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最新版)
设备维护与管理办法
![设备维护与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1e4c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d.png)
设备维护与管理办法一、概述设备维护与管理是保障设备正常工作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环节。
为了有效管理和规范设备维护工作,制订本办法。
二、维护责任1. 设备负责人设备负责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定期保养、故障排查和维修保养记录的管理等。
2. 运维团队运维团队由经验丰富且技术熟练的人员组成,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
三、设备维护流程1. 设备巡检每天进行设备巡检,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有异常音、震动、漏水等现象。
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报告设备负责人。
2. 设备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设备内部和外部、润滑部件、调整机械零件等。
具体保养周期和方法由设备负责人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
3. 故障排除遇到设备故障时,运维团队应迅速排查故障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修复。
故障排除过程中需记录维修过程、耗材使用情况和维修时间等详细信息。
4. 维护记录设备负责人负责管理设备的维护记录,包括设备保养记录、故障维修记录、使用耗材记录等。
维护记录应详细、准确,并按时间顺序进行归档。
四、备品备件管理1. 库存管理设备负责人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合理设置备品备件的库存数量,确保库存数量满足设备维护的需求。
2. 物品采购设备负责人应根据实际需求采购备品备件,采购过程需符合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备品备件质量可靠。
3. 备品备件存放备品备件应存放在专门的存储区域,保持整洁干燥。
设备负责人应制定备品备件存放管理制度,规范备品备件的存放和领用。
五、培训与评估1. 培训新任设备负责人和运维团队成员应接受相应的设备维护培训,了解设备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提升维护工作的水平。
2. 评估定期对设备负责人和运维团队成员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维护的工作质量、故障排除能力等。
六、安全与保密1. 安全设备维护过程中,运维团队成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相关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2. 保密设备维护过程中,运维团队成员应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和客户信息,严禁将相关信息泄露给外部人员。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0986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0.png)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1. 设备的使用管理:a. 确定设备的使用规定和操作流程,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b. 使用设备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并符合安全标准。
c. 设备的使用应遵循设备的操作手册和安全规范,不得超越设备的使用范围。
d. 设备的使用应按照设备的预定用途进行,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的用途。
e. 使用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并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
f. 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设备,必须由合格人员进行操作。
2. 设备的维护管理:a.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建立维护记录。
b.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并进行维修记录。
c. 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应由具备相应技能和资质的人员进行。
d. 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时,必须断电并采取安全措施。
e. 设备维护过程中,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工具和备件。
f. 设备的维保人员应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及时排除故障。
g. 设备维修完成后,必须进行试运行和验收,并记录维修情况。
3. 设备的更新与淘汰:a. 根据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年限,制定设备的更新和淘汰计划。
b. 更新设备时,应对新设备进行评估和选择,并进行培训和安装。
c. 淘汰设备时,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环保要求进行处理和清理。
d. 更新和淘汰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设备名称、规格、数量、更新/淘汰原因等信息。
4. 应急管理与风险控制:a. 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理,并保障人员安全。
b. 设备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范设备故障、事故和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c. 发生故障或事故时,要及时报告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以上是一份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的基本内容,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4篇)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2ad2a0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f.png)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行为,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办公设备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转。
第四条使用和维护设备的责任人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义务,并及时反馈设备的问题和需求。
第二章设备的使用管理第五条使用设备前,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授权,获得相关设备的使用权限。
第六条使用设备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 使用设备须按规定操作,不得私自调整系统配置、安装或卸载软件。
2. 禁止在设备上进行非法与不正当的活动,如传播违法信息、进行非法交易等。
3. 禁止滥用设备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大量下载、观看不当内容等行为。
4. 禁止将设备借给非授权人员使用,不得私自拆卸设备或更换设备部件。
5. 禁止使用他人的账号或身份登陆设备。
第七条使用设备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 设备正常使用期间,应保持设备通风、防潮,避免阳光直射、接触高温等情况。
2. 使用设备过程中,应避免饮食、接触水杯等物品靠近设备,防止液体溅入设备内部。
3. 操作完成后,应关闭设备或按要求安全退出系统。
4. 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或上级主管,不得私自处理。
第三章设备的维护管理第八条设备维护责任人需做好以下工作:1.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的正常和稳定。
2. 定期备份设备数据,以备意外情况发生时进行恢复。
3. 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状况、维护情况和故障处理过程等。
4. 及时更新设备的系统和软件,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新的工作状态。
第九条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维护责任人需做好以下工作:1. 对故障和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尽快确定处理方案。
2. 及时通知上级主管和相关人员,并协助解决设备问题。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f881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7.png)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工作,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和维护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单位及其下属各部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
