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教育学教材编写策略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教育学教材编写策略探析教材是培养人才的重要资源,是教学的主要工具,教育学教材是国家教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育和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其编写任务也随着科学技术、教育改革、生活方式的更新相应变化。为了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师范人才,提高生命质量,教育学教材的编写不仅要有正确的理念与方法作为指导,还要以广泛的学习和深入研究为基础,充分反映教育发展与变革的时代特征与需求,尽力编写出与时俱进且客观反映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气息的新时代教育学教材,这既是愿景也是诉求。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学教材编写的特征

在核心素养(keycompetency)时代,教育学教材编写的逻辑起点已然从单纯的教材内容撰写走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落实。自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六大学生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1]。事实表明,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故而,教育学教材编写理应围绕党和国家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展开,肩负起新时代教材编写的新使命,既是为了满足时代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高校教

育发展。

(一)核心素养特征之科学精神,是教材编写的理念取向高校教育学教材建设应重视真实问题的呈现,教材内容应激活学生思考学科领域问题的能力,把学生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内蕴在教材之中[2]。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时同时具备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能力。因此,教育学教材编写时除了考虑内容与形式的革新,更要考虑革新的教材内容与形式是否具备培养学生批判质疑、勇于探究能力的要素;是否回应了时代对于学生生命质量提升的要求。面对两个是否,教育学教材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3],以审视、反思、重建为基本的教材编写思维方式,以科学、探究、创新为教材编写的理念取向。

(二)核心素养特征之学会学习,是教材编写的育人导向学会学习是学生实现自主发展的前提,自主发展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大板块之一。高校教育学教材的编写理应落实党提出的“立德树人”举措,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材编写的基本目标之一。核心素养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这一点无疑对当下教材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明晰了教材育人功能的导向即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实现生命自觉,达到成事成人的目标。教材编写要满足这一特征,达到育

人实效必须满足三个要求:一是联系实际,运用科技,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学。新时代的教材编写可以充分结合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将原本干瘪的理范文字以生动形象的视频动画来呈现,打破理论学习的枯燥,提升学习趣味和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教材学习的需求,突破课堂学习的单一性,实现“智能”化教材的功能。二是丰富资源,拓展内容,达到课内课外照样学。教材编写在内容上既要体现中国特色也要加强国际比较,坚持多学科、跨学科的创新性研究,保有教材基本要求的同时要打破传统教材“模式化”的禁锢,回应并解决当今时代教育变革的真问题;在功能上也要达到延伸课堂学习内容,关注国际教育变革、关心国内教育问题,激发学生求真、求知意识的作用。三是问题导向,批判质疑,满足不同层次个性学习。教材编写应该具备问题意识,教材应该提供真实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供学习者去发现、探究和解决。教材编写要强调“读者”视角,激发学习者探究性学习教材的兴趣,实现真正意义上学习者与教材的“对话”、学习者与教育思想家的“对话”、学习者与自己的“对话”。

(三)核心素养特征之实践创新,是教材编写的时代选择教育教材中的概念也好、理论也罢,是否真的能让学生对教育了解得更多?通过对这些概念理论的学习是否真的能让学生运用到真实的教育场景?为何

师范生学了教育学却没有真正理解教育学、没有真正理解教育?因此,教育学教材上的知识不能只是以符号呈现给学生,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解释每个教育概念和理论的内涵,需要再培养学生将教育理论运用到真实教育场景的转化力。常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转化力”的培养需要在真实的教育现场进行检验。面对真实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教育学教材是否具备指导实践的意义,前提在于教育学教材是否提供了让学生具备问题解决能力的内容要素,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作为核心要素的第三板块———实践创新,它对教育学教材的编写如何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参与度。这一特征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时代选择,教师教育的宗旨就是培育合格的师资力量,检验合格师资力量的基本标准是教师在真实的教育现场是否具备问题解决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学教材编写的维度

如前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学教材编写需要超越“内容撰写”这一教材编写的狭隘观点,新时代教育学教材编写既要打破桎梏,更要推动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和促进个体的学习与发展。

(一)学科发展的维度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

一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培养人的学说[5]。教育学学科经历了不断分化、综合的过程,其内容由零散走向完整、其结构由单一走向体系、其地位由不明走向明朗。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教材内容越完整越系统,学科发展会越成熟越全面。当下教育学人提倡要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将教育学学科本土化,实现教育学教材的中国化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未来指向。因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学教材编写,既需要从积极丰富中国元素,彰显中国特色、展现中国风格等方面创新教材的编写形式和内容,也需要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积极融入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教育学教材的文化自觉。以上既是教育学教材编写的要求也是教育学学科发展中国化的要求。

(二)学生发展的维度教育学专业是师范院校的核心和特色专业,教育学课程是师范生的必修专业课,在教师教育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4]。教育学教材编写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师范类人才对专业的认同感,是当下检验高校新师范建设水平的试金石,它在学生成长成为一名教师的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材的编写不能忽略“人”的存在,脱离“人”的教材编写是欠缺灵魂的。尽管目前教育学这门课程在师范生学习中普遍存在“考才背,背了忘”的现象,存在脱离“人”,只讲理论的现象,但是,我们在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教育学教材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教育学教材研究都在努力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