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高中历史复习素材:9 潮州古井古牌坊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州古井古牌坊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高一(4)马师洁刘旭斌陈墅吴铎

指导老师:张文永(历史科)

一、课题背景

同时提起潮州的古井、古牌坊,或许有人认为这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者。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古井、古牌坊都是潮州的文物古迹,而且,在市民的眼中,都逐渐被冷落;在记忆中,逐渐被淡忘。所以,我们课题小组决定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潮州的每一口古井、古牌坊都有其历史和故事。在潮州创建“旅游旺市”的今天,它们更有其值得挖掘的游览价值及文化内涵。但由于古井、古牌坊至今年代久远,而且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在一般市民眼中“微不足道”,所以并未引起市民们的重视与保护,虽然政府也有过相应的保护措施,但并没有开发它们真正的价值。这些古井、古牌坊到底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它们的现状又如何?它们能为“旅游旺市”带来什么?这些问题带着我们走进对古井、古牌坊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

1、通过对古井、古牌坊的历史背景的考察,了解潮州悠久的历史文化;

2、通过了解古井、古牌坊的现状,认识潮州为保护文物古迹所作的努力;

3、通过参与研究,希望能为潮州“旅游旺市”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研究进程

1、对所选取的有代表性的古井、古牌坊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主要途径:上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第一周至第四周)

2、对古井、古牌坊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它们的现状,保护或遭破坏程度。主要途径:拍照。(第五周至第七周)

3、访问古井、古牌坊周边的居民,了解广大群众对古井、古牌坊的认识。主要途径:发放调查问卷。(第八周至第十周)

4、讨论、研究、整理资料、分析调查结果、完成调查报告、提出建议。(第十一周至第十四周)

四、研究成果

(一)古井

1、历史回顾

在自来水发明、应用之前,井是城镇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

潮汕水井历史悠久,开凿不计其数。据考古文物见证:宋哲宗(1086~1100年)时,潮州盐官李前来澄海(属海阳县所辖)筑堤开井,溪南仙市村旁狮山上有石刻碑文为证,“筑堤开井易通津……增光更俟后来人”。据宋潮阳林写的《潮州知州震峰彭公传》中称:宋元本六年(1083年),彭延年在潮州知州任上时,发动潮人凿井卅六眼。潮家水井自古深受世人的崇拜,民间有井公、井妈的神话传说,每逢“冬至”,要在水井贴上冬节丸。“除夕”要盖井不汲水(吊水),正月初一潮人自觉不上井台打水。初二凌晨,则由长者带着礼品前到井台祭拜,称为“开井”,接着家人就可照常打水饮用了。潮人历来还有称井水为“井花水”的赞语。民间相传用井水盛于洗脸盆浸“红花”(石榴枝、叶)“仙草”喷洒着可辟邪魅;患急性结膜炎(红眼病),世人都爱用“花心水”(井花水中心以防井壁污染)加点食盐摇匀,用消毒棉花浸着供冲洗外贴可清除眼睛红肿化脓,发高烧用毛巾浸井花水擦抹额头可退热降温。

(1)义井坐落于太平路东畔,井对面的

巷道,也因此称为”义井巷”。

《海阳县志•卷六•舆地略五》载:“义井,

在城仁贤坊大街,其阑上镌义井第一泉,永乐

元年建。”井旁还有方形古碑,上面刻字:“海

阳县正堂禁止军民人等在义井之旁污洗•严

示。”碑为嘉庆廿三年十月廿九日。井内圆外八角形,水清可用。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宋室南走,宋帝昺于景炎三年得陆秀夫,张世杰等拥立于磵州(广东雷州湾地方),改国号祥兴,驻厓山。次年,元兵进犯,宋帝昺出走,逃进潮州城,跑到大街时,大家喉咙干渴,都想喝水,忽见路旁一口井,宋帝昺走上前探头一看,井水清澈透底,一股凉气扑面而来,馋得他直咂舌头。可惜水面低,伸手够不到,他忙命侍从赶快去找水桶。时兵荒马乱,店铺关门,行人绝迹,到哪里去找水桶呢?无法喝到水,君臣只好望井兴叹。宋帝更是舍不得走开,有把头伸到井口说:“井呀井,朕命你把水涨起来。”话音刚落,骤然间井水滚滚向上猛涨,直冒上井台。群臣见状也挤过来,纷纷伸手捧水喝。大家都觉得这水格外清凉,格外甘美。喝得连声叫好。宋帝昺喝够之后,说:“井亦知君臣之义。朕就封你为‘义井’吧!”。“义井”这名字就一直沿用到现在。至于志载“永乐年建”,人言此或至明时筑井栏时镌,然是否可靠,宋帝昺有无到潮,也未见志载。

