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教案

合集下载

新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

新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

新高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
年级:高中
时间:3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有机分子的命名方法。

3. 熟练进行有机分子的结构推导和化学反应的预测。

教学内容:
1.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介绍
2. 有机分子的命名方法
3. 有机分子的结构推导和化学反应的预测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介绍
1. 介绍有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讲解有机分子的结构特点和碳原子的杂化方式。

3. 分类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及其代表性分子结构。

第二课时:有机分子的命名方法
1. 讲解有机物的命名规则和系统。

2. 演示有机分子的命名方法及其应用。

3. 练习有机物的命名,帮助学生掌握命名规则。

第三课时:有机分子的结构推导和化学反应的预测
1. 演示有机分子结构推导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有机分子的常见化学反应及其预测规律。

3. 利用案例分析和实例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分子的结构推导和化学反应的预测。

教学方法:
1. 讲授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案例进行知识传授。

2. 示范演练,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有机化学知识。

3.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互动,促进学习效果。

教学评估:
1. 完成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命名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对有机分子结构推导和化学反应预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堂互动和提问,了解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质量。

2024版《有机化学》课程教案

2024版《有机化学》课程教案

《有机化学》课程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烃类化合物性质与反应机理探讨•芳香族化合物性质与反应机理探讨•含氧官能团化合物性质与反应机理探讨•含氮官能团化合物性质与反应机理探讨•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简介01课程介绍与目标有机化学定义及发展历程有机化学定义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合成、反应机理及其应用的科学。

发展历程从18世纪开始,随着化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有机化学逐渐从无机化学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反应机理和合成方法。

能力目标具备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和实施有机化学实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材选用及参考书目教材选用《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参考书目《有机化学》(胡宏纹编)、《有机合成化学》(王积涛编)等。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最新的有机化学研究论文和专著,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02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形成不同的电子构型。

化学键原子间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形成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键合方式共价键可分为单键、双键和三键,分别对应σ键和π键的形成。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合方式030201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合物分子组成的式子,如C2H6O 。

分子式用短线表示原子间连接方式的式子,可分为结构简式和结构式两种。

结构式根据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采用系统命名法或习惯命名法进行命名。

命名规则分子式、结构式及命名规则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同分异构现象由于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方式称为构象。

构象研究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及其引起的化学性质差异,包括手性、对称性和构象等概念。

立体化学基础不能与其镜像重合的分子称为手性分子,具有旋光性。

手性分子分子中若存在对称元素(如对称轴、对称面等),则分子具有对称性。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大学有机化学2. 章节:第一章有机化学基本概念3. 课时:2学时4. 教学目标:a. 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b.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c.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a. 系统命名法b. 习惯命名法c. 俗名命名法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a. 碳原子的成键特性b. 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c.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有机化学在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命名原则和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 互动:提问学生有关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命名原则,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命名原则和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2. 互动法:提问学生,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帮助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命名原则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

3. 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大学有机化学教案2. 章节:第六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3. 课时:4学时4. 教学目标:a. 理解有机化合物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b. 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c. 了解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七、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合成反应的原理2.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a. 加成反应b. 消除反应c. 取代反应d. 缩合反应3. 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a. 酸催化剂b. 碱催化剂c. 酶催化剂d. 温度和压力对反应的影响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有机化合物合成反应在生活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有机化学教案第一章:有机化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

3. 熟悉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

3. 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4.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典型的有机化合物,让学生熟悉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有机化学基础》等。

2. 投影仪或白板: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和反应方程式。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的理解。

2. 练习题:布置有关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的练习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3.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教学内容: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2. 实验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性质实验,让学生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的理解。

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参:《有机化学基础》等。

2. 实验器材: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性质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的理解。

2. 练习题:布置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的练习题,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有机化学反应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2. 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

3. 熟悉有机化学反应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2. 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

