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汉语史》第六讲

《汉语史》第六讲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 不淑,云如之何!(《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一章)
用系联法求诗经的韵部——将互相能押韵的字归类,就得 出《诗经》韵部。
顾炎武分古韵为十部。
顾炎武对古音研究方法上的贡献
• 二是创立“古今(《广韵》)韵比较法”。 • 通过离析唐韵(《广韵》) ,进而确定
• 《鄘风·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 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 以上划线部分的字可系联在一起属于同一部。 (幽部)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 风·相鼠》)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诗经·召 南·羔羊》一章)
……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 《诗经·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 女,琴瑟友之。”朱熹《诗集传》:“采,叶此 礼反;友,叶羽已反。”
• 《诗经·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 涉卬否,卬须我友。”朱熹《诗集传》 :“友, 叶羽轨反。”
“韵缓说”
• “韵缓说” 认为古诗用后世语音来读不押韵,是因 为古人用韵宽泛造成的,他们认为古人用韵很宽 缓,不严格。
• 顾炎武明确指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 自知音始”,著《音学五书》,分古韵为 10部,开创了上古音的系统化、科学化研 究。ຫໍສະໝຸດ • 顾炎武对古音研究在理论上的贡献:
• 1、坚持古今音变的观点。
• 2、大力宣扬明陈第古今音变“古诗无协音” 的正确观点。
• 3、入声韵与阴声韵相配。
顾炎武对古音研究方法上的贡献
• 一是创立了用《诗经》韵字系联的方法。
• 顾炎武把《诗经》1870多个入韵字通过“系联” 即A=B、B=C、A=C归纳成韵部。

「语言基础常识」古音概说

「语言基础常识」古音概说

「语言基础常识」古音概说所谓“古音”是指古代汉族书面语言的语音。

汉族的书面语最早见于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甲骨文。

但甲骨文反映的古音资料很少,看不出当时的语音特点,所以我们讨论的古音是从两周时代谈起的。

从周秦到现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其间汉语语音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大致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

现代是指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的现代汉语的语音。

古代三个时期,一般是指以周代《诗经》音为代表的先秦两汉的上古音,以隋代《切韵》音为代表的南北朝到唐宋的中古音,以及以元代《中原音韵》为代表的近古音。

就学习古代汉语来说,掌握上古音是用处最多、作用最大的,但从学习音韵学来说,中古的《切韵》音又是基础。

前人就是在《切韵》的基础上,上溯古音,下推今音的。

所以我们这节讲“古音概说”,先介绍一点儿中古《切韵》音的知识,然后谈上古音。

《切韵》是隋代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之后新编的一部韵书。

韵书是按韵编排的,是供诗人选字用韵的,《切韵》的作者有颜之推、萧该、卢思道、刘臻等八九个人,执笔的是陆法言。

由于作者大都是当时著名的士大夫,所以《切韵》编写出来以后,很有影响,受到文人的推崇,唐宋王朝都用它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后来为《切韵》增字加注的人不少,著名的有唐代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孙愐的《唐韵》和宋代陈彭年与丘雍等的《广韵》。

字数不断增加,篇幅不断扩大,书名也改了,但体例和音系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现存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切韵》是王仁煦的《刊谬补缺切韵》唐写本,《唐韵》写本已残缺不全。

只有《广韵》有多种刻印本,流传最广。

1982年北京中国书店还影印过,书名《宋本广韵》。

《广韵》是广切韵,即切韵的扩大的意思,全名叫《大宋重广韵》。

它以平、上、去、入四声为纲,共分五卷,平声因字多分修两卷,共57韵,上声一卷55韵,去声一卷60韵,入声一卷34韵,合计206韵。

它基本上是以隋唐时代的洛阳音为基础,吸收了一些魏晋以来的古音和方音成分,分韵多而细。

【中国历史】关于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简史的资料

【中国历史】关于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简史的资料

【中国历史】关于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简史的资料中国古代音韵演变简史概论:中国音韵演变主要有四个阶段:上古音(狭意上来讲,仅限于秦汉时的中原古音,以其为雅言。

)中古音(唐以前的中原语音)注:由于汉至唐的几百年来,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人大量融合,中原音韵发生一定变化,并向南迁西。

近古音(主要形成于宋元阶段)注:原有的洛阳正音与北方的燕京语音发生大融合(历史原因),基本奠定了今日的语音发音。

现代音(民国至今)以上是中国古代雅言(也就是官方语言)的演变过程,方言接下来会详细论述。

下面的资料是经某一位姐姐整理过的,都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材料:一:写在前面的话汉语古音韵以及其发展历史一直是一个比较生僻的研究方向,不太为一般的历史爱好者所知。

本人不敢称精通古汉语音韵学知识,实际上连粗通都不算。

充其量,不过是比一般的历史爱好者更多的涉猎这一方面而已。

写作此文,希望能够以通俗的语言将汉语古音韵学的基础知识,历代汉语的音调,声韵母和历史演变介绍给大家。

更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得到真正的“大家”和“高人”的指导。

二:今古音存在着巨大差异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万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古汉语语音也不例外。

从古到今,古汉语语音一直都在不停的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

但是,这一点往往被相当多的人忽略。

我曾在某网络帖子上看到有人大言不惭的宣称:“汉语是最优秀的语言,因为其稳定性高,传承性好,现在的小学生还能琅琅上口的朗诵楚辞”。

此论断简直慌天下之大谬!首先不说语言文字都是文化的直接载体,文化本身便不存在优劣,那么其载体也没有优劣之分了。

其次,此论断混淆了语音和文字的关系,汉语是通过像形,表“义”的文字,而不是西方文明体系的拼音文字,方块文字的读音变化是很难从书面文字上发觉的,于是便往往被人忽略。

从汉语的上古时代到现代,经历三四千年,汉字读音会因内外因素不断的变化,比如原本只是细微差异的读音变成有明显的差异;民族融合带来的外来语言与本地语言融合,或者某地区长期隔绝导致与其他地区的语音差异等。

古代音乐考古学

古代音乐考古学

古代音乐考古学古代音乐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音乐的学科,通过对各类文物和考古遗址的挖掘和研究,揭示古代音乐的起源、发展和传承。

