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舱患者心理护理工作流程

合集下载

高压氧治疗护理常规

高压氧治疗护理常规

高压氧治疗护理常规【护理常规】1.治疗前(1)阅读病例,探视患者,熟悉患者病情,确定其没有治疗禁忌。

(2)向患者及陪舱人员介绍舱内设备和使用方法。

(3)向患者及陪舱人员说明高压氧治疗的基本特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进舱的恐惧心理。

(4)教会患者中耳调压动作。

(5)详细说明吸氧装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对首次进舱治疗的患者,治疗前15min常规以1%味麻液滴鼻。

(7)嘱患者排空尿液、粪便。

(8)指导患者更衣,穿全棉等不引起静电反应的衣物进舱治疗。

(9)检查患者带进舱内的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不耐压物品;可产生静电的物品;各种化妆品及各种电动用具、玩具不能进舱。

(10)妥善把患者安置于舱内治疗位置,再次试用吸氧用具。

指导患者正确戴紧面罩,保证有效吸氧。

2.加压期间(1)加压开始时,操舱人员应通知舱内人员"开始加压",嘱其进行张口、吞咽、鼓气等动作,使耳咽管开张。

(2)加压阶段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中耳气压伤,鼓膜内外压差达0.02MPa时,便可产生耳痛;压差达0.06MPa时,可使鼓膜破裂,因此必须按规定的升压速度操作。

尤其在舱压为0.12~0.16MPa时,加压速度应缓慢,并不断询问有无耳痛,嘱患者及时做调整耳咽管通气的动作。

若出现剧烈耳痛时,必须立即停止加压,必要时应适当排气减压,等舱内人员耳疼痛消失后,再继续缓慢加压。

如中耳调压失败,应减压让患者出舱。

(3)做好舱内危重患者的护理,对有高血压病史者应严密观察,必要时测血压。

对昏迷者应严密观察有无躁动、呻吟等症状,可给予少量水滴人口中,帮助做吞咽动作来缓解耳部不适症状。

对重症昏迷患者应遵医嘱测血压、脉搏、呼吸,并做记录。

(4)加压期间应暂时夹闭各种体腔引流导管(胸腔引流管除外)。

3.稳压吸氧期间(1)舱外操舱人员通知"开始吸氧"后,告知患者正确戴紧面罩,保证有效吸氧。

(2)指导患者正确做呼吸动作,适当加深呼吸,不要加快呼吸频率。

高压氧科护理常规及操作流程

高压氧科护理常规及操作流程

高压氧科护理常规及操作流程英文回答:High-pressure oxygen therapy, also known as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 is a medical treatment that involves breathing in pure oxygen in a pressurized chamber. It is used to treat a variety of medical conditions, including decompression sickness,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non-healing wounds, and certain infections.The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igh-pressure oxygen therapy involves several routine procedures and protocols. Here is a general outline of the nursing care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for high-pressure oxygen therapy:1. Preparing the patient: Before the therapy session,the nurse assesses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ndcurrent condition to determine if they are suitable for HBOT. The nurse also explains the procedure to the patient and addresses any concerns or questions they may have.2. Ensuring safety: The nurse ensures that the hyperbaric chamber is properly maintained and functioning correctly. Safety checks are performed to ensure that there are no leaks or malfunctions in the chamber. The nurse also ensures that the patient is properly positioned and secured inside the chamber.3. Monitoring vital signs: During the therapy session, the nurse closely monitors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including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An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re promptly reported to the healthcare team.4. Administering oxygen: The nurse ensures that the patient is receiving the prescribed amount of oxygen during the therapy session. They monitor the oxygen delivery system and make adjustments as necessary.5. Providing comfort and support: The nurse provides emotional support and reassurance to the patient during the therapy session. They ensure that the patient iscomfortable inside the chamber and address any discomfort or anxiety the patient may experience.6. Documenting and reporting: The nurse accurately documents the patient's response to the therapy, including any adverse reactions or complications. They also report any changes in the patient's condition to the healthcare team.In summary, the nursing care for high-pressure oxygen therapy involves preparing the patient, ensuring safety, monitoring vital signs, administering oxygen, providing comfort and support, and documenting and reporting the patient's response to the therapy.中文回答:高压氧科护理常规及操作流程。

