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旅游业发展对策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5d3ab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3.png)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重要方式。
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一)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将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大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许多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新的旅游景区、旅游项目不断涌现。
例如,一些山区通过开发山地旅游、森林旅游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开发模式多样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政府主导开发模式外,还出现了企业主导、政企合作等模式。
企业的参与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了更多的资金和创新理念,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一些地方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等,充分发挥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旅游开发模式。
(三)旅游产品日益丰富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旅游产品也日益丰富多样。
除了观光旅游产品外,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体验、户外运动等旅游产品不断涌现,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例如,温泉度假、海滨度假等休闲度假产品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
然而,旅游资源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一)盲目开发,缺乏规划一些地方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跟风,导致旅游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有些景区在开发前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特点,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缺乏特色和吸引力,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例如,一些自然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违规建设旅游设施,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影响了生态平衡。
(三)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旅游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安庆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2
![安庆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2](https://img.taocdn.com/s3/m/4f97a1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3.png)
安庆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2安庆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对策研究2安庆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旅游。
然而,目前安庆市旅游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安庆市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分析以及对策研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安庆市旅游业发展现状1.旅游资源丰富:安庆市地处大别山腹地,拥有如徽商文化村、望江楼、滁州书院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同时还有天柱山、黄石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为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安庆市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大力引进投资、扶持旅游企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旅游宣传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旅游接待能力有所提升:安庆市扩大旅游接待能力,增加旅游务工人员,建设了一批高标准旅游服务设施,提升了对游客的接待能力。
二、安庆市旅游业发展问题的分析1.旅游业结构单一:目前,安庆市旅游业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和自然旅游方面,旅游业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
2.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安庆市在旅游接待设施方面有所提升,但是旅游服务水平整体上还有待提高。
有些旅游景区的服务态度不够友好,服务质量不稳定,旅游信息发布不及时等问题比较突出。
3.旅游宣传和推广不够精准:安庆市在旅游宣传和推广方面还存在问题,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没有进行精准营销,无法吸引更多游客来安庆旅游。
三、安庆市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1.推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安庆市应积极引进与现有旅游资源有关的投资项目,推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发展体验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多样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业内涵和质量。
2.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安庆市应加大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旅游景区服务设施的管理和运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确保游客的满意度和重游率。
3.优化旅游宣传和推广方式:安庆市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旅游信息的发布和推广,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宣传计划,开展精准化的旅游营销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安庆旅游。
开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开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a5f4b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9.png)
开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开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开封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目前开封的旅游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景区开发不够完善、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旅游产品单一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开封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首先,开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如大运河、铁塔、清明上河园等知名景点。
然而,这些景点开发和利用的不够充分,导致游客体验不佳,游客满意度不高。
因此,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加大对景区的开发力度,提升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此外,还可以通过创新营销手段,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开封旅游,提升开封旅游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次,开封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在旅游业竞争激烈的当下,优质的服务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然而,开封的旅游服务水平整体偏低,存在着导游素质不高、景区管理混乱、旅游设施陈旧等问题。
为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该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加强景区的管理和维护,改善旅游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
再次,开封的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特色和创新。
