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学中的自由主义
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以张君劢为例
收 稿 日期 :0 1— 3—2 21 0 9
作 者简 介 : 阳询 ( 9 9 ) 男 , 师 , 士 , 欧 17一 , 讲 博 主要 从 事 中 国近 现 代 哲 学 研 究 。
第 4期
欧 阳询 : 代 新 儒 家 的 文 化 保 守 主 义 与政 治 自由 主 义 现
・ 3 9・
在 中 国近 现 代 哲 学 史 上 , 化保 守 主 义 和 政 治 自 由 主 义 文
的 “ 方 重 镇 ” 中华 民 国 的 “ 法 之 父 ” — 张 君 劢 为 例 , 一 与 宪 — 透
本属于两个不 同层 面 的哲 学思 潮 : 前者 属于文 化观 范畴 , 后
者 属 于 政 治 哲 学 范 畴 。然 而 在 现 代 新 儒 家 那 里 , 两 个 不 同 这 层 面 的哲 学 思 潮 却 被 整 合 在 一 起 , 旨在 复 兴 中 华 民族 和 建 立 近代 民族 国家 。较 之 以胡 适 为 代 表 的 西 化 派 和 李 大 钊 为 代 表 的 马列 派 , 种 整 合 无 疑 构 成 了现 代 新 儒 家 学 术 思 想 的 基 这 本架构 , 同时 亦 是 其 学 术 特 色 所 在 。本 文 试 图 以现 代 新 儒 学
以张君劢 为例
欧 阳 询
( 化 学 院 人 文 教 育 系 , 南 怀 化 4 80 ) 怀 湖 10 8
摘 要 : 中 国近现 代 哲学 史上 , 在 文化保 守主义和 政 治 自由主义 本属 于 两个 不 同层 面 的哲 学 思 潮 : 者属 于文 化观 范畴 , 后者属 于政 治哲 学 范畴 。然 而, 以张君 劢 等人 为 代 表 的现 代 新儒 家 , 试 图 却 过心本 论 、 性善论 、 值理 性 与工具理 性 之关 系等 维度 , 构 一种 糅 合 文化 保 守 主义 与政 治 自由 价 建
心学与理学
心学与理学儒家思想主要集中于先秦时期,尤其是孔子和孟子。
后来,理学就发展起来了,而心学却消失了,不过这两个思想在今天仍然存在。
因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在哪里?不过,在古代,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点,比如: 1、都包含自由主义和经世致用,都崇尚清静无为,强调学以致用,关注社会实际问题等。
2、都提倡仁爱,反对侵略战争; 3、都主张通过读书明理,提高个人素质,最终服务于社会,改造社会。
4、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文化等方面引领了整个时代。
5、理学(理论),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一种学术思想,是儒家各派的统称。
宋代重要学术流派之一。
亦称道学,道学为其主流。
“理”即道,故又称“道学”。
它提出了“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等封建道德观念,并认为是绝对正确的。
汉以后,成为官学,长期居于正统地位。
如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至清末,被作为“汉学”而遭受批判。
“心”是指人的内心,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表现。
理学把“心”解释为“理”,在心外求理,故也称“心学”。
心学的创始人是王守仁,他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等,否定心的作用,但又承认客观事物与心相互作用,使心在某种意义上参与事物的本体认识。
理学在汉唐之际曾发展成一个思潮,其中重要的哲学家是董仲舒、杨雄、王充、桓谭、何晏、王弼、王衍、阮籍、嵇康、向秀、郭象、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
在宋代又进一步得到发展,形成理学的两大分支,即北宋五子和南宋陆九渊等人的心学,也叫道学,是与佛教的禅学相对立的。
心学(修养)心学,指宋代的程氏兄弟和陆氏兄弟所创立的一种学说,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一些片段性的文字,现在只能从他们零星的言论中去推测他们的基本思想,然而他们的思想和同时代的某些思想家有密切的联系。
他们思想的特色,在于有很浓厚的唯心主义的味道。
他们既讲“理”,又讲“气”,还讲“心”。
他们认为人的思想行为与其本心有关,或者说与本心有密切的关系。
内圣归内圣,外王归外王——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初论
内圣归内圣,外王归外王——自由主义与儒家传统初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中国宪政问题与内圣外王问题风云际会的二十世纪已然成为历史。
沉思百年中国行宪史的屈辱与光荣、苦难与奋争,当有益于未来的再造与复兴、昌盛与辉煌。
百年中国的行宪历程自清廷的钦定宪法大纲始。
清人不堪担当旧邦维新的重任,示国人以行宪之骗局。
辛亥志士在戊戌六君子的血泊中痛定思痛,而启倾覆帝制之政局。
孙中山先生创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军政、训政、宪政三时期之学说,并以临时约法初建中华新政制之格局。
然而君主虽除,皇权与臣民心理未去,袁氏、张勋复辟、曹锟贿选宪法等毕现行宪之艰难。
内忧频仍之际,又加日人入侵的外患。
经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之后,中华民族仍无化干戈为玉帛、和平民主建国的智慧,而兄弟阋墙,遂使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不具全民共识之基础。
中国共产党建国之后,33年中四易宪法。
自八二宪法以来则三次修宪,以适应风雷激荡之变局。
观察与反思百年宪政史,乃可有以下的基本经验:古今中西的文化问题关系到宪政问题的解决。
中西文化问题方案主要有中体西用论,如张之洞以及梁漱溟熊十力等新儒家;全盘西化论,如胡适等;以及综合创新论,如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及张岱年等。
中华文化之中,政治问题与文化问题本不分为两片,而天人关系、群己关系、身心关系综括为内圣外王关系。
内圣外王关系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政治与宗教关系、国家与社会关系等关系的综会。
内圣外王问题可统领以下的政治宗教关系、国家社会关系、上中下社会结构问题,乃至革命改良关系问题。
这一问题乃是中国新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至今仍未最后解决。
政治与宗教的关系为宪政问题的一大关键。
宪政问题之中有两重关系:第一重关系是国家与社会之关系。
这之中存在着权利与权力之对立、互动和平衡。
第二重关系是政治与宗教之关系。
百年中国有三大主流意识形态: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皆是如牟宗三先生所言的思想、信仰与实践的统一,但中国的新道统、学统、政统尚未建立。
论儒家文化中的人权思想
论儒家文化中的人权思想二千五百年前由孔子开创,并经历代后继者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等等儒学家地不断地解释,补充和发扬而形成的儒家学说,开始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
