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理与应用研究_石常省

合集下载

选煤厂常见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应用状况

选煤厂常见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应用状况

选煤厂常见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应用状况摘要:概述了我国目前粗煤泥分选现状,介绍了选煤行业应用的小直径煤泥重介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螺旋粗煤泥分选机及TBS干扰床分选机等粗煤泥分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选煤厂; 粗煤泥; 重介旋流器; 水介质旋流器; 螺旋分选机; TBS干扰床分选机粗煤泥是指粒度接近煤泥,一般粒度下限在0.3~0.5mm之间、粒度上限在2~3mm之间的煤泥。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煤炭赋存条件的恶化,我国选煤厂生产系统内的粗煤泥含量不断增多,部分选煤厂的粗煤泥含量在45%左右。

由于粗煤泥的粒度组成比较特殊,传统的跳汰机、重介质旋流器、浮选机等均不能对其实现有效分选。

传统的跳汰机、重介质旋流器的理论分选粒级是50~0.5mm,浮选机的理论分选粒级是0.5~0mm。

生产实践发现:跳汰机的有效分选下限在1~2mm以上,重介质旋流器的有效分选下限在2~0.25mm之间,浮选机的有效分选上限可以达到0.25mm。

目前,0.25~0mm粒级细煤泥浮选、>2mm粒级原煤重选(重介选)的设备已经非常成熟,但2~0.25mm粒级粗煤泥分选效果欠佳的问题突出,成为制约精煤数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1 粗煤泥处理现状选煤厂粗煤泥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预先脱泥入选时,一般采用筛缝为2mm(或3mm)脱泥筛脱泥,因而煤泥水中必然含有0.5~2mm(或3mm)的粗煤泥;二是不脱泥入选时,由于脱泥筛或脱介筛筛缝不均匀,特别是磨损严重时,将造成煤泥水中>0.5mm的煤泥量增多。

为保证入浮粒度,需对煤泥水中的粗煤泥进行截粗回收。

目前新建的选煤厂往往配套粗煤泥分选系统,老厂也在积极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

就0.5~2mm(或3mm)的粗煤泥来说,重选要比浮选的效率高,而且分选成本低。

选煤厂常用的粗煤泥分选设备有煤泥重介旋流器、螺旋分选机、干扰床分选机(TBS)和水介质旋流器。

粗煤泥分选工艺相对较简单,一般只是单一的粗煤泥分选环节,工艺系统尚不够完善。

粗煤泥分选设备进展综述

粗煤泥分选设备进展综述
1 我 国 粗 煤 泥 分 选设 备 现状

生紊流的干扰沉降分选设备 。物料通过入料管沿切 向方 向进入 入料井 中,在上升水流的作用下轻而细的颗粒溢流到溢流槽 中 ,集中于槽体 底部的高 比重物料通过底流排 料阀排 出 。自2 世 纪8 年代起 ,美国 0 0 率先将其用于选煤厂生产 。经过多年 的研究和改进 ,它 的分选 密度逐 步降低 ,而且保持了 良好的分选效果 。进入2 世纪 后 ,该技术 在煤炭 l
领域发展迅速。 TS B 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①分选 粒度范围宽(一)5 ) 3 (1mm ,分选效 . 果好 ,精煤 灰分可 低于 1 %,产率高 ;②单 台处 理能 力大 ;③ 电耗 0 低 ,运 行费 用低 ,无 需药剂和 压缩气 体 ;④ 运行可 靠 ,产 品质 量稳 定 ,无运动部件 ,几乎无需维护 ;⑤工艺简单 , 常规脱 水 ,占地面积 小 ,投资少 ,建设周期短 。虽然在我 国的使 用时间不长 ,但从使用的 情况和效果看具有一定的优 势 。
利 用常 规的 杀虫剂药物 进行喷洒 。对病 毒性 的发 病 ,如 木虱 、潜叶 蛾 、霉烂病 、 霉斑病 ,可用2 %多菌灵 10 倍液喷洒 ,白粉病 等也可 0 00 以用比较 常见 的洗衣粉 10 — 5 0 液喷洒 ;介壳 虫 、芽 虫 、红蜘蛛 0 0 1 0倍 等 虫害 ,可 采用内吸 剂与触杀 剂化学农 药的两种 进行杀 虫灭菌 ,如 1%氧化 乐果乳 油或 8 %敌敌畏 乳 油l)0 0 0 I 倍液 ,另加洗 衣 粉I () 0 OX一
种分选设备的优势 ,从而达到分选效果的最佳化 ,最终实现煤炭 企 业有限资源效 益最大化 。 目前 ,国外选煤工艺 中采用不 同设 备工艺组 合的模式有 :水介 质旋流器精选 + 螺旋分选 机扫选工艺 ;两段螺旋 分 选机组合工艺 ;两段 水介质旋流器组合工艺等 ,在不 同程度上弥补 了

细粒煤流化床分选实验研究

细粒煤流化床分选实验研究

1 概

作控制来适应 给料 性质的变化等。近 2 0年来 国外研究应用 的T S B 分选机 ,其 E 值低 于 0 1 、分 选密 度易 于调 节控 .2
制 、分选效果优 于螺旋分 选机 、设 备结构 简单使用 寿命 比 同类设备较 长 ’ 。国 内对 于 T S分选 机 的研究 尚属 于起 。 B 步阶段 ,笔者在探索性实 验研究过 程 中发 现 T S 很好 的 B 有
煤炭的大 量使 用给 我 目的生 态环 境造 成 了严 重污 染 ,
为实现煤炭的洁净 利用 、改善 我国燃煤 污染状 况 ,根据 我 国煤炭消费结构 的多元 化格局 ,煤炭 的洗选 加工 是最为行 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 目前的洗选工艺大都是两段 ( 即粗粒跳汰或重介 分 选 、细粒浮选 ) 或两段半 ( 即粗粒跳 汰或重介分 选 、细粒 浮 选 、粗煤泥仅 回收) 煤模式 ,这种常规工艺投 资较少 、简 选 易行 ,但由于跳 汰( 或重介 ) 分选 和浮选之 问存 在着有 效
分选粒度的缺 口,导致 粗煤 泥的分选效 果不 佳 、整体分选
效率偏低 ,没有实 现节能减 排 的 日的。而另一 方 而,随着
采煤机械化水平的不 断提高 和地质条件 的变 化 ,原煤 中细
粒煤所 占的 比例不 断增加 ,使得 常规分选 工艺 的弊病 更加
突 出
日前粗煤泥分选的重选 设备 主要有小 直径重 介质 和水
介质旋流器 、离心 重选 、螺旋分 选机 等 ,这 些设 备特 点各
异 ,但都有其应用 的局 限性 l 。如 :小直径 重介质 旋流 4 J 器配套系统复 杂 ,特细粒介 质 回收困难 ,生产 成本 高 ;水 介质旋流器分选精 度 比较差 ,溢 流不经 过脱 泥达不 到精煤 灰分要求 ;螺旋分 选机分选 粒级 比较窄 ,自身参 数不 易操