开封的旅游产品主要以历史文化景点为主,缺乏多样化的选择,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为了促进开封旅游业的多元发展,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文化体验游、户外探险游、生态旅游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开封旅游。
综上所述,开封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拥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的旅游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大对景区的开发力度、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可以推动开封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升开封的旅游竞争力和美誉度。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开封能够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开封的魅力和魅力。
江门市旅游业的开发现状和对策(已修改)
![江门市旅游业的开发现状和对策(已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73d01d0879563c1ec5da716b.png)
江门市旅游业的开发现状和对策旅游业是投入少、效益好、创汇多、可带动一些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增加就业,并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往的产业。
旅游业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江门市历史悠久,文化淀积深厚,人文荟萃,景色壮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改革开发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充分体现了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在2000年正式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取得长足的发展。
面对国内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我们要树立大旅游观念,实施精品战略,利用好我市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景点推介力度,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把江门建设成为区域性的旅游中心城市。
本文就江门旅游业如何定位,如何扩大开放范围,完善与旅游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加强宏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旅游商品,扩大旅游宣传,重视旅游安全,并就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江门市旅游发展现状分析江门市南临南海,山美、水美,自然环境在珠三角地区堪称一流,发展旅游,资源丰富,优势显著,其独特的海洋、温泉、绿色资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江门市发展旅游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除此以外,近年来江门市十分重视培育和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战略,先后举办旅游节和旅游产品展销活动,促进了江门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江门市旅游业依靠自身发展潜力和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多年来旅游业保持稳步发展势头。
2000年全市接待游客达501.66 万人次,比1999年增长6.07%,其中接待海外旅游者26.76万人次,增长20.2%,国内旅游者474.9万人次,增长5.37%;旅游总收入37.45 亿元,增长11.16%,其中旅游创汇8295.04万美元,增长9.56%,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6.5%。
多年来,江门市旅游业的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名列广东省内各市区的3~7位。
(二)旅游大开发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一是旅游大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佛开、江共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在建的有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台高速公路、开阳高速公路、江珠和江中高速公路等构成了沟通东南经济发达地区,辐射西南地区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形成了快速、直达、便利的交通系统。
XX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旅游业发展对策
![XX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旅游业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efed9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b.png)
XX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旅游业发展对策XX市是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拥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然而,目前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一些问题,如未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缺乏专业化管理和宣传推广等。
因此,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首先,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力度。
XX市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如壮美的山水、清澈的湖泊和独特的岩洞等。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些资源的价值,并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同时,要引入专业机构和人才,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确保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其次,要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
目前,XX市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我们应该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如修建更多的道路、酒店、景区服务设施等,以方便游客的出行和停留。
同时,还要加强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此外,要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
目前,XX市的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相对较弱,导致很多游客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知之甚少。
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工作,将XX市的旅游资源展示给更多的人。
同时,要加强与旅行社、景区合作,优化旅游线路,推出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该地旅游观光。
最后,要注重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的融合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吸引游客,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我们要将旅游业与当地其他产业相结合,推动农业、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体验,提升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总之,要促进XX市旅游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大旅游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力度,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注重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的融合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为XX市的旅游业带来真正的发展和繁荣。
关于xx旅游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关于xx旅游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66ced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8.png)
关于xx旅游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X区是一座旅游资源禀赋较高的山水园林城市,但由于煤炭开采和涉煤产业比重大,文化旅游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今年以来,接待入境游客XX万人次,旅游产业实现销售收入XXXX多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文就X区旅游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实现路径包括形象定位、空间布局、区域合作及重点线路等方面进行探讨,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
