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部解剖讲座PPT课件

合集下载

足踝解剖手术课件

足踝解剖手术课件
Capsu le flap
拇囊炎切除术 切除拇囊炎隆起
8
Hallux Valgus Continued…
钻两个孔 植入锚钉 用缝线拉紧,重排,关闭关节囊
9
踝关节外侧不稳定
a.k.a. Modified Brostrom ATF Repair
10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 Ligaments Affected
4
拇外翻
5
Bunion/Hallux Valgus
找到内收肌腱,并从近节指骨基底部 切除
Adducto r Hallicus
6
Hallux Valgus Continued…
在远端跖骨的附着点钻孔 植入锚钉 (GII, Fastin) 重新连接韧带
7
Hallux Valgus Continued…
14
跟腱修复
Split, Rupture & Haglund’s Deformity
Tendo Calcaneous (Achilles距ju腓re前d 韧带
跟腓韧 带
11
外侧踝关节不稳定 – 基本修复
12
踝关节外侧不稳定 – Secondary Repair
腓骨短 肌
距骨
用于慢性不稳定 用腓骨短肌腱的前½ 穿过外踝的孔(腓骨附着) 用锚钉固定在距骨的外侧
13
内侧踝关节不稳定
三角韧 带 Tibiotalar Tibionavicul ar Tibiocalcan eal
足踝解剖, 产品 & 手术
1
谁在做手术?
w 足踝外科专家 w 普通骨科医生
2
足部手术
w 拇外翻 w 踝关节外侧不稳 w 跟腱修复 w 足中部重建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PPT课件

踝足部解剖与功能PPT课件
骨向前移位。 (2)距腓后韧带:
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伸活动
。 (3)跟腓韧带:在踝关节中位限 制足内翻活动
距腓前韧带
距腓 后韧带
跟腓韧带
跟腓 韧带
2.跗骨间关节
(1)距跟关节:距骨下面的后关节面与跟骨的后关节面构成,
故又名距下关节,属微动关节。关节囊薄而松弛,有一些强韧的韧带连 结距跟两骨。
胫骨、腓骨
3、伸肌上、下支持带
伸肌上支持带:又称小腿横韧带, 呈宽带状位于踝关节上方,连于胫 腓骨下端之间。深面有两个空隙, 内侧者通过胫骨前肌腱、胫前血管 和腓深神经。外侧者通过拇长伸肌 腱、趾长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
伸肌下支持带:又称小腿十字韧 带,位于踝关节前方的足背区,外 侧附于跟骨外侧面,内侧端分叉附 于内踝及足内缘。
伸肌上支持带 伸肌下支持带
4、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外踝后下方的筋膜增厚形成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腓骨肌上支持带连于外踝后缘与跟骨外侧面上部 之间,可限制腓骨长、短肌腱于外踝后下方; 腓骨肌下支持带前端 续于伸肌下支持带, 后端止于跟骨外侧 面前部。 作用: 固定腓骨长、短肌腱 于跟骨外侧面。
5、足弓
2、跖 骨
跖骨相当于手的掌骨, 共5根。由内向外依次 称第一至第五跖骨。 每根跖骨分为后端的 跖骨底、中部的跖骨 体和前端的跖骨头三 部分。着力点均在骨 的头部。
3、趾 骨
趾骨一般拇趾和小趾 为两节,其它各趾均 为三节。临床常截取 第二趾代替手的拇指 再造。
籽骨 一般位于第一 和第五跖骨头着力点 的下方。
的重要组织。
2.腱鞘与滑膜囊 (1)腱鞘
踝部腱鞘分布于其前部、前内侧部、前外侧部后部 前部腱鞘有:胫前肌腱鞘、坶伸长肌腱鞘及趾伸长肌腱鞘。 前内侧腱鞘有:胫后肌腱鞘、屈坶长肌及屈趾长肌腱鞘。 外侧: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共有一鞘。 后方有:跟腱鞘。