古代音乐在古代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即古代音乐的起源和演进以及考古学在研究古代音乐中的应用,来探讨古代音乐考古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古代音乐的起源和演进1.1 古代音乐的起源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早期社会的原始音乐,其形式简单而朴素,主要以人类的声音和简单的乐器为表现媒介。

这些原始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交流信息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形式,通过声音的模仿和音乐的节奏感传递信息,起到沟通社会成员之间情感和培育社会凝聚力的作用。

1.2 古代音乐的演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古代音乐逐渐从原始音乐向复杂多样的形式演进。

在不同的文明古国中,古代音乐发展出各具特色的音乐形式,如古埃及的宫廷乐队、古中国的宫廷音乐、古希腊的戏剧音乐等。

这些音乐形式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社会功能,丰富了古代社会的文化和艺术。

二、考古学在研究古代音乐中的应用2.1 考古遗址中的乐器研究考古学通过对古代乐器的发掘和研究,为我们了解古代音乐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古代墓葬中发现的乐器能够揭示文明古国的音乐演奏方式和音乐风格,通过对乐器的分析和重建,我们能够还原古代音乐的声音,并尝试演绎出当时的音乐效果。

2.2 古代音乐文献的解读古代音乐文献是研究古代音乐的重要资料,考古学可以通过对古代文物、碑刻和文献的发掘和翻译,还原古代音乐的演奏方式和音乐理论。

这些文献可以揭示古代音乐的曲调、音阶和节奏等要素,为我们理解古代音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3 古代音乐场所的考古研究古代音乐场所,如宫廷、庙宇和剧场等,是古代音乐传承和演奏的重要场所。

考古学可以通过对这些古代音乐场所的考古研究,理解古代音乐在不同社会场景中的功能和地位。

同时,考古学可以通过对古代音乐场所的布局和结构的研究,还原古代音乐的演奏环境和氛围。

段玉裁古音理论研究综述

段玉裁古音理论研究综述

段玉裁古音理论研究综述段玉裁,字若膺,号茂堂,金坛县人。

生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卒与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

乾隆举人,历任玉屏、巫山等县知县,引疾归,居枫桥,闭门读书。

段玉裁曾师事戴震,爱好经学,擅长探究精微的道理,获得广博的知识,在经学和小学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重要的建树,是杰出的音韵学家和文字训诂学家,与同门学者王念齐名,世称“段王之学”。

段玉裁博览群书,著述宏富,由经学以治小学。

在小学围,又从音韵以治文字训诂。

根基充实,深得体要。

段氏一生著述甚富,有《古文尚书撰异》、《毛诗故训传定本小笺》、《周礼汉读考》、《仪礼汉读考》、《六书音均表》、《说文解字注》、《汲古阁说文订》、《广韵校定本》、《集韵校定本》、《国语校定本》、《烈女传校定本》、《荀子校定本》、《经韵楼集》等。

段玉裁在音韵学方面的研究主要在古音学方面。

他自幼即好声音文字之学,师事戴震,学术上深受其影响。

后又见顾炎武、江永等人音学著作,深受启发,遂在古音学方面潜心钻研,积十余年之功著成《六书音均表》,集中体现了他的古音理论。

段玉裁被称为清代古音研究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不论是研究成果、研究方法还是治学态度,都广受赞誉,不愧为有清一代“朴学”研究的杰出代表。

段玉裁撰写《六书音均表》的目的在于阐发《说文解字》中的字义,尤其是解释六书中的假借和转注。

他在《寄戴东原先生书》说:“音均明而六书明,六书明而古经传无不可通。

玉裁之为是书,盖将使学者循是以知假借、转注,而于古经传无疑义。

”钱曾怡(1985)分析到《六书音韵表》共五篇,段氏在给他老师戴震的信中,对这五篇的宗旨有一个简要的说明:第一,《今韵古分十七部表》,“别其方位也”,这是表的纲要,联系《广韵》,划出了古韵十七部的轮廓;第二,《古十七部谐声表》,“定其物色也”,指出“谐声者必同部”,结合文字谐声,列出了古韵十七部的声符;第三,《古十七部合用类分表》,“恰其旨趣也”,是讲各个韵部之间的沟通关系,把十七部按语音的远近分成六类,说朋“同类为近,异类为远”;第四,《诗经韵分十七部表》,“胪其美审也”,按十七部的顺序,排出《诗经》的用韵情况;第五,《群经韵分十七部表》,“资其参证也”,排出《周易》、《尚书》等群经的用韵情况。

古音学源流及谐声与古音学研究的历史演进

古音学源流及谐声与古音学研究的历史演进
第3 2卷第 2期
Vo 1 . 3 2, No . 2
西 华 大 学 学 报 (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Xi h u a U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S o c i  ̄S c i e n c e s )
Ab s t r a c t : A n c i e n t p h o n o l o g y i s a b r a n c h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p h o n o l o y ,t g h e i m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Ch i n e s e p h o n o l o y . An g c i e n t p h o n o l o y g
体的研究 , 又是古音学史的研 究。谐声是汉语 中非常重要 的语 言现 象 , 与汉语音韵研 究尤其是上 古音研 究是 密不 可分的。谐 声与古音 学研究既是 利用谐 声材料梳理、 构拟 古代 汉语语音 系统的研究 , 又是谐 声与古音 学史的研 究。 本文梳理、 辨明谐 声与古音 学的 源流和历 史演进 , 为汉语音韵学 、 文字学、 汉语语音 史等 学科 , 总结和探 索新的研 究
h i s t o i r c l a e v o l u t i o n o f h o mo p h o n y a n d a n c i e n t Ch i n e s e p h o n o l o g y ,e x p e c t i n g t o s u mma r i z e a n d e x p l o r e n e w r e s e a r c h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d i r e c t i o n f o r C h i n e s e p h o n o l o y ,C g h i n e s e p h i l o l o g y ,C h i n e s e p h o n e t i c h i s t o y ,e r t c . Ke y wo r d s : a n c i e n t p h o n o l o g y; h o mo p h o n y ; h i s t o i r c a l e v o l u t i o n