一、发展优势及基本现状(一)资源优势X.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X区地处X山主体山脉的东麓,素有“沙漠咽喉”、“X山阙”之称,是秦直道和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
早在青铜时代早期至一XX前,史前先民就在X山上留下了XXXX多幅岩画,真实的再现了远古时期X 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类先民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两处。
自古以来,X山就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的交汇区域,X山既是古代两个文明必争的战略要地,又是民族融合的标志。
X自古以来就是长城百关之一,一个以长城关口命名的城市,X城址、清水沟城址、镇北关等和各个山口古长城、烽火台,高峡关隘遗址等,有着XXXX年以上的历史,是一座露天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X山北武当支脉下的北武当寿佛寺是始建于唐中期的千年古寺,有“山林古刹、西夏名兰”之谓;古老的黄河文化、X山文化和神秘的西夏文化以及回族文化在这里融合发展,尤其是国家“三线建设”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在X山下垦田建厂,奔赴X山腹地开山采煤,形成了以“五湖四海”为核心的移民文化,与北武当寿佛寺佛儒道三教同寺的和合文化相呼应,构成了X区丰富深厚的多元文化现象。
全区生活着来自祖国各地的XX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XX%,普通话普及率达XX%。
X.旅游资源丰富。
X山环水抱,湖山一览,有着美好独特的自然风光。
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的星海湖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XX个王牌旅游景点之一的沙湖距城区X公里;北武当寿佛寺佛儒道同奉合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九重阳节庙会和佛教音乐“渣渣子”传承至今;占地X.X万亩的森林公园位于X山东麓北武当庙山前冲积扇上,体现着全区干部群众人定胜天改造生态的拼搏精神,园内有、荷花池、名人纪念林、青年志愿林、防风林等,设臵了打靶场、卡丁车场、回归村、观景台等旅游设施,更是游客和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选择;归德沟、韭菜沟和小渠子沟有着丰富奇峰、怪石和神泉等地质遗迹,被评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堪称世界环保治理典范的星海湖中华奇石山原是一座电厂粉煤灰排放场,经过“化腐朽为神奇”的精心打造,已成为国内奇石收藏的奇观妙景;X新区的博物馆、规划展示馆、艺术馆和人民公园、星海广场,成为市民旅游、休闲的又一胜地;市区内有十大休闲绿地广场及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展览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急救中心等城市综合服务区。
牡丹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对策探讨
![牡丹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b556133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6.png)
牡丹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对策探讨
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
风格的城市。
拥有众多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但目前的旅游开发
水平较低,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善、旅游
产品单一、宣传推广不足、管理不规范等。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牡丹江的旅游资源,以下提出几个对策:
1. 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更多的旅游交通设施,完善旅游娱乐设施等。
2. 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制定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文化、历史、自然、农业等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以应对不同的消费需求。
3. 改进推广和宣传。
建立完整的旅游信息平台,加强旅游宣传
推广,擅长利用社交媒体和为游客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体验,吸引更
多的游客前来牡丹江旅游。
4. 强化旅游管理。
加强旅游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
游的可持续发展性,并加强旅游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多样化旅游产品,改进宣
传推广和强化旅游管理,可以提高牡丹江旅游的开发水平,促进牡
丹江市经济的发展。
淄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淄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fee98c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b.png)
淄博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淄博市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旅游城市。
淄博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如千年古城淄川、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泰山风景名胜区等,但是淄博市旅游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分析淄博市旅游业的现状,并提出对策以促进淄博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一、淄博市旅游业现状1. 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充分淄博市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如千年古城淄川、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泰山风景名胜区等。
但是,淄博市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很多景点的规划和建设都存在着不足。
如泰山风景区内部的公共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景区的品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淄博市旅游业的发展。
2. 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淄博市旅游接待设施相对薄弱,特别是在交通、住宿等方面的配套设施不足。
如淄博市的旅游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和铁路,但是公路交通建设滞后,铁路客运能力不足。
此外,淄博市的旅游住宿设施也相对较少,且品质参差不齐,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3. 旅游市场营销不足淄博市的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
淄博市在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很多旅游项目的推广和营销工作都存在不足。
此外,淄博市的旅游市场格局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二、淄博市旅游业发展对策1. 加强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建设淄博市应该加强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建设,建立健全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机制。
淄博市应该积极引进和培育旅游企业和投资机构,加大旅游投资力度,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2. 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淄博市应该加强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在交通、住宿等方面的配套设施。
淄博市应该积极引进和培育旅游服务企业,扩大旅游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品质和水平。
3. 加强旅游市场营销淄博市应该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工作,制定全面的旅游营销策略,加大旅游市场宣传力度。
淄博市应该积极开展旅游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工作,提供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的需求。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1d6f24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9.png)
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旅游,作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让人们放松身心,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各地纷纷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涌现出了众多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
一些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修复古建筑、打造文化街区等方式,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自然风光优美的地区则加强了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了登山、漂流、露营等多样化的旅游活动。
