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绵阳二诊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高考模拟试题
2021年绵阳中学英才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21年绵阳中学英才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15a9e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1.png)
2021年绵阳中学英才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和理想中,诗书画集大成于自身是最高标准,最为众所周知的如王维,他的诗画面感极强,其画诗味更浓,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里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又如王羲之,他的《兰亭集序》,其实就是为一个雅集一个派对写的序,诗人在喜悦得意的时候信手挥就的书稿被后世奉为书中圣帖,传说唐太宗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兰亭集序》带进坟墓。
如此等等,几乎所有的古代文人都很难从诗人、画家、书法家的身份里单独剥离出来,时代、生活方式和审美传统等因素造就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特殊品质,诗书画成为中国文人身上最显著也最耐人寻味的标志。
但是这个艺术传统,在急速变化、眼花缭乱的当代社会中保留起来更为艰难和稀有,尤其是当代文学领域,能够称得上诗书画全能、带有传统文人风韵的更是凤毛麟角。
至于当代的社会中,这种境界就更为稀有。
目前还活跃在文坛的作家中,文学、绘画、书法兼修的,贾平凹算是一位。
从上世纪70年代公开发表作品以来,贾平凹的写作题材和体裁都很广泛。
其诗和散文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用现代语言融会贯通,呈现“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的境像。
近年来影响颇大的长篇小说《废都》《秦腔》《古炉》《带灯》《老生》《极花》等,每一部都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呈现不同的社会现实。
同时,他的书法绘画作品亦在朴拙厚重中气韵流动,极具古风。
贾平凹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一体的美学传统,难怪汪曾祺称他作“鬼才作家”。
当然,作家并不是要一味追求这三种艺术的技术性,恰恰相反,他应该努力打破技艺本身的束缚,力图达到诗书画意相融相生的境界。
对于绘画和书法,他反对那种仅仅对技艺本身的追求,认为过于追求技法会使作品格局变小,千篇一律,“没有精神意象的现实作品不是现实主义作品,我画莲喜欢画出藕、茎和花,莲花就是藕的精神之花,这朵花是艳丽的,洁净的,艳丽和洁净得又无比哀伤。
2021年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9b1fe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40.png)
2021年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字序为什么从上至下汉字最初的行款应该是自由的,字序、行序并没有明确的规则。
如江苏吴县澄湖良渚古井出土的黑陶贯耳壶,腹部的4个字呈横斜状排列;而江苏高邮龙虬发现的刻文陶片,可以分为两组,4个字的那组应是竖排。
不过,这种自由式的行款在面临字数增多,或是有其他更高功能需求的记录时,不足就非常明显,新型的行款必然出现。
对新行款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应是新需求。
根据早期汉字的应用情况,我们不难猜测,它就是甲骨文占卜、竹简记录等活动。
所以,能对行款样式起主要作用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甲骨和竹简本身,二是活动性质的影响。
第一个方面的甲骨常被略去,因为甲骨本身对字序、行序没有多少约束;而竹简常受关注,学者们常从持简习惯、书写习惯等方面入手,认定竹简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然而,对于自上而下的字序,尤其是单简书写时,无论是“方便说”,或是“持简习惯说”,都略显牵强。
“方便说”认为,汉字字形便于竖写,所用的竹简宜于竖写,这是汉字书写的决定性条件。
但事实上,尚没有真正讲究书写顺序的初期汉字,是无所谓竖写横写的,这时候的书写是为字形服务,而非字形为书写服务。
而就竹简而言,客观上也没有明确的适宜横写或竖写,同样构不成竖写字序的决定性因素。
“持简习惯说”认为.古人应是席地而坐,左手持简,置于胸前,右手执笔而书。
正是持简的习惯性动作决定了字序的下行。
这个说法的前提条件是古人必须有竖向持简的习惯,而这其实是很难确定的。
正如北京大学教授李零所说:“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不是别的,就是‘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
”比如,甲骨是种不易写也不易刻的“不方便”材料,却被选为早期一个重要的书写载体,可见古人有时候对书写的目的更为重视,方便性反而是其次的。
这样,就剩下第二点,即活动本身。
它具有两个先天优势。
首先,地位优势。
2021届绵阳外国语学校本部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绵阳外国语学校本部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76c86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f.png)
2021届绵阳外国语学校本部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传统的信息呈现和传播方式,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中抽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以一种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受众,因此急需推陈出新,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被时代所推崇。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必要性有哪些?从文化传播本身来说,文化本身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特点加上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闯入我国的文化体系,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的精神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慢慢减弱,这与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不相符合。