3. 有机化学反应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机理,引导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应用。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第一章:有机化学导论1.1 有机化学的概念与发展历史1.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与分类1.3 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技能1.4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第二章:烷烃与卤代烃2.1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2.2 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2.3 烷烃与卤代烃的反应2.4 烷烃与卤代烃的制备方法第三章:烯烃与炔烃3.1 烯烃的结构与性质3.2 炔烃的结构与性质3.3 烯烃与炔烃的反应3.4 烯烃与炔烃的制备方法第四章:立体化学4.1 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4.2 手性碳原子与对映异构体4.3 立体化学的构型与构象4.4 立体化学的反应与合成第五章:醇、酚与醚5.1 醇的结构与性质5.2 酚的结构与性质5.3 醚的结构与性质5.4 醇、酚与醚的反应与合成第六章:羧酸与酮6.1 羧酸的结构与性质6.2 酮的结构与性质6.3 羧酸与酮的反应6.4 羧酸与酮的制备方法第七章:糖类与脂肪7.1 糖类的结构与分类7.2 糖的代谢与合成7.3 脂肪的结构与性质7.4 脂肪的代谢与合成第八章:氨基酸与蛋白质8.1 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8.2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8.3 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8.4 蛋白质的制备与性质研究第九章:杂环化合物9.1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9.2 杂环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9.3 杂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9.4 杂环化合物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第十章:有机合成反应10.1 有机合成的策略与方法10.2 碳碳键的形成与断裂反应10.3 官能团转换与修饰反应10.4 有机合成反应的调控与应用第十一章:天然有机化合物11.1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与分布11.2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11.3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11.4 天然有机化合物在药物与食品中的应用第十二章:有机金属化学12.1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12.2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与合成12.3 有机金属化合物在催化与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2.4 有机金属化学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第十三章:有机光电材料13.1 有机光电材料的结构与性质13.2 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与表征13.3 有机光电材料在器件中的应用13.4 有机光电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第十四章:环境有机化学14.1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来源与迁移14.2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检测14.3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与降解14.4 环境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与未来挑战第十五章:有机化学实验15.1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安全15.2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实验15.3 有机化学实验的设计与评价15.4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2. 烷烃、卤代烃、烯烃、炔烃的结构与性质3. 立体化学、醇、酚、醚的反应与合成4. 羧酸、酮、糖类、脂肪的结构与代谢5. 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与功能6.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反应7.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与提取8.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反应与应用9. 有机光电材料的结构、制备与器件应用10.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分析与处理11. 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设计与评价难点:1. 立体化学中的手性碳原子与对映异构体2. 有机金属化学的结构与反应机理3. 有机光电材料的制备与器件制作4. 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与处理技术5. 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操作与问题解决。

有机化学教案

有机化学教案

有机化学教课方案【篇一:人教版有机化学教课方案】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 1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照和原则。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领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课要点 :认识常有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教课难点 : 认识常有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教课过程【引入】经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先有机物是指有活力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获得的,直到1828 年,德国科学家维勒有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经过加热能够直接转变成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观点遇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观点——世界上绝大部分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物自己有着特定的化学构成和构造,致使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别性。

研究有机物的构成、构造、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认识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师:有机物从构造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依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应有机物特征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 ch3 -ch2 - ch2 - ch2 -ch3 )有机化合物)环状化合物)【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随堂练习】按官能团的不一样能够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你能指出以下有机物的类型吗?【小结】本节课我们要掌握的要点就是认识常有的官能团,能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构造特色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色,同分异构现象。

2、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培育思想的有序性、逻辑性、谨慎性。

教课要点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色;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郑大贵《有机化学》教案

郑大贵《有机化学》教案

03
外消旋体拆分法
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外消旋体拆分为单一的对映异构体。这种方法适
用于外消旋体易于获得且拆分条件温和的情况。
立体选择性合成实例分析
1 2
烯烃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通过不对称催化氢化、不对称环氧化等反应实现 烯烃的立体选择性合成,可以得到具有高立体选 择性的产物。
酮的不对称还原
利用手性催化剂或手性配体实现酮的不对称还原 ,可以得到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醇类化合物。
学过程遵循Zaitsev规则或 Hoffmann规则。
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及实例分析
自由基取代反应定义
反应机理
自由基进攻有机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或 基团,引发一系列自由基链式反应, 最终生成取代产物的反应。
自由基取代反应通常包括链引发、链 传递和链终止三个步骤。链引发阶段 产生自由基,链传递阶段自由基进攻 底物生成新的自由基和产物,链终止 阶段自由基之间结合生成稳定分子。
天然产物全合成策略与方法
01
02
03
逆合成分析
从目标分子出发,逆向拆 解成简单的前体或砌块。
合成路线设计
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如 汇聚式合成、线性合成等 。
关键反应与策略
运用创新性的反应和方法 ,如金属有机反应、不对 称合成等。
典型天然产物全合成案例分析
紫杉醇全合成
通过多步有机合成反应, 成功合成抗癌药物紫杉醇 。
实例分析
以卤代烃的态后,卤原子离去,生成醇和 卤化氢。
消除反应机理及实例分析
消除反应定义
有机分子中两个基团或原子同时 离去,生成不饱和键的反应。
反应机理
消除反应通常涉及底物中的离去 基团和相邻基团的协同作用,形
成不饱和键。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多场合)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多场合)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2.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有机化学实验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和鉴定等。

