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第一册教材共十个单元,主要有:1、认数和计算。

包括“海底世界——数数”、“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空间和图形。

包括“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有趣的游戏——图形和位置”。

认识上下、左右、前后,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

初步培养空间意识。

3、统计知识。

学习简单分类和收集、整理数据。

4、实践活动。

通过两个实践活动,探索规律,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认、读、写20以内数,用数表示几和第几。

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减。

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能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会正确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

按照标准进行比较、分类。

能根据简单问题使用适当方法收集数据,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交流自己的想法。

通过有趣的拼搭,对物体的形状、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

培养探索精神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对数学学习有兴趣。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重视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在教学中有层次地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开放题。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用数进行交流。

2、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有条理的思考。

4、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能力。

5、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时安排:海底世界:1课时快乐的校园:8课时妈妈的小帮手:3课时走进花果山:15课时谁的手儿巧:2课时海鸥回来了:3课时有趣的游戏:3课时小小运动会:16课时我又换牙了:3课时雪山乐园:5课时机动5课时全册教学共64课时。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创意拼搭一一认识图形(一)》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创意拼搭一一认识图形(一)》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创意拼搭一一认识图形(一)》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创意拼搭一一认识图形(一)》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单元主要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

旨在通过创意拼搭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基本的二维图形,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拼搭场景引入,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中认识这些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3.了解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并能正确辨认基本的二维图形。

2.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1.理解图形的特征,并能在实际拼搭中灵活运用。

2.区分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学生评估: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欲望。

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准确地识别和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的大小。
• 4. 理解1~10各数的含义,发展初步的数感和符
号意识。
教学内容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 出数的过程。能认、读、写 5以内各数
2.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 3.借助计数器、小棒等学具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1.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 呈现,借助摘苹果的情 境,苹果数量逐步减少 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 关0的问题
二单元 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
2021/6/4
30
学习目标
• 1.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比较的
一般方法。
• 2. 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
物品进行分类。
• 3.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多少、大小、轻重
、高矮等。
• 4. 自己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
较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 的想法。
二是新增“智慧广场”专题,低年级段每册安排2个,旨
在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凸显数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长聪明才智。一年
级上册安排的内容是“借助几何直观解决问题”。专题一
是借助直观图解决重叠问题,专题二是借助直观图解决移
多补少问题。这两个专题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
类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建议
• 2.让学生充分操作,积累活动经验。
• 《新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
程、结果的关系。
• 在学习窗口2“比较”这一内容时,要让学生动手先去探
究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操作找到比较的一般方 法:如可以一端对齐比较、用手拃一拃、用长尺子量一量 、用手掂一掂、看一看等。在比较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比较 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积累学 习数学的经验。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爱冰雪运动一一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爱冰雪运动一一总复习》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爱冰雪运动一一总复习》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我爱冰雪运动一一总复习》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总复习内容。

以冰雪运动为主题。

主要旨在通过“我爱冰雪运动”这一主题情境,将一年级上册所学的数的认识、加减法、认识图形等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再通过数学知识与冰雪运动的结合,让学生在复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教材内容包括基本的数学概念复习,如数的认识、加减法、图形的认识等,并将这些概念融入到冰雪运动的场景中,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系统复习一年级上册所学的数的认识、加减法、认识图形等知识。

2.通过冰雪运动主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能够正确地进行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加减法运算以及图形的辨认。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冰雪运动的场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冰雪运动主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3.激发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对一年级上册数学各个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

2.巩固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和基本图形的识别。

【教学难点】:1.认识图形的复习,及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习,再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将数学知识与冰雪运动场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在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和简单图形的辨认方面有了初步的基础,但在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运用方面还存在不足。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漂亮的粘贴画一一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漂亮的粘贴画一一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漂亮的粘贴画一一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漂亮的粘贴画一一 11~20 各数的认识》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制作粘贴画活动,认识11~20的数,并能正确书写和理解这些数的组成。

学生认识了 10 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让学生认识 11~20 各数,理解数的意义、顺序、大小,以及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通过漂亮的粘贴画这一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中认识这些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 11~20 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 11~20 之间的物体个数。

2.掌握 11~20 各数的顺序、大小。

3.理解 11~20 各数的组成,会读写这些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 个一是 1 个十”。

3.在数数、读数、写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动手操作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11~20的数,并理解这些数的组成。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粘贴画活动,熟练掌握11~20的数的顺序和数量关系。