高压氧治疗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

高压氧治疗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

(3)吸氧减压:边吸氧边减压。多人舱多用 优点:由于吸入纯氧后,可使肺泡气之间的氮分压降到零,这样就形成了机体组织、体液和肺泡气之间氮分压 最大的压差梯度。一方面外界环境压力迅速下降,组织内不会形成氮气泡;另一方面组织体液中的氮气可经血 液循环及肺泡加速排出,即可保证减压的安全,还可缩短减压时间。
高压氧治疗操作规程及护理常规
高压氧治疗的操作规程
高压氧治疗的程序: 加压、稳压、减压 一、加压:将压缩空气或氧气加入高压氧舱内, 使舱内压力逐渐升高即加压。 加压阶段:由常压上升到所需的治疗压力的过程。 升压时间:就是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中间暂停时间应计入“加压时间”内。
(一)加压前准备 1.设备:使用前应对舱体及辅助设备进行检查准备,
(5)舱门是否密封,舱门与递物筒的平衡阀 有否关闭。观察窗玻璃有无裂纹。
(6)紧急排气及呼救装置是否正常。 (7)纯氧舱的加湿装置与防静电装置
2.物品准备:科内应备齐抢救及检查治疗病人 的各种用品,医疗仪器,护理用具,治疗用品,消毒用品,药物、医疗表格和供氧面罩、管道等。并定 期检查,更换,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3.患者准备:对患者进舱治疗须知及注意事项 进行宣传教育并签字。
3. 不断询问和观察患者有无耳痛不适,嘱 病人及时作好调压动作,若耳痛明显,暂停 加压,继续做调压动作,耳痛消失后继续加压。如耳痛剧烈难忍时,必须立即停止加压,并适当排气 降压,消除症状,无效时应中止 治疗,减压出舱。 一般情况下,切忌强行加压,以免导致中耳 气压伤和副鼻窦气压伤的发生。
4.洗舱(单人纯氧舱):即洗去舱内空气, 使舱内氧浓度达到75%以上。洗舱方法有3种。 (1)间断洗舱法:当舱内压力升到表压0.02-0.03MPa时,关闭进氧阀门,打开排气阀门, 将舱内空气与氧气的混合气排掉,然后再关闭排气阀门,打开进氧阀门,见舱压再升到表压0.020.03MPa时再排气,反复3次,最后将压 力再升到治疗压力。

高压氧患者治疗的心理护理

高压氧患者治疗的心理护理

高压氧患者治疗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时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对策,指导临床工作。

方法:对行高压氧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心理特征观察,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效果理想。

结论:针对患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个体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疾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压氧患者治疗,心理护理引言高压氧医学是一门新型的临床治疗学,随着高压氧医学的迅速发展,高压氧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

高压氧舱是一个独立密闭的压力容器,治疗时要将患者置于密闭的、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特殊环境里吸氧以达到治疗目的。

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陌生的环境里并经受治疗过程中的加压、减压气压差的变化,与医务人员隔绝,只能通过监视器和对讲系统相互沟通,加之舱内空间密闭狭窄等原因,使患者容易产生怀疑、恐惧、紧张、疑虑、孤独、害怕等心理变化。

因此,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表现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是高压氧患者治疗的键。

一、护理1.高压氧治疗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患者看到结构特殊的氧舱和听到护士介绍进舱须知中的不安全因素时,会担心治疗的安全性而产生恐惧、急躁、疑虑的心理。

患者会在加压、减压时产生耳痛及不适,还有舱内不同病种患者表现出来的不同病态、呻吟声、吵闹声等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

有些患者对高压氧治疗效果不了解,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治疗疗程长,对高压氧治疗疗效持有怀疑态度,甚至觉得高压氧不可能治疗疾病。

2.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对于首次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认真细致地做好进舱前的解释工作,带其进舱参观或观察他人吸氧情况,了解氧舱环境和舱内外联络方式等;向患者介绍氧舱的性能原理、作用及治疗效果,治疗时会出现的问题及症状等;介绍病员进舱须知,教会患者开张咽鼓管的各种动作要领,使患者及家属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放心愉快地接受治疗;详细讲解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反应以及预防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已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与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交流在氧舱内的感受,树立新患者的信心,使其确信高压氧治疗是某些疾病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或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的盲目乐观心理,告知患者高压氧舱不是神奇的治疗仪器,解释对于不同疾病治疗次数不同,让患者在思想上有所准备,避免盲目乐观,以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

高压氧护理流程

高压氧护理流程

3护理方法
3.1 进舱前的护理方法
病人进舱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采用的方法有:(1)向病人介绍氧舱的性能原理、作用及治疗效果,治疗时会出现的问题及症状等;(2)介绍病员进舱须知,并辅导进舱后的调节动作;(3)让已接受治疗的老病人与新病人交谈在氧舱内的感受,树立新病人的信心;(4)针对病人的盲目乐观心理,向病人介绍高压氧舱不是神奇的治疗仪器,解释不同疾病治疗次数不同,让病人在思想上有所准备,避免盲目乐观,以得到病人的积极配合。

3.2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对于头一次进舱的老年病人,我们采取医护人员进舱陪护的方法,以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心理,另外,在不同治疗阶段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

3.2.1 加压阶段,这个阶段由于压力的不断升高,病人的感受最为明显,所以除上述进舱前的护理外,还要考虑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氧舱内病人互相交流,有条件的氧舱还可以播放一些音乐、歌曲、戏剧等,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病人恐惧、紧张情绪。