2.实验仪器的使用:介绍实验室常用的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如试管、烧杯、蒸馏器等,并演示其正确使用方法。

3.实验操作步骤:讲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如加热、冷却、搅拌等,并演示其正确操作方法。

4.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准确记录,包括实验数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等。

5.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通过讲解和示例,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演示实验仪器的使用:现场演示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讲解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讲解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并进行示范操作。

5.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准确记录,强调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6.实验设计与实验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7.总结与反思:总结实验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反思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估其掌握程度。

2.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记录的规范性: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评估其准确性和规范性。

3.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的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方面的表现,包括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的深度等。

《有机化学》教案

《有机化学》教案

《有机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结构、性质、反应及其应用;(3)能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科学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反应、无机反应、有机合成、有机分析等。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根据碳骨架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根据官能团的不同,有机化合物可分为醇、酚、醚、醛、酮、羧酸、酯等。

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

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等。

5.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6.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聚合反应等。

7.有机合成:逆合成法、格林尼亚反应、霍夫曼降解、威廉姆森合成等。

8.有机分析:色谱法、光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2.演示法: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模型、实验操作等。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有机化学实验,培养实验技能。

4.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发现有机化学知识。

5.案例分析法:分析有机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作业完成等方面的表现。

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等有机化学教案(精选)

高等有机化学教案(精选)

高等有机化学教案(精选)高等有机化学教案篇1学问目标1、常识性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及性质上的一些共同特点,能够推断生活中的有机物;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物理性质及其可燃性。

2、了解酒精学名、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重要应用;辨别甲醇及乙醇性质的异同,熟悉甲醇的毒性;常识性介绍醋酸。

3、常识性介绍煤和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力量目标1、同学探究甲烷的元素组成化学式的过程中,了解科学创造的过程和方法:发觉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实施方案结果分析得出成果,培育同学的试验力量和思维力量。

2、提高同学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3、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

情感目标1、通过古代对自然气、沼气的利用,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联系甲烷燃烧放热,说明甲烷可作重要能源以及对农村进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介绍我国在酿酒造醋工艺方面的重大创造和悠久历史,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树立环保意识、能源意识。

教学建议关于甲烷的教学材料分析:化学科学的进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熟悉,促进了社会的进展。

但某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进展,因而关心同学正确熟悉化学与社会进展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甲烷是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含碳化合物以后又一种含碳化合物,所不同的是,甲烷属于有机物。

有机物学问的增加,是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特点。

甲烷作为一种简洁的有机物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同学却未必留意到它的存在、它在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更难与化学联系在一起。

因此经过提示,极易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同时甲烷的广泛存在,使同学简单收集到相关资料,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本节教学材料分成"有机化合物'、"甲烷'两部分,甲烷是重点,有机物的应用是选学材料。

前一部分着重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初步概念。

教学材料在列举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碳化合物后,又列举了蔗糖、淀粉、蛋白质等另一类含碳化合物,使同学对这两类含碳化合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有机化学绪论教案

有机化学绪论教案

有机化学绪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程。

2、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3、帮助学生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

(2)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难点(1)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演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化学世界——有机化学。

在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去超市买水果,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水果,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香蕉、紫莹莹的葡萄。

我就在想,这些水果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气味和口感呢?其实啊,这背后都隐藏着有机化学的奥秘。

比如苹果中的维生素 C、香蕉中的淀粉、葡萄中的葡萄糖,它们可都是有机化合物。

那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又研究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二)讲授新课1、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那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简单来说,有机化合物就是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因为它们的性质和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数量庞大有机化合物的数量非常多,远远超过无机化合物。

这是因为碳原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相互连接,形成各种各样的结构。

(2)结构复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不仅有链状结构,还有环状结构,甚至还有立体结构。

(3)容易燃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容易燃烧,这是因为它们含有碳和氢等元素。

(4)溶解性多样有的有机化合物能溶于水,有的则不能,这取决于它们的分子结构。

3、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1)早期阶段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有机物质,比如酿酒、制醋等。

