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3e8bcea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f.png)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国际服务贸易政策是指各国政府为促进和规范跨国服务贸易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各国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推动国际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力量。
为了进一步开放和发展服务贸易,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首先,各国政府通过降低服务贸易的壁垒来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这包括取消或减少与服务贸易相关的限制性措施,如减少对外资服务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放宽对外国专业人才的工作签证限制等。
同时,各国政府还加强了国际合作,通过双边和多边协议,在服务贸易领域达成一系列贸易自由化的承诺,包括降低贸易壁垒、增加市场准入、提升投资保护等。
其次,各国政府通过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支持措施来吸引国际服务贸易。
一方面,各国政府积极推动服务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创新政策、法规和法律保护,鼓励创新型服务企业的成长。
另一方面,政府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贷款支持、市场推广等,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第三,各国政府加强服务贸易的监管和规范,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共利益。
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各国对服务质量、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维护公共利益,各国政府不仅加强了对服务贸易的监管,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加强了对服务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此外,各国政府还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与规范。
在国际组织和框架下,各国政府就服务贸易的相关问题进行协商和谈判,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和规则。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通过《通用协定关税和贸易协定》(GATS)规范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监管问题,为各国的服务贸易提供了一个稳定和可靠的国际环境。
然而,国际服务贸易政策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和规则相对较为复杂,各国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其次,服务贸易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问题也比较突出,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相对较弱,难以享受到服务贸易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机会。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ae3439c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6b.png)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国际服务贸易政策涉及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在服务领域进行交流和合作的规范和安排。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国际间的服务贸易、提高国家服务业竞争力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可以促进国际间的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不同,具有难以触摸的特点,但同样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国家可以通过降低限制性法规和减少贸易障碍来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鼓励国内服务提供商在国际市场上开展业务。
同时,通过签订双边和多边服务贸易协定,国家可以为服务商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从而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其次,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对于提高国家服务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价值的重要行业。
通过制定有利于服务业的发展政策,国家可以鼓励服务业的创新与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此外,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可以促进国内服务企业与国际领先企业之间的合作,吸收外来技术和经验,提升服务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此外,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业与制造业密不可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可以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同时,通过参与国际服务贸易,国家可以借助外部需求和市场刺激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带动相应的经济增长。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还可以促进跨境投资和技术转移,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动力。
然而,国际服务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政策存在差异,这给服务贸易的跨国经营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同时,服务贸易涉及到多个领域和多个利益相关方,需要各方共同合作和协调,这也增加了政策制定的难度。
此外,服务贸易也面临着一些诸如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需要在国际间建立相应的合作机制和规则。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bfff53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7.png)
《国际贸易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导论1.1 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基本范畴-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 国际贸易的基本范畴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要素流动。
1.2 国际贸易的作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球生产效率。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推动全球技术进步。
