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法律学案题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1《生活需要法律》习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9.1《生活需要法律》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7a2a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3.png)
《生活离不开法律》习题
1.生活离不开法律,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A.法律伴随着人生整个历程
B.只有执法人员的生活离不开法
C.学生在校读书,与法律无关
D.人走上社会后才离不开法
2.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名称中。
在义务教育阶段突出“法治”( B )
①是因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形势越来越严峻
②表明中小学生比成人更需要接受法治教育
③体现了国家重视从小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
④表明了国家积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用交学费、杂费;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在路上行走必须遵守交通法规;我们有要求父母抚养和教育我们的权利;等等。
这告诉我们( C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只要不违法法律,法律就离我们很遥远
C、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D、我们的学校生活离不开法律
4、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下列对法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律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
C、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D、有了人类社会,就产生了法律。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ae88b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de.png)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一、导入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需要法律来解决。
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公理的重要工具。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法律呢?本节课将指挥大家一起探讨《生活需要法律》这个话题。
二、目标1. 了解法律的基本观点和作用;2. 掌握一些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知识;3. 培养学生恪守法律、规范自己行为的认识。
三、导学内容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以规范人们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为目标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是国家的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国家权力的具体体现。
2. 法律的作用- 维护社会秩序:法律规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 保障公民权益: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 解决矛盾纠纷:在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矛盾和纠纷,法律可以提供一个公正的解决途径。
3. 平时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交通法规:恪守交通法规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包括恪守交通信号、不酒驾、不超速等。
- 知识产权法:尊重知识产权是一种文明行为,包括尊重他人的著作权、专利权等。
- 消费者权益珍爱法:消费者在采购商品或接受效劳时,有权利获得真实的信息和合理的效劳。
四、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法律问题,比如消费者维权、交通违法等。
2. 角色扮演:请同砚们分成消费者和商家两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一场消费者维权的场景。
3. 制定行为规范:请同砚们结合平时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制定一份自己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法律的基本观点和作用,学会了一些平时生活中的法律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恪守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生活需要法律,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自觉恪守和维护。
谢谢大家的参与!。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学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8d5e5ad15abe23482f4d8a.png)
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这告诉我们( )
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法律与
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
④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因为国内和国外的安全形势对国家造成安全威胁,并通过互联网这种载体表现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才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这说明( )
持对法律制度深刻省察的态度。因此,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不仅要熟记法律制度,还要深
谙法律的基本精神,如:“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弘扬正
气、匡扶正义。”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要在分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弘扬正气、匡扶正义。”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必由之路。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是什么】
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
1.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都和法律结有不解之缘,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2.什么是法律?【是什么】
法律是____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具,也是调整
__________、判断____________、处理____________的标尺。
3.什么是法治?【是什么】
法治是________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
【精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导学案(无答案)共3篇
![【精选】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 生活需要法律 导学案(无答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438dbf58fb770bf78a55ad.png)
生活需要法律【学习目标】1.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懂得治理国家需要法律。
2.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制观念,做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学习重点:生活离不开法律。
学习难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一、自主学习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
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以及由此产生的,不仅需要依靠来协调,而且需要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而的,又对生活加以。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
(2)法律已经深深地我们的生活之中, 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社会关系的,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而且指导着人们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 。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和的。
2.法治的脚步(1)法律是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
(2)法治是依法对进行治理,强调、,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3)法治助推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
(4)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二、合作学习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2.法治的重要性是什么?三、复习巩固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可以通过()来协调和调整。
①道德②亲情③友情④法律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
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 B.法律来源于生活C.我们的生活与法律密不可分 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3.法律约束着每个国民的思想和行为,上至宪法下至各种条文历律规章制度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国家安宁、百姓安居。
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
![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8fff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f.png)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生活需要法律》导学任务单【学习目标】1、通过举例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感受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通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制化进程,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_____和_____,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_____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对生活加以 _____和调整。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作为_____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_____,而且指导着人们_____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_____,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_____。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_____和发展的空间。
4、法律是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_____判断是非曲直、_____和纠纷的标尺。
5、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 _____进行治理,强调__ 、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_____。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 _____。