基于传统文化本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具象化,扩大影响力。
从受众来说,传统文化在过去的传统传播过程中,大都以文字为主,以书籍、报纸等为载体,然而这类文字的知识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容易使受众产生疲惫感,久之容易使受众失去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兴趣。
另外还有一些传统文化比较抽象,如古代的诗词歌赋,这一类的传统文化,对受众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通过具象的场景展示,一部分受众便无法准确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有什么意义?首先可以降低文化体验成本。
2003年,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推出第一部VR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通过手机,观众可以全方位观赏太和殿,这种传播方式为想要了解紫禁城的受众节省了文化体验的成本。
其次可以增强文化传播的交互性。
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較为单一枯燥,属于灌输式、单向性传播。
受众与文化之间的“互动”较少。
而传统文化“可视化”的传播观念,则利用数字技术等,充分发挥受众的意识能动性,调动受众的思维能力。
再次还有利于民众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可视化的传播方法将传统文化中的场景通过数字技术再现,受众在全面了解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新技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会促使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021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诊断性考试题
![2021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诊断性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52d00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b.png)
2021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诊断性考试题注意事项: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雕版印刷术是活字印刷术的前身,在我国印刷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雕版印刷历经唐、五代,在宋代取得了空前发展。
宋代雕版印刷的繁荣对宋诗的传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诗歌发展到唐代,已达到顶峰。
宋诗的境界虽然难以和唐诗抗衡,但宋人还是以自己独特的审美让宋诗在中国诗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宋诗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与当时的雕版印刷是分不开的。
正如张高评先生所言:“雕版印刷之崛起与繁荣,所触发的图书流通、知识传播效应,是宋代文明登峰造极之推手,是宋型文化孕育之功臣,是宋诗特色形成之中介,是‘诗分唐宋’之重要触媒。
”宋人运用雕版印刷刊刻了大量宋人诗歌集,并为宋诗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中收集的有传本的宋人诗、词、文合集共739种,《唐集叙录》中收集有传本的唐人诗集、文集、诗文合集共108种,两者相比,唐人传世文集的种类约是宋人传世文集的1/7。
在唐代,文人诗集大多依靠抄写的形式流传,传播范围受限。
可是在雕版印刷繁荣的宋代,文人诗集大多能得到及时广泛的刊刻,一些有名望的作家的诗集一经刊出,就被人争相刻印流传。
名声不大的文人,其诗歌在经后人整理后也能刊刻。
无论哪种模式,只要被刊刻,都有利于作品的保存,并能为作品进一步流传奠定基础。
宋代采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刊刻宋人诗集,这使诗集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
宋人的诗集通过雕版印刷成册后,如果仅局限在保存的层面,那么诗歌的发展则会停滞,只有让这些诗歌作品真正进入传播渠道,它们的价值才会得以更好地凸显。
绵阳市重点中学新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绵阳市重点中学新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2f73a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d.png)
绵阳市重点中学新高考语文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内外学界在讨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首先就会想到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中国中心主义,由此关注起中国儒家的天下观。
不过,天下观只是儒家的世界秩序学说,在涉外实践中如何实现理想的世界秩序,儒家学者们还提出了一套涉外理念与之配合。
儒家的天下观旨在构建理想的“天下”秩序。
儒家的“天下观”,可以帮助人们从全球乃至宇宙的维度来思考世界秩序,从而避免因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所带来的国际问题治理困局。
要使“天下”有序,就要“协和万邦”。
《尚书.尧典》中记载,帝尧家族内部关系融洽后,又先后在各部落以及更远的外邦间次第推行德治与仁爱,使各部落以及外部邦国和平有序。
显然,儒家把“和”看作是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的思想准则。
而“和”的本质是“仁”,这是儒家所倡导的“忠恕”之道。
“仁”不仅适用于人际关系,也适合于国家间的关系。
为此,孔子还从“仁”的普遍伦理角度确立了人际关系的两原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两条原则,就是要求自尊和尊人,把自我与他人同等看待,承认他人与自我的相同心理需求。
从这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崇高的宽容和尊重精神。
《左传》作者曾将这种“仁”推及国家间的关系,认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儒家崇尚和谐,强调“和为贵”。
如何达到“和为贵”?其中的重要途径是“和而不同”。
“和而不问”在处理国家间的关系上,就是要允许、承认并尊重各国间的文化、信仰和制度的不同,求同存异,从而达到和谐共处。