第三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各类设备。
第四条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原则是安全、高效、节约。
第五条设备使用与维护主要任务是:(一)做好设备的登记、申领、使用、归还等工作;(二)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包括清洁、保养和检修等;(三)做好设备的故障排除和维修工作;(四)制定设备操作规程和操作培训,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第二章设备的申领和归还第六条设备的申领必须填写设备申领单,主要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数量、申领人、使用地点等信息。
设备申领单必须经批准后方可领取设备。
第七条领用的设备必须妥善保管,使用人应对设备的安全和完好负有责任。
禁止私自转借、出售设备。
第八条设备使用期限届满或者不再使用的,应当及时归还,归还时应当做好设备的清理并经过验收。
第三章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第九条设备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清洁、保养和检修等。
第十条设备的清洁应定期进行,清除设备表面的灰尘和污渍,保持设备的整洁,并注意保护设备的屏幕和外壳不受损坏。
第十一条设备的保养应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进行,定期更换设备的耗材和易损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二条设备的检修应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修记录进行,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的故障。
第十三条设备的保养和检修工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和资格认证的人员来完成,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私自进行维护和修理工作。
第四章设备的故障排除和维修第十四条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人应当及时停止使用,并向设备维修人员报告故障情况,维修人员应迅速排除故障。
第十五条设备维修人员应按照设备的维修规范来进行维修工作,禁止擅自更换设备的内部零部件,必要时可以与设备供应商或厂家联系,协助解决更复杂的故障。
第十六条设备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应当向使用人交代维修情况,并进行设备的测试和验收,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22f12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e.png)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使用设备的员工,并适用于公司所购置和租赁的所有设备。
第三条设备指公司所购置和租赁的所有机器设备、电脑设备、传输设备、工具设备等。
第四条本办法内容包括设备的使用规范、设备的维护要求、设备的报废处理等。
第五条公司将提供必要的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培训,确保员工对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第六条员工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应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并及时进行维护。
第七条员工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设备维护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八条为保障设备的安全可靠,员工不得私自移动、拆卸或修改设备。
第二章设备的使用规范第九条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遵守以下规定:(一)正确安装设备,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二)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当的工作环境;(三)正确连接设备的电源和线缆,确保供电和信号传输的安全可靠;(四)合理使用设备的功能,禁止进行违法活动或损坏设备;(五)按照设备的规定进行正确的维护、保养和清洁。
第十条员工在使用公共设备时,应注意与他人共同使用的协调,遵守设备管理人员的规定。
第十一条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应注意规范操作,警惕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积极提出改进建议。
第十二条员工在使用设备时,应注意合理配置和使用设备的配件和附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员工在使用移动设备时,应特别留意设备的保护措施,避免设备的摔落和损坏。
第三章设备的维护要求第十四条设备维护人员应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和维护计划进行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
第十五条设备维护人员在维护过程中,应认真填写维修记录,记录维护的时间、内容和结果。
第十六条设备维护人员应及时维护设备的各项部件,修复设备的故障,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设备维护人员在维护设备时,应注意保障自身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范文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0805b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2.png)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章设备的分类与责任第一条:设备根据使用性质分为通用设备、专用设备。
第二条:通用设备为公共设备,所有人员可共同使用,其中负责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单位为设备管理者。
第三条:专用设备为特定部门或个人使用,由使用单位自行负责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
第三章设备的使用管理第一条:设备使用者在使用设备之前,应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
第二条:设备使用者在使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手册或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第三条:设备使用者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要求,妥善保管设备,严禁故意损坏设备。
第四章设备的维护管理第一条:设备管理者应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情况、维修记录等。
第二条:设备管理者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第三条:设备管理者应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并按计划组织维修保养工作。
第四条: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由设备管理者组织进行,负责设备维修保养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素质。
第五章设备维修与更换第一条:设备管理者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修,并做好维修记录。
第二条:设备管理者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换更新,确保设备的使用性能。
第六章设备报废与处置第一条:设备管理者在设备达到报废标准时,应及时报废,并做好相应的报废记录。
第二条:设备管理者应制定设备报废处置方案,并按照方案进行设备的处置工作。
第七章违反规定的处理第一条:对于违反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二条:对于因违规使用设备造成的损失或事故,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第一条: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以设备管理者为管理单位,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进行管理。
第三条:设备管理者应定期对本管理办法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解释权归设备管理者所有。
以上是《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的范文,仅供参考。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df4dd5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a.png)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设备的合理使用与维护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使用寿命,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以下简称“本单位”)内的所有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
