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控制系统数字仿真第二章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答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习题解答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习题及解答2-1 已知质量-弹簧系统如题2-1图所示,图中标明了质量和弹簧的弹性系数。

当外力F (t )作用时,系统产生运动,如果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以质量m 2的位移y (t )为输出,外力F (t )为输入,试列写系统的运动方程。

解: 设 质量m 1的位移量为x (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y k y x k dt yd m 21222-)(−= ①)(1221y x k F dtxd m −−= ②①式可以写作y k k x k dtyd m )(211222+−= ③由①式也可以得到y k dtyd m y x k 22221)(+=− ④③式两端同时求二阶导数,可得2221221442)(dty d k k dt x d k dt yd m +−= ⑤将②、③式代入⑤式中,整理可得F m k y m k k dty d m k m k m m dt y d m 1112122122121442)(=−++++ 2-2 求题2-2图中由质量-弹簧-阻尼器组成的机械系统,建立系统的运动方程。

其中,x (t )为基底相对于惯性空间的位移,y (t )为质量相对于惯性空间的位移。

z (t )= y (t )- x (t )为基底和质量之间的相对位移,z (t )由记录得到, x (t )和z (t )分别为输入量和输出量。

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dtt dz f kz dt y d m )(22−−= 将z (t )= y (t )- x (t )代入上式,整理可得2222dtx d m kz dt dz f dt z d m −=++题2-2图题2-1图解:(a )引入中间变量u c (t)表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o c c u R u R dt du C2111=+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o i c u u u −=联立消去中间变量,可得描述输入量u i (t )和输出量u o (t )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为i i o o u R dt du C u R R R R dt du C121211+=++ (b )引入回路电流i (t )和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 c (t)作为中间变量,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有i o u u i R =+1 另有电容元件的元件约束关系方程dtdu Ci c =和i R u u o c 2−=联立求解,消去中间变量可得i i o o u R dt du C u R R R R dt du C121211+=++(c )设电容器C 2两端的电压为u c 2(t),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dtduC u u R dt u u d C c o i o i 2211)(1)(=−+− ①求导可得22221221)(1)(dtu d C dt u u d R dt u u d C c o i o i =−+− ② 另有输出支路电压方程o c c u u dtdu C R =+2222 等式两边求导有dtdu dt du dt u d C R oc c =+222222 ③将①、②代入③式,整理可得i ii ooo u C R dt du C R C R C R dt u d C R u C R dt du C R C R C R C R dt u d C R 2121221121221212122112121122+++=++++2-4 试求题2-4图所示有源RC 电路的微分方程,其中u i (t )为输入量,u o (t )为输出量。

控制系统仿真 答案 薛定宇 第二版

控制系统仿真 答案 薛定宇 第二版

第一部分:MATLAB 必备基础知识、控制系统模型与转换、线性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4学时)1.2.3.答:(a)>> s=tf('s');G=(s^3+4*s+2)/(s^3*(s^2+2)*((s^2+1)^3+2*s+5))Transfer function:s^3 + 4 s + 2------------------------------------------------------s^11 + 5 s^9 + 9 s^7 + 2 s^6 + 12 s^5 + 4 s^4 + 12 s^3(b)>> num=[1 0 0.568];den=[1 -1.2 1.19 -0.99];H=tf(num,den,'Ts',0.1)Transfer function:z^2 + 0.568-----------------------------z^3 - 1.2 z^2 + 1.19 z - 0.99Sampling time: 0.14.设y(t)=x1;A=[0,1,0;0,0,1;-13,-4,-5];B=[0;0;2];C=[1,0,0];D=0;G=SS(A,B,C,D)a =x1 x2 x3x1 0 1 0x2 0 0 1x3 -13 -4 -5b =u1x1 0x2 0x3 2c =x1 x2 x3y1 1 0 0d =u1y1 0Continuous-time model.传递函数模型:对式子两联进行拉氏变换,G(s)=2/(s^3+13*s^2+4*s+5)对分子分母进行分解因式处理5.进行Z变换6.s=tf('s');syms J Kps Ki;G=(s+1)/(J*s^2+2*s+5);Gc=(Kps+Ki)/s;H=1;GG=feedback(G*Gc,H) 7.(a)s=tf('s');G=(211.87*s+317.64)/((s+20)*(s+94.34)*(s+0.1684));Gc=(169.6*s+400)/s/(s+4);H=1/(0. 01*s+1);GG=feedback(G*Gc,H)Transfer function:359.3 s^3 + 3.732e004 s^2 + 1.399e005 s + 127056----------------------------------------------------------------------------------0.01 s^6 + 2.185 s^5 + 142.1 s^4 + 2444 s^3 + 4.389e004 s^2 + 1.399e005 s + 1270568.Ga=feedback(1/s^2,50);G1=feedback((1/(s+1))*(s/(s^2+2)),(4*s+2)/((s+1)^2));G2=feedback(Ga* G1,(s^2+2)/(s^3+14));G=3*G2Transfer function:3 s^6 + 6 s^5 + 3 s^4 + 42 s^3 + 84 s^2 + 42 s-----------------------------------------------------------------------------------------------------s^10 + 3 s^9 + 55 s^8 + 175 s^7 + 300 s^6 + 1323 s^5 + 2656 s^4 + 3715 s^3 + 7732 s^2 + 5602 s + 14009.>> s=tf('s');G=(s+1)^2*(s^2+2*s+400)/(s+5)^2/(s^2+3*s+100)/(s^2+3*s+2500)Transfer function:s^4 + 4 s^3 + 405 s^2 + 802 s + 400-------------------------------------------------------s^6 + 16 s^5 + 2694 s^4 + 34040 s^3 + 393225 s^2+ 2.695e006 s + 6.25e006>> step(G)s=tf('s');G=(s+1)^2*(s^2+2*s+400)/(s+5)^2/(s^2+3*s+100)/(s^2+3*s+2500);G1=c2d(G,0.01)Transfer function:4.716e-005 z^5 - 0.0001396 z^4 + 9.596e-005 z^3 + 8.18e-005 z^2 - 0.0001289 z + 4.355e-005 ------------------------------------------------------------------------------------------z^6 - 5.592 z^5 + 13.26 z^4 - 17.06 z^3 + 12.58 z^2 - 5.032 z + 0.8521>> step(G1)Sampling time: 0.01>> s=tf('s');G=(s+1)^2*(s^2+2*s+400)/(s+5)^2/(s^2+3*s+100)/(s^2+3*s+2500);G1=c2d(G,0.1) Transfer function:0.0003982 z^5 - 0.0003919 z^4 - 0.000336 z^3+ 0.0007842 z^2 - 0.000766 z + 0.0003214-------------------------------------------------------z^6 - 2.644 z^5 + 4.044 z^4 - 3.94 z^3 + 2.549 z^2- 1.056 z + 0.2019Sampling time: 0.1>> step(G1)>> s=tf('s');G=(s+1)^2*(s^2+2*s+400)/(s+5)^2/(s^2+3*s+100)/(s^2+3*s+2500);G1=c2d(G,1) Transfer function:8.625e-005 z^5 - 4.48e-005 z^4 + 6.545e-006 z^3+ 1.211e-005 z^2 - 3.299e-006 z + 1.011e-007-------------------------------------------------------z^6 - 0.0419 z^5 - 0.07092 z^4 - 0.0004549 z^3+ 0.002495 z^2 - 3.347e-005 z + 1.125e-007Sampling time: 1>> step(G1)10.(a)>> s=tf('s');G=1/(s^3+2*s^2+s+2);eig(G)ans =-2.00000.0000 + 1.0000i0.0000 - 1.0000i临界稳定(b)>> s=tf('s');G=1/(6*s^4+3*s^3+2*s^2+s+1);eig(G) ans =-0.4949 + 0.4356i-0.4949 - 0.4356i0.2449 + 0.5688i0.2449 - 0.5688i不稳定(c)>> s=tf('s');G=1/(s^4+s^3-3*s^2-s+2);eig(G)ans =-2.0000-1.00001.00001.0000不稳定11.(a)>> z=tf('z');G=(-3*z+2)/(z^3-0.2*z^2-0.25*z+0.05);abs(eig(G))ans =0.50000.50000.2000稳定(b)z=tf('z');G=(3*z^2-0.39*z-0.09)/(z^4-1.7*z^3+1.04*z^2+0.268*z+0.024);abs(eig(G)) ans =1.19391.19390.12980.1298不稳定12.求矩阵A的特征根,判断其特征根是否全具有负实部,则稳定13.14.15.16.17.第二部分:Simulink 在系统仿真中的应用、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控制工程中的仿真技术应用(4 学时)3.4.5.6.7.8.9.。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后答案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后答案