(精品) 踝足功能解剖课件

(精品) 踝足功能解剖课件
跟骨
趾骨的特征: 底 体 头
二、关节
用于描述踝和足运动和位置的术语
运动
跖屈 背屈 内翻 外翻 外展 内收 Pronation/ supination
旋转轴 冠状轴 矢状轴 垂直轴 斜轴
运动平面 矢状面 冠状面 水平面
畸形或正常姿 势举例 马蹄足 仰趾足 内翻足 外翻足 外展 内收
1. 距小腿关节
talocrural joint
又称踝关节 ankle joint 由胫、腓骨下端 与距骨滑车构成。
腓骨 胫腓前 韧带 跟骨
距跟骨 间韧带
分岐韧带 跗横关节
骰骨
跖骨间 关节
胫骨
距小腿 关节 距骨
足舟骨
楔舟 关节
内侧 楔骨
跗跖 关节
跖骨
距骨
内踝
内侧(三
关节囊前、后壁薄
角)韧带
跟骨
而松弛,两侧有侧
副韧带加強,内侧
为内侧韧带(三角
韧带),外侧为外
侧韧带
腓骨
胫骨
距小腿关节属屈戌 关节,能作伸(背
距腓后 韧带
屈)、和屈(跖屈) 运动
外踝
胫腓前韧带 距腓前韧带
跟骨
跟腓韧带
距小腿关节常被认为是“榫眼”,因为它与木工使 用的木质的连接很相似
踝关节近端凹面主要是靠连接胫骨和腓骨之间的组 织来维持
2. 跗骨间关节
相比于距骨,跟骨有充足的血供和软组织附着。 跟骨骨折常愈合良好
载距突
载距突部皮质较厚, 与跟骨内侧壁构成 内侧承重柱。
载距突 载距突上有弹簧韧 带、跟距骨间韧带 附着。
足垂直内翻损伤时, 常致载距突劈裂骨 折。
3. 足舟骨 Navicular
它与距骨头相连形成距舟关节。舟状骨的远端包括 3个相对平滑的面,分别与内、中、外楔骨接合。

踝关节骨折PPT精选课件

踝关节骨折PPT精选课件
17
踝关节运动
1、活动范围:背伸10-20 ° ,跖屈25 °-35 ° 2、踝关节背伸时,踝关节可增宽1.5-2.0mm 3、距骨向外侧移位1mm,胫距关节的接触面积
减少约42%
18
旋后:足跖屈内翻位,外侧结构紧张,内侧松弛
19
旋前:足背伸外翻位,内侧结构紧张,外侧松弛
20
内收、外展
➢内收和外展是距骨在关节 内沿其自身纵轴上的旋转
★跖屈时距骨内旋,背屈时外旋。
2.内翻与外翻
16 即跟骨在通过距下关节的斜行纵轴上内旋与外旋
总之,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与距下关节和足 的运动是联合的。
当踝跖屈时足内翻、内旋,踝背伸时足外 翻、外旋。
踝跖屈时足内侧缘抬高,外侧缘降低,足 尖朝内称之为旋后。
踝背伸时足外侧缘抬高,内侧缘降低,足 尖朝外称之为旋前。
性骨折脱位 压痛,活动障碍 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 胫腓骨全长像
踝穴位摄片
24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25
Lauge-Hansen分型
足的位置 距骨移动方向
旋后/内翻 S.A . 旋后/外旋 S.L. 旋前/外展 P.A . 旋前/外旋 P.L.
内翻 内翻 外翻 外翻
内收 外旋 外展 外旋
➢内收时距骨上关节面转向 外,下关节面转向内,反 之为外展
21
内旋、外旋
➢内旋、外旋是指距骨相对 胫骨的活动,是距骨发生在 水平方向的活动
➢距骨头向内称内旋,反之 外旋
22
病因
间接暴力:多见,跖屈扭伤 直接暴力:外力,如敲击或撞击,直接作用
于局部可致骨折
23
临床表现
踝部肿胀,淤斑 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
68

