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分析

合集下载

法律英语中的模糊性语言分析

法律英语中的模糊性语言分析
避免地涉 及到 国外事 务 ,
而其 中所产 生的纠 纷频率也越 来越高 , 使得 了解 掌握 法律英 语 这
的必 要性 和重 要性 愈加得 到 凸现 。 众所周 知 , 律 的语言 特 点中 法
包括 准确 性和标 准性 , 为 了法 律的适 用性 , 糊语 言 的出现 在 v l a nos n a l e l ete t nhp. 了完善 但 模 e phr i ds be mp y n r aosi ( o mo u a t o m li s为
二、 法律 英语 的模 糊性 原 因探 析
可 以避 免法 律 的片面 性 以及在 后面 的法律 发展 历程 中弥补 相应
的因情 况而 异的 法律 空缺 的缺 陷 。 自我保 护功 能主要表 现 在法
在 法律英 语 中, 言的模 糊性 出现 在 不同 的方面 , 语 例如 术语 律 合 同中 ,双 方 为 了保 护 各 自 益 故意适用 灵活 模糊 的法 律术 权 方面, 句法 方面 , 辑方面 等 。而 语言 的模糊 性在 术语 层面 的表 语 。而 礼貌 功能 则是人 们在 交流 中通 过使用 委婉 语或 非直 接用 逻 现尤 为突 出, 例如在两 可案件 (odrncs) 出现 的大量法 律 语等 模糊 语言表 现 出的对 法律 的尊重 。 breleae中 i 术语 就具 有模凌 两可 的特 点 ,da ” 是一个 很典 型的例 子 。 ”et 就 h 在
人 民共和 国劳 动合 同法第 一 条) 。在 这一条 款 中, a flgt ”l u r h ” w i s
模糊 语言 的出现不仅 历史悠远 , 是涉及 到很 多领域 的一 并 没有给 出明确 的定 义 以及 涵盖 范围所 以具有模糊性 , 是 因为 并且 这

浅析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与确定性

浅析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与确定性

浅析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与确定性一、前言在法律语言当中,确定性是其具有的铁定原则。

然而,因为受到语言自身一些原因的影响,比如立法者的主观认识具有局限性、立法语言存在着特殊性、法律规范的相关特点以及语言自身的原因等,导致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

虽然模糊性已经融入于司法和立法的整个过程,然而司法结果一定是确定性的结果。

所以本文除了要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进行探讨外,还要重点探讨怎样实现法律的确定性。

二、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的原因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法律语言具有不确定性。

多义性是语言的一个基本特征,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中一般会产生不同的含义。

虽然立法者尽力使用精确的词语,然而还是难以避免经常出现大量的多义词。

比如严重、轻微等词语是经常出现在法律文本中的概念,但是一直都难以明确的界定它们的含义。

其次,语言具有有限性。

语言作为思想交流的媒介就好像货币是商品的媒介一样。

与思想的丰富性相比较来说,语言所具有的丰富性是远远不够的,即使人们用上所有语言也难以将思想的丰富性以及复杂性完全表达出来。

所以说,世界具有无限性,然而思想却是有限的。

所谓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语言表达的一种美好愿望,语言表达的真实写照其实是“言不尽意,言不由衷”。

再次,语言具有障碍性。

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从根本上而言,其实是思想的交流,并不是语言的交流,所以,有些时候,即使脱离语言也可以进行交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在交流的时候语言会显得十分多余。

比如“心有灵犀一点通”或者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等都表明语言具有障碍性。

语言对于人们来说,并不是表达思想的唯一途径,还可以利用特定的动作、眼神以及手势等,虽然通常情况下会将这些称为肢体语言,但严格的说来,它们是一些行为,并不是语言。

最后,法律语言具有其专业性。

贝卡利亚是意大利著名刑法家,他虽然主张的是由立法者解释法律,反对法官解释法律,然而他也必须的承认法律存在着含混性。

法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依然还是存在着法律语言的职业垄断现象,对于广大处在法律职业共同体意外的群众而言,法律具有更加严重的含混性。

简析法律语言中“以下”一词的模糊性

简析法律语言中“以下”一词的模糊性

简析法律语言中“以下”一词的模糊性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

法律语言要求要精确,要达到这个准确性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法律语言会使用大量的模糊语言。

它的使用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也有消极结果。

本文将就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原因、分类和功能进行简要分析,同时结合“以下”的运用实例来分析其功能意义以及消极结果。

关键词:模糊性法律语言成因分类功能意义消极结果一、引言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司法领域也是语言使用的重要方面。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法律语言也同样具有模糊性。

法律语言是指贯穿于法律的制定、研究和语用过程中的语言文字系统。

法律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法律语言专指立法语言,是规范文件所使用的语言;广义的法律语言包括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

本文主要关注狭义上的法律语言。

法律语言表述的内容是法律,而法律又代表着公平、正义和公正,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严肃性,所以不同于诗歌、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法律语言要求简明、准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立法和司法过程中,法律语言运用模糊词的想象比比皆是。

运用模糊语言不但不会削弱法律语言的精确性,相反能使法律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

二、法律语言模糊性成因、分类及功能(一)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成因1.客观原因语言本身的特性。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符号。

但是语言符号是有限的,而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却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无法以精准的方式将客体的意义完整地表达出来。

人类认知能力局限性。

人类的认识是从实践中获取的,实践活动所属的环境相对静止,而实践活动却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这就导致人类受自身观察、感知、生理、想象、理解等能力的制约,往往不能正确全面认识自身所处的自然和社会世界。