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课后答案参考答案说明:1( 对于可以用文字或数字给出的情况,直接给出参考答案。

2( 对于难以用文字或数字给出的情况,将提供MATLAB程序或Simulink模型。

第 1 章1.1 系统是被研究的对象,模型是对系统的描述,仿真是通过模型研究系统的一种工具或手段。

1.2 数学仿真的基本工具是数字计算机,因此也称为计算机仿真或数字仿真。

将数学模型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变成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和运行的数学模型,称之为仿真模型。

1.3 因为仿真是在模型上做试验,是一种广义的试验。

因此,仿真基本上是一种通过试验来研究系统的综合试验技术,具有一般试验的性质。

而进行试验研究通常是需要进行试验设计。

1.4 解析法又称为分析法,它是应用数学推导、演绎去求解数学模型的方法。

仿真法是通过在模型上进行一系列试验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利用解析法求解模型可以得出对问题的一般性答案,而仿真法的每一次运行则只能给出在特定条件下的数值解。

,解析法常常是围绕着使问题易于求解,而不是使研究方法更适合于问题,常常因为存在诸多困难而不能适用。

从原则上讲,仿真法对系统数学模型的形式及复杂程度没有限制,是广泛适用的,但当模型的复杂程度增大时,试验次数就会迅速增加,从而影响使用效率。

1.5 仿真可以应用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理论验证和训练仿真器等方面。

1.6,8,20,71,,,,,,,,,x,100x,0u,,,, ,,,,0100,,,,y,,,002x注:本题答案是用MATLAB中tf2ss()函数给出的,是所谓“第二能控标准型”(下同)。

11.7,3,3,11,,,,,,,,,x,100x,0u,,,, ,,,,0100,,,,y,,,013x1.82s,3s,3G(s), 32s,4s,5s,21.91.368,0.36801,,,,,,,,x(k,1),100x(k),0u(k),,,, ,,,,0100,,,,y(k),,,00.3680.264x(k)1.10 仿真模型见praxis1_10_1.mdl;MATLAB程序见praxis1_10_2.m。

(整理)控制系统数字仿真第二章习题答案

(整理)控制系统数字仿真第二章习题答案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第二章习题答案2-1 思考题:(1)数学模型的微分方程,状态方程,传递函数,零极点增益和部分分式五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2)数学模型各种形式之间为什么要互相转换?(3)控制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他们的区别和特点是什么?(4)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中的“实现问题”是什么含意?(5)数值积分法的选用应遵循哪几条原则?答:(1)微分方程是直接描述系统输入和输出量之间的制约关系,是连续控制系统其他数学模型表达式的基础。

状态方程能够反映系统内部各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传递函数是零极点形式和部分分式形式的基础。

零极点增益形式可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利用部分分式形式可直接分析系统的动态过程。

(2)不同的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数学模型形式。

(3)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大体有三种:机理模型法,统计模型法和混合模型法。

机理模型法就是对已知结构,参数的物理系统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或定理,经过合理的分析简化建立起来的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该方法需要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特性完全的了解,精度高。

统计模型法是采用归纳的方法,根据系统实测的数据,运用统计规律和系统辨识等理论建立的系统模型。

该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受数据量不充分,数据精度不一致,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完善,很难在精度上达到更高的要求。

混合法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

(4)“实现问题”就是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精度,采用某种数值计算方法,将模型方程转换为适合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公式和方程,通过计算来使之正确的反映系统各变量动态性能,得到可靠的仿真结果。

(5)数值积分法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在满足系统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数值运算的速度和并保证计算结果的稳定。