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自动控制研究

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自动控制研究
( . col f hm cl nier gadTc nl y hn nvrt f nn n eh o g ,X zo 2 0 8 hn ; 1 Sho o e ia E g e n n ehoo ,C iaU iesyo iga dT cnly C n i g i Mi o uhu2 10 ,C i a 2 La ge C a rprt nPat . inbi ol eaao l ,Hea hn u ol n lc i P w r oprt nLd ,Y zo 5 50,C ia P i n n nS eh oC a dEetc o e ro i t. uhu4 2 7 a r C ao hn )
te l u d—s l l i i d b d f r t e s p r t n o h o r e si s p o i e . B s n t e a tma i c nr lc ud h i i q o i f d z e o h e aa i ft e c as l d u e o me wa r vd d a e o h uo t o t o l c o h v tb e c n r l i I o to ,t e a v n e u o t o to i h u z o t la d P D c nr lc mb n t n a e a sa l o t a P D c n r l h d a c d a tma i c n r lw t t e f zy c nr n I o t o ia i ov c h o o o
当颗 粒 的 干扰 沉 降 速 度 和 }升 水 流 速 度 相 同 时 , 颗 粒 在 柱 : 体 内旱 悬 浮状 态 形 成 干 扰 床 层 , 干扰 沉 降 速 度 小 的 颗 粒 向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
教务通知(2004)第63号
关于公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2004年度
学生选题结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管理办法》,2004年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生选项工作,在经过学生申请,指导教师、学院审核,学校备案后结束,现将学生选题结果予以公布。

2004年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共立项285项。

根据学生申请情况,学校共批准1087名学生参加273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对于无学生选项的12项项目自动取消。

请有关项目负责人在接到本通知后,按照《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与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所负责项目的具体要求,及时、认真组织批准参加研究的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启动研究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凡已批准参加项目研究的学生应积极主动与项目指导教师联系,商讨项目研究工作,不得任意退出。

确因特殊情况需退出的,必须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

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2004年度学生选项结果
教务处
二〇〇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附件:。

新版中国知网入口登录方法及可用列表

新版中国知网入口登录方法及可用列表

新版中国知网免费入口登录方法及可用下载列表1、登录方法:CNKI中国知网于近期调整了登录方式及用户访问权限,对普通用户访问中文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的权限都增加了限制,同时CNKI中国知网也给代理商提供了免费登录入口,以供用户交流学习之用,只有具备正规授权资质的代理商,才有权限发布免费入口给客户使用。

