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doc 31页)

合集下载

中美贸易状况分析

中美贸易状况分析

中美贸易状况分析随着中美之间贸易量的增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则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导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有多方面的。

只有全面认清了中美贸易摩擦原因,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努力使贸易摩擦对我国经贸方面的负面影响减弱到最低的限度。

下面将从用图形分析中美贸易关系。

一、中美贸易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美国的经济与贸易关系取得长足的进展。

但近期以来,中美经济贸易摩擦问题备受关注,问题主要体现在贸易不平衡上。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

根据中方统计,在1984—1992年的九年里,中方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自1993年始转为对美顺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顺差呈大幅上涨现象。

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2000年升至838亿美元,美国对华逆差在该年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上涨。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 381.3亿美元,据此估算,2007年全年顺差将突破2 500亿美元,冲高至2 600亿美元。

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发展正常经贸关系阻碍,同时也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借口。

根据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美国成为迄今为止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

从近年来这一问题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其色彩的政治浓度要远远大于经济,从而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

图一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走势图二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图标显示,2002年到2009年期间,中国队美国贸易盈余幅度开始快速增长,2005年中国对美国顺差额高达1141.7亿美元,约占美国当年逆差总额的14.81%,中美的贸易处于长期的不平衡状态。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一、引言中美贸易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全球贸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对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对中美双边贸易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美贸易的现状和未来走向,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中美贸易总体概况中美贸易总体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中美贸易额近年来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截至2019年底,中美贸易额达到约7379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约为4181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约为3198亿美元,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约为983亿美元。

三、中美贸易结构分析1. 主要贸易产品类别中美之间的贸易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化工产品、农产品等几个主要类别。

其中,电子产品是中美贸易中最重要的产品类别之一。

由于中国具有庞大的制造能力,美国的众多电子产品都依赖于中国的生产,因此中国对美国的电子产品出口一直居高不下。

此外,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也是中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和美国的需求。

化工产品和农产品虽然在总体贸易中占比较小,但也是中美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 贸易方式中美贸易主要是以货物贸易为主。

货物贸易占据了中美贸易总额的绝大部分。

此外,中美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服务贸易,如金融服务、旅游服务等。

然而,由于中美双方对于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存在一些限制,导致其规模仍相对较小。

随着双方对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服务贸易有望成为中美贸易的一个新增长点。

3. 区域分布中美贸易的地域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是中美贸易的重要节点和枢纽。

这些地区拥有发达的港口和完善的物流体系,为中美贸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外,中美贸易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中国的内陆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

四、中美贸易的挑战和机遇中美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中美贸易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体现在贸易顺差问题上。

贸易顺差问题不仅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浅析中美贸易战中的贸易结构

浅析中美贸易战中的贸易结构

浅析中美贸易战中的贸易结构作者:唐舜岚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9期摘要:近些年,中美贸易关系发展迅速,中美双方贸易额的持续增加使两国的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升级和转变。

随着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逐年增大,美国迫于多方压力,在2018年3月拉开了中美贸易战的序幕。

本文针对中美贸易战中的贸易结构问题进行探究,从根本上分析中美贸易战产生的原因,进而得出启示,为今后我国的贸易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贸易结构;启示1.中美贸易战贸易战是两国出现贸易不平等情况后,贸易逆差一国为维护本国利益,积极采取提升关税、施行反倾销等手段对别国进行制裁的国家经济行为。

2018年3月22日美国签署301调查行动,要求对中国的航空、贸易、通信、机械等领域加征25%的关税,这涉及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近600亿美元的产品。

就在第二天,我国商务部也宣布将对从美国进口的猪肉、水果、干果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

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的两大经济体,在当前敏感的国际形势下展开贸易战,必然有深层次的原因,对这一原因进行探究不仅可以梳理出中美两国在当前贸易战中所处的地位,还能够为中国政府及各企业应对贸易战产生的风险提供启示。

2.中美贸易战产生的原因2.1 中美长期贸易逆差是直接原因中美近些年固定的往来贸易格局直接导致美国发动贸易战,美国在贸易往来中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对中国的贸易优势逐渐消失。

一方面,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美国来自中国出口的贸易逆差占比就持续升高,2008年美国共计7000亿美元的全国贸易逆差中,中国的贸易逆差就占38%。

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整体贸易逆差下降3800亿元,而中国仅下降15%至2270亿美元。

之后,随着美国经济的缓和,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又开始大幅增长,从2008年的38%激增至2017年的66%。

另一方面,美国服务业的贸易顺差连续多年下滑,优势逐渐消失。

本来自2004年起美国服务业的贸易顺差就一直处于增长态势,纵使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也保持了2%左右的稳定增速,但在2015至2017年间,美国服务业的贸易顺差却以-5%和-2%的速度接连下滑,国内就业率大幅下降,民众动荡不安。

