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54cb0e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7.png)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一、【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饮食护理: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如无法经口进食者,可给予鼻饲饮食。
3.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变化。
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记录24h痰液的排出量。
观察咯血的颜色、性质、量。
观察患者的缺氧情况,是否有发绀、胸闷气促等表现及呼吸困难的类型。
4.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合理用药并观察用药反应。
5.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通风。
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6.专科护理:1)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痰技巧。
2)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合理氧疗。
3)痰液黏稠无力咳出者,多饮水,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给予吸痰。
大量痰液者给予体位引流。
4)咯血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5)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肌功能锻炼。
6)根据病情需要,准确记录出入量。
7)根据病情准备急救器械、急救物品、抢救药品等。
7.安全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自身状况,对患者进行管路滑脱、压疮及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评估,对于高危人群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健康教育】1.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疾病诱因,避免吸烟、接触过敏原。
2.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增强肺功能。
3.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坚持运动,避免劳累和情绪波动,增加机体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4.指导患者掌握家庭氧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指导患者按时复诊。
呼吸内科新版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新版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1cefcdf011ca300a7c390b1.png)
3、饮食:给予合适的饮食,高热和危重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环境:病室空气要流通,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定期监测空气污染情况,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
5、做好各项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6、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护士掌握给氧的方法(如持续或间断给氧、给氧的流量、给氧器材的选择),根据医嘱正确给氧。
附:入院护理流程
备好床单位,根据病情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
↓
主动迎接病人,确认病人身份
↓
进行登记,通知床位护士
↓
床位护士领病人至床边,妥善安置病人于病床、取舒适体位,通知床位医生
(危重患者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
床位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入院宣教(包括科主任、护士长、床位医生、床位护士、病区环境、陪探制度、安全劝告)
10
第五节
抽搐护理常规
13
11
第六节
咯血护理常规
13-14
12
第七节
呼吸困难护理常规
14-15
第三章 疾病护理常规
13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15-16
14
第二节
肺炎护理常规
16-17
15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17-18
16
第四节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18-19
17
第五节
支气管扩张护理常规
19-20
8、保持急救药品、物品的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9、定期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如有可疑传染病人,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按传染病要求进行护理。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e379f36b90d6c85ec3ac62b.png)
●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重点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便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
病室开窗通风,2次/臼,每次15~30分钟。
保持室温在18~25℃、相对湿度为50%~60%。
湿式清扫地面,2次/日。
3.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4.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给予饮食指导。
给危重患者喂食或鼻饲。
给予禁食、高热、昏迷、危重患者口腔护理,3次/日。
5.保证患者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
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后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6.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
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晨晚问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和干燥,及时修剪指第九章内科疾病护理常规(趾)甲、剃胡须、更换病员服,满足患者生活需要。
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乍。
8.入院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3次/日。
连续3日无异常者.改为1次/口。
体温超过38.5℃,测4次/日;超过39.5℃按高热护理常规;评估大、小便,1次/日;3天未解大便者应做相应的处理;测量血压、体重每周1次,记录于三测单上。
9.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保持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完好。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_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含丰富维生素、无刺激、易消化的饮食。
忌吸烟、饮酒。