但那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化学原理。

(2)经典有机化学时期到了 19 世纪,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系统地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有机化学教案范文

有机化学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有机化学教案范文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3.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4. 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4.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命名方法、结构和性质、反应类型等知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反应类型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学素材等2. 投影仪、白板、黑板等教学设备3. 教学用具(如模型、挂图等)二、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有机化合物知识,如糖、脂肪、蛋白质等2. 提问:什么是有机化学?为什么有机化合物重要?Step 2:讲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讲解有机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2. 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如碳原子成键多样性、有机化合物的复杂性等Step 3: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10分钟)1. 讲解烷烃的命名方法,如系统命名法、习惯命名法等2. 举例讲解其他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如烯烃、炔烃、醇、醚等Step 4: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0分钟)1.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如碳原子成键方式、空间构型等2. 讲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如反应活性、稳定性、官能团等Step 5: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讲内容,强调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命名方法、结构和性质等知识点2. 布置作业:请学生完成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练习题六、教案实施与评价1. 教学活动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

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023有机化学教案10篇

2023有机化学教案10篇

2023有机化学教案10篇有机化学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复习有机合成,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的官能团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反应条件、合成路线的选择或设计。

会组合多个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合成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迁移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精选例题,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利用已学的知识,通过各种方法合成人们需要的物质,使知识为人类服务,达到对学生渗透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教育。

科学品质:激发兴趣和科学情感;培养求实、创新、探索的精神与品质。

科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解题关键,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方法的教育,学会抓主要矛盾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

重点、难点学会寻找有机合成题的突破口。

学会利用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寻找合成路线的'最佳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有机反应的类型,与有机物合成有关的重要反应规律有哪几点呢?【追问】每一规律的反应机理是什么?(对学生们的回答评价后,提出问题)【投影】①双键断裂一个的原因是什么?②哪种类型的醇不能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醛或酮?③哪种类型的醉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生成烯烃?④酯化反应的机理是什么?⑤什么样的物质可以发生成环反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或补充。

学生活动思考、回忆后,回答:共5点。

①双键的加成和加聚;②醇和卤代烃的消去反应;③醇的氧化反应;④酯的生成和水解及肽键的生成和水解;⑤有机物成环反应。

讨论后,回答。

积极思考,认真讨论,踊跃发言。

答:①双键的键能不是单键键能的两倍,而是比两倍略少。

因此,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使双键里的一个键断裂。

②跟-OH相连的碳原子与3个碳原子相连的醇一般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③所在羟基碳原子若没有相邻的碳原子(如CH3OH)或相邻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如(CH3)3CCH2OH]的醇(或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生成不饱和烃;④酯化反应的机理是:羧酸脱羟基,醇脱氢。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教案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教案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1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1.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1.5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第二章烃2.1烷烃2.2烯烃2.3炔烃2.4芳香烃第三章烃的衍生物3.1卤代烃3.2醇3.3醚3.4酚3.5醛和酮3.6羧酸3.7酰胺第四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4.1糖类4.2油脂4.3蛋白质第五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5.1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5.2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5.3常见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过程】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1有机化合物的特点通过举例介绍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如碳的多样性、有机化合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如烃、烃的衍生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等。

1.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如系统命名法、习惯命名法等。

1.4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模型、图片等形式,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如碳原子的四面体结构、官能团等。

1.5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沸点、溶解性、化学反应等。

第二章烃2.1烷烃介绍烷烃的定义、命名、同分异构体等。

2.2烯烃讲解烯烃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2.3炔烃介绍炔烃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2.4芳香烃讲解芳香烃的定义、命名、结构及性质。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3.1卤代烃介绍卤代烃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2醇讲解醇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3醚介绍醚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4酚讲解酚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5醛和酮介绍醛和酮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6羧酸讲解羧酸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3.7酰胺介绍酰胺的命名、结构、性质及反应类型。

高等有机化学教案(精选)

高等有机化学教案(精选)

高等有机化学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

2. 学会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

3.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光谱分析和结构解析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共价键、分子轨道理论等。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醚、酮、羧酸、酯、胺、酰胺等。

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立体化学、电子效应、反应活性等。

4. 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亲核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5. 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保护基的使用、立体选择性的控制、多步骤合成等。

6. 有机化合物的光谱分析和结构解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反应机理和合成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解析有机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3. 实验法:进行有机合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

4. 讨论法:讨论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有机合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每周4学时,共计16周。

