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建设 方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艺术与城市景观建设方颖

发表时间:2019-08-06T15:49:57.9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作者:方颖[导读]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10000 公共艺术是以人为价值核心,以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对象,运用综合的媒介形式为载体的艺术行为。通常是指由专业人员设计、建造坐落于室外的并对所有人开放的一种艺术作品,它可以是任何形式、任何材料制成的,但必须有物理性的实体存在,有地点、有体积、有功能的,诸如雕塑、戏剧、壁画、建筑、媒体艺术等。公共艺术的特点有很多,但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最主要的特征

在于它的公共性,从字面上就有“平民化”倾向,也提示了作品需要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效应,以及公民参与的含义。公共艺术最初被引入中国是以城市雕塑和壁画为主要形式,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出现多种公共艺术形式,这对于城市环境的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景观作为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城市环境的塑造亦起着重要作用,存在于景观中的公共艺术作品也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类公共艺术对于景观、甚至城市环境都有着促进意义。

城市雕塑,指设置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作品,是公共艺术的最常见形式之一,不仅有艺术性的点缀作用,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风貌。就目前而言,国内看到的公共艺术作品大多是:中小学校园里的“少先队冉冉火炬”;大学校园里的各种伟人、大师雕像或是刻有领导人毛笔字的石碑;在步行街上各种一比一铜人雕像;到了国庆、中秋等节假日,各大交通枢纽地段就会出现巨大的、显示数字或文字的花卉大拼盘组成各种造型。很多城市千篇一律,没有艺术性,也没有任何记忆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城市建设的整体气质,四处都是大规模的拆迁和新建,而一个城市的整体面貌却似乎总没有一个成熟的样子,没有一个合理的整体背景和框架,再好的公共艺术作品都会显得尴尬。

世界上将城市景观建设和公共艺术建设融合地最好的城市要数美国芝加哥,关于芝加哥的旅游照片,游客们照的最多的、浏览量最大的就是它各种地标性的建筑,很多都是出色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也表明了一个城市整体的审美品位,其中由西班牙艺术家约姆•普朗萨设计制作的皇冠喷泉最为出名,整组喷泉由两座玻璃砖塔和位于二者之间的黑色花岗岩反射池组成,基底是一大块黑色的、大理石的、反光的地面作为水池,并没有像传统的水池那样有碗状的结构,而是一整块平面,黑色的大理石之间有许多缝隙供水的流动和回收循环,由计算机控制15米高的显示屏幕,交替播放着代表芝加哥的1000个市民的不同笑脸,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它既是一个功能性的喷泉,也是一个世界级的新媒体装置艺术。

作为一个交互性的新媒体装置艺术,皇冠喷泉把市民的日常活动引入到高科技支持的新媒体艺术里,把这样造价不菲的艺术作品完全免费地、全年地送给所有人使用,而后期所有的维修和护理完全由政府承担,这也体现出一个成熟大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的发达程度。另外,英国雕塑家阿尼什•卡普尔在 2004年完成的“云门”也是成了芝加哥的一个经典标志,出现在了无数游客的私人相册里,还有许多电影镜头中。创作材料上,它可能不及皇冠喷泉那样是新媒体艺术,但是通体反光的表面和流动变幻的造型却让这个静态的作品“活”了起来,人们在“云门”里看到自己,看到变形的城市景观,而且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地点就会得到不一样的景观。这也是一个互动性的作品,一个把艺术作品和城市生活融为一体的经典。随着现代对环境意识的普遍认同,人们越来越注重人类生存活动的环境空间,当下的公共艺术应是建立在现代科技、现代观念、现代生活基础之上的。它应突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隔离和狭窄的区域,溶入各门类、各学科知识,是在很大范围内调动一切艺术手法进行综合的整体艺术设计,所以这些作品出现在发达的芝加哥绝不是一个偶然。

城市中的公共艺术和景观建设相对独立,彼此之间难以找到有效对接并渐进交汇的连接点,因此它们之间的界限表现得非常生硬,使得城市中的文化整体性被分割成毫无关系的板块。这一现象在中国的城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其一是我们国内的建筑师们通常把他们的技术禁锢在一个无交流状态中发展,结果就是“分离”了根与土的关系,还有材料、造型和功能上的保守,多是金属、大理石、木质等传统材料,没有高科技、新材料的运用,还是处于造型艺术的范畴,交互性差;其二是很多邀请国外的建筑大师来主笔设计我们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由于外国人不能完全理解我们的本土文化,有时候设计出来的作品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让建筑物显得非常突兀,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城市中的大风景会很孤立,很难与建筑物周边的中景观建筑群形成“唇齿相依”的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因。其关键就在于,建筑师们没有将城市中的大景观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要素来考虑。在当今的学术领域里,这一设计意识是以当代西方美学形态为理论依据,强势主导建筑学术界并拥有了学术的话语权。由此造成各个城市,除了自然界的部分之外,都在不断地丧失自我。

在城市的景观建设中,大风景的形成与建设都需要巨大的投入。当以往的城市的大景观无论造型如何都已经成为既定的城市背景时,我们就必须根据既有背景,选择恰当的公共艺术作品来建设新的城市景观。在许多成功的中外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公共艺术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只限于公共艺术品体量的空间表现及艺术处理,更重要的还须考虑公共艺术品所放置的具体环境空间各种因素关系处理问题。一个成功的公共艺术应与它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空间,表达一种在特定环境中不同价值的空间意识及各种文化内涵,担负所需景观的空间维系作用。在公共艺术与周围城市景观相关的空间结构中,创造具有鲜明印象、富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环境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