-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友好关系。
1.3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出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售商品和服务。
- 进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购买商品和服务。
- 贸易顺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 贸易逆差: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 贸易平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 自由贸易:指国家间对进出口商品和服务不设限制或关税。
- 保护贸易:指国家采取措施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
- 关税: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口的措施,如配额、许可证等。
2.1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历史演进-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2 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通过专业化和自由贸易,各国可以最大化全球生产效率和福利。
2.3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相对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 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劣势,两国之间仍然可以通过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即生产一种商品所放弃的其他商品的生产能力。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853523f43323968011c92b1.png)
国家垄断并不一定须由国家或政府垄断。例如在美国等发
达资本主义国家,电信、民航、铁路等服务行业就被一些实 力雄厚的私人垄断公司所操纵,而且有效地阻碍了外国服务 业的渗透和进入。
4)歧视性政府采购:是指政府机构为保护国内产业而对外国
厂商进行歧视性采购服务的行为。
例如:政府规定公共领域的服务只能向本国厂商购买,或
(1)资格限制:资格限制一般指对外国个人与组织在本国经营某种服务业
的权利进行限制。例如,许多国家禁止外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在本国 设立分支机构。
(2)股权限制:股权限制虽然允许外国服务者在本国开业,但东道国要求
必须参股,并通常要求控股,以此维持本国对该行业的控制。 (3)经营业务限制:经营业务限制就是对外国服务实体在本国的活动权限 进行规定,以限制其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甚至干预其具体的经营决策。 (4)许可证制度:服务贸易中的许可证制度主要指东道国的行政主管部门 对外国服务经审批而给予的许可经营或许可从事某项业务的制度。
(一)把服务贸易模式与影响服务提供和消费的壁垒结合起来。
1、产品移动壁垒:限制服务产品移动,包括:数量限制、 当地成分要求、补贴、国家垄断、政府采购、歧视性技术 标准、税收制度与落后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 (1)数量限制:即采用数量配额、垄断和专营方式,或要 求测定经济需求的方式,限制外国服务者的数量、限制服 务交易的数量、限制雇佣外国自然人的数量、限制外商股 权参与的比例等服务贸易壁垒。 美国在航空运输领域规定外国投资对美国航空公司的 股东投票权不得超过25%。日本法律规定,日本的港口装 货、卸货等商业服务由日本港口运输联合会(JHTA)独家 垄断。 韩国严格限制外国公司进入其专业服务市场,即使 进入,其活动范围也只限于合资企业。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述
![国际服务贸易的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c78f2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3.png)
03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是解决人才短缺问题的关键。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同时,鼓励企业加强内部
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服务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跨境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成为 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带 动了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
03
全球化和自由化趋势也促进了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降低了 贸易成本和壁垒。
05
国际服务贸易的未来发展 及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贸易崛起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逐 渐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未来,数字贸易将 继续扩大规模,涉及更多领域,如云计算、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
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日益增 强,绿色和可持续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发展 方向。包括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绿色物流等在 内的绿色服务贸易将得到更多关注。
服务业全球化
服务业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跨国公司加快在 全球范围内布局服务业务。这包括业务流程外包 、软件开发、数据分析、金融保险等领域。
04
国际服务贸易的全球市场 趋势
市场规模
近年来,国际服务贸易市场呈 现出持续扩张的态势,全球贸
易额逐年增长。
根据WTO数据,2019年全球服 务贸易额达到5.9万亿美元,同
比增长3.9%。
预计未来几年,全球服务贸易 市场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主 要受益于技术进步、全球化进 程和贸易自由化等推动因素。
政策建议
01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通过参与国际组织
、参加国际会议等方式,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国际服务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PPT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8a6b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d.png)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协调与合作 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可以推动服务 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
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政策中的地位与作用