3.患者恢复期可下床活动;病情危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胸痛时取患侧卧位;大咯血时,取平卧位且头偏向一侧;呼吸闲难时,取半坐卧位,并给予吸氧。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评估患者咳嗽、咳痰、咯血、呼吸闲难、胸痛等症状。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b38a215a417866fb84a8e73.png)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目录一、一般护理常规二、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三、咯血护理常规四、支气管扩张的护理五、~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六、急性肺水肿护理常规}%呼吸内科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新病人进入病房后,应及时接待安置床位,介绍入院须知,交待生活用物。
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重症例外)。
$2、侧体温,脉搏,呼吸每日4次,连续3天,以后改为每日2次,发热病人每4小时1次。
3、新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留验大小便常规标本。
4、病人原则均应卧床休息,实行分级护理和危重病人计划护理,准确给药,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治疗效果。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5、按医嘱给予饮食,轻病人进食自理,危重病人喂饭或鼻饲。
6、做好清洁卫生处理及晨,晚间护理。
%7、经常巡视病房,关心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进行卫生宣教,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8、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的病人,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
9、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班相结合,交班报告内容力求准确,简明扼要,字迹工整。
!二、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疾病知识】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原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
哮喘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本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暂时性、带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更长,经休息或治疗呢后可缓解。
【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避免接触过敏源,如花粉,粉尘,皮毛,牛奶,鱼虾,油漆等,并劝其戒烟。
3、密切观察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如出现喉部发痒,打喷嚏,流涕,胸部闷胀,干咳,呼吸不畅,精神紧张等,立即通知医师并协助处理。
4、哮喘发作时取半卧位或坐位。
出汗多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帮助病人擦干汗液,更换衣服,防止受凉。
5、对有紫绀或呼吸困难者,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对痰多而粘稠以致呼吸不畅者,给雾化吸入,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以利于痰的排出。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5c780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b.png)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体位:根据病情适当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
3、掌握给氧方法和氧流量,合理给氧。
4、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配合抢救,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慎用镇静剂,禁用吗啡,防止呼吸抑制。
6、及时留取各种标本送检。
7、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饮食,高热与昏迷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同一致病菌感染的病人集中一室,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等感染性疾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其痰液应消毒处理后再倒掉。
9、做好卫生宣教,指导病人戒烟,预防感冒,减少探视。
【健康指导】1、促进有效排痰。
2、合理功能锻炼。
3、预防感染。
4、合理饮食。
二、肺炎护理常规【概念】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损伤等。
【护理评估】1、体温变化。
2、咳嗽咳痰情况,痰的颜色、量、性状和胸痛的程度。
3、呼吸困难的程度。
4、精神症状,有无神志模糊,烦躁不安等。
【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
3、饮食以高热量、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食、半流食为宜,鼓励病人多饮水。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消炎、镇咳、支持等治疗。
5、对症处理:呼吸困难紫绀明显时给予吸氧;胸痛或剧咳者,可取患侧卧位或遵医嘱给镇咳药;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监测体温变化。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同时观察痰的颜色、性状、气味等。
【健康指导】1、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避免过度劳累及受凉。
2、避免各种致病因素,防止交叉感染。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概念】指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
【护理评估】1、评估痰的颜色、性质、粘稠度、气味。
2、评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症状与体征,如烦躁、出汗,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c38ada26529647d2728525e.pn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1)气体交换受损 与气道阻塞、通气不足、呼吸 肌疲劳、分泌物 过多和肺泡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分泌物增多而粘稠、气道 湿度减低和无效 咳嗽有关 • 3)焦虑 与健康状况的改变,病情危重、经济状 况有关 • 4)活动无耐力 与疲劳、呼吸困难、氧供与氧耗 失衡有关。 •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降低、摄 入减少、腹胀、呼吸困难、痰液增多有关。
低效性呼吸型态
护理措施:1、摆好病人体位有利于呼吸。2、保持 供氧通畅。3、鼓励深呼吸。4、鼓励病人有效的咳 嗽〃清除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5、必要时吸痰。 6、操作前向病人解释〃减少病人焦虑。7、在病人 呼吸困难的急性发作期陪伴病人〃使其得到安全 感〃以减少焦虑。8、指导病人放松技术〃如缓慢的 深呼吸〃肌肉逐渐放松。9、鼓励患有慢性肺部疾病 的病人采用横膈式呼吸。10、预测病人是否需要气 管插管和使用呼吸机。
胸腔积液