事物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

客观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是一个连续体,没有固定、明确的界限,每种语言在表达时都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划分,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模糊的存在。

2.主观原因法律事务是不断发展的,而法律条文则要求法律语言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具有实时的操作性。

论立法语言的模糊性

论立法语言的模糊性

041当代思潮论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立法语言是指制定和修正法律所使用的专用语言,是在一定的规则下为达成立法目的所设置行为规范,最终形成规范性的法律文件。

而所谓模糊性,是所描述事物的范围及边界的不确定性。

正如马克思所言,法是肯定的、确定的、普遍的,因此所有的法律体系都以明确性为最根本的目的和追求。

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为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且不打破明确性的法律规定之要求,立法语言逐渐衍生出模糊性的特点。

立法语言的模糊性与似是非是、模棱两可并不相同,正与之相反,立法语言的模糊性是追求法律体系明确性的方法和途径。

立法语言是明确性和模糊性的有机统一。

立法中的模糊语言现象语言的模糊性是指,对所描述事物状态和范围的不确定性。

在人类日常交流的语言中,模糊性是其特点之一。

例如,美是指能够引起人类美感的事物的属性,然而不论是对不同描述对象,还是不同描述主体之间的标准都不尽相同,比如人之美不同于动物之美,男人眼中的美不同于女人眼中的美。

而在立法语言中,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法律调整不同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与有形的事物不同,难以用语言精确的描述,可能会让听者处于一种模糊的印象,只能依赖于自己对描述的理解;不论何种语言都具有模糊性的特质,任何主体也难以用语言完整、精确地表达出描述对象,而处于王天予(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长春 130022)摘 要:立法语言的模糊性是指在立法活动中,语言所描述的范围边界的不确定性。

立法语言的模糊性并非似是非是、模棱两可,而是源于存在法律事实的数量、程度、范围、状态、性质等不能精准规定的情况。

该文将探究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其所产生的影响,并给出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的必要性的理由。

关键词:立法语言;模糊性;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立法背景下的语言具有固定的表达方式,想要找到精准表达立法者原意的立法语言更为不易。

大体而言,法律条文所表达的意思一般是明确的,甚至无需解释;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它的范围边界却发生了模糊现象。

法律英语中的模糊性语言分析

法律英语中的模糊性语言分析

法律英语中的模糊性语言分析在法律领域中,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至关重要。

然而,有时法律英语中使用的语言会出现模糊性。

模糊性语言指的是那些表达不够明确或含糊的词语或短语,可能导致争议、歧义或误解。

本文将探讨法律英语中的模糊性语言,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和解决方法。

在法律文书中,使用模糊性语言可能会给案件的解释和适用带来挑战。

这是因为模糊性语言无法提供明确的指导,法官和律师往往需要依赖上下文、法律解释或案例法来解决模糊性问题。

举例来说,如果一份合同中使用了模糊性语言来描述双方义务,当争议出现时,法院可能需要审查相关文件和证据来确定各方的意图和责任。

模糊性语言在法律英语中常见的形式之一是使用不明确或模棱两可的词语和短语。

比如,法律文件中经常使用的词汇"reasonable"(合理的)和 "due diligence"(尽职调查)常常存在模糊性。

这些词语的意义相对模糊,其解释需要参考相关法律和案例法才能确定具体含义。

此外,部分法规和法律文件还采用了模糊的标准或标准模糊度的表达,如"substantial"(实质的)或者“reasonable care”(合理关注)。

这类语言的问题在于,不同的解释可能导致截然相反的结果,从而增加了法律争议的风险。

模糊性语言在法律英语中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在法律文书中保留灵活性,以适应各种情况和特定的案例。

此外,模糊性语言也可能是由于对具体问题的不确定性,或为了避免明确的承诺而采用的一种方式。

然而,有时候模糊性语言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当法律文件或合同中存在模糊性时,各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界定变得困难,可能导致争议、诉讼或合同纠纷。

此外,模糊性语言还可能导致违约和损失,因为合同中的条款不够明确,难以按照意愿和预期履行。

为了解决法律英语中的模糊性语言问题,律师和司法机构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详细地阅读和理解相关法律文件和案例法对于正确解释模糊性语言至关重要。

民事审判中的模糊语言与语用充实

民事审判中的模糊语言与语用充实

民事审判中的模糊语言与语用充实在民事审判的舞台上,语言如同法官手中的权杖,既需要精准地指明方向,又常常面临模糊的迷雾。

模糊语言,这个看似矛盾的存在,却在审判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语用充实则是解开其神秘面纱的关键钥匙。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民事审判中的模糊语言。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含义不够明确、边界不够清晰的表述。

比如说,在描述损害程度时使用“较为严重”“一定程度”等词汇。

这种模糊性并非偶然,而是出于多种原因。

一方面,现实情况的复杂性使得精确的描述有时难以实现。

另一方面,当事人在表达自身诉求或陈述事实时,可能由于情绪、认知等因素,使用了模糊的语言。

模糊语言在民事审判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它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一种弹性的表达方式,让他们能够更自然地陈述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例如,在描述精神损害时,“极度痛苦”这样的表述虽然模糊,但却更能传达当事人内心的真实状态。

同时,对于一些尚未完全明确的事实或情况,模糊语言能够为后续的调查和证据收集留下空间。

然而,模糊语言也带来了不少挑战。

最直接的就是可能导致理解上的歧义。

不同的人对于“严重”“轻微”等模糊词汇的理解可能大相径庭,这就给审判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带来了潜在威胁。