2-2.用matlab语言求下列系统的状态方程、传递函数、零极点增益、和部分分式形式的模型参数,并分别写出其相应的数学模型表达式:(1) G(s)=324327242410355024s s ss s s s+++++++(2).X=2.25 -5 -1.25 -0.542.25 -4.25 -1.25 -0.2520.25 -0.5 -1.25 -121.25 -1.75 -0.25 -0.75 0X⎡⎤⎡⎤⎢⎥⎢⎥⎢⎥⎢⎥+⎢⎥⎢⎥⎢⎥⎢⎥⎣⎦⎣⎦u y=[0 2 0 2] X(1)解:(1)状态方程模型参数:编写matlab程序如下>>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A B C D]=tf2ss(num,den)得到结果:A=-10 -35 -50 -241 0 0 00 1 0 00 0 1 0⎡⎤⎢⎥⎢⎥⎢⎥⎢⎥⎣⎦,B=1⎡⎤⎢⎥⎢⎥⎢⎥⎢⎥⎣⎦,C=[]1 7 24 24,D=[0]所以模型为:.X=-10 -35 -50 -241 0 0 00 1 0 00 0 1 0⎡⎤⎢⎥⎢⎥⎢⎥⎢⎥⎣⎦X+1⎡⎤⎢⎥⎢⎥⎢⎥⎢⎥⎣⎦u,y=[]1 7 24 24X(2)零极点增益:编写程序>>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Z P K]=tf2zp(num,den)得到结果Z= -2.7306 + 2.8531 , -2.7306 - 2.8531i ,-1.5388P= -4, -3 ,-2 ,-1K=1(3) 部分分式形式:编写程序>>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R P H]=residue(num,den)得到结果R= 4.0000 ,-6.0000, 2.0000, 1.0000 P= -4.0000, -3.0000 , -2.0000 ,-1.0000 H=[]G(s)=46214321s s s s -+++++++(2)解:(1)传递函数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B=[4 2 2 0]'; >> C=[0 2 0 2];>> D=[0];>> [num den]=ss2tf(A,B,C,D)得到结果num = 0 4.0000 14.0000 22.0000 15.0000 den =1.0000 4.0000 6.2500 5.2500 2.2500324324 s + 14 s + 22 s + 15()s + 4 s + 6.25 s + 5.25 s + 2.25G s =(2) 零极点增益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 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B=[4 2 2 0]'; >> C=[0 2 0 2];>> D=[0];>> [Z,P,K]=ss2zp(A,B,C,D)得到结果Z =-1.0000 + 1.2247i -1.0000 - 1.2247i -1.5000P= -0.5000 + 0.8660i -0.5000 - 0.8660i -1.5000 -1.5000 K = 4.0000表达式 ()()()()()4s+1-1.2247i s+1+1.2247i ()s+0.5-0.866i s+0.5+0.866i s+1.5G s =(3)部分分式形式的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B=[4 2 2 0]'; >> C=[0 2 0 2];>> D=[0];>> [num den]=ss2tf(A,B,C,D)>> [R,P,H]=residue(num,den)得到结果R = 4.0000 -0.0000 0.0000 - 2.3094i 0.0000 + 2.3094iP = -1.5000 -1.5000 -0.5000 + 0.8660i -0.5000 - 0.8660i H =[]4 2.3094 2.3094() 1.50.50.8660.50.866i iG s s s i s i=-+++-++2-3.用欧拉法求下面系统的输出响应y(t)在0≤t ≤1上,h=0.1时的数值。

MATLAB语言及控制系统仿真_参考答案解析_第2章

MATLAB语言及控制系统仿真_参考答案解析_第2章

2.12 MATLAB 语言的数值运算-实训2.12.1实训目的1.学会矩阵的建立方法及其矩阵的转置、相乘、求逆等运算;2.识别了解特殊矩阵;3.学会求解方程与方程组;4.学会通过编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12.2实训内容 1.矩阵建立及其运算]4321012345[1-----=A[]0.19.08.07.06.05.04.03.02.01.02=A ]0.19.08.07.06.05.04.03.02.01.0[3=A][40.19.08.07.06.05.04.03.02.01.0e e e e e e e e e e A = ]2222222222[50.19.08.07.06.05.04.03.02.01.0=A求(1)211A A D += (2)232A A D -= (3)4/.13A D = (4)5*.44A A D = (5)5*35A D = (6))2(.^16A D =>> A1=-5:4;>> A2=0.1:0.1:1.0; >> A3=sqrt(A2); >> A4=exp(A2); >> A5=2.^(A2); >> format bank >> D1=A1+A2 D1 =-4.90 -3.80 -2.70 -1.60 -0.50 0.60 1.70 2.80 3.90 5.00 >> D2=A3-A2 D2 =0.22 0.25 0.25 0.23 0.21 0.17 0.14 0.09 0.05 0 >> D3=1./A4 D3 =0.90 0.82 0.74 0.67 0.61 0.55 0.50 0.45 0.41 0.37 >> D4=A4.*A5D4 =1.18 1.40 1.66 1.972.33 2.763.27 3.874.595.44 >> D5=3*A5 D5 =3.22 3.45 3.69 3.964.24 4.55 4.875.22 5.606.00 >> D6=A1.^2 D6 =25.00 16.00 9.00 4.00 1.00 0 1.00 4.00 9.00 16.002.建立矩阵⎥⎥⎥⎥⎥⎥⎦⎤⎢⎢⎢⎢⎢⎢⎣⎡-----=1418712106114231359152345686420B(1)矩阵B 的逆矩阵)(inv B (2)矩阵B 对应的行列式)det(B>> B=[0:2:8;-6:-2;15,9,5,13,3;2,4,11,6,10;12,7,8,1,14]B =0 2.00 4.00 6.00 8.00 -6.00 -5.00 -4.00 -3.00 -2.00 15.00 9.00 5.00 13.00 3.00 2.00 4.00 11.00 6.00 10.00 12.00 7.00 8.00 1.00 14.00 >> inv(B) ans =-0.18 0.29 0.11 0.07 0.07 0.31 -0.72 -0.20 -0.23 -0.07 -0.21 0.11 0.03 0.21 -0.02 0.05 0.11 0.08 0.02 -0.04 0.12 0.04 -0.02 -0.06 0.06 >> det(B) ans =-17568.00(3)利用矩阵元素的提取方法建立以下矩阵 ①矩阵b01:矩阵B 的3~4行元素; ②矩阵b02:矩阵B 的2~5列元素;③矩阵b03:由矩阵B 的1~3行2~4列交叉点所对应的元素组成; >> B=[0:2:8;-6:-2;15,9,5,13,3;2,4,11,6,10;12,7,8,1,14]; >> b01=B(3:4,:) b01 =15.00 9.00 5.00 13.00 3.002.00 4.00 11.00 6.00 10.00 >> b02=B(:,2:5) b02 =2.00 4.00 6.00 8.00 -5.00 -4.00 -3.00 -2.00 9.00 5.00 13.00 3.004.00 11.00 6.00 10.00 7.00 8.00 1.00 14.00 >> b03=B(1:3,2:4) b03 =2.00 4.00 6.00 -5.00 -4.00 -3.00 9.00 5.00 13.00 3.矩阵的转置与翻转已知矩阵⎥⎥⎥⎦⎤⎢⎢⎢⎣⎡=151413121110987654321m ,求取以下矩阵观察并记录。