此外,乡村旅游也逐渐兴起,不少农村地区依托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
二、存在的问题1、过度开发部分地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
比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建设旅游设施,破坏了生态环境;一些古村落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原有的古朴韵味。
2、缺乏规划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景区布局不合理,功能分区不清晰。
有些景区在开发过程中盲目跟风,没有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旅游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道路狭窄、交通拥堵,住宿条件差,餐饮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屡见不鲜。
4、旅游产品同质化许多地方的旅游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
比如,各地的民俗村、古镇等在建筑风格、经营项目上大同小异,缺乏独特的吸引力。
5、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对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只是简单地将文化元素作为装饰,没有真正展现出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6、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景区存在宰客、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对策1、加强规划管理政府应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
石家庄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研究
![石家庄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da436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a.png)
石家庄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研究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是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作为华北地区的文化中心之一,石家庄市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本文将从石家庄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入手,探讨如何发展城市文化旅游产业。
一、石家庄市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石家庄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如赵州桥、钱塘水城、赵云庙等文物古迹,还有赵州文化、正定菜等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此外,石家庄市还有丰富的地质和生态旅游资源,如馆陶生态旅游区、西柏坡红色旅游区、正定草原蔬菜旅游区等。
石家庄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堪称是北方城市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石家庄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1. 供给方面从供给方面来看,石家庄市的文化旅游产业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方面,石家庄市的文化旅游产品数量不够丰富,类似于赵州桥、赵云庙等主打景区的产品过于单一,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产品的质量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如服务体验不好,产品内容单一等等。
2. 需求方面从需求方面来看,石家庄市的文化旅游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场需求量没有完全满足。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市场知名度,拓展市场份额。
三、石家庄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议1. 增加文化旅游产品种类在产品供给方面,可以考虑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的种类,推出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比如开发针对学生的夏令营、亲子游、自驾游等旅游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 提升文化旅游产品质量在产品质量方面,可以提升服务体验,完善旅游设施,打造一流的文化旅游产品。
比如,加强景区的服务人员培训,建设旅游厕所、休息站等设施,完善停车泊位等硬件配套设施。
3. 建立文化旅游品牌在市场推广方面,建立文化旅游品牌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关键。
文化旅游品牌是以文化为内蕴的旅游服务的总称,具有明确的象征、形象、定位和领域。
通过策划文化活动、举办文化旅游节、联合旅游业者等多种途径,建立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推广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
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地现状分析报告及应对要求措施
![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地现状分析报告及应对要求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0e0ce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4.png)
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地现状分析报告及应对要求措施呼伦贝尔市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然而,尽管呼伦贝尔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接下来,本报告将对呼伦贝尔市旅游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要求和措施。
一、旅游业现状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呼伦贝尔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呼伦湖、大兴安岭、额尔古纳草原等。
同时,呼伦贝尔市还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如鄂温克民族、达斡尔民族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2.呼伦贝尔市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呼伦贝尔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整体的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导致游客满意度低。
3.旺季和淡季差异大:呼伦贝尔市的旅游业在旺季时游客众多,但在淡季时游客数量骤减。
这导致了旅游收入的不稳定,在淡季时旅游经济没有得到有效发展。
二、旅游业发展的应对要求:1.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呼伦贝尔市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基础设施,以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2.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以增加游客对呼伦贝尔市旅游的满意度。
3.发展旅游富民产业:呼伦贝尔市可以通过开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等项目,带动农村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多元化旅游产品:呼伦贝尔市可以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自驾游、骑行游、徒步游等,以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游客。
三、旅游业发展的应对措施:1.政府支持:加大对呼伦贝尔市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支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呼伦贝尔市旅游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方便游客了解和参与呼伦贝尔市的旅游活动。
3.加强宣传推广:利用多种渠道和媒介,加大对呼伦贝尔市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呼伦贝尔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某某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五篇)
![某某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0b35e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1.png)
某某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五篇)第一篇:某某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某某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某某市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下面就将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一、存在问题1.大旅游发展体系尚未形成,难以产生合力没有统一的旅游总体规划,发展大旅游尚未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认识,旅游跨区域、跨行业发展存在壁垒。