2. 实验教学:每周2学时,共计16周。

3. 课堂讨论:每周1学时,共计16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和实验报告。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反应机理和合成方法的理解。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等有机化学》。

2. 参考文献:《有机化学》、《有机合成》、《有机化学实验》等。

3. 网络资源:有机化学相关网站、学术期刊、科研论文等。

七、教学建议1. 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有机合成实验。

3.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课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 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熟悉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提纯和鉴定方法。

(3) 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

2. 实验要求(1) 学生应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2)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严格遵循实验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二、实验原理与材料1. 实验原理(1)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目标有机化合物。

(2) 有机化合物的提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有机物进行提纯。

(3) 有机化合物的鉴定:通过光谱、色谱等方法对有机物进行结构鉴定。

2. 实验材料(1) 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有机试剂和无机试剂。

(2) 仪器: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如试管、烧杯、蒸馏器、光谱仪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有机化合物的制备(1) 目标产物:乙酸乙酯。

(2) 实验步骤:准备反应物:乙醇、乙酸、硫酸。

进行酯化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

反应结束后,进行产物提纯。

2. 实验二:有机化合物的提纯(1) 目标产物:提纯乙酸乙酯。

(2) 实验步骤: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分液,收集上层乙酸乙酯。

加入无水硫酸钠,去除水分。

3. 实验三:有机化合物的鉴定(1) 目标产物:鉴定乙酸乙酯的结构。

(2) 实验步骤:使用光谱仪进行红外光谱分析。

使用色谱仪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4. 实验四: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反应(1) 目标产物:研究乙酸乙酯的降解反应。

(2) 实验步骤:加热乙酸乙酯,观察其降解过程。

收集降解产物,进行鉴定。

5. 实验五: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1) 目标产物:合成苯乙酮。

(2) 实验步骤:准备反应物:苯、乙酸、氧化铜。

进行氧化反应,控制反应条件。

反应结束后,进行产物提纯和鉴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制备乙酸乙酯(1) 实验结果:得到乙酸乙酯产物。

(2) 结果分析:通过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分析产物的得率、纯度等因素。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

高等有机化学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1.2 有机化学的研究范围1.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1.4 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2.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2.3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实例2.4 系统命名与习惯命名的转换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3.1 烷烃的结构与性质3.2 烯烃的结构与性质3.3 炔烃的结构与性质3.4 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四章: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机理4.1 加成反应机理4.2 消除反应机理4.3 置换反应机理4.4 氧化反应机理第五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5.1 碳碳键的5.2 碳氢键的5.3 碳氧键的5.4 有机化合物的其他合成方法第六章: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6.1 醇的结构与性质6.2 醚的结构与性质6.3 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6.4 酸和酸衍生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七章:有机金属化学7.1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7.2 有机金属反应机理7.3 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应用领域7.4 有机金属合成的方法第八章:立体化学8.1 手性碳原子与手性分子8.2 立体异构体8.3 立体化学的反应机理8.4 立体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九章:有机合成策略9.1 碳骨架的构建9.2 官能团的引入与转换9.3 立体化学的控制9.4 有机合成策略的应用实例第十章:天然有机化合物10.1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0.2 生物活性与构效关系10.3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10.4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意义第十一章: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11.1 光谱分析法11.2 色谱分析法11.3 有机化合物的其他分析方法11.4 分析方法在有机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十二章:有机合成反应的条件与选择12.1 反应溶剂的选择12.2 反应温度和压力的选择12.3 催化剂的选择12.4 有机合成反应条件的影响因素第十三章:有机化合物的应用13.1 有机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3.2 有机化合物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13.3 有机化合物在食品化学中的应用13.4 有机化合物在其他领域的应用第十四章:绿色有机化学14.1 绿色有机化学的概念14.2 绿色有机化学的应用14.3 绿色有机化学的发展趋势14.4 绿色有机化学在高等有机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第十五章:高等有机化学实验15.1 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5.2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实验15.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实验15.4 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性与事故处理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一个高等有机化学教案,分为十五个章节。

有机化学理论课教案

有机化学理论课教案

有机化学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合成等。

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系统命名法、习惯命名法、中文命名法等。

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共价键、分子轨道、立体化学等。

4.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等。

5. 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质谱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直观展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过程等。

2.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定期进行课堂提问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有机化学导论》等。

2. 课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反应过程等图片和动画。

3. 实验材料:有机化合物、试剂、仪器等。

4. 网络资源:有机化学相关网站、学术期刊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正确率、解题思路等。