如果有耳痛时应立即停止加压,让病人做好调节动作直到耳痛症状消失后再升压,在最初加压阶段即0-0.04MPa所需时间为10min-15min,让病人有逐步适应的过程,以稳定病人的情绪。

3.2.2 稳压阶段,也是吸氧阶段,一般为60min-70min,由于舱内压力无波动,病人相对比较稳定,但是我们仍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动作、表情等,经常访问病人有何不适感,遇到问题及时解决,给病人一种安全感。

3.2.3 减压阶段,减压时病人耳部都有不适的感觉,告诉病人不适的原因,消除紧张情绪,在减压时不憋气,以防止减压病的发生。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162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现 代 护 理1 高压氯治疗时患者的常见心理反应现阶段常用2舱3门式高压氧舱,具有安全、舒适、性能优越、疗效高等特点。

通过对200例高压氧治疗患者的观察与随访,发现患者常见的心理特点有以下6点。

(1)恐惧心理在众多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看到如此庞大,笨重的舱体,关闭舱门与世隔绝,听到不寻常的高压气流以及机器设备发出的声音,加上护士介绍入舱须知时,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往往使治疗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2)焦虑心理首次治疗的患者,在加压过程中会产生耳痛及闷胀不适(一般在第2次进舱治疗时症状即减轻或消失),使患者产生顾虑,怕病没治好耳朵又出毛病,同时担心设备发生故障,发生意外,担心医护人员不能正确掌握治疗方法而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3)急躁心理患者把高压氧看成是灵丹妙药,希望l~2次病就能好,急于求成,有些患者治疗几次后症状基本缓解,自我感觉恢复良好,就不愿再坚持治疗。

(4)疑惑心理有些患者对高压氧不甚了解,尤其是慢性病的患者对高压氧治疗疗效持有怀疑态度,甚至不理解高压氧能治病。

(5)想象心理(自尊心理)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中,有的对高压氧疗法一知半解,且治病心切,认识不到高压氧舱的特殊性,少数患者在医护人员向其介绍情况时,似懂非懂,任凭自己想象,故进舱后才发现与想象的有出入,于是产生慌乱现象和急躁情绪,甚至有的患者碍于“面子”,即便出现耳痛等不适也不向操舱人员诉说。

由于未及时做好鼓室调压动作导致鼓膜充血而延误了治疗,这样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引起中耳气压伤,有的患者由于存在这种心理致使吸氧方法不当,从而也影响治疗效果。

(6)孤独心理患者进入氧舱有种孤独无助与世隔绝感和幽禁感,每次治疗需要2h,故对机器的正常运转,设备的良好状态,操作人员的技术都非常敏感。

2 实施高压氧治疗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良好的素质是完成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的前提。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2高压氧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与临床。

但因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环境,造成患者在接受治疗的的过程中,心理上承受着一定的压力。

由于个人条件不同(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及文化素质等),心理反应大小也有差别。

个别患者可能激发精神反应,严重影响治疗和康复。

现就我院所见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精神反应患者地心理状态及其护理情况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有47例,男性病例29例,女性病例18例;年龄18至56岁,平均年龄37岁。

包括表现有严重精神反应者6例,明显精神反应者25例和轻微精神反映者16例。

产生精神反应的原因:1、氧舱的特殊环境,由于氧舱的特殊外形,舱内面积小,光线阴暗及舱门关闭后与外界隔绝状态等。

2、治疗方法的特殊性,治疗过程中,随着舱内压力升高,患者需要配合做鼓咽动作,同时会出现某些生理变化,如呼吸次数增加、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及听力下降等。

3、氧舱防火的特殊要求:防火所需的许多安全措施,造成患者心理压力。

4、病痛等其他原因:各种疼痛的刺激,尤其是长期处在病痛之中,心理状态不稳定,均可在不同知识层次患者中产生不同的精神反应。

常见的精神反应1、恐惧:患者一旦产生恐惧情绪,注意力便高度集中于自身,敏感性提高,甚至任何轻度刺激均可使病人进入紧张、恐惧,不安状态。

可严重影响正常理解和反应能力,如不能正确配合鼓咽动作,不能正确配合吸氧,甚至不愿承受而要求出舱。

2、焦虑:患者的焦虑状态,除来自疾病本身的影响外,还来源于恐惧情绪未消除引致的延续状态。

它可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睡眠不好、多疑多问,闷闷不乐;也可表现为激动多语,想治疗又怕进舱,矛盾重重。