2020-2021学年绵阳中学英才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绵阳中学英才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4c3c2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72.png)
2020-2021学年绵阳中学英才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幸福的晚餐于艳丽习惯去小饭馆吃饭的松田先生,今天一反常态地去了早市。
绸鱼、清酒,做酱汤的香菇、豆腐和青菜都精挑细选地买了一些。
绸鱼剥皮去刺,做成薄如蝉翼的生鱼片是女儿美子最爱吃的,而酱汤则是妻子惠子的最爱。
惠子做酱汤的手艺源于她的母亲,酱汤端上来,汤水清澈,海苔和香菇安然于碗底,汤面上浮出雪白的豆腐如富士山顶的白雪一样炫目。
回到家里,松田先生坐下来,在记忆里搜寻惠子做饭时的细节,他十分希望自己能将这一顿晚餐做出惠子常做的味道来。
但他想起来的只是惠子做饭的某一个片段。
他开始懊悔,没能好好跟惠子学一下她做饭的手艺。
那时候,他忙着工作,惠子负责照顾他和女儿的饮食起居,他一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成不变,没想到也会有需要他伸手做饭的那一天。
绸鱼放在案板上,嘴一张一翕,尾巴不时发出轻微的吧嗒声,松田先生扭头看了看绸鱼,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绸鱼有个快乐的大家庭,当雄绸鱼意外死亡之后,缺少雄绸鱼影响的雌绸鱼就会变得强壮起来,性别也会由雌变雄,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家之主,带领这个大家庭继续生活下去。
他觉得此时的他,甚至不如一条鱼。
不能够再犹豫了,约好的时间快要到了。
他要在“客人”到来之前,做好晚餐。
当然,“客人”并不一定会挑别他的手艺,但是他觉得如果不能把这顿计划了好久的晚宴做到想象中的完美,他是会觉得遗憾的。
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他无意中在碗橱里发现了惠子留下的菜谱,这让他觉得惊喜,他甚至为此笑出了声,这是这个房间里久违的声音了。
按照惠子的菜谱,他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一道菜,不时地尝一尝汤汁的味道,偶尔皱一下眉头,偶尔点头微笑,像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在创作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
约定的时间要到了。
他不时放下汤勺,侧耳倾听门外的声音。
“丁零零”,一阵门铃的脆响,他想,果然,她们都是守时的人。
绵阳市高中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最新考试
![绵阳市高中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解答及评分标准最新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dae1db13c8d376eeafaa31c7.png)
绵阳市高中级第二次诊疗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 每小题3分)1. D(A. 改弦.易张xián B. 角.色j ué生肖xiào C. 惊蛰.zhé)2. B(A.“细水长流”一是比方节省使用财物或人力, 使常常不缺; 二是比方一点一滴地做某件事, 总不间断。
C .改为“及其”。
D.改为“酒香也怕巷子深”。
)3. D(A.搭配不妥。
改为: 成功抵达7062米深处。
B.成份残缺。
改为: 期望能借此淡化“丰田”日企色彩。
C.语义反复。
删掉“破天荒”。
)4. C(为甲午年)二、(9分, 每小题3分)5. A(文中表示为“不明个中道理人”会认为禅师对徒弟反应, 令人莫名其妙, 难以了解。
不是“大家”)6. C(修持人不只是对穿衣没有滞着, 而是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7. D(本句禅语是说禅师们所作所为即使和他人一样, 但她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滞着。
A.一口吸尽西江水, 是无人能做, 所以马祖实际是回复说, 不回复这个问题。
因为第一义不可说。
B.因果关系颠倒。
C.此句应是必需条件。
)三、(6分, 每小题3分)8. A(今, 假如)9.A(介词, 比。
B. 表目/修饰。
C. 结构助词/动词“到”。
D. 承接/转折。
)第Ⅱ卷(共123分)四、(29分)10. (5分) 中心论点: 使祸患不发生, 比挽救祸患轻易。
(使患无生, 易于救患)(3分)“曹君亡国”和“子朱辞官”分别从反面和正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2分)11(10分)(1)人都致力于挽救祸患准备工作, 却没有谁知道怎样使祸患不发生。
(4分, 划线处、大意各1分)(2)小人不知道祸患发生路径(出入口), 轻率行动而被罗网绊住(陷入祸患之中)。
即使周密地为灾祸发生做好准备, 又怎能保全自己! (6分, 划线处、大意各1分)12.(8分)(1)以书为友, 勤于读书, 自得其乐, 高雅不俗。
2021年四川绵阳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四川绵阳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ba690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9.png)
2021年四川绵阳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吴功正“意境”存在的哲学基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论所派生出的“情景合一”论。
天人合一、情景合一,显示了中国人的和谐体认方式。
不少论者忽视了“意境”组合的美学结构的支点是“意”,而将“意境”肢解为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和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
其实,“情景合一”不是情与景简单的结合,“天人合一”也不是天与人天然性的结合,而是主体的体认。
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说:“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活动才能被认识,因此客体本身定是被主体建构成的。
”建构是以主体为本位的体认活动,在自然山水审美中“境”是被“意”的主体功能建构起来的。
按照建构论,中国自然山水文学的一种复杂的经验现象就能得到阐释。
古代山水诗同一题材重复性十分突出;诗人们结伴登临唱和,限题限韵,如此苛刻的限制并没有造成诗的意境的同一化。
这是因为不同的山水诗人的建构方式不同。
中国疆域广大,名山大川遍布,每一山川的千姿百态,都为意境的建构提供了众多的对象;中国古代诗人更早发现了山水美,徜徉于其中,乐此而不疲,这又为意境建构提供了多样性主体。
宏观地概括中国古代山水诗文的主体建构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道德伦理的山水建构。
在意境形成中,主体道德伦理观念在山水对象。
上物态化,这有着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意识传统,伦理化色彩较浓。