后来经过百家争鸣,特别是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后,儒学实际上上升到国家哲学的地位,成为国家实行制度,政府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成为人民一切思想和行动都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
它是以民本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的.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权观念,其主要表现是倡言良心自由和人格尊严、法律平等和公正处罚、思想言论自由、爱国和大同世界。
这些人权理念对现代人权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发生了深刻影响。
“人权”一词,作为“人”的权利一般形式的概念,最早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明确提出来的。
但人权思想的基因或萌芽,无论中外,都早已有之。
探究当今世界上存在的不同文化传统,都普遍含有尊重“人”、“爱人”的积极因素。
因此,汲取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人权的内涵,对推动现代人权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儒家文化中的人权思想儒家学说是关于伦理道德的学问。
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世界观是人文主义的。
儒家很少直接谈论人权,但是儒家通过谈论人伦和道德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
表达出了许多人权思想,儒家宣扬人性、仁爱、至诚、民本、仁政、中庸、和为贵、以及天人合一等思想。
在这些思想中,包含着积极的人权思想。
同时,儒家认为人是有人格尊严的,也有他们自己本身的信仰和志向。
孔子还抱有崇高的政治理想,渴望建立一个人人互敬互爱,人人个得其所的和谐的社会。
儒家文化是以人本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的。
也是其人权理念和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它的集中表现就是重视人、尊重人、爱护人、以“仁爱”待人。
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讲“仁”。
“仁”则是人性的具体体现。
“仁”的中心意义是“爱人”,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最高标准。
孔子说过:“仁者,人也”。
“仁”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强调了仁性的重要性。
中国的儒家文化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中国的儒家文化是如何影响世界的?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儒家文化以“仁爱”、“礼仪”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软实力。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的儒家文化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1. 儒家思想对世界哲学的影响自从孔子提出“仁爱”、“忠诚”、“孝顺”等核心概念以来,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在近人的哲学界,儒家思想也有了广泛的影响,被认为是东方哲学中最为丰富、深邃的一种。
当代哲学界对儒家思想的关注,不仅在于其深刻的道德理念,更在于其所带来的社会政治秩序的建构。
儒家思想“以礼治国”,注重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整合,强调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关系,而不是单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
2. 儒家文化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儒家文化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大学》等传统经典作品,以及《红楼梦》、《西游记》等中国古典文学巨著,都是展现了儒家文化的美学价值和深邃意蕴。
而儒家文化所强调的“仁爱”、“孝顺”、“道德”等价值观,也成为了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如莎士比亚笔下的主人公,常常是为了此类价值而不懈地努力奋斗、生命不息。
3. 儒家文化对世界教育的影响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安民、治国、平天下”,因此,它在教育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君子教育、家庭教育、礼教教育等,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教育体系中。
同时,在21世纪发展的世界教育中,儒家文化也正在扮演重要的角色。
现代国际教育科研中,儒家经典已经成为了教材和内容的重要选择。
4. 儒家文化对世界和谐的影响儒家文化也被认为是世界和谐的重要推手。
从孔子提出“和为贵”到现代儒家经典中的“天下为公”,儒家思想一直强调统合不同的思想体系,创造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与繁荣。
总的来说,儒家文化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价值成为世界上令人敬仰的文化,对世界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和贡献。
中国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
中国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是西方哲学中的一种思潮,强调个体自由、人权和自由市场经济。
然而,在中国的哲学传统中,也存在着一些与自由主义相关的思想。
本文将介绍中国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并分析其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异同点。
一、自由主义在中国哲学中的渊源中国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思想家孟子。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主张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的,并强调政府应该保护个体的自由权利。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自己的理想,并通过道德行为来实现自己的自由和尊严。
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知识分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接触到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并受其影响。