浅谈明代古音学研究

浅谈明代古音学研究
他 的《 转注古 音略 》 和《 答李仁夫论转注书 》 影响较大 。 杨 慎对 《 切 韵 》系韵 书与上古 音不 同是有 一定 认识 的。 他说 : “ 自沈约之韵一出 , 作诗者据 以为定 , 若法家之 玉条 金科 ,而古 学遂失传 矣。故凡见 于经
临时改变 音读 ,跟宋人 的 “ 叶音 ”说没有本 质上 的
“ 四声互 用 ,切响 ( 指 声母相 同 )通用 。”不过 ,
杨慎特别强调 :
原 古人 转 注 之 法 , 义 可 互 则 互 ,理 可 通 则
通, 未必 皆“ 互” 皆“ 通” 也。 如“ 天” 之 字为“ 天、 忝、
舔、铁 ”, 是其 四声也 ;他年初之 外有铁 因切 ,
是其切响也。其音 “ 忝、舔 、铁 ”三音 皆无义 ,
也 就是万历四十一年 ,陈第又 写了 《 屈宋古音义 》,
这 两部 著作都有 焦 弦写的序 言 ,二人 的观 点完全 一 致 。所 以 ,我们在 叙述 这段历 史时 ,若 只讲 陈第 , 根本置焦 于不 顾 ,那是不公正 的。 陈第在古音研究方面的贡献主要 有两条 : 第一 ,彻底 与 “ 叶音 ”说 决裂 ,建立 明确 的历 史观点 。他有一段名言 : 盖 时有 古今 ,地有 南北 ,字有 更革 ,音有
来分析一下明代古音学发展历程 。
声 皆可转 ,切响皆可 通”的理论而发的 。 尽管杨慎强调 “ 古音转注 ”要 以 “ 义理”为据 ,
但他 的 “ 转注 ”论也还 是字无定 韵 ,可 以随上下文
明代古音 学的代表 人物是 陈第。在陈第之 前 , 杨慎( 公元 1 4 8 8 年一 1 5 5 9 年 地 有关于古音学的论著 。
论转 注书》 )
Hale Waihona Puke 杨慎所说的 “ 义” 与“ 理” , 实际上是指有无证据 ,

古音学源流及谐声与古音学研究的历史演进

古音学源流及谐声与古音学研究的历史演进

古音学源流及谐声与古音学研究的历史演进董国华【摘要】古音学是传统音韵学的一大分支,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音学研究既是上古汉语音韵本体的研究,又是古音学史的研究.谐声是汉语中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与汉语音韵研究尤其是上古音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谐声与古音学研究既是利用谐声材料梳理、构拟古代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又是谐声与古音学史的研究.本文梳理、辩明谐声与古音学的源流和历史演进,为汉语音韵学、文字学、汉语语音史等学科,总结和探索新的研究视角和发展方向.【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2)002【总页数】6页(P46-51)【关键词】古音学;谐声;历史演进【作者】董国华【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11一、古音学的源流与分期通常所说的上古音一般是指周秦古音。

从断代上说,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前后约千余年,其上限为殷商甲骨文、金文时代,下限至汉代。

上古音研究是汉语音韵史研究的源头和根本,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河源唯长”,古今音异的意识,实萌芽于后汉。

由于语音变化,汉代人读先秦典籍时已发现了语音差异。

如郑玄笺《毛诗》,就提出了“栗裂”同音、“窴填尘”同音的问题。

《诗·豳风·东山》:“烝在栗薪。

”郑玄笺云:“古者声栗裂同也。

”《诗·豳风·东山》“烝在桑野”,《毛传》曰:“烝,窴也。

”笺云:“古者声窴填尘同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云:“窴填尘依字皆是田音。

陈完奔齐以国为氏,而《史记》谓之田氏,是古田陈声同。

”故戴震在《声韵考》中说:“……言古声某某同,古读某为某之类,不一而足。

是古音之说,汉儒明知之,非后人创议也。

”①又如刘熙《释名》:“古者曰车,声如居,所以居人也。

今曰车,声近舍。

”三国吴韦昭《辨释名》云:“古皆音尺奢反,自汉以来,始有居音。

”王力先生在谈到刘熙这句话时说:“在汉朝已经有人谈到古音。

段玉裁古音学的分析研究

段玉裁古音学的分析研究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摘要段玉裁是乾嘉时期著名学者,在经学和小学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和重要的建树,是杰出的音韵学家和文字训诂学家,与同时代的学者王念孙并称“段王”。

段玉裁的古音学方面造诣颇深,他所提出的支脂之三分、真文分部、侯部独立、“同谐声者必同部”说、合韵说等在学界广受赞叹,他的古音学著作《六书音均表》在清代古音学研究中有划时代之功。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由于研究的深入,以及其他学者的启发,段玉裁逐步认识到了书中理论的一些错误和不足,并在与戴震、孔广森、江有诰等人的通信中明确提出修正。

《六书音均表》最终没有修订,所以段玉裁修正的观点只能散见于一些信件中,其中较为主要的信件有《答江晋三论韵》等。

段玉裁后期修正的观点主要包括:(1),东、冬分立;(2),尤、侯入声分立;(3),物、月分立。

通过修订,段氏古韵体系更加完善,平入分配更加合理,与后来学者的研究结论也更为接近。

可以说晚年的段玉裁在古音学研究的认识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关的书信材料由于较为分散,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大多数的研究者在分析、评价段玉裁时,还是以《六书音均表》为依据,所以难免有失偏颇。

本文认为,涉及段氏观点修正的书信材料虽比较分散,但仍有迹可循,既然段玉裁已经明确作出了改正,我们就应该弄清其真实面貌,还原其修正后的理论体系,在研究与评价段玉裁时,以他晚年最后定论为准。

近年来由于新材料的发现,一些学者指出支、脂、之三分、凡同声者必同部等理论早在段玉裁之前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已经有人发现,应重新审视段氏的首创之功。