按以下方法,可成功登录免费入口,并且无限下载资源。

(1)、登录入口:(2)、登录账号及密码:【已全部验证可用】【账号1】ybUZPY2DXkqtMr9 【密码1】k2LsyMm4【账号2】dRmT3DEOVcYF4qg 【密码2】v3pAnH85【账号3】IwY2ZbkvaWz0CsB 【密码3】K5TJMsli【账号4】So8Izx7JUFp3WEk 【密码4】GVKNJRbo【账号5】ZHFAKoeNsUjOXhL 【密码5】hPTxdWzB【账号6】1bK7unPQNz8p2fi 【密码6】j2EKgAyr【账号7】Hij3KL1vABmkFN5 【密码7】e5N1OPz2【账号8】JgD4Z91EIknq7Fm 【密码8】ADr8fmKq【账号9】oSJM1Y5eCvAKfur 【密码9】3cq6GibK【账号10】VA7b8SNp1z2Q9F6 【密码10】QgOUayK52、推荐下载列表:【以下列表已全部验证可用】[1]程欲晓.大肠杆菌快速检测的电化学传感技术及仪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李东华.南果梨内在品质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3]吕凤琳.脉冲GTAW熔池动态过程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4]张小云.双相钢点焊熔核界面撕裂失效机理与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5]岳吉祥.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钻机系统选型与布局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6]罗凤山.封闭连续细胞培养生产流感病毒工艺过程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7]张渝阳.稀散元素硒、碲量子点的合成和应用及其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8]王程远.PCB空心线圈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理论建模及设计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8.[9]张双全.大型混流式水轮机水力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10]代荣.基于软计算的摩托车智能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9.[11]杜常清.车用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瞬态过程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12]周海燕.风机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09.[13]黄细霞.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建模方法及其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14]马丽丽.番茄生长模型及日光温室小气候建模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15]刘坚.神经管缺陷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16]郑旭光.P53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42-5治疗肾功能不全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17]海军.战区联勤配送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18]张曦.基于统计理论的工业过程综合性能监控、诊断及质量预测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19]伍济钢.薄片零件尺寸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20]肖正.多Agent系统中合作与协调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21]许炜.Web服务事务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22]於光灿.协作环境中访问控制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23]肖晓春.基于模型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24]李锋.面向数据挖掘的隐私保护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25]强小利.图顶点着色DNA计算模型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26]王晓宇.红外图像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27]蔡瑾.组合夹具元件库集成建模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28]周子力.基于WordNet的本体构建及其在安全领域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29]奚珣.电网安全关键职种心理胜任素质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30]唐亮贵.基于多Agent的电子商务市场结构及交易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9.[31]罗冰洋.基于分层体系的自动化横机关键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32]张艳.票据自动处理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33]任佳丽.新型压电微生物传感仪及其在临床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9.[34]魏敏.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35]宋丽娟.认知理论视角下的二语词汇学习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36]汤琳.环境污染控制过程高灵敏生物传感技术研究及其检测体系构建[D].湖南大学,2009.[37]吕小莲.基于四自由度西红柿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38]余臻.电力系统远程监控的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39]田桂中.自动化细胞注射中微操作与微注射技术及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40]韦宏强.机器视觉技术在弹药测试设备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41]张光伟.立体内视测量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42]宋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43]谢涛.外激励型混沌振子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44]严喜鸾.基于核酸适配体化学发光检测新技术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45]马文成.水解酸化—两级厌氧工艺处理甲醇废水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46]杨培举.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支架与围岩关系及适应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47]李延锋.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理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48]冀玮.SLC22A1和SLC21A6遗传多态性对口服降糖药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9.[49]胡凤莉.中药药效成分分析中的色谱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9.[50]梁志敏.遥控焊接机器人任务空间的三维重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51]陈华.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视觉变形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52]黄万艮.基于消息和构件运算的软件体系结构演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8.[53]王斌.基于无人机采集图像的土壤湿度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54]孙广路.基于统计学习的中文组块分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55]赵英.地表水源水质预测模型数据挖掘技术及其适用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56]王志刚.三维复杂槽型铣刀片切入破损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57]程耀楠.三维复杂槽型铣刀片槽型优化原理与优化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58]姜在炳.煤层3D动态建模技术及应用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59]卢振.微结构件的注射成形及其组织与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60]张健.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抗磁场干扰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61]王伟.基于多尺度分析的电站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62]王高林.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63]贺湘宇.挖掘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64]薛锋.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协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65]李祯.混合QoS模型感知的语义Web服务组合决策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66]桂勋.多核并行和设计模式在海量电力暂态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67]袁燕妮.基于本体的电信产品信息融合服务框架研究与实践[D].北京邮电大学,2008.[68]张春光.基于超光谱成像系统的声光可调滤波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69]杜昶旭.面向模拟和数模混合集成电路的自动布线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9.[70]方小斌.烟草供应链关键节点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8.[71]谢志强.工件间有约束的复杂产品工序调度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72]李志刚.高压水环境旋转电弧焊接特性及其焊缝传感跟踪研究[D].南昌大学,2009.[73]张峰.层板发汗冷却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74]杨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检测与分析[D].山东大学,2009.[75]谭旭.扩展粗糙集模型及其在烟叶质量预测与评价中的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76]罗鹏.一次性电化学酒精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77]高延峰.移动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焊枪偏差与倾角检测及角焊缝跟踪[D].南昌大学,2008.[78]周倜.复杂安全协议的建模与验证[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79]刘刚.面向领域的软件需求一致性验证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80]林晓艳.光纤空间编码投影器设计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81]刘健.面向信息检索的文本信息组织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82]宋莉莉.基于SOA的建模与仿真框架及仿真服务发现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83]尚宗敏.智能流程异常处理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84]杜云飞.容错并行算法的研究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85]李林.机动目标跟踪航迹生成的融合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86]胡靖.集成电路低功耗设计可逆逻辑综合及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87]吴晓峰.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烧结终点预报与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9.[88]刘宁.高地应力条件下围岩劈裂破坏的力学机理及其能量分析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89]张晓清.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90]郝玉通.JAK-STAT信号通路在微波辐照致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09.[91]潘毅.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捕获及其自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92]魏利胜.多变量网络控制系统建模、控制与调度初探[D].上海大学,2009.[93]刘锬.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集成/智能数字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9.[94]冯治国.步行康复训练助行腿机器人系统[D].上海大学,2009.[95]魏绍亮.基于低压电力线煤矿井下信号提取和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9.[96]朱勇.川渝地区输气管道管控一体化与数据集成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9.[97]蹇强.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98]王雪梅.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9.[99]苏杰.船用核动力装置二回路系统预测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100]陈腾祥.内毒素休克小鼠肝脏核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101]梁三才.视觉表象扫描加工中的冲突控制[D].陕西师范大学,2009.[102]冯冬青.氧乐果合成过程集成智能控制方法与应用[D].上海大学,2009.[103]刘利强.蚁群优化方法研究及其在潜艇导航规划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104]徐溢.集成生化低电压芯片电泳系统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6. [105]杨大进.食品中甜味剂和合成防腐剂的检测方法及保健食品限量标准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106]姚静.锻造油压机液压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9.[107]李国和.基于线性扰动分析的高速切削过程绝热剪切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108]王静.铜基体上Ti/Ti_xC_y/DLC功能梯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109]顾伟.散货港口多电机传动运输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D].上海海事大学,2008. [110]周福娜.基于统计特征提取的多故障诊断方法及应用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9.[111]满峰.星载电场仪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9.[112]何东野.发动机缸体主轴承座裂解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D].吉林大学,2009. [113]范久臣.汽车鼓式制动器多物理场仿真研究及数字化分析平台[D].吉林大学,2009. [114]童幼堂.舰空导弹指挥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115]郭丽杰.基于风险的石化动设备智能维修决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 [116]林艾光.吊耳养殖虾夷扇贝耳部钻孔自动化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117]张英杰.木材防腐干燥特性及一体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118]张军国.面向森林火灾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119]林宝君.连杆裂解半自动生产线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 [120]吴奉亮.集成化采矿CAD的知识协同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121]蒋涛.增量式软件产品线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9.[122]赵贺.电力系统可视化相关问题及其在发电厂中应用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123]唐运海.城市园林绿化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建[D].北京林业大学,2010.[124]李军国.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容错机制动态配置技术研究[D].北京大学,2009. [125]王全来.密码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126]洪宇.中国商品贸易模式演进与背离研究[D].吉林大学,2009.[127]李军峰.固定翼频率域航空电磁系统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128]杨平恒.重庆青木关地下河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悬浮颗粒物运移规律[D].西南大学,2010.[129]师文庆.基于振镜扫描的激光微焊接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130]崔席勇.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模拟实验机的研究与开发[D].东北大学,2010.[131]江旭东.高速切削节状切屑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132]李颖.指向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动力学分析与工作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133]石晓彤.基于缺口管阵列技术的微流控非均相免疫分析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 [134]于大洋.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协调策略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135]段青.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方法的回归与分类在电力系统中的预测研究[D].山东大学,2010.[136]宜亚丽.摆动活齿传动性能分析与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0.[137]王立岩.过程能力分析研究及其在电子和冷轧辊产品生产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10.[138]李沛刚.基于功构模式的产品概念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 [139]杨洪安.数字化颅底外科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140]邹乐君.基于光学遥感的海岛识别及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141]杨丽.几类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与控制分析[D].燕山大学,2010.[142]赵立强.并联机器人双目主动视觉监测平台及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 [143]秦英林.电能质量扰动的自动识别和时刻定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0.[144]丁筠.基于生物技术与计算机视觉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0. [145]张楠.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岩土钻测装备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 [146]王军.智能集成CAD/CAPP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0.[147]徐永红.基于多元数据子空间坐标图表示的可视化模式识别[D].燕山大学,2010. [148]董永权.DeepWeb数据集成关键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149]唐苹苹.生物和环境样品中高选择性分离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150]陈芳.电网状态估计及其扩展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0.[151]李虹.基于WAMS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若干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152]周曙.基于贝叶斯网的电力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153]杨广武.地下工程穿越既有地铁线路变形控制标准和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154]胡丽芬.舰船抗沉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155]袁进军.超站仪检定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156]王芙蓉.Ⅰ、西洛他唑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炎症及其机制研究Ⅱ、中国汉族人群OCTN2基因多态性分布及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10.[157]马睿.双源CT双能量减影CTA脑动脉成像的评价[D].山东大学,2010.[158]谢超.基于单分子/单颗粒技术的均相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59]刘志业.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D].山东大学,2010.[160]于娟.基于文本的领域本体学习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161]周倩.智能工程体系及其在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162]吕蓬.旋转机械故障模式识别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163]管志敏.自抗扰控制技术在大型火电机组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164]李建国.一类Lipschitz非线性随机网络化控制系统稳定与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65]程跃.中药制药过程控制及集成化生产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166]窦银科.基于电容感应技术的定点冰层厚度检测方法机理与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167]夏永霖.复合服务自恢复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168]黄丽丽.有限元三维六面体网格自动生成与再生成算法研究及其应用[D].山东大[169]龙浩.网格语义工作流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170]王霄.基于普适计算的协同制造执行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171]吴捷.面向RFID应用的情境感知计算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72]邢学智.基于TTCN-3语言的测试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173]董雷.宽可调谐SGDBR半导体激光器理论和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0. [174]李忠凯.混合流程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175]郭庆强.炼油过程动态优化调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176]黄小锋.梯级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调度及其自动化系统建设[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177]冯甜甜.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城市精细尺度人口估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0. [178]刘颖.生物材料中微量碘含量测定和分析方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79]秦太龙.基于模态模型的机械结构损伤检测与定位[D].太原理工大学,2010. [180]田劼.悬臂掘进机掘进自动截割成形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 [181]王俊峰.煤地下自燃时覆岩中氡气运移规律及应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182]朱加雷.核电厂检修局部干法自动水下焊接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 [183]杨保岑.大跨桥梁施工期结构形态监测系统的实现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 [184]许小庆.新型电液伺服比例阀用电—机械转换器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185]朱殿华.复杂产品多学科优化方案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 [186]郭卫.奶牛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187]杨小丽.新型体外诊断用蛋白质芯片基底材料以及表面化学策略[D].第二军医大[188]孙婷.1-烷基色氨酸和1-[~(18)F]FETrp的合成及生物性能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189]周波.用于蛋白检测的生物条码技术与方法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 [190]赵振宇.应用生物信息学筛选,Id2对人胶质母细胞瘤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0.[191]雷蕾.以汉语为母语双语者的双语句法表征和处理[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92]张承伟.面向电子政务的政务过程再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193]顾诞英.基于继电反馈的时滞系统自整定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94]孙作雷.大规模不规则环境中的移动机器人定位与地图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10. [195]胡核算.自动制造系统的Petri网控制器设计及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196]韩晓霞.混沌与支持向量机结合的多相催化建模与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197]张纪平.基于三维仿真与模型参数监测的机械结构局部损伤诊断方法[D].太原理工大学,2010.[198]蔡华.基于集成芯片的多功能细胞生理自动分析仪研究[D].浙江大学,2010. [199]刘辉.嵌入式空间遥感相机控制器设计方法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200]张良安.软袋药品生产物流系统的规划调度和控制软件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201]曾诚.语义互操作性Web服务注册管理的机制与方法[D].武汉大学,2010.[202]张一.智能视频监控中的目标识别与异常行为建模与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0. [203]苏亚.主动表观模型的建模与匹配[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204]鲍文霞.基于结构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及应用[D].安徽大学,2010.[205]阿玛娜.基于RS和GIS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研究[D].武汉大学,2010. [206]夏启明.软件测试及评价的复用策略研究及其实现[D].武汉大学,2010.[207]冯宇平.图像快速配准与自动拼接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208]李丽.航天相机主控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209]魏继增.可配置可扩展处理器关键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210]周彦.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量化信息的目标状态估计与融合[D].上海交通大学,2010. [211]徐圆.可拓理论在过程工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212]张涛.蛋白质晶体学中的直接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0.[213]文世峰.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形中振镜扫描与控制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214]龙威.粘土砂有效膨润土自动测定方法及质量控制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215]何玉辉.板带多道次热轧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与温降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16]饶政华.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传热与传质过程的数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17]张锐.曲轴圆角强化滚压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218]贾辰熙.综合质谱法对生物活性多肽解析表征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219]杨晓玲.矿用高压开关微机综合保护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0. [220]李克.共轨式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221]林杭.基于线性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边坡强度折减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22]徐蒙.新型智能灌浆、压水检测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中南大学,2010.[223]黄珍.锚泊移位型工程船舶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224]刘杰.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船舶动力设备诊断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225]梅颖.船体建造板材套料系统中排样优化算法与碰靠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226]叶亚丽.公路智能选线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及开发[D].长安大学,2010.[227]陈培云.Ag(Ⅲ)配合物化学发光体系与发光机理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228]石元洪.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脑出血硬通道血肿穿刺术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229]伍卫刚.三维打印技术制备多药控释型载药人工骨及其治疗慢性骨髓炎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230]颜明明.Fos蛋白与睡眠内稳态调控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231]马君华.粗糙集属性约简和聚类算法及其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232]王艳.基于广域信息的继电保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233]胡劲纬.多域环境中的授权管理和授权起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234]何强.面向服务环境中服务组合质量保障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235]赵文峰.信息提供类Web服务的自动发现和自动组合[D].北京邮电大学,2010. [236]张麒.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的医学图像处理[D].复旦大学,2010.[237]胡海涛.基于矩特征的鳞癌细胞识别[D].北京邮电大学,2010.[238]范文庆.分段符号执行模型及其环境交互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239]王宇德.海量存储系统中数据分布化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240]刘苏敏.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管理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241]李彬.自动交换光网络中的预配置环保护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 [242]金华标.船用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243]李峰飞.孔底电动冲击器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244]谢斌.策略驱动的空间信息服务协同自组合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 [245]王鲜芳.生化过程动态建模及优化控制研究[D].江南大学,2009.[246]黄明智.废水处理系统水质特征动态分析的混合智能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 [247]唐新新.铝合金点焊熔核强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248]唐佳.基于功能化材料的磷酸化与糖基化蛋白质高效富集及鉴定新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0.[249]单志.多功能纳米磁性粒子的合成及其在细胞富集和质粒DNA纯化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250]王群嶷.大庆油田三维地应力研究与低渗油气资源经济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251]张萌.自动控向垂钻系统小型化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252]宋虎堂.蜂窝紧凑结构螺旋板换热器[D].华东理工大学,2010.[253]孙蒙.基于取样探针的微流控试样引入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254]周永勇.配电网故障诊断、定位及恢复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255]陈波.电力系统不良数据辨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256]王日君.基于运动学图谱的石材加工设备模块化设计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 [257]韩剑辉.综合船桥系统体系结构与部分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258]孙才勤.船舶电力系统建模仿真及动态稳定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脉动液固流化床分选机分选性能试验研究