中美贸易解析

中美贸易解析

近几年来中美经贸关系总体上呈现了不断发展的态势。

一方面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双方都高度重视中美经贸发展的加深与扩大,两国高层战略对话及部门间的接触频繁,增进了理解与信任。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美国经济的复苏也为中美经贸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

一、双边经贸合作与发展继续扩大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1-7月,中美贸易额为510.31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362.9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8%和21.3%。

自美进口147.33亿美元,同比下降1.2%。

今年以来,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仍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继续居各国对华投资的第一位。

1-6月,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项目数为1457个,合同金额43.57亿美元,实际使用美资24.5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7%、17.4%和19.7%。

美国对华投资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实际投资额高;二是单项投资额高;三是在制造业的投资比例大。

美国对华投资的强劲趋势出于两个原因: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美商对中国加入WTO后的良好预期。

二、制约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流,加强了对其国内产业的保护美国自2001年经济增长减速以来出口持续下降。

2002年经济虽然开始缓慢复苏,其全球贸易颓势仍未根本好转,1-7月,美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同比下降了7.4%。

加上今年国会举行中期选举,为了党派利益,共和党需要争取国内产业界的支持。

因此,布什政府在贸易政策上逐步退缩并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先后实施了限制钢铁进口的“201”条款,颁布了新的农业补贴法案。

虽然此次钢铁保障措施并非专门针对中国,但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每年3.7亿美元的钢铁出口。

种种迹象显示美国的贸易保护有愈演愈烈之势,并将采取措施在未来签订的贸易协定中更多地加入保护本国工人权益的条款,扩大钢铁、纺织、汽车、造船业等国内制造业部门的利益。

美国扩大保护钢铁与纺织等业界利益将对我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中美贸易战贸易争端分析PPT模板

中美贸易战贸易争端分析PPT模板

6 美国贸易战害人终害己,必将付出巨大代价
不少美国媒体分析称,对华贸易战将会导致美国消费者 的生活成本增高。日常开销花费比例更大的低收入家庭 将受到更大影响。美国大企业也将因贸易战受损巨大。 中国后续的反击政策将给这些跨国公司造成沉重打击。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实施反制措施之后,美国的制造业产 值和就业、进出口贸易都会随着贸易战激化而进一步受损。有 澳大利亚学者模拟发现,如果所有国家都展开报复,美国GDP 将下降5.2个百分点,损失高达9332亿美元;如果中国不再资助 美国的预算赤字,美国的经济地震将更剧烈。特朗普以为“贸 易战是好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第二部分
贸易战前景分析
0
0
1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美国 的损失
对中国 的损失
第三部分
中国的应对之策
美国贸易战对我国而言,长期来看未必完全是坏事,因为它可能促使中国企业 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国内市场开发与促进内需。而且,如索罗斯所言:对华 贸易战将减缓美国经济增长,最终将“对中国有巨大帮助。”“将大大有助于 中国被接受为国际社会的领导成员。” 但近几年我国还有非常艰巨的改革任务, 中国企业也还没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还是要以防范和应对贸易战 为主。而且,要设法将贸易战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
2 中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奉陪到底决非一句空话
从外交部、大使馆,再到商务部的反应和应对,不难看 出中方对此贸易战已经做足了功课,从外交到经济,甚 至到政治到军事,无论美方采取怎样的举措,中方都准 备了相应的预案。
我们对美方打贸易战将奉陪到底决非一句空话,而是有 大量实实在在能力的支持。23日,中国商务部公布反制 清单,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涉及美对华约 30亿美元出口。中国正在研究第二批、第三批清单,比 如飞机、芯片领域。

中美贸易详细数据大全及分析

中美贸易详细数据大全及分析

投资合作
02
中美两国可以加强投资合作,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
,同时也可以引进更多的美国企业到中国发展。
金融市场合作
03
中美两国可以加强金融市场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双方
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分散途径。
中美贸易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展望
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中美两国的贸易合作对全球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望促进 全球经济增长。
02 中美贸易数据统 计
中美贸易额统计
出口额
指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包括 农产品、制造业产品、服务业产
品等。
进口额
指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总额,包括 农产品、制造业产品、服务业产
品等。
贸易差额
指中美贸易顺差或逆差额,反映 两国贸易关系的平衡情况。
中美贸易商品结构统计
商品种类
包括农产品、制造业产品、服务业产品等。
贸易格局的改变
中美两国的贸易合作将进一步改变全球贸易格局,推动全球经济 的再平衡。
投资机会的增加
中美两国的贸易合作将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机会,促进全球 资本流动和投资增长。
06 中美贸易数据大 全及分析总结
对中美贸易关系现状的总结与评价
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自从中美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涉及 商品种类繁多,反映出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和紧密联系 。
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贸易结构逐渐从初级产品向高附加 值产品转变,反映出两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贸易不平衡问题凸显
尽管中美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但贸易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 ,表现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远大于从美国的进口额。
对中美贸易未来发展的预测与建议
贸易摩擦风险加大