• 1)气体交换受• 2)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胸膜炎,胸腔 积液引起高热,消耗状态,大量胸腔积液有关 • 4)疼痛:胸痛于胸膜摩擦或胸腔穿刺术有关
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 1)潜在并发症:重要器官缺氧性损伤、消化道出 血、心力衰竭、休克等。 •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感染、分泌物过多 或粘稠、咳嗽无力及大量液体和蛋白质漏入肺泡 有关。 • 3)焦虑 与呼吸窘迫,疾病危重以及对环境和代 谢增高有关 • 4)自理缺陷 与严重缺氧、呼吸困难有关 •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气管插管和代 谢增高有关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劳等引起食欲减退有关。 •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水肿、长期卧床 有关。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537b77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7.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呼吸内科疾病是指影响人体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肺等部位的疾病。
常见的呼吸内科疾病有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呼吸内科疾病护理的一般常规。
1. 监测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
还需要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肺功能等指标,以及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 安全防护: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容易带菌飞沫。
护理人员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3. 维持呼吸畅通:护理人员可以采取适当的体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呼吸通畅。
例如,高位半卧位可以减轻患者呼吸负担,促进痰液排出。
4. 管理呼吸辅助装置:对于需要使用氧气或呼吸机等呼吸辅助装置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使用方法,并定时检查和更换相关设备。
5. 给予药物治疗:根据医嘱,护理人员需要按时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
对于吸入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或雾化器。
6. 鼓励患者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提高肺功能。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推荐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呼吸操等。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 提供营养支持: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合理调配患者的饮食,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
必要时可以给予营养补充剂。
8. 心理支持: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恢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恐惧等。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9. 教育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
还需要指导患者学习正确的用药和呼吸训练方法,以及提供预防和康复的相关指导。
10. 病情记录和交接: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以及医嘱执行情况等。
呼吸内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教案
![呼吸内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46e64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3.png)
4.目标
5.护理措施及依据
清理呼吸道无效(其中重点以促进有效排痰的方法作示范,要求学生当堂掌握)
6.评价
(二)咯血
1、护理评估分病史评估和身体评估两点,咯血和呕血的区别
2、护理诊断
3、目标
4、护理措施及依据咯血的急救
(三)肺源性呼吸困难
1、护理评估分病史评估和身体评估两点,呼吸困难的分型
2、护理诊断
3、目标
4、护理措施及依据
(四)胸痛
1、护理评估分病史评估和身体评估两点
2、护理诊断
3、目标
4、护理措施及依据
5.巩固新知或小结或答疑
1、巩固上课内容,答学生问。
6.教学
反思
学生兴趣较高,氛围好。
教案评
价意见
《内科护理》教案
教师
投课班级
投课课时
2
课题
第二章
课型
理论
教学目
标
1.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体征出现的病机与常见病因
2.熟悉呼吸内科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
3.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
重点
1、咳嗽、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的护理措施
难点
1、呼吸内科常用的呼吸训练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粉笔板书、讲解、示范、诱导提问
教学工
具
黑板、粉笔、多媒体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1.复习旧课或提问Fra bibliotek1习内科护理学的目的和学习方法
Smin
2.新课
预习题
1上呼吸到感染的病人的护理
3.导入
新课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护理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adb05be960590c69ec376ff.png)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第一节肺炎护理(一)定义肺炎是指肺实质(包括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等)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压迫我所致。
(二)症状、体征1、症状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胸痛。
2、体征早期肺部特征无明显异常,重症患者可有呼吸增快、发绀、鼻翼扇动,肺实变叩诊浊音,可闻及湿性啰音。
(三)护理要点1、发热患者护理⑴卧床休息,给予物理降温。
⑵及时送检血常规、痰培养、血培养。
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⑷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
⑸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烦躁、焦虑、恐惧情绪。
2、咳嗽、咳痰的护理⑴观察咳嗽的性质。
⑵指导患者有效地咳嗽、咳痰,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和量。
⑶遵医嘱给予祛痰药和雾化吸入。
⑷无力咳痰者给予翻身、拍背协助咳痰,必要时吸痰。
3、呼吸困难的护理⑴协助患者坐位或半卧位。
⑵保存病室温度18-20摄氏度、相对湿度55%-60%为宜,室内空气每周消毒1-2次。
⑶按医嘱给予吸氧、支气管解痉药,保持呼吸道通畅。
⑷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度和节律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⑸去除紧身衣服和厚重被服,钱少胸部压迫。