第三条设备指的是本单位内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话机、服务器等各种电子设备以及一切用于生产、办公和日常工作的机器设备。
第二章设备的购买与使用第四条设备的购买应当按照本单位的需求和预算进行,必要时可以向上级部门报请购买,但需经过审批批准后方可购买。
第五条购买设备应当坚持以实用性、性价比为原则,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确保设备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性能。
第六条设备在购买后应当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安装和调试,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第七条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认真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要求进行正确操作,并保护设备的安全和完好。
第八条使用设备时,应注意节约能源,合理使用设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第三章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第九条设备的保养应当定期进行,保养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检查和维护。
第十条设备的清洁应当注意避免水、湿气和腐蚀性物质对设备的损害,使用清洁剂和软布进行清洁。
第十一条设备的检查应当包括外观、连接、电源线、插头等方面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设备的维护应当按照设备的维护手册或者技术规范进行,维护内容包括设备的润滑、调整和更换磨损部件等。
第十三条设备发生故障或者需要维修时,应当及时联系设备厂家或者售后服务中心进行维修。
第十四条设备维修时,维修人员应当按照维修手册或者维修规范进行维修操作,并使用合适的工具和备用件进行维修。
第四章设备的更新与报废第十五条设备在使用寿命到期后,应当及时更新,具体的更新时间根据设备的类型和使用环境而定。
第十六条设备更新时,应当根据本单位的需求和预算重新购买新设备,更新后的设备应当具备较高的质量和性能。
第十七条设备报废时,应当采取环保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得随意丢弃或者造成环境污染。
2023年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
![2023年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ec50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a.png)
2023年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各类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
第三条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设备、通信设备、办公设备、机械设备等。
第四条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的目标是做到安全、高效、节能、环保。
第五条单位应当建立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并定期修订和完善。
第六条单位应当配备专门的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监管、维修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设备的使用管理第七条设备使用前,应进行设备功能和性能的检查,确保正常使用。
第八条设备使用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知识。
第九条设备使用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并严禁擅自拆卸、修改设备。
第十条设备使用人员应当妥善保管设备,不得私自转让、出借设备。
第十一条设备使用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定期清洗、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发现设备存在故障或异常情况时,设备使用人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
第十三条设备使用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能源管理要求,合理使用设备,并及时关闭或调整设备,避免能源的浪费。
第十四条设备使用人员应当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三章设备的维护管理第十五条单位应当建立设备维护计划,制定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的时间表。
第十六条设备维护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相关培训和考核合格。
第十七条设备维护人员应当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并详细记录维护的内容和时间。
第十八条设备维护人员应当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并做好维修记录和维修报告。
第十九条单位应当建立设备维护备件的管理制度,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和使用。
第二十条设备维护人员应当做好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工作,及时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二十一条设备维护人员应当定期进行设备的性能检测和校验,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3篇)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71e7b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8.png)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是组织或机构为有效使用和维护设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的概述:1. 设备使用规定:- 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要求;- 设备使用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设备使用的安全操作程序;- 设备使用的时间限制;- 特殊设备或特殊情况下的额外要求。
2. 设备维护规定:- 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 设备维护的频率和程序;- 设备维护记录的保存;- 特殊设备或特殊情况下的额外要求。
3. 设备故障和修复:- 设备故障的报告和记录;- 设备故障修复的程序;- 设备维修和更换部件的流程;- 设备修复后的测试和验收要求。
4. 设备清洁和保养:- 设备清洁的频率和程序;- 设备保养的频率和程序;- 使用的清洁剂和保养工具的要求;- 设备清洁和保养记录的保存。
5. 设备安全和防护:- 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设备使用者的个人防护装备要求;- 设备运输和存放的安全要求;- 设备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
6. 设备退役和报废:- 设备退役的程序和要求;- 设备报废的程序和要求;- 设备报废前的处理和记录。
这些规定和程序可以根据具体的设备类型、所在环境和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并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过程。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2)一、健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设备部应编制岗位任务指导书。
二、设备操作人员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理论教育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经考试合格发给设备操作证,方可持证独立操作。
三、设备使用和维护必须实行包机制,要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四、设备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
“四懂”即:懂性能、懂用途、懂结构、懂原理。
“三会”即: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4篇)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22921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0.png)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是组织或机构为有效使用和维护设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的概述:1. 设备使用规定:- 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要求;- 设备使用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设备使用的安全操作程序;- 设备使用的时间限制;- 特殊设备或特殊情况下的额外要求。