中美双边贸易利益分配格局解构_基于GVC分解的视角

中美双边贸易利益分配格局解构_基于GVC分解的视角

二、 文献综述
总值统计口径的弊端已为学者们所广泛认同 , 中美由于巨大的贸易规模和贸易差额而成为学术界 关注的焦点, 已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解释和调整 。 Fung 等 ( 2001 ) 认为中、 美两国在进出 而两国对于香港地区转口贸易的统计归属 口价格统计方式③上的不一致对双边贸易失衡有重要影响, ④ 差异 放大了双边贸易失衡规模。海关统计差额主要是基于货物贸易, 如果考虑到美国在服务贸易上 2000 ) 。 但是, 的巨大优势, 则中美双边贸易失衡额会大幅缩小 ( 谢康、 李赞, 美国在高科技产品上的对 2006 ) 。 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更为显 华禁售政策加剧了双边贸易失衡度 ( 沈国兵, 著, 林玲等( 2014 ) 研究发现中美顺差额的近一半是由在华 FDI 创造的。资本要素的全球流动带动了国 际分工的细化、 产业布局的调整和全球价值链( GVC ) 的形成, 正因如此, 增加值统计口径被提出来用以 2014 ) , 纠正传统统计 方 式 的 错 误 估 计 ( 王 岚、 盛 斌, 欧盟委员会资助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 WIOD) 推进了这一研究的进程。 基于增加值视角的研究成为研究贸易利益的主流方法 。开创性的贡献来自 Hummels D、 目前而言, Ishii J 和 K Yi( 2001 , 简称 HIY) , 他们基于一国投入产出表提出了分解出口国内外增加值的一般模型, HIY 方法必须假定: 该国进口中间投入在所有产品生产上的比例无差异, 但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得性, 进 口中间品的价值全部隶属于国外 。显然这些假设无法反映加工贸易模式对进口中间要素的偏好, 也与
* 2015PY50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 项目编号: SWU1509516 、 本文感谢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项目编号: 2015BS072 、 SWU1509437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 11BJY113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 项目编号: 11&ZD008 ) 的支持。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美制造业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美制造业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美制造业双边贸易结构分析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美制造业双边贸易关系呈现出复杂而多样化的特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制造业贸易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本文将从中美制造业贸易的整体结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美制造业贸易的整体结构中美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根据数据显示,中美之间的制造业贸易规模庞大,高度互补,紧密相连。

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品等领域。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出口了大量的电子产品、纺织品和机电产品等制成品,而美国作为创新型经济体,则主要出口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产品。

二、中美制造业贸易的主要特点1.产业链深度融合。

中美两国的制造业产业链已经形成了深度融合的态势,双方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美国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研发能力为中国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中国的制造成本优势则为美国提供了低成本生产基地。

2.双向投资增加。

随着两国制造业贸易的增长,中美之间的双向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企业纷纷投资美国市场,建设生产基地,而美国企业也加大对华投资力度,寻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3.创新驱动合作。

为了提高竞争力和稳定市场,中美两国在创新领域展开了密切合作。

双方共同开展研发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为两国制造业贸易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4.贸易摩擦逐渐加剧。

随着中美之间的制造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也逐渐加剧。

在贸易逆差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上,双方存在一定的分歧,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

三、中美制造业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展望1.贸易摩擦加剧。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仍然存在,双方在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

需要通过加强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问题,维护双边贸易的稳定发展。

2.制造业转型升级。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和技术变革的推动,中美制造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学生:梁晨学号:20091770指导教师:文争为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二O一三年六月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Analysis of Sino-US Bilateral TradeStructureUndergraduate: Liang ChenSupervisor: Prof. Wen zhengweiMajor: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School of Public Affairs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13摘要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就在不断上升,双边合作关系亦在不断加强。

研究中美商品贸易的结构,找出其特征与产生特征的种种原因具有现实意义。

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双方的进出口数额都非常大,但是,中国却处于严重出超地位。

一方面,中美之间的差额主要出现在SITC6、SITC7、SITC8三类商品上,这三类商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同时,中美之间的G-L指数相对较低,说明中美双边贸易术语产业间贸易,互补性强,这更加反映出两国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具有的不同的比较优势——中国属于“劳动充裕”国家,美国属于“资本充裕”国家。

追根究底,中国与美国在经济内部的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主打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下游,美国主打资本密集型产品,属国际分工上游。