他们主张个人自由、平等和民主,并反对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的统治。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自由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
二、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特点中国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想与西方自由主义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中国自由主义强调“人文主义”,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西方自由主义则更加强调个体的自由权利和经济自由。
其次,中国自由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与责任的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人的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个体的自由。
因此,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推崇个体自由的同时,也强调了个体的责任与义务。
此外,中国自由主义对于政府的作用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西方自由主义中,政府的作用被视为限制和压迫个体自由的主要因素。
而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家认为,政府应该保障个体的自由权利,并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现实应用中国自由主义思想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改革开放,个体的自由意识和自由选择的需求逐渐增强。
自由主义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和指导,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中国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自由主义与儒教社会
自由主义与儒教社会"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转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
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及相互间的抗拒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而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往往又与“全盘西化论”纠缠在一起。
在中国乃至东亚,说到文化传统,不免要联系到儒教;说到西化不免要联系到近代英美的自由主义。
但是,迄今为止,人们在谈论儒教的转化,鼓吹或批判“西化”时,并未拿儒教和自由主义这一对极富代表性的东西方文化传统来进行当面对质,对两者进行比较、辨别。
在通过对儒教与自由主义的相互关系作初步的研究考察之后,笔者发现:儒教与自由主义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互动关系,并在实践层次上呈现出相互结合的趋向。
故本文拟把儒教与自由主义之间互动的脉络从中国及其他东亚儒教社会中剥离出来加以初步的审视、剖析,以求得对两者间互动的基本把握。
一、遭遇自由主义自清末以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相继失利的切肤之痛使当时的士大夫感到唯有向西方学习、变法改制以强国,才能免予被列强宰割的命运。
而他们学习的对象也正是宰割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
于是,英美提供了一个模式,德日提供了另一个模式,而苏俄则提供了最新近的模式。
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威胁者。
这个头号强国的富强之道自然也就最吸引中国知识分子的注意力。
英国又是世界上第一个因奉行自由主义而变得富强的国家,致力于中国富强的学子们最初便把目光集中到英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们身上。
英国是循着自由主义由富而强的国家,中国人则要借自由主义来先强后富,因为当时强国是抵御外敌的第一要求。
这样,自由主义一到中国就被用于服务于另外一个目的,不是用来富民,而是用来强国。
这样,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就取决于自由主义在实现强国之梦上的有效性。
富强之辩近代中国第一位自由主义者严复,通过其在第一个自由主义国家 -- 英国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发现英国强大的根本原因,绝不止船坚炮利,而在于经济、政治的制度设施及相关的思想价值观。
东亚儒家社群主义与西方自由主义——以中韩儒家社群主义为例
东 亚儒 家社 群 主义 与西 方 自由主义
以中韩儒 家社 群 主义 为例
胡伟希
[ 华 大 学 ,北 京 清 10 8 0 0 4]
关键词 :东亚儒 家 想 是以 “ 社群主 义” 为价值取 向的,它在历史上呈 现为中国儒 家
《 诗》 《 》 《 》 《 》 《 书 礼 易 春秋 》 以
及 《 语 》 《 子 》 但 在 历 史 的 发 展 过 程 论 孟 。
中 ,东 亚 各 国 由 于 其 具 体 的 社 会 环 境 以 及 问 题 意 识 的 不 同 ,其 儒 家 社 群 主 义 思 想 便
出现 了 不 同 的 类 型 。 以 中 韩 两 国 为 例 ,其
与 政 治 思 想 , 可 以 用 “社 群 主 义 ” 一 语 来 概括 。它 们 的 形 成 有 着 共 同 的 思 想 母 体 , 即 从 中 国 先 秦 时 代 流 传 下 来 的 儒 家 经 典
— —
学》 和 《 中庸 》,它 们 只 是 被 视 为 《 记 》 礼
中 的 单 篇 文 献 而 被 引 用 。 真 正 将 “四 书 ” 从 儒 家 其 他 经 典 中 分 离 出 来 , 并 且 把 它 们 尊 之为群经 之 首 的 ,是宋 代 的理 学 家 朱 熹 。 朱 熹 一 生 著 述 极 多 ,但 他 本 人 最 看 重 的 著
中 ,在 中 国 本 土 文 化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是 以 “四 书 学 ” 作 为 思 想 系 统 的 社 群 主 义 ;而 韩 国 的儒 家 社 群 主义 思 想 ,则 是 以 “ 学 ” 礼
为 中心而 展开 的 。
作 ,却是 《 四书章句 》 ;他一 生 花 费 了许 多
安乐哲:让儒家哲学说自己的话
文/郭晓娟安乐哲:让儒家哲学说自己的话在当今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强大的背景下,儒家文化的影响正逐步从国内向国外拓展,对当代全球文明的影响和贡献在不断地扩大和深化。
随着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发生空前的格局性变化,新世界文化秩序随之而来。
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在新世界文化秩序的形成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儒家为代表的东方智慧,能否给予与世界相融的共生力量?本刊记者专访了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会长安乐哲,从国际视角对儒家文化作出阐释。