20春地大《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在线作业二_023答案

20春地大《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在线作业二_023答案

(单选题)1: 绘制控制系统根轨迹的命令是()。

A: step
B: pzmap
C: rlocus
D: sgrid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2: 用round函数四舍五入对数组[2.48 6.39 3.93 8.52]取整,结果为()。

A: [2 6 3 8]
B: [2 6 4 8]
C: [2 6 4 9]
D: [3 7 4 9]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清空Matlab工作空间内所有变量的指令是()。

A: clc
B: cls
C: clear
D: clf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4: 某系统传递函数为G,语句pzmap(G)的执行结果为()。

A: 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图
B: 绘制系统的零极点图
C: 绘制系统的奈氏曲线
D: 绘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5: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 CAD
B: CAM
C: CAE
D: CAT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某系统的函数关系式为y=1/(x3-2x+4),绘制x在0至10之间变化的图形,正确的是()。

A: fplot('1/(x*3-2*x+4)',[0 10])
B: fplot('1/(x.^3-2*x+4)',[0 10])
C: plot('1/(x.^3-2*x+4)',[0 10])
D: plot('1/(x*3-2*x+4)',[0 10])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下列哪条指令是求矩阵的行列式的值()。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练习题

自动控制原理第2章练习题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习题及答案2-1 试建立图2-27所示各系统的微分方程。

其中外力)(t F ,位移)(t x 和电压)(t u r 为输入量;位移)(t y 和电压)(t u c 为输出量;k (弹性系数),f (阻尼系数),R (电阻),C (电容)和m (质量)均为常数。

解(a )以平衡状态为基点,对质块m 进行受力分析(不再考虑重力影响),如图解2-1(a)所示。

根据牛顿定理可写出22)()(dty d m dt dy f t ky t F =-- 整理得)(1)()()(22t F m t y m k dt t dy m f dt t y d =++(b )如图解2-1(b)所示,取A,B 两点分别进行受力分析。

对A 点有 )()(111dtdydt dx f x x k -=- (1) 对B 点有 y k dtdydt dx f 21)(=- (2) 联立式(1)、(2)可得:dtdx k k k y k k f k k dt dy2112121)(+=++(c) 应用复数阻抗概念可写出)()(11)(11s U s I cs R cs R s U c r ++= (3) 2)()(R s Uc s I = (4) 联立式(3)、(4),可解得: CsR R R R Cs R R s U s U r c 212112)1()()(+++=微分方程为: r r c c u CR dt du u R CR R R dt du 121211+=++(d) 由图解2-1(d )可写出[]Css I s I s I R s U c R R r 1)()()()(++= (5) )()(1)(s RI s RI Css I c R c -= (6) []Css I s I R s I s U c R c c 1)()()()(++= (7)联立式(5)、(6)、(7),消去中间变量)(s I C 和)(s I R ,可得:1312)()(222222++++=RCs s C R RCs s C R s U s U r c 微分方程为 r r r c c c u RC dt du CR dt du u R C dt du CR dt du 222222221213++=++2-2 试证明图2-28中所示的力学系统(a)和电路系统(b)是相似系统(即有相同形式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仿真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系统仿真复习题及答案

《控制系统仿真》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绪论1.1什么是仿真?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仿真是建立在控制理论,相似理论,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技术等理论基础之上的,以计算机和其他专用物理效应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真实或假想的系统进行试验,并借助专家经验知识,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做出决策的一门综合性的试验性科学。

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似原理。

1.2在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仿真法与解析法有何区别?各有什么特点?答:解析法就是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控制系统进行理论上的分析,计算。

它是一种纯物理意义上的实验分析方法,在对系统的认识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

由于受到理论的不完善性以及对事物认识的不全面性等因素的影响,其应用往往有很大局限性。

仿真法基于相似原理,是在模型上所进行的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的实验方法。

1.3数字仿真包括那几个要素?其关系如何?答: 通常情况下,数字仿真实验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实际系统,数学模型与计算机。

将实际系统抽象为数学模型,称之为一次模型化,它还涉及到系统辨识技术问题,统称为建模问题;将数学模型转化为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仿真模型,称之为二次模型化,这涉及到仿真技术问题,统称为仿真实验。

虽然两者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但仍有区别。

系统建模或系统辨识是研究实际系统与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而系统仿真技术则是研究系统数学模型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

结果分析建立仿真模型图1.1 计算机仿真三要素关系图1.4为什么说模拟仿真较数字仿真精度低?其优点如何?。

答:由于受到电路元件精度的制约和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模拟仿真较数字仿真精度低但模拟仿真具有如下优点:(1)描述连续的物理系统的动态过程比较自然和逼真。

(2)仿真速度极快,失真小,结果可信度高。

(3)能快速求解微分方程。

模拟计算机运行时各运算器是并行工作的,模拟机的解题速度与原系统的复杂程度无关。

(4)可以灵活设置仿真试验的时间标尺,既可以进行实时仿真,也可以进行非实时仿真。

(完整版)控制系统数字仿真题库

(完整版)控制系统数字仿真题库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题库一、填空题1. 定义一个系统时,首先要确定系统的边界;边界确定了系统的范围,边界以外对系统的作用称为系统的输入,系统对边界以为环境的作用称为系统的输出。

2.系统的三大要素为:实体、属性和活动。

3.人们描述系统的常见术语为:实体、属性、事件和活动。

4.人们经常把系统分成四类,它们分别为:连续系统、离散系统、采样数据系统和离散-连续系统。

5、根据系统的属性可以将系统分成两大类:工程系统和非工程系统。

6.根据描述方法不同,离散系统可以分为:离散时间系统和离散事件系统。

7. 系统是指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的实体的有机组合。

8.根据模型的表达形式,模型可以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二大类,其中数学模型根据数学表达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二种,分别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9、采用一定比例按照真实系统的样子制作的模型称为物理模型,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系统内在规律的模型称为数学模型。