中美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

中美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
800 600 400 200
0
543.12
0% 2001
36.10%
40%
1580.78
35.10%
35%
28.80%
699.54
925.05
1249.64
30%
26.50%
25%
20%
15%
10%
5%
2002
2003
年份
2004
0%
2005
亿元(美元)
同比增长
中国对美国进口贸易额
600
505年 2006年 2006年所占比重
我国整体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进出口比重变化
我国整体高新技术、机电产品进出口比重变化
03年中国主要机电产品出口美国情况
产品名称 DVD 电炉、微波炉、热水器 电话、传真机等 带收音机的录、放音机 电视机(含监视器) 家用电动器具 唱机、盒式磁带放音机 各类电风扇 照相机及闪光灯等 家用空调器
62.17 55.78 53.74 50.43 38.35 46.38 49.09 52.74 46.21 31.13
5.0%
0
3.0% 2.7% 2.6% 2.4% 1.9% 0.0%
2005年 2006年 06年所占比重
非玩核机针具反鞋电织、应靴、或游堆、电非戏、护气钩或锅腿、编运炉和音的动、类像服用机似设装品械品备及及器家及及衣其具具其零着零及和零附附附零床件件件件件具 皮针革织制或品钩;编箱的包车服;辆装动塑及及物料其衣肠钢及零着线铁其附附制制制件件品品品
(二)美国对华“反倾销”问题。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美国反倾 销立案指控的中国产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在已经结案的产品种类中 有80%左右被美国加征反倾销税。

中美贸易战分析报告

中美贸易战分析报告

中美贸易战分析报告中美贸易战是近年来全球经济领域备受关注的重大事件,对中美两国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贸易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多种因素。

首先,中美贸易长期存在不平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这引发了美国政府的不满。

其次,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美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压力,认为这对其产业和经济安全构成了威胁。

此外,美国国内政治因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政府为了迎合部分利益集团和选民的诉求,采取了强硬的贸易政策。

在贸易战的进程中,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加征关税的措施。

从最初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范围逐渐扩大,涉及众多行业和产品。

这不仅导致中国出口企业面临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的困境,也使得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承受了更高的价格,增加了其生活和经营成本。

对于中国而言,贸易战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促使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一方面,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利润下滑的压力,部分中小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另一方面,贸易战也激发了中国自主创新的决心,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中美贸易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负面影响。

全球贸易体系受到冲击,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挑战。

各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投资者信心受挫。

同时,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也受到干扰,一些跨国企业不得不重新调整生产布局,增加了经营成本和不确定性。

在应对贸易战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的立场。

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坚决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国加快推进国内市场的开放,扩大内需,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美国在贸易战中并未实现其预期的目标。

贸易战不仅没有解决美国自身的经济问题,反而导致了就业岗位的流失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困难。

同时,也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信誉,削弱了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领导力。

{国际贸易}美国货物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概况综述

{国际贸易}美国货物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概况综述

{国际贸易}美国货物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概况综述2009年美国货物贸易及中美双边贸易概况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为主,2009年进口1353.7亿美元、409.2亿美元和309.0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5.7%、13.8%和10.4%,下降7.0%、15.6%和1.99%。

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同类产品进口市场的67.7%、76.3%和68.7%,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产品的竞争者主要来自墨西哥、和等国家。