3、其他反應:如情绪低落,多见于经治疗效果不显著者,往往对高压氧认识不足,期盼值过高,急于求成而未能如愿。

另外病痛引起的情绪不稳也多见。

高压氧仓内护士操作流程

高压氧仓内护士操作流程

高压氧仓内护士操作流程一、进舱前准备。

护士得先自己做好准备呀。

要把自己拾掇得利利索索的,头发不能散着到处飘,得扎好或者盘起来,可不能在氧仓里头发丝乱飞影响操作或者造成啥安全隐患呢。

衣服也要穿得合适,不能有太多的配饰,简单舒适又整洁最好啦。

咱还得看看氧仓的设备是不是都正常运行。

那些仪表啊、阀门啊,都得瞅瞅。

就像检查自己心爱的小玩具一样,仔仔细细的。

这氧仓就像个超级宝贝的大盒子,里面的设备要是出问题了,那可不行。

比如说氧气供应的装置,得保证氧气能顺畅地进入仓里,要是氧气供应不足,那病人在里面可就没法好好接受治疗啦。

还有呢,要跟病人好好沟通。

病人可能对高压氧仓有点害怕或者好奇,护士就得像个知心大姐姐或者大哥哥一样。

告诉病人在仓里可能会有啥感觉,就像耳朵可能会有点不舒服,就像坐飞机的时候一样,但是只要做个吞咽动作或者打个哈欠就能缓解啦。

要让病人放轻松,别那么紧张,这也是护士的重要任务呢。

二、引导病人进舱。

这时候护士就要带着病人往氧仓那儿走啦。

走路的时候也得小心点,就像带着小朋友过马路一样。

到了氧仓门口,要再次叮嘱病人一些注意事项。

比如说不要带一些易燃、易爆的东西进去,像打火机之类的,这在氧仓里可就是个大炸弹,危险得很。

然后扶着病人慢慢进入氧仓,让病人找到一个舒服的位置坐好或者躺好。

就像给病人安排一个超级舒服的小窝一样。

如果病人有啥特殊的需求,比如说想要个小毯子保暖,护士就得赶紧给安排上,可不能让病人在里面冻着或者不舒服呀。

三、舱内操作。

进了舱之后,护士就得开始正式操作啦。

先把各种仪器设备再检查一遍,这可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启动氧气供应的时候,就感觉像是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旅程,氧气就像一个个小精灵,欢快地往仓里跑。

护士还得时刻观察病人的状态。

看病人的脸色好不好,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表情。

要是病人皱个眉头或者有点不安,就得赶紧问问咋回事。

就像照顾自己的家人一样,得无微不至。

如果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调整一些参数,比如说氧浓度或者压力啥的,那护士就得小心翼翼地操作。

高压氧仓内护士操作流程

高压氧仓内护士操作流程

高压氧仓内护士操作流程一、进仓前的准备。

护士得先把自己拾掇好呀。

穿着要符合要求,可不能穿那些带静电或者容易起毛的衣服,不然在仓里可能会有危险呢。

要穿专门的工作服,头发也得扎得紧紧的,可不能披头散发的,万一头发卷进啥设备里可就糟啦。

还有呀,要检查自己带的那些小工具,像听诊器、血压计啥的,得确保这些东西都能正常工作。

就像我们出门前要检查手机有没有电一样,这些工具就是护士在仓里的小助手,要是出问题了,那可咋照顾病人呀。

再就是对病人的准备啦。

要给病人好好解释在高压氧仓里会发生什么,可不能让病人稀里糊涂地就进去了。

得像跟朋友聊天似的,告诉病人可能会觉得耳朵有点不舒服,就像坐飞机的时候一样,但是别害怕,只要做几个吞咽动作就好啦。

然后要检查病人身上有没有带那些不该带的东西,比如打火机、手机之类的,这些东西在仓里可都是“危险分子”呢。

二、进入高压氧仓。

护士要带着病人稳稳当当地走进高压氧仓。

这时候呀,得时刻关注病人的状态,就像牵着小朋友过马路一样小心。

要是病人看起来有点紧张,就跟他开个小玩笑,比如说“咱这就像进入一个神奇的小世界啦,可安全啦”。

进去之后呢,要帮助病人找个舒服的位置躺好或者坐好。

然后开始连接各种监测设备,像心电监护仪之类的。

这就像是给病人穿上了一层“保护衣”,可以随时知道病人的身体状况。

三、在仓内的操作与护理。

护士要时刻盯着那些监测数据,要是数据有一点点波动,就像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比分有变化一样,得马上重视起来。

如果病人的血压有点高或者低了,得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比如说,让病人放松一下,或者调整一下吸氧的浓度。

还要经常问问病人的感受,不能光看数据。

就像朋友之间互相关心一样,“您这会儿感觉耳朵咋样呀?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呀?”要是病人说耳朵疼得厉害,护士就得赶紧指导病人做一些缓解的动作,像捏着鼻子鼓气之类的。