足踝部解剖讲座PPTppt课件

足踝部解剖讲座PPTppt课件

-
44
腓骨短肌
+腓骨短肌起自腓骨长肌 起点稍下方的腓骨和肌 间隔。肌腱经外踝后下 方,跟骨和骰骨的外侧 面,最后止于第五跖骨 粗隆的背面。 +作用:外翻足,背伸踝 关节
-
45
外侧肌群功能
+在闭链的单腿站立, 行走,跑步和跳跃等运 动中提供足弓的主要支 持,调节足对地面的适 应性和控制着地脚与小 腿的位置。
+ 足底外侧神经:支 配足底外侧部肌、 关节、足底内侧半 及外侧一个半趾足 底的皮肤。
-
60
胫神经损伤
+ 胫神经拉伤后引起 小腿后肌群的瘫痪, 小腿前外侧肌群的 过度牵拉,肌力不 平衡,引起“钩形 足”畸形。同时伴 有小腿后侧及足底 皮肤感觉障碍。
-
61
腓总神经
+ 腓总神经来源于大 腿的坐骨神经,在 腘窝上角分出后, 沿股二头肌内侧下 降,绕腓骨颈穿腓 骨长肌达小腿前面, 多在股骨内上髁水 平以下6-7cm处分为 腓深神经和腓浅神 经。
+ 神经支配:腓深神经的一分支 支配(L4~S1)
+ 作用:伸第2到5趾,背伸足
-
49
踇长伸肌
+ 踇长伸肌位于胫前肌 和趾长伸肌之间,起 于腓骨内侧面下2/3 及其邻近的骨间膜, 向下止于踇趾末节趾 骨基底部背面。
+ 作用:伸踇趾,足背 伸,内翻。
-
50
前群肌功能
+ 在许多重要的开链运动中 前群肌运动足和足趾,如 在步行的摆动相时伸足趾 避免足趾接触地面,在驾 驶时足的安放,持续敲击 音乐节拍,穿鞋时足趾的 运动等。
足踝解剖浅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张洪涛 李骏坤
-
1

《足踝部解剖讲课》PPT课件

《足踝部解剖讲课》PPT课件

外侧骨筋膜鞘: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腓浅神经。
后骨筋膜鞘:
浅后骨筋膜鞘:腓肠肌、比目鱼肌 深后骨筋膜鞘:胫骨后肌、趾长屈肌、踇长屈肌、 胫后动脉、静脉、胫神经;腓动脉、静脉。 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
肌层:
小腿肌前群 :前骨筋 膜鞘内,共3块:
内 侧→ 外侧:胫骨前 肌、踇长伸肌 、趾长 伸肌及趾长伸肌远侧 分出的第3腓骨肌。
足关节
1.距小腿关节(距上关节):完成 踝背伸与跖屈。 2.距跟关节(距下关节):完成足 部的内翻与外翻。 5.跗横关节:由距舟与跟骰两个关 节构成,呈S形状。 6.跗跖关节:由三个楔骨与骰骨与 五个跖骨组成的关节,仅为平面 微动关节。 7.跖趾关节:跖骨与趾骨组成的关 节共有5个。 8. 趾间关节:趾骨组成的关节共 有9个。
踇长屈肌
• 踇长屈肌起自腓骨 和肌间隔的后面, 肌腱在内踝的后下 方穿踝管进入足底, 止于远节踇趾的基 底部。 • 神经支配:胫神经 (L5~S1)
胫骨后肌
• 胫后肌起自骨间膜后面和 其邻近胫腓骨骨面,在小 腿下半部走向内侧,2/3止 于舟骨粗隆,1/3止于除距 骨以外的其他跗骨及中间 三个跖骨的基底部,此肌 腱是最强的足内翻及内收 肌,可以维持足弓。 • 神经支配:胫神经 (L5~S1)
足踝