他的每一个回答都饱含着真知灼见,对儒学发展和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与指导作用。
安乐哲多年来潜心中西比较哲学研究,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国文化,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
图/受访者提供Roger T. Ames has concentrated on the study of Chinese-Western comparative philosophy for years, tirelessly explored Chinese culture, and made it his mission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中庸》《庄子》都被搁置在“东方宗教”的标题下。
鉴于其哲学内容,为了公正地体现这些经典的深刻性,译者需要接受大量的哲学训练。
我一直致力于将中国经典中的哲学意味翻译解释出来,让儒家哲学传统说它自己的话。
走向世界: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在您看来,与西方哲学比较,儒学智慧有何不同?安乐哲:也许西方哲学和儒家哲学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可以表现为古希腊本体论思维方式与《易经》中明确阐述的生生论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古希腊哲学建立在人类经验永恒不变的假设之上。
从历史上看,这种假设变成了相信有一个完美且不变的上帝。
生生论思考从生命本身的价值出发。
一、儒家思想中的自由观念
二、道家思想中的自由观念
3、《老子》“纯是民主主义。读法儒孟德斯鸠
《法意》一书,有以征吾言之不妄也。”“老 子言作用,辄称侯王,故知《道德经》是言治 之书。……夫甘食美服,安居乐俗,邻国相望 鸡犬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如是之世,正孟 德斯鸠《法意》篇中所指为民主之真相也。世 有善读二书者,必将以我为知言矣。呜呼!老 子者,民主之治之所用也。”
义相通思想的,“则只有道家的老庄了”, “原道家思想,是以‘法自然’、‘尚无为’ 为主旨,以‘归真返朴’为趋向,其基本精神 即含有‘自由’的本质在内。”“当时的道家, 都是绝对的个人自由主义者。”
二、道家思想中的自由观念
2、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就已经指出了西方的进化 论与中国的道家老子的学说具有相通之处:“斯宾塞 之言治也,大旨存于任天,而人事为之辅,犹黄老之 明自然,而不忘在宥。”他认为《老子》是一本“言 治”书,其自然无为的政治学说就是西方的民主政治 思想,严复对《老子》“往而不害,安、平、太”一句 评语说:“安,自繇。平,平等也。太,合群 也。”“太(合群)”就是指民主或民主政治,道家 所设想的国家治理状况就是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 “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故能长而不宰, 无为而无不为;君主之国,未有能用黄、老者也。汉 之黄、老,貌袭而取之耳。君主之利器,其惟儒术乎! 而申、韩有救败之用。”
一、儒家思想中的自由观念
2、在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中,毕竟
还是有自由观念的成分的。“儒家之自由,主 要体现为人的道德本性实现的自由,或者说, 是人之成圣成贤、为善行善之自由,这种自由 根源于自我,由仁心、本心扩充发展而完成, 不为外物所拘。”
一、儒家思想中的自由观念
3、中国儒家思想中与西方自由思想最接近的
儒家人自由度论文
儒家与人的自由度摘要:中华民族走到今天,已历千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生生不息,刚健自强,不想逮于近代,遭遇千年变局,世界迅速走进现代化的轨道,而中国却依然沉睡不起,儒家更是日益衰落,儒家的士人苦苦探寻,却一步比一步艰辛,其中重要的原因,既是没有抓住现代化的本质和目标——人的自由度。
儒家人士面对这一困局做出了回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还要挖掘儒家自身所具有的资源和材料,重新加以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面对当今的时代变局,才能继续挺立道德之源,开拓出儒家新的境界,创新熔铸出新的文化,以慰民生,以促华夏。
关键词:儒家;自由度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73-01人的自由度是古今中外历代大哲都面对的一个命题,因为“天地之间人为贵”,当人参于天地之化育的时候,人的主体性在其实践中得以体现,这种主体性是一种“自在”之物,它自在地拥有自我的独特价值,人人不同,但都是一个整体,人人相异,但都是自然之子,且独具灵性,这灵性就是人的自作主宰,自为理由,而不是依附于天命而毫无作为,这一切的如果有一个定义的话,就是自由。
自由要求人的解放,从对自然的恐惧中,对权力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对资本的依附上,对外在体系的依附上解脱出来。
黑格尔曾言:“人本性上是自由的”,如果没有自由,那么就没有道德,有的话也必是虚伪的,没有自由意志,人们就没得选择,没有这种高尚或鄙下的选择,是没有道德可言的,康德的理论前提即在此,儒家以德立本,处处体现的也是此意。
儒家道德的起点开始于性善论,这是一种对人性的肯定,儒家从一开始对个体在道德上的提升就抱有深刻的信念,孔子讲“为仁由己”,孟子讲:“涂之人皆可为尧舜”就是这一含义,但这善只是善端,不是至善本身且易失,人通过自我的提升,追寻“仁”的境界,反身而诚,反本明性,最后达于至善。
这种把人的道德性提升于人的内在性,超越性的过程,既是求仁的过程,也是个人自由扩大的过程,人与仁达到了统一,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种求仁的过程,儒家完全要求寄托于修身者自己,尽管儒家的个体是一种关系中的个体,即个体的外在自由由自身所处的关系中给出,但内在的自由和道德提升则完全在于自己,按照我们对于儒家时间性的叙述,则看得更为清楚,时间的自然属性使个人的存在短短百年,个人的关系也会随之慢慢消散,那么儒家的永恒追求的,必有其永恒的一面,方能接续这短暂的个体的自然属性,那便是个体在自我实现过程中的内在的道德性、超越性,这种道德性、超越性既是内在的,又是无对待的,内在的即不随外在事功而随波逐流,无对待的就是仁的实现全在于自身,“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儒释道对自由的理解
儒释道对自由的理解自由是一个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观念,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大思想流派,即儒释道,对自由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
儒家强调的是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儒家对自由的理解主要体现在社会层面。
儒家认为,个人的自由必须在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框架下实现,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仁”来实现个人的自由。