旅游业发展中涉及的多个行业和部门自成体系,管理上缺乏全面性和协调性,难以形成合力。
2.旅游经济总量偏低,结构不平衡我市旅游业收入仅占全市GDP的7%左右,经济贡献率不高。
区域旅游发展欠平衡,观光产品依然占据主体地位,文化类旅游项目开发深度不够,旅游收入中各要素比例不够均衡。
3.旅游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我市现代旅游企业、现代旅游行业组织尚未全面建立,缺少具有竞争力的大集团,大部分旅游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4.旅游人力资本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旅游综合人才和高端旅游项目创1新策划的专门人才,缺少高水平的旅游研究机构,同时又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流失。
5.多元化投入体系正在形成,但总体规模偏小虽然多元化的投资体系正在形成,但是投资总量不足,特别是外资和民营资本投入偏低。
同时,相关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落实政策不够到位,招商引资受到一定影响,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二、对策及建议1.加快编制旅游总体规划,尽快形成大旅游发展体系强化政府推动作用,提高旅游发展认识,创新旅游发展观念,制定促进旅游发展政策,把旅游业发展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政府要拨专款大手笔、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编制完成后,今后的旅游开发、建设、管理都要依照《规划》来严格实施。
同时,政府应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通力协作,积极为旅游业发展解决问题,创造条件,确保政府推动战略的实施;提高旅游协调能力,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推进旅游业跨部门、跨行业管理。
泸州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泸州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4775ff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4.png)
泸州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泸州是中国四川省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
但是,目前泸州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泸州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定位和规划。
虽然泸州有很多旅游景点,但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定位,导致游客难以理清景点之间的关系,也难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景点。
其次,泸州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全面和深入。
目前,泸州旅游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景区开发和旅游产品开发上,但是缺乏对旅游地产、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深入开发,限制了泸州旅游业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有以下对策:
一、加强规划和定位。
应该制定详细的旅游规划,明确泸州旅游资源的定位和特色,并建立一个完善的景点导览系统,方便游客选择和参观景点。
二、推进旅游资源的全面和深入开发。
泸州应该加强对旅游地产、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开发,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体验泸州的文化和历史。
三、加强旅游服务质量。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泸州旅游的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促进泸州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泸州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规划和定位,推进全面和深入开发,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才能为泸州的旅游业注入新的动力。
- 1 -。
哈尔滨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策略
![哈尔滨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c068c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0.png)
哈尔滨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策略近年来,哈尔滨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旅游城市,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营销策略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哈尔滨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一、哈尔滨市旅游资源的现状哈尔滨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首先,哈尔滨市以雪乡和冰雪文化闻名于世,每年的冰雪节吸引了大量游客。
其次,哈尔滨市还有众多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如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等。
此外,哈尔滨市还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如五大连池、松花江等。
然而,尽管哈尔滨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不够高,部分景区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其次,旅游产品单一,大部分游客只是来哈尔滨市观赏冰雪,对于其他景点了解较少。
最后,营销手段短板,缺乏有效的推广和宣传,局限了哈尔滨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哈尔滨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哈尔滨市的旅游资源,以下是几点策略建议:1. 提升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大对旅游景点的投资,改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提高导游和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游客的接待和服务。
通过优化游客体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 多元化旅游产品:除了冰雪文化,还应开发其他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如文化体验、自然风光、美食之旅等。
通过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延长游客在哈尔滨市的停留时间,提高旅游消费。
3. 加强旅游推广和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加大对哈尔滨市旅游资源的推广和宣传力度。
设计吸引人的宣传画册、旅游手册和宣传片,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游客展示哈尔滨市的美丽风貌和丰富旅游资源。
4. 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与旅行社、酒店、航空公司等旅游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广哈尔滨市旅游产品。
通过开展合作营销活动,如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推出优惠政策等,增加游客对哈尔滨市的选择和青睐度。
5.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制定长期的旅游发展规划,指导哈尔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北京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北京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f097ef2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5.png)
北京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旅游业的发展一直是该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对北京旅游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北京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北京旅游业现状分析1.1 旅游市场概况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内外游客来京观光、度假、商务等目的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人民币。
1.2 旅游资源优势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故宫、天安门广场、长城等世界知名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此外,京郊风景名胜如颐和园、圆明园等也是吸引力不可忽视的景点。
1.3 旅游产业结构目前,北京市已形成了以观光文化产业为主导,并以商务会展、度假休闲等多元化产业为辅助的产业结构。