脉动液固流化床分选机分选性能试验研究

的影 响 ,就要尽 量加 强水 流加速度 在分 层 中的作用 。在水 流脉动 的上 升初 期和 下 降末 期 ,脉 动水 流 的加 速度 向上 ,
在上升期它可 以使低 密度 颗粒 获得 比高密 度颗 粒更快 的上 升运动 ;在下 降期 则可 以使低 密度 颗粒获 得 比高密 度颗粒
2 .煤炭加工与 高效 洁净 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 徐州
2 2 1 0 0 8 )

要 :脉动 液 固流化床 分 选机是 一 种 结构 简单 、分选 效果较 好 的分 选设备 ,其 性 能能 够吻
合粗煤泥本身的粒度 范围窄、需要低密度分选的特点。文章介绍 了脉动液 固流化床分选机 的工作 原理 ,重 点分 析 了脉 动 水 流 的 影 响机 理 。再 通 过 设 计 的 单 因素 试 验 ,采 用 气煤 为煤 样 ,对 l一
其 具体 工作过程是 :矿浆 自上部 给料 缓 冲槽 自流进 入 分选机 后 ,颗粒在 重力 、浮 力、介质 阻内选 煤机 械分选 的粒 级 范围来 看 ,重选 中由 于重介质旋流器发 展不 断大 型化 ,其 分选 粒度 下限 不断上 升 ,而微泡浮选柱 的分 选粒 度上 限又不 断 降低 ,这 导致 了 介 于重介质旋流器有效 分选 下 限和浮选 有效 分选 上 限之 间 的粗煤泥得不到有效 的分选 。 脉动液 固流化 床是 属于重 力选 矿 的范畴 ,对 于粗煤 泥
用力 的共 同作 用下作 干扰 沉降运 动 ,物 料在 间断上 升 的脉
动水流 的作 用下逐 渐松 散、分层 ,由于矿 物颗粒 间的性质
存在差 异 ,如密度 、粒 度 以及 形状 上 的差异 ,矿 物颗 粒 的 运动轨迹 以及沉 降末 速也存 在较 大差异 ,其 中沉 降末 速 正 好等于 间断上升 的脉 动水 流速度 的矿 物颗粒 会悬 浮 于分选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处
教务通知(2011)第39号
关于划拨2011年国家、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经费的通知各学院:
根据《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中国矿业大学本科教学分级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学校已将2010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检查经费、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经费、2011年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资助经费划拨至各学院专有账户(详情见附件)。

请各学院严格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和学校财会管理有关规定,由教学院长及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报销相关项目研究经费。

请各学院认真做好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结题验收工作,保证各级项目研究顺利进行。