此外,模糊语言还可能被当事人故意利用,以达到混淆视听、逃避责任的目的。

那么,如何应对民事审判中的模糊语言呢?这就需要引入语用充实的概念。

语用充实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对模糊语言进行补充和明确,以获取更准确的含义。

法官在审判过程中,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相关证据以及当事人的陈述背景,对模糊语言进行合理的充实和解释。

在进行语用充实时,法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

法律对于某些常见的模糊表述往往有相对明确的界定,例如“重大过错”在相关法律中有具体的情形列举。

其次是案件的事实和证据。

如果有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某个模糊表述所指向的具体程度或范围,那么法官就可以据此进行充实。

再者是社会常识和公序良俗。

法律模糊语言的成因弊端及消除

法律模糊语言的成因弊端及消除

法律模糊语言的成因弊端及消除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础,它以明确、具体和准确的语言为基础。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法律中存在的模糊语言问题。

这些模糊语言给法律的解释和执行带来了困扰,甚至引发了争议和不公正的结果。

本文将探讨法律模糊语言的成因、弊端以及解决方案。

一、成因1. 法律规定的广泛性某些法律条文故意保留了一定的模糊性,以适应不同情况的复杂变化。

这种灵活性是为了满足社会多样性的需求,但也导致了模糊语言的产生。

2. 法律拟定的技术性问题法律往往会涉及一些技术性问题,而非法律专业人士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法律通常会使用一种较为笼统的措辞,以避免对技术细节的错误解读,但这也增加了模糊性。

3. 法律的修改和适应性时代在不断变迁,法律也需要随之调整和修改。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修改可能导致原有法律文本和新修改部分之间的不一致,进而造成模糊性。

二、弊端1. 不公正的法律解释模糊的法律语言给法官和解释者带来了困扰。

他们可能因为理解不同、偏见或个人解读而产生不一致的判决,这导致了法律的不公正和不稳定性。

2. 缺乏清晰的指导模糊的法律语言可能导致执行机构、公民和企业无法准确理解其义务和权利。

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会消耗时间和精力,还会影响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

3. 法律漏洞模糊的法律语言也可能为不法分子提供漏洞,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漏洞逃避法律责任或谋取个人利益。

这对社会秩序和公正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三、消除模糊语言的方法1. 明确法律目标和原则优化法律条文,明确目标和原则,降低模糊性。

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例加以说明,可以更好地阐明法律的意图,并为法官和解释者提供明确的指导。

2. 向专业人士征询意见在制定或修改有技术性问题的法律时,可以向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征求意见。

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消除模糊性,并确保法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强化法律培训和教育加强对法律从业人员和公众的法律培训和教育,提高大家对法律的理解和遵守。

法律模糊语言

法律模糊语言

浙江科技学院外语系李俭* 浙江⼯商⼤学外国语学院程乐* 摘要:针对模糊语⾔固有的弊端以及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根除法律模糊语⾔的主张,本⽂主要探讨了法律模糊语⾔存在的根源,模糊与歧义,多义之间的区别,模糊语⾔在法律中的运⽤及其价值,以及法学界对模糊语⾔的⼀些看法。

关键词:法律模糊语⾔根源运⽤解释原则 1. 引⾔ 随着中国⼊世,对法律英语复合性⼈才的需求⽇益突出。

在此背景下,法学家与语⾔学家对法律英语教学中法律内容与法律语⾔的优先问题各有⼰见.本⽂认为在法律英语教学中,所涉及的不仅是法律基础理论,实体法,程序法的教学,也应包括法律语⾔本⾝的教学,即采⽤法律内容与语⾔有机结合的 (integration and balance of content and language),以任务为基础(task-based) 的课堂教学⽅式.其中,法律模糊语⾔的教学⽆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尽管简明,准确的法律语⾔ (plain and precise language of law) 是⽴法活动与司法实践所追求的⽬的与标准,但正如有些评论家认为的那样:如果法律是模糊的,⼈们的权益,义务与责任在⼀些情况下就⽆法确定,最终导致法治的难以实现。

⽴法使⽤模糊语⾔的危害在于法律法规难以操作.法律法规制定出来是为了规范⼈的⾏为,所以法律法规应该刚性⼗⾜,即⾮常明确.我们必须承认,过多的模糊语⾔的使⽤会导致其固有的⼀些弊端。

英国法学家曼斯斐尔德勋爵曾说过:世界上的⼤多数纠纷都是由词语所引起的。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告诫⽴法者:法律不要过于模糊和⽞奥,⽽应像⼀个家庭⽗亲般的简单平易,因为它是为具有⼀般理解⼒的⼈们制定的。

他甚⾄尖锐地指出:法律条⽂含义不清,罪⽂不明,⾜以使⼀个政府堕落到专制主义中去.然⽽模糊语⾔在⽴法与司法实践中必然会⼤量存在.语⾔中的精确性与模糊性作为⽭盾对⽴的双⽅,既互相⽭盾,⼜互相依存。

从存在的条件看,总是相对⽽⾔的,没有精确语义就没有模糊语义;同样的,没有模糊语义也就没有精确语义.法律是以语⾔为载体的,⽽语⾔本⾝具有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了法律概念的不确定。

法律语言模糊案例分享(3篇)