美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金额单位:百万美元HS编码商品类别2009年1-12月上年同期同比%占比%章总值1,557,8762,103,641-25.9100.0 27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270,354491,960-45.117.4 85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214,153251,587-14.913.8 84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203,204249,102-18.413.0 87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131,069194,990-32.88.4 30药品55,62952,343 6.3 3.6 90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50,06557,265-12.6 3.2 29有机化学品45,02652,334-14.0 2.9 71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38,64249,530-22.0 2.5 61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33,36837,380-10.7 2.1 62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30,92835,719-13.4 2.0 94家具;寝具等;灯具;活动房30,06538,303-21.5 1.9 39塑料及其制品28,39635,717-20.5 1.8 95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27,25731,820-14.3 1.8 73钢铁制品24,28537,833-35.8 1.6 88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18,34421,521-14.8 1.2 64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17,52319,545-10.3 1.1 40橡胶及其制品15,45520,417-24.3 1.0 22饮料、酒及醋14,74217,116-13.9 1.0 48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14,73918,376-19.8 1.072钢铁12,39432,044-61.30.8 76铝及其制品11,70817,630-33.60.8 28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的化合物11,30217,794-36.50.7 03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9,99610,813-7.60.6 44木及木制品;木炭9,80014,148-30.70.6 63其他纺织制品;成套物品;旧纺织品9,40110,379-9.40.6 42皮革制品;旅行箱包;动物肠线制品8,14710,175-19.90.5 08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等水果的果皮7,8477,530 4.20.5 38杂项化学产品7,36510,211-27.90.5 33精油及香膏;香料制品及化妆盥洗品7,0988,113-12.50.5 74铜及其制品6,31211,709-46.10.4以上合计1,364,6131,863,404-26.887.6美国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章)金额单位:百万美元HS编码商品类别2009年1-12月上年同期同比%占比%章总值296,402337,773-12.3100.0 85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72,94580,346-9.224.6 84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62,42465,150-4.221.1 95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23,20027,181-14.77.8 94家具;寝具等;灯具;活动房16,02419,406-17.4 5.4 64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13,33714,480-7.9 4.5 62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12,90313,316-3.1 4.4 61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11,45810,6847.3 3.9 39塑料及其制品8,0328,942-10.2 2.7 73钢铁制品7,49612,039-37.7 2.5 42皮革制品;旅行箱包;动物肠线制品5,9937,386-18.9 2.0 90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5,5826,156-9.3 1.987车辆及其零附件,但铁道车辆除外4,9936,384-21.8 1.7 63其他纺织制品;成套物品;旧纺织品4,7135,168-8.8 1.6 29有机化学品3,8984,974-21.6 1.3 40橡胶及其制品2,8163,348-15.9 1.0 83贱金属杂项制品2,7563,350-17.70.9 44木及木制品;木炭2,3262,881-19.30.8 71珠宝、贵金属及制品;仿首饰;硬币2,2732,705-16.00.8 82贱金属器具、利口器、餐具及零件2,0972,516-16.70.7 48纸及纸板;纸浆、纸或纸板制品2,0622,330-11.50.7 96杂项制品1,6921,871-9.50.6 49印刷品;手稿、打字稿及设计图纸1,6121,817-11.30.5 03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1,5651,704-8.10.5 76铝及其制品1,5611,701-8.30.5 69陶瓷产品1,4271,681-15.10.5 70玻璃及其制品1,2071,436-15.90.4 67加工羽毛及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1,0691,240-13.80.4 20蔬菜、水果等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9141,278-28.50.3 65头饰9011,030-12.50.3 68矿物材料的制品9011,149-21.60.3以上合计280,177313,650-10.794.6美国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金额单位:百万美元海关分类HS编码商品类别2009年1-12月上年同期同比%占比%类章总值296,402337,773-12.3100.0第16类84-85机电产品135,368145,496-7.045.7第20类94-96家具、玩具、杂项制品40,91648,458-15.613.8第11类50-63纺织品及原料30,89631,489-1.910.4第12类64-67鞋靴、伞等轻工产品15,66417,153-8.7 5.3第15类72-83贱金属及制品15,37424,092-36.2 5.2第7类39-40塑料、橡胶10,84812,290-11.7 3.7第6类28-38化工产品7,6079,662-21.3 2.6第18类90-92光学、钟表、医疗设备6,6177,411-10.7 2.2第8类41-43皮革制品;箱包6,0767,500-19.0 2.1第17类86-89运输设备5,5237,042-21.6 1.9第10类47-49纤维素浆;纸张3,6794,160-11.6 1.2第13类68-70陶瓷;玻璃3,5354,266-17.1 1.2第9类44-46木及制品2,5923,207-19.20.9第14类71贵金属及制品2,2732,705-16.00.8第4类16-24食品、饮料、烟草2,0172,438-17.30.7其他7,41810,403-28.7 2.5美国自中国进口的十大类商品及其国别/地区构成金额单位:百万美元HS84-85:机电产品HS39-40:塑料、橡胶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 135,368-7.032.4中国10,848-11.724.768,107-13.016.39,907-26.422.634,881-31.18.4墨西哥3,456-13.97.9加拿大23,779-24.8 5.7日本3,213-20.67.3 20,992-8.2 5.02,154-23.9 4.9德国19,862-30.9 4.8韩国1,683-19.0 3.8 HS94-96:家具、玩具、杂项制品HS28-38:化工产品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中国40,916-15.667.719,934-8.414.4墨西哥4,612-22.37.6加拿大15,966-20.411.5加拿大3,407-32.7 5.615,132 1.410.9 1,526-1.4 2.5德国13,727-10.19.9日本1,377-13.4 2.37,696-19.1 5.5台湾省1,260-21.7 2.1中国7,607-21.3 5.5 HS50-63:纺织品及原料HS90-92: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中国30,896-1.937.1墨西哥7,435-3.313.7越南5,176-1.8 6.2中国6,617-10.712.2印度4,864-10.3 5.9德国6,481-15.412.0墨西哥4,792-13.6 5.8日本5,511-25.010.2 4,061-5.6 4.9爱尔兰4,603-10.58.53,4910.3 4.23,479-24.3 6.4 HS64-67:鞋靴、伞等轻工产品HS41-43:皮革制品;箱包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中国15,664-8.776.3中国6,076-19.068.7越南1,377 5.4 6.7668-36.67.6意大利801-31.3 3.9法国331-21.2 3.7印度尼西亚5727.6 2.8印度242-12.3 2.7 381-25.7 1.9越南18916.1 2.1墨西哥295-1.6 1.4加拿大167-19.9 1.9 HS72-83:贱金属及制品HS86-89:运输设备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占比%加拿大16,713-43.123.2加拿大37,219-31.224.5中国15,374-36.221.3日本33,730-38.222.2墨西哥6,005-37.28.3墨西哥27,205-16.917.9日本3,782-25.8 5.3德国16,387-32.510.8德国3,455-39.1 4.8韩国7,479-25.1 4.9台湾省2,737-39.8 3.8中国5,523-21.6 3.68.29.202000:4100:41:5020.8.2912时41分12时41分50秒Aug. 29, 2029 August 202012:41:50 AM00:41:50感谢阅读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专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精品管理方案,企业诊断方案,制度参考模板等欢迎您下载,均可自由编辑。