在儒家思想中,个人不应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应该追求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因此,儒家对个人自由的理解更多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的自由,而不是无拘无束的个人行为。
释家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内心自由和解脱。
佛家认为,人们之所以感受到痛苦和束缚,是因为被欲望所困扰。
佛家主张通过修行和悟道,从欲望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实现内心的自由。
佛教强调的是对自己内心的控制和超越,通过修行来达到解脱的境界,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佛家认为,个人的自由并不是外部的物质条件所能带来的,而是通过内心的觉悟和解脱来实现的。
道家则主张自然之道和无为而治。
道家认为,个人应该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并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来实现个人的自由。
道家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状态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人为的干预和控制。
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度干预自然和社会的运行,而是顺应自然的规律,以达到自由的境界。
道家认为,个人应该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并通过修炼自己的心性,达到自然自由的境界。
儒释道三家对自由的理解有着各自独特的侧重点。
儒家注重社会秩序和个人责任,认为个人自由应该在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框架下实现;释家强调个体的内心自由和解脱,通过修行和悟道来实现内心的自由;道家主张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来实现自由。
虽然儒释道三家在对自由的理解上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个人应该追求与他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真正的自由。
这种自由不仅是个人的追求,更是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
孔子思想中的自由与专制(深度醒脑)
孔子思想中的自由与专制(深度醒脑)本文看点:1、苏格拉底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分别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路径。
2、东方文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西方文化注重智识的发展。
3、文化即秩序。
人际关系格局,是一切制度的起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力数一数二的思想文化人物,也是自上个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争议的人物。
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就是中国的国粹。
国学是国粹之学。
而国学的核心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孔子。
孔子是中国文化的注册商标,孔子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资产。
持相反观点的人士则认为,孔子是中国两千年多年专制的精神教父,要对中国的内衰外辱负责。
不论持哪一种观点,双方都有大量的证据。
尊孔与反孔成了近现代中国最经久不衰的辩题。
我曾在“开放的传统”一文中提出,传统是开放的、演化的。
对传统的继承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我想循着这一思路,对孔子思想的构成,及其与自由、专制的关系加以梳理、分析和选择。
作为一位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领域的研究者,我最关心的还是孔子的思想与自由与专制的关系。
具体地说,我试图分辨出,孔子思想中哪些是自由的成分,哪些是专制的成分。
为此,我想以人类秩序的两种人际关系格局作为我的分析工具。
一类我把它叫做伙伴关系格局,一类我称之为做君臣关系格局。
在伙伴关系的格局之下,每个人是自由的、平等的,不存在统治—服从关系,一个人无权强制另一个人,公共权力由社会成员的自愿同意产生。
这种关系在性质上是自由的。
历史上主张伙伴关系的思想都是人类自由主义思想的遗产。
在君臣关系的格局之下,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统治与被统治、服从与被服从的权力关系;强制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手段。
历史上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君臣关系的思想在性质上是维护专制的,是专制主义的思想遗产。
孔子在宇宙秩序中的地位孔子思想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张力与孔子的多重身份是分不开的。
我认为,孔子的主要身份有三种。
它们分别是:先知、君子、帝师。
为什么说孔子是先知?因为孔子先于他人知道人与人之间共同生活的根本道德准则并告知于众。
中国哲学史近代哲学
标题:中国哲学史近代哲学探析一、引言中国哲学史近代哲学阶段,是随着西方哲学思想的引入和本土传统哲学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在这个阶段,西方哲学的影响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变革共同塑造了新的哲学观念和思考方式。
二、主要思想1.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哲学史近代哲学阶段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现代新儒家哲学:现代新儒家哲学强调“心性”的内在本质和个体精神对于社会道德的推动作用,是对传统儒家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3. 自由主义哲学:自由主义哲学在中国哲学史近代哲学阶段中也逐渐兴起,它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的至高无上性,主张民主、平等和自由。
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代表人物之一是陈独秀,他提出了“科学与民主”的口号,倡导科学、实证的思维方式,强调人权、民主和自由的价值。
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胡适,他倡导实用主义哲学,认为哲学应该关注现实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
此外,还有冯友兰、金岳霖等新儒家代表人物,他们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家的思想,提出了新的哲学观念。