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业领域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和潜力,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协调 与合作,提升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实现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
特点
服务贸易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 性、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等特点 ,与货物贸易相比有其独特性。
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性
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满足消费者需求
国际服务贸易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推动各国经济的相互依 存和融合。
国际服务贸易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高 品质、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提高生活品质。
知识产权壁垒
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的限制 ,例如对知识产权申请、保护
和执行的限制。
服务贸易壁垒的影响分析
阻碍服务贸易自由化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服务贸易壁垒限制了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 程,阻碍了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选择和 交易机会。
服务贸易壁垒导致资源配置扭曲,降低了 市场机制在服务贸易中的效率,阻碍了服 务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欧盟对非欧盟国家的医疗保健服务限制
欧盟对非欧盟国家的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设立和经营的限制,影响了医疗服务贸 易的自由化进程。
04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实践与 经验
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政策实践
美国的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服务贸易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 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包括市场开放、促进出口、投资保护 等。
区域贸易协定(RTA)中的服务贸易条款
第五章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
![第五章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5a948c5e804d2b160b4ec0b8.png)
(二)资本移动壁垒 资本移动壁垒的主要形式有外汇管制、浮动汇 率,以及汇出投资收益的限制等。外汇管制主 要是指政府对外汇在本国境内的持有、流通和 兑换,以及外汇的出入境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 外汇管制将影响到除外汇收入贸易外的几乎所 有外向型经济领域,而不利的汇率将严重削弱 消费者的购买力。对投资者投资收益汇回母国 的限制,如限制外国服务厂商将利润、版税、 管理费汇回母国,或限制外国资本抽调回本国, 或限制汇回利润的额度等措施,也相当程度上 限制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二、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及形式
所谓服务贸易壁垒是进口国对外国的服务和服 务提供者实施限制进口的措施和手段。其主要 是通过国内法律和规章来实现的,那么限制外 国服务者进入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则成 为保护国内服务市场的主要手段。当这些手段 成为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障碍时,形成服务贸 易壁垒。
Hale Waihona Puke (一)产品移动壁垒 涉及市场准入的限制,即东道国允许外国服务 进入本国市场的程序或限制,包括数量限制、 当地成分或本地要求、补贴、政府采购、歧视 性技术标准和税收制度,以及落后的知识产权 保护体系等。
第五章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第一节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第二节中国服务业的开放第三节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第一节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概述服务是指以提供活劳动脑力或体力的形式来满足他人需要并索取报酬的活动服务跨越国界在国际间流动便构成了国际服务贸易
第五章 中国对外服务贸易
第一节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服务业的开放 第三节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第三节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长期处于逆差,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较弱 (二)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 (三)服务贸易立法不健全,严重滞后 (五)统计分析资料和数据不完备,缺乏统一的 标准和口径
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服务贸易竞争力
![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服务贸易竞争力](https://img.taocdn.com/s3/m/493c1cdc376baf1ffd4fadd0.png)
该指数越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越强;反 之,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越弱。
3、净出口显性比较优势( NRCA )
❖ 用一国某一产业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比例与该国 该产业进口在总进口中的比例之差来表示该产 业的竞争竞争优势。
(二)需求状况:服务需求的增长 1、消费需求的增长 2、生产需求的增长
❖ (三)相关和支持产业 1、制造业的支持:制造业提供服务设备、制造 业运营需要许多服务。
2、服务业内部的支持:发达的服务业对服务贸 易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四)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状态 1、企业组织:有效的企业组织是竞争的基本条 件。服务企业中出现了新型企业组织和管理体制。 服务企业跨国经营。
❖ 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 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其制造增加值 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
❖ 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者:斯密、李嘉图、熊 彼特、索洛、新制度学派、波特
第二节 服务贸易竞争力决定因素
一、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波特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国家的四个基本方 面的特质构成该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并促进或 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产生。