旅游相关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为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二、北京旅游业存在的问题2.1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尽管北京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是存在的问题。
一些知名景点人流量过大,而一些潜力景点却流量有限。
这导致了资源浪费和人流拥堵等问题。
2.2 服务质量有待提升虽然北京的旅游服务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如导游服务、餐饮住宿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2.3 旅游环境待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北京市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这给北京旅游业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三、北京旅游业发展对策3.1 优化资源配置与开发利用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均衡化,需要加大对潜力景点和非主流景点的宣传力度,并改善其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加强对知名景点的管理,合理控制游客流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同时,推行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制度,鼓励旅游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并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不良旅游服务行为。
泸州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泸州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59a41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a.png)
泸州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对策
一、泸州旅游资源现状
泸州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如:唐家河、九龙文化旅游区、红石公园等。
同时,泸州的文化历史悠久,有
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文化景点,如:瘦西湖、江阳古镇、泸州古城等。
目前,泸州旅游业发展较为缓慢,旅游资源开发还存在以下问题:
1.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泸州旅游业主要以城市游、文化游、红酒游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2.市场宣传不足。
泸州的旅游市场宣传不力,宣传手段单一,未能充分发挥网络营销的优势。
3.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泸州旅游基础设施滞后,例如公路等交通设施并不完善,大幅限制了间接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力。
二、泸州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为了更好地发展泸州旅游业,应采取如下措施:
1.丰富旅游产品。
泸州应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多形式多角度的设计产品,不单一灰制品,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选择。
比如,可以发
展度假村,满足游客休闲度假需求。
2.拓展宣传渠道。
泸州应扩大市场宣传渠道,加强对目标游客群体的宣传,广泛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提高泸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泸州应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城市间的间距,增加旅游的交通工具和旅游设施等,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采取积极的措施,完善旅游产品、拓展市场宣传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助于泸州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62270d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5.png)
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与草原的交汇处,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现状1.旅游资源优势明显:鄂尔多斯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如呼伦贝尔草原、响沙湾、格尔木湖等。
同时,还有灵宝岩、成吉思汗陵等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2.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鄂尔多斯市建成了高速公路、机场、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交通通道。
同时,还有大量的星级酒店、休闲度假村和旅游景区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体验。
3.旅游市场需求状况较好: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的旅游接待量稳步增长,游客满意度持续上升。
尤其是寒假、暑假等节假日,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二、存在问题1.旅游产品单一:鄂尔多斯市旅游产品偏单一,多以大草原、响沙湾、呼伦贝尔草原等自然景观为主,文化旅游产品和主题旅游产品相对较少。
2.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部分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素质仍有待提高,部分景区和旅游企业未能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安全和健康问题。
3.旅游营销手段有限:鄂尔多斯市在旅游营销方面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弱,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和渠道,使得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不够。
三、对策1.开发文化旅游产品:鄂尔多斯市应逐步加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推出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深度的旅游产品。
比如,可以开发成吉思汗、乌兰牧骑等文化旅游产品。
2.提高服务质量:鄂尔多斯市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服务意识的引导,完善旅游服务行业自律机制。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旅游景区、旅游企业等的监管力度,确保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
3.加大营销力度:针对目前营销力度不足的问题,鄂尔多斯市应加强对各种新媒体平台的营销,并且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加强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开拓工作。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市在旅游业发展中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广泛宣传市场,开发综合性的旅游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更好的旅游发展。
开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开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34c46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f.png)
开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开封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然而,开封的旅游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升开封市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需要深入分析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一、开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开封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景点,如开封府、大相国寺、铁塔、清明上河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开封还拥有传统的鲜明地方特色,如开封菜、开封牡丹等,成为旅游者喜爱的目的地之一。
然而,开封市旅游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开封在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景点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无法吸引更多游客。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一些景点管理不规范,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再次,开封的旅游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受。
二、开封旅游业发展对策为了促进开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措施。