四、影响与变革中国哲学史近代哲学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传统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它推动了传统哲学的变革和创新,使中国哲学逐渐走向现代化;另一方面,它也为中国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五、结语中国哲学史近代哲学阶段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既是对传统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西方哲学的吸收和借鉴。
这一阶段的哲学观念和思考方式,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未来,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哲学将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的面貌。
儒家传统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前景——从“中庸”的视角出发
一思想界的“自由”动向当20世纪的人们已经习惯将中庸之道说成是如同猫的温和、以折中冒充“公允”之后,随之而来的宽容即是“温情主义”。
更为可怕的是,温情乃是怯弱和自私的代名词。
[1]尤其是1949年以后,随着五四精神的论定以及鲁迅方向的确认,仿佛五四精神就是不妥协、完全、彻底的代名词;五四的偏激与固执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方向。
五四曾经出现过的与改良有点近亲的温和、中庸、折中思想被挖了祖坟,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庸之道更是被被揭批得体无完肤。
当世纪的丧钟和新世纪的晨钟同时敲响的时候,我们不由得开始了对中庸的忏悔。
这样的忏悔和反思首先来自于海外思想界:如果我们的民族要创新,要追求现代性,就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2]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再重复“不破不立”的故事,一定要在注重“传统的延续性”。
[3]环顾当今思想界,无论是自由主义者还是“新左派“,抑或不自由、不新也不左的学者,在对传统与现代自由的衔接上已经达成大致的“通约”:通向现代自由之路决不是在“过河拆桥”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但究竟怎样在“老桥”与“新桥”之间找到接口却是当今学者需要以坐冷板凳的勇气去正视的。
通读西方自由主义当时哈耶克、萨托利等大师的经典,也都在不同的视角下同时强调自由主义必需与传统衔接的必要性。
在大师们看来,自由主义无法移花接木、从头再来。
与此同时,笔者也看到,无论是海外还是海内的思想界,他们都陷入了一个新的紧张中——对必须打破传统而又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上严重地吊着各自的“诡”。
于是,我想,放下抽象的“该怎样的”论述,从具体的文化资源入手来个传统和现代的“究竟怎样”对接也许是一个不无意义的尝试。
二儒家思想与自由主义对接的可能性关于自由主义的渊源,我们可以长篇大论;关于自由主义的定义,可以说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
这里我们关注的东西都已经不是这些方面,我们首先要认同自由主义的内核,并以此作为我们谈话的基线和平台。
笔者认为,无论怎样扯皮,对自由主义的开放性这一点,也是关键的一点或许是无人怀疑的。
在规矩中自在——由“从心所欲,不逾距”看儒家自由观念学术论文
在规矩中自在——由“从心所欲,不逾距”看儒家自由观念在规矩中自在由从心所欲,不逾距看儒家自由观念【哲学【论文网络来源】/B5【期刊期数】2009年02期【论文期刊来源】《现代哲学》(广州)2008年6期第97~101页【英文标题】On Confucian View of Freedom fromquot;Do Whatever Who Wishes toDo without Going beyond the Rulequot;【作者简介】朱承,上海大学哲学系。
(上海 200444)【内容提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进入化境的重要文献依据,后人往往依此句来讨论儒家的自由观念。
在后儒的理解和诠释中,从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将社会礼法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并以此涤除不合礼法的欲望,使自己的欲念全在礼法当中,从而感觉不到礼法与内心要求的冲突。
这种自由是不去挑战世俗礼法的心灵自在,它蕴含着牺牲自己内心来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之危险。
当然,它也意味着,在现实历史情境追求无所顾忌的个人自由。
quot;Do whatever one wishes to do without going beyond the rulequot; is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literature about the perfection of Confucius' life. The posterity often refers to this sentence to discuss Confucius' free idea. According to the posterity's understanding and annotation, this sentence requests people to internalize the social etiquette in their own faiths and therefore to eliminate the desire which is not in conformity with rules. Thus one cannot feel the conflict between etiquettes and innermost feelings. This kind ofquot;freedomquot; is the carefree state of mind in peace with the social rule. It harbors the risk of meeting the unreasonable rule by sacrificing the innermost feelings of oneself. Of course, it also means that the individual cannot pursue individual freedom detached from particular historical situations.【关键词】从心所欲/规矩/自在do whatever one wishes to do/rule/carefree中图分类号:B2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60(2008)06-0097-05对于生活在思想中是否包含有自由的观念、或者说是否有生长出自由观念的可能以及儒家思想所能承载的自由的限度在哪里等问题,是一个时常萦绕于心且不时令人尴尬的问题。
牟宗三与殷海光——兼论当代新儒家与自由主义(上)
译 出一 部 4 0万字 的译 著 《 辑 基 本 》 逻 ,后 由正 中 书 局 出 版 。
毕竟始终 同是 一个阵营 中的人 。大 约在 “ ・ 九 一八 事变 ”之
后 , 中 国 的 自 由 主 义 逐 步 形 成 了一 个 以 并于 3 0年代 就创立 了一个 代表性 的刊物 《 独立 评论》 。 14 9 9年 以后 , 国 自由主义 的中心 转移到 台湾 。 中 先是 在 14 99 年的 1 1月,雷震 、傅孟真 等人 奉 尚任 驻美 大使 的胡适 为发