2. 设备维护规定:- 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 设备维护的频率和程序;- 设备维护记录的保存;- 特殊设备或特殊情况下的额外要求。
3. 设备故障和修复:- 设备故障的报告和记录;- 设备故障修复的程序;- 设备维修和更换部件的流程;- 设备修复后的测试和验收要求。
4. 设备清洁和保养:- 设备清洁的频率和程序;- 设备保养的频率和程序;- 使用的清洁剂和保养工具的要求;- 设备清洁和保养记录的保存。
5. 设备安全和防护:- 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要求;- 设备使用者的个人防护装备要求;- 设备运输和存放的安全要求;- 设备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
6. 设备退役和报废:- 设备退役的程序和要求;- 设备报废的程序和要求;- 设备报废前的处理和记录。
这些规定和程序可以根据具体的设备类型、所在环境和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并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过程。
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2)是指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以下是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的一些内容:1. 设备的使用- 使用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 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进行调整或修改设备参数。
- 使用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时间进行设备的启停操作。
- 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2. 设备的维护- 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进行例行检查和维护保养。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8dabf9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9.png)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
是组织或企业制定的规范和指导员工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文件。
这些办法的目的是确保设备能够安全、有效地运行,并延长设备的寿命。
以下是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的一般内容:
1. 设备的使用
- 确定设备的合适使用场景和条件。
- 预先了解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使用设备之前向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
- 禁止未经授权或没有必要的人员操作设备。
- 在使用设备时,严禁违反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必要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设备的维护
- 建立并执行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查设备、清洁设备和更换老化部件等。
- 设备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员工进行。
- 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问题,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 将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下来,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和责任人等信息。
3. 设备的管理
- 设备的选购应经过合理评估和审查,并选择符合需求和要求的设备。
- 对设备进行标识和编号,并建立设备清单和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购买日期和供应商等信息。
- 设立设备管理责任人,负责设备的登记、维护和定期检查等工作。
- 设备报废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并确保设备信息的安全和销毁。
4. 设备安全
-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 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包括检查电线是否损坏、是否存在放射性物质等安全风险。
- 对于设备的保密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非法使用。
上述内容仅为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的一般指导,根据具体的组织或企业需求,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补充和调整。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模版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8dbf7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7.png)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模版一、设备使用管理1. 设备使用准则作为公司的设备使用者,每个员工都需要遵守以下准则:- 使用设备时要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正确操作;- 不得私自拆卸设备或更改设备设置;- 在使用设备前应了解设备的相关知识,并接受相关培训;- 严禁将设备用于非公司业务或个人用途;- 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应遵循公司的相关安全规定。
2. 设备使用权限管理-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职务和需要,进行设备使用权限的分配;- 设备使用权限包括设备的开机、关机、设置等操作权限;- 只有获得相应权限的员工才可以使用设备;- 不得将个人权限转让给其他员工,否则将面临相应的纪律处分。
3. 设备借用与返还- 借用设备前,需要填写借用申请表,并经相关负责人批准;- 使用设备时,需妥善保管,严禁私自转借给其他员工;- 借用设备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规定的时间,过期需及时归还;- 归还设备时,须经实物验收并填写归还记录表;- 如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需及时向技术支持部门报修。
4. 设备保养与维修- 设备保养应按照操作手册规定的周期进行;- 在保养设备时,需注意安全,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 如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向技术支持部门报修,不得擅自修理;- 维修过程中应配合技术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配合。
二、设备维护管理1. 设备台账管理- 公司将建立设备台账,登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购买日期、资产编号等信息;- 设备台账应定期更新,并保存至少三年的时间;- 设备维修记录、日常保养记录等信息也应登记在设备台账中。
2. 设备保养计划- 公司将制定设备保养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设备保养;- 设备保养计划应包括保养周期、保养内容等;- 设备保养工作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确保保养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在保养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需及时处理或报告相关部门。
3. 设备故障处理- 设备故障发生后,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维修;- 维修时间应尽量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对于需停机维修的设备,应提前通知相关部门;- 维修过程中应保持与维修人员的良好沟通,配合维修工作。
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管理办法
![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706ef88312b3169a551a4ad.png)
设备使用及维护保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强化公司设备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的管理,保持和改善设备的运行状态,延长使用寿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保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使用的综合成本,增加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工作。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三条职责(一)生产保障部职责1.生产保障部负责对设备日常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2.生产保障部负责对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检修进行监督、检查。