❖ 这些特质包括: (1)资源与才能要素:指一个国家的生产要
素状况,包括熟练劳动力,以及在某一行业竞 争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设施条件。
(2)需求条件:指对某个行业产品或服务的 国内需求性质。
❖ (3)关联和辅助性行业:指国内是否存在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行业。 (4)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指一国内 支配企业创建、组织和管理的条件,以及竞 争的本质。
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复习思考题
![国际服务贸易第2版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0e0a415fbfc77da369b162.png)
第一章国际服务贸易概述1.服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服务作为非实物的使用价值,和一般商品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⑴服务的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⑵服务过程与消费的不可分割性⑶服务的异质性⑷服务的不可储存性⑸服务的所有权不可转让性⑹服务价格名称多样与不易确定性2.服务业是怎样分类的?其发展趋势如何?答:㈠服务业的分类:为了明确不同服务业的经济性质、揭示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与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服务业进行了以下分类:⑴服务业的理论分类:a.以时间序列为基础的分类;b.以功能为基础的分类⑵服务业的统计分类:a.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b.世界贸易组织分类法;c.我国服务业的统计分类㈡服务业的发展趋势:⑴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⑵服务业对工农业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⑶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服务业成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
3.简述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
答: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所发生的服务买卖与交易活动。
服务的提供国称为服务的出口国,服务的消费国称为服务的进口国,各国的服务出口额之和构成国际服务贸易额。
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服务输入和输出活动。
广义的包括有形的劳动力的输出输入和无形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况下的交易活动。
4.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哪些特点?答:⑴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⑵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同时性;⑶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⑷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⑸贸易保护方式更具有刚性和隐蔽性;⑹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为什么能得到迅速发展?答:⑴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⑵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⑶跨国公司扩张带动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⑷服务需求的迅速扩大;⑸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⑹发展中国家采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世界服务贸易。
6.简述影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服务贸易6
![服务贸易6](https://img.taocdn.com/s3/m/7bca0671f242336c1eb95ee1.png)
七十年代后
服务贸易空前发展
各国都对服务的输出入制定了 各种政策和措施,有鼓励性的, 但更多是限制性的 但更多是限制性的。
服务贸易政策的自由化趋势
20世纪50年代,欧洲经合组织在成员国内部推行并完善《无形贸易 自由化法案》; 70年代起,美国开始积极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 1986年,在美国的压力和欧盟的协调下,服务贸易被正式列为新一 轮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议题; 1993年,《服务贸易总协定》达成; 1995年,GATS正式投入运作。 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 地位和作用充分显示了服务贸易在 未来时期内在世界市场上持续扩展 的态势。 GATS为参与服务贸易的国家提供 了服务贸易国际管理和监督的约 束机制,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创造 了一个稳定的、具有预见性的、 自由贸易的法律框架,服务贸易 逐步自由化的原则为世界各国所 接受。 接受
(2)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ERP
有效保护率:包括一国工业的投入品进口与最终 品进口两者在内的整个工业结构的保护程度。
ERP=(国内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国外加工增值 ×100%
>0 关税保护有效 <0 关税保护无效
计算服务贸易的实际保护率,需要获取有关服务业的 投入-产出系数等信息资料,而这些资料往往难以获 得,限制了ERP在衡量服务贸易保护程度的作用。
2、 广告业
3、 主要是开业权和国民待遇问题。对于开业权,许多国家禁止外 银行与保险 国银行在本国设立任何形式的机构,有些国家虽允许设立分支 机构,但这样的分支机构必须与母行中断业务上的直接联系。 对外国银行的非国民待遇还表现在仅提供低储蓄行业(开业)、 高税收率和限制财产经营范围。对于外国保险公司,一般还要 求绝对控股权,以及禁止经营某些保险业务。 4、 工程建筑 主要是开业权、移民限制和国民待遇问题。此类服务也是发展 中国家的优势所在,所以一些发达国家不愿提供开业权。几乎 所有国家都禁止外国公司承建某些工程,且在招标中偏袒本国 公司。
国际服务贸易课件
![国际服务贸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d665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f.png)
3.知识与技术 知识与技术既属于人力资本的基本要素,又是所提供服务的基本内容。除了直接接触式服务外,大多数的服务都是提供知识或技术的。人力资本,通常是指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
四、服务产品的特性 (一)无形性或不可感知性 (二)生产与消费过程的不可分割性 (三)质量的差异性 (四)不可储存性
教学目的 1、理解国际服务贸易基本理论 2、掌握WTO框架的下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3、了解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及其相关政策
课程特点
以服务和服务业为特定的研究对象,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细化,是国际贸易研究对象的分解与研究边界的拓展 。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在理论基础与政策取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并偏重理论性。