3.情感目标: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11~20 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掌握数的顺序。

2.正确书写和读出1120的数,理解这些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1.理解“10 个一是 1 个十”,掌握数的组成。

2.理解1120的数的顺序和数量关系,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数字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对数字的抽象概念理解有限,但对具体、形象的操作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说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说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材。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方面进行研说。

一、说课标(一)、课程目标:一年级处于第一学段,新课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不同的维度对本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维度1、主要是让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基本运算,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2、能辨认基本的立体图形。

3、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培养统计意识。

在数学思考这一维度1、在认识20以内的数过程中,初步形成数感。

2、在探索运算的过程中,形成探索和估算的意识。

3、在认识几何体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解决问题这一维度1、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在与同伴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

3、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在情感与态度这一维度1、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二)、内容标准:新课标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阐述了各自的内容标准:在数与代数领域:1、在现实情境中熟练认、读、写2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并能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3、认识><=的含义以及个位和十位。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1、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求等立体图形。

2、能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

在综合与实践领域:通过实践活动1、加深对20 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的理解2、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知识的理解。

二、说教材(一)、编写特点青岛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素材内容新颖、丰富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新颖的且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比如:我换牙了是认识学生自己的素材。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走进花果山一一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数字6到10,并掌握这些数字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走进花果山”的主题,教材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的概念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 6~10 各数,会正确地数、读、写这些数。

2.让学生认识 6 - 10 各数,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6 - 10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3.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 6~10 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使学生掌握 6 - 10 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6 - 10 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 6~10 各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

2.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 6~10 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2.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数字和基本的加减法已有初步认识,但对6到10的数字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不一。

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情境教学法:创设“走进花果山”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智慧广场一一简单的重复问题》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智慧广场一一简单的重复问题》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智慧广场一一简单的重复问题》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智慧广场一一简单的重复问题》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智慧广场内容。

主要旨在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入重复加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重复加法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重复加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发现简单的重复问题,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2.能够理解重复加法的含义,掌握简单的重复加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2.通过实际操作和生活实例,学生能够体会重复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经历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重复加法的概念,掌握重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现简单的重复问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重复问题的本质,找准重复部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将重复加法的概念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学生评估: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和数字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重复问题的规律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重复问题的规律。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课堂一一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课堂一一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课堂一一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快乐的课堂一一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数字1到5,并掌握这些数字的基本加减法运算。

是1~5 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认识数字 1~5,理解数的意义,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同时也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数字 1~5,会读、会写这些数字。

2.理解数字的意义,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3.学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1到5的加减法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学会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掌握加减法概念,并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进行 1~5 的加减法运算。

2.理解数字的抽象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字和图形,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数字概念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意义和运算的过程。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1~5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6~10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三、认识立体图形;四、11~20各数的认识;五、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六、总复习;两个智慧广场分别是简单的重叠问题、移多补少问题;两个综合实践分别是我的幼儿园、找找身边的数。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1-20的数数,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

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理解“凑十法”的原理。

认识基本的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学游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参与感。

运用实物操作和图形展示,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怕犯错,培养解决问题的信心。

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体会数学的实用性。

三、班级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更适合通过具体事物来学习数学。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数学的兴趣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和课堂氛围。

一年级学生刚开始形成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和培养。

学生对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四、教学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充分发挥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优势,用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求难、求广。

应该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4.少一些呆板的练习,适当布置有趣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提高其学习的兴趣。

5.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的幼儿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课时)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的幼儿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课时)

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我的幼儿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课时)一、教材分析《我的幼儿园》是青岛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开篇内容。

这一单元旨在通过回顾幼儿园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教材以“我的幼儿园”为主题,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幼儿园场景,如图画课、游戏活动、午睡等。

这些场景中蕴含着各种数学元素,如数数、形状、颜色、大小等。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场景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发言,与同伴合作交流,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逐步建立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二、学生情况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在幼儿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如数数、认识图形等,但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可能参差不齐。

此外,学生对幼儿园的生活非常熟悉,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强烈的表达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三、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多彩的幼儿园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的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概念。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幼儿园场景图片、数字卡片、几何图形卡片、颜色卡片、小奖品等。

学生准备:回忆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数数,分类与比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图形与位置,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统计。

本册在教材编排上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

2、密切情境之间的联系,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育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4、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1、在具体情景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

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各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

空间与图形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惠永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统计与概率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

2、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从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的方法。