6、法治助推_____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_____、民心稳定、国家_____的必由之路。
【互动探究】任务一:通过举例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感受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探究活动一: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都离不开法律。
根据教材“运用你的经验”中的图片,你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探究活动二:学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义务宣传员小明第一次开普法讲座就遇上了三个棘手人物。
你赞成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探究活动三: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并找出哪些是权利,哪些是义务?任务二:通过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制化进程,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0712a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3.png)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法律对平时生活的重要性;2. 精通常见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认识和规则认识;3. 培育同砚遵纪守法的认识和行为。
导学内容:一、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实施的规范行为的规则,是维护社会秩序、保卫人民利益、调整社会干系的制度。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各种规则和规定都是法律的体现。
二、生活中的法律常识1. 交通法规:行人应当走人行道,恪守交通信号灯,驾驶员应当恪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酒驾等。
2. 教育法规:同砚应当尊重师长,恪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欺侮同砚。
3. 劳动法规:员工应当按时按量完成工作任务,雇主应当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工资待遇。
4. 其他法律知识:如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
三、法律认识和规则认识的培育1. 尊重法律:遇到问题应当起首思量法律是否允许,不要违法乱纪。
2. 恪守规则:在平时生活中应当尊重他人、尊重环境,恪守各种规则和约定。
3. 乐观参与:了解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乐观参与法律的实施。
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视频:观看交通执法、学校园地管理等方面的宣扬教育视频,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详尽应用。
2. 分组谈论:分成小组,谈论生活中遇到的关于法律的问题,如何正确应对和解决。
3.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法庭、法律问题谈论等活动,让同砚体验法律的力气和规则的重要性。
4. 撰写反思:要求同砚结合自身生活中的经历,写一篇关于法律认识和规则认识的反思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导学延伸:1. 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有关法律的知识,如《中国法律大全》、《常见法律问题解答》等。
2. 参与法律知识竞争: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法律知识竞争,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
3. 实践法律知识:在平时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尝试通过法律的方式解决,培育自己的法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导学,信任同砚们能够更加深度地了解到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影响,培育良好的法律认识和规则认识,为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含答案).docx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含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073d11305087632301212a4.png)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一、学习目标1. 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自主预习1 •作为社会关系的 _______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 ________________ 、 判断 ______________ 、处理 _________ 和纠纷的标尺。
3. ________ 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国家长治 久安的必由之路。
三、合作探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讨论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党的历史 上尚属首次。
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体系”,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说明了什么?(3)学校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班会课、黑板报、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来学习十八届四中 全会精神。
请你参加这次的活动,说说法治的重要性。
四、随堂演练1・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当地的派出所给我们报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未成年人 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
这些经历说明(A. 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B. 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C. 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紧密D. 法律对人们无能为力2•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 ”时代迈进时,“ + ”后面就少不了法治。
如果说,互联网技术 与平台提供了 “风口” ,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
对此理解正 确的是() 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 ②只要有了规则,就能保障安定 有序③所有规则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法治可以 保护网民的合法利益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2)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全民推进依法治 的总目标。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50374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8.png)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权益和安全的保护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导学内容:1. 什么是法律?2. 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3. 我们应该如何遵守法律?4. 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法。
导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遇到过哪些与法律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法律如此重要?2. 展示案例:播放相关录像或图片,引发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二、学习法律概念1. 介绍法律的概念: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社会秩序的保障,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工具。
2. 与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规则是法律规定的?这些规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三、探讨法律作用1. 分组讨论:法律对你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可以通过哪些实例来说明?2. 小结:法律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权益和规范人们行为等方面。
四、学习遵守法律1. 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我们作为普通公民,应该如何遵守法律?违法行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2. 角色扮演:设计情景,让学生分组表演如何正确合理遵守法律。
五、解决常见法律问题1. 讨论:生活中常见法律问题如何解决?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2. 引导学生总结:遇到法律问题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导学延伸:1. 观看相关案例视频并进行反思;2. 邀请法律工作者来校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和交流;3. 组织法律宣传活动,提升法治意识。
导学小结: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认识到法律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建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增强法律素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生活需要法律》”这个主题,时刻保持警醒,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认识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 掌握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个人权益的保护;3. 分析案例,探讨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9.1 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下册 9.1 生活需要法律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28fc5c2f60ddccda38a0fc.png)
第九课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知识点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_____中。
2.法律______,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______。
自测:“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
”这句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是()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知识点二:法治的脚步4.法律产生之后服务于人类社会生活。
法律是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____,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____。
5.法治就是依据______的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____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6.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是现代国家最文明、最合理的_____。
7.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______。
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__________。