而且在仓里,护士也不能闲着,要随时调整氧气的供应。

要保证病人能吸到合适浓度的氧气,就像厨师做菜要掌握好调料的量一样。

高压氧护理

高压氧护理

高压氧护理在高压环境下,呼吸气体中的氧分压(即氧的压强)超过或大于1个大气压(1ATA)称为高压氧。

用于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加压氧舱简称高压氧舱。

将患者臵身于高压氧舱内进行加压吸氧,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称为高压氧疗法。

我院于2004年~2005年共对61例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其中32例急性中毒,15例脑外伤,8例脊髓损伤,6例脑复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进舱前准备1.1患者方面l.1.1经过医务人员介绍高压氧治疗的基本过程以及加压、减压、稳压时的感觉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疑虑心理,正确积极地配合治疗。

1.1.2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舱。

1.1.3进舱人员应更换棉织衣物,不要穿戴易产生静电、火花的衣物入舱。

1.1.4进舱前不宜进食过饱,不要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及碳酸饮料,排空大小便。

1.1.5带有引流装臵的病人,入舱前应倾倒瓶内引流液。

1.1.6病人应了解舱内供氧装臵及呼叫方法,并能正确使用面罩及调压动作,如有不适,立即与医务人员沟通,及时处理。

1.2陪舱医务人员方面1.2.1做好舱内抢救、治疗药物,医疗器材的准备及检查工作。

输液器具:舱内尽量使用开放式吊瓶输液,也可用塑料袋(瓶)装输液,以避免和减少压力变化产生的影响。

10ml以上安瓿在舱外抽好药液或带入,避免因舱内压力与安瓿压力不平衡,升压阶段开安瓿时,因安瓿内压低于舱内压,以致玻璃碎落入安瓿污染液体,或减压时舱内压力低于安瓿压力,玻璃碎片飞溅伤人。

呼吸器:患者在高压氧治疗中突然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使用呼吸器强制呼吸。

使用气动呼吸器或简易皮球式呼吸器。

简易呼吸器为手术麻醉常用器材,连接到氧舱内供氧装臵与面罩上,挤压皮球即可进行人工呼吸。

负压吸引器的使用:多人氧舱内有医用“考克”及负压表,是利用舱外压力差而引起负压吸引作用的装臵。

用脚踏式或50ml注射器进行人工负压吸引。

有关电动吸引器在升压前可使用,如升压开始,则移臵舱外备用。

1.2.2陪舱护理注意事项陪舱的医务人员大多耐受0.1MPA(表压)压力,如在治疗减压病或气栓时,压力大于0.1MPA,陪舱人员应经过专业训练。

(完整word版)高压氧舱进舱人员安全教育及心理护理宣教内容

(完整word版)高压氧舱进舱人员安全教育及心理护理宣教内容

(完整word版)高压氧舱进舱人员安全教育及心理护理宣教
内容
1、请进舱人员穿着棉质衣物,不穿容易产生静电的化纤产品、羽绒及皮毛制品进舱,进舱前排空大小便。

2、请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你在舱内的情况我们都能看清楚,也可以通过对讲系统进行交流,指导你们进行高压氧治疗,紧急需要可以按紧急呼叫按钮;
3、严禁携带一切易燃易爆物品进舱,如火柴、火机、手机、电话、电池、对讲机、电动玩具、随身听、汽油、酒精、胶水、发胶、摩丝、指甲油、风油精、电子钥匙等,进舱前需交给不进舱的家属或操舱人员管理;
4、严禁携带钢笔、助听器、手表、提包、食品、塑料制品、刀具等进舱;
5、进舱前禁食牛奶、豆浆、饮料、压缩饼干、各种豆制品等产气类食品,严禁饮酒;
6、按规定时间进舱,无特殊情况不得更换进舱治疗时间,因故不能来治疗的,请提前请假,电话:0857-*******;
7、为确保治疗安全,请大家服从操作人员安排座位,不得在舱内喧闹及走动,不得擅自搬动舱内设备;
8、在加压和加压过程中,不断做好耳烟管调节工作,如吞咽、喝水、打哈欠、挫下颌、捏鼻子鼓气等,如耳痛不能减轻者,应立即报告操作人员;
9、在减压过程中,严禁屏气及用力咳嗽;
10、在加压时因空气密度增加,温度会升高,减压时气压降低,空气
膨胀吸热,温度会降低,我们会开启空调,调节温度,也请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11、治疗期间有感冒、发热、月经量增多、关节痛、皮肤瘙痒、耳痛、头痛、腹痛、病情变化等任何不适,请及时向医师报告,我们
会根据你的情况为你作出合适的治疗和建议;
12、凡不能自理的患者及14岁以下的儿童均应有家属陪舱照料,陪舱家属需身体适宜进舱方能陪舱。

高压氧治疗中病人的心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高压氧治疗中病人的心理问题和护理措施

预期效果。

因此我们对他们作好耐心细致的解析工作,说明高压氧治疗的原理和作用,使98%患者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放下包袱,坚持治疗而达到满意效果。