10.静态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一般是代数方程和逻辑关系表达式等,而动态模型的数学表达形式一般是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

11.系统模型根据描述变量的函数关系可以分类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

12 仿真模型的校核是指检验数字仿真模型和数学模型是否一致。

13.仿真模型的验证是指检验数字仿真模型和实际系统是否一致。

14.计算机仿真的三个要素为:系统、模型与计算机。

15.系统仿真的三个基本活动是系统建模、仿真建模和仿真试验。

16.系统仿真根据模型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物理仿真、数学仿真和数学-物理混合仿真。

17.根据仿真应用目的的不同,人们经常把计算机仿真应用分为四类,分别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理论验证和人员训练。

18.计算机仿真是指将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的过程。

19. 仿真依据的基本原则是:相似原理。

20. 连续系统仿真中常见的一对矛盾为计算速度和计算精度。

21.保持器是一种将离散时间信号恢复成连续信号的装置。

22.零阶保持器能较好地再现阶跃信号。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部分答案2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部分答案2

3-1.求解下列线性方程,并进行解得验证:(1)7 2 1 -249 15 3 -27-2 -2 11 511 32 130x⎡⎤⎡⎤⎢⎥⎢⎥⎢⎥⎢⎥=⎢⎥⎢⎥-⎢⎥⎢⎥⎣⎦⎣⎦,(2)5 76 5 1247 10 8 7 2346 8 10 9 3365 7 9 10 4351 2 3 4 515x⎡⎤⎡⎢⎥⎢⎢⎥⎢⎢⎥⎢=⎢⎥⎢⎢⎥⎢⎢⎥⎢⎣⎦⎣9613614414060⎤⎥⎥⎥⎥⎥⎥⎦由A*X=B得:X=A\B解:>> a=[7 2 1 -2;9 15 3 -2;-2 -2 11 5;1 3 2 13]a =7 2 1 -29 15 3 -2-2 -2 11 51 32 13>> b=[4 7 -1 0]'b =47-1>> x=a\bx =0.49790.14450.0629-0.0813(2)解:>> a=[5 7 6 5 17 10 8 7 26 8 10 9 35 7 9 10 41 2 3 4 5]a =5 76 5 17 10 8 7 26 8 10 9 35 7 9 10 41 2 3 4 5>> b=[24 9634 136 36 144 35 140 15 60] b =24 96 34 136 36 144 35 140 15 60>> x=a\b x =1.0000 4.0000 1.0000 4.0000 1.0000 4.0000 1.0000 4.00001.0000 4.00003-2.进行下列计算,给出不使用for 和while 等循环语句的计算方法。

(1)632ii k ==∑解:根据等比数列求和方法,在利用matlab 中的m 文件,编写程序求解。

M 文件为 n=64;q=2;k=(1-q^n)/(1-q); disp('k 的值为'); disp(k);保存文件q1.m在matlab 命令框中输入 >> q1k 的值为 1.8447e+019(2)求出y=x*sin(x) 在0<x<100条件下的每个峰值解:画出图形>> x=0:0.01:100;>> y=x.*sin(x); >> plot(x,y); >> grid on>> title('y=x*sin(x)') >> xlabel('x') >>ylabel('y')方法1。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x kx ,简记为
y kx 。
若非线性函数有两个自变量,如 z f (x, y) ,则在
平衡点处可展成(忽略高次项)
f
f
z xv
|( x0 , y0 )
x y |(x0 , y0 )
y
经过上述线性化后,就把非线性关系变成了线性 关系,从而使问题大大简化。但对于如图(d)所示的 强非线性,只能采用第七章的非线性理论来分析。对于 线性系统,可采用叠加原理来分析系统。
Eb (s) Kbsm (s)
Js2 m(s) Mm fsm(s)
c
(s)
1
i
m
(s)
45
系统各元部件的动态结构图
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建立的,因此,它只 是系统的零状态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有现 实意义,而且容易实现。
26
三、典型元器件的传递函数
1. 电位器
1 2
max
E
Θs
U s
K
U
K E
max
27
2. 电位器电桥
1
2
E
K1p1
K1 p 2
U
Θ 1
s
Θ
K1 p
Θ 2
s
U s
28
3.齿轮
传动比 i N2 N1
G2(s)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框,具有同一个输入信号,并 以各方框输出信号的代数和作为输出信号,这种形
式的连接称为并联连接。
41
3. 反馈连接
R(s)

C(s) G(s)
H(s)
一个方框的输出信号输入到另一个方框后,得 到的输出再返回到这个方框的输入端,构成输 入信号的一部分。这种连接形式称为反馈连接。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答案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大作业)答案

编程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1. 典型二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在相同坐标系下编程实现绘制当取0.1,02,0.3,0.4,0.5,0.6,0.7,0.8,0.9,1,2时候该系统的Bode图。

答:% MATLAB程序为*4Wn = 0.6kesai = [0.1:0.1:1,2] hold on;for kos=kesai num=Wn^2;den=[1,2*kos*Wn,Wn^2] step(num,den) endtitle('Step Response') hold off;2. 系统开环传函,设k=1,试编程实现(1)用传函、零极点、状态空间方式表示系统。

*10(2)绘制闭环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判断稳定性。

(3)绘制根轨迹、Bode图、乃氏图。

(4)求可控性、可观测性矩阵,并判断可控、可观测性。

3. “虚拟飞行员”模型代表了闭环中的飞行员,它可以用来分析和设计飞机控制系统。

飞机和飞行员形成的闭环框图如图(3)所示。

变量表示飞行员的时延,用 =0.5表示反应较慢的飞行员,用 =0.25表示反应较快的飞行员。

飞行员模型的其他变量假定为K=1, 1=2, 2=0.5。

请用matlab编程计算闭环系统的极点。

图3 飞行员控制飞机的闭环系统4. 典型二阶系统,其传递函数为,在相同坐标系下编程实现绘制当,取2,4,6,8,10,12时候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答:% MATLAB程序为ex3212.m:w=[2:2:12] kesai=0.7 hold on; for Wn=wnum=Wn^2;den=[1,2*kesai*Wn,Wn^2] step(num,den,6) endtitle('Step Response') hold off;。