自测: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是的()A以德治国B依法行政C依宪治国D依法治国答案:知识点一:1.生活2.无处不在3.相伴一生自测:A知识点二:4.统治阶级工具标尺5.法律服从6.治理模式7.必由之路8.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自测:D【问题梳理】1.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①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②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③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法律是如何产生的?①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d7120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a.png)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 能够列举生活中需要法律保护的方面。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规范行为准则的统称,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工具。
- 法律的作用是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保障人们的权益不受侵犯;- 法律是解决纠纷和争议的重要依据,让人们在有争议时有法可依;- 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引导人们遵纪守法,维护公共利益。
3. 生活中需要法律保护的方面:- 人身安全:法律规定了对他人生命和财产的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暴力行为;- 财产权益:法律规定了财产的所有权和合法获得财产的途径,保护人们的财产权益;- 劳动权益:法律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法律规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权利,保护创新者的利益。
三、导学方法:1. 讲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活中需要法律保护的方面;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四、导学过程:1. 导入:介绍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 学习:讲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列举生活中需要法律保护的方面;3. 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2. 组织学生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了解程度;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作业布置:1. 完成相关阅读材料,深入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 撰写一篇关于生活中需要法律保护的方面的作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 收集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分析法律在其中的作用,做一次展示。
9.1 生活需要法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
![9.1 生活需要法律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067b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d.png)
9.1 生活需要法律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一、单选题1.《未成年人保护法》确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教育法》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劳动法》保障公民平等就业,获得劳动报酬……这说明()A.公民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B.我们的行为处处受法律限制C.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D.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民法典》施行一年来,体现了()A.《民法典》是我国根本大法,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B.我国法律是良法、善法,满足人民一切需求C.《民法典》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D.我国法律体现全体公民的意志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这启发我们,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①道德比法律更重要①法律比道德更重要①法律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促进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
对此,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法治要求实行善治B.法治是现代文明的核心C.法治意味依法治理D.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5.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完善多项规定,着力解决社会关注的未成年人受侵害问题。
这表明()①良法要不断适应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①法治保障人们在各个领城都享有自由①良法反映人民的意志和利益①未成年人保护法能避免侵害二、判断题6.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限制了我们每一个人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 ) 7.法律的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 )8.“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说明我们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9.公平正义只有在法治的框架下推进,才能水到渠成。
( )三、简答题10.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道法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
![道法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d8022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c.png)
第1节:生活需要法律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生活离不开法律,懂得治理国家需要法律。
过程与方法:列举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分析有关案例,培养学生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学习重点:生活离不开法律学习难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习活动随笔【课前预习】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生活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________,而且需要________来调整。
(2)每一部法律都是应________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_____。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_____,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二、法治的脚步1.习惯与法律:(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________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习惯靠人们________遵守。
(2)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________法律。
2.法律的含义:法律是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________,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________。
3.法治的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________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________,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________,依法办事。
4.法治的意义:(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________。
(2)法治助推________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____________。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建设社会主义_____。
[组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共3篇
![[组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f4be68f90f76c661371ab9.png)
查汗淖尔学校师生共用教学案年级:七年级科目:政治执笔:审核:内容:生活需要法律课型:新授课时:一课时总案数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1.法律是___________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
生活离不开法律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________和________。
我们的生活与________息息相关。
3.作为________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________的生活。
4.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________,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________。
(二)法治的脚步5.法律是___________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___________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________。
6.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___________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
法治助推________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二、合作探究1.当经济发展向“互联网+”时代迈进时,“+”后面就少不了法治。
如果说,互联网技术与平台提供了“风口”,那么,必须让法治成为“翅膀”,为经济发展助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用来管理社会的工具,网络生活也离不开法律②只要有了规则,就能保障安定有序③所有规则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法治可以保护网民的合法利益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某地公安局接到一超市报警后,不及时出警,导致抢劫犯携赃款逃脱。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21a4f2aeaad1f347933f0a.png)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们靠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法律就是国王”“国王就是法律”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治国理念?你更赞同哪一种理念?请说明理由。
【学习重点】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难点】理解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学习过程
学习随记
【自主学习】
1.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与法律。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
2.法律是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也是调整、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
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1.活动二:结合P86探究与分享,思考:
(1)将左边的内容与右边的法律对应连接起来。
(2)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3、从呱呱坠地申报户口到父母暮年赡养扶助,这说明了什么?