2.4对氧舱不卫生心理的护理:18%轻患者对舱室产生不卫生的心理。

我们制定了舱内的卫生制度,定期更换座椅套,吸氧面罩和吸排氧管专人专用,定期消毒,进舱前换上专用拖鞋,并每周清洗浸泡消毒一次,为保证舱内无异味,对危重病人入舱前,嘱其家属清洗其口腔、会阴,更换干净衣服,无论患者或陪人人舱前先排空大小便,尽量避免在舱内大小便。

治疗中加强通风换气,每次治疗完毕,舱内用电子灭菌灯照射30分钟,使患者进入一个舒适、安全、干净的治疗环境中,心情舒畅,98%的患者消除了不卫生的心理障碍。

正如马克思所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药更能解除心理上的疲倦”。

346.高压氧治疗中病人的心理问题和护理措施青岛海军潜艇学院潜水救捞培训中m(266071)黄华我们对100例高压氧治疗病人进行初步调查,掌握了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总结出治疗中心理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方法:进舱前由护士调查、记录病人最担心的心理问题,只调查记录问题的内容,不确定问题的程度。

结果:最担心的心理问题:A:担心不适应高压环境38例;B:担心高压环境对自身其它疾病不利26例;C:担心舱内发生意外,不能及时处理17例;D:担心咽鼓管调压困难,导致鼓膜疼痛、穿扎79例;E:担心本院医疗水平8例;F:担心高压氧对治疗本病的可信度32例;G:对高压密闭舱群产生恐惧心理47例。

2.2病人存在心理问题的个数:存在1个心理问题的7人;存在2个心理问题的46人;存在3个心理问题的32人;存在4个心理问题的13人。

护理措施:心理护理的前提和条件:护士的一切言行举止在护理过程中对病人都具有心理效应,应系统学习心理学和心理护理理论,将心理护理自觉融汇、渗透、贯穿于护理中,使护理工作在治疗中显示出有力的效用。

掌握护患交流技巧,通过交谈可观察了解病人心理状况,有针对性解除病人存在的心理障碍,对病人的疑问、顾虑,要及时认真解答、疏导,取得病人的信任。

高压氧科护理常规及操作流程

高压氧科护理常规及操作流程

高压氧科护理常规及操作流程英文回答: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 is a specialized medical treatment that involves breathing in pure oxygen in a pressurized chamber. It is used to treat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including decompression sickness,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non-healing wounds, and radiation injuries.The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BOT involves several routine procedures and protocols. Here is a general outline of the nursing care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for HBOT:1. Patient assessment: Before starting HBOT,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current condition, and vital signs is conducted. This includes assessing the patient's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2. Preparing the chamber: The hyperbaric chamber is prepared by ensuring that it is clean and free from any contaminants. The chamber is also checked for proper functioning, including the oxygen supply and pressure control systems.3. Patient preparation: Patients undergoing HBOT are required to remove all metal objects, including jewelry and clothing with metal components, as they can cause injury in the pressurized environment. Patients are provided with appropriate gowns or clothing to wear during the session.4. Patient education: It is essential to educate patients about the procedure, including the purpose, benefits, and potential risks. Patients should also be informed about the expected duration of the session and any precautions they need to take during the treatment.5. Monitoring during the session: Throughout the HBOT session, the nursing staff closely monitors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including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bloodpressure, heart rate, and respiratory rate. Any changes or abnormalities are promptly reported to the medical team.6. Communication and comfort: Patients undergoing HBOT may experience discomfort or anxiety due to the confined space of the chamber. Nurs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providing emotional support and reassurance to help patients feel more at ease during the treatment.7. Emergency preparedness: Nurses should be trained in emergency procedures specific to HBOT, including decompression sickness and barotrauma. They should also have access to emergency equipment, such as oxygen masks and resuscitation devices, within the chamber.8. Post-session care: After the HBOT session, patients are monitored for any immediate adverse reactions or complications. They may require assistance in getting dressed and should be advised to hydrate adequately to prevent dehydration.中文回答:高压氧疗法(HBOT)是一种特殊的医疗治疗方法,通过在加压的氧气室中呼吸纯氧来进行。