附件:
1、2010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中期检查经费划拨情况表(附于文件)
2、2009年、2011年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配套经费划拨情况表(附于文件)
教务处
2011年9月14日
附件1:2010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期经费划拨额度及账户清单划拨日期:2011年9月14日单位:万元
附件2:2011年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学校配套经费划拨及账户清单划拨日期:2011年9月14日单位:万元
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经费划拨及账户清单划拨日期:2011年9月9日单位:万元。

一段分选、二段分级组合旋流器的性能研究

一段分选、二段分级组合旋流器的性能研究

一段分选、二段分级组合旋流器的性能研究郭富强;董连平;樊民强;樊盼盼;王江鹏;郭锋【摘要】针对粗煤泥分选工艺流程较复杂的问题,开发了一种一段分选、二段分级组合旋流器,可同时实现粗煤泥的高效分选与粗细煤泥的有效分级;采用该旋流器对葫芦素选煤厂小于3 mm粒级原煤进行分离试验,并对设备分选、分级效果进行了定量评定;结果显示, 3~0.5 mm粒级分选可能偏差0.075 kg/L,数量效率96.01%;0.5~0.125 mm粒级分选可能偏差0.105 kg/L,数量效率93.52%;粗细煤泥分级粒度0.038 mm,分级效率72.73%;该设备为粗煤泥短流程分选回收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期刊名称】《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6页(P10-15)【关键词】选煤厂;粗煤泥;分选;分级;短流程;性能【作者】郭富强;董连平;樊民强;樊盼盼;王江鹏;郭锋【作者单位】中天合创公司煤炭分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系,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系,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系,山西太原 030024;中天合创公司煤炭分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421 概述我国动力煤消耗量约占煤炭消费总量的70%。

对动力煤进行洗选,不仅可以提高其利用效率、节约运输成本,更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到2020年,我国动力煤入选率要求达到70%,发展大型动力煤选煤厂将成为未来选煤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1-3]。

动力煤粗煤泥分选多数采用水介质分选,主要分选设备有螺旋分选机、干扰床分选机与水介质旋流器等。

在这几种粗煤泥分选回收方法中,都要配备有煤泥分级或脱泥环节,即在螺旋分选机与干扰床分选机分选前常采用水力旋流器为分选设备准备合适的入料浓度与粒度范围,而水介质旋流器分选后溢流产品常采用水力旋流分级后,方可进入离心机或高频筛进一步脱水脱泥。

TBS使用情况报告

TBS使用情况报告

TBS使用情况报告TBS干扰床分选机又称液固硫化床分选机,英文Teetered Bed Separator,简称TBS。

近年来,已在国内不同的动力煤和炼焦煤选煤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粗煤泥回收工艺中,TBS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如结构简单、对入料适应性强、分选密度低及分选效率高等。

针对我厂粗煤泥在现有工艺条件不能得到有效分选的情况,同时降低了浮选入料量和重介生产系统中的0.2mm以下的煤泥量,我厂在三车间投入使用了TBS粗煤泥分选机。

一、TBS在洗选工艺中应用我厂引进TBS后,用它处理原煤泥浓缩旋流器组的底流。

入洗原煤原煤脱泥筛Φ1.0mm原煤泥浓缩旋流器组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浮选TBS分选机精磁尾桶中矸高频筛浓缩池中煤皮带毅腾洗煤厂煤泥分选流程下表为TBS刚投产时的分选结果,(表一)针对TBS分选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我厂还是第一次使用TBS这种设备,经验不足。

经过认真对TBS原理和结构研究和分析以及当时生产状态的观察,决定对其做了一下几点改进:1、将干扰水泵的扬程65米改为70米。

2、将干扰水泵电机的功率30kw/h改为45kw/h。

3、将干扰水入水管的管径由108变为159,去掉部分管道上的弯头。

我厂对以上几点进行了改进。

虽然在这次改进中住户要改变了干扰水的流量和压力,但改进后TBS的分选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尾矿灰分提高了很多,由改进前的平均底流20.19%变为53.03%,+0.3溢流灰分也由15.16%下降到10.88%。

这次改进不仅对分选效果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我们技术改进和设备改造的信心,也为未来采用TBS的安装和调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改进后,分选效果如下表所示(累计9月15日到25日)(表二)改进前后分选效果对比表(累计9月15日到25日(表三)班综合样筛分化验单(累计9月15日到25日)入选不同煤种时,分选效果对照表煤种入料灰分% 精煤产率% 精煤灰分%4#原煤18.84 48.67 10.17(表五)对TBS的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几天的使用,证明了我们的改进是比较成功的。

液固流化床在粗煤泥分选中的应用

液固流化床在粗煤泥分选中的应用


龙 等 : 固 流 化床 在 粗 煤 泥 分 选 中的应 用 液




入 料
月 月 低 。而当入料浓 度一定 时 , 粒度 的增 加会 同时 引起 阻




集 楷
力 和重 力 的变化 , 但是阻力 变化程度 小 于重力 的变化



程度 , 而使干扰沉 降末速增 大。 当人料浓 度 和颗粒 从
速度作 用 下将按 密度 进行 分选 。 液 固流化 床分选 机 的工作 原理 如 图 1 示 。矿 所 浆 由上部 给料 管给 人 流 化床 机 体 中 , 由泵 打入 分 水
收 稿 日期 :0 0一 5—0 21 O 7
作者简 介: 何龙(9 6 ), , 18 一 男 山西大 同人 , 现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矿物加工专业。
量 小 , 需要 介 质 和 药 剂 等 优 势 , 不 比螺 旋 分 选 机 和 煤 泥重 介旋 流 器等 其 他 粗煤 泥 分选 设 备 具 有 更 好
的适 用 性和应 用前 景 。
2 液 固流 化 床 工 作 原 理 与 影 响 因素
2 1 工 作 原 理 .
颗 粒 的密 度 、 度 不 同 , 同一 流 体 中 的沉 降 粒 在
摘 要 : 绍 了中国选煤 工业 的 现状 , 出 了粗 煤 泥 的 有 效分 选 至 关 重要 。 液 固流 化 床 因 介 提
较 低 的运行 成本 和较 好 的分选 效果 , 与其 他粗 煤 泥分 阐述 了液
固流化床 的工作 原理及 其在 中国 的应 用现 状 , 测 了其 广 阔的 前景 , 预 并指 出了理 论研 究对 于 中国液 固流化床 发展 的重要 性 。

粗煤泥液固流化床分选实验与探讨

粗煤泥液固流化床分选实验与探讨

2 0 1 4 年第1 期
总第1 1 8 期
【 I 一 芒a 1 0 E蛋 8 g翟
∞ ∞ ∞ ∞ ∞ ∞ ∞
1 . 5 — 1 . 6 g / c I n 粒 级 的错 配∞ 主要 来 自1 . 5 ~ 1 . O mm 粒 级, ∞ ∞ 柏 ∞ 0 而 1 . 6 ~ 1 . 8 g / c m 3 粒 级 的错 配 主要 是 来 自 1 . 0 ~ 0 . 2 5 m m 粒级 , 其中以 0 . 5 — 0 . 2 5 m m 的影 响 最大 。综上 所 述 , 低