内踝(1)大而突出,内踝最后方为跟腱(2),抵达跟结 节(3)。跟腱与内踝之间的中点,可触知胫后动脉的搏动。 足内侧缘呈弓形,皮肤极薄,隔皮可见许多浅静脉。跟结节 下部及第一跖骨头下部覆有极厚的脂肪垫,为站立时的着力 点。内踝前方摸到的骨性部为距骨头、颈的内侧面。内踝下 方一指宽处可摸及跟骨载距突(4)。内踝前方2.5 cm处为舟骨 粗隆(5),胫骨前肌腱附着于舟骨粗隆前部。粗隆稍后方为距 舟关节,Chopart截肢术即在此处离断。舟骨粗隆前方可摸到 内侧楔骨(6)和第一跖骨底(7),再前方为拇展肌(8), 拇展肌前方为第一跖骨头(9),拇外翻时,跖骨头更为明显。 足背屈及内翻时,可摸到胫骨前肌腱。

足踝解剖手术PPT课件

足踝解剖手术PPT课件

2.9 x 17.8 mm
Suture:
#2 Ethibond & CP-2 Reverse Cut Needle
#2 Panacryl & CP-2 Reverse Cut Needle
Anchor Material: Titanium body with Nitinol Arcs
Pullout lbs.:
Facial: TMJ
24
GII Anchor
Anchor Body: 2.4 x 8.8mm
Arc Range:
7.8mm
Drill Hole Size:
2.4 x 14.2mm
Suture:
#2 Ethibond & CP-2 Reverse Cut Needle
#2 Panacryl & CP-2 Reverse Cut Needle
~ 42 lbs
Indications:
Foot: Achilles Tendon Repair
26
Panalok Anchor
Anchor Body:
4.1 x 6.0 mm
Drill Hole Size: 3.5 x 18 mm
Suture:
#2 Ethibond & CP-2 Reverse Cut
18
Retrocalcaneal Exostosis
Spur present at insertion of Achilles tendon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Haglund’s deformity
Patients age 20-40, usually involved in sports

医学踝足部解剖和功能专题课件

医学踝足部解剖和功能专题课件
腘动脉腓肠支
• 跖肌 plantaris • 起点:股骨外上髁 • 止点:跟腱 • 功能:跖屈踝关节 • 神经:胫神经 • 动脉:腘动脉腓肠支
小腿三头肌
• 由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合成 • 腓肠肌为双关节肌,以快肌
为主 • 比目鱼肌为但关节肌,以慢
肌为主 • 作用屈小腿和上提足跟,在
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 关节,防止身体向前倾倒。
伸肌上支持带 伸肌下支持带
4、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外踝后下方的筋膜增厚形成腓骨肌上、下支持带: 腓骨肌上支持带连于外踝后缘与跟骨外侧面上部之 间,可限制腓骨长、短肌腱于外踝后下方; 腓骨肌下支持带前端 续于伸肌下支持带, 后端止于跟骨外侧 面前部。 作用: 固定腓骨长、短肌腱 于跟骨外侧面。
6、深筋膜、腱鞘和滑膜囊
2、外侧群:腓骨短肌、腓骨长肌 3、后群: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拇长屈肌
小腿前侧肌肉
• 胫骨前肌
• 起点:胫骨外髁,胫骨外侧面 上1∕3
• 止点:第一跖骨内侧及跖面,