法律语言模糊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语言是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的载体,其准确性和严谨性直接关系到法律的实施效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往往导致法律适用的困难和争议。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语言模糊案例,探讨法律语言模糊性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二、案例一:合同条款模糊导致纠纷【案例背景】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购房者签订了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房屋交付使用后,出卖人应向买受人提供水电设施齐全、通水通电的房屋。

”合同签订后,购房者入住发现,房屋交付时并未通水通电。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法律分析】本案中,合同条款“水电设施齐全、通水通电”的表述较为模糊。

一方面,该表述未明确“水电设施”的范围,可能包括水表、电表等配套设施;另一方面,未明确“通水通电”的具体时间节点,可能指房屋交付时,也可能指购房者入住时。

【解决思路】1. 明确合同条款:在合同中明确“水电设施”的具体范围和“通水通电”的具体时间节点。

2. 司法解释:在纠纷解决过程中,法院可以根据合同目的、交易习惯等因素对模糊条款进行解释。

3. 补充协议:双方当事人可以在纠纷发生后,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的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三、案例二:法律条文模糊导致争议【案例背景】某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了数十名员工的工资。

员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

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审理过程中,对于公司是否应当支付拖欠工资的问题产生分歧。

【法律分析】本案中,涉及的法律条文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确需裁减人员,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该条文对于“经营困难”的认定标准较为模糊,导致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审理过程中产生分歧。

【解决思路】1. 完善法律法规:对相关法律条文进行修订,明确“经营困难”的认定标准。

2. 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案情对“经营困难”进行解释。

民事审判中的模糊语言与语用充实

民事审判中的模糊语言与语用充实

民事审判中的模糊语言与语用充实在民事审判的舞台上,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决定案件走向和公正裁决的关键要素。

然而,语言并非总是清晰明确的,模糊语言的存在常常给审判带来挑战,同时也为语用充实提供了空间。

模糊语言,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含义不够精确、边界不清晰的表述。

在民事审判中,它的出现并非偶然。

首先,人类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其次,当事人在陈述事实、表达诉求时,可能由于情绪、记忆误差或刻意隐瞒等原因,使用模糊的语言。

再者,某些法律概念和条款本身就存在模糊之处,需要法官在具体案件中进行解释和适用。

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关于“合理期限”“重大违约”等表述就是模糊的。

那么,这种模糊性会给民事审判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一方面,它可能导致当事人之间的理解分歧,增加争议的复杂性。

另一方面,也给法官的判断和裁决带来了难度,因为法官需要在模糊的语言中寻找真实的意图和法律的适用。

然而,模糊语言并非一无是处。

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为当事人提供一定的灵活性和策略性。

比如,在谈判和解的过程中,适当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为双方留下回旋的余地。

但这种策略性的运用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可能被视为不诚信的行为。

语用充实则是在模糊语言的基础上,通过语境、背景知识、常识等因素,对语言的含义进行补充和明确。

在民事审判中,法官需要进行语用充实的工作,以准确理解当事人的意图和法律的适用。

法官在进行语用充实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是案件的具体语境,包括当事人的陈述前后逻辑、案件发生的背景等。

其次是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这是语用充实的重要依据。

此外,社会常识、行业惯例等也在法官的考虑范围之内。

例如,在一个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消费者声称购买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

这里的“质量问题”就是一个模糊表述。

法官需要通过对产品的检测报告、消费者的使用情况、相关产品标准等进行综合分析,来充实“质量问题”的具体含义,从而判断商家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研究

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研究

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研究在法律的领域中,语言是传递规则、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

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是两个看似矛盾却又相互交织的特性,它们共同影响着法律的适用和解释,对于法律的制定、执行和理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律语言的准确性是法律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基石。

准确的法律语言能够清晰地界定权利和义务,明确行为的规范和后果,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例如,在刑法中对于各种罪名的定义,必须精确到犯罪的构成要件、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等要素。

像“故意杀人罪”,法律会明确规定“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里的“故意”“非法”“剥夺生命”等词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界定的,以确保对这种严重犯罪的准确描述和定罪。

准确性还体现在法律条文对于法律程序的规定上。

比如在民事诉讼中,对于起诉、受理、审理、判决等各个环节都有详细而准确的时间、条件和形式的要求。

只有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述,才能保证法律程序的公正和透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然而,法律语言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这种模糊性并非是立法者的疏忽或无能,而是出于多种现实考量。

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法律无法对每一种具体情况都作出精确的规定。

法律需要保持一定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

例如,对于“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很难给出一个精确无误、涵盖所有情况的定义。

但在许多法律条文中,又会涉及到对公共利益的考量。

这种模糊性为法官在具体案件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权衡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另一方面,模糊性也可以是立法者有意为之的策略。

在某些存在争议或尚未形成共识的领域,立法者可能会选择使用较为模糊的语言,以避免过早地对某些问题作出过于绝对的规定,为未来的发展和调整留下余地。

此外,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也导致了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语言的含义往往不是绝对固定的,会随着语境和使用者的理解而有所变化。

即使是看似精确的法律术语,在不同的案件和情境中,其解释也可能存在差异。

法律英语之模糊词语分析法

法律英语之模糊词语分析法

法律英语之模糊词语分析法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是指某些法律条文或法律表述在语义上不能确指,模糊是表达模糊语义的语言,即内涵无定指,外延不确定的语言。

一般用于涉及法律事实的性质、范围、程度、数量无法明确的情况下。

如表示程度的术语:appropriate, take appropriate action(采取适当的行动),怎样才是适当的行动? reasonable time(合理的时间)什么时候才是合理时间呢?这种不能精确表达的词句,在人类的思维中经常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法律英语中也经常出现,如:“more th an, less than,not more than”等。