9 0

8 o
§ 7 0
耋 6 0
5 0
4 0
 ̄p e r t i c i a l w a £ e r v e I o c 《 m mf s )
图 3 产 品产 率 随 水 速 的 变 化
6 0 ・
煤矿 现 代化
. 一 邑 0 § 台 l n n q E8
2 3. 5 2mm/ s
伯 1 4 1 2
§ ∞
豆8
暑8 墨4
2 0
S u p  ̄
a l m妇 v e I o c ( I T I I I  ̄ S )
图 2 产 品 灰 分 随 水 速 的变 化
图 1 液 固流 化床 分 选 系统
1 OO
图1 为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试验系统 ,用于 分选 1 . 5 - 0 . 2 5 mm粗 煤 泥 。该 系统 由供 水 系统 、 流 化 床、 控制系统组成 。为了保证分选过程 的连续性 , 设 置 了 自动和手动两套控制系统 ,两者共用一个控制 台 。 自动 控制 系统 由 H L 一 1 0 0型 蝶 式 阀 门 、 R P S 一 3 1 6 型 压 力 变 送 器 和 控 制 台 组 成 ; 手 动 控 制 系 统 由 Z B 一 0 1 / 8型 空气 压缩 机 、 L 0 — 1 O — l型 电动 控 制 阀 门和 控制 台组成。当 自控系统不能有效控制 阀门, 底流无

粗煤泥分级优化分选工艺的应用研究

粗煤泥分级优化分选工艺的应用研究

粗煤泥分级优化分选工艺的应用研究摘要:提出了采用螺旋分级机对煤泥进行分级,对分级溢流和沉砂分别使用不同筛孔的振动筛进行筛分的粗煤泥洗选方法,并对王庄煤矿进行实践。

该工艺能有效提高对粗煤泥的分选效果,精煤产率和灰分均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关键词:优化分级工艺分选粗煤泥煤泥的高效率分选是洗煤行业的技术难题之一。

目前对原煤中1~0mm粒度级别分选来说,+0.5mm采用重力分选方法,-0.15mm粒级采用浮选方法能够得到有效处理;但0.5~0.15mm粒度级的分选效率则较低。

对于1~0mm的煤泥中回收精煤,目前很多分选设备,如螺旋分选机、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浮选柱、干扰床分选机(TBS)和水介质旋流器等进行分选,但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采用分级回收煤泥中精煤的新工艺方法,在王庄煤矿煤泥分选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概况王庄煤矿是井工煤矿,煤质以烟煤为主,局部地段为天然焦。

洗煤厂主要生产主焦煤精煤、中煤、电煤、工程煤等。

原煤灰分含量一般在10%~30%之间,个别煤样中的灰分含量大于40%,灰分含量较高。

王庄煤矿现有工艺及特点如下:井下开采的原煤经矿车提升,用翻车机倒入原煤给煤机,给入原煤皮带经原煤振动筛筛分后,筛上产品进入原煤手选皮带经人工拣选,选出的块煤破碎后与原煤振动筛筛下产品混合,再经皮带运输机运至原煤矿仓。

进入选煤生产车间,原煤由原煤矿仓下的给煤机给入皮带转运至跳汰机洗选,选出的中煤和矸石混合后进入皮带转运至中煤矿仓;精煤则进入2.4mm的A筛进行筛分,筛下产品进入浓缩罐浓缩,浓缩溢流作为循环水,底流用泵打入带式真空过滤机,过滤产品与A筛筛上产品进入精煤皮带混合后作为精煤产品。

最终产品主要有主焦煤精煤、中煤、电煤、工程煤等,用户对主焦煤精煤灰分要求小于10%。

在2009年1至10月份之间,该选煤厂生产的精煤灰分平均为10.32%,严重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改进工艺,探索降低精煤灰分、提高分选效率、适应生产的新方法尤为迫切。

粗煤泥分选技术xin

粗煤泥分选技术xin

二、粗煤泥分选的现状分析
导致结果:缺乏对这一粒度范围高分选精度 的设备,也严重制约了选煤工艺的发展。 结论:粗煤泥的分选问题逐渐成为选煤厂保 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之所在。 只有解决这个问题,达到全粒级分选,才能 减少对精煤的污染,保证精煤质量和产率的 最大化。
二、粗煤泥分选的现状分析
▪ 目前,我国选煤生产中粗煤泥处理方法主要 采用以下几种:高频筛回收粗煤泥直接掺入 末煤中销售;粗煤泥返回主选系统进入旋流 器或其它设备分选;采用煤泥重介洗选;精 煤脱介稀介质与中煤脱介稀介质单独磁选, 尾矿分别回收粗精煤泥和粗中煤泥;采用螺 旋分选机分选;采用干扰床分选机分选等。
二、粗煤泥分选的现状分析
▪ 从目前分析我国粗煤泥处理现状。存在以下 问题:
▪ ①高频筛回收粗煤泥不分选直接混入末煤中 销售,降低精煤产率及企业经济效益;
▪ ②粗煤泥返回主选系统进入旋流器分选,煤 泥量循环增加,影响主选设备分选效果;
二、粗煤泥分选的现状分析
▪ ③采用煤泥重介或精煤脱介稀介质与中煤脱 介稀介质单独磁选,尾矿分别回收粗精煤泥 和粗中煤泥,由于高频筛或弧形筛脱泥效率 低,粗精煤灰分偏高,影响精煤产品质量, 同时中煤泥中也损失部分精煤;
三、粗煤泥分选新工艺
▪ (1)分选机理 它是利用入料中的重产 物在上升水流的作用下 实现流态化,提高悬浮 液的密度。入料粒度控 制在一定范围内,密度 对沉降的影响起主导作 用,实现按密度分选。
三、粗煤泥分选新工艺
▪ (2)工作原理 矿浆通过一个入料缓冲筒切向进入分选机, 与一上升水流相遇而形成流化床层。当达 到稳定状态后,入料中密度低于床层平均 密度的颗粒会浮起,进入浮物产品作为精 煤。凡密度高于床层平均密度的颗粒则穿 过床层,并由排矸口进入沉物(矸石), 排矸口阀门受PID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即由 设在干扰床层内的密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 控制阀门动作

RC粗煤泥分选机的研究与应用

RC粗煤泥分选机的研究与应用
No 6,2 01 3

C O A L P R O C E S S I N G&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U T 【 L I Z A T I O N
R C粗 煤泥 分 选 机 的研 究与 应 用
周 盈 盈
( 赛吉 满工程 技术 ( 北京 ) 有 限公 司 上海 分公 司 ,上 海 摘 2 0 0 4 3 3 )
之 间 的一 部 分煤 泥 颗粒 ,粒径 0 . 2 5~2 . 0 0 m m) 得 不到 有效 分选 ,从而 影 响选煤 厂 的最 终 经济 效 益 。近年来 ,为 了保 障经 济效 益最 大 化 ,煤 炭洗
的是 ,R C分选 机增 设 了倾 斜 板 ( 倾斜 角 度 在 6 0 。
目前 ,国 内外 比较成 熟 、稳定 的粗 煤泥 分 选 设 备是 螺旋分选 机 和 T B S 分 选机 。随着选煤 技 术 的发展 ,R C分 选 机 已成 功研 发 并 逐 步 应 用 于 国
内外 先 进 的选 煤 厂 。
1 R C分选 机 工作原 理
溢流口

倾斜板
入料溜槽 压力传感器
2 0 1 3年 第 6期
周盈 盈 :R C粗煤 泥分 选机 的研 究与应 用
0 . 1 5
4 7
2 2
上 升水 流 的流速 控制 ,现 场 实 际测得 的分 选 密度