第一跖骨底
• 功能:踝关节背曲及内翻
• 神经:腓深神经
• 动脉:胫前动脉
• 踇长伸肌
• 起点:腓骨前面中部1∕3
• 内侧韧带:呈三角形, 称三角韧带。
• 该韧带的特点是强而有 力。
• 其作用主要是限制足过 度外翻。
• 外侧韧带:
(1)距腓前韧带 • 在踝关节跖屈位可限制足
内翻活动, • 在踝关节中立位时,对抗
距骨向前移位。 (2)距腓后韧带 可限制踝
关节过度背伸活动。 (3)跟腓韧带 在踝关节
90o位限制足内翻活动。 • 概括起来,外侧韧带的主
• 神经:胫神经
• 动脉:腘动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骨
距骨表面大部分为关节软骨 覆盖,没有肌肉附着。
距骨前宽后窄,所以踝关节 容易发生跖屈损伤
距骨在小腿与足之间起到力 的传递和分散作用。
距骨
至跗骨窦的动脉——自足背动脉及腓动脉 至跗管的动脉——自胫后动脉 三角动脉——自胫后动脉,供应距骨体 至关节囊及韧带的血管——来源众多 骨间吻合支——广泛交通
弹簧韧带
跟舟跖侧韧带:起于跟骨 载距突,止于舟骨
亦称为弹簧韧带或跳跃韧 带,结构宽而有力,支持 足弓的重要结构
其下面部分被胫后肌腱支 持加强,柔韧性平足患者 中胫后肌腱功能不全,此 韧带负担加重。
跖长韧带
跖长韧带:亦称足底长韧带 ,呈带状四边形,起于跟骨 结节内外侧突前方,深部纤 维止于骰骨,浅部纤维行于 深部纤维前方止于2,3,4跖 骨基底,深浅纤维间形成一 条沟,有腓骨长肌腱从此通 过 主要作用是协助维持足的纵 弓
趾长屈肌
趾长屈肌起自腘肌 止点下方的胫骨骨 面以及腘肌与胫后 肌之间的骨间膜上 ,末端分为4个腱 分别止于第2到第 5远节趾骨的基底 部。
神经支配:胫神经 (L5~S1)
踇长屈肌
踇长屈肌起自腓骨 和肌间隔的后面, 肌腱在内踝的后下 方穿踝管进入足底 ,止于远节踇趾的 基底部。 神经支配:胫神经 (L5~S1)
跟骨骨折
跟骨
Bǒhler角:正常为27 ~33°,跟骨骨折时此 角可减小、消失或为负 ,影响足弓后壁,从而 减少小腿三头肌的力量 Gissane角:国外统计 数据为1200~1450,跟 骨骨折时此角常增大, 临床用于但是 跟骨血供充足,软组织 附着较多,所以跟骨骨 折愈合较好。
距骨
骨折或脱位很容易损伤 距骨部分或全部的血供 ,导致缺血性坏死。
手术过程同样可能损伤 距骨血供,虽然较少出 现缺血性坏死,但可因 缺血而导致骨不连。
跟骨
站立时跟骨负担约50%体重,行走时可 至约4倍体重。 长期行走使跟骨增大、骨小梁排列改变 、钙质沉积、足跟皮肤增厚、皮下脂肪 致密且受纤维隔约束,使之适应负重、 行走、跑步等。结构远不够完美,因此 ,跟骨是最易骨折部位之一。
踝关节内侧副韧带
Q:若内踝撕脱骨折 ,三角韧带是否受 损?受损更多的是 深层还是浅层?
踝关节内侧副韧带
A:若内踝撕脱骨折,因为内踝 前丘更靠近远端,前丘撕脱下 来,三角韧带浅层止于此,后 丘没有移动,而距骨外移了, 所以三角韧带深层受损。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
分为距腓前韧带,距 腓后韧带,跟腓韧带 不如三角韧带坚强, 容易受损 内翻暴力导致外侧副 韧带损伤较常见,易 形成踝关节不稳
肌肉
跨过踝关节的肌除腓肠 肌和腘肌外都起于近端 的胫骨和腓骨。 由于没有肌附着距骨, 所以从小腿到足的肌同 时作用踝关节和距下关 节。 作用于踝或踝与足的肌 根据其位置可分为三群 :后群肌,外侧肌群, 前群肌
后群肌
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踇长屈肌 比目鱼肌 腓肠肌
腓肠肌
