向射出速度为v0的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 e).如果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电子将做匀速直 线运动.如果撤去电场,只保留磁场,电子将从x 轴上距坐标原点3L的C点离开磁场.不计重力的 影响,求:
• 专题组合多种多样,我的十个专题 组合是:
1、力和运动 2、功和能 3、电场磁场复合场 4、电路和电磁感应 5、振动和波 6、光学 7、解题常用方法 8、图象 9、选考模块 10、实验
加强对专题组合知识的组合研究
力和运动专题
•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电场力、磁场力
• 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 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 简谐运动及一般的曲线运动
(b)
• 4.(2009·山东理综)如图甲所示,建立xOy坐标系.两平行极板P、Q垂直于y轴且关 于x轴对称,极板长度和板间距均为l,在第一、四象限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位于极板左侧的粒子源沿x轴向右连续发射质量为m、电量 为+q、速度相同、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在0~3t0时间内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所示的 电压(不考虑极板边缘的影响).已知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恰好在t0时刻经 极板边缘射入磁场.上述m、q、l、t0、B为已知量.(不考虑粒子间相互影响及返回 极板间的情况)
用
匀速圆周运动
(a大小不变,方向垂 直于v,始终指向圆心)
v= ω= a= a=ω2r
下
物
体
的
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天体运动
运
动
GM r2 m mvr2mr2m4T22r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合力的大小与 方向均在变化
F= —kx
合外力沿半径 的方向的分力 提供向心力
简谐运动
轨迹是圆
轨迹不是圆 的曲线
•
r•
r
1
2
•
A
•
B
3.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
行了讨论。如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的质点, 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 绳与竖直方向夹角 =530,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
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重力加速度
• 力与运动的联系
恒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的知能建构
恒力 作用 下物 体的 运 动
恒力 与初 速度 在一 条直 线 上
匀变速 直线运 动
vs=t=vvo0t++a12t at2 vt2-v02=2as v = v1 v2
2
Δs=aT2
匀速直线运动
a=0
v0=0
va0==g0
va0=->g0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
此类问题往往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和牛 顿第二定律求解
此类问题往往应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 恒定律求解
• 1.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滑环套在水平放置且足够长的 粗糙绝缘杆上,整个装置处于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 中.现给环施以一个水平向右的冲量,使其运动,则滑 环在杆上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
A.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B.一直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 C.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D.一直做匀速运动
• (1)磁感应强度B和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 (2)如果撤去磁场,只保留电场,电子将从D点(图 中未标出)离开电场,求D点的坐标;
• (3)电子通过D点时的动能.
1 2
【解析】 (1)只有磁场时,电子运动轨迹如图(a)所示,
v 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Bev0=m
0
R
2
(a)
由几何关系:
R2=(3L)2+(4L-R)2,
g 10m/ s2 sin53 0.8
cos530.6
(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
(2)f若2 绳7长00lN=2,m求, 选选手手摆落到入最水高中点的时深松度手d落入;手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f1 800N ,平均阻力
(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 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 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 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
(1)求电压U0的大小 . (2)求t0时刻进入两板间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3)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5、如图所示,abcd为静止于水平面上宽度为L而长度甚 长的U形金属滑轨,bc连接有电阻R,其他部分电阻不计,ef 为一可在滑轨平面上滑动,质量为m的均匀金属棒,一匀强
求出B= 8 mv 0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5 eL
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时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Ee=Bev0,
求出E=
, 8 mv
2 0
25 eL
沿y轴负方向
. (2)只有电场时,电子从MN上的D点离开电场,如图(b)所示,
设D点横坐标为x,x=v0t,2L=t2, 求(求3)出出从DEAk点点D=的到横D5570 点坐m,v标02由为. 动x=能L定≈3理.5EL,e·纵2L坐=标Ek为D-y=12 6mLv.02,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恒力与 初速度 不在一 条直线 上
匀变速曲线 运动
vo水平 a=g
vo⊥E
平抛运 动
x=vot y=gt2
类平抛运动(带电 粒子在匀强电场中 的运动)Biblioteka 变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的知能建构
洛仑兹力 提供向心 力
v2 qvB m
R R mv
Bq T 2m
Bq
变
力
作
力的大小不变而方 向总是与速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