贸易战中的中美贸易结构差异分析

贸易战中的中美贸易结构差异分析

贸易战中的中美贸易结构差异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美贸易结构的分析,探讨了两国在贸易领域存在的差异。

文章介绍了中美贸易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分析了中美贸易总体结构、产品结构、地区分布、规模和政策等方面的差异。

发现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则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中美贸易规模差异较大,且两国贸易政策也有所不同。

结合分析结果,探讨了中美贸易结构差异对双方经济的影响及未来趋势。

总结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并提出了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贸易结构、差异分析、产品结构、地区分布、规模差异、政策差异、影响、未来趋势、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贸易战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为了争夺贸易利益而发动的经济冲突。

中美贸易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贸易战之一,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贸易关系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可以追溯到贸易逆差问题,美国认为中国享有不公平贸易优势,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进行打压。

贸易战的进行不仅影响了中美两国经济的发展,也对全球经济秩序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既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也受到双边政治、经济政策的影响。

了解中美贸易结构的差异对于深入分析双边贸易关系的演变规律,探讨双方贸易政策的调整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中美贸易结构差异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贸易摩擦问题,也可以为未来双边经济合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中美贸易结构差异是当前贸易战背景下的一个重要议题,研究对该议题的深入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析中美贸易结构差异,可以更好地理解双方贸易关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制定贸易政策和推动贸易谈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深入研究中美贸易结构差异也有助于发现双方在贸易合作中的优势和劣势,为优化贸易布局和资源配置提供指导。

对中美贸易结构差异的研究还可以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市场分析和风险评估的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挑战。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策略探究.docx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策略探究.docx

中美贸易关系现状及策略探究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头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潜在市场最大与竞争实力最强、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一、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现状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在自然资源、市场资金、技术以及市场等各方面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致使30多年来美中贸易持续增长。

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美贸易取得了更加快速地发展。

中美贸易不平衡等问题也随之日益加剧,成为影响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表1是20XX年中美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及其变化(注:中方角度)。

二、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的原因及其理论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大力引进外资来发展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美贸易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19XX年美国超过日本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又在20XX年成为了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根据美国20XX 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

到了20XX年,我国取代墨西哥成为了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现如今,中美两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由此可见,中美双边贸易已经成为两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建交30多年来,无论两国政Z关系上出现风风雨雨,还是美国经济增速放慢,甚至衰退,两国经贸关系一直强劲发展。

中美经贸关系之所以不受干扰、持续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经贸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互利性。

首先,互补性体现在中美两国的要素比例和比较优势不同。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力量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一来,双方均可以获利。

中美双边贸易现状的统计数据分析

中美双边贸易现状的统计数据分析

中美双边贸易现状的统计数据分析——基于2005-2012年统计数据报告人:xx学号:xxxxxx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001报告时间:2013年4月12日中美双边贸易现状的统计数据分析——基于2005-2012年统计数据一、分析目的通过收集并分析2005年-2012年的中美双边贸易的相关数据,笔者意欲达到以下几点目的:(1)了解中美2005年-2012年的双边总体贸易状况并对其相关变化原因作出一定合理程度上的解释。

(2)了解中国2005年-2012年对美进出口总额和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变化特点并结合相关事实对其变化原因做出相对合理的解释(3)了解中国2011年对美进出口商品类别的构成状况并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简单的政策建议。

(4)在数据分析的实践处理过程中,掌握数据分析和统计描述的相关方法。

二、统计数据分析(一)中美双边贸易总体数据分析为了解中美2005年-2012年双边贸易总体状况,笔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别报告网(/default.asp)获取了由美方统计并经中国商务部整理公布的中美双边贸易额据,为方便清晰地看出中美双边总体贸易状况,笔者对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整理并编制了2005-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统计表(附表1),为更直观的显示其变化状况,笔者绘制了如下图1-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别报告网从图 1-1我们可以看到:2005年到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总体呈现较高速度的增长,除2008年、2009年和2012年外,其他年份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双边贸易额也由2005年的2853.0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5362.34亿美元,增幅达到88%,而每年平均增幅达到11%,可见中美双边贸易发展的速度之快,也反映出中美经贸关系的日益紧密。

但局部年份也就是2008-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却呈下降的态势。

2005年到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呈现长期增长的的原因主要是:一、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美间的贸易经济关系去除了诸如关税等一些贸易壁垒的因素,入世大大的密切了中美经贸关系,促进了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

中美贸易产品结构现状及对策.doc

中美贸易产品结构现状及对策.doc

中美贸易产品结构现状及对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一直采取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主要发展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这一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增长。