本文通过各方面比较与阐述,证明段玉裁古音研究成果的价值不会因此折损,段氏对于古音学的贡献和他所带来的影响,都使得他的学术地位不可动摇。

关键词:古音学;段玉裁;观点修订;评价问题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AbstractDuan Yucai is a celebrated scholar in Qing Dynasty. He had a lot of gigantic achievement in ancient Chinese linguistics. Duan Yucai’s achievements of ancient phonology embody in his book Liu Shu Yin Yun Biao.His theory of Zhi(支),Zhi(脂)and Zhi(之)used independently, Zhen(真),Wen(文)used independently, Hou(侯)used independently, gains highly praise in academic study, and this book has great attribution in ancient phonology of Qing Dynasty. In the next following years, on account of deep investigation and other scholars’ enlightenment, Duan Yucai gradually realized the deficiency and mistakes in this book, and proposed modification in letters with Dai Zhen, Kong Guangsen, Jiang Yougao,etc. But finally the book was not revised, therefore, the revised views of Duan were only seen in some letters. And the most important letter is Da Jiang Jinsan Lun Yun.The later revised views of Duan mainly contain:(1)Dong(东)Dong(冬)used independently,(2)the entering tone of You(尤)Hou(侯)used independently,(3)Wu(物)Yue(月)used independently. Through revising, Duan’s ancient phonology system becomes more consummate, and the even tone and the abrupt tone distribution is more reasonable. This makes it much closer to the later scholars’ research conclusion. In other words, in Duan’s old age, he made a great progres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phonology research. Because letter materials were scattered and were not attracted enough attention, in addition, when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Duan Yucai, most researchers still based on the book Liu Shu Yin Yun Biao. Therefore, it was certain to appear bias. In this paper, although Duan’s revised letter materials were scattered, the author thinks it is still possible to make a detailed study. Since Duan has already made definite modifications, we should realize the real situation and restore the revised theoretical system. When studying and evaluating Duan, the author based on his old age’s views.In recent years, as a result of the discovering of new materials, some scholars indicate that some theories of Duan Yucai have already been discovered before him even before hundreds years. So it should investigate Duan’s theories. This paper, through all aspects of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contrasting and expatiating, proves that the achievement and value of Duan in ancient phonology are not broken, and the contribution and influence of Duan in ancient phonology will give him a solid position in academic study.Key words: ancient phonology; Duan Yucai; revised views; value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摘要:传统古音学自吴?B ?创至今已历经千年,期间音韵学名家辈出,使古音学理论一步步走向完善,本文特从上古音的古韵分部、声母系统、声调三个方面对上古音的研究历史做简单的梳理,整理出传统古音学研究的大致发展脉络。

关键词:上古音;韵部;声母;声调所谓上古音是指周秦时期及前汉时期的音系系统,由于那个时期无韵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归纳《诗经》用韵,同时对《切韵》音系进行离析。

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利用先秦的韵文材料《诗经》《楚辞》及其他群经诸子散文的用韵,还有以《说文》的谐声系统、训诂材料及方音材料、域外对音材料等作为旁证来推测古代的发音。

1上古汉语韵部真正的古音学研究是从宋代开始的,以通转叶音说为主体的宋代古音学研究标志着古音学的建立。

吴??是通转说的代表,朱熹是叶音说的代表。

“通转”的办法实际是囿于中古音,简单地合并《广韵》的部类,而不知离析,混淆了各韵部之间的界限。

而“叶音说”的本质是没有认识到古诗不押韵是由于语音发生变化的缘故。

清朝是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代,最有名的古音学家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王念孙等。

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除第十部外,入声字都配阴声,离析唐韵,这是顾炎武的首创。

他的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古音学的基础。

江永研究音韵学与顾炎武稍有不同,顾炎武不管今音,只研究古音。

他曾批评顾炎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 他本人非常注重于审音。

江永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比顾炎武多出三部。

江永根据古音有?m 侈之分,将顾炎武的真部分为真元两部,侵部分为侵谈两部。

江永还把侯韵离开鱼部与尤幽合并,并离析萧宵肴豪一部分字,这样把顾炎武的鱼宵两部分为鱼宵幽三部。

段玉裁分古音为六类十七部,比江永多出四部。

传统认为段玉裁的最大功绩在于支脂之三部分立。

另外真文分立、幽侯分立,段玉裁也是正确的。

关于韵部次序,在段玉裁之前顾炎武离析唐韵尚不敢把次序移动,而段玉裁则很大胆地把次序变更了,并运用谐声偏旁归纳韵部。

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史论

汉字谐声与古音研究史论

汉字谐声现象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早期阶段,如《诗经》中的“风”和“凤” 两个词,发音相似,意义相关。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谐声研究始于东汉许慎的 《说文解字》。许慎在解释一些字音时,注意到了一些字的发音与它们的意义 有关,这可以看作是谐声的雏形。
进入中古时期,一些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将谐声现象运用到辞书编纂中。例如, 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就运用了谐声原则来解释一些异读字。同时,这个时 期的一些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也开始注意到谐声现象的存在。
其次,在研究范围上,现代学者不仅传统意义上的诗词歌赋中的谐声和古音现 象,还将目光投向了出土文献、民间方言等领域。最后,在研究成果上,涌现 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古音学专著和论文,如李方桂、王力等先生的作品。
五、可能的研究方法
未来对汉字谐声与古音的研续深入挖掘和分析古代文献中的谐声和古音现象,特别是对一些未被深 入研究的历史文献进行深入研究。
谢谢观看
古音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清代。清代的古音研究 以顾炎武、段玉裁、王念孙等为代表,他们在研究古书中的韵脚、谐声、假借 等现象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古音的观点和理论。如顾炎武在《音学五种》中 提出了“古无轻唇音”和“古无舌上音”两个著名的古音学观点。
到了清代中后期,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古音研究也逐渐形成了多个学派。其 中,以“段派”和“王派”影响最大。“段派”强调从古代文献出发,注重对 古代音韵现象的细致描写;“王派”则更注重从古代语言出发,通过语言实际 调查来研究古音。
到了近古时期,随着辞书编纂的繁荣,谐声原则在字音解释中的应用也得到了 进一步的发展。例如,朱熹的《诗集传》就大量使用了谐声原则来解释《诗经》 中的一些疑难字词。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对谐声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如元 代的周德清就撰写了《中原音韵》一书,对当时的北方共同语进行了详细的研 究。