4、胸痛的护理⑴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⑵避免诱发及加重疼痛的因素。
⑶指导患者使用放松的技巧或分散患者注意力。
5、休克性肺炎的护理⑴去枕平卧位,保持脑部血氧供应。
⑵密切观察意识状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皮肤粘膜色泽等。
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
⑷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和。
(四)健康指导1、积极预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减少异物对呼吸道的刺激,鼓励患者戒烟。
3、适当锻炼身体、保持生活规律、饮食合理、心情愉快,增加机体抵抗力。
第二节支气管哮喘护理(一)定义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炎症。
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狭窄。
(二)症状、体征1、典型的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伴哮鸣音。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7816c060912a21615792918.png)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情适当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
3、掌握给氧方法和氧流量,合理给氧。
4、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配合抢救,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慎用镇静剂,禁用吗啡,防止呼吸抑制。
6、及时留取各种标本送检。
7、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饮食,高热与昏迷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同一致病菌感染的病人集中一室,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等感染性疾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其痰液应消毒处理后再倒掉。
9、做好卫生宣教,指导病人戒烟,预防感冒,减少探视。
【健康指导】1、促进有效排痰。
2、合理功能锻炼。
3、预防感染。
4、合理饮食。
第一节咳嗽咳痰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咳嗽的发生时间,诱因,性质,节律,与体位的关系,伴随症状,睡眠等。
2、评估咳嗽的难易程度,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和有无肉眼可见的异常物质等。
3、必要时评估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心理状态等,评估有无发绀。
【护理措施】1、环境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维持适宜的温度(18~20℃)与湿度(50%~60%),减少不良刺激。
2 、休息与体位保持舒适体位,咳嗽剧烈时应取半卧位,咳痰多的患者应取侧半卧位或经常交换体位,使痰易于咳出。
避免诱因,注意保暖。
3 、饮食对于慢性咳嗽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嘱患者多饮水,如无心、肺、肾功能受限,每日饮水一般在1500ml以上,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
4、有效排痰及时清除呼吸道的痰液,防止呼吸道堵塞而突发窒息。
⑴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德正确方法。
病人尽可能采取坐位,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未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a8375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6.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呼吸内科是专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科室,常见的疾病包括支气管炎、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
这些疾病需要特定的护理常规来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支气管炎的护理常规:1. 居住环境的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患者暴露在有害气体和尘埃中,尽量减少与疾病相关的刺激因素。
2. 药物治疗和护理:根据医生的嘱咐定期服用抗生素、祛痰药、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
定期进行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脂、高糖、高蛋白食物的摄入。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
4. 停止吸烟:支气管炎患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是戒烟。
吸烟会进一步损害呼吸系统,加重病情。
二、哮喘的护理常规:1. 定期服用药物:哮喘病人需要按时服用药物,包括控制炎症的药物和缓解症状的药物。
按照医生的嘱咐正确使用吸入器,保持药物的有效浓度。
2. 诱导补救性肺活量:在哮喘发作前或治疗期间,教育患者进行诱导补救性肺活量训练。
通过诱导补救性肺活量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动作,增强患者的呼吸机能。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避免诱发因素:哮喘患者应避免与过敏原接触,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
此外,刺激性气味、冷空气、压力等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
4. 心理护理:哮喘病人常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焦虑。
三、肺炎的护理常规:1. 药物治疗和隔离: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抗生素,及时治疗肺炎。
患者应住在单间病房,保持室内通风,随时做好飞沫防护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2. 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症状、并发症。
3. 辅助通气: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辅助通气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_常规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_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966000d5901020207409cd1.png)
健康教育
1、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注意口腔清洁,勤漱口、多刷牙。定期更 换牙刷。 3、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4、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引流排痰。 5、定期做痰细菌培养,尽早对症用药。
七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的变化。 2、有无肺性脑病的发生。 3、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量。 4、呼吸困难的程度,紫绀。 5、水肿部位和程度。
本课题结束 谢谢!!!
欢迎批评指导!!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放映结束
感谢聆听!