情感心态的山水建构。
在山水上寻求情感外化方式,这是最具有审美特性的建构方式。
北宋郭熙《林泉高致.山川训》曰:“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
”中国山水美学家独特地描述了“格式塔”的异质同构心理现象,含有华夏山水审美意识的特点。
哲学意识的山水建构。
以哲学的理性意识作为观照意识,是一种内视域和出发点。
如苏轼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021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详解)
![2021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c61d9e9580216fc710afdb1.png)
【最新】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诡谲.(jué) 骠.勇(biào) 宁.为玉碎(nìng) 卷帙.浩繁(zhì) B.接种.(zhòng)靛.蓝(diàn) 椎.心泣血(chuí) 麻痹.大意(bì)C.拘泥.(nì)广袤.(mào) 喁.喁私语(yú) 歪打正着.(zhuó)D.烘焙.(péi)稽.首(qǐ)咎.由自取(jiù) 不容置喙. (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博彩微博控宏篇巨制嘉言懿行B.凋敝养植业不落言筌锦衣御食C.胡绉嘉峪关条分缕析珠联璧合D.像素亲和力锄强扶弱姗姗来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救灾援助力度,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B.跑步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但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进行这项运动不仅不能C.诗圣杜甫用诗歌记述了风云多变、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他在众多诗篇中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揭露可谓力透纸背....。
D.四川旅游局整合资源,积极推动大九寨环线区域旅游发展,力争改变假日期间景区游客重足而立....、拥堵滞留的状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让市民更多地呼吸到新鲜空气,各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限行机动车、管控扬尘、禁止露天烧烤等强制性措施,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B.复旦大学研究者近日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同当年安阳发现“曹操墓”一样,这一消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引发热烈讨论。
C.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困难再多再大,越要想方设法努力搞好社区活动,让活动成为激活社区活力的载体,成为邻里之间快乐相识、融洽相处的平台。
2021年绵阳南山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1年绵阳南山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a822d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7e.png)
2021年绵阳南山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将军和刘处长刚走过牌楼,一片喧闹的人声混合着机器声、喇叭声就迎面扑来,整个坝后工地展现在面前了。
这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场面:一条高大整齐的“山岭”把两个山头连在一起,一条巨蟒似的卷扬机趴在大坝上,沙土、石块像长了腿,自动的流到坝顶上。
坝上坝下到处是人,汽车、推土机在匆忙中奔跑。
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着,他被这劳动场景激动了。
这个地方,他并不陌生。
这里是作为军事重地留在他的记忆里的。
九年前,他曾经为了攻取这一带山岭,又要保全这里的古陵(就是十三陵)而焦虑过:他不止一次地在作战地图上审视过它,在望远镜里观察过这里的每一个山头,至今,对面那几个山头的标高他还依稀记得。
但是,现在变了,作为战场的一切特点都变了,当年敌军构就的防御工事早已被山洪冲平,那依山筑成的小长城也只成了一条白的痕迹,连那座小山头也被削下了半截填到大坝上了。
几年来,他每次看到过去战斗、驻扎过的地方在建设,总是抑制不住地涌起一种胜利和幸福的激情;而现在,他又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来到这里,这种感觉就更加强烈;所有的疲劳、酷热全都忘记了。
他俩悄地把行李放好,走向前去。
工具没有了,只找到了两个空筐,他俩便每人抓起一只,用手提起土来。
将军刚提了几筐,就听见有人喊他:“喂,老同志,怎么还是个‘单干’户呀?”将军被这个友好的玩笑逗笑了,抬头一看,原来说话的是个年轻的战士。
青年战士说:“来,咱俩组织个互动组好不好?”“好。
”将军高兴地回答。
他们一口气干了三个多小时。
直到这时,他觉得实在有些累了。
本来,像这样的劳动,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新课,28年前,他已经是水口山矿上的一个有着三年工龄的矿工了,砸石头、挑矿砂,他什么活没干过?更不要说参加红军以后那些艰苦的战斗生活了。
但这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事了,这会一连抬了三个钟头的砂土,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体力是不比以前了,腰上的伤口隐隐作痛。
2021年四川绵阳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四川绵阳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4aef8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5.png)
2021年四川绵阳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抗生素类药物曾是人类对抗诸多疾病的一个“秘密武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系列抗生素的发现,人类寿命得以大大延长。
但还不到一百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逐渐走下了“神坛”,甚至成为未来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
抗生素的效力正在普遍下降,其原因是对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正在迅速扩散,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未被某种抗生素杀死,之后便不再受制约,甚至将其耐药性传给其他种类细菌。