古音学

古音学



韵 缓 说 批 判

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针对沈重 ‘协韵说’提出反对意见,即陆氏 所谓的‘古人韵缓,不烦改字’的 说法。陆氏认为古人押韵限制宽泛, 后代读起来不押韵,是因为后人押 韵限制比较严格,不需要改变汉字 读音。 应该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是这种说法实质上是认为古(先 秦)今(唐代)读音是相同的。这 实际上否定了‘语音随着历史的演 变而演变’这条真理。因此也是错 误的。


古 无 轻 唇 音


一、古无轻唇音。 ‘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也 就是说唐末以后读轻唇音的‘非、 敷、奉、微’四母在上古音里应和 ‘帮、滂、并、明’合而为一。 1、谐声字 非、诽——辈、排 奉、俸——捧、蓬、棒 汾、分— —盆、扮 复——愎



古 无 轻 唇 音

古 无 轻 唇 音

古 无 舌 上 音


二、古无舌上音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 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 也。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1、谐声字 周(章、幽):雕、凋、(端、幽) 凋(定、幽) 者(章、鱼):睹、都、赌、堵 (端、鱼) 至(章、质):垤、 、 (定、屑)
上古音系—古音学
本節重點講授上古音的演变
历史,上古音的研究对象和
研究方法、上古音系。
上 古 音 研 究 小 史

古音学孕育于六朝,萌芽于宋代吴 棫、郑痒,发轫于明代陈第,兴起 于清初康熙年间,清乾隆、嘉庆时 达到顶峰。‘古音学’是清代学者 针对‘今音学’而提出的;是研究 先秦两汉时期语音系统的学科,属 于传统音韵学的一个分支。

古 音 学 产 生 的 学 术 背 景

古声母的研究历程简述

古声母的研究历程简述

中古上古声母研究历程简述对古声母的研究,清代以来学者们是从宋代韵图中标出的三十六字母开始的,因为古代典籍留给后人现成的声母系统只有“三十六字母”,并无其他的现成资料,虽然有根据《切韵》编成的《广韵》一书,但里面只有反切,并没有一个现成完整的声母系统。

“三十六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时期的声母系统。

列表如下:三十六字母表一、从三十六字母下推今音声母的变化音韵学家首先将三十六字母与现代北京话声母一一对应比较,从它们的差异观察今音声母的变化:1.今音声母已经没有了三十六字母中的全浊声母。

2.三十六字母中的知组与照组在今音中合流了(但知组的娘母归入泥母)。

3.三十六字母中的精组和见组各分化出一组腭化声母 ʨ ʨ‘ ɕ 合并在一起。

喻母、微母变为零声母与影母合并,非敷合并,疑母一部分变为n,另一部分变为零声母,(少部分变为ʐ如“阮”)变化的结果,今音声母只有22个(包括零声母)。

现代学者根据各种材料为三十六字母构拟了读音,注上了国际音标如下:二、从三十六字母上推《广韵》声母音韵学家用“三十六字母”去核对《广韵》的反切反映出来的声母时,发现有些地方不合,因为《广韵》是根据《切韵》编的,而《切韵》是隋代编的,所以《广韵》实际上反映南北朝至隋朝的语音系统,它的声母系统与“三十六字母”不同,于是学者们便着手探求《广韵》的声母系统。

他们以三十六字母为基础,沿用它的字母名称,以《广韵》反切上字系联的结果为依据,构拟了《广韵》的声母系统,结论如下:《广韵》声母表37个拿《广韵》声母系统与上面三十六字母比较一下,记住:《广韵》声母系统表虽然是在三十六字母之后构拟出来的,但它的实际读音比三十六字母早。

1.《广韵》声母没有“非敷奉微”,说明那时没有分化出来,到唐宋时期三十六字母才分化出来。

2.《广韵》声母没有“娘”母,到唐宋时期三十六字母才从“泥”母分化出来。

3.《广韵》有“庄初崇山俟”和“章昌船书禅”,说明这两组没有合并,到唐宋时期三十六字母才合并为一组“照穿床审禅”。

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方法的两点认识

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方法的两点认识

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方法的两点认识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发展的长河中经历中国各个时代的变化,直到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时期,中国音乐才逐渐形成有一定标准、类别、形式的音乐。

因此,将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前存在的音乐统称为古代音乐。

可以说,古代音乐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

古代音乐在经历长期社会变化,时代变迁之后,保留下来的古代音乐书籍已经残缺不全,在民间传播的古代音乐已经变异。

当下,我国对于古代音乐的了解有限,只有采用适合的、有效的研究方法不断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才能逐渐增多对古代音乐的了解。

一、中国古代音乐1840年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前的音乐,通称中国古代音乐。

古代音乐经历的社会环境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在这三种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古代音乐是有: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音乐;战国、秦、汉的音乐;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音乐;宋、元的音乐;明、清的音乐。

可以说,古代音乐与我国古代发展历程共同前进。

由于古代音乐经历多个时期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古代音乐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在奴隶社会中产生的古代音乐是以歌颂统治者列祖列宗的功德为主;在西周时期以歌颂周王朝统治者的功德为内容。

因此,古代音乐内容、形式、风格、演奏技巧、情感表达等都存在多种形式。

当下,我国有一大批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古代音乐中,希望能够掌握完整的古代音乐史。

但是由于古代音乐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变异,促使古代音乐的原型已经不复存在。

为此,古代音乐研究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和资料,分析古代音乐,逐渐了解古代音乐。

二、中国古代音乐研究方法古代音乐是中国艺术文化的一大代表,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音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财富之一。

因此,我国有很多专业古代音乐研究人士,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

由于古代音乐受各个时期的国家的变革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导致真正保存下来的音乐书籍残缺不足,给研究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为了能够对古代音乐有更多的了解,笔者针对研究古代音乐的两种方法进行探讨。

清代古音学【清代古音研究鸟瞰】

清代古音学【清代古音研究鸟瞰】

清代古音学【清代古音研究鸟瞰】一序言古音学是一门研究汉语上古音的学问。

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当中,上古音到底属于哪一时段的语音,学界还有些分歧,流行的说法认为上古音就是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但有个别学者认为这段时间太宽泛,上古音应该仅限于周秦时期,不包括先周时代以至远古时代的语音(刘晓南,xx:135)。