(二)各单位(部门)职责1.各单位(部门)负责设备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制度的细化、实施,执行及培训工作。
2.各单位(部门)负责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台账。
3.各单位(部门)负责做好设备的日常点检、润滑、维护、计划检修的记录工作。
4.各单位(部门)配合生产保障部的检查。
第三章具体管理内容第四条管理内容及要求(一)各单位(部门)要加强对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督促、贯彻执行设备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全面掌握设备管理的实际水平和缺陷,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二)各单位(部门)负责人要明确本单位、部门管理人员、维修及操作人员对设备使用维护的责任和工作内容,并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确保本部门、单位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各项措施的执行和落实。
(三)各单位(部门)各级领导和设备管理、维修、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设备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工作,要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本单位设备的实际情况,以便适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设备事故发生,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四)各使用单位(部门)必需组织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进行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技术知识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操作特种设备,需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方可上岗,否则严禁对特种设备进行操作。
(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严禁不按规范和规程进行操作、使用维护设备。
2023年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
![2023年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72b046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3.png)
2023年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单位内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
第三条设备使用与维护应遵循合理安全、经济高效、节约资源的原则。
第四条设备使用与维护的具体内容包括设备的采购、验收、保养、维修、报废等各个环节。
第二章设备采购与验收第五条设备采购应参考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明确设备的品牌、型号、规格等详细信息,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招投标或询价等程序。
第六条设备采购前,应制定设备采购计划,明确使用需求和预算。
第七条设备采购应优先选择具有国家安全认证的产品,同时考虑设备的质量、功能、性能和售后服务等因素。
第八条设备采购应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保留相关支付凭证。
第九条设备采购后,应按照合同要求进行验收,对设备的外观、功能、性能等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第十条设备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负责,验收记录应详细、准确,并及时进行归档。
第三章设备保养与维修第十一条设备保养应定期进行,保养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检查、调整等。
第十二条设备保养工作应有专职人员负责,保养记录应详细、准确,并及时进行归档。
第十三条设备维修工作应有专职人员负责,维修记录应详细、准确,并及时进行归档。
第十四条设备维修应采用合法合规的方式进行,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完整性。
第十五条设备维修时,应及时与设备供应商或维修服务机构联系,遵循维修流程进行维修,不得擅自更换配件或改动设备。
第十六条设备维修完成后,应进行测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正常。
第四章设备报废与处置第十七条设备报废应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包括设备的技术状况和经济状况等。
第十八条设备报废前,应制定设备报废计划,明确设备报废的程序和要求。
第十九条设备报废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遵循环保和资源节约的原则,对可回收的部件和材料进行分类,确保环境友好。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3篇)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70a1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e.png)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生产设备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正确的使用、维护和安全管理对于保障生产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下是生产设备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的办法。
1. 设备使用管理:1.1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且经过培训合格,熟知设备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
1.2 在使用设备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3 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并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调整设备参数,以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行。
1.4 严禁擅自更改设备的结构和原始参数,必要时需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申请和审批。
1.5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及时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工艺参数等相关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和改进。
2. 设备维护保养:2.1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进行保养操作。
2.2 定期对设备的润滑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润滑状态处于正常状态。
2.3 随时检查设备的电气部分和传动部分的连接是否松动,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4 定期清洁设备的各个部位,将设备内部的杂物和灰尘清除干净,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5 对设备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定期检修和更换,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设备安全管理:3.1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3.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严禁穿戴过大或过松的衣物或饰品。
3.3 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且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4 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必须切断设备的电源,并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3.5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对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总结: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生产安全。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b2aa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a.png)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方法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方法一、前言为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防止设备显现故障带来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需要重视。