范 围在 1 . 2 5~1. 6 0 k g / L 。物料 进 人紊 流床 层后 , 低 密度 和 细颗粒 物料 在 紊流 床 内向上 运 动 ,穿过
R C分选 入分配 箱 ,再 由分 配箱 通过 入 料溜 槽进 入 混合
室 。水 流经过 流化 室流化 板 喷嘴 形成 稳 定 的上 升 水 流 ,物料在 上升 水流作 用 下 ,最终 改 变沉 降 速 度 ,甚 至改 变部分 颗粒 的运 动方 向 ,形 成按 密 度 分层 的紊 流床层 ( 即 自生介质 床层 ) 。分选 密度 由

tbs粗煤泥分选机原理

tbs粗煤泥分选机原理

tbs粗煤泥分选机原理TBS粗煤泥分选机原理TBS粗煤泥分选机是一种常用于煤矿和煤化工行业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物料的密度差异实现煤泥的分选。

下面将详细介绍TBS粗煤泥分选机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一、原理介绍TBS粗煤泥分选机是一种基于介质稳定分选原理的设备。

该原理是利用物料在介质中的浮力与沉力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控制介质的密度,使不同密度的物料在介质中产生上升或下沉的运动,从而实现物料的分选。

二、工作过程1. 进料系统TBS粗煤泥分选机的进料系统主要包括料槽、给料装置和水介质装置。

煤泥通过给料装置均匀地进入料槽,并与水介质混合。

2. 介质系统介质系统由介质槽、介质泵和混合器组成。

介质槽内充满了特定密度的介质,介质泵将介质从槽中抽出,并通过混合器将其与进料系统中的煤泥充分混合。

3. 分选系统分选系统由筛分区、分选区和废渣收集区组成。

煤泥与介质混合物从进料系统进入分选区,在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下,不同密度的物料分别上升或下沉。

通过筛分区的筛网,将上升的轻质物料和下沉的重质物料分别排出。

4. 废渣处理系统废渣收集区收集到的废渣经过排渣装置排出,废渣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煤炭,可进行再处理或回收利用。

三、优势和应用TBS粗煤泥分选机具有以下优势:1. 分选效果好:通过调节介质密度,可以实现对不同粒度、不同密度煤泥的高效分选。

2. 处理能力大:设备具有较大的处理能力,能适应较大规模的煤泥处理需求。

3. 自动化程度高:设备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操作简便,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

TBS粗煤泥分选机广泛应用于煤矿和煤化工行业中,主要用于煤泥的分选和脱水处理。

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煤矿煤泥分选、煤化工煤泥分选、煤化工脱水工艺等。

通过分选机的使用,可实现煤泥中煤炭的回收利用,减少煤泥的排放,同时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总结:TBS粗煤泥分选机是一种基于介质稳定分选原理的设备,通过调节介质密度,实现煤泥的高效分选和脱水处理。

该设备具有分选效果好、处理能力大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在煤矿和煤化工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粗煤泥的分选工艺与分选设备

粗煤泥的分选工艺与分选设备

粗煤泥的分选工艺与分选设备摘要:通过对粗煤泥分选现状的分析,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粗煤泥分选设备煤泥重介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水介质旋流器、TBS的结构原理和使用特点,并结合分选设备介绍了煤泥重介粗煤泥分选工艺和粗煤泥组合分选工艺。

关键词:粗煤泥分选工艺分选设备旋流器近年来,随着选煤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原煤中的细粒级煤的含量越来越高, 另外重介旋流器不断向大型化发展,其分选粒度下限不断上升,在浮选中具有更高选择性的旋流微泡浮选柱的广泛应用使得浮选粒度上限下降,最终导致介于重介旋流器有效分选下限和浮选有效分选上限之间的2到0·25mm的粗煤泥得不到有效分选。

对20到25mm粒度范围内粗煤泥的分选,是现有选煤工艺的薄弱环节。

然而,粗煤泥不经过分选,或者虽经分选但效果较差,则其灰分就偏高,如直接掺入精煤,会导致总精煤灰分升高,使重选和浮选为其“背灰”,从而导致总精煤产率降低;如果掺入中煤,因粗煤泥中含有部分灰分较低的精煤,则会造成精煤损失。

因此,粗煤泥的有效分选,近年来得到了我国选煤行业的普遍关注,并且多家煤炭生产企业也已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常用粗煤泥分选设备1.1 煤泥重介旋流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选煤过程为: 固、液悬浮液以一定的压力从进料口切线给入旋流器 , 在柱段器壁的导流作用下 , 悬浮液强烈旋转 , 并同时沿着器壁向下做螺旋运动 , 形成向下的外旋流; 外旋流在向下的运动过程中 , 由于锥段渐渐收缩, 流动阻力增大 , 到达底流口附近后 , 迫使外旋流中除部分流体从底流口流出外 , 大部分流体转而向上运动 , 在内部形成向上的回流 , 即内旋流 , 并从溢流管流出动呈双螺旋结构模型。