腓肠肌起自股骨内外上髁 与比目鱼肌表面的腱膜融 合,腱板的远侧变窄形成 跟腱,附着跟骨后部的跟 结节。 神经支配:胫神经( S1~S2)
足踝解剖浅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张洪涛 李骏坤
总论
平均一只脚一年要走100 万步 人体骨骼中有25%在足 部 每一次你提起脚跟迈步 ,你的大踇趾就承受身 体一半的重量 两只脚一模一样很少见 ,一般某一只脚会比较 大些
总论
骨骼 韧带 肌肉 神经 血管
胫骨远端 腓骨远端 跗骨:7块 跖骨:5块 趾骨:14块
下胫腓韧带
下胫腓前韧带:连接 胫骨前结节(TillauxChaput结节)和外 踝;
下胫腓后韧带:连接 胫骨后结节( Wolkmann结节)和 外踝,较强韧;
骨间韧带:在腓骨切 迹处将腓胫骨联合起 来,近端延续为骨间 膜。
足部韧带
跟舟跖侧韧带(弹簧韧带) 跖长韧带 Lisfranc韧带 跖骨头短韧带 ……
骨骼
踝部
内踝:踝部内侧面, 胫骨远端的突起
外踝: 踝部外侧面, 腓骨的最远端
外踝低于内踝,外翻 受限,容易内翻损伤
足部
足部分为: 1. 前足 2. 中足 3. 后足
前足
趾骨 大趾由2节趾骨构成 2-5趾由3节趾骨构成
中足
5块跖骨: 从大指开始以1到5命名
后足
7 块跗骨: ➢ 五小二大 楔骨 ➢ 与I-III跖骨形成关节 ➢ 内侧 ➢ 中间 ➢ 外侧 骰骨 ➢ 与IV-V跖骨形成关节 舟骨 ➢ 与距骨和楔骨形成关节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
外侧副韧带: (1)距腓前韧带:在踝关节跖屈
位可限制足内翻活动,在踝关节 中立位时,防止距骨向前移位。 (2)距腓后韧带:可限制踝关节 过度背伸活动。 (3)跟腓韧带:在踝关节中位限 制足内翻活动。
下胫腓韧带
下胫腓联合将胫腓骨远 端联合在一起组成富有 弹性的踝穴。 下胫腓关节通过4条韧 带相连: 1. 下胫腓前韧带 2. 下胫腓后韧带 3. 下胫腓横韧带 4. 骨间韧带
腓肠肌
腓肠肌起自股骨内外上髁 与比目鱼肌表面的腱膜融 合,腱板的远侧变窄形成 跟腱,附着跟骨后部的跟 结节。 神经支配:胫神经( S1~S2)
比目鱼肌
比目鱼肌起自胫骨 的比目鱼线和腓骨 后面的上1/3处,与 腓肠肌腱板联合形 成跟腱 神经支配:胫神经 (S1~S2)
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小腿三头肌 腓肠肌为双关节肌,快肌纤维为主 比目鱼肌为单关节肌,慢肌纤维为主 作用为跖屈踝关节(固定踝关节) 高效杠杆作用,人体少有的省力杠杆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heal (heel) bone!”
韧带
踝关节韧带
1.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 2. 外侧副韧带 3. 下胫腓韧带
踝关节内侧副韧带
分为深层和浅层 浅层起于内踝前丘,深层 起于内踝后丘和丘间沟 分4束:胫距前韧带,胫 舟韧带,胫跟韧带,胫距 后韧带 三角韧带作用:限制距骨 向外侧移位
Lisfranc韧带
Lisfanc韧带自内侧楔 骨至第2跖骨基底部, 对中足的稳定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 Lisfranc损伤时此韧带 常常受损。
Lisfranc Ligament
跖骨头短韧带
跖骨头短韧带 此韧带紧连五
个跖骨头,位于跖 侧。
支持诸跖骨所 形成的横弓,防止 跖骨头分离。
肌肉
踝部肌肉 足部肌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