本文就常见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用户和操作人员有所帮忙。
二、设备的使用设备的使用是指在符合设备功能、性能和技术规格要求的前提下,使设备正常运行并完成预定的工作。
设备的使用离不开以下三点:1.设备的安装设备安装前必需对设备运行环境、安装位置、安装方式以及安装人员进行评估2.设备的准备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前需要了解设备掌控面板的相关信息,依照设备使用手册的要求完成设备准备,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3.设备的调试设备调试是指在设备正式使用前对设备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和检测,以确保设备符合规格性能并能够正常工作。
三、设备的维护管理设备的维护管理是指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1.日常维护:(1)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察看设备是否显现噪音、振动、异味等现象,如有异常应适时停机检查。
(2)设备运行结束后要进行清洁保养;(3)保持设备四周环境乾净,并加强巡检与管理;2.定期检修:(1)设备的定期检修包括依据设备使用情况订立相应的检修计划,适时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护和调整,一般情况下应当每半年左右进行一次;(2)对设备操作人员要进行培训,并设定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以免不当操作带来意外;(3)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不仅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更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
四、设备的管理设备的管理是指在设备的选购、运行、维护和更新更换等方面,科学的订立计划和方案,加强管理效率和管理本领。
1.设备选购(1)前期准备:选购设备前,应首先进行规划建设方案,梳理设备购置流程;(2)申请拨款:依据建设方案向上级单位申请经费、拨款;(3)投标招标:依照招标规定,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或询价以确定合适的供应商或合作伙伴;(4)设备验收:在设备到位后对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同时为设备准备相应的合同和保修资料;2.设备运行管理(1)订立设备运行规程,对设备进行严格管理,明确设备的开启、停止和维护和修理保养等实在操作;(2)确保操作人员有充足的资质、健康情形良好、懂得设备操作规程;(3)运行过程中要时刻检查设备状态、参数与指示灯的显示;3.设备更新与更换(1)对于老旧设备要视情况进行更新或更换;(2)更新与更换前,应梳理目前设备使用情况,测算设备的需求量与规格,提出相应的更新方案;(3)新设备更新后应从安装、调试、试运行到投入使用严格依照规范操作。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范本(2篇)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7c1c3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c.png)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范本一、总则为了规范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维护品质,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二、设备管理责任1. 设备管理部门是设备使用与维护工作的主要责任单位,负责设备的采购、维修与保养等管理工作。
2. 授权一定人员负责设备管理,明确其职责并进行合理分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三、设备使用1.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禁止超负荷、乱用等行为。
2. 设备使用中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暂停使用并等待处理。
3. 禁止私自修改设备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软件设置、硬件接线等。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1. 设备维护与保养按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计划进行,确保设备维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2. 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3. 清洁设备的外表,保持设备的整洁和干净。
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包括设备的电源线和接地是否正常、设备的插头是否稳固等。
五、设备故障处理1. 设备故障发生后,应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提供详细的故障描述。
2. 临时处理故障时,要保证自身安全,并按照设备管理部门的指导进行操作。
3. 设备故障处理需遵循故障排除原则,排查问题原因并修复故障。
六、设备备品备件管理1. 设备备品备件采购应按照设备管理部门的计划进行,确保备品备件的数量和质量满足使用需求。
2. 设备备品备件的存放要规范、整齐,避免损坏或混乱。
3. 设备备品备件使用完毕或损坏后,要及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并进行及时补充或更换。
七、设备报废管理1. 设备达到报废标准后,由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报废。
2. 设备报废前,要进行设备的清理和备案,确保设备资料的完整性。
3. 设备报废后,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拆解、销毁和废物分类处理。
八、设备管理档案1. 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管理档案,记录设备的采购、维修和保养等详细信息。
2. 设备使用部门要按照规定提交设备使用信息,保证设备管理档案的完整和准确。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0908d0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8.png)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一、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设备使用规定(1)设备使用前应查看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使用人员必须具备设备操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各种操作按钮及功能,并遵循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4)设备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查,并报告设备管理员。
(5)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将设备恢复到待机状态,并关闭设备电源。
(6)设备使用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设备配件和工具,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2.设备维护保养(1)每个设备都应有专门的保养人员负责日常的设备保养工作。
(2)定期进行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巡检,如清洁设备、加油、更换易损件等工作。
(3)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应进行定期培训和学习,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保养方法。
(4)出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设备管理人员要做好设备维修记录和维护报告,以便及时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
3.设备存储和保管(1)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妥善存放,避免接触湿气、灰尘和高温等有害物质。
(2)设备存放区域应整洁有序,设备编号清晰可见,方便查找和管理。
(3)设备负责人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存储状态,以确保设备不受损坏或遗失。
二、设备维修管理制度1.维修申请和授权(1)任何人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都可以提交维修申请。
2.维修人员和维修服务商(1)设备维修工作由专门的维修人员或维修服务商负责。
(2)维修人员要具备相关的维修知识和技能,并及时维修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维修服务商要签订维修合同,明确维修责任和维修费用,并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标准进行维修工作。