3. 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观察现象、数据分析等。

4. 期末考试: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等。

六、教学活动1. 有机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有机化学中的某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堂演示:通过演示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机化学反应原理。

4. 学术报告: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教师进行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5. 课外阅读:布置相关学术论文或书籍,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最新研究动态。

七、教学计划1. 授课时间: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

大学有机化学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大学有机化学1.2 章节名称:第一章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1.3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分类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及特点学会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2.2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学会使用有机化学实验技能进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鉴定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有机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有机化学在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分类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2 教学难点:有机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有机化合物的现代合成方法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有机化合物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的区别和联系4.2 知识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及分类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4.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概念的理解4.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进行实例练习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理解程度5.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5.4 学习兴趣和态度:观察学生对有机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对学习材料的认真程度六、教学内容6.1 第六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反应条件理解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置换反应等合成反应的原理和应用6.2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包括手性碳原子、立体异构体等概念6.3 第八章有机化合物的光谱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6.4 第九章有机化学实验技能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溶液的配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鉴定等学会使用有机化学实验仪器,如显微镜、光谱仪等6.5 第十章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有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药物、食品、塑料等探讨有机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七、教学方法7.1 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结构与性质、光谱分析等内容,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案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案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案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一、课程目标1.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降解。

2.掌握常见的有机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酯化、酰化等,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理解有机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医药等领域的作用和贡献。

4.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有机化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3.有机化学反应及机理4.有机化学的应用领域5.有机化学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进行有机化学反应的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问题解决:通过问题解决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教材、文献等途径,扩展知识面和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教材:《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目。

2.实验设备:实验室及实验器材,包括试管、烧杯、滴定管、离心机等。

3.教学视频:录制并准备相关的教学视频,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4.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链接和资源,以便学生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

五、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阅读理解、思考题、实验报告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进行期中考试,以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以全面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学习态度和参与度: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活动中的表现。

六、教学进度安排(建议)1.第一周:绪论(有机化学的定义和发展简史)2.第二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3.第三周:有机化学反应及机理(包括氧化、还原、酯化、酰化等)4.第四周: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药物、食品、化工等)5.第五周:有机化学在环境保护和能源开发中的作用(如污染治理、新能源等)6.第六周:有机化学的前沿研究和发展趋势(如绿色化学、化学生物学等)7.第七周:实验操作与实践(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8.第八周:问题解决活动(通过问题解决活动,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第九周:自主学习(鼓励进行自主学习,扩展知识面和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10.第十周:复习与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11.第十一周:期中考试(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12.第十二周:试卷讲评与答疑(对期中考试进行讲评和答疑)13.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继续复习与总结(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总结)14.第十五周: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商学院2014 至 2015 学年第二学期________有机化学________课程教案课程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学时/周学时: 48 / 3开课时间:年月日第周至第周授课年级、专业、班级:2014级烹饪营养与教育专业推荐教材:有机化学系别/教研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教师:曾习本次课教学组织与设计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章绪论(一)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5min(二)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5min(三)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结构式 15min(四) 共价键 10min(五)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0min第二章饱和烃(烷烃)(一) 烷烃的通式和构造异构 5min(二) 烷烃的命名 20min(三) 烷烃的结构 5min(四) 烷烃的物理性质 5min(五) 烷烃的化学性质 20min(六) 烷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 5min第三章(一) 脂环烃的分类 5min(二) 环烷烃的命名 5mim(三) 环烷烃烃的性质 5min(四) 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 10min(五) 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5min教学互动设计:一、课堂提问:1.何谓有机化学?F.Wohler有何贡献?2.与无机化合物相比较,有机化合物主要具有哪些特点?3.写出反-1,3-二甲基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二、课堂讨论:1.不同杂化态碳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导致其与氢原子或其他原子形成的σ键的性质不同。

2.电负性:sp杂化碳> sp2杂化碳> sp3杂化碳 !3.杂化轨道可形成σ键,如C-H、C-C、C-X、C-O、C-N等。

σ键是有机分子构成碳链或碳环的基础。

4.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可形成π键,如C=C、C=O、C≡C、C≡N等。

5.用化学方法鉴别丙烷和环丙烷。

板书设计:一、常用的有化合物书写方法H C C C O H H H H HH C HHHH-C-C-C-O-H H H HH HH-C-HH CH 3CHCH 2OHCH 3(CH 3)2CHCH 2OH 或OH二、sp ,sp2,sp3杂化3个sp 杂化轨道2取最大键角为120。