演示结束!!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澜沧东方医院护理部
一、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 志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有否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毒性反 应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 以及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咳血、哮喘、 胸痛等。 2、恢复期可下床适当活动,危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高热 和危重患者,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病室空气要流通,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 分钟,但避免对流。空气消毒每日1次,每月一次监测 空气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
(5)指导患者定时进行深呼吸,配合拍背, 鼓励有效咳嗽。痰多不易咳出者,给予呼吸道 湿化,体位引流,必要时吸痰。 2、症状护理:晚期病人发生胸痛时,遵医嘱 给予止痛剂。 3、药物护理:化疗期间的药物护理了见肿瘤 科护理章节。 4、特殊治疗护理:必要时,协助医生抽胸水。 5、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1、戒烟。 2、指导病人采取放松技术缓解疼痛,如:缓 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病人正确对待放疗、化疗的副反应。 4、学会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学会沟通,发 泄等。 5、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癌症,使其成为 抗癌小组的成员。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a3f060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f.png)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呼吸内科一般疾病护理常规一、新病人进入病房后,应及时接待安置床位,介绍入院须知、病区环境,交待生活用物,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重症除外)。
二、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天,以后改为每日1次,发热病人体温≥37.5℃每6小时测量1次体温、脉搏、呼吸,体温≥38.5℃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
三、新病人入院后,24小时内留验大小便常规标本。
四、病人原则均应卧床休息,实行分级护理和危重病人护理计划,准确给药,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及治疗效果,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五、按医嘱给予饮食,轻病人进食自理,危重病人协助进食或鼻饲饮食。
六、做好患者一般卫生处置及晨、晚间护理。
七、定时巡视病房,关心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进行卫生宣教,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各种不良刺激。
八、对长期卧床、消瘦、水肿、营养不良、昏迷的病人,应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九、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书面交班和床头交班、口头交班相结合,交班内容力求准确,简明扼要,字迹工整。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患者护理常规【疾病概述】肺气肿是指终末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异常扩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临床上多有气流受阻的生理学异常。
【护理问题】1.清理呼吸道无效;2.气体交换受损;3.睡眠形态紊乱;4.有感染的危险【护理措施】1.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并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
2.卧床休息,取舒适的高枕卧位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
3.给予氧气吸入,并观察吸氧后喘憋及皮肤紫绀改善情况,监测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行血气分析,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应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
4.注意呼吸音的改变: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气管内存在痰液栓塞或主要呼吸道梗阻;哮鸣音提示可能气道阻力增加;痰鸣音提示呼吸道内有痰液。
4.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而粘稠以及呼吸不畅时,可行压缩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或缓解气管、支气管痉挛,并协助翻身拍背;多饮水,每日1500~2000ml,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查房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482d0d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0e.png)
支气管哮喘护理案例
总结词
预防与控制发作
详细描述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性炎症,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发作。在护理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过 敏史和病情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同时加强病情监测和记录,及时处理发作症状。
肺癌护理案例
总结词
心理支持与生活质量改善
详细描述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心理支持和生活质量改善。 在护理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病情状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同时加强
反馈
将查房结果和建议反馈给患者和家属,让他们了解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的实施情 况。同时,还需向护理人员反馈查房结果,指导他们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
04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研究进展
新型护理技术在呼吸内科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
营养支持护理
无创呼吸机已成为治疗呼吸衰竭等呼 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护理中需注 意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及时调整参数 ,预防并发症。
定时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 命体征指标。
病情评估
根据观察和记录,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评估 ,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的变 化情况。
护理记录
详细记录护理过程和病情变化,确保护理工 作的可追溯性。
患者教育与心理护理
疾病知识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呼吸内科疾病的相 关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营养不良问 题,营养支持护理需根据患者营养状 况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 。
肺康复护理
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 统疾病,肺康复护理通过制定个体化 锻炼计划,提高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 质量。
呼吸内科新版护理常规_2
![呼吸内科新版护理常规_2](https://img.taocdn.com/s3/m/70c0fc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c.png)
呼吸内科新版护理常规呼吸内科新版护理常规呼吸内科护理常规目录第 1 页共 36 页呼吸内科护理常规第 2 页共 36 页呼吸内科护理常规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第一节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应用护理程序进行疾病护理。
做好病人的心里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
2、按医嘱进行分级护理,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及时给予评价,做好护理记录。
3、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并做好病人的安全护理。
病室每日通风或空气消毒二次。
保证病员充分的睡眠与休息。
按时做好晨晚间护理,满足生活需要,保持病人的个人卫生,预防压疮、口腔感染等护理并发症。
4、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进行饮食指导。
5、做好内科常见症状的护理和各专科疾病的护理及特殊治疗、特殊检查的护理。
6、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做好留置管道的护理,保持管道的通畅。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引流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1/ 3量的变化,并准确记录。
7、按时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药物治疗效果及副作用。