欧盟一位官员表示,由于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一些常见的病原体正在变成所谓的“超级细菌”。
一旦抗生素失效,我们的生活中就将充满危险——轻微的擦伤都有可能带来死亡,轻微的耳部感染可能就会引起耳聋。
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难题。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由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丧生,相当于每3秒钟就有1人失去生命,危害将超过癌症。
同时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危害性正逐年攀升。
比如治疗大肠杆菌,一般使用普通抗生素即可见效,但近几年多个国家报告部分患者即使使用最强效的抗生素也无济于事。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约70万人死于各种耐药菌感染,23万新生儿因此夭折。
但目前针对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进行的新药研发很难跟上耐药性产生的速度。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严重不足,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
报告警告说,全球抗生素正濒临枯竭。
这项报告认为,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已严重危害现代医学的进展,目前急需加大对抗生素耐药感染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否则世界将被迫回到因常见感染而导致小手术致人死亡的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制药公司和研究人员必须立即关注能治疗某些可在几天内导致患者死亡的严重感染的新抗生素。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dff1a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09.png)
绵阳市高中2021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2024年1月13日9:00—11:30】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深厚底蕴,是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汲取传统智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支撑。
我国古代治国理政最为重要的“治国之具”是礼与法。
古人对礼法关系及其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进行了概括。
如《唐律疏议》中载“”。
德礼,即道德,更多的是人心由内而外发挥的“善”,而刑罚乃是为了“为善去恶”而生的必要的“恶”。
《唐律疏议》认为道德的缺陷在于难以形成统一的秩序,法律则弥补了这一不足,保证了外在秩序的稳定。
以道德礼义为本,以法律政刑为用,凸显了传统法律文化对“治国之具”的准确定位。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礼崩乐坏”局面,使得思想家普遍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艺文类聚》中载“治国无其法则乱”。
“法治”最为突出的要件就是“立法为公,一断于法”。
而实现公正、平等,要立有良法,且良法能得到妥当施行。
晋朝尚书刘颂曾建言:“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其正文名例所不及,皆勿论。
”其建议后成为晋律的内容。
在晋律影响下,后世确立了依法断罪的制度。
至唐朝,《唐律疏议》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这对于限制司法专横具有重要意义。
在具引法典条文前提下,还强调罚当其罪,而非一味机械地征引。
例如,《大清律例》在“断罪引律令”条文之下,专门有一个条例要求“务须详核情罪”。
2020-2021学年绵阳外国语学校本部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绵阳外国语学校本部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40060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6a.png)
2020-2021学年绵阳外国语学校本部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
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
“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
“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
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
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
2021届绵阳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绵阳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6284e8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e.png)
2021届绵阳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陌上何时花开刘玉琴①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②有些话,总能让人禁不住怦然心动。
万物肃杀的季节已去,冰雪早融化在暖风里,此时,陌上的花开了,鹅黄嫩紫,青草萌绿,怎不令人眼前一亮?而“可缓缓归矣”,仿佛又以别样的深情和延宕的心绪,诉说着百转千回、欲扬还抑的思念,让人心驰神移。
③写下这个句子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君王钱镠。
史载:钱镠“少年起兵,骁勇绝伦,身经数百战,而不摧”。
不过,这位横刀立马、成就天下的乱世英雄,被后人记得不是因为他的雄霸吴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而是缘于他对原配夫人戴氏王妃的一片深情。
这看似平常却又极为感人的一句话正是成就钱镠深情的载体。
④戴氏王妃是个孝顺女子,每年寒食节必返临安郎碧娘家,看望并侍奉双亲,直到陌上花发才归去,岁岁如此。
钱镠亦算性情中人,最念这个糟糠结发之妻。
这一年,王妃在娘家盘桓数旬未归。
一日,料理完政事的钱镠走出宫门,见杭州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是樱花嫣红杨柳如烟,便提笔写下一封书信:⑤“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⑥九个字,平实温馨,情愫尤重。