本文依据清代学者研究上古音使用的材料――《诗经》等先秦韵文和《说文解字》中的形声字,采用刘晓南先生的说法。

古音研究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汉末,郑玄的“笺”、“注”或刘熙的《释名》里,一再提到“古音某,今音某”的语言现象。

古音研究的真正开始是在宋代的吴域和郑痒,但他们受制于《唐韵》分部的影响,又加上对古音研究的指导思想没有脱离“叶音说”的窠臼,因而缺乏科学价值。

到了明代的陈第明确提出了“古诗无叶音”的说法,建立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改,音有转移①”的正确语音历史观,古音研究的科学时代才算开始,但陈氏考察古音拘泥于只言片字缺乏系统性,因而古音学的研究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时期是在清代,表现为名家辈出,如顾炎武、江永、戴震、钱大昕、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章太炎、黄侃等;成果丰硕,据耿振声先生统计可达167种②。

为近现代古音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清代的古音研究做一个全面的鸟瞰,以便同行们参考。

二古音理论研究清代之前古音研究形成了两种指导思想。

一种以朱熹为代表的“叶音”说,主张用今音改古音以求得读古书的和谐,其精神内核是古今音不变;另一种以唐代陆德明、宋代吴域、明代陈第为代表的“音移”观,主张语音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古有古音今有今音。

清初顾炎武继承了“音移”观的指导思想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语音发展的阶段理论,顾氏认为:《诗经》“三百五篇,古人之音书也”,“然自秦汉之文,其音已渐戾”,其后“魏晋以下,去古日远,辞赋日繁”“休文作谱,乃不能上据雅、南,旁摭骚、子,以成不堪之典。

而仅按班、张以下诸人之赋,曹、刘以下诸人之诗所用之音,撰为定本,于是今音行而古音亡,为音学之一变。

古代初中古音的演变与历史考察

古代初中古音的演变与历史考察

古代初中古音的演变与历史考察中古汉语是从古汉语演变而来的语言,而古汉语又是源于上古汉语。

在这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初中古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初中古音时期的发音系统,为汉字的读音及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音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古代初中古音的演变与历史考察。

一、初中古音的概述初中古音是指唐代晚期至五代前期的音系,发生在600年至960年之间,与前一时期的古音相比,初中古音的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

这一时期的音系被称为“平口呼吸,不平鼻音”的音系,即五声相对明确,声调与声母分离。

初中古音的发音主要有以下特点:1.声母清音和浊音的对立比较明显,但声音较为轻柔。

2.韵母的字音分化比较明显,其中,尾韵的撮口韵和突口韵发音区别较大。

3.调音的发音变化较为明显,晚唐以后的中古汉语中普遍出现了四声。

声调上升和声调下降的音节发音明显不同,声调相关的字音区别明显。

以上特点为初中古音的声音特点,也成为研究中古汉语轨迹的重要线索。

二、初中古音的历史考察初中古音的演变,是历史上由各种因素叠加而成的历史演化过程,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

1.政治变革与语音演变初中古音的演变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

隋唐时期,隋炀帝和唐玄宗两个皇帝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倡导文化繁荣的时代,这些影响得以持续下去。

这一时期汉语的音韵书《切韵》和《韵略》成书,对汉语音韵的发音和变化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编纂整理,形成了汉语音韵学的主要体系。

2.文化交流与汉语演变唐代与丝绸之路沿线的各民族交流频繁,汉语的发展也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

如胡人以自己的母语为中介,将汉语转写成形意字、俚语、方言等,最终形成了新的词汇、习语和语音。

这些影响表现在新音出现新韵,新韵出现经韵,各韵下分为细大,从而造就了五音六曲的旧唐音。

3.地理环境与汉语演变古代汉语演变不仅受到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气候、自然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语音演变。

诗词与音乐:古代音韵学的研究与实践

诗词与音乐:古代音韵学的研究与实践

诗词与音乐:古代音韵学的研究与实践概述古代音韵学是对汉字的声调和音节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它不仅在语言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也与诗词和音乐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古代音韵学在诗词和音乐中的应用与实践,并深入了解这对于人类认知与表达方式的影响。

古代音韵学基础音节与声调在古代汉语中,一个字通常由一个或多个音节构成。

每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要素组成。

声母决定了发音时声音的开始部分,韵母决定了中间部分,而声调则表示发声时的高低升降。

音律与平仄古代汉语诗词有着特殊的平仄规律,即每个字能够区分为平、仄两种调型。

这种平仄规律反映了古人对于韵律美感的追求,并通过特定的配搭体现出来。

在音律上,平声字和仄声字之间可以形成韵和,营造出独特的音乐感。

古诗词的音韵表现音调的表达古代诗人在作品中经常运用平仄对句子进行编排,在特定的音律下进行押韵。

通过这种手法,诗人能够创造出优美、韵律感强烈的句子。

同时,不同声调的使用也可以帮助传达情感变化和节奏感。

音节的琴棋书画古代诗词注重音节之间的呼应与搭配,追求一种和谐统一的韵味。

这种音节的编排常常被比喻为琴棋书画,意味着每个字都是一个细致入微、独具艺术性质的构成部分。

古乐中的音韵元素五声学说与乐器演奏中国古代将声母划分为“平、上、去、入”四个类别,称为四声;将韵母划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类别。

这种五声学说不仅在语言学上有意义,也被广泛应用于古代乐曲中。

五声学说对乐器的制作和演奏具有重要影响,帮助演奏者准确捕捉音调和旋律。

音符与节拍古代乐曲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音符变化和节拍,严格遵守特定的规律和模式。

这种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古代诗词的韵律美感进行类比,展示出汉字与音乐之间独特的关联。

古代音韵学的现代应用古体诗与古乐重现在现代,许多学者、音乐家和艺术家通过研究古体诗和古乐谱,在传统艺术中重新探索古代音韵学。

他们试图通过对古代声腔、调式等元素的还原,重塑古人创作诗词和音乐的视听效果。

汉语古音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汉语古音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汉语古音是怎样研究出来的※学习要点现有的古音知识是利用大量的文献材料和非文献材料,通过多种方法研究出来的。