首先,应加大对开封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力度,挖掘和利用好市场潜力,提升开封的旅游吸引力。
其次,应加强景点管理,规范景点服务,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体验感受。
再次,应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提升游客的便利度和舒适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提高开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同时,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合作,拓展开封的旅游市场。
另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手段,开展线上营销,提升开封的旅游品牌形象。
三、结语开封市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潜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开封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全面深入地分析现状,并制定有效的对策措施。
通过加大旅游产品开发、优化景点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相信开封的旅游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希望开封市能够发扬自身优势,吸引更多游客,展现出开封独特的魅力。
XX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旅游业发展对策(特选借鉴)
![XX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旅游业发展对策(特选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73d7dae82e3f5727a4e96283.png)
目录
内容提要 (Ⅰ)
关键词 (Ⅰ)
一、张掖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Ⅰ)
1、自然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Ⅱ)
2、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 (Ⅱ)
3、“红色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Ⅱ)
4、观光农业旅游资源潜力巨大 (Ⅲ)
5、裕固族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Ⅲ)
二、张掖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Ⅲ)
1、区位优势日趋明显 (Ⅲ)
2、人文资源丰富多彩 (Ⅳ)
3、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Ⅳ)
4、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Ⅳ)
5、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Ⅳ)
三、张掖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Ⅳ)
四、张掖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Ⅴ)
1、旅游规划和资源开发起点不高,全局意识有待加强 (Ⅴ)
2、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Ⅴ)
3、管理体制不顺,旅游资源有待整合 (Ⅴ)
4、旅游人才匮乏,管理服务水平较低 (Ⅵ)
5、文化旅游融合不够,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Ⅵ)
6、产业要素发展不完善,旅游产业链条没有形成 (Ⅵ)
五、张掖市旅游业开发的对策 (Ⅵ)
1、高起点对张掖市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 (Ⅵ)
2、不断加大旅游业开发的投入,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Ⅶ)
3、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Ⅶ)
4、进一步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Ⅶ)
5、加强旅游业专门人才的培养 (Ⅷ)
6、继续加强张掖市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力度,做好营销工作 (Ⅷ)
7、调整旅游行业结构,健全旅游服务体系 (Ⅷ)
8、加强旅游业开发中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 (Ⅸ)
参考文献 (Ⅸ)
后记 (Ⅹ)
欢迎来张掖旅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容提要 (Ⅰ)关键词 (Ⅰ)一、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Ⅰ)1、自然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Ⅱ)2、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涵丰富 (Ⅱ)3、“红色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Ⅱ)4、观光农业旅游资源潜力巨大 (Ⅲ)5、裕固族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Ⅲ)二、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Ⅲ)1、区位优势日趋明显 (Ⅲ)2、人文资源丰富多彩 (Ⅳ)3、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Ⅳ)4、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Ⅳ)5、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Ⅳ)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Ⅳ)四、市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Ⅴ)1、旅游规划和资源开发起点不高,全局意识有待加强 (Ⅴ)2、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Ⅴ)3、管理体制不顺,旅游资源有待整合 (Ⅴ)4、旅游人才匮乏,管理服务水平较低 (Ⅵ)5、文化旅游融合不够,景区景点的文化涵挖掘不深 (Ⅵ)6、产业要素发展不完善,旅游产业链条没有形成 (Ⅵ)五、市旅游业开发的对策 (Ⅵ)1、高起点对市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全面的整体规划 (Ⅵ)2、不断加大旅游业开发的投入,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Ⅶ)3、改革创新,不断健全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机制 (Ⅶ)4、进一步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涵 (Ⅶ)5、加强旅游业专门人才的培养 (Ⅷ)6、继续加强市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力度,做好营销工作 (Ⅷ)7、调整旅游行业结构,健全旅游服务体系 (Ⅷ)8、加强旅游业开发中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 (Ⅸ)参考文献 (Ⅸ)后记 (Ⅹ)欢迎来旅游!XX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旅游业发展对策XXX容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休闲、度假的良好方式。
旅游产业作为一项关联带动能力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投资回报稳定、涉及面广、参与者众多的综合性产业,是公认的新兴“无烟工业”和“产业”。
近年来,市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特色资源禀赋,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品位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旨在通过对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探讨市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有针对性地提出市发展旅游产业的建议和对策,为发展旅游业建言献策。
关键词:旅游旅游资源旅游业现状开发原则开发对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包括市、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壮美、物产丰富,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之美誉,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市境名胜古迹众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有着美不胜收的原生态城市湿地,气势磅礴的彩色丹霞地貌,西北最美的油菜花海,亚洲最大的万匹军马驰骋,独特裕固族风情,祁连山旷野风光,戈壁滩冰川奇峰。
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人文景观奇特,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是国家颁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 ,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年来,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市旅游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14年,接待境外游客1100万人次,同比增长4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58%,旅游直接带动就业3万多人,有力地带动了文化、商贸、住宿餐饮及整个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业占GDP比重日益增加,把旅游业作为市的一大支柱产业进行开发建设,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必须从建设旅游大省的要求和旅游业的实际出发突出特色,打造“金”旅游品牌,积极探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一、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旅游资源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指天然赋存和具有观赏价值,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组合。