8、保持急救药品、物品的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9、定期消毒灭菌,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如有可疑传染病人,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按传染病要求进行护理。
10、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书面、口头、床边交班。
第二节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智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全身毒性反映,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注意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气喘、胸痛等。
2、休息与活动:恢复期可下床适当活动,危重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3、饮食:给予合适的饮食,高热和危重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环境:病室空气要流通,每日通风两次,每次 15~30 分钟,定期监测空气污第 3 页共 36 页呼吸内科护理常规染情况,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6e2ba7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e.png)
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一、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和肺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尽量避免接触可能的致敏物质,如烟尘、花粉等。
3.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
4.饮食要均衡、营养丰富,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过度饱食和暴饮暴食。
5.适量参与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等,有益于增强呼吸肌肉的功能。
6.避免疲劳和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和充足的休息。
7.遵医嘱按时服药,正确使用吸入器和雾化器等器械,如使用激素类药物,要注意规定的使用时间和用量,避免滥用或停药。
8.参与康复训练,如呼吸肌锻炼、深呼吸、咳痰训练等,有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
9.定期进行复查检查,如胸部X光、血气分析、肺功能测试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的变化。
二、呼吸内科疾病健康教育:1.告知患者及家属呼吸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预后等,以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教育患者正确使用吸入器和雾化器等器械,如吸入药物的使用方法、清洗消毒等,避免误用或滥用药物。
3.指导患者正确掌握自我监测技能,如测量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
4.教育患者急性发作时的处理方法,如哮喘发作时的紧急治疗措施、用药方法等,以及补充氧气的使用。
5.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咳痰的正确方法,并告知如何合理饮水以增加咳痰效果,避免咳痰过程中干咳或食物误入气道。
6.教育患者避免感染,如及时、规范地洗手、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等。
7.指导患者正确进行体育锻炼,如适量的有氧运动、呼吸锻炼等,注意健身和呼吸的配合。
8.教育患者及家属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许多有害物质,如二手烟、工业有毒气体等,尽量减轻呼吸器官的负担。
9.指导患者及家属根据病情调整生活方式,如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减少对呼吸器官的不良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2.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化。
3.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情况。
护理措施
1.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遵医嘱给止咳剂。
2.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排便措施。
3.胸痛剧烈患者,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剂。
.。
4.根据病情准备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有关处理。
胸腔闭式引流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
5.给予高蛋白,适量粗纤维饮食。
6.半卧位,给予吸氧,氧流量一般在3L/min以上。
7.卧床休息。
健康指导
1.饮食护理,多进高蛋白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食物。
2.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气。
3.保持大便通畅,2 d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4.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注意体温的变化及呼吸形态。
2.注意有无并发症症状,如头痛,耳鸣,胀涕等。
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min。
.
2.保证病人适当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者应卧床休息。
3.多饮水,饮水量视病人体温,出汗及气候情况而异。
给予清淡,易消化,含丰富的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
4.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给予物理降温。
高热时按医嘱使用解热镇痛片。
观察降温后的效果。
出汗多的病人要及时更换衣物,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
5.寒战时,要注意保暖。
6.按医嘱用药。
健康指导
1.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充足的营养、休息、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
3.忌烟。
4.坚持冷水洗脸,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肺炎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
2.观察精神症状,是否有神志模糊、昏睡和烦躁等。
3.观察有无休克早期症状,如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尿量减少等。
4.注意痰液的色、质、量变化。
5.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护理措施
1.根据病情和医嘱,合理氧疗。
2.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无外溢,必要时置中心静脉导管压了解血容量。
3.按医嘱送痰培养,血培养。
4.高热护理见高热护理常规。
5.胸痛、咳嗽、咳痰可采取对症处理。
6.饮食护理,给予高营养饮食,鼓励多饮水,病情危重高热者可给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7.注意保暖,尽可能卧床休息。
健康指导
1.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2.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
3.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
4.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皮肤色泽等。
2.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及休克。
3.尿量及粪便颜色,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4.各类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5.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安置胃管患者按胃管护理常规)。
2.保持呼吸道通畅
(1)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体位和多饮水。
(2)危重患者每2~3h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
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气道管理,必要时机械吸痰。
(3)神志清醒者可做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10—20min
3.合理用氧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一29%.)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
如何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
4.危重患者或使用机械通气者应做好特护记录,并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预防发生褥疮。
5.使用鼻罩或口鼻面罩加压辅助机械通气者,做好该项护理有关事项。
6.病情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按人工气道护理要求。
7.建立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应按机械通气护理要求。
8.用药护理
(1)遵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2)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以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健康教育
1.教会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以改善通气。
2.鼓励患者适当家务活动,尽可能下床活动。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暖、季节交换和流感季节少外出,少去公共场所。
4.劝告戒烟,如有感冒尽量就医,控制感染加重。
5.严格控制陪客和家属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