作者简介:王兴国r92) l6 .,男,云南曲靖人 ,哲学博士,教授 ,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与哲学系工作 ,研究方向中国儒 家哲学。
吹 自 由主 义 思 想 。 因 为 这 层 关 系 , 殷 海 光 后 来 得 以 任 教 于 台 湾 大 学 哲 学 系 , 并 且 成 为 台 大 对 青 年 学 生 最 有 影 响 力 的 先 生 之 一 , 在 中 国 自由 主 义 思 想 的 精 神 传 承 上 , 胡 适 与 殷 海 光 被 人 分 别 称 为 “ 四 之 父 ” 与 “ 四 之 子 ”[ ,殷 海 五 五 2 1
的主笔。徐复观 曾经极力 向蒋介石举荐殷海 光,并促成殷有 机会面谒蒋公。但是 ,二人彼此之 间似 乎都没有给对方 留下 深刻的印象 ,终无下文 。殷海光深受西方文化 的熏陶和 影响, 他在致 韦政通 的信 中说 : 我在 生活情 调方面 ,尚不脱东方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摘要:儒家哲学是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经由孟子、荀子等历代儒家大师不断完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庞大哲学体系。
虽然现在儒家哲学落败了,但它尤其是它的自由主义对现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是以孟子的自由主义为个案研究的,讲述了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到成人之道的过程,及其影响。
关键词:儒家哲学;自由主义;孟子;养浩然之气;成人之道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216-03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更广泛的,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
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著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
自由主义反对许多早期的主流政治架构,例如君权神授、世袭制和国教制度。
自由主义的基本人权主张为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财产的权利。
而从自由主义思想的起源来看,中国可以说是自由主义思想的起源国,这是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的表现之一。
尤其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各家思想层出不穷,给思想带来了活力,本文主要分析的是儒家哲学中的自由主义。
儒家哲学是以孔子学说为基础,经由孟子、荀子等历代儒家大师不断完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庞大哲学体系。
而儒家作为具有道德关怀的一种学说,其最终的目的是要为人们寻求安全立命之本,从而达到精神身心的自由。
基本上,儒家的自由更多地表现在形上学或道德哲学的意志自由上面,而这种自由又与性善论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以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成人之道的过程为典型,来具体描述儒家哲学的自由主义。
虽然孟子的自由主义仅表现为实现精神的自由,没有实现物质与精神完美合一之自由,更谈不上政治上无枷锁之自由,存有一定的缺陷。
但它对人心的安抚,心灵的关照,精神道德境界提升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对我国当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仍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性。
鉴于此,本文拟孟子为个案对儒家哲学中的自由主义进行研究。
一、自由在前——孟子自由思想的提出作为孟学派的集大成者,孟子代表了保守的地主阶级,主张用改良的方法去统治国家,这也决定了孟子的思想有其阶级的局限性,因为任何思想的提出都会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
孟子生活在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而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奴隶制社会逐渐消亡、封建社会逐步兴起和形成的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
周王室的式微与各诸侯国的兴起,使得西周社会的相对安定的局面被东周以来的战争所打破。
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难。
孟子曾用“春秋无义战”来评价这一时期的兼并战争,以此来表达自身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因而孟子提出了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即建立一个在国家统一、太平基础之上,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类似于“大同”社会的“王道”社会,希望出现像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时代的圣君贤臣。
但事实却与此相反,推动“王道”社会的形成成了幻影,面对与自己的理想反差如此之大的现实状况,孟子感到了极大的失望。
因为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孟子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
但使他苦闷的是,他不能以实践圣人之道的方式来继承,最后选择了做辅助王者的“王者师”,君王成了他实现政治理想的对象。
即孟子想用他的“王道”社会的政治理想来教育统治者如何治国理政,做统治者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以便为他的政治理想——实现“王道”社会服务。
但孟子的想法没有实现,没有达到他理想的社会,使得他十分的沮丧,也使得他的思想局限在统治阶级的意志之下,只能实现一部分的自由。
但孟子的思想极其丰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很高的指导性。
在治理国家上,他提出了“仁政”学说,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服人;在伦理道德上,他提出了“性善”说,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在构建理想人格上,他提出了“养浩然之气”,主张“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以达到精神身心的自由。
而孟子的“养浩然之气”集中体现在《孟子·公孙丑上》的“知言”、“养气”章中。
这是孟子自认为自己的两个特长,“知言”是指他善于对于他认为是错误的言论进行分析判断,指出他们所犯的错误以及是如何导致错误的,等等,它是属于认识论、逻辑学方面的问题;而“养气”即“养浩然之气”则属于伦理学、培养理想人格方面的问题。
“气”字在先秦本来就有不同的含义:一是指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如《管子》所说的“精气”;二是指一种精神力量或心理状态,如勇气等。