护理程序在高压氧治疗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在高压氧治疗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维普资讯
第5期
3 护理
3 1 操作前正确评估 .
华 夏 医 学
3 4 加强 留置针 的宣教 .
第 1 卷 9
主要强调 不输液时的注意 事项 : 尽量 留在病房 , 保持穿 刺 部位 清洁干燥 , 、 留置者 可在穿 刺部位 套上干 净 、 手 足 宽松 的 手套 、 袜子 , 或用 干净 的小方 巾包裹 ; 免穿刺侧 肢体 的剧 烈 避
护理程序在高压氧治疗心理护理 中的应 用
谭莉娟
( 港 市人 民医院 , 责 广西 责港 5 7 0 ) 3 1 0
关键词 : 心理 护 理 ; 理 程 序 ; 压 氧 治疗 护 高
中图分类号 : 5. R4 9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08 20 (0 6 0 —9 40 1 0 —4 9 2 0 ) 50 2 —2 声 , 容易让首 次治疗 者认 为这是 氧舱故 障而致惶 惶不 安心 很 理 。⑤抵 触心理 , 首次治疗者加 压开始后感到 耳部不适 , 由于
带 着情 绪进舱 , 不 愿意配 合护士 做好 调压动 作 , 至 叫嚷 , 故 甚 因 此 而 中 断 治 疗 。这 些 不 良心 理 反 应 影 响 到 坚 持 HB 治 疗 的 O 信 心。
高 压 氧 ( y ebr x g n HB 作 为 一 种 特 殊 治 疗 手 H p rai O y e , O) c 段 , 来 越 受 到 临 床 医 生 重 视 , 示 了 良 好 的 疗 效 。笔 者 就 越 显 HB 治 疗过 程 中 出现 的 各 种 心 理 问 题 , 何 运 用 护 理 程 序 及 O 如
活 动 及 下 垂 姿 势 , 止 由 于 重 力 作 用 造 成 回血 堵 塞 导 管 , 行 防 如

老年病人高压氧治疗的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高压氧治疗的心理护理

龙源期刊网 老年病人高压氧治疗的心理护理作者:何英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44—01高压氧治疗是指病人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里吸入100%的氧治疗疾病的过程。

高压氧舱密闭耐压,通过向舱内输入高压氧或高压空气,使舱内形成一个高压环境,病人在舱内吸氧治疗,向缺氧机体提供有效、充足的氧,增加组织中的氧储量,对于老年人而言,改善心肌、脑细胞的供血供养,能减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家庭经济及护理负担。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减退,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对疾病的反应性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大多数老年病人都是第一次接受高压氧治疗,普遍存在恐惧紧张心理,也有部分病人对高压氧治疗认识不够,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了解,有盲目乐观的心理。

概括起来,老年病人在接受高压氧治疗时有如下的心理表现:恐惧紧张心理、怕孤独心理、盲目乐观心理等。

又因为病人病种不同,其心理表现程度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治疗时要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表现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首先,在患者进入高压氧舱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要向患者介绍氧舱的性能原理、作用及治疗效果、治疗时会出现的问题及症状等,让患者对高压氧治疗有一定知识上的了解,客观上能减轻对进仓后的心理恐惧及生理不适;再则向患者介绍进舱须知,辅导其进舱后的调节动作;让已接受治疗的老病人与新病人交谈在氧舱内的感受,树立新病人的信心;同时针对病人的盲目乐观心理,要向病人说明高压氧舱不是神奇的治疗仪器,解释不同疾病治疗次数及效果不同,让患者在思想上有所准备,避免盲目乐观,以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

再次是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心理的护理。

在氧舱加压阶段,由于压力的不断升高,患者的感受是最为明显,所以在进舱前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宣传解释工作,让氧舱内病人互相交流,也可以播放一些音乐、歌曲、戏剧等,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缓解病人的恐惧紧张情绪,如病人出现耳痛应立即停止加压或适当降低压力,让病人做好调节动作直到耳痛症状消失后再升高;之后在稳压阶段,也就是吸氧阶段。

护理常规(高压氧) (2)

护理常规(高压氧) (2)

高压氧治疗护理常规(一)治疗前护理常规1、详细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

协助医师做好入舱前的各项检查,及时发现禁忌证,以减少或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2、做好宣传解释,详细介绍治疗环境。

讲解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及其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努力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以争取病人配合治疗。

3、宣传预防各种气压伤的基本知识,使病人了解调压动作的方法及其具体要领。

如捏鼻鼓气法(紧闭双唇,同时捏住鼻孔,用力作向外呼气动作,以增加呼吸道内压,驱使气体进入鼓室并平衡其内外压力)、咀嚼法(咀嚼糖果)、吞咽法(饮水或吞咽唾液)、活动下颌关节法等。

必要时,也可于治疗前给予药物(1%麻黄素或滴鼻净)点鼻,以协助开张耳咽管。

4、为确保治疗的安全进行,应反复宣传进舱要求。

严禁将易燃易爆品(如火柴、打火机、酒精、汽油、油脂、清凉油、爆竹、电动玩具等)携入舱内。

不宜穿戴易产生静电火花的衣物,(如尼龙、睛纶、氯纶,丙纶、膨体纱、毛织品等)入舱。

凡入舱人员均须更换棉质服装。

手表、钢笔、保温杯(壶)等物品也不宜带入舱,以免损坏。

5、治疗前,督促病人排净二便,更换专用进舱服。

严格检查是否携带了危险物品及与治疗无关的物品。

6、向病人介绍舱内供氧装置及通讯联络方法。

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面罩。

7、检查舱内有关阀门、仪表、通讯、照明、供气及供氧系统是否动转正常;检查医疗仪器、护理用具、药品、医疗表格等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8、首次治疗者,酌情做氧敏感试验,如为阳性,不宜进舱治疗。