这是否与准确性相矛盾呢?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

之所以使用含义模糊的词汇或表达方式,是为了让意思表达更充分、完整,给执行法律留下足够的空间,以进退自如。

很显然,这里视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法律文献无法把每一种可能都列举出来,而且也没必要。

所以我们把法律英语中含义模糊的词汇或表达方式理解成为了让意思更充分而“故意”使用的,它完全不同于意思含混。

如下例:Whoever conceals, destroys or unlawfully opens another person‘s letter,thereby infringing upon the citizen’s right tofreedom of correspondence, if the circumstances are serious, shall be sentenced to fixed-term imprisonment of not more than one year or criminal detention.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serious”(来重的)严重到什么程度,没有说明,也无法说明,这里用的就是模糊的表达方式。

法律语言模糊性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法律语言模糊性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法律语言模糊性对法律制度的影响在法律的广袤领域中,语言是构建其大厦的基石。

然而,法律语言并非总是清晰明确、毫无歧义的,模糊性常常是其难以避免的特点之一。

这种模糊性并非偶然出现,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语言本身的局限性、社会变迁的复杂性以及立法者的主观意图等。

而它对于法律制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一定的机遇。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简单来说,就是法律条文、规定或者表述在含义上存在不确定性、不精确性或者多义性。

例如,“合理期限”“重大过错”“显失公平”等词汇和表述,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可能因为不同的情境和解释者而产生不同的理解。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给法律制度带来的一个显著影响是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

当法律条文模糊不清时,法官和执法者在具体案件中的判断和裁决就可能存在差异。

这可能导致相似的案件在不同的地区或者不同的法官手中得到不同的结果,从而影响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对于当事人来说,这种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他们对法律后果的预测难度,可能使得他们在做出行为决策时感到无所适从。

此外,法律语言的模糊性还可能引发法律解释的争议。

不同的利益群体可能会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对模糊的法律语言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解释。

这种解释的冲突可能会在司法实践中引发激烈的辩论和争议,甚至可能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

例如,在一些涉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对于“环境污染”的定义可能存在模糊性,企业和环保组织可能会对此有截然不同的解释和主张。

然而,我们也不能仅仅看到法律语言模糊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为法律制度的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情况和问题层出不穷。

如果法律语言过于精确和僵化,可能无法及时应对这些新的挑战。

模糊性的存在使得法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适应新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通过法官的合理解释和适用,实现法律的与时俱进。

同时,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也为法律的协商和妥协提供了空间。

模糊性法律语言的翻译原则以刑法英译本为例

模糊性法律语言的翻译原则以刑法英译本为例

模糊性法律语言的翻译原则以刑法英译本为例在法律领域中,语言的精确性至关重要。

然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模糊性的法律语言,这给法律翻译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刑法这样严肃且影响重大的领域。

以刑法英译本为例,探讨模糊性法律语言的翻译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模糊性法律语言。

模糊性法律语言指的是那些在含义、范围或适用上存在不确定性、不明确性的法律表述。

这种模糊性可能源于法律概念本身的复杂性、立法者的有意为之,或者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等。

在刑法中,模糊性语言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一方面,它可以为法律的适用留下一定的灵活性和裁量空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复杂多样的案件情况。

另一方面,某些情况下,由于难以对所有可能的情况进行详尽的列举和定义,模糊性语言可以起到概括和兜底的作用。

然而,在将刑法翻译成英文时,如何处理这些模糊性语言就成为了关键问题。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翻译原则:准确性原则是首要的。

尽管原文可能存在模糊性,但翻译必须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基本含义和意图。

这要求译者深入理解法律条文的背景、目的和法律体系的整体框架。

例如,对于“情节严重”这样的模糊表述,不能简单地直译为“serious circumstances”,而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上下文,在英文中选择最合适、最能准确传达含义的表述。

一致性原则也不容忽视。

在同一部刑法的英译本中,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模糊性表述,应采用一致的翻译方式,以避免引起混淆和误解。

这有助于保持法律语言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等效性原则要求译者努力在目标语言中找到与源语言具有相同法律效力和效果的表达方式。

例如,“从轻处罚”这一模糊概念,在英文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翻译为“be given a lenient punishment”或者其他等效的表述。

此外,译者还应当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

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冗长的句子结构和词汇,以免增加模糊性和理解的难度。

法律语言模糊性存在的合理性

法律语言模糊性存在的合理性

法律语言模糊性存在的合理性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法律应当是清晰明确、毫无歧义的,以确保其权威性和公正性。

然而,事实上,法律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模糊性。

这种模糊性并非是立法者的失误或疏忽,而是有着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首先,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法律语言具有模糊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生活是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无法用简单、明确的规则来涵盖所有可能的情况。

例如,对于“公共利益”这一概念,在不同的情境和领域中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在城市规划中,建设公共设施可能被视为公共利益;在环境保护中,保护生态平衡可能被认定为公共利益。

法律语言难以对每一种具体的公共利益情形做出精确的定义,而只能通过相对模糊的表述来涵盖各种可能性,以适应不同的社会情况和发展需求。

其次,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为法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供了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新的问题和现象层出不穷。

如果法律语言过于精确和僵化,可能会导致法律无法应对新的情况和挑战。

模糊的法律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开放性,让法律在面对新的社会现象时能够有解释和适用的余地。