3.设备维修记录和报告(1)设备维修人员在完成维修工作后,要填写维修记录和维修报告,明确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
(2)设备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设备维修记录和报告,分析设备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03591c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9.png)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制度一、设备使用管理1.设备领用与归还1.1 在使用设备前,员工必须申请领用,并填写设备领用登记表。
表格包括设备名称、数量、领用人员、领用时间等信息。
1.2 在归还设备时,员工必须在设备归还登记表上填写相关信息,并交由管理员确认。
1.3 确认无误后,设备管理员将设备存放在指定位置,并进行清点。
2.设备使用原则2.1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正确使用设备,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参数。
2.2 禁止私自拆卸设备零部件,若有需要维修或更换零部件,需上报设备管理员。
2.3 遵守设备规定的操作流程,严禁违规操作。
3.设备维护保养3.1 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设备清洁和维护保养工作。
3.2 定期检查设备的磨损程度与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需上报设备管理员进行维修处理。
3.3 设备使用期满后,需交由设备管理员做检验和维护。
4.设备使用登记4.1 为了详细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情况,需要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登记记录。
4.2 设备使用记录包括设备的领用、归还、使用情况、维护保养等。
二、设备维护管理1.设备保养1.1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设备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检查、更换易损件等工作。
2.设备维修2.1 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需立即上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协助维修。
2.2 设备管理员将设备维修情况进行登记,包括故障原因、维修措施和维修日期等。
3.设备更新3.1 设备使用寿命到期后,需由设备管理员提出更换设备申请,并列出更新设备的详细信息和原因。
3.2 经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设备更新工作。
4.设备维护记录4.1 设备维护记录包括设备的保养记录、维修记录、更新记录等。
4.2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维护记录的详细记录和整理。
三、设备管理报废1.设备报废申请1.1 设备使用寿命到期后,需由设备管理员提出设备报废申请。
1.2 设备报废申请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原因和使用寿命等。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020603ba0d4a7303763ae4.png)
最新整理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1 目的保证设备得到正确的使用与维护。
2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产品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动力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3 职责3.1 设备使用部门的职责3.1.1 指导和监督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正确的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
3.1.2 指导和监督使用人员开展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3.1.3 组织关(键)重设备的评审、建帐及其备件评估3.1.4 组织设备事故调查,召开事故分析会。
3.2 使用人员职责3.2.1 使用人员需进行正确的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
3.2.2 使用人员需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3.2.3 使用人员需对关(键)重设备进行正确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3.2.4 执行设备事故管理规定,发生设备事故后,逐级上报,并积极配合事故调查。
3.3 相关人员职责3.3.1 设备修理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各事业部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修理工作。
3.3.2 维修人员负责指导和监督设备操作者遵守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并对设备维护保养负责。
3.3.3 当班班长负责管好本班设备,监督本班设备操作者遵守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并对全班设备的维护保养负责。
员指导,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4 定义4.1 关(键)重设备:发生故障影响生产进度不能保证100 %准时交付产品的设备。
4.2 设备事故: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或效能降低,停机时间和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的事件。
5 工作程序5.1.1 操作者在取得多种类型的设备操作合格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多种类型的设备。
5.1.2 设备操作的基本要求5.1.2.1 操作者应遵守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物品按规定摆放,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5.1.2.2 操作者有权并且应当拒绝执行各种违章作业指令,并可越级报告情况。
5.1.2.3 操作者应掌握设备使用与维护的“三好”、“四会”、“四项要求”。
a 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
b 四会: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简单)故障。
c 五项纪律: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活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异常,立即停机,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办法(最新版)1目的保证设备得到正确的使用与维护。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产品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动力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3职责3.1设备使用部门的职责3.1.1指导和监督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正确的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
3.1.2指导和监督使用人员开展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3.1.3组织关(键)重设备的评审、建帐及其备件评估。
3.1.4组织设备事故调查,召开事故分析会。
3.2使用人员职责3.2.1使用人员需进行正确的设备使用与维护作业。
3.2.2使用人员需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3.2.3使用人员需对关(键)重设备进行正确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3.2.4执行设备事故管理规定,发生设备事故后,逐级上报,并积极配合事故调查。
3.3相关人员职责3.3.1设备修理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各事业部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修理工作。
3.3.2维修人员负责指导和监督设备操作者遵守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并对设备维护保养负责。
3.3.3当班班长负责管好本班设备,监督本班设备操作者遵守设备操作维护规程,并对全班设备的维护保养负责。
3.3.4操作者负责遵守设备操作维护规程,遵从维修人员指导,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4定义4.1关(键)重设备:发生故障影响生产进度不能保证100%准时交付产品的设备。
4.2设备事故: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或效能降低,停机时间和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的事件。
5工作程序5.1.1操作者在取得多种类型的设备操作合格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多种类型的设备。