上世纪90年代前期,我国对外贸易由逆差转为小幅顺差,并且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顺差逐年扩大。

从我国贸易顺差的地区来源结构看,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之一是中美贸易顺差。

据统计,1993年中美贸易第一次由逆差转为顺差,顺差为62.78亿美元,此后年年顺差,到2008年已达1708.6亿美元(当年中外贸易顺差为2954亿美元)。

即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2009年,中美贸易顺差仍达1434.1亿美元(当年中外贸易总顺差为1961亿美元)。

在中美贸易顺差快速发展的同时,现行中美贸易产品结构对中国的影响较大。

一、中美贸易产品结构现状按联合国规定的“标准国际贸易产品分类”(SITC)方法,将贸易品分为10大类:0类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为饮料及烟类;2类为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3类为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类为动、植物油脂及蜡;5类为化学品及有关产品;6类为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7类为机械及运输设备;8类为杂项制品;9类为未分类的商品。

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9类为工业制品。

为确定中美贸易品结构及发展趋势,本文选取1992~2009年的中美贸易按SITCRev.3四位码分1200余种产品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美贸易产品结构。

[1](见表1)(一)中国对美国的原材料进口依赖较大,而化石资源大量出口美国从中美1992~2009年的贸易数据看,尽管中美贸易顺差逐年加大,但在初级产品上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而逆差额主要来自1类、2类和4类产品,即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动、植物油脂及蜡。

其中,最主要的进口产品是动物皮毛、棉麻、金属原料、植物、矿产材料、大豆、棉(精梳及未精梳)等非食用原料,仅大豆、棉麻、毛皮三种产品已占中美贸易初级产品逆差的四成多。

分析中美贸易结构及对策研究【甄选文档】

分析中美贸易结构及对策研究【甄选文档】

分析中美贸易结构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迅速。

随着两国贸易额的扩大,中美贸易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

本文对中美两国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两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发现中美两国在进出口构成上的差别和产生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而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情况的原因,从贸易结构上说明中美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非竞争性。

通过对两国贸易结构的研究,分析中美贸易结构引发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最后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对我国的贸易结构提出建议。

关键词:贸易结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在资源结构、产业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差异,使得两国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但同时两国在贸易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对中美两国的贸易结构进行研究,旨在分析两国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文章从中美货物贸易结构、中美服务贸易结构两方面对中美贸易结构进行比较。

一、中美货物贸易结构比较1.中国货物贸易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在不断扩大,货物贸易结构也由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并且贸易顺差在逐步扩大。

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在1980年是381.4亿美元,贸易逆差19亿美元;2000年进出口额为4742.9亿美元,贸易顺差241.1亿美元,而到2006年贸易顺差已达到1774.8亿美元。

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年度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

(1)出口商品首先,从初级产品的出口来看: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1980年我国初级产品中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出口总值为29.85亿美元,矿物燃料、润滑油等出口额为42.8亿美元,分鹫嫉蹦瓿跫恫烦隹谧芏畹?2.75%和46.96%; 2000年食品及活动物出口额为122.82亿美元,矿物燃料、润滑油的出口额为78.55亿美元,分别占48.24%和30.85%。

到2006年我国初级产品出口中食品及活动物占比为48.6%,矿物燃料和润滑油的出口占比为33.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doc 31页)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学生:梁晨学号:20091770指导教师:文争为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二O一三年六月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Analysis of Sino-US Bilateral TradeStructureUndergraduate: Liang ChenSupervisor: Prof. Wen zhengweiMajor: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trade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13摘要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美之间的商品贸易就在不断上升,双边合作关系亦在不断加强。

研究中美商品贸易的结构,找出其特征与产生特征的种种原因具有现实意义。

在中美双边贸易中,双方的进出口数额都非常大,但是,中国却处于严重出超地位。

一方面,中美之间的差额主要出现在SITC6、SITC7、SITC8三类商品上,这三类商品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同时,中美之间的G-L 指数相对较低,说明中美双边贸易术语产业间贸易,互补性强,这更加反映出两国在进出口贸易中所具有的不同的比较优势——中国属于“劳动充裕”国家,美国属于“资本充裕”国家。

追根究底,中国与美国在经济内部的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主打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处于国际分工下游,美国主打资本密集型产品,属国际分工上游。