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气候天象和生物景观等4项构景要素,其中又以前两项数量最多,分布围最广”。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指古今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它是历史、现实与文化的结晶。
其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城乡风貌、现代设施、文化、文学艺术和饮食购物等7项构景要素。
”[1]笔者认为,市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可分为5类。
1、自然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市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肃南、民乐祁连山区、山丹焉支山、东大山的原始森林;山丹军马场和肃南县沿山草原,其中,山丹军马场为亚洲第一大马场;、马营河、霍城河、童子坝河、梨园河等河流,构成绿洲水系;肃南西部的七一冰川,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近的冰川;历史上极富盛名的甘泉;高台月牙泉;“塞上江南”金的田园风光; 山丹石峡口、民乐与交界处的扁都口等关隘。
肃南马蹄寺、民乐海潮坝、扁都口景区的开发,大野口景区、森林公园、山庄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都是立足于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发展生态旅游的典型。
2、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涵丰富(1)民乐东、西灰山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据今约五千年左右;山丹的四坝文化,属火烧沟类型,其年代相当于夏朝;黑水国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等,说明市是中华民族先民们活动的重要地区。
(2)位于丝绸之路中段河西走廊中部,又是汉明长城经过的重要地区。
汉代的烽燧,明代的长城(又称边墙 )在区有些地段保存完好。
如山丹新河驿长城博物馆的建立与开发,就是立足于对长城文化资源的开发的,目前已形成一个旅游热点。
(3)肃南县祁连山北麓自西向东有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金塔寺石窟、泱翔石窟等,它们象一串璀璨的明珠,映衬出历史中丰富的文化积淀。
(4)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遗址:肃南祁丰和元太子碑;高台县骆驼城遗址;临泽香姑寺等,不一而足。
除此以外,市博物馆、肃南县博物等,都是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3、“红色旅游资源”极具开发价值“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全省国防教育基地红西路军烈士纪念馆;高台、临泽红西路军烈士陵园;肃南红石窝会议纪念碑;山丹艾黎捐赠文物列馆、培黎图书馆、培黎学校与艾黎、何克陵园等。
4、观光农业旅游资源潜力巨大以观光农业旅游为主要容的绿色旅游的升温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石岗墩高科技农业开发示园区已现初具规模, 园区的日光温室大棚,引进以色列先进技术,运用自动控温、滴灌节水、无土栽培等技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新品种等,吸引了区外广大的游客参观游览。
除此之外,山丹、高台、临泽等地的日光温室大棚的蔬菜种植、河蟹养殖、花卉栽培等已形成一定规模,不但改善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随着河西旅游业的开发,必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5、裕固族民族风情独具特色裕固族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裕固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独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绝大部分分布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裕固族现有人口一万多人,分布在祁连山北麓二万五千公里的土地上,裕固族的史诗、传说、服饰、民歌、舞蹈、饮食、习俗、信仰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旅游资源,它们与肃南的石窟艺术相映成辉,这是市最具特色,而且也是对中外旅游者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二、市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分析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各市州少有的高品味综合旅游资源富集区。
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发展旅游业比较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1、区位优势日趋明显。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东邻和金昌,西连和嘉峪关,南与省毗邻,北和自治区接壤,有“居中四向” 的地理优势。
陇海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穿越东西全境,312国道、227国道在交会,有“居中四向”的交通区位优势。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至铁路增建三四线已经开工建设,军民合用机场已经建成通航,已被列为国家179个二级交通运输枢纽城市之一,至高速公路被省交通厅列入“十二五”规划,至阿拉善盟高等级公路项目已经确立,全市将设立通用航空公司、建设通航起降点,这些都将使立体交通枢纽的框架进一步清晰,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为建立通道经济特色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人文资源丰富多彩。
全市现有各类历史文物古迹1270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单位13处,省级文物单位43处,各个时期的文物藏品3万多件[3];大佛寺寺的卧佛是世界最大的室木胎泥塑卧佛,寺金经为我国稀世之珍;肃南马蹄寺石窟是我国最古老的石窟艺术,金塔寺的高肉雕彩塑飞天是中国洞窟艺术的珍品;高台骆驼城遗址及汉墓群是中国之最;山丹境明汉长城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城段。
3、自然景观得天独厚。
市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地貌齐全,有冰川、雪山、森林、绿洲、湿地、戈壁、荒漠、草原构成了风格独特的自然景观。
现有2000多年历史的山丹军马场是世界最大的马场和中国最美七大草原之一;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和彩色丘陵构成的丹霞地貌是全国最美的六大丹霞地貌之一;七一冰川是中国离城市最近的冰川;离城市最近的国家湿地公园和城市国家湿地公园,这些都是市发展旅游业最大的特色、最大的后发优势。
4、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红西路军悲壮的历史留下了血战高台、肃南县红石窝会议和临泽倪家营战役旧址等历史遗迹,其中,高台烈士陵园被确定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国际友人艾黎捐赠的山丹艾黎博物馆和艾黎与何克陵园,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5、民族风情独具特色。
是多民族聚集地区,传统的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西部特色,肃南裕固族是全国独有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的裕固、藏、蒙、回等民族用别具特色的服饰,优美的歌舞,吸引着四方来客。
三、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市旅游业发展经历了外事接待(1980年前)、外事接待型向经济创汇型过渡(1980年至1990年)、开发起步(1990年至2000年)和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四个阶段。
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旅游业管理暂行办法》,编制并批转实施了《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和《丹霞地貌旅游区发展规划》,县(区)及主要景区发展详规逐步制定与实施。
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市委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和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旅游业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目标定位更加准确,宣传氛围更加浓厚,项目建设不断加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止目前,全市已建立国家A级旅游景区25家,其中4A级景区13家,3A级景区8家,2A级景区4家,国家级水利名胜景区6家,省级风景名胜区3家,省级森林公园5家,省级地质公园1家,国家级观光农业示点1家。
各类宾馆206家(其中星级宾馆9家),接待床位总数达10020,100个餐位以上的酒店餐厅178家,娱乐场所120多家,旅行社14家。
同时,形成了以石岗墩国家级高科技农业旅游观光示点为龙头,全市20多家休闲度假村为骨干,城郊400多家“农家乐园”为主体的乡村休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