【拓展提升】
搜集三个秉公执法、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人物,和同学分享你的体会。
①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卖菜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
②小明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作坊生产三无食品卖给学生
③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文找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
④小梅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缴足税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材料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 有意识,其法律称为“禹刑”;公元前18世纪,《汉 谟拉比法典》诞生,它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成文法典。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598dda52ea551811a68719.png)
第九课第一框:生活需要法律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全面感受法律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化进程的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生活需要法律,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理解法律的本质、法治的内涵、重要性。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生活与法我链接 1、我推荐,我守护 我为大家推荐的法律是《 》, 因为我觉得如果没有了它 。
活动二:法治脚步我探寻 合作探究一: 1.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们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 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创制?创制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 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政府: 法院: 社会成员: …… 活动三:法治建设我参与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法治建设中呢? 三、思维导图姓 名: 学 号:装订线四、明理践行将本课所学讲给家人听,做法治宣传的小使者,为我们国家法治化进程进自己的力量。
五、学以致用1、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①只有违法的人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②任何人都要与法律打交道③守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与法律打交道④未成年人年龄尚小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2、在我们生活的小区、我们的学校以及公路两侧经常会竖立着各种普法的宣传牌,如宣传婚姻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看到这些内容,你会感受到()A.法律只与我们家庭生活有关B.法律只是用来规范成年人的C.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D.法律是一成不变的行为规范3、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要求,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
在中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发挥法治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
这样做()①可以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②有利于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③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④能使每个青少年不受侵害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9.1生活需要法律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6ff68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a.png)
《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框题属于第四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内容《生活需要法律》,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是从学校生活领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域,着力体现学生生命成长的连续性与教育内容的衔接,既是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单元,也是整套教材法律部分的起始单元。
未成年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关系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及本册书中的地位非常显著。
2.【学情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意识的培养。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不断丰富,初步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但由于他们的生理发育、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还很片面,一提到法律,可能更多的是联想到法律的威严,很少想到法律的保障作用,有的同学还缺乏法律意识。
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法律,进而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从而树立法治观念。
3.【教学目标】法治观念:通过探究“AI到了需要立法的时候吗”,知道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一生相伴,感受法律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近些年来我国制定、修改了的法律”,进行法律的“追溯”,知道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及其本质和功能,对法律形成初步的认识。
通过分析“全国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案”,知道何为法治,感受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明确法治的优势,具备法治观念。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难点:法治的内涵和重要性5.【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6.【设计思路】本课以近期的热点“AI复活明星”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导入主题,设置一个总议题:以“AI发展”解读生活需要法律。
下设三个子议题:子议题1:放眼当下—法律踪迹何在?子议题2:追溯过去—法律从何而来?子议题3:展望未来—法治走向何方?通过AI立法、随着AI快速发展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全国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案、我国法治建设成就等,引导学生层层剖析,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法律,了解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领悟法治的重要意义,树立法治观念,坚决做尊法、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f83c2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c.png)
《生活需要法律》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它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保障着我们的权益和安全。
那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法律的珍爱吗?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生活需要法律》这个话题。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2. 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3. 培养正确的法律认识和法治观念。
三、进修重点1. 法律在我们平时生活中的作用;2. 常见的法律知识。
四、进修内容1. 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
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在街上行走时,要恪守交通规则;在工作中,要恪守劳动法规;在购物时,要恪守消费者权益珍爱法等等。
只有恪守法律,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安全、有序。
2. 常见的法律知识(1)交通法规:在驾驶车辆时,要恪守交通信号、规定车速、不酒后驾驶等规定。
(2)消费者权益珍爱法:在购物时,要注意珍爱自己的权益,如保留好购物小票、注意商品质量等。
(3)劳动法规:在工作中,要保障自己的劳动权益,如合理加班、按时发放工资等。
五、进修方法1. 理解法律知识:通过阅读法律法规、听取讲解等方式,深入理解法律知识。
2. 实践法律认识:在平时生活中,恪守法律规定,树立正确的法律认识。
3. 学会维权: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要学会维权,不姑息迁就。
六、教室练习1. 你认为生活中哪些方面最需要法律的珍爱?请简要说明。
2. 你知道如何珍爱自己的消费者权益吗?请举例说明。
3. 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劳动权益被侵犯的情况,你会采取什么措施?七、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相关法律知识的文章,并写一篇读后感;2. 思考一下,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如有,你会如何改正?八、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到了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培养了正确的法律认识和法治观念。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恪守法律,珍爱自己的权益,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本质
B.根本目的
C.基本要求
D.总目标
5、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 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 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C )
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法律的保障
B.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
C.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 D.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1)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 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 依法办事。
(3)意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 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有违法的人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B.任何人都要与法律打交道 C.守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与法律打交道 D.未成年人年龄尚小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集体生活邀请我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 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 的生活。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 和纠纷的标尺。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些 习惯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 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善恶美丑,是非对错,有时候 哪怕只是差之毫厘,也会失之千里。学好学坏,有时候 就在一念之间,我们青少年正处于步入成年的转折期, 要过好人生的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1)判断是非的依据是什么?
判断是非的依据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2)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好奇心?
一方面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究,发挥其对 学习和生活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克制那些超越道 德与法律规范的好奇心,避免受其消极影响。
2.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 行为( A )
A.权利和义务 C.生活习惯
来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
B.道德与责任 D.社会秩序
3.法律所体现的是( D ) A.奴隶主阶级的意志 B.地主阶级的意志 C.资产阶级的意志 D.统治阶级的意志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是依法治国的(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