而孟子的“养浩然之气”的“气”是属于后一种[1]。
它的提出开创了孟子关于理想人格的构建,使其更加关注人的内在精神境界的提升,最终达到精神的自由,孟子则堪称人学大师。
二、从奴役走向自由——孟子自由思想的实现孟子自由思想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它是人们经受住了重重磨难和经历,配义与道,以及持续不断的毅力锻炼,做到“不动心”,才达到的精神身心自由的,却依旧没有改变人民被压迫和被剥削的命运,人们依旧被奴化着。
关于“浩然之气”,公孙丑曾问孟子:“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
’以其外之也[2]。
”这就告诉我们,孟子的“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直养而无害,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一方面要靠理性把握道(理)与义才能达到(“配义与道”);另一方面,还要靠“养”,即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
首先,我们来看怎样才能“理性的把握道和义才能达到”,即配义与道。
“配义与道“是指义与道相生相存,而且是“集义所生”。
它既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偶然一次义行所取得的,它产生于义行的不断积累。
因为只有人的义行不断积累,道德水平才能随之提高,人的道德最终才能达到与天地相配的高尚精神境界。
而用“配”字,就说明了“浩然之气”还需要性格、气质方面的因素,不完全是由“义”、“道”所决定的。
那怎样才能理性地把握道与义呢?孟子提出了两种修炼方法:第一,“与人为善”,配义也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孟子提出“善于人同”。
何谓。
善与人同”?乐于取人之善为己善,舍去已之不善,而从之善。
这种取人之善以为己善即“善与人同”的道德修养方法,孟子又称之为“与人为善”。
意即:与他人一道为善,这是一种要求自己吸取人之所长。
以补己之不足的修养方法,也就是“善与人同”[3]。
“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这既要看到自己道德的不足,又要看到别人道德之长。
一个人要乐于取人之所长,以补己之不足。
道德修养才有可能提高。
这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而通过这种扬长避短的方法,就能够日益完善自己,提高道德修养,它对于今日青年一代提高道德水平,使之道德完善、理想人格完成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忧患意识”,配道也忧患意识是儒家人生哲学的显著特色之一,它既是一种仁者心态,又是一种通达理想人格的修养方法。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出的进亦忧,退亦忧,“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君子之忧,概括而言,所谓忧患意识是对世道人心、国家兴亡、人类前途的关怀这种忧患心态,始终是追求真善美,追求崇高理想的[4]。
孔子是提炼升华忧患意识的第一人,而孟子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忧患思想。
他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这不是吓唬人,而是孟子对人生、对历史进行深人探讨之后得出的结论。
并且它道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如果长期处在既无内忧,又无外患的环境中,社会呈现一片歌舞升平景象,纸醇金迷,人们沉醉于“安乐”之中,就会意志颓丧,最终导致国家、民族的衰亡。
这不仅是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经验教训之一,也是中国经历了无数磨难、挫折,迄今仍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精神支持,传统的文化思想之一,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在强敌前不畏惧,在险阻前不退缩,在困难前不低头,且对于民族性格形成的作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孟子的“忧患意识”不仅对国家、民族的兴盛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又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可行方法。
接着,我们来看“养浩然之气”的第二个方法,要持续不断的修养和锻炼,而针对这个孟子也提出了两种修养和锻炼的途径。
第一,要有持续不断的毅力来锻炼,注重意志锻炼孟子着重强调“志”在培养理想人格中的作用。
有一个叫王子垫的问孟子“士何事”?(读书人该做什么)孟子回答说:“尚志”。
(要使自己的志行高尚)“何谓尚志”?孟子又说:“仁义而已矣。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
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1]”(见《尽心上》)这是说,要使自己的志向高尚,无非是行仁义罢了。
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不是自己所有,却去取过来,是不义。
“居仁”,是以仁为安身立命之所;“由义”,是以义为行动标准。
“居仁由义”,即所居所由,无不在于仁义,这样,大人之事便齐全了。
这里的“大人”即是具有理想人格(仁智统一)的人,也就是“仁者”。
孟子认为一个人如不立志做一个“仁者”,那便是自暴自弃。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言非礼义,谓之自暴,吾身不能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离娄上》)就是说,出口毁谤礼义,叫作自暴;自称不可能成为有仁义的人,叫作自弃。
对于自暴自弃的人,是无法用言语来规劝、用行动来引导的。
孟子主张人不应该自暴自弃,反过来也可说明,人生的道路可以由自己选择。
自主地选择,这是意志的品格。
所以人们从小就要养成立“志”的习惯,俗语有云:有志之人立大志,无志之人常立志。
但立志以后,就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培养自己持续不断的毅力,从而踏上成功的旅途,让自己有质的飞跃,成绩显著,道德修养亦是如此。
第二,通过学习和锻炼来“养浩然之气”,要做到“不动心”孔子曾经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不惑也就是“不动心”。
孟子也曾说:“我四十不动心。
”(《公孙丑上》)不过,在孟子看来“不动心”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强制其心使它不动,这比较容易做到,但不是真的不动心;另一种是心自然而然地不动,要做到这点就比较难,可这才是真的不动心。
只有达到了真正不动心的精神境界,那也就自然而然的做得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可是这种精神境界只能靠理性“养”出来,是一种高度的理性自觉。
有了这种精神境界的人,才能是至大至刚,无所畏惧,而独立于天地之间。
对于做到“不动心”,孟子提出了“动心忍性”、“反求诸己”。
其一,在苦难中”动心忍性”。
孟子在培养“浩然之气”中强调“集义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