(2021年整理)《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习题参考答案

(2021年整理)《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习题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习题参考答案(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习题参考答案(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习题参考答案(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习题参考答案(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习题参考答案(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习题参考答案(推荐完整)〉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习题参考答案1—1 什么是仿真?它的主要优点是什么?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所谓仿真,就是使用其它相似的系统来模仿真实的需要研究的系统。

计算机仿真是指以数字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编写并且运行反映真实系统运行状况的程序。

对计算机输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对实际系统运行状态和演化规律进行综合评估与预测。

它是非常重要的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或者评价系统性能和功能的一种技术手段。

仿真的主要优点是: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都很高.它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相似性原理。

1—2 你认为计算机仿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答:向模型更加准确的方向发展,向虚拟现实技术,以及高技术智能化、一体化方向发展。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第3版)》张晓华(习题解答)第2章-电力电子器件建模-IGBT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第3版)》张晓华(习题解答)第2章-电力电子器件建模-IGBT

第七节电力电子器件建模一、问题的提出上一节“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中所涉及到的电力电子器件(GTO、MOSFET、IGBT)都是理想开关模型(“0”、“1”状态),如表1。

然而,当我们在研究微观时间尺度下的(电压电流)系统响应或者电力电子器件特性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对电力电子器件建立更精确的模型。

这里的电力电子器件模型将不再是状态空间表达式或者传递函数的形式,这是因为简单形式的状态空间表达式或者传递函数已经无法精确表达出器件的动、静态过程。

电力电子器件的精确模型主要应用在:器件模型换向过程(微观时间尺度上)、元器件张力、功率消耗、设计器件缓冲电路等情况下。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力电子器件建模是电力电子系统建模的补充。

表1 理想开关与实际功率开关对比二、建模机理1.电力电子器件建模需考虑的问题对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模型的发展,除了考虑半导体器件在建模时所考虑的一般问题和因素之外,在建立比较精确的仿真模型时,以下几个问题必须优先考虑,这些问题在低功率器件中不成问题,但在功率电子器件中这几个问题它们支配了器件的静态和动态特性:(1). 阻系数的调制为了承受较高的电压,功率半导体器件一般都有一个稍微厚度搀杂半导体层,当器件导通时,这个层决定导通压降和功率损失。

这个电阻随电压和电流变化而变化,具有非线性电阻的特性。

单极型器件(MOSFET)中,电阻的变化是由有效电流导通区域变化所引起,另外随着外电场的增加迁移率的降低也会引起导通电阻的变化。

双极器件中,当器件导通时,电子和空穴充满了低搀杂层,此时注入的载流子密度比搀杂浓度还要高,这个区域的电阻明显的降低了。

在区域边界X 1到X r ,面积为A 的区域电阻由下式表示:⎰+=rX X p n p n qA dx R 1)(μμ 这里n 和p 分别是电子和空穴的密度,n μ和p μ是载流子的迁移率,载流子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它们的密度也不是均匀的。

(2). 电荷存储量对于双极型器件而言,当处于导通状态时,载流子电荷被存储在低搀杂区域,这些载流子电荷在器件阻断之前,必须尽快地被移走,这过程是引起开关延时和开关损耗的根本原因。

智慧树答案控制系统仿真与CAD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控制系统仿真与CAD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答案:错2.给图形添加标题的命令函数是答案:title第二章1.传递函数到状态空间模型的转换是不唯一的,而状态空间到传递函数的转换是唯一的。

答案:对2.MATLAB中实现将零极点增益模型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的命令函数是zpk2ss。

答案:错3.MATLAB中将两个系统串联的命令函数是parallel。

答案:错4.MATLAB中实现两个系统反馈连接的命令函数是feedback。

答案:对5.在MATLAB中,实现两个系统非单位反馈连接的命令函数是答案:feedback第三章1.MATLAB中系统的斜坡响应绘制函数为ramp。

答案:错2.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闭环极点的分布。

答案:对3.用于考察系统对于恒值信号的跟踪能力的输入信号是答案:阶跃信号4.在MATLAB中用于绘制连续系统在复平面内零极点图的命令函数是答案:pzmap5.以下指标中不属于二阶系统阶跃响应指标的是答案:给定值第四章1.利用rlocus函数绘制根轨迹要用系统的闭环模型。

答案:错2.根轨迹都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则闭环系统一定是稳定的。

答案:对3.绘制根轨迹图调用rlocus函数用的是开环模型。

答案:对4.rlocus函数返回的第一个输出变量是开环增益。

答案:错5.rlocfind函数返回的第一个输出变量是开环增益答案:对第五章1.波特图是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对频率的半对数坐标图,利用波特图可以看出系统的频率响应。

答案:对2.利用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可以使用MATLAB中的bode函数。

答案:错3.闭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奈奎斯特曲线逆时针包围临界点(-1, j0)的圈数等于开环传递函数位于s右半平面的极点个数。

答案:对4.MATLAB函数中,可用于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计算的是bode答案:错5.以下MATLAB函数中,可用于绘制奈奎斯特图的是答案:nyquist第六章1.线性定常系统状态完全能控的充要条件是能控性判定矩阵是满秩的。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第二章习题答案word资料11页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第二章习题答案word资料11页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第二章习题答案2-1 思考题:(1)数学模型的微分方程,状态方程,传递函数,零极点增益和部分分式五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2)数学模型各种形式之间为什么要互相转换?(3)控制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他们的区别和特点是什么?(4)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中的“实现问题”是什么含意?(5)数值积分法的选用应遵循哪几条原则?答:(1)微分方程是直接描述系统输入和输出量之间的制约关系,是连续控制系统其他数学模型表达式的基础。

状态方程能够反映系统内部各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传递函数是零极点形式和部分分式形式的基础。

零极点增益形式可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利用部分分式形式可直接分析系统的动态过程。

(2)不同的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数学模型形式。

(3)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大体有三种:机理模型法,统计模型法和混合模型法。

机理模型法就是对已知结构,参数的物理系统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或定理,经过合理的分析简化建立起来的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该方法需要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特性完全的了解,精度高。

统计模型法是采用归纳的方法,根据系统实测的数据,运用统计规律和系统辨识等理论建立的系统模型。

该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受数据量不充分,数据精度不一致,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完善,很难在精度上达到更高的要求。

混合法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

(4)“实现问题”就是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精度,采用某种数值计算方法,将模型方程转换为适合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公式和方程,通过计算来使之正确的反映系统各变量动态性能,得到可靠的仿真结果。