五、服务产品与现代经济 当今社会,服务产品已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很难想象一个现代社会如果离开了服务业从业者与他们提供的服务产品,要怎么维持它的正常发转和运作。因此,服务产品与现代经济已经成为了密不可分的整体。
由于服务业构成的广阔性和复杂性,人们对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通过与其联系紧密的第三产业相互比较进行概括。而正是基于这一特性使得服务业的分类也变得多种多样,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其分门别类。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内容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7d17af505087632311212a4.png)
三、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发展
WTO体制对国际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促进服务贸易的全面增长 对不同类型的服务贸易产生不同的推动,导致不同类型服务贸
易发展的差异 刺激各国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发展
对外服务贸易,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推动世界服务业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新的国际服务贸易体制对货物贸易的影响
促进与有关服务密切相关的货物贸易的发展 发达国家有可能在货物贸易方面向发展中国家做出更多让步,
促进货物贸易的发展 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推动国际贸易向深层次发
展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实质性内容
包含序言、二十九条具体条款和八个附件
《服务贸易总协定》首次确立了有关服务贸易规则和原 则的多边框架
《服务贸易总协定》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大支柱,确立 了综合解决争端机制
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内容
(一)序言 (二)范围与定义 (三)普遍义务与原则 (四)具体承诺 (五)具体承诺义务的谈判 (六)组织机构条款 (七)最后条款
第二节 WTO体制与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确定服务贸易各成员方共同遵守的国际规则 推动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 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发展 新体制下的国际服务贸易问题
一、确定服务贸易各成员方共同遵守的国 际规则
长期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一直缺少参与国 际服务贸易的国家地区共同遵守的国际规则和约束机制
80年代后,美国经济增长缓慢,但国际服务贸易连年顺差 作为世界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国,美国急切地希望打开其他国
家的服务贸易市场 日本是最大的服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易进口国,为了减少与美国的贸易摩擦,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1)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1)](https://img.taocdn.com/s3/m/1e45d024700abb68a882fb25.png)
3.国家垄断
• 许多服务业,包括民航、邮政、电讯、铁 路、广播等,在大多数国家都存在不同程 度的国家垄断,使得这些行业的进入壁垒 特别高,甚至根本不可能进入。
15
4.政府购买
• 政府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 业的组织者与管理者,是服务产品的一个 很大的购买者,而其在“购买”时,常常 会偏向于优先购买本国的服务产品,从而 形成对外国服务产品的“歧视”。例如, 世界各国都有为本国航空公司或海运公司 保留货源及航线的做法;中国外资企业的 保险业务一律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办理。
禁运、报复
鼓励出口的措施
8
2.主要政策目标
保护幼稚产业 保护衰退产业 促进国内生产 促进国内就业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国家荣誉 更公正的分配
形成买方垄断力量 反倾销、反补贴 国内经济安全 国防事业 贸易收支平衡 环境保护、居民健康 国内经济安全
9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政策工具
10
服务贸易政策工具
各国不断出台政策、措施,制约服务贸易 发展。
2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概述
•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 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
• 对服务贸易的保护无法像商品贸易保护那 样用关税制度
• 所以,各国服务贸易政策主要体现在国内 立法、国内制度和政策措施方面以及文化 传统、社会风俗等方面
33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含义
•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是更加广泛和全面 的市场开放,即服务产品市场、服务行业 的投资市场和服务业劳动力市场的开放。
• 最大限度地清除各种服务贸易壁垒。
34
自由化概念的含义一般被视作经济体系向 “外向型”转变。自由化可以从三个方面 进行广义解释,即一国的对外贸易趋向于:
(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
![(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https://img.taocdn.com/s3/m/7f139aa4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4.png)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领域
金融服务
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的开放,是服 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领域之一。
电信服务
取消电信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促进电信服 务的跨境提供。
商务服务
包括法律、会计、审计、咨询等领域的开放, 是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措施。
交通服务
取消跨境交通服务的限制,促进国际物流和 运输服务的发展。
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
发挥国际组织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中的作用, 推动全球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06 结论
CHAPTER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意义与影响
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助于提高全球生产 效率,促进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流动,
进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
提升国际竞争力
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国际服务贸 易自由化有助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高 自身竞争力。