实践与综合应用1、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

2、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

数学与思考1、经历用2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通过算法多样化,体会优化思想。

3、在认识几何形体和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赏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赏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赏析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教材赏析《海底世界──数数》教材赏析胶州实验小学王清华【教材片段】【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上册开篇第2、3页】【编写特色】《数数》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开篇,是小学生入学后第一堂课的内容。

学生带着热情和好奇走进教室,他们完全不知道数学课上将要学些什么、该怎样学。

所以,第一堂课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愉快地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品尝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喜欢数学、喜欢学习数学。

教材选取了学生喜欢的“海底世界”的素材,能够吸引学生,引领学生学习数学。

深入教材,可以感受到以下几方面的特色:一、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样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以儿童画“海底世界”为素材,呈现出在神秘的深蓝色大海里,有遨游海底的潜水员,有巨大的鲸鱼,美丽的鱼群,有可爱的水母、螃蟹,有漂亮的海星,还有学生喜欢的小乌龟……富有童趣的画面能深深吸引孩子的目光。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第一节数学课变得生动有趣。

丰富的素材有利于引领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渗透基本数学思想方法“海底世界”这幅图不仅为学生数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对素材的设计也别巨匠心。

图中生物种类不同,位置分布分上下、左右和前后。

鱼儿有大有小,颜色也不同等。

这样在数各种海底生物数量的同时,可以自然渗透分类、方位、大小、多少、比较、统计等知识,从而使本节内容的教学突破简单数数的禁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数学韵味。

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准备怎么数?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生物种类、所在位置或者大小、颜色等来分类数数,渗透分类的思想;通过引领学生对数数结果的整理、分析和交流,初步体验统计的思想方法。

这样,在数数活动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开始生根发芽。

三、体现“数”的价值,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几乎所有的学生在幼儿园时期都体验过数数,但是许多儿童是“唱山歌似的依次说出1、2、3、4……他们完全不了解这些数的意义。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上全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上全册教材分析
二、本册教材重点、难点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2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法;难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20以内进位加法基础是10以内的加减法,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是10以内数的组成。因此在教学10以内的数的认识的时候就要把数的组成作为重点,指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分与合的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在学生了解了数的组成后,再通过各种游戏的形式,加强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特性,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说等学习活动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鼓励、尊重学生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交流碰撞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培养学生有个性地学习。为了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精选练习题,练习形式丰富多彩,练习过程中承认差别,开始只要求掌握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口算,再逐步要求迅速,练习方法由看卡片口算过渡到听
一、全册教材安排及特点
本区使用的数学教材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包括数与代数: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第一、三、五、七单元);空间图形:认识图形、图形与位置(第四、六单元);统计与概率:分类与比较(第二单元);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智慧广场、分积木。在第一单元前面安排了准备课数数,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习。
三、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程理念,你准备如何科学、灵活地使用好教材。
青岛版教材富有创意地采取“情境串”的编写体例,旨在通过情境串引出问题串,引导学生在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数学。如何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境因素,保持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是用好青岛版教材的关键所在。情境串只是教材的一种呈现形式,使用了青岛版教材,并不等于就是实施了情境串教学,真正意义的情境串教学需要抓住每一个信息窗的本质,及时地引领学生进入到生动的数学思维之中。青岛版教材是一个科学的信息系统,每个单元中的各个信息窗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着的,这种联系正是“情境串”和其引出的“问题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给定的生活场境,尽可能多的让信息窗中的每一条信息都能还原生活场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而引发其浓厚的数学兴趣,促使他们尽快地从感性的生活场景走进理性的数学情景。如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采用“活化”情境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运动会报名摸拟表演,在摸拟表演中实现角色转换,仿佛自己就在报名,使他们从一个“观众”的角色迅速转变为情境中的一员。在学生积累了大量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应及时提出“需要写多少个号码呢”这一问题,引领他们提出“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运动员就知道了”等问题,及时引入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这样,学生搜集的信息才是真实的,提出的问题才是现实的,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技能、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才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学生只有解决这样的问题才会真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这样的情境效益才是最佳的。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对青岛版数学教材的分析新教材的亮点:第一次接触到青岛版教材,感觉眼前一亮,它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由“情境串”引出“问题串”。

这是其它教材所不具备的特点。

如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材设计了“走进花果山”这一情境串,呈现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猴子的活动画面,这一呈现方式如同连环画,情节有联系,童趣性强,学生乐于接受,他们随着自己喜欢的画面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探究知识的境界。