(5)数值积分法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在满足系统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数值运算的速度和并保证计算结果的稳定。

2-2.用matlab语言求下列系统的状态方程、传递函数、零极点增益、和部分分式形式的模型参数,并分别写出其相应的数学模型表达式:(1) G(s)=324327242410355024s s ss s s s+++++++(2).X=2.25 -5 -1.25 -0.542.25 -4.25 -1.25 -0.2520.25 -0.5 -1.25 -121.25 -1.75 -0.25 -0.75 0X⎡⎤⎡⎤⎢⎥⎢⎥⎢⎥⎢⎥+⎢⎥⎢⎥⎢⎥⎢⎥⎣⎦⎣⎦u y=[0 2 0 2] X(1)解:(1)状态方程模型参数:编写matlab程序如下>>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A B C D]=tf2ss(num,den)得到结果:A=-10 -35 -50 -241 0 0 00 1 0 00 0 1 0⎡⎤⎢⎥⎢⎥⎢⎥⎢⎥⎣⎦,B=1⎡⎤⎢⎥⎢⎥⎢⎥⎢⎥⎣⎦,C=[]1 7 24 24,D=[0]所以模型为:.X=-10 -35 -50 -241 0 0 00 1 0 00 0 1 0⎡⎤⎢⎥⎢⎥⎢⎥⎢⎥⎣⎦X+1⎡⎤⎢⎥⎢⎥⎢⎥⎢⎥⎣⎦u,y=[]1 7 24 24X(2)零极点增益:编写程序>>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Z P K]=tf2zp(num,den)得到结果Z= -2.7306 + 2.8531 , -2.7306 - 2.8531i ,-1.5388P= -4, -3 ,-2 ,-1K=1(3) 部分分式形式:编写程序>>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R P H]=residue(num,den)得到结果R= 4.0000 ,-6.0000, 2.0000, 1.0000P= -4.0000, -3.0000 , -2.0000 ,-1.0000H=[]G(s)=46214321 s s s s-+++++++(2)解:(1)传递函数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0.25 -0.5 -1.25 -11.25 -1.75 -0.25 -0.75];>> B=[4 2 2 0]';>> C=[0 2 0 2];>> D=[0];>> [num den]=ss2tf(A,B,C,D)得到结果num = 0 4.0000 14.0000 22.0000 15.0000den =1.0000 4.0000 6.2500 5.2500 2.2500(2) 零极点增益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0.25 -0.5 -1.25 -11.25 -1.75 -0.25 -0.75];>> B=[4 2 2 0]';>> C=[0 2 0 2];>> D=[0];>> [Z,P,K]=ss2zp(A,B,C,D)得到结果Z =-1.0000 + 1.2247i -1.0000 - 1.2247i -1.5000P= -0.5000 + 0.8660i -0.5000 - 0.8660i -1.5000 -1.5000K = 4.0000表达式()() ()()() 4s+1-1.2247i s+1+1.2247i ()s+0.5-0.866i s+0.5+0.866i s+1.5 G s=(3)部分分式形式的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0.25 -0.5 -1.25 -11.25 -1.75 -0.25 -0.75]; >> B=[4 2 2 0]';>> C=[0 2 0 2];>> D=[0];>> [num den]=ss2tf(A,B,C,D)>> [R,P,H]=residue(num,den)得到结果R = 4.0000 -0.0000 0.0000 - 2.3094i 0.0000 + 2.3094iP = -1.5000 -1.5000 -0.5000 + 0.8660i -0.5000 - 0.8660i H =[]2-3.用欧拉法求下面系统的输出响应y(t)在0≤t ≤1上,h=0.1时的数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与CAD第二章习题答案2-1 思考题:(1)数学模型的微分方程,状态方程,传递函数,零极点增益和部分分式五种形式,各有什么特点?(2)数学模型各种形式之间为什么要互相转换?(3)控制系统建模的基本方法有哪些?他们的区别和特点是什么?(4)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中的“实现问题”是什么含意?(5)数值积分法的选用应遵循哪几条原则?答:(1)微分方程是直接描述系统输入和输出量之间的制约关系,是连续控制系统其他数学模型表达式的基础。

状态方程能够反映系统内部各状态之间的相互关系,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传递函数是零极点形式和部分分式形式的基础。

零极点增益形式可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利用部分分式形式可直接分析系统的动态过程。

(2)不同的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数学模型形式。

(3)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大体有三种:机理模型法,统计模型法和混合模型法。

机理模型法就是对已知结构,参数的物理系统运用相应的物理定律或定理,经过合理的分析简化建立起来的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该方法需要对系统的内部结构和特性完全的了解,精度高。

统计模型法是采用归纳的方法,根据系统实测的数据,运用统计规律和系统辨识等理论建立的系统模型。

该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受数据量不充分,数据精度不一致,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完善,很难在精度上达到更高的要求。

混合法是上述两种方法的结合。

(4)“实现问题”就是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和精度,采用某种数值计算方法,将模型方程转换为适合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公式和方程,通过计算来使之正确的反映系统各变量动态性能,得到可靠的仿真结果。

(5)数值积分法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在满足系统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数值运算的速度和并保证计算结果的稳定。