古代有专门的音韵著作,最重要的是韵书和等韵图,它们包含完备的音系框架;此外还有其他间接的古音材料,如诗文押韵、谐声字、假借字、现代方音等。

认识韵书的性质、体例、功用。

熟悉反切注音方法的原理和系联反切上下字的方法。

认识等韵图的性质、体例、功能。

了解一些专门概念,以韵母成分为条件分析出的单位:韵、韵部、韵系、摄、开合、四等;字母分类的概念:五音、清浊;了解三十六字母。

从文献材料考证古音的途径有诗文押韵字的归纳方法、谐声字的演绎方法。

也要初步懂得拟测古音音值的方法。

古代著名韵书《切韵》(P381):最重要的古代韵书。

隋代陆法言编著,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P405),共193韵。

唐代朝廷将其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官韵”。

它的音系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概括了中古汉语的主要特征,是研究历代语音的首要参照系统。

《广韵》(P382):宋代对《切韵》的修订之作,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切韵》系列韵书的集成之作,汉语音韵学最重要的工具书,共206韵(P383)。

要熟悉《广韵》的体例。

“平水韵”(P411):唐宋近体诗的押韵遵守着官方规定的一个体系,即在《切韵》《广韵》基础上允许某些韵“同用”。

这个押韵体系演变成金代的“平水韵”106韵,一直到清代都在发挥着“官韵”的作用。

注:1、《切韵》、《广韵》、“平水韵”一脉相承,都发挥着“官韵”的作用。

2、P413附录《“平水韵”平声30韵常用字及唐诗举例》,有些诗在每个韵脚后都括号加注韵部,那是《广韵》的韵部。

自然韵(P420):古体诗的押韵不受官韵约束,一般是押自然韵,所以古体诗的押韵分部比近体诗要少,且明显地受时代变迁影响。

宋词也是押自然韵,大致反映宋代通语。

《中原音韵》(P451):是记录近代北音的代表性著作,它在语音史上的地位跟《切韵》相等。

《中原音韵》分19个韵部,比《切韵》音系大大简化。

百年陈第古音学研究综述

百年陈第古音学研究综述
安徽文学
W ENXUE 艺 ANHUI 术
人 生
百年陈第古音学研究缭述
练 怡
闽江 师 范高 等专科 学校初 等教 育 系
பைடு நூலகம்

要: 百年 来 , 众 多 学者 方 家对 陈 第的 古音 学 理 论进 行 了研 究 。 这种 研 宛主 要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 一 是 对 陈 第在
的基 础 上加 以 系 统 归 纳 . 由此 丽 考 辨 出韵 部 系 统 以 及 声 类 系统 的 古 今 区 别 ” 删 在众 多探讨 陈第 在古音研究史上 的贡献 的文章 中 我们 认 为 邵 荣 芬 先 生 在 1 9 8 8年 和 1 9 8 9年 分 别 发 表 于《 古汉语研 究》 的《 陈第对古 韵 的分 部和构拟 音 值 的假 定 ( 上) ( 下) 》 成就尤为突出。 邵 荣 芬 先 生 根 据
定“ 叶音说” 的 第 一人 : 他所 提 出 的“ 时有 古 今 . 地 有 南 北. 字有 更革 . 音 有 转 移 ”体 现 了历 史 的 发 展 的语 言
观, 奠定 了古 音 研 究 的 理论 基 础 , 如林 海 权 教 授 的 《 论
游 文良等学者均观点相近。 也有不 少学 者对 陈第研究古音 的方 法提出了质 疑: 邵荣芬先生在他 的《 陈第对古韵 的分 部和音值的 假 定( 下) 》 中指 出“ 首先他不 以《 广韵》 而 以他 的家乡 话 为出发点来观察古音 .虽然是他 的古音学 的一个 很 具特色的特点 。 但不 能说 不是 一个 严重 的缺陷 。” “ 其次 。 陈第没能严守 以《 诗经》 本证 为主要根 据的这 正确原则 。 所 引旁证有 时超 出了《 诗 经》 押韵所 许 可的范围” “ 最后。 陈第 在拟音问题上也存在错误 的 想 法和做法 ” 【 林 海权教授认 为“ f 1 ) 他 没有提 出古 韵 分部的确切 说法 .其 古音研究显 得规律性 不足 ; f 2 ) 他 对合 韵等现象还不能正确认识 .对一些韵 例还不 能 正确 识别 。还出现一字数音的错误 ; ( 3 )有些材料 收集过杂 , 离《 诗经 》 时代较远 ……使用 这些材料 反 而影 响到立论的准确性 ; ( 4 1他标 注古音 有时受到方 音 的影 响 .因此在利用古注古读时也就难 免抉择失 当” [ 3 ] 。刘青松教授认 为 “ 陈第 未能在运用谐声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音学史研究概述
摘要:传统古音学自吴?3 ?创至今已历经千年,期间
音韵学名家辈出,使古音学理论一步步走向完善,本文特从上古音的古韵分部、声母系统、声调三个方面对上古音的研究历史做简单的梳理,整理出传统古音学研究的大致发展脉络。

所谓上古音是指周秦时期及前汉时期的音系系统,由于
那个时期无韵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归纳《诗经》用韵,同时对《切韵》音系进行离析。

在中古音的基础上,利用先秦的韵文材料《诗经》《楚辞》及其他群经诸子散文的用韵,还有以《说文》的谐声系统、训诂材料及方音材料、域外对音材料等作为旁证来推测古代的发音。

1上古汉语韵部真正的古音学研究是从宋代开始的,以通转叶音说为主
体的宋代古音学研究标志着古音学的建立。

吴??是通转说的
代表,朱熹是叶音说的代表通转”的办法实际是囿于中
古音,简单地合并《广韵》的部类,而不知离析,混淆了各韵部之间的界限。

而“叶音说”的本质是没有认识到古诗不押韵是由于语音发生变化的缘故。

清朝是古音学研究的全盛时代,最有名的古音学家有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王念孙等。