有联系的情境串中又引出相关的知识串,做到了情境、知识交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再就是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式”编排方式。

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青岛版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构建了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式”编排方式,如《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在结构上进行大胆创新,对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再细分大数加小数,小数加大数,而是把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合在一起编排;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也是整合在一起编排。

既保证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大的探索空间。

再就是教材非常注重过程评价,将《标准》中关于评价的理念落到实处,关注学生的情感。

教材每个单元后都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

在书中最后一页还设计了“对话专页”,不仅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也更好的落实数学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除了以上所说的与众不同教材中还出现了其它教材所没有的几个较时髦的名词:信息窗(如信息窗一、信息窗二,一个信息窗就表示一小节);每个信息窗又分为红点(表示新授知识)、绿点(表示巩固应用拓展内容)、问题口袋三部分。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上册教材总体可分为四大部分,即:数与代数(第一、三、五、七单元);空间与图形(第四、六单元);统计与概率(第二、八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找着周围的数、大蒜有几瓣);总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
2.重视展现数的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认识数的本质,发展数感。
由具体事物到点,再抽象到数字。
实验教材
在“你说我讲”中安排了由具体事物 到点,再抽象到数字,然后利用横档 的计数器拨一拨,引入了后继数,这 样编排重视了数的抽象过程,使学生 在丰富的操作和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 概念,发展数感。
教学内容
1.感受分类的重要性,体 会分类与生活的联系,能 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 物体进行分类,体会标准 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学习比较“ 长短”“轻重 ” “高矮”等
教材主要变化
实验教材 不变
情境
修订教材
教材主要变化
实验教材
情境 修订教材
更直观,形象,目标明确
注重比较方法的指导,利于学生体 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八、总复习 综合实践 找找周围的数 分积木 智慧广场
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八、统计 九、总复习 综合应用 找找周围的数
大蒜有几瓣
三、具体单元解读
准备课
数数
1. 初步体会数数的有序性,学会一些简单的数数 方法,体会数与物的一一对应,培养初步的数感
2.感受与同伴交流和自主探究的快乐,形成初步 的合作意识,掌握初步的合作、探究的方法
特点二、重视“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目标教学 ,将“四基”目标落到实处。
2.明线,即单独设置栏目与专题,助推“思想方法”目标 的有效落实。
一是保留原教材“聪明小屋”栏目,安排了诸如找规 律、简单的推理等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索平台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一年级上册第52页探索不同 颜色花的排列规律,第109页通过计算进行简单推理。 二是新增“智慧广场”专题,低年级段每册安排2个,旨 在让学生了解与掌握一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凸显数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增长聪明才智。一年 级上册安排的内容是“借助几何直观解决问题”。专题一 是借助直观图解决重叠问题,专题二是借助直观图解决移 多补少问题。这两个专题突出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 几何直观”,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用画直观图的方法解决问 题;
特点一、细化“你说我讲”,正确处理过程与结 果的关系。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让学生经历数数过程,感悟自然数的本质。 “数感”是《新标准》的十大关键词之一,发 展学生的数感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修订教材在“数的认识”编排方面,强化了数数 过程,通过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让学生在 数的过程中,体会自然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初步建立数感。
二、新旧教材整体 变化情况
知识结构的变化
修订版
一年级上册
实验版
一、10以内数的认识 二、分类与比较 二、
三、10以内的加减法 四、认识位置 五、11—20各数的认识 六、认识图形
一、10以内数的认识 二、分类与比较 三、10以内的加减法 四、认识图形
五、11—20各数的认识
六、图形与位置
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特点四、关注知识的整体性,提前渗透应用题基本结 构,引导学生感知数量关系。 《新标准》强调:“教材编写应当体现整体性,注 重突出核心内容,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体 现学生学习的整体性。 条件与问题是应用题的基本要素,虽然低年级没 有所谓的“文字应用题”教学要求,但是“2个条件 和1个问题”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骨架” ,把握了它,将为后续学习解决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及综合性问题,提供必要的“工具”。
教材主要变化
实验教材
习题设计 修订教材
习题设计更具直观性、可操作性,利 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感悟一 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习题新增加了 3、4题比多少的题,学生在数一数、连 一连等活动中,感悟一一对应的思想, 并体会到比较方法的多样性。利于培养 学生的扩散思维和归纳能力。
教学建议
• 1.注重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分类的重要性及与生活的密切
*被减数是8的减法
*和是9的加法 *被减数是9的减法 (自主练习中) *渗透“一图四式”
(说明)
*和是10的加法
*被减数是10的减法 *继续渗透“一图四式”
*10以内的连加 *10以内的连减
*10以内的加减
混合运算
教材主要变化
一、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化简信息包,缩小“知识块”,降低教学难度。