5.1.2设备操作的基本要求5.1.2.1操作者应遵守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物品按规定摆放,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
5.1.2.2操作者有权并且应当拒绝执行各种违章作业指令,并可越级报告情况。
5.1.2.3操作者应掌握设备使用与维护的“三好”、“四会”、“四项要求”。
a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
b四会: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简单)故障。
c五项纪律: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设备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异常,立即停机,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d四项要求: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5.2设备预防性维护5.2.1设备日常维护由使用单位组织,操作者负责实施。
5.2.1.1班前维护开动设备前,检查设备各部位,润滑各润滑点,确认设备各部位正常后,方可投入生产运行。
5.2.1.2班中维护:a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机,并向班长、维修人员报告。
b设备运行过程中,不随意离开岗位;需要离开时停止加工作业,必要时,应切断电源;不能停机的连续生产作业设备,应委托有关人员负责代管,并向代管人员交代有关注意事项。
c停电或其它动力供应中断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备不至于造成损坏。
5.2.1.3班后维护:a下班前,利用10~20分钟时间清扫、擦拭设备,把设备各操作手柄、开关(按钮)、滑台、工作台等置于原位(或安全位置),切断电源,保管好工具、附件。
b设备多班运行时,做好交接班记录。
5.2.2周末维护5.2.2.1由使用单位组织操作者在每周周末停机时间对设备进行维护,并组织有关人员对设备维护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维护记录。
5.2.2.2周末维护的作业内容:a擦拭设备各部位和设备附件,做到设备内外清洁,无黄袍、积垢,并涂油防锈;b检查消除紧固件松动现象;c清洗(或更换)油线、油毡,润滑各润滑点,检查液压、润滑、冷却系统,添加油液;d清扫工作场地卫生,妥善保管设备附件。
5.3确定维护保养的内容和周期由生产班长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通用标准或行业规范,编制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确定各类设备维护保养的内容和周期。
5.4由生产班组按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的内容实施,完工填写《设备定期保养记录单》及设备维护履历,并保存备查。
5.5修理与改造5.5.1故障修理5.5.1.1设备出现异常时,操作者及时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由班组长签字确认,交由工务部维修人员检查修理。
5.5.1.2设备恢复正常后,维修人员应填写《设备故障修理卡》,现场员工签字确认维修结果,工务部保存记录备查。
5.5.2备件管理5.5.2.1备件范围a故障发生频率高的零配件;b供货周期长,关、重设备发生故障后将影响生产的零配件;c设备故障损坏件和修理更换件。
5.5.2.2备件计划由生产班组负责提出备件计划。
5.5.2.3备件采购由采购部组织,按《采购管理程序》执行,优先保证关(键)重设备的备件供应。
5.5.2.4库存管理a备件管理员做好备件的入库验收、保管、登记和领用发放。
b备件的存放应分类或分区域存放,可上货架的备件应上货架存放,并建立备件卡片,做到帐、卡、物相符。
c关(键)重设备的备件应妥善保管,采取相应的防锈、防腐措施,单独建立台帐,并和普通设备备件分开存放。
d备件管理员每月负责对备件库存情况进行清点盘存后,盘存报表和领用发放情况报事业部经理处备案。
5.5.2.5领用发放:由使用单位填写《备件领料单》后方可领用发放,并做好领用发放记录。
5.6使用与维护的特殊规定5.6.1指定操作人员:使用单位应选择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人员担任关(键)重设备操作者。
5.6.2由使用单位组织关(键)重设备操作者认真填写《设备点检表》、《设备运行记录》,适时掌握关(键)重设备的技术状况和运行情况。
5.7设备事故的管理5.7.1事故性质划分标准5.7.1.1责任事故:因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如违反操作规程、超负荷、超规范运行、保养不当(或不良),以及未按规定检修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
5.7.1.2自然事故: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事故。
如洪水、雷击、地震、风灾等人力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事故。
5.7.1.3质量事故:因设计欠妥、制造或修理不良,以及安装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动能参数下降的事故。
5.7.2事故等级划分标准5.7.2.1设备事故a一般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价值在五千元及以上,五万元以下。
b重大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价值在五万元及以上,五十万元及以下。
c特大设备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及以上。
5.7.2.2动力运行事故a一般动力运行事故:因动力运行事故造成全厂停供动能1小时以上;分系统停供动能4小时以上。
b重大动力运行事故:因动力运行事故造成全厂停供动能4小时以上;分系统停供动能12小时以上。
c特大动力运行事故:因动力运行事故造成全厂停供动能8小时以上;分系统停供动能48小时以上。
5.7.2.3设备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损失=所需加工费+材料费+修理工时费。
5.7.3事故统计5.7.3.1设备事故的次数,按发生事故中断生产的次数计算,中断一次计算一次。
5.7.3.2设备事故停机时间计算a按设备发生事故停机起,到设备具备恢复生产条件止所经历的时间计算。
b动力设备发生事故,按涉及的系统或分系统的停供(动)能时间计算。
5.7.4事故报告5.7.4.1发生事故后,操作者必须及时切断动力源,保护事故现场,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由单位负责人立即转报设备维修人员。
5.7.4.2重大或特大设备事故,经初步分析后,报总经理。
5.7.4.3事故专题报告内容:事故日期、事故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原因、详细经过、经济损失、分析会议的主要内容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采取的防范措施。
5.7.5事故现场的处理5.7.5.1事故发生后,使用部门必须妥善保护好现场。
5.7.5.2经维修人员勘查取证后,由使用单位执行现场清理。
清理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5.7.6事故分析5.7.6.1事故分析的原则:遵守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经处理不放过、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5.7.6.2由维修人员组织相关人员勘查现场后,召开事故分析会。
重大以上设备事故,报请总经理参加。
5.7.7事故处理5.7.7.1自然事故、质量事故和一般责任事故,由操作者或责任者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如实填写事故时间、地点、事故经过、损失情况等内容,由生产班长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后,报事业部经理作出处理决定。
5.7.7.2对重大责任事故,由责任者填写《设备事故报告单》,生产班长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后,报事业部及工务部;由事业部写出专题报告,工务部进行确认,报总经理。
5.7.8处罚规定5.7.8.1对一般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根据事故损失的大小、认识和配合的程度等情况,处以罚款500-1000元;对重大及以上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根据事故损失的大小、认识和配合的程度等情况,处以罚款2000-10000元。
5.7.8.2对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延迟上报,以及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实真相者,根据情节轻重,追加罚款200-500元;隐瞒重大、特大事故者,追加罚款500-1000元。
5.7.8.3事故发生后,未采取妥善措施致使事故扩大,对责任人追加罚款200-500元。
5.7.8.4有下述情况之一者,追究领导或指挥者的责任,并处个人罚款200-500元:a未按规定对职工进行有关教育,或未经考试合格安排其独立上岗者。
b违章指挥者。
5.7.9修复5.7.9.1由维修人员负责对事故损坏的设备进行修复。
5.7.9.2未经单位主管领导批准,不得在事故性质和事故等级尚未作出明确结论之前组织设备修复,对私自布置修理的指挥者,按5.7.8处理。
6相关文件6.1《人力资源管理程序》6.2《采购管理程序》7质量记录7.1《设备点检表》7.2《设备运行记录表》7.3《关键设备明细表》7.4《设备修理卡》7.5《设备事故报告单》7.6《设备定期保养记录单》7.7《设备维护作业指导书》7。
8《普通设备一览表》7.9《设备维修申请单》可在本位置填写公司名或地址YOU CAN FILL IN THE COMPANY NAME OR ADDRESS IN THI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