例如,在互联网时代,对于“隐私权”的界定,法律可能无法在立法之初就精确地涵盖所有与网络相关的隐私问题。

但通过模糊的表述,可以在后续的司法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释和补充,以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再者,人类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也导致了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其表达能力存在一定的限制。

即使是在最严谨的学术领域,也难以完全避免语言的模糊性。

在法律领域,要想用精确无误的语言来描述所有的法律关系和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例如,对于“故意”和“过失”这两个法律概念,很难用绝对清晰的语言来划分它们之间的界限。

此外,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平衡各方利益。

在许多法律纠纷中,各方的利益诉求往往是复杂和相互冲突的。

模糊的法律语言可以为各方提供一定的协商和妥协的空间,促进纠纷的解决。

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的开题报告

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的开题报告

法律语言的准确性与模糊性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法律语言是指为了明确约束社会生活中特定行为而形成的、规范化的、具有统一性的语言体系。

其准确性是法律语言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准确的语言可以确保法律的可执行性,避免人为解释和歧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然而,法律语言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比如在设定法律标准、解释和应用法律规则等方面,法律语言可能存在歧义和多义性。

这种模糊性可能会导致法律规则的执行出现偏差,给公民权益的保护带来一定的隐患。

因此,研究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对于提高法律规则的执行效率和公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选题意义1. 探究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的成因和本质。

了解法律语言在应用中出现准确性和模糊性的原因,找到其本质,为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规则提供理论基础。

2. 改进法律语言的编制和应用方法。

通过研究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探究法律语言的编制和应用方法,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同时让法律语言适应日益复杂的现实情况,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3. 推动司法实践的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研究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探究如何更加准确地解释和应用法律规则,可以消除语言带来的误解,降低司法误判的风险。

同时,研究法律语言对司法实践的影响,关注司法实践中模糊性问题带来的社会后果,推动司法实践的改进和完善。

三、选题研究内容1. 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的概念和内涵分析。

从语言学角度和法学角度分析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的概念和内涵,了解法律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2. 法律语言准确性和模糊性的英汉对比研究。

通过对比英文和中文法律语言的表述方式,分析英文法律语言准确性和模糊性的差异,探讨如何借鉴英文法律语言的表述方法,提高中文法律语言的准确性。

3. 法律实践中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问题及其影响分析。

重点研究法律实践中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问题及其影响,从实践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4. 改善和完善法律语言的建议。

法律模糊语言存在的合理性及适用范围

法律模糊语言存在的合理性及适用范围

法律模糊语言存在的合理性及适用范围在法律的世界里,我们通常期望语言是精确无误、清晰明确的,以便准确地界定权利和义务,实现公平和正义。

然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法律中常常存在着模糊语言。

这种模糊语言的存在并非是立法者的疏忽或无能,而是有着其自身的合理性和特定的适用范围。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法律模糊语言存在的合理性。

其一,语言本身的局限性是导致法律中存在模糊语言的重要原因。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但它并非是完美无缺的。

许多概念和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复杂多变、难以精确界定的。

例如,“合理”“适当”“重大”等词汇,虽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它们能够涵盖广泛的情况,使法律在面对各种具体情境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其二,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是不可预测的。

新的技术、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问题不断涌现。

如果法律语言过于精确和僵化,可能无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情况。

模糊语言为法律的发展和演变留下了空间,使其能够在新的挑战面前保持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

其三,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

为了平衡各种利益和价值观,有时不得不使用模糊语言,以便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由法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具体的判断和裁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法律模糊语言的适用范围。

在民事法律领域,模糊语言常常出现在合同的解释中。

例如,合同中可能会约定“在合理的时间内履行义务”,这里的“合理时间”就是一个模糊的表述。

其适用范围取决于具体的合同性质、交易习惯以及双方的预期等因素。

在侵权责任的认定中,“过错”的判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状态、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等多个方面。

在刑事法律领域,模糊语言的适用相对较为谨慎。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情节严重”“情节恶劣”等表述,也为法官在量刑时提供了一定的裁量空间。

这种裁量空间的存在,有助于实现个案的公正,避免机械地适用法律导致不公正的结果。

在行政法律领域,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也会涉及到模糊语言的运用。

论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论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d i 03 6 0is.6 l 9 9 .0 20 .0 o: .9 9 . n17一 8 1 1.1 2 1 s 2 0
论法律 语言的模 糊性
杨 文野 ’丁 ,
(. 1武汉科技 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 , 湖北 武汉

科研 产业处, 湖南 长沙 400) 12 5
4 0 6 ;. 南商务职业技术 学院 3 05 2湖
权力滥 用提供 可能。因此 , 模糊语言的使 用要遵循 法治理念 , 既要发挥其积极功能 , 又要规制其弊端。 中图分类号 : 9 .5 D 0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8 12 1 ) 1 0 50 17 . 9 (0 2 0 . 0 —3 9 0
0 引 言
第 1卷 第 1 1 期 21 年 3 02 月
南 通航 运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 报
J R ALO A T NGV C TON L& T C N C LS IP N O L G OU N FN N O O A I A E H I A H P I GC L E E
V0 . . 111No 1 M a - 2 r2O1
作者简介 : 杨文野 (9 4 )男 , 18 一 , 辽宁海城人 ,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硕 士生 。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2 1 正 02
经 营范 围为 农产 品销 售 。在 此 ,农产 品” “ 便是 一个模 糊 的概念 , 因为 农产 品包括 种 植业 、 牧业 、 畜 渔业 产 品 。 在工 商 登记 簿 经营 范 围一栏 里 出现 的“ 农产 品” 作为 法律 语 言 即存 在模 糊 性 , 甲公司 扩大 实 际经营 范 围提 为
1 法律语 言模 糊性 产生 的根源