顾炎武离析唐韵分古韵为十部,除第十部外,入声字都配阴声,离析唐韵,这是顾炎武的首创。

他的古韵十部奠定了清代古音学的基础。

江永研究音韵学与顾炎武稍有不同,顾炎武不管今音,
只研究古音。

他曾批评顾炎武“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 他本人非常注重于审音。

江永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比顾炎武多出三部。

江永根据古音有?m 侈之分,将顾炎武的真部分为真元两部,侵部分为侵谈
两部。

江永还把侯韵离开鱼部与尤幽合并,并离析萧宵肴豪一部分字,这样把顾炎武的鱼宵两部分为鱼宵幽三部。

段玉裁分古音为六类十七部,比江永多出四部。

传统认为段玉裁的最大功绩在于支脂之三部分立。

另外真文分立、幽侯分立,段玉裁也是正确的。

关于韵部次序,在段玉裁之前顾炎武离析唐韵尚不敢把次序移动,而段玉裁则很大胆地把次序变更了,并运用谐声偏旁归纳韵部。

戴震把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

如果不算入声,古韵是
六部。

他的分部有价值的是阴阳入三声相配。

但是,他把应属阴声的歌部误作阳声,则是错误的。

孔广森著有《诗声类》,分古韵阴声九部和阳声九部,共十八部。

孔广森之前东冬都是合韵的,到了孔广森首将东冬分部。

他的另一个音韵学研究的精彩之处在于正式确定了阴阳对转。

他的对转法是:“入声者阴阳互转之枢纽。

”江有诰与王念孙的古音学思
想很相近,王念孙把古韵分为二部,比段玉裁多四部,
王念孙把段玉裁的真质部分为两部,把质部叫作至部,同时把祭部独立,侵谈二部入声独立。

江有诰采用了孔广森的冬部,不接受王念孙的质部(至部)。

章炳麟对于古韵,起初定为二十二部,后来他觉得脂部去入声的字,在《诗经》里往往不与平上相押,所以把它再分为脂队两部。

他还用汉字
三部的音值,虽没有国际音标那样明确,但由此
可知他假定的古代韵值的大概。

他继承了孔广森而发展了阴阳对转旁转之说。

黄侃提出古本韵和古本纽的理论,探讨了古音发展变化的关系,分古韵为二十八部,比章炳麟多五部,他的功绩还在于阴阳入三分,入声完全独立。

王力分先秦古
九部,战国时代三十部。

这三十部比黄侃多了两部,
即王力将黄侃的沃觉两部分开,脂微两部分开。

王力从章炳麟《文始》中得到启发,将脂微分立,并在其所著《南北朝诗人用韵考》中得到证明。

传统古音学的研究成果至此得出
个比较可靠的结论。

2上古汉语声母
关于上古汉语声母的理论如下:(1)古无轻唇音和古无
舌上音。

这个观点由钱大昕提出,已成定论。

他在《潜研堂
文集》卷十五《答问第》说:“凡今人所谓轻唇者,汉
魏以前,皆读重唇,知轻唇之非古矣。

”在《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说:“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
彻澄’三母 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1)古无
今方音四个方面考察出来。

2)古无舌上音。

上古时没有 “知 彻澄”等舌上音, 这些舌上音的字都要读成舌头音 “端透定”, 舌上音大概在中古前期才出现。

古无舌上音可以从谐声、异 文、训诂、古今邦国的异称等方面考察出来,如印度,古称 身毒或天竺、天督。

( 2)照二归精组,照三归端组。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古人多舌
在等韵图中列在第二等,章系则列在第三等,所以一般分别
称为“照二”及“照三” 。

(3)娘日归泥。

此说由章太炎先
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支,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 日纽。

于古皆泥纽也。

”意思是声母“娘”和“日”古时属
泥”声母,两纽由“泥”母发展而成。

( 4)喻三归匣,喻 四归定。

曾运乾《喻母古读考》 :“喻于二母(近人分喻母 等为于母)本非影母浊声:于母古隶牙声匣母,喻母古隶舌 声定母。

”意思是上古没有喻三和喻四声母,喻三在古时可 归为匣母。

喻四在古时可归为定母。

轻唇音。

古时没有“非敷奉微”等轻唇音,这些轻唇音的 字都要读成重唇音。

中古后期大约在宋朝时才出现了轻唇
音。

古无轻唇音可以从经籍异文、汉儒声训、反切类隔、古
音,后代多变为齿音,不独‘知彻澄'三母为然也。

中古 前期有庄系与章系两组正齿音,共计
10 个声母。

因为庄系
生证明,章太炎《国故论衡》 中的《上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3上古声调宋代人首先提出了“四声互用”的观点。

明代陈第和宋
人的看法差不多。

清代,顾炎武提出了“四声一贯” 的观点,
四声一贯”说实际上是说古人押韵并不严格区别四声,平仄可以互押,实质是四声通押。

江永主张古有四声,其和“四声一贯”说很相合,不同之点在于它不强调通押,而强调常规。

在《诗经》里,以同调相押为常规,以异调相押(通押)为变格。

江有诰起初认为古无四声,但后来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不但认为古有四声,而且基本上否认通押。

他认为,诗经》
绝大部分都是同调相协,绝对没有异调通押的情况。

段玉裁在全面考察先秦韵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古无去声说” 认为周秦时代仅有平上入而没有去声,到魏晋时代才产生去声字,去声是由上声入声而来。

与段玉裁“古无去声”说不同,孔广森提出“古无入声”说。

孔广森是山东曲阜人,他的方言中没有入声,受方音影响,他认为《诗经》时代的古音和《中原音韵》所代表的北方曲韵一样都是没有入声的,
这正是他“古无入声”的实质性错误。

章太炎在《去入韵无平上。

”认为古韵可以分为两类,即平上为一类,去入为一类。

黄侃师承章炳麟,继承和发展了平入说。

并赞成段玉裁的“古无去声”说,由此得出了古无上去,只有平
音准》中说:古平上韵与去入韵截然两分:平上韵无去入,
入的结论。

王力认为上古有四个声调,分为舒促两类,舒声包括平声和上声,促声包括长入和短入。

这是对段玉裁“古无去声”的发展。

传统古音学自吴?3 ?创至今已历经千年的发展,从“通
转叶音”说到陈第的“古诗无叶音”说再到顾炎武离析唐韵
分古韵十部,之后在其基础上古韵部越分越密,直至最后脂微分部,古韵三十部确立。

传统古音学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伴随着古音观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力.汉语音韵学[A].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2] 王力.汉语语音史[A].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张民权.宋代古音学与吴?A妒?补音》研究[A].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