在旋流器内的旋转流场中 , 悬浮液中密度大的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容易移向器壁附近 , 并随外旋流在底流口排出; 密度小的颗粒 , 来不及到达器壁即随内旋流从溢流口排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试验研究
以 2 ~ 1.5mm粒级的粗煤泥作为液固流化床 给料 , 研究了上升水流速 、分选室柱体高度等因素 对液固流化床分选效果的影响 。 3.1 试验装置
液固流化床分选装置包括给料漏斗 、液固流化 床床体 、给水水箱 、产品处理装置等部分 , 如图 1 所示 。
图 1 干扰床分选机分选系统图
参考文献 : [ 1] 戴少 康 .选煤 工艺设 计的 思路与 方法 [ M] .北
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 2003 [ 2] Galvin, K.P..Ageneralizedempiricaldescrip-
tionforparticleslipvelocitiesinliquidfulidized beds[ J] .ChemicalEngineeringScience, 1999, (5 4):8 [ 3] Honaker, R.Q., Paul, B.C., Wang, D.and Ho, K., 1995, “ EnhancedGravitySeparation: an Alternative toFloatation, ” High Efficiency CoalPreparation(ed.S.K.Kawatra, )Society forMining, Metallurgy, andExploration, Inc., Littleton, Colorado, Chapter5:69 -78 [ 4] JaisenN.KohmuenchImprovingefficienciesin water-basedseparatorsusingmathematicalanalysistools[ Dissertation] , Blacksburg, Virginia, USA.2000, 11 [ 5] Xia, Y.K., CFDsimulationoffineparticlegravityseparationinhindered-settlingbedseparators. ChemicalProductandProcessModeling, 2007, 2 (3):11 [ 6] 李延峰 .细粒煤在液固流 态化介质 中高效分离 研究 [ D] .硕士论文 , 2004
63
第 8卷 第 2期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 4月
该分选机主要由给料系统 、排料系统 、密度控制回 路和分选床体四部分构成 。其工作原理实质上是 基于重力场中颗粒的干扰沉降理论 , 矿浆进人分 选机后与上升水流相遇形成干扰床层 , 固体颗粒 在分选机内做干扰沉降运动 , 达到稳定状态后 , 密 度低于干扰床层平均密度的颗粒浮起 , 进人溢流 , 密度大于干扰床层平均密度的颗粒穿透床层进入 底流 , 通过底流口排出 。 干扰床层的密度由排料 系统控制 , 即通过密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控制排 矸闸门实现床层密度控制 。
2 液固流化床分选 机的工作原理
液固流化床分选机是一种利用上升水流的作 用使物料流态化 , 以粗颗粒 、高密度物料作为加重 质 , 实现入料按密度进行分层与分离的重选设备 。
① 收稿日期 :2011 -02 -21 ② 作者简介 :石常省 (1979 -), 男 , 江苏徐州人 , 博士 , 华北科技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 , 研究方向 :环境保护 。
StudyOntheSepatationMechanism AndApplicationOfLiquid-Solid FluidizedBedCoarseSlimeSeparator
SHIChangsheng1 , WOYaqi2 , MARuixin1
(1.EnvironmentalEngineeringDepartment, NorthChina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 YanjiaoBeijing-East101601;2.XiamenUniversity, ShamengFujian381000)
至今 , 全世界已有 200 多台 TBS用于毛煤加 工 、从尾矿中回收煤 、建筑砂的净化 、铸造砂分级 、 玻璃砂生产 、矿砂和赤铁矿砂的加工等 。
近几年 , 在贵州 (响水选煤厂 、盘南煤炭开发 有限责任公司选煤厂 )、沈阳 (红菱选煤厂 、西马 选煤厂 )、徐州 (张双楼选煤厂 、三河尖选煤厂 )、 河南 (神火煤电 公司梁北选煤厂 、河南永 城煤业 集团城郊选煤厂 )、山东 (兖州矿业集团济二矿选 煤厂 )等地都已 采用了国外引进设备 , 使 用效果 比较理想 。
目前我国的工艺流程基本上是两段 (粗粒用 重选 、细粒用浮选 )或两段半 (粗粒用重选 、粗煤 泥只回收 、细粒用浮选 )选煤模式 , 而国外大多数 采用三段选煤模式 , 即粗粒重选 、粗煤泥分选 、细 粒浮选 。而我国细粒煤和难选高硫煤多 , 从脱硫 降灰和提高全粒级分选精 度和精煤产率 角度考 虑 , 采用三段选煤工艺更加合理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1 上升水流速对液固流化床分选的影响
在柱高为 1000mm, 给料量为 1000g时 , 调节 上升水流速 , 对 2 ~ 1.5mm粒度级颗粒进行液固 流化床分选试验 , 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上升水流速下 2 ~ 1.5mm粒度级物料分选试验
上升水流量 m3 /h
产率 % 26.23 15.85 12.60
尾煤
灰分 % 10.79 15.65 17.95
由上表可知 , 精煤产率随着柱高的增加而增 加 , 同时精煤灰分也随之增加 。
柱体偏低时 , 颗粒在床体中停留时间短 , 灰分
高的颗粒容易进入溢流而污染精煤 , 分选不充分 , 影响分选效果 , 而柱体过高 , 也容易使得密度小而 粒度大的精煤颗粒进入底流 , 出现跑粗现象而损
6 7 8 9 10
上升水流速 m/s
0.053 0.062 0.071 0.079 0.088
产率 %
2.30 22.95 60.31 73.77 78.09
精煤
灰分 %
3.86 4.1 4.35 4.66 5.31
产率 %
99.8 77.05 39.69 26.23 21.91
尾煤
灰分 %
11.20 10.96 11.06 10.79 11.84
1 液固流化床分选机 的应用现状
液固流化床分选分级机在国外应用于分级已
有几十年的历史 , 但用于回收细粒煤却是在最近 20多年才开 始的 。 液固流化床 分选机 (TBS)是 由古老的 “水力分级机 ”原理发展而来 的 。 第一 台 TBS诞生于 1934年 。 最早主要是用来对石英 砂进行分级 。 20 世纪 60 年代 , TBS就开 始用于 从矸石山和尾矿池中回收煤 , 自 20世纪 80年代 起英国应用 TBS技术处理毛煤 (ROM)。目前 , 许 多发达国家将它应用于选煤厂中代替螺旋分选机 分选粗煤泥或精选螺旋分选机的精矿 , 使用效果 表明 , 它比螺旋分选机具有更多的优势 , 目前国外 已大量应用于粗煤泥分选 。 据有关资料报道 , 它 还能用来 分 选 镐石 、石 英 、磷 矿 等 矿物 中 的 重 金属 。
64
第 2期
石常省等 :液固流化床 粗煤泥分选机理与应用研究
失精煤 。因而 , 在一定流速下有一最佳柱高 , 而该 柱高在不同流速下不一定得到最佳分选效果 , 因 此 , 在一定产品灰分要求下 , 柱高与上升水流速应 成一定比例 , 即分选时最佳上升水流速越大 , 对应 的最佳柱高也应越高 。 对于这点猜测 , 仍需进行 更系统的实验验证 。
1000mm、800mm、600mm条件 下将 1000g2 ~ 1.5 粒度级别物料给入液固流化床进行分选试验 , 结 果见表 2
表 2 不同柱高时 2 ~ 1.5mm粒度 级别物料分选试验
柱高 mm
100 80 60
产率 % 73.77 84.15 87.4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精煤
灰分 % 4.66 5.57 7.58
第 8卷 第 2期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 4月
液固流化床粗煤泥分选机理与应用研究①
石常省1② 沃亚琦 2 马瑞欣 1
(1.华北科技学院 环境工程系 , 北京 东燕郊 101601;2.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福建 厦门 381000)
摘 要 :粗煤泥分选问题成为影响精煤产率提高的主要瓶颈 。 液固流化床分选机的分 选原理能 够吻合粗煤 泥本身的粒度范围窄 、需要低密度分选的特点 , 是一种结构简 单 、分选 效果较好 的新技术 .本 文分析 了我国 粗煤泥分选的现状及 存在的问题 , 指 出 TBS干 扰床分 选机处 理粗煤 泥的优 势 。 阐述了 颗粒特 性 、流 体性质 等对分选效果的影响 , 提出了在试验过程中加大对上升水流流速 、分布器结构等因素研究的必要性 。 关键词 :液固流化床分选机 粗煤泥 分选机理 中图分类号 :TD9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7169(2011)02 -0063 -03
这种三段选煤工艺的先进性需要通过性能优 越的分选设备来体现 。 目前 , 大直径重介旋流器 具有处理量大 , 入料粒度范围宽 , 分选效果好 , 对 煤种和可选性适应性强的特点而作为粗粒煤分选 的理想设备 。旋流微泡浮选柱对细粒煤和超细粒 煤具有选择性好和分选精度高的特点做为细粒煤 分选设备的最佳选择 。该工艺中新增加的粗煤泥 分选是我国选煤的薄弱环节 , 需要加强研究 。 液 固流化床作为一种先进的粗煤泥分选设备 , 吸引 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
4 结语
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 1)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 液固流化床分选机能 够很好的完成粗煤泥的分选 。 2)随着上升水流速的增加 , 溢流精煤产品的 产率增加 , 灰分也随之增加 。 出于环保节能的考 虑应在精煤产品满足灰分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 择低流速 。 3)分选中 , 随着柱体高度的降低 , 溢流精煤 产率增加 , 灰分也随之增加 。 试验中发现各 因素之间存在 互相影响 的关 系 , 分选机理较为复杂 , 因此 , 有必要开发能够反 映液固流化床分选机理 、包含各设计参数和操作 参数的数学模型 , 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各参数对干 扰床分选过程的影响 , 预测一定参数下的分选结 果 , 优化干扰床分选机的设计参数及操作参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