情境
科技小组活动
科技小组活动
教材主要变化
实验教材
情境
修订教材
快乐课堂
教材主要变化
情境
拔河比赛
老鹰捉小鸡
教材主要变化
情境
快乐课堂
拔河比赛
教材主要变化
1.分块编排突出了数的认识,层次清晰,利于学生认识数的意义。 修订版前三个窗口分别安排了1-5各数的认识、0的认识、6-10各 数的认识,第四窗口是大小比较。这样分层次安排利于学生深刻 认识数的意义,形成数的概念。
2.强化直观,沟通算理与算法的联系,提高 “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也是《新标准》十大关键词之 一。“运算能力”不仅仅是指运算速度的快慢 ,更重要的是指能够由算理概括提炼出算法, 合理简捷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修订教材 充分借助学具操作,将算理直观化,让学生充 分经历由算理直观化到算法抽象化的过程,从 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
算式。
*体会加法的意义 *和是5以内的加法计算 *认识加号 *会读写加法算式
*和是6、7的加法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的规律(一 图二式)
*关于0的加法
*体会减法的意义 *被减数是5以内的减法 *认识减号
*会读写减法算式
*关于0的减法
*被减数是6的减法
*被减数是7的减法
*和是8的加法
园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再由实物到点 子,再到数字这样一个逐步符号化的过程。在“0”的 认识过程中,要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数 “0”。 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积 极主动地参与数概念的学习活动,有步骤的逐一认识 、理解数概念的内涵,让他们感受到数的含义,全面 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
联系。
• 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创造条件,放
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感悟、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 趣。如在学习探究第1窗口时:
•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 • 第二步:联系生活,让学生想想生活中自己的衣服是怎样
分放的;
• 第三步:让学生合作讨论,可以怎样分类整理? • 第四步:交流总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分
第一单元 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 1. 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
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0~10各数,掌握各数的组 成。
• 2. 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会用自己的语言表示几个和第几个。
• 3. 认识符号<、=、>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
的大小。
• 4. 理解1~10各数的含义,发展初步的数感和符
号意识。
教学内容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 出数的过程。能认、读、写 5以内各数 2.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 3.借助计数器、小棒等学具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1.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 呈现,借助摘苹果的情 境,苹果数量逐步减少 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 关0的问题
二单元
妈妈的小帮手
分类与比较
学习目标
• 1.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比较的
一般方法。
• 2. 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
物品进行分类。
• 3.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多少、大小、轻重
、高矮等。
• 4. 自己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
较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 的想法。
类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学建议
• 2.让学生充分操作,积累活动经验。 • 《新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
程、结果的关系。
• 在学习窗口2“比较”这一内容时,要让学生动手先去探
究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操作找到比较的一般方 法:如可以一端对齐比较、用手拃一拃、用长尺子量一量 、用手掂一掂、看一看等。在比较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比较 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积累学 习数学的经验。
特点三、凸显“综合与实践”的过程性与操作性,注重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结合《新标准》相关要求,修订教材对原教材“综 合与实践”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化与改进,使教学内容 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活动脉络更加条理与明晰。
一年级上册分别安排了“找找周围的数”(见第23 页)、 “分积木”(见第92页),一年级下册分别安 排了“趣味拼摆”(见第41页)和“我们身上的小尺 子”(见第100~101页)。 这些内容的编排,一是全部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 ,增加可操作性;二是依据波利亚数学问题解决四部 曲,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施计划、回顾”, 制定了“综合与实践”的编排思路,即“规划方案、 动手实践、交流与反思”,将过程性目标落到实处。
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加减法
学习目标
• 1. 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读写加减法算式

• 2. 初步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的性质。
• 3. 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 4.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
减混合运算。
• 5. 会看图填写一个加法算式和相应的两个减法
2.借助直尺、足球记分 牌上的0,帮助学生进一 步体会0不仅可以表示一 个数,也可以表示起点 、比分
1.理解6~10各数的 意义 2.感知自然数的
另外一个含义---序数,区分几个和 第几个
1.学习两个数的大小 比较 2.认识“>”、“<” 、“=”,并能用这 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 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