中国应该着手对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努力向上游进发。

关键词:中美,商品贸易,结构,特征,原因ABSTRACTSince 2001,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Sino-US trade in goods is increasingly ris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separable. It is very worthwhile and important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Sino-US merchandise trade and to find the uncharacteristic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structure. In bilateral Sino-US merchandise trade, the two sides both have a very large amount of import and export, however, China is at a serious surplus posi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merchandise trad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mainly in SITC6, SITC7, SITC8, which that the three commodities are mostly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G-L index of Sino-US merchandise trade is pretty small, indicating that the level of inter-industry trade in this bilateral trade is very low and the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y is highly complementary. It is obvious to find out tha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s different comparative advantages——China is the "abundant labor " country,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well-capitalized "country. China is good at manufacturing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while the United States is pretty good at producing capital-intensive products. So, China is still at the downstream of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and to break this difficult position,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just the country’s inner economy structure.Key words:Sino-US, merchandise trad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causes目录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1.1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2)1.2研究的内容 (2)1.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3)1.4国内文献综述 (3)1.5结论与建议 (5)1.5.1 结论 (5)1.5.2 建议 (5)2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 (6)2.1中美双边商品贸易结构概况 (6)2.1.1 中美双边商品贸易进出口概况62.1.2 中美间商品贸易差额结构概况72.1.3 中美商品进出口贸易方式结构概况 (9)2.2中美双边商品贸易结构分析 (10)2.2.1 中美双边商品贸易构成概况 . 102.2.2 中美双边商品贸易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构成分析 (12)2.3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14)3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的特征分析 (18)3.1中美双边贸易中各类结构的特征分析183.1.1 中美双边贸易的进出口数额特征分析 (18)3.1.2 中美商品贸易方式的特征分析183.1.3 中美双边贸易的商品贸易的特征分析 (19)3.1.4 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特征分析193.2中美双边贸易结构特征总结 (20)4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特征原因分析 (21)4.1中美双边贸易顺差原因分析 (21)4.2中美商品贸易方式差异的原因分析.. 214.3中美商品贸易结构差异原因分析 (21)4.4中美产业间贸易现状原因分析 (22)5 结论及建议 (23)5.1结论 (23)5.2建议 (24)参考文献 (26)附录A:2001—2011年中国对美国SITC九类商品进出口额表(单位:亿美元) (28)1 绪论1.1研究的意义与目的自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流量就在不断攀升,同时,国内经济也带着强劲的势头往前发展。

即便是在2008年世界经融危机时,中国依然保持着9.6%(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EO数据库,IMF WEO Database)的GDP增长率,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是全球经济的中流砥柱。

图1 2001—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年鉴》(2012)。

在过去十一年里,美国同中国的贸易结合度也在日益加强,而中国带给美国的贸易逆差也在逐年递增。

2007年,中国终于逐渐取代日本,成为了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最大逆差国。

在这些不断增加的负值背后,亦隐藏着两国间持续升温的贸易摩擦。

作为对世界经济有巨大影响的两个经济体,它们两者之间贸易流量与摩擦都牵动着全球的经济、政治甚至文化发展。

本文旨在研究中美两国贸易之间的结构问题。

结合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与权威发布的经济数据,找出中美双边贸易结构中的特征与问题所在,最后给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本文的重点在于对详实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并重点对中美商品贸易中的结构特点进行总结,相信这样实证研究对中美两国的贸易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2研究的内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其中包括了对中美间商品贸易结构、贸易方式结构、企业性质结构的数据采集与分析。

文章重点想要解决的问题是:找出中美双边贸易结构中数据变化特征;摸清中美商品贸易结构、贸易方式结构、企业性质结构的具体表现形态;分析产生这些特征与形态的原因;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提出建议。

1.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首先,本文将在绪论中提出写作提纲,依照这个写作轮廓入手,对问题进行研究。

第二,文本将重点查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以来,直到2011年这十一年里面中美双边贸易结构中的各种数据。

比如,十一年间中美间商品贸易的数据(将其分为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两部分)、中美两国各自的贸易方式数据(分为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贸易与进料加工贸易三部分)及企业性质等数据。

找出数据后,将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类,计算出所需值并制作成图表或表格。

最后,对图表与表格中的内容进行定量分析。

第三,综合第二部分中的数据分析结构,对中美双边贸易结构中的特点进行分析。

比如,中美贸易间的差额结构的特征等,将贸易结构中各部分占的比重归纳总结。

第四部分,参考已有文献,结合经济理论,对出现这些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得出本文的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的研究的方法重点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1)本文将从权威网站与统计中采撷数据(比如UN comtrade、美国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中国统计年鉴等),并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与必要的计算。

最后制作出图表或表格,对表中内容进行全面而有重点的分析,找出数据发展趋势与特点。

(2)通过的数据的定量分析之后,文章将结合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与模型对数据进行宏观归纳,作出定性分析。

找出中美双边贸易结构中的特征,并探索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

1.4国内文献综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双边贸易就一直是经济界的专家学者们始终关注的话题。

如今,国内外关于中美双边贸易的研究非常多,它们研究的角度与内容也相当广泛。

但其中最主要的研究集中于中美双边贸易的差额上,专家们对这种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都做过比较详尽的分析。

下面列出一些文献仅供参考:Gary Clyde Hufbauer, Jared C. Woollacott(2010)在“Trade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Growing Pains so Far, Worse Ahead?”一文中详细阐述了过去十年中加剧的中美贸易争端,同时提出了贸易流量中美元估值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