法律中的模糊性案例(3篇)

法律中的模糊性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言论自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法律实践中,关于网络言论自由的界定和限制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网络言论自由案例为切入点,探讨法律中的模糊性及其对司法实践的影响。

二、案例介绍(一)案情简介2018年,某知名网络作家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关于某知名企业家的负面言论,称其涉嫌欺诈。

该言论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并在短时间内引发大量转发和评论。

不久后,该企业家将网络作家诉至法院,要求其删除不当言论并公开道歉。

(二)争议焦点1. 网络言论是否属于法律保护的范围?2. 如何界定网络言论的合法与非法?3.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三、案例分析(一)网络言论是否属于法律保护的范围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一规定明确了公民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权利。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界定网络言论是否属于法律保护的范围,却存在一定模糊性。

一方面,网络言论具有匿名性、广泛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这使得网络言论更容易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网络言论作为言论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

因此,在处理网络言论问题时,需要平衡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如何界定网络言论的合法与非法1. 侵犯名誉权: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包括侮辱、诽谤等。

在网络言论中,侮辱、诽谤他人名誉的行为属于非法。

2. 损害公共利益:网络言论如果涉及诽谤国家机关、损害国家利益、煽动民族仇恨等违法行为,则属于非法。

3. 侵犯他人隐私:网络言论涉及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如泄露他人个人信息、传播他人私密照片等,属于非法。

(三)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如何平衡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保护1. 依法审查:法院在审理网络言论自由案件时,应依法审查涉案言论是否属于法律保护的范围,以及是否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分析摘要:1965年扎德教授发表“模糊集”一文后,模糊性研究开始出现在包括语言学在内的各个学科中。

模糊性成为法律语言学的一个热点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对我国和西方的法律条文的观察和比较,并综合参考前人的研究,从法律意义上、语言学意义上归纳了法律语言模糊性在的主要成因。

同时通过一些案例观察了语言模糊性对法律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辩证分析后本人得出如下结论:法律语言的模糊性的存在是各国法律中的普遍现象,是由语言本身性质和法律上的需要导致的必然结果。

尽管这样的模糊性会对法律的执行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无法,也不应该对其进行彻底消除。

应该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削弱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法律语言学模糊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一、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成因分析(一)语言学角度的成因分析从语言学角度看,法律语言之所以具有模糊性主要是由语言的离散性和语用模糊导致的。

由于现实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导致了我们的语词和世界的联系很难一一对应:离散的、有限的自然语言不能划分和表达连续的、无限的现实世界,这就是自然语言模糊性的来源。

而当我们把自然语言变为法律语言时,就将这样的模糊性带入了法律语言。

而语用模糊也是立法语言的模糊性主要成因之一。

因为同一个词语或是句子根据使用者和使用语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美国学者布莱恩?比克斯在《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中认为“言外之意”,即语句的用意,是对法律进行解释的立法目的。

例如,英王爱德华三世为解决劳动力不足而制定了“禁止给‘身强力壮’的乞丐施舍”的法律,但是倘若这个乞丐由于没有衣物快要冻死了,是否应该施舍呢?该法律的用意,也就是“言外之意”显然是希望帮助国家获得更多劳动力。

如果不去救援就会使得乞丐死亡而失去一个劳动力,但是救援又违背了条文的字面意义。

这就是因为在这个语境中,语用意义和字面意义产生了偏差。

与之相同的还有我国对“见义勇为”的法律定义。

虽然“见义勇为”成为了社会提倡、政府呼吁的行为,但是我国宪法和刑法中并未作出明确规定。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地方性法规《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中的规定“见义勇为是指公民在法定职责之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显然其用意是提倡和表扬公民暂时放弃个人利益为了保护更多人或是更大的利益的无私行为。

但是当亲友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挺身而出到底应当被界定为“正当防卫”还是“见义勇为”呢?帮助亲友满足了字面上“在法定职责之外,为保护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定义但是与该法律的“用意”有所冲突,因为这似乎不能算作完全的无私或者利他行为。

(二)法学角度的成因分析从法律角度来看,法律语言模糊性的存在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对未来和边缘事实的相对无知。

人不可能未卜先知,因此法律的制定是根据和总结过去的经验、案例。

然而法律的目的却是要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冲突作出规范和处理。

由此导致的法律的滞后性和模糊性也是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并不会由于国家或文化差异而消失。

比如美国宪法对于总统的定义“总统为合众国陆海军的总司令,并在各州民团奉召为合众国执行任务的担任统帅”中“陆海军总司令”的定义就没有考虑到也不可能预见到现在空军已经成为国家重要军事力量之一,而总统实际上也控制空军的事实。

而边缘事实也是同理,人也不能预测什么样的边缘事实可能出现。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6条对强奸罪的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两性人甚至男性被强奸已经成为了新出现的现象,而“妇女”这个定义就使得强奸两性人或者男性是否属于强奸罪在法律上处于模糊状态。

总而言之,由于人类不能预测未来,因此法律语言有可能因为新的事实或是某些边缘案件的发生变得模糊。

二、语言模糊性对法律的影响(一)积极的影响1.扩大法律适用性法律语言模糊性对法律最大的积极影响应该是扩大了法律适用性。

由于法律的适用对象是整个社会,因此就要求它具有普适性,正如前文提到的,条文中运用模糊词语可以增加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和裁量空间。