05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建议
CHAPTER
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政策措施
放宽市场准入
减少服务领域的限制和障碍,允许外国服务提供者进入本国市场,促进市场竞争。
取消跨境服务贸易壁垒
取消对跨境服务贸易的限制,如数据流动、网络准入等,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推动服务标准国际化
加强国际服务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标准化。
03
1. 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扩大市场准入和增加竞争,自由 化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创新和发展,进而推动整体经济增长 。
04
2. 提高就业质量:自由化有助于创造更多的服务业就业 机会,提高就业质量,改善民生福祉。
05
3. 优化资源配置:自由化有利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资源 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5第五章:服务贸易总协定与区域性协议
![5第五章:服务贸易总协定与区域性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e95fee7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6.png)
2023/4/11
10
由于服务贸易是第一次被纳入多边贸易体制的谈 判范畴,服务贸易本身所涉及的问题又纷繁复杂,不 可能在第一轮谈判中就能够就所有的问题作出多边 的规则和纪律。所以,总协定中就许多问题仅是作 了原则性的规定。比如,关于补贴问题,关于各国相 关资格的认可问题等等,都需要在今后的谈判中进 一步进行深入的谈判。
最惠国待遇是一般性的义务,适用于所有的服务贸易领域。其目的 是保证总协定各缔约方的服务和服务提供者在享受第三国服务贸易市场 开放的利益时处于同等的竞争条件之下,以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
2、透明度原则:《总协定》第3条规定了透明度原则,要求各缔约方立 即公布所有普遍适用的影响服务贸易的政策和措施,以及有关的国际协 定。但一旦公开后会阻碍法律的实施,或违反公共利益,或损害特定企业 合法商业利益的机密资料可以例外。
欧盟有关服务贸易的协议主要就涉及以 下两个内容:一是成员国之间在各服务 部门的相互开放和规则统一;二是欧盟 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他国家开放服务市场 以及利益协调。
1• 2.主要内容
(1)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2)运输服务贸易协议 (3)电信服务贸易协议
第二阶段
The First stage The second stage
第三阶段 The third stage
2023/4/11
3
★第一阶段谈判的主要内容:服务贸易的定义;适用服务贸 易的一般原则与规则;服务贸易协定的范围;现行国际规 则、协定的规定;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壁垒等
★第二阶段谈判的重点:透明度、逐步自由化、国民待遇、 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发展中国家更多参与、保障条款 和例外等服务贸易的基本原则
2023/4/11
12
(二)GATS对国际服务贸易作用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4798da47453610661fd9f421.png)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总称。
一﹑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质 为维护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及反映经济基础和 当权阶级的利益和需要,所制定的准则和采取的 手段。
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由对外贸易的基本方针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 对外贸易的国别(地区)政策三部分组成。
至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普遍实行了程度不同的 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的贸易政策
19世纪末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垄断时 期,在国际贸易中逐步开始实行侵略性保护贸易 政策,表现为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 争夺 国外市场。
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与自由竞争时期保护贸易政 策有本质的差异,表现在:(1)保护对象是国 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退的垄断工业;(2)目的 是为了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在对国 内市场垄断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攻性扩张; (3)保护措施包括关税及其它奖出限入措施。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1)保护本国国内市场 (2)扩大国外市场 (3)促进产业结构改善 (4)积累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政治关系等
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各国立法机构负责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修改, 内容一般包括较长期的外贸政策方针和基本原则, 重要措施及行政机关的权限。
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因素
(1)对外贸易基本方针政策
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现状及发展战略,结合本 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制定的较长时期 内的对外贸易政策。
(2)进出口商品政策
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供求情况,以关税税率、计 税价格、课税手续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的进 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的待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际服务贸易政策目标 (1)效益目标。创造更多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 (2)结构目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使第三产业 比重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其国内产业的 比重。 (3)国别目标。确定多国别服务贸易政策,特别 应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和经济合作。 (4)市场目标。国内市场保证服务业主导行业和 幼稚行业的份额,在国际市场上主要是增强服务 产品的竞争力和拓展力。注意追求市场创新和服 务产品的市场灵敏度。 (5)其它目标。文化主权、国际收支平衡等。
第五章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政策
第一节 国际服务贸易政策的类型与演变