义井很早就受到保护。在我们走访的古井之中,义井也是保护的较好的一处。井旁围以深褐色栏杆,古朴可爱,井上“义井第一泉”的镌刻和井旁方形石碑上的碑文,仍清晰可见。

(2)四目古井位于太平路南段,今郑厝巷对面。

据载为宋时卢陵人彭延年所建,彭延年由大理少卿谪知潮州时,因交趾南天国王侬智高叛乱,兵迫潮州,“远近人惊风鹤,城尽闭门”,彭延年特命于全城凿卅六泉井给人民汲水用。相传四目井便是当日彭延年所凿的卅六井中的其中之一。井旁有一古树,传说明朝万年间有清水神邢鸾(宋泰定进士,以谏铮谪陕西清水,后入山炼丹成仙,降神揭阳牧人,人民向之

祈雨驱邪,甚有灵应,民祀之),曾在这古树飞升,故建庙祀神,庙称古树庙,井也称古树庙井,或古树井。《海阳县志•卷六•舆地略五》载:“古树井,载南门水养坊,旁有古树故名。其阑四目,又名‘四目井’。”

林大川在《韩江记》中也曾记昔时四目井养有金丝鲤鱼四条,每当日午,鱼起弄影,蔚为奇观。有无赖竟偷一鱼煮食,隔天暴毙,此后无人敢再偷,当时住在井旁的诗人姚竹园再买四条鲤鱼放在井中,并赋诗云:“送汝叮咛去井中,水深湖海一般同。自知不是蛟龙匹,听其风雨只耳聋。”

四目古井至今尚在,井台护栏呈八角形状,台面是用手工雕刻四个洞眼的大块石板材,用灰砂浆拌糯米饭凝紧覆盖在井面上,这四目圆孔是专供居民用绳索捆紧水桶打水取用,既方便打水,又有利于加盖可防尘秽污染。虽然井台圆孔周围石材因时长日久被千家万户打水的“吊桶绳索”碰撞锯擦得条条凹陷沟状,而井栏、井壁结构仍严密,不渗漏。古井壁上嵌有“光绪五年重修”的石碑记,至今也是清晰可见的。1987年下半年,政府拨款修浚,绕以栏杆。

但当我们走访四目古井时,井旁的古树和古树庙却不复存在。我们好奇地想探头俯瞰井中是否真有传说之中的四条赤鲤,透过井盖,却见井中乌黑一片,什么也没有。

(3)东门古井坐落在东门街南畔。

在城区现存古井中,历史悠久而又有绝对年代可考

的当推东门古井。东门古井周围原有石刻,但有些已圮

废,光绪《海阳县志·卷六·舆地略五》载:“东门古

井在城生融坊东门街,源通韩江,阑上有宋熙宁八年重

修,及元明重修年号石刻。”《海阳县志·卷六·舆地略

五》载:“现井栏东面刻有熙宁八年重修。”现存石刻三

碑,最早的记着:“乾隆某年腊月街众重修古井一为同治六年十月街众重修。”最近的一碑:“光绪十一年冬月重修。潮州府正堂朱,捐银一百两正,海阳县正堂捐银二拾两,街众捐银三百四十两,合银四百六十两。”

(4)开元古井位于开元街口北畔。

《海阳县志·卷六·舆地略五》载:“开元古

井,在城仁贤坊,开元街口北畔。”开元古井也

是史籍记载的著名古井之一。这是开元寺四界古

井之一,井口呈长方形,后来改为水泥结构四目

孔,原栏南面有石刻“乾隆乙未年修”楷书,现

在则嵌于井栏东面。

近年来设有自来水,人少汲水,渐渐变成废井。1987年下半年政府拨款修复,井口改为长方形,石镌“开元古井”四字,使古井得复旧观,在闹市中散发出古朴的风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