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与3个sp 杂化轨道2垂直spsp三、电负性电负性:sp 杂化碳> sp2杂化碳> sp3杂化碳 四、烃的分类烃开链烃(脂肪烃)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环状烃脂环烃()``... ...芳香烃(CH3)... ...``饱和烃烷烃本次课教学组织与设计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一、烯烃和炔烃的结构1.烯烃的结构 10minπ键的特性:①π键不能自由旋转。

②π键键能小,不如σ键牢固。

碳碳双键键能为611KJ/mol,碳碳单键键能为347JK/mol,∴π键键能为611-347=264K/mol③π键电子云流动性大,受核束缚小,易极化。

∴π键易断裂、起化学反应。

2.炔烃的结构 20min①-C≡C-中碳原子为sp杂化;②-C≡C-中有一个σ键、2个相互⊥的π键;③共价键参数:原因:①-C≡C-中有1个σ和2个π键;② sp 杂化轨道中的S 成份多。

(S 电子的特点就是离核近,即s 电子云更靠近核) 二、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烯基和炔基 10min烯烃和炔烃分子从形式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基团分别称为烯基和炔基;不饱和烃去掉两个氢后,也形成相应的亚基。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30min (甲) 衍生物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只适用于简单的烯烃和炔烃。

烯烃以乙烯为母体,炔烃以乙炔为母体。

将其它的烯、炔看作乙烯或乙炔的衍生物。

(乙) 系统命名法烯烃和炔烃与烷烃的系统命名规则类似。

①要选择含有C=C 或C ≡C 的最长碳链为主链;②编号从最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开始,并用阿位伯数字表示双键的位置。

③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参键时,先叫烯后叫炔,编号要使双键和参键的位次和最小。

④若双键、三键处于相同的位次供选择时,优先给双键以最低编号。

3.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10min (甲) 顺反命名法 两个双键碳上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的同一侧者,称为顺式,反之称为反式。

(乙) Z,E-命名法三、烯烃和炔烃的化学性质 1.加氢 10min 2.亲电加成 15min 3.氧化反应 5min 5.聚合反应 5min6.α-氢原子的反应 10min7.炔烃的活泼氢反应 10min837KJ/mol 347KJ/mol()HC CC HH3H 3347=1041x 611KJ/mol 0.108nmC HH 2教学互动设计:一、课堂提问:1.如何鉴别丙烷、丙烯、丙炔?2.如何用乙炔为原料合成4-氰基环己烯?3.如何用乙炔为原料合成1-丁烯-3-酮? 二、课堂讨论:讨论为什叔碳正离子、仲碳正离子、伯碳正离子和甲基正离子的稳定性。

板书设计:一、烯基和炔基:CH 2=CH-CH 3-CH=CH-CH 2=CH-CH 2-CH 3-C=CH 2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异丙烯基HC C-CH 3-C C-HC C-CH 2--CH=CH-乙炔基丙炔基1,2-亚乙烯基炔丙基二、衍生物命名法CH 3-CH=CH 2(CH 3)2CH=CH 2CH 3-CH=CH-CH 2CH 3CH 3C CCH 3CH 3CH 2C CCH 3CH 2=CH-C CH 甲基乙烯不对称二甲基乙烯对称甲基乙基乙烯二甲基乙炔甲基乙基乙炔乙烯基乙炔三、顺反命名法C=CHCH 3H 3C HCH 3C=CH 3C HH 顺-2-丁烯I 反-2-丁烯I I m.p -105 C 。

m.p -132 C 。

::( )( )2-丁烯:四、Z,E-命名法C=C H 3CBr ClH C=C H 3CHCl Br CH 3C=CH 3C HH C=CHCH 3H 3C H顺-2-丁烯反-2-丁烯??五、三种负离子的对溴鎓离子的竞争形成三种产物BrCH 2CH 2OHBrCH 2CH 2Br BrCH 2CH 2Cl CH 2 CH 2Br +六、烯烃与次卤酸加成CHCH ClCH 3-CH 3-CH=CH 2+CHCH 2CH 3-ClOHCHCH 2CH 3-ClOHH 2O -H+2-2-氯-1-丙醇1-氯-2-丙醇七、丙二烯的结构CH 2CH0.131nmspsp 2。

spsp sp 2本次课教学组织与设计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一、芳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 25min(1) 构造异构一元取代只有一个结构式,二、三、四元取代各有三个异构体。