2-2.用matlab语言求下列系统的状态方程、传递函数、零极点增益、和部分分式形式的模型参数,并分别写出其相应的数学模型表达式:(1) G(s)=324327242410355024s s ss s s s+++++++(2).X=2.25 -5 -1.25 -0.542.25 -4.25 -1.25 -0.2520.25 -0.5 -1.25 -121.25 -1.75 -0.25 -0.75 0X⎡⎤⎡⎤⎢⎥⎢⎥⎢⎥⎢⎥+⎢⎥⎢⎥⎢⎥⎢⎥⎣⎦⎣⎦u y=[0 2 0 2] X(1)解:(1)状态方程模型参数:编写matlab程序如下>>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A B C D]=tf2ss(num,den)得到结果:A=-10 -35 -50 -241 0 0 00 1 0 00 0 1 0⎡⎤⎢⎥⎢⎥⎢⎥⎢⎥⎣⎦,B=1⎡⎤⎢⎥⎢⎥⎢⎥⎢⎥⎣⎦,C=[]1 7 24 24,D=[0]所以模型为:.X=-10 -35 -50 -241 0 0 00 1 0 00 0 1 0⎡⎤⎢⎥⎢⎥⎢⎥⎢⎥⎣⎦X+1⎡⎤⎢⎥⎢⎥⎢⎥⎢⎥⎣⎦u,y=[]1 7 24 24X(2)零极点增益:编写程序>>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Z P K]=tf2zp(num,den)得到结果Z= -2.7306 + 2.8531 , -2.7306 - 2.8531i ,-1.5388P= -4, -3 ,-2 ,-1K=1(3) 部分分式形式:编写程序>>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R P H]=residue(num,den)得到结果R= 4.0000 ,-6.0000, 2.0000, 1.0000 P= -4.0000, -3.0000 , -2.0000 ,-1.0000 H=[]G(s)=46214321s s s s -+++++++(2)解:(1)传递函数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B=[4 2 2 0]'; >> C=[0 2 0 2];>> D=[0];>> [num den]=ss2tf(A,B,C,D)得到结果num = 0 4.0000 14.0000 22.0000 15.0000 den =1.0000 4.0000 6.2500 5.2500 2.2500324324 s + 14 s + 22 s + 15()s + 4 s + 6.25 s + 5.25 s + 2.25G s =(2) 零极点增益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 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B=[4 2 2 0]'; >> C=[0 2 0 2];>> D=[0];>> [Z,P,K]=ss2zp(A,B,C,D)得到结果Z =-1.0000 + 1.2247i -1.0000 - 1.2247i -1.5000P= -0.5000 + 0.8660i -0.5000 - 0.8660i -1.5000 -1.5000 K = 4.0000表达式 ()()()()()4s+1-1.2247i s+1+1.2247i ()s+0.5-0.866i s+0.5+0.866i s+1.5G s =(3)部分分式形式的模型参数:编写程序>> A=[2.25 -5 -1.25 -0.52.25 -4.25 -1.25 -0.250.25 -0.5 -1.25 -1 1.25 -1.75 -0.25 -0.75];>> B=[4 2 2 0]'; >> C=[0 2 0 2];>> D=[0];>> [num den]=ss2tf(A,B,C,D)>> [R,P,H]=residue(num,den)得到结果R = 4.0000 -0.0000 0.0000 - 2.3094i 0.0000 + 2.3094iP = -1.5000 -1.5000 -0.5000 + 0.8660i -0.5000 - 0.8660i H =[]4 2.3094 2.3094() 1.50.50.8660.50.866i iG s s s i s i=-+++-++2-3.用欧拉法求下面系统的输出响应y(t)在0≤t ≤1上,h=0.1时的数值。

',(0)1y y y =-=要求保留4位小数,并将结果与真解()t y t e -=比较。

解:欧拉法1'00*(,)(,)()k k k k k k y y h f t y y f t y y t y+=+⎧⎪=⎨⎪=⎩(前向欧拉法,可以自启动)其几何意义:把f(t,y)在[,k k t y ]区间内的曲边面积用矩形面积近似代替。

利用matlab 提供的m 文件编程,得到算法公式。

如下所示(1) m 文件程序为 h=0.1;disp('函数的数值解为'); %显示 ‘’中间的文字% disp('y='); %同上%y=1;for t=0:h:1m=y;disp(y); %显示y 的当前值% y=m-m*h;end保存文件q2.m在matalb命令行中键入>> q2得到结果函数的数值解为y= 1 0.9000 0.8100 0.7290 0.6561 0.5905 0.5314 0.4783 0.4305 0.38740.3487(2)另建一个m 文件求解ty e-=在t∈[0,1]的数值(%ty e-=是',(0)1y y y=-=的真解%)程序为h=0.1;disp('函数的离散时刻解为');disp('y=');for t=0:h:1y=exp(-t);disp(y);end 保存文件q3.m在matalb命令行中键入>> q3函数的离散时刻解为y= 1 0.9048 0.8187 0.7408 0.6703 0.6065 0.5488 0.4966 0.4493 0.4066 0.3679 比较欧拉方法求解与真值的差别显然误差与2h为同阶无穷小,欧拉法具有一阶计算精度,精度较低,但算法简单。

2-4用二阶龙格库塔法求解2-3的数值解,并于欧拉法求得的结果比较。

解:我们经常用到预报-校正法的二阶龙-格库塔法,112121'()2(,)(,)(,)k kk kk khy y k kk f t yk f t h y hkf t y y+⎧=++⎪⎪⎪=⎨⎪=++⎪=⎪⎩此方法可以自启动,具有二阶计算精度,几何意义:把f(t,y)在[,k k t y ]区间内的曲边面积用上下底为k f 和1k f 、高为h 的梯形面积近似代替。

利用matlab 提供的m 文件编程,得到算法公式。

如下所示 (1)m 文件程序为 h=0.1;disp('函数的数值解为');disp('y='); y=1; for t=0:h:1disp(y); k1=-y;k2=-(y+k1*h); y=y+(k1+k2)*h/2;end 保存文件q4.m在matlab 的命令行中键入 >> q4 显示结果为 函数的数值解为y= 1 0.9050 0.8190 0.7412 0.6708 0.6071 0.5494 0.4972 0.4500 0.4072 0.3685(2) 比较欧拉法与二阶龙格-库塔法求解.(误差为绝对值)明显误差为3h 得同阶无穷小,具有二阶计算精度,而欧拉法具有以阶计算精度,二阶龙格-库塔法比欧拉法计算精度高。

2-5.用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题2-3数值解,并与前两题结果相比较。

解:四阶龙格-库塔法表达式112341213243(22)6(,)(,)22(,)22(,)k kk kk kk kk khy y k k k kk f t yh hk f t y kh hk f t y kk f t h y hk+⎧=++++⎪⎪=⎪⎪⎪=++⎨⎪⎪=++⎪⎪=++⎪⎩,其截断误差为5h同阶无穷小,当h步距取得较小时,误差是很小的.(1)编辑m文件程序h=0.1;disp('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求解函数数值解为');disp('y=');y=1;for t=0:h:1disp(y);k1=-y;k2=-(y+k1*h/2);k3=-(y+k2*h/2);k4=-(y+k3*h);y=y+(k1+2*k2+2*k3+k4)*h/6;end 保存文件q5.m在matlab命令行里键入>> q5得到结果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求解函数数值解为y= 1 0.9048 0.8187 0.7408 0.6703 0.6065 0.5488 0.4966 0.4493 0.4066 0.3679 (2)比较这几种方法:对于四阶龙格-库塔方法显然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精度很高,基本接近真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