9、生活不能自理者,治疗前应为其清洗皮肤及会阴,以减少不良气味带入舱内。

10、危重病人入舱前的护理要求详见“陪舱护理常规”。

(二)治疗中护理常规1、加压过程的护理(1)操舱人员在开始加压或进行每项操作步骤之前,都应明确告知舱内人员,如“开始加压”。

舱内人员应做出确切回答,并做好相应准备。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舱内外必须随时取得联系,互通情况,密切配合。

(2)恰当控制加压速度,以协助病人预防各种气压伤的发生。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常规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常规

治 疗 后
2、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情绪轻松,做好保暖工作。 3、病情危重、昏迷、舱内输液或气管切开需在舱内进行医疗护理的病人 、年老体弱、儿童及患有高压氧相对禁忌证者,生活不能自理,躁动的 病 人及其它特殊情况,为防意外发生必须由医护人员和家属陪舱。 1、评估患者治疗后有无头晕、耳鸣、口干、咳嗽、呼吸困难等不适,预 如患者有不适症状 与医生及高压氧治 防并发症的发生。 疗人员联系,必要 时停止治疗。 2、多与患者沟通,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持充足的睡眠。 3、检查各类导管是否通畅、固定妥善,有无血尿、胸腹部不适等症状。 4、为患者按摩耳廓、耳垂,预防或缓解不适症状。
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常规
1、概念 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吸入高浓度氧气来治疗各种疾病的过程。用于治疗一 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感染性中毒脑病、各种原因窒息所致脑缺氧、脑血管病、脑炎及后 遗症、头痛性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眩晕性疾病等。 2、方法
时程
评 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开放性气胸、活动性出血、未经 高压氧治疗前,首 先需要经过高压氧 专科医生的检查, 治疗的肿瘤、颅底骨折、颜面骨折、内耳损伤等。 确认无误后方可进 2、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如有不适与高压氧治疗人员联系停止治疗。 入治疗舱。 3、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接受程度,与患者沟通,进行健康宣教。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压氧治疗的目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2、测量生命体征。 1、如血压高于 160/90mmHg停止治 疗。 2、如患者身体不适 如感冒等停止治疗 。 3、不宜进食过饱或 进食易胀气的食 物,如牛奶、豆浆 、薯类、萝卜、韭 菜等。
治 疗 前
3、指导患者练习鼓气调压动作,减轻治疗中的不适反应的发生。 4、指导患者合理进食。 5、指导患者排空大小便。 6、检查各类导管是否通畅、固定妥善。 7、检查衣着、随身携带物品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妥及时给予指导。 1、指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有不适及时告知高压氧治疗人员,必要时停 止治疗。

高压氧护士工作流程

高压氧护士工作流程

高压氧护士工作流程英文回答:Working as a hyperbaric oxygen nurse involves aspecific workflow that includes several important steps. In this role, I am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care to patients receiving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HBOT) treatment. Let me walk you through the workflow:1. Preparing the chamber: Before each treatment session,I need to ensure that the hyperbaric chamber is clean and ready. This includes checking the oxygen supply, monitoring equipment, and ensuring that all safety protocols are in place. I also need to make sure that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and treatment plan are available for reference.2. Patient assessment: Once the chamber is ready, Imeet with the patient to conduct a thorough assessment.This involves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medical history, current symptoms, and any contraindications toHBOT. I also expla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swer any questions they may have, and address any concerns.3. Patient preparation: Before the patient enters the chamber, I help them change into appropriate clothing and remove any items that could pose a safety risk. I also ensure that they are comfortable and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following instruc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session.4. Monitoring during treatment: Once the patient is inside the chamber and the treatment session begins, I monitor their vital signs and overall well-being. This includes regularly checking their blood pressure, heart rate, and oxygen saturation levels. I also observe for any signs of discomfort or adverse reactions.5. Communication and support: Throughout the treatment session, I maintain ope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atient to ensure their comfort and address any concerns. I provide reassurance and support, as some patients may experience anxiety or claustrophobia during HBOT. Using a calm andempathetic tone, I encourage them to relax and focus on their breathing.6. Documentation: After each treatment session, I document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any observed changes or reactions, and any other relevant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ation is essential for tracking the patient's progress and ensuring continuity of care.7. Post-treatment care: Once the treatment session is complete, I assist the patient in safely exiting the chamber. I provide post-treatment instructions, inclu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hydration and any necessary follow-up appointments. I also address any questions or concerns they may have at this time.Overall, the workflow of a hyperbaric oxygen nurse involves preparing the chamber, assessing and preparing the patient, monitoring during treatment,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and support, documenting the session, and providing post-treatment care. This ensures that patients receive safe and effective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中文回答:作为一名高压氧护士,工作流程包括几个重要的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