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带来的不良影响。

(2) 命名命名时,一般以芳环为取代基,也可以芳环为母体。

二、苯的结构 15min(1) 价键理论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面,其中六个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每个碳原子上还剩下一个与6大π键。

5minσ平面⊥的p轨道,相互之间以肩并肩重叠形成π6(2)共振论对苯分子结构的解释共振论认为苯的结构是两个或多个经典结构的共振杂化体。

三、单环芳烃的来源 5min(1) 从煤焦油分离(2) 从石油裂解产品中分离石油裂解制乙烯、丙烯时的副产品。

(3) 芳构化环烷烃或烷烃在铂催化下脱氢形成芳烃。

四、单环芳烃的物理性质 5min单环芳烃不溶于水,相对密度小于1,b.p随分子↑而↑五、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25min(1) 取代反应(甲) 卤化(乙) 硝化(丙) 磺化(丁) Friedel-Crafts反应(戊) 氯甲基化(2)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机理(3) 加成反应(4) 氧化反应(5) 聚合反应六、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15min(1) 两类定位基苯环上已有一个取代基之后,新引入取代基的位置取向受原有取代基的性质的影响。

原有基团分为二类:第一类:致活基,新引入基团上它的邻、对位。

属于这类基团的有:- O-、-NR2、-NHR、-OH、-OCH3、-NHCOCH3、-OCOR、-C6H5、-R[-CH3、-C2H5、]、-H、-X等特点:负电荷,孤对电子,饱和键第二类:致钝基,新引入的基团上间位。

属于这类基团的有:-(四面体铵盐)N+R3、-NO2、-CN、-COOH、-SO3H、-CHO、-COR等特点:正电荷,不饱和键两类定位基定位能力的强弱是不同的,大致如上述次序(P81-82)。

(2)苯环上取代反应定位规则的理论解释(甲) 电子效应第一类定位基对苯环的影响及其定位效应这类取代基对苯环均有推电子效应,因而使苯环电子云密度↑,使苯环活化。

(甲) 电子效应(a) 第一类定位基对苯环的影响及其定位效应(b) 第二类定位基对苯环的影响其定位效应(乙) 空间效应当苯环上已有一个邻对位定位基时,产物中邻位和对位取代的比例与原有定位基及新引入基的体积有关。

(3) 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4) 定位规则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七、稠环芳烃 20min(1) 萘(甲) 萘的结构(乙) 萘的性质A. 亲电取代B. 氧化反应C. 还原反应(丙) 萘环上二元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则(2)其它稠环芳烃八、芳香性(1) Hückel规则(2) 非苯芳烃芳香性的判断(甲) 轮烯(乙) 芳香离子(丙) 并联环系九、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10min分子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官能团的化合物称为多官能团化合物。

命名时遵守官能团优先次序规则、最低系列原则和大小顺序规则。

教学互动设计:一、苯的衍生物在食品中应用的PPT 演讲(两位同学,各5min ) 二、课堂提问:1.除了苯以外,能否写出符合C6H6分子式的其他异构体。

2.如何由甲苯合成对硝基苯甲酸。

3.如何由苯合成间硝基氯苯? 二、课堂讨论:讨论苯的主要用途和苯的危害。

三、课堂练习:写出D-吡喃葡萄糖的结构式。

板书设计:一、芳烃按其结构分为三类:二、苯的结构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稠环芳烃CH3CH 3CH 3CH 苯甲苯二甲苯联苯三苯甲烷萘菲0.140nm三、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则思考与作业:分子式为C9H12的芳香烃A ,用高锰酸钾氧化后得二元酸。

将A 进行硝化,得到两种一硝基产物,判断A 的结构式,并写出相关化学反应式。

CH 3NO2COOHSO 3HCH 3Cl本次课教学组织与设计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一、卤代烷烃 60min(一) 卤代烷的分类和命名 10min介绍卤代烷的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二)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5min(1) 沸点和熔点b.p:RI>RBr>RCl>RF>RHC4H9F、C3H7Cl、C2H5Br、CH3I以上为液体或固体m.p:分子对称性↑,熔点↑;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2) 相对密度分子中卤素原子数目↑,其相对密度↑。

一元卤代烷中RF、RCl的d<1;RBr、RI的d>1;多卤代烃的d>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