钱镠的感动古今之处,在于对夫人的深情,九个字融入了几多思念与柔情以及对陌上风物的深切感知。
钱镠同样令人记忆深刻、极为钦佩之处,还在于欲催归而请缓的心境。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和心绪!思念着王妃,催促她归来,却又深情款款,让她不要着急,慢慢欣赏路边的风景。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一代君王对美的流连,对季节变换心灵敏感的悸动,对身边万物发自内心的珍惜之情,让人内心深有触动。
⑦最令我感慨的,正是其中漫漶出的放慢脚步,舒缓心情,从容欣赏的真情和韵致,“多少事,从来急”,能在如此着急和迫切中握住节奏,真诚地叫自己、叫别人放慢脚步的人委实不多。
今来昔往,逝水流年,无论是“千里江陵一日还”,还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人们听惯了向前、再向前的召唤,脚步匆匆又匆匆。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语文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75dd42bc8d376eeafaa313b.png)
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
在此背景下,马里扬的《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出版,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
作者对其研究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巧妙譬喻为其所做工作定位。
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体特性。
深入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
所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一书中的“外缘研究”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部研究”有所不同:“外部研究,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研究则是在文学本体研究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评,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研究”,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色,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能体现作者研究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的实证性考据工作。
书中所呈现的判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
在直接材料有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勾陈爬梳,如农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尤令人敬佩的是,虽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作者呈现于书中的学术探索却不止于此。
在作者看来,实证性的考据工作,应当通向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揭示与阐明:“我们认为,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本身,恐怕不只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或者应该本就是一种批评。
2021届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c1287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f.png)
2021届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幻小说《三体》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让我们看到在美食、戏曲、熊猫等传统方式之外,中华文化传播的更多可能。
科幻让中国故事呈现更丰富多元的面貌,也让世界上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当代中国,了解当代中国人对于科技与未来的想象。
在推动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历史性进程中,我们需要脚踏实地提升科幻文学的创作水平,扩大作者队伍,开拓题材与风格,寻找与中国情感、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相连接的中国科幻故事。
进一步提升作品的科学维度。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性转型期,从依靠人口红利与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的传统经济模式,向依靠科技创新与制度优势驱动的新型现代化社会升级。
国家大力发展航天科技、量子物理、人工智能、5G通信、生物基因、区块链等面向未来的尖端技术。
这些技术为民众所认知、理解、接受,将为国家实现顺利转型建立文化基础。
科幻创作者应该主动接触、学习、吸收最新的科技发现与成果,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并转化为创作素材。
通过官方或民间机构组织的科技企业采风活动、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等,深入第一线交流探访,让科技与科幻真正做到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创作出真正反映时代科学理念与精神的优秀作品。
进一步拓展作品的美学维度。
科幻作品要走向大众,走出国门,要求创作者了解不同受众群体、不同媒介形态、不同文化背景的审美特征,有技巧、有策略、有创新地融合不同的艺术形式与表达方式,使科幻真正为大众所喜爱。
在这一维度上,已经有颇多成功案例可以借鉴。
近年来,国漫、国潮方兴未艾,将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时尚产业、衍生品市场融合,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如何将科幻类型叙事与中国传统文化、情感范式、价值观念、美学标准进行有机嫁接、融合,并创造出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是我们这一代创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进一步深挖作品的人文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