一、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制定的目标 1、影响国际服务贸易政策目标的因素 1. 一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2. 国际服务贸易市场 3.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目标 4. 经济结构目标。
(三)发展中国家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取向 基本指导思想 1.发展中国家实施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的考虑因素 (1)服务贸易的发展应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 (2)对于自身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 识 (3)提高服务的技术层次与水平 (4)争取国际谈判的主动权
2.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市场的步骤 (1)逐步放松国内服务市场的管制 (2)逐步开放本国商品贸易市场,降低商品关税水平 (3)逐步开放服务产品市场,减少服务产品领域非关 税壁垒 (4)逐步开放服务要素市场,减少贸易壁垒 (5)服务贸易自由化需要逐步进行
2.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安全的影响 (1)使发展中国家丧失其对经济政策的自主选择权 (2)将进一步加深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 赖 (3)削弱发展中国家政府在金融货币管理领域发挥 积极的管理作用 (4)使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缩小 (5)发展中国家的新兴服务业如银行、保险、电讯、 航运和航空等将直接暴露于发达国家厂商的激烈 竞争中 (6)使作为最大服务进口者,影响其国际收支 (7)可能从多方面影响国内就业 (8)信息服务跨国流动不仅导致一种依赖,而且可 能损害国家主权 (9)服务贸易自由化可能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国家 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二、国际服务贸易政策类型及演变 (一)类型 1. 贸易自由化政策 2. 贸易保护政策 3. 贸易管理政策 (二)演变 1. 20世纪50年代前的宽松政策 2. 20世纪50年代后的限制性政策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自由化政策
第二节 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政策
一、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础 主张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人们认为,那些在服务业
方面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应扩大其经济及出口中服务 所占的份额,其他国家则应开放本国的服务市场,而 发展其他部门的生产与出口来和服务出口国相交换; 或当各国在不同的服务行业享有比较优势时,各自集 中提供自己所擅长的服务与别国的其他服务相交换; 如同国际货物贸易一样,上述做法的结果必然会提高 世界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有关各方均能获利。
三、国际服务贸易保护程度的衡量
1.名义保护率(Nominal Rate of Protection,NRP) 衡量贸易保护程度最普通使用的指标。它通过测算世
界市场价格与国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衡量保护政 策的影响。
由于保护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
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19
NRP 国内市场价格 国际市场价格 100% 国际市场价格
2.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ERP)
有效保护率是用来衡量投入和产出政策对价值增值
( EVA )的共同影响的指标。
国内价值增值 国外价值增值´ ERP 100% 国外价值增值
察政府政策的预期效果;另一是通过观察政策措施引 起的国内外价格的变动。
P
S
P
S
Pt Pw O D QwS QtS Qtd Qwd Q 图 5-1 补 贴 等 值 下 的 关税影响
Pq Pw
O D
QwS QqS Qqd Qwd Q 图 5-2 补 贴 等 值 下 的 出口配额影响
PSE=(Pt-Pw)QtS/( Pt QtS)= (Pt-Pw)/ Pt CSE=(Pw-Pt)Qtd/( Pt Qtd)= (Pw-Pt)/ Pt
(二)发达国家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政策取向 “服务贸易补偿论”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条件是以服 务换商品,而对于同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则需要相互 开放本国服务市场 。
发达国家还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竞争优势为借口,强调
有必要对本国服务出口采取管制政策。 发达国家强迫其他国家开放服务市场,以及限制本国 涉及敏感性问题的服务出口,都是以它们自身的利益 为出发点。
2.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与有形商品贸易壁垒的区别: 规范的对象不同,服务贸易壁垒针对服务过程, 对“人”的资格和活动加以限制,后者针对货物 产品; 服务贸易壁垒涉及面广。 服务贸易壁垒灵活隐蔽,选择性强,保护性强。
2.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种类 资本移动壁垒 人员移动壁垒 服务产品移动壁垒 信息移动壁垒 开业权壁垒 经营权限制壁垒
第三节 国际服务贸易保护政策
一、实施国际服务贸易保护的原因 减轻国内就业压力 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保护国内幼稚服务部门 保护本国消费者利益 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 保护本国民族文化和社会利益
二、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及其种类 1.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及其实质 所谓服务贸易壁垒,一般指一国政府对外国服务生产 者或提供者的服务提供或销售所设置的有障碍作用的 政策措施 服务贸易壁垒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扶植本国服务部门, 增强其竞争力;另一方面旨在抵御外国服务进入,削 弱外国服务的竞争力,保护本国服务市场。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两种态度: 1. 无条件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向所有的外国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开放本国服务市场;
2. 对等原则的服务贸易自由化 根据每个国家给予本国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的待遇来决定本 国给予对方国家服务及服务提供者的待遇。
对等原则逐选择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达国家安全的影响 (1)可能削弱、动摇或威胁国家现有的技术领先优 势,提高竞争对手的国家竞争实力; (2)可能潜在地威胁国家的战略利益,特别是潜在 地威胁国家的长远军事利益; (3)可能造成高技术的扩散而给国家安全造成潜在 威胁; (4)可能危及本国所在的国际政治与经济联盟的长 远利益。
3.生产者补贴等值(Producer Subsidy Equivalent,
PSE) 生产者补贴等值是用来测算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其 他与分析相关的政策变量的保护程度的一种衡量指标, 它是对政府各种政策包括支持、税收和补贴等的总体 效应进行评估。
通常可用两种方法获得生产者补贴等值:一是通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