比如“其他”“等”词语就在条文中广泛使用,如:《刑法》第九十五条对重伤的定义,本法所称重伤,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伤害:(1)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2)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的;(3)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就包括了立法者可能难以想象的但是实际却可能人为或是意外造成的重大伤害。

2.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的好处是可以使法官在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时,能够在保持法律自身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补充模糊语言的内涵,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内容和新价值吸收到法律中来。

这就平衡了不断发展的现实和相对滞后的法律。

而比较我国和英美法律可以发现英美法官拥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我国法官对成文法的解释必须受成文法本身的严格限制,而英美的法官却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技术创造新的判例。

比如1886年的益和诉霍普金斯案,此案也是美国法学院教学的经典案例之一。

虽然在1868年内战后的美国已经通过了宪法第14项修正案,要求各州“在其管辖范围内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以法律的平等保护,其初衷是为了保护黑人免于受到各州歧视。

但是当时的大多法官非常狭隘地解释这项条款,使得其他族裔的美国公民权利仍然受到侵害。

直到最高法院的法官在此案中认定旧金山的两项条例违反了“平等保护条款”,改变了传统的司法解释,使得法院在之后的判决中多次引用,对美国宪法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消极的影响 1.可能导致司法者立法当法律语句模糊性过度时就会导致过度的自由裁量权。

这是上文提到的自由裁量的另一个极端。

正如威廉?道格拉斯所警告的“绝对自由裁量权与腐败一样,标志着自由的末日来临。

”这里有一个反面案例,1857年的斯科特诉桑弗特案,被称为美国宪政史上最糟糕的判例。

由于法官对奴隶制的个人主观偏好和当时宪法的所具有的模糊性,法官做出了从宪法高度维护奴隶制的判决,将黑奴裁定为非美国公民,并以违宪为由废除了旨在限制奴隶制扩张的《密苏里妥协案》。

该判决被认为是南北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过度模糊性导致的过度自由裁量权可能使法律被司法者凭个人意愿随意更改。

2.妨碍法律的可操作性当词语的模糊性已经使得法官无法根据现有法律条文进行判决时,由于法官的能力限制,有可能擅断罪行,导致相同法律事实不同判决结果的可能。

损害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形式价值,也损害了法律的稳定性和权威性。

三、如何理解和看待(一)准确性和模糊性根据本人看法,法律语言模糊性应当被视为一种普遍的必然现象,它在各国的法律条文中均有体现。

模糊性起到的是平衡法律的相对滞后性和不断发展的现实之间的作用,保留法律语言的模糊性对于法律的普适性是有利的,甚至有利于法律的稳定性。

(二)法律语言模糊度和自由裁量权本人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法律语言模糊性必定会带来对法律执行的消极影响,也是一个争议的焦点所在。

而本人也在上文论述了这样的消极影响不能通过人为的手段去刻意的消除,也没有彻底消除的必要,因为彻底消除意味着需要将法律条文无限细节化,从而导致法律偏离其最初的目的――约束公众,而变成更加类似于个人的行为准则。

但是这样的消极影响的确可以适当地削弱。

显然,根据上文对消极影响的分析,削弱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消极影响应当从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程度控制和提高法官的个人素质入手。

从法律的践行来看,赋予法官不同程度的自由裁量权会导致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因此必须谨慎对待和使用。

本人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概念是量化语词的模糊度。

模糊度本身是个难以测量的概念,但是法官能够获得的自由裁量权又与法律条文的模糊度有关。

越是模糊的条文,法官在判决时所拥有的自由裁量权就越大。

但由于本人并不是法学专业,知识具有的局限性,仅在此提出个人的愚见:可以建立一个对用词模糊度测量的系统来解决自由裁量权的程度控制。

比如在审理某案件时,所引用的法律条例中含有在该案件语境中意义模糊的词,如上文提到的虐待、破坏等,应当成立一个第三方鉴定机构,由法律语言学家组成,对该词在该语境下的意义和法律条文中规定的一般意义进行偏离程度打分,然后按照一个固定的公式综合他们的评估结果计算出这个案件中的词的模糊度,这将是一个具体数值,也就实现了模糊度的量化。

若一个语句中有多个这样的词,则最终法律语句的模糊度应当是这些词各自模糊度的加权平均。

然后再根据计算典型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得到词语模糊度的上下界。

低于下界则说明在本案中基本可以根据法律条文的原意作出判决,不需要给予法官自由裁量权;高于上界则说明该语词在本案中属于极为模糊,应当咨询其他法官的意见。

而对于在这个范围内的模糊度,则根据具体数值给予法官对应的自由裁量权。

当然关于模糊度的量化可能有更加科学的方式,但是已经超出了本人的能力范围。

提高法官的素质对于消除法律条文模糊性的消极影响也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一个睿智的,正直的,有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的法官在和一位相对平庸的法官拥有同等程度的自由裁量权时必定能作出更好的,甚至可能直接影响未来法律制定的判决。

参考文献[1] 蒂莫西?A.O.恩迪科特.法律中的模糊性[M].程朝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姜廷惠.立法语言的模糊性研究-兼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语言表述的解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3] 布莱恩?比克斯.法律、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M].邱昭继,译.法律出版社,2007.[4] 崔景英.中英法律语言模糊性现象的对比研究[J].论文.[5] 董晓波.法律语言中模